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课外阅读及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课外阅读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课外阅读及答案 ‎(一)爱,在民族团结中流淌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每当这首歌唱响的时候,我都深深感受到祖国民族大家庭的温暖。‎ 我出生在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语是“银灰色的草原”,它位于天山以北,阿拉套山之下。这里山青水绿,土地肥沃,水草丰茂,牛羊成群;这里孕育着淳朴善良、勤劳豪放的各族儿女。‎ 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首府博尔市,有一所“逸夫”小学,是由香港著名实业家、慈善家邵逸夫先生捐资的,是我现在上学的地方。在我们美丽的校园里,不仅有汉族学生,也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回族等民族的同学,(  )我们民族不同,(  )我们之间像一家人一样快乐地生活。‎ 在给我们讲课的老师里,也有少数民族老师用汉语给我们上课的。有时候老师还教我们一些浅显易懂的民族话,有时候还给我们讲民族故事,让我们理解民族风俗习惯,尊重民族风情。‎ 一年有四季,民族团结就是这四季里——春日的鲜花朵朵,夏日的和风习习,秋日的硕果累累,冬日的阳光融融。让我们尽情品尝这四季的芬芳!让我们用心浇灌民族团结的花儿!让我们用情唱出祖国的繁荣富强!‎ ‎1.照样子写词语。(3分——‎ 例:和风习习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文中第3自然段括号里应填的关联词语是(  )。(2分)‎ A.如果……就……‎ B.虽然……但是……‎ ‎3.用“_____”画出短文中的排比句,并说说这个排比句在短文中所起的作用。(4分)‎ ‎4.联系文中的示例想一想,作者从哪里感受到了民族团结?(4分)‎ ‎1.硕果累累 金光闪闪 得意洋洋(答案不唯一) 2.B 3.让我们尽情品尝……让我们用情唱出祖国的繁荣富强!这个排比句在短文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点明主题的作用。还加强了语势,使感情表达更强烈。(意思对即可) 4.我们在各民族的孩子一起在“逸夫”‎ 小学快乐的上学,并且老师的教育下,增进了各组人民之间的感情。‎ ‎(二)童年的馒头 ‎    如今的幸福时光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酸楚。那时候,家里穷得丁当响。我在五里外的村小上学,六岁的妹妹在家烧锅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娘起早摸黑挣工分,日子过得非常清贫。‎ ‎    有一年“六一”,学校说庆祝儿童节,每人发三个馒头。我兴冲冲地对娘和妹妹说:“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妹妹笑了,娘也笑了。‎ ‎    第二天,我的手里多了一片荷叶,荷叶里是三个热腾腾的大馒头。回家的路上,口水一咽再咽,肚子也发出咕咕的叫声。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那个。三两口下去,嘴里还没有品出味儿,馒头已不见了。又走了一段,口水和肚子故伎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干脆,把娘那个也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等我回到家时,呆呆地看着手中空空的荷叶,里边连馒头屑也没有一星了。我不知道自己怎样进了门,怎样躲开妹妹的目光。娘笑笑,没吭声。‎ ‎    呆立间,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老远就嚷嚷:“平娃娘,平娃娘!你家平娃带馒头回来了吗?你看我家二丫,发三个馒头,一个都舍不得吃,饿着肚皮给我带回家来了!”‎ ‎    娘从灶间抬起头,“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带回来了!你看嘛——”娘说着打开锅盖,锅里奇迹般地蒸着五个大馒头!“你看,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多奖励了两个呢!”‎ ‎    二丫娘看看我,我慌乱地点点头……‎ ‎    那天晌午,娘把馒头拾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嘛!”妹妹大口大口咬着馒头,我却哇地一声哭了。‎ ‎    后来,我发现,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3分)‎ 贫困(     )    辛酸(      )   披星戴月(     )‎ ‎2.联系上下文填空。(4分)‎ 文中第2自然段写“妹妹笑了”,原因是___ __ ‎ ‎“娘也笑了”,是因为_____ ___‎ ‎3.第3自然段中的“故伎重演”具体指:_____ __ 。(2分) ‎ ‎4.“后来,我发现,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为什么说“我”的童年结束了?(4分)‎ ‎1.清贫 酸楚 起早贪黑 2.有馒头吃了 儿子懂事了 3.流口水和肚子咕咕叫 4. 自从那天“我”懂事了,知道体谅别人,也就是说“我”长大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