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 文本分析;‎ 本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的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本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是引导学生学习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大业联系在一起的好文章。学生由三年级升到四年级,已具有了初步的识字能力和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的能力,这为学习本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本文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的生活相差太远,学生不易进入文本的情境,与人物产生情感的共鸣。因此,本课教学设计力求在读文基础上,将课内外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将听、说、读、写、思有机结合,使学生深入体会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并在体验他人成长经历的同时,思考自己成长中的问题,学习如何立志。‎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崛、沈、范”等10个生字,学会“沈、肃、晰”等15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伟大理想。‎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联系实际,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再写下来。‎ 教学难点:‎ ‎1.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2.激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课时安排:2课时 ‎1.会认“崛、沈、范”等10个生字,会写“沈、肃、晰”等15个生字,理解“严肃、若有所思”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3.体会“中华不振”蕴含的悲愤情感和“振兴中华”的迫切感。‎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把握文章思路,知道文章写了哪几件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周恩来从少年到老年的系列照片,引导学生认识人物。‎ 导语:有这样一个人,他活着的时候为人民鞠躬尽瘁地工作,为国家呕心沥血地奋斗,他离开这个世界时,成千上万的人为他落泪,自发为他送行。他活着时生活朴素,他离开时两袖清风。他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总理,外交界的佼佼者,他的名字叫——周恩来。谁能向大家介绍介绍这位伟人呢?‎ 明确:周恩来(1898—1976),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淮安。1917年在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赴日本求学。1919年回国,9月入南开大学,在五四运动中成为天津学生界的领导人。1920年去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任政府总理,1949—1958年兼任外交部部长。‎ ‎2.谈话导入,板书课题,解读课题。‎ 过渡:这节课上我们将一起走进这位伟人,了解他少年时代的一个故事。‎ ‎(1)教师板书课题,相机解释“中华”“崛起”“之”的含义。‎ 明确:“中华”指中华民族,“崛起”就是“兴起、振兴”的意思,“之”是文言词汇,这里可以理解为“的”,题目的意思是“‎ 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而读书”。‎ (2) 课题质疑:少年周恩来为什么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生自由发表看法,教师不必做过多的评价)‎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文章时代背景。‎ 时代背景:20世纪初,中国正处于内外交困的混乱阶段。国家内部历经晚清政府、北洋军阀,直至辛亥革命爆发,民国政府成立,政治变革频繁,政局动荡不安。面对软弱无能、贫穷落后的中国政府,帝国主义国家趁机大肆侵略,强迫中国政府割地赔款。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常常在自己的领土上被外国人欺辱,大家敢怒不敢言。‎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把课文读通顺。‎ 提示:预留充分的自读时间,让学生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查查工具书,在有疑问的句子旁打上问号。‎ ‎3.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教师纠正字音,识记生字。‎ 会写的字:阳 严 清 为之一 叹 仿 界 非 左右盼 会认的字:起 模 校长 安 方法拓展:“沈、范、魏”均可作姓氏,可结合同学的姓名进行记忆;“肃”可用组词的方式帮助理解字义;“赞、训、斥”可用反义词字义来解释字义;“租”可联系实际生活进行解读。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和技巧,好的方法可以推广到全班。‎ ‎◆形近字示例:‎ 怀(怀抱)——坏(好坏)‎ 杯(茶杯)——环(环绕)租(租金)——祖(祖先)‎ 组(小组)——阻(阻止)‎ ‎◆顺口溜示例:‎ 祖、阻、诅、租:祖孙坐车刚出发,遇到交通阻塞啦,司机诅咒没法走,只好租车回到家。‎ ‎◆生字加一加:‎ 几+丶=凡 斤+丶=斥 ‎(2)指导学生归类识字。