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4 繁星 人教部编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4 繁星 人教部编版

‎4 繁星 ‎【教学目标】‎ 1. 会认3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3.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 理解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及感受。‎ 2. 了解并学会运用文章中所用的修辞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并运用想象来写景抒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PPT ‎【教学课时】‎ ‎ 1课时 ‎【教学过程】‎ 内容 一、 揭示课题 1. 师出示课件: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 2. 夜晚闪烁的群星带给了诗人无穷无尽的想象,给诗人以灵感,激起诗人无尽的思绪。你有没有类似的感受呢?‎ 3. 生交流并自由回答。‎ 4. 有一位作家面对闪烁的群星,他思过往,想未来。他就是巴金,今天我们随他一起去欣赏夜空中繁星的闪烁。(板书课题)‎ 二、 预习检测 1. 出示生字卡片,生认读,师纠正字音。‎ 半明半 摇摇欲 抱 2. 多音字。‎ mú (模样)‎ 模 mó (模糊) ‎ 1. 介绍作者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有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他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代表作有《家》《寒夜》《随想录》等。‎ 一、 初读课文 1. 生自由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 作者在何处何时观看繁星?‎ (2) 找出文中作者观星的感受。‎ 2. 生汇报展示。‎ 四、整体感知 ‎1. 品析课文。‎ (1) 第一句话有什么作用?(师引导生体会首句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总领全文、开篇点题、引出下文……)‎ ‎【设计意图】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2) 作者第一次看繁星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心情?‎ ‎①生自读,指名回答,师订正指导。‎ ‎②师出示答案:七八月;家乡的庭院;喜爱繁星。‎ ‎③AABB式词语积累:密密麻麻、浩浩荡荡、勤勤恳恳、整整齐齐……‎ (3) 作者第二次看繁星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心情?(三年前;南京;光明无处不在。)‎ (4) 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微小的光却使作者觉得光明无处不在呢?‎ ‎①引导学生理解光的含义,并适合加入作者此时的经历背景。‎ ‎【设计意图】作者背景知识的加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主题及思想感情,帮助学生解决疑难困惑。‎ ‎②生自由回答,根据学生理解程度适时补充。‎ ‎③师出示答案:(作者借星星的“微”“小”,反衬出“光明无处不在”的博大。表达了作者对光明的渴求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1) 学习第三自然段,生概括作者看繁星的三次经历和感受。‎ (2) 第三次作者和繁星的关系是怎样的?(很熟)‎ (3) ABAC式词语积累:半明半昧、十全十美、活灵活现、多才多艺……‎ (4) AABC式词语积累:摇摇欲坠、息息相关、多多益善、依依不舍……‎ (5) ‎“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是把(星星)比作(萤火虫)。‎ (6) 作者三次看繁星的感受都不同,为什么呢?‎ ‎(作者在不同的情形下观看繁星,感受越来越深,越来越细致,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之情越来越强烈,同时也融入了作者对祖国的眷念之情。这是因为作者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作者的心境和感知变得不一样了。)‎ 五、课文主旨 本文作者通过对三个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地再现,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 向往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六、学习写作方法 1. 课文中作者描写海上的月夜时,写到:“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这句话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将海上的夜写得更有气势,有感染力,巧妙地写出了夜的柔美、宁静。排比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方法,是指将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排比往往给人以节奏感强,其作用有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的效果,可以把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 2. 生当堂写两句排比句。‎ 七、推荐阅读 ‎《月迹》《繁星》(冰心)‎ ‎【板书设计】‎ 从前——家乡——密密麻麻 三年前——南京——光明 热爱自然 如今——海上——很熟 向往光明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我分段让学生掌握课文,借助多媒体展示巴金的写作背景,填补了学生知识空白。这节课主要以老师引导为主,学生讨论是较少的,所以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我认为课堂氛围是较欠缺的,这两者间的平衡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摸索、改进。‎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