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20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本第13课-人教部编版(共25张PPT)
《中华经典素读范本》 四年级上册 第 13 课 内容一 论语 · 八佾篇第三 (四) 内容二 题破山寺后禅院 内容一 论语 · 八佾篇第三(四) 一、温故揭题 (一)用陈琴歌诀乐读法背诵《论语·八佾篇第三(三)》和《诗经·郑风·有女同车》《诗经·郑风·狡童》。 二、尝试初读 ( 一)初读《论语·八佾篇第三(四 )》, 老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 。 ( 二)标注易读错字词:鄹、为( wèi )力不同科、告( gù )朔、饩、雎、乐( lè )而不淫 ( 三)学生读一句,老师跟读一句 。 ( 四)师生拍手齐读 。 ( 五)学生说读后感受 。 三、分步练读 (一)学习 3.15 1. 文白对读。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译文 : 孔子进入太庙,每件事都发问。有人便说:“谁说那鄹地人懂礼呢?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问别人。”孔子听说这话后,说:“这正是礼啊!” 2. 素解文意。 链接 : ① 太庙,即周公之庙。古代称开国国君为太祖,太庙乃是太祖之庙,鲁国最初的受封之君是周公姬旦,所以这个太庙就是周公旦的家庙,我们今天把它称作周公庙。周公庙在今天的山东省曲阜市,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地区,也是国家重点的考古遗址之一,占地面积非常大。 ② 《孔子父母的故事》 点拨 :夫子进入周公的祖庙之后,对每一件事情都要发问,所以能够看出夫子对“周礼”的崇拜之情,和他好学不已的精神。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二)学习3. 16 1. 文白对读。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译文 : 孔子说:“比箭,不以穿破箭靶子为标准,因为每个人的力气不一样,这是古时的规矩。” 2. 素解文意。 点拨 :我们在前面讲过,“射”是一种礼仪,不是军中的武艺比试。因此,在“射”的过程中,重点并不在于是否拥有很大的力气将箭靶子射穿,如果用力过猛,将箭靶子射穿,反而不符合儒家的君子风范。本章和37所讲的“君子无所争”和“其争也君子”一样,也是讲儒家的中庸之道,讲的是过犹不及的道理。 链接 : 《画蛇添足》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三)学习3. 17 1. 文白对读。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译文 : 子贡想取消告朔的活羊。孔子说:“赐啊!你可惜那只羊,我可惜那种礼被废弃。” 2. 素解文意。 链接 :按照周礼的规定,周天子每年秋冬之际,会把第二年的历书颁给诸侯,诸侯把历书放在祖庙里,并按照历书规定每月初一日来到祖庙,杀一只活羊祭庙,表示每月听政的开 始。当时,鲁国君主已不亲自去“告朔”,“告朔”已经成为形式。所以,子贡提出去掉“饩羊”。 点拨 :子贡年轻气盛,他认为鲁公既然不去“告朔”,就不如直接免去杀羊。但孔子认为这种礼的形式应当保留下来,虽然鲁公不去“告朔”,但是鲁国的臣民们还是能够通过“饩羊”这种礼仪形式,了解古代圣人之礼、君子之礼是什么样子,总比完全没有这种礼要强一点。这表明了孔子维护礼制的立场。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四)学习 3.18 1. 文白对读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译文 : 孔子说:“侍奉君主,一切都按做臣子的礼节去做,别人会认为他在谄媚。” 2. 素解文意 点拨 :孔子说:臣子对于君主,有尊卑上下的区分,所以自然要恭敬。这种礼节是先王制定的,不能违背僭越。所以他要求自己严格按照周礼的规定侍奉君主,心里极其诚敬谨慎,没有丝毫轻慢,每件事都按照礼节去做,没有一点差池。对 他而言,这不过是尽理所当然之礼而已。但在春秋末年,贵族事君者多无礼,当时的鲁国君弱臣强,“三桓”甚至僭越天子之礼乐,譬如“八佾舞于庭”,“三家者以《雍》徹”,君臣关系遭到破坏,已经没有多少人再重视君臣之礼了,以礼事君的孔子反而成为他人嘲讽的对象。 链接 :《三桓犯上》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五)学习 3.19 1. 文白对读。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译文 : 鲁定公问:“君主如何任用臣子?臣子如何侍奉君主?”孔子回答说:“君主任用臣子应当依礼,臣子侍奉君主应当忠心。” 2. 素解文意 点拨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是孔子君臣之礼的主要内容。只要做到这一点,君臣之间就会和谐相处。他既强调君应依礼待臣,也认为臣子应尽心竭力地为君主谋划、服务、做事情。在当代社会中,这种君臣之礼也可以为领导与下属的相处提供参考。 链接 : 《邹忌讽齐王纳谏》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六)学习 3. 20 1. 文白对读。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文 : 孔子说:“《关雎》这首诗,欢乐却不放纵,悲哀却不苦痛。” 2. 素解文意。 链接: 孔子主张中和,反对过度。古人称过分以至于失当的地步为“淫”。这里指过于注重形式的快乐美妙,而失掉了正统的意义。 