‎ ‎◆部首归类:‎ 贝:赞(赞扬)责(责备)贯(贯通)贺(祝贺)‎ 页:顾(环顾)顶(头顶)顿(顿时)颂(歌颂)‎ 攵:效(效果)牧(牧羊)玫(玫瑰)收(收获)‎ ‎(3)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及笔画,重点字书写示范,指导生字书写。‎ ‎(4)学生书写练习,教师巡视,纠正坐姿、握笔姿势、书写错误等。‎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圈画出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交流圈画的内容,教师结合交流情况点拨理解重点词语。‎ ‎(1)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预设:引导学生观察“清晰”与“模糊”的图片在视觉上的差别,再举学生回答问题时声音是否清晰的实例,讲述“清晰”的意思。‎ ‎(2)沈阳有些地方是外国人的(租界),不要随便去玩。‎ 预设:可出示中国租界的图片(如上海外滩),由现今的旅游胜地引入历史,说明租界是指近代历史上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行在中国获取的租借地,几乎等同于他们自己的国土。这对当时的中国来说是十分屈辱的。‎ ‎(3)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训斥)她。‎ 预设:提示学生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肇事”一词的含义,再引用新闻报道中的“肇事者”一语进一步深化理解,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该词。教学“训斥”一词时,可以调动学生曾经被训斥或目睹他人被训斥的记忆,从而理解词义,可用找近义词的方法扩充词语积累。‎ 小结:本课的生词较多,大家可以借助工具书、讨论等多种方式进行理解。只有扫清了阅读路上的生词“拦路虎”,我们才能准确把握文章内容,深入理解文章。‎ ‎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阅读与思考:‎ A.课文讲了哪几件事?试着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立志读书;疑惑不解;目睹惨剧)‎ 预设:引导学生找到对应段落,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B.“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是谁在什么时候回答谁的什么问题时说的?(周恩来在一次修身课上回答魏校长提出为什么而读书时说的)‎ 预设:引导学生找到对应句子,再作答。‎ C.为什么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华不振)‎ 预设: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最后加以归纳概括。‎ D.出示课件,填空并齐读:本文讲述了(周恩来)少年时代目睹(中国人在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后,感悟到(“中华不振”),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故事。‎ 预设:先理解文中讲述的三个事件,再根据逻辑思维适当调动顺序,以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2)合作与交流。标上段序,小组合作,给课文划分层次,交流划分理由,归纳出每一层次的大意。‎ 预设:抓住本文的三个事件以及文章的写作顺序和过渡段进行划分,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10自然段):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二部分(第11~14自然段):周恩来从伯父口中了解到“中华不振”。‎ 第三部分(第15~17自然段):周恩来在租界里亲身体验到“中华不振”的含义。‎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适当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过渡:课文中讲述的那段惨痛的历史对我们来说已经比较遥远了,可能同学们一时半会儿也很难真切体会到少年周恩来的心情。下节课上,我们将继续沿着他那句铿锵有力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探寻时代的痕迹,感受伟人的崇高志向。‎ 小结:今天这堂课上,我们学习的重点放在生字的拼写和词语的理解上,同时还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不少同学在课堂上都表现得很活跃,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对于周恩来的介绍非常详细,看来你不是课前准备做得相当充分,就是本身非常尊敬这位伟人;在生字书写上进步很大,给了老师很大的惊喜;同学对词语的理解非常准确,不知道你可不可以把好的经验在课后分享给大家;还有同学,划分文章结构很有一套。这些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其他同学也要向他们学习。请大家时刻谨记:只要勤学就能进步。)‎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熟读课文,交流识字经验。‎ ‎(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1.在阅读中深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伟大理想。‎ ‎3.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 ‎1.联系课文内容和课后所给的周恩来的诗,理解周恩来的崇高理想。‎ ‎2.参考文中学生的回答,写一写自己为什么而读书。‎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教师小结指导。‎ 沈阳 严肃 清晰 为之一振 胸怀赞叹 效仿 租界 疑惑不解 非凡左顾右盼 训斥 ‎2.