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11 蟋蟀的住宅 教学反思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11 蟋蟀的住宅 教学反思1

11、《蟋蟀的住宅》教学反思 《蟋蟀的住宅》是 19 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观察 笔记。作者怀着对蟋蟀的喜爱之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具体介绍了 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住宅的经过。对蟋蟀的吃苦耐劳和不肯随遇而 安,作者是十分赞许的。学习这篇课文,在让学生把握课文主要资料 的同时,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并注意把 这些方法运用到习作实践中去。要让学生学习作者认真观察事物的方 法,激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富有情趣的 语言来表达的。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通过重点语 句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文中的题目比较新奇,引用课题质疑来引起悬念,激发阅读 兴趣。利用动物和人类的“住宅”的联系及区别,引起孩子的学习兴 趣。说说动物住处的称呼,让学生在拓展中积累,在比较中感受作者 的感情。 2.从“住宅”入手,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并适时地进行拟人句 的学习,这也是本篇文章很大的亮点。此文不仅仅是科学说明文同时 也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课文中的语言乍看平实,其实文章涵盖着 作者浓浓的情怀。我让学生多次找出拟人句并重点地指导朗读,训练 了学生的语感。使学生在情感的感染之下学习观察,潜移默化地受到 作者喜爱昆虫、热爱自然的教育。 3.透过重点词句学习语言。文中许多词语和句子都写得别有特色。 比如:“蟋蟀和它们不一样,不肯随遇而安。”这句话我要求学生们反 复阅读,运用上下文的互相比照的方法加深理解。结合体会段中的“临 时”“隐蔽所”“得来不费功夫,弃之毫不可惜”等体会不肯随遇而安 所表达的丰富内涵。再如:“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 上弹琴。”引导这句话时,我给学生设疑:作者把蟋蟀挖掘的住宅说 成是“住宅”,而且还说是个“伟大的工程”你觉得是不是有点夸张 了?从而又引导学生认真读书,从蟋蟀住宅的外部和内部两方面的特 点来感受蟋蟀的聪明才智和建造出这样的住宅简直是一个奇迹,所以 说它是伟大的工程一点也不夸张。 4.最后,我把课堂拓展到课外,让孩子成为蟋蟀住宅的建造者, 再给蟋蟀提一些好的修建住宅的建议。并且在课后搜集一些科普短文 来阅读。觉得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把《蟋蟀的住宅》一课作为起点,再 多接触一些科普文章。这样他们既能够增长课外知识,又能够锻炼读 书潜力。从而实现语文与生活的衔接,语文与实践的融合。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从“住宅”入手,了 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并适时地进行拟人句的学习,这其实是文章很大 的亮色,它奠定了此文不仅是科学说明文同时也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 品的地位。而我则显然是重前者而忽略了后者,因为这语言乍看平实, 其实是涵盖着作者浓浓的情怀。当学生找出拟人句时我没有重点地来 指导朗读,失去了很好的语感训练机会。如果有再一次的教学,我一 定要加强对感情的体会和朗读指导,使学生在情感的感染之下学习观 察,潜移默化地受到热爱自然的教育。 三、不足之处 由于时间限制,在阅读上用的时间不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可以用“假如你就是课文中的那只可爱的小蟋蟀,请你向大家介绍自 己的住宅”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可检验学生了解蟋蟀住宅特 点的情况。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首先出示蟋蟀图片, 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说一说对蟋蟀的了解并揭示课题。接着初读课文, 了解蟋蟀住宅的样子。然后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 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最后拓展练习:仔细观察一种小动物,写一篇短文。写出这种小动物 的特点。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