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克和千克的认识”。 ︳青岛版 (3)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克和千克的认识”。 ︳青岛版 (3)

‎《有多重》——认识千克 教材分析:此教学内容为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建立物体有轻有重的客观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了解1千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学生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物体的轻重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认识,对常用的质量单位也有初步的了解,但是由于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具体、直观,且大部分学生对质量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因此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要想建立千克质量概念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了解1千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2.让学生经历“称”的过程,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对重量有进一步的体验,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活动中,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与人分享,培养学生统计、分析问题的能力。‎ ‎3.以多种形式的操作感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难点:建立1千克的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 比书笔初识质量 ‎1.上课前咱们一起做个小游戏。请大家一手拿着书,一手拿着笔,闭上眼睛,掂一掂,你有什么感受?‎ ‎2.同学们,你们所说的轻和重都是在说它的质量。物体的质量有轻有重。‎ ‎3.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有多重》(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以学生喜欢的游戏引入,快速地引出《有多重》,进入课题)‎ 二、 掂食盐感受千克 ‎1.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两袋盐。你们看,这两袋盐一共有多重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2.看到秤都想到了称一称。秤有很多种,你们认识它们吗?(介绍称)‎ ‎3.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这种托盘秤。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仔细观察一下,看看表盘上都有什么? ‎ ‎4.谁愿意汇报一下你们都看到什么?还有什么?(数字,指针,kg)‎ ‎5.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重点认识的质量单位千克,用字母kg表示。‎ ‎6.刚才大家通过观察都认识秤了!现在请每组的组长把这两袋盐轻轻地放到托盘上,其他同学仔细观察指针有什么变化? (对呀,指针指向1就是一——1千克。)‎ ‎7.这两袋盐的质量就是一千克。这一千克到底有重呢?咱们一起感受一下吧。‎ ‎8.请同学们像老师这样,左手轻轻的掂一掂,你有什么感受呀?换右手掂一掂。闭着眼睛咱们再掂一掂。记住这种感受了吗?‎ ‎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掂量亲身体验重1千克的2袋食盐质量,形成1千克的质量表象,初步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 一、 挑战一:凭参照估数量感受千克 ‎1.同学们都感受到了一千克的质量。现在有个挑战,你们愿意接受吗?‎ 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些物品,还有一个塑料袋。不用秤,估一估一千克的物品大约有几个?你有什么好办法?(静静思考) ‎ ‎2.PPT出示小组挑战一:‎ ‎(1)不用秤,估计1千克的物品大约有几个?轮流拎一拎。‎ ‎(2)检验一下估计的对不对。‎ ‎(3)如果有问题进行调整。(添、去、换)‎ ‎3.汇报:‎ 大家都找到一千克的物品了吗?高高的举起来。说说有几个?(师板书个数)‎ ‎4.大家都找到了一千克的物品。老师要采访一下,你们怎么找到的?(2-3个组)‎ 快速找到的组:用盐做参照,一边掂盐一边掂物品 遇到困难的组:估,量,调整 ‎ ‎5.小结:同学们真厉害,掌声送给自己。原来1千克的物品有()个————‎ ‎6.现在请组长组织同学们再轮流拎一拎 你们找到的这些1千克的物品,再感受一下它们有多重。‎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是讨论—体验—交流—再体验的过程。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估得比较准确的方法。当学生体验完,交流后有了进一步感受后,他们产生了再次体验、探究的需要。而这时让学生再次体验,学生的感受更深刻,人人都得到成功的体验。)‎ 一、 挑战二:凭经验估书本感受千克 ‎1.这个感受你们也记住了吗?想不想接受更大的挑战。‎ ‎2.小组挑战二:不用盐,不用秤,试着估一估几本数学书大约重一千克?小组形成统一意见。‎ ‎3.汇报:你们觉得几本数学书大约重1千克呢?‎ ‎4.同学们看老师的秤,几本啊?原来5本数学书大约是1千克。‎ 哪组找的准?看来大家对一千克的感受还不错。‎ ‎(设计意图:在没有参照情况下凭经验进行估计,巩固学生对1千克质量的认识,也为今后学生估计生活中物品质量做了知识储备。)‎ 二、 体积大的物体质量不一定大 ‎1.这节课同学们表现都非常好,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件礼物(包装纸,一件体积大的和一件体积小的)哎呀,真沉呀!‎ ‎2.它俩谁更重呢?(各抒己见,问为什么:因为体积大所以感觉重)请1名同学到前面掂一掂感受一下(不要说出感受来)‎ ‎3.咱们验证一下。瞪大眼睛,见证奇迹的时候到了——原来这么大一包物品才重不到1千克,看来人不可貌相,物也不可以貌大小,体积大的物体质量未必重。‎ ‎(设计意图:活动中学会猜想—验证这一科学的研究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体验体积大的物体质量未必重。)‎ 六、延展生活 ‎1.下面请组长将两个人的盐放在一起装进袋子里,现在是几千克?(2千克)请同学们在组内轮流拎一拎感受一下2千克有多重。‎ ‎2.如果3个同学的盐放在一起是几千克呢?组内所有同学的呢?为什么 呢?(6个同学的就是6个1千克)‎ ‎3.老师这里还有这么多生活中常见物品,它们有多重呢?(西瓜,油,面)‎ 生先估答案,然后生到前面拎一拎感受一下再估,最后师出示准确答案。‎ 七、课外知识 孩子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质量单位千克,质量单位还有哪些呢?(PPT出示:你知道吗?)远古以来,各个国家采用过不少名称各异的质量单位,比如英、美两国曾采用过的磅、英制的盎司、俄制普特和不少国家采用的公斤以及我国曾采用过的市斤、两、钱等等。现在世界各国普遍采用国际单位制,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符号是Kg。常用的单位还有毫克(mg)、克(g)和吨(t)。(说明:斤、两也是质量的单位,它在我国民间使用,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什么时候用毫克,什么时候用克,什么时候用吨呢?它们又有多重呢?我们下节课来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 ‎ 有多重 ‎ ——认识千克(kg)‎ ‎ ( )个大苹果 ( )个小苹果 ‎ ( )个咸鸭蛋 ( )个梨 ‎ ( )个红薯 ( )瓶矿泉水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