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多么铿锵的一句话,多么坚定的一句话,多么震撼人心的一句话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和无数仁人志士的奔劳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才得以成立,我们才能迎来现在的美好生活。现在,让我们再次饱含感情地喊出这句话,通过阅读深入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自读课文,圈点勾画。‎ ‎(1)学生自由读文,教师出示自读要求,引导学生圈画重点。‎ 阅读与思考:‎ A.用横线画出文中学生们读书的目的。‎ B.用波浪线画出表现“中华不振”的句子。‎ ‎(2)小组合作交流,仔细读一读自己找到的语句,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汇报展示,讨论句理。‎ ‎(1)学生汇报圈画的句子,教师相机点拨品析重要语句。‎ A.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位同学”是谁?你从“清晰而坚定”中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和本节课开始时的引语,再次强调故事的主人公是“周恩来”。提示学生联系前文他“默默地坐”“若有所思”的表现,体会周恩来这一回答并不是出于一时的冲动,而是经过了认真的思考,且志向异常坚定,以后也不会有丝毫动摇。‎ B.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街道上热闹非凡,往来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租界和别处大不相同表现在哪里?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首先,引导学生体会租界与其他地方的不同之处,一个是“热闹”‎ ‎,一个是外国人非常多。然后,提示学生注意当时中国的社会环境,大多数人生活异常艰辛,与这里反差极大;同时,在这片中国的土地上,外国人却远远多于中国人,简直就像是另一个国家,真是国不成国。最后,通过对比,初步体会“中华不振”的内涵。‎ C.这个女人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训斥她。(“这个女人”遇到了什么问题?结果怎样?你读完后心情如何?)‎ 预设:让学生边读边想象:妇女是怎样哭诉的?巡警又是怎样训斥她的?洋人会说些什么?再让学生谈一谈作为中国人看到自己的同胞在自己的土地上受到欺凌是什么感受。引导学生抓住“原本”“谁知”“不但不”“反而”这些表示转折的词语,理解中国巡警为什么会如此仗势欺人、欺压百姓,进而深刻体会什么叫“中华不振”。‎ ‎(2)教师配合课件进行引读,升华情感体验。‎ 教师:一堂修身课,一个朴素而深刻的问题,引起了学生们的思考……(课件出示:新学年开始了……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个回答就像一声惊雷,震动了魏校长,震响了教室,震惊了中国……(课件出示: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有志者当效此生)‎ 为什么周恩来会发出这样的宏愿呢?这要从他与伯父的一次对话说起……(课件出示:十二岁那年,他离开家乡江苏淮安……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周恩来此时还不能完全明白什么叫“中华不振”,后来血淋淋的现实让他真切地感受到了这四个字沉重的内涵……(课件出示: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3)引导学生思考并探究其他知识要点。‎ A.“这位同学是谁呢?他就是周恩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有何作用?‎ 明确:这段话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这是一个设问句,前面的问句紧承上文,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后面一句引出周恩来,为下文的描写做铺垫。‎ 方法拓展:过渡是使文章连贯、结构严谨的一种手段,文章的各部分是靠过渡来连缀的。词语、句子、段落均可以成为过渡的方式。过渡句(段)的作用是“承上启下”,包含结构上和内容上两层含义。过渡段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划分文章层次。‎ B.周恩来在租界的所见所闻对他产生了什么影响?‎ 明确:周恩来亲眼见到中国人在租界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这是他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远大志向的直接原因。这件事不但使他真正体会到了“中华不振”的含义,而且引发了他更深入的思考,逐渐明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C.质疑探究:周恩来读书的目的与其他同学读书的目的有什么不同?‎ 明确:其他同学读书的目的是为其父、为明理、为光耀门楣,这些都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利益需求;而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则是把个人的学习与民族振兴的大业联系起来,他不愿意自己的民族再这样软弱,不愿意自己的同胞再受到这样的欺凌,要为祖国的兴盛和民族的振兴而学习、奋斗。与其他同学的志向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周恩来在少年时代就已经立下大志,显示出与众不同的远大志向。‎ D.读读课文,你还有哪些体会想要分享给大家?‎ 明确:学生对于中国曾经的屈辱历史和周恩来的博大胸襟、远大志向感受会比较深刻,这也是本课的重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继续深入体会。同时,应相机引导学生联系现实,说说名人作为对自己的启示,珍惜现在的生活等,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4)回味品读课文,提升自我。‎ 小结:同学们,正是因为有周恩来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抛头颅、洒热血的献身精神,我们中国才最终赶跑了帝国主义,并建立起和平而美好的新社会!