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带刺的朋友》教案 (9)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带刺的朋友》教案 (9)

姓名 学校 年级 课题 带刺的朋友 教时 ‎1课时 学科 语文 一、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识记本课生字。能借助近义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的两件事例。通过朗读,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背诵第5—7小节。‎ ‎3、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 ‎ ‎4、能先编写复述提纲,再简要复述课文,注意连贯通顺。‎ 二、重点难点:‎ 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的两件事例。通过朗读,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背诵第5—7小节。‎ 难点:‎ 能先编写复述提纲,再简要复述课文,注意连贯通顺。‎ 学生分析:‎ 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已掌握了学习生字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只要抓住难读的字、词进行正音即可。理解词语是三年级时学习的重点,本课选择其中一种,帮助学生复习巩固,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 关于比较句子的练习,学生往往会有一种定式思维,只要是文章中用的那一句,总是好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句子后,比较出句子的不同点,一句比较简明扼要,而另一句则用比喻等手法写得具体生动。课文中显然用第二句合适,但在一定的条件下,简明扼要也是非常需要的。有了这样辨证的引导,才能使学生赏析句子的能力不断提高。‎ ‎ “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新的训练点,因此在教学中既做到分步实施,又注重给学生一些方法,帮助学生逐步学会归纳。“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的两件事例”,通过读课文,学生都能比较容易地弄清两件事,归纳时,老师给“什么干什么”的句式,帮助学生简要概括。‎ 复述提纲与板书结合,老师先给一个,再让学生模仿写,这样既能培养学生概括、模仿能力,又使学生对课文的先后顺序有所了解,能帮助学生说连贯、通顺。‎ 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学习归纳节意,进而学习归纳全文。由于这是一个要求学生掌握的新技能,并且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课堂上要继续重点加强归纳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归纳。‎ 教 学 过 程 时间 教学环 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约1分钟 一、揭示课题 ‎1、在童年的生活中,我们都有自己喜爱的朋友。今天,我们要向大家介绍一位特别的朋友。‎ ‎2、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了解刺猬,揭示课题。‎ 约5分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布置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完成练习:‎ ‎“带刺的朋友”是指________,课文写了关于它的_____件事,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词语:玛瑙、朦胧、斑斑驳驳、枣树、惊愕、诡秘、树杈、忙碌、刺猬、钦佩、甭说 重点学习:‎ 指导读音:惊愕、诡秘、钦佩、甭说 指导字形:瑙、枣 理解词义:斑斑驳驳、钦佩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惊愕( ) 诡秘( ) 本事( )‎ 清楚( ) 兴许( ) 径直( )‎ ‎(3)交流思考题 板书:偷枣 击退大黑狗的进攻 轻声读课文,完成思考题。‎ 开火车读词语。‎ 指名交流 学会带有目的性的读课文。‎ 检查学生自主学习情况。‎ ‎(一)品读课文第一部分。‎ 约24分钟 三、深入学习,理解课文 ‎1、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儿,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指导朗读。用朗读表现出动态美。‎ ‎2、那令人垂涎欲滴的枣儿引来了一个小家伙,那就是——刺猬。小刺猬来偷枣啦。默 读课文第2-9节,找出描写刺猬偷枣时动作的词语。‎ 板书:爬 摇 掉 归 滚 扎 驮 ‎3、刺猬就是这样把枣偷了回去,看了刺猬偷枣的全过程,我暗暗钦佩,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高明是什么意思?‎ 哪些地方写出了刺猬偷枣本事很高明?用曲线划出,把句子多读几遍。‎ 交流,出示:‎ ‎ 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旧诡秘地爬向老杈,又爬向伸出的枝丫……‎ ‎(1)指名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男生读,理解词语“诡秘”,读出刺猬小心谨慎的样子。