点拨: 孔子评价《关睢》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体现 孔子评价《关睢》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体现了他“思无邪”的艺术观。《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是写男女爱情的诗歌,与“思无邪”本不相干,孔子却从中认识到儒家所提倡的中庸思想,认为无论哀与乐都不可过分。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四、熟读成诵 (一)师生共读。 (二)用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 (三)镂空记忆背诵。 五、本课总结 内容二 题破山寺后禅院 一、温故揭题 用陈琴歌诀乐读法背诵《论语· 八佾篇第三 ( 四 )》。 二、解诗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唐代诗人常建的一首题壁诗,曾入选《唐诗三百首》。破山寺,即兴福寺,古址在江苏常熟虞山北麓。禅院即寺院,寺院一般分前后院,前院讲经、供佛,后院即“后禅院”,为僧人居住区。 三、正诗音 (一)初读《题破山寺后禅院》,老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 (二)标注易读错字词:曲( qū )径、禅、籁、罄 (三)标注入声字: (四)学生读一句,老师跟读一句。 (五)师生拍手齐读。 (六)学生说读后感受。 四、明诗意 (一)文白对读。 原句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 但余钟磬音。 译文 大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 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树林。 弯曲的小路通向幽深处, 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 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 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 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 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二)字词释义。 ①初日:早上的太阳。高林:高树之林。 ②幽:幽静。 ③禅房:僧人居住修行的地方。 ④悦:此处为使动用法,使……高兴。 ⑤潭影:清澈潭水中的倒影。空:此处为使动用法,使……空。此句意思是,潭水空明清澈,临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 ⑥万籁:各种声音。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此:在此,即在后禅院。都:一作“俱”。 ⑦但余:只留下。钟磬:佛寺中召集众僧的打击乐器。磬,古代用玉或金属制成的曲尺形的打击乐器。 五、品诗味 (一)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品味 :首联写清晨时分后禅房四周的环境。“入”字,写出了古寺美景之幽远,“照”字又将旭日东升时的勃勃生机刻画得出神入化,透露出诗人欣喜昂扬的情绪。佛家称僧徒聚集的处所为“丛林”,所以“高林”兼有称颂禅院之意。 (二)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品味 : 颔联点出题目中的“后禅院”三字,描写了通向后禅院弯曲幽深的小路和后禅院景色的幽静迷人。“幽”“深”二字互相映衬,尤为重要,幽静的竹林、小径、繁茂的花草 树木共同营造了优美静谧的氛围。宋代欧阳修十分喜爱这两句,他说:“欲效其语作一联,久不可得,乃知造意者为难工也”。后来他在青州一处山斋宿息,亲身体验到这两句诗所写的意境情趣,也想写出那样的诗句,却仍然“莫获一言”(见《题青州山斋》)。 (三)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品味 : 明媚的山间阳光使飞鸟更加欢悦,清澈的潭水让人神清气爽,作者敏锐地捕捉到这些小小的细节,画面变得更加生动美丽。“空人心”对应上句“悦鸟性”,形象地暗示禅味佛理感化人心,净化灵魂的奇妙作用。 (四)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品味 :尾联营造了一种万籁俱寂的境界。此刻,诗人仿佛领悟到了空门禅悦的奥妙,摆脱尘世一切烦恼,大自然和人世间的所有其它声响仿佛都寂灭了,只有钟磬之音,这是来自佛门圣地的世外之音,洗涤诗人的内心,引导人们进入纯净怡悦的境界。诗人欣赏这禅院幽静绝世的居处,领略空门忘情尘俗的意境,寄托自己遁世无门的情怀。 六、背诗句 (一)复沓式读诗 (二)用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 (三)镂空记忆背诵。 七、想诗境 (一)请大家静听吟诵,尽可能地在脑海中想象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二)请脑海中出现了画面的同学举手,说说你脑海中的画面有些什么。 八、悟诗情 盛唐山水诗大多歌咏隐逸情趣,都有一种悠闲适意的情调,但各有独特风格和成就。常建这首诗是在游览中写感悟,具有盛唐山水诗的共同情调,但风格闲雅清静,艺术上与王维的高妙、孟浩然的平淡都不相同,独具一格。 九、本课总结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