我们要牢记前辈们的奋斗,以他们为目标,努力学习,争取长大后创造更美丽的未来!‎ 三、拓展阅读,赏析名段(篇)‎ 过渡:面对中国旧社会的乱象,无数爱国人士四处奔波,寻找出路。周恩来喊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梁启超则发出了“少年智则国智”的呼声。大家跟随老师一起来读一读吧。‎ ‎1.出示课外阅读片段,指名朗读。‎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2.阅读与交流。‎ ‎(1)这一段话偏文言文的语言,请用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说一说它的意思。(少年聪明我国家就聪明,少年富裕我国家就富裕;少年强大我国家就强大,少年独立我国家就独立;少年自由我国家就自由;少年进步我国家就进步;少年胜过欧洲,我国家就胜过欧洲;少年称雄于世界,我国家就称雄于世界)‎ ‎(2)选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排比,语意层层递进,语气渐渐强烈,形成极强的气势,极具感染力)‎ ‎(3)作者主要抒发了什么见解?(少年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 ‎(4)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想?(学生只要讲出感想,态度积极即可)‎ 四、读写结合,学有所获 过渡:同学们,还记得魏校长向学生们提出的那个问题吗?今天,老师也来学学魏校长。面对现在的中国,你们又是为什么而学习的呢?‎ ‎1.出示“小练笔”,学生练习写话。‎ 小练笔: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而读书”,你的回答是什么?想一想,写下来,注意写清楚理由。‎ 提示:读书对自己有什么好处?自己在读书的过程中收获了什么?自己的志愿与读书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想清楚读书对自己的有利之处,再用有条理的话写下来。‎ 2. 小组交流,集体评议。‎ 五、背诵积累,拓展延伸 ‎1.背诵、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丰富积累。‎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进入场景,体会“中华不振”‎ 师:同学们,假如当时你就在现场,假如当时你目睹了这样的事情,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生1:我会想,为什么在我们中国的土地上,洋人犯了事,可以不被追究责任,而中国的人却要哭诉呢?我会帮助这个女人去指责这个洋人和巡警。‎ 生2:我想,在中国的土地上,洋人凭什么可以胡作非为、横行霸道?如果我在现场,一定会为这个女人打抱不平,和洋人讲道理。‎ 生3:既然中国巡警连这些人命关天的事情都不管,也就只有我们这些平民百姓才能去指责这个洋人。我会挺身而出,为这个女人打抱不平。‎ 师:我深深地被你们的话感动了。围观的人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老师希望你们来朗读这段话好吗?——一个个有责任心、有使命感的中国人。‎ 生: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师:“谁又敢怎么样呢?”同学们,朗读这一句话,目睹着这样的事情,你们的脑海里是不是有很多问题?‎ 生1:为什么在中国的土地上,洋人可以横行霸道?‎ 生2:我想问,这些围观的中国人的自尊在哪里?他们的脸面又在哪里呢?‎ 生3:我想问,这个女人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中国的巡警局为什么不给她撑腰?她的亲人死得难道不冤吗?‎ 生4:我想问,围观的群众都紧握着拳头,为什么这些拳头不恶狠狠地朝着那个洋人打下去呢?‎ 生5:‎ 这些巡警本应该主持公道,但是,他们不帮助女人也就罢了,为什么还站在洋人的那一边,把这个本来已经痛苦不堪的女人又痛斥了一顿呢?‎ 师:既然脑海里有那么多的问题困扰着你们,你们想过这些问题的答案吗?‎ ‎(连续指4位学生回答“想过吗”,学生回答:想过)‎ 师:既然你们都想过这些问题,那老师就一个一个地来问你们。‎ 师:请你们来读一读这一段话。(手指大屏幕)‎ 生: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 师:这个中国巡警有没有给咱们中国人撑腰啊?‎ 生:他没有给我们中国人撑腰,反而帮洋人训斥了中国的女人。‎ 师:为什么啊?‎ 生1:因为这件事发生在中国的外国租界里。‎ 生2:因为在租界里,中国人是管不了外国人的事情的。‎ 生3:因为中国没有强大的力量和外国对抗。所以,我认为这是“中华不振啊”!‎ ‎(教师指名学生继续往下读课文)‎ 生: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训斥她。‎ 师:这个把中国人轧死的洋人,最后有没有被惩处啊?‎ 生:他没有被惩处,反而是受害者的亲人遭到训斥。‎ 师:那我们又不禁要问,这究竟是为什么?‎ 生1:这是因为“中华不振”。‎ 生2:这是因为他们贪生怕死,怕外国的洋人……‎ 师:“他们”指谁?‎ 生1:“他们”指中国巡警局的巡警。‎ 生2:指当时的统治者。‎ 师:归根结底还是中华不振啊!请全体同学把剩下来的话读完!‎ 生: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师:这些围观的中国人有没有为自己的同胞讨回一点儿公道呢?‎ ‎(生齐答:没有)‎ 师:他们说了一些什么?‎ 生:中国巡警把女人训斥了一通,尽管围观的中国人都很气愤,但是他们没有其他办法,只能劝劝那个可怜的女人。‎ 师:他们又做了一些什么?‎ 生:他们站在女人和洋人的周围,紧握着拳头,没有做什么。‎ 师:这可是在咱们中国人自己的土地上,而且站着的是“一群中国人”啊!但是他们怎么会连做一些什么,说一些什么都办不到呢?‎ 生1:因为当时的中国太弱了,连自己都不相信能够打赢那些外国人。‎ 生2:因为中华不振!‎ 赏析:此教学片段中,教师抓住了最触动周恩来的租界事件进行解说。通过逐字逐句的分析,引导学生进入当时的情境之中,让学生成为“围观的中国人”中的一分子,设身处地地思考自己会做出怎样的举动,通过对比体会国人当时的无能为力和屈辱,进而深刻体会到“中华不振”一词的沉重内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