‎ ‎(3)齐读。‎ ‎ 我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家伙“扑”的一声,径直掉下来。‎ ‎(1)指名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女生读,理解词语“径直”,读好象声词。‎ ‎(3)齐读。‎ ‎ ‎ 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班内交流 班内交流,学生朗读,理解词语。‎ 通过朗读、交流,对课文进行深入地分析、理解、感悟,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 ‎ 它匆匆地忙碌着,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地归到一起,又“扑噜”一下,就地打了一个滚。你猜怎么着?那堆枣儿,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 ‎(1)指名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师引读,读好表示动作的词。‎ ‎(3)齐读。‎ ‎4、根据课文内容和板书,用“先……,接着……,再……,最后……”的句式,将刺猬偷枣的过程复述一遍。‎ ‎5、指导朗读:我暗暗钦佩:刺猬这小东西,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 ‎ 从“钦佩”这个词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作者已经把刺猬当作朋友,作者非常喜欢刺猬。)‎ ‎6、快速读课文第2—9节,哪些语句也表达了“我”对刺猬的喜爱之情?‎ 交流:‎ ‎ “你猜怎么着?那堆枣儿,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设问句)‎ ‎ “哎,这不是刺猬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7、师生齐读第2—9节。‎ ‎(二)品读课文第二部分。‎ ‎1、用浪线划出描写大黑狗的语句。读一读,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的笔墨描写大 黑狗?‎ ‎ 过渡:刺猬只要把身子紧紧地缩成一团,就能击退大黑狗的进攻。‎ ‎ 出示:真有意思,刺猬的本事太大了。(指导朗读)‎ 学生准备,指名复述。‎ 指名读,‎ 指名回答 学生接读。‎ 班内交流 齐读 ‎2、模仿第一部分学习方法,概括复述这一部分内容。‎ 指名回答 学生准备,指名复述。‎ 约4分钟 四、总结课文 ‎1、师:有趣的小刺猬本事高明,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欢乐,只要你注意观察,你也会发现你身边的动物朋友。‎ ‎2、说说你与小动物之间的故事。‎ 班内交流。‎ 口头讲述为写话打基础。‎ 约1分钟 五、布置作业 1、 背诵课文5——7节 2、 写话练习。‎ 写一个你与小动物之间的故事。‎ 学生完成写话作业。‎ 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 板书:‎ ‎ ‎ ‎ 偷枣儿 本事高明 ‎ 23、带刺的朋友 (用力摇枣、逐个归枣、打滚扎枣、驮枣快跑 ‎ ‎ ( 钦佩、喜爱 ) 斗大黑狗 本事大 ‎ 作业设计:‎ ‎ 一、把句子写完整:‎ ‎1、枣子真甜啊, ‎ ‎2、( )真( ), ‎ 二、阅读:‎ 可爱的蝈蝈 今年夏天,爸爸买来一只蝈蝈给我喂养。‎ 这只小竹笼里的蝈蝈,全身碧绿,身体强壮。它头上长着两根长长的须,一翘一翘的,好威武。两只圆溜溜的小眼睛,总是一眨也不眨地望着我。蝈蝈身上的翅羽像一层透明的薄纱,叫出声音来时,双翅张开,颤动着。蝈蝈还有一个大肚子,懒得动一动。它前腿细短,后腿粗壮,活动起来一蹬一蹬的,像跳远运动员,好看极了。‎ 每天早上,我走到挂在窗下的蝈蝈边,把早已准备好的青毛豆喂给它吃。我发现它吃得津津有味,吃饱了,蝈蝈就鼓足劲吹起一支清亮的短曲,发出悦耳动听的歌声。蝈蝈陪伴我度过了一个酷暑的盛夏。‎ 可爱的小蝈蝈,我梦中也想你,我多么地爱你啊!‎ 1、 写出反义词。‎ 粗壮——( ) 颤动——( )‎ 2、 理解词语,选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各种方法中的一种方法。‎ 清亮—— ‎ 3、 第二小节中,作者介绍了蝈蝈的( )、( )、( )、( )、( )。‎ 4、 概括第二节节意。‎ ‎ ‎ 1、 你喜欢蝈蝈吗?为什么?‎ ‎ ‎ 教学反思:‎ 如何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课堂中不断的生成、发展?这一问题,一直是我研究和探索的。学生一节课学习下来到底有什么收获呢?看来只会流利地读课文是不够的,因此在教学中,我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一、 提供方法,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概括:‎ 对于学生来说,概括是一件比较难的时,不是漏了成分,就是说得太罗嗦。在备课时,我想到了这一点,因此,我就给学生一些提示,帮助他们说话。如概括“作者通过哪两件事写出对刺猬的喜爱之情的?”我就给学生“什么干什么的”的句式。学生有了句式,只要套用,就能将两件事说清楚。又如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这对学生来说是第一次接触,相应地比概括事情更难,我就在教学完课文,完整了板书以后,让学生看着板书来说,这样学生只要将板书上的内容略删去些,重新整合即可,更容易操作。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做得比较好,可以看出学生在课堂中,从不会到会的整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