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备课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备课

第 二 单 元 备 课 教学 内容 ‎《古诗三首》《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 ‎ ‎ 语文园地二 教 材 简 析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秋天的美景”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古诗三首》《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四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美丽;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秋天的情感。‎ 教学 目标 ‎1.会认35个生字,会写3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挑”。‎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背诵三首古诗以及《秋天的雨》第2自然段。默写《山行》。‎ ‎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秋天的美好,在朗读、理解中积累语言;并在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欢和赞美。‎ 教学重点难点 ‎(1)利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学会用查字典、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2)要抓住课文重点,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和体会,并学会在今后的习作中尝试运用想象的手法。‎ 课时 安排 ‎《古诗三首》 2课时 ‎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2课时 ‎《秋天的雨》2课时 ‎ ‎《听听,秋的声音》 1课时 ‎ 内容 课时 内容简说 教学要点 古诗三首 ‎3‎ ‎《山行》中,诗人眼中的秋天并不是萧瑟的,而是满目艳丽,给人美的享受。《赠刘景文》中描写了秋末的景色,诗人也没有用悲秋的文字,而是用橙子和橘子艳丽的颜色,描绘了一幅硕果累累的秋收景象。《夜书所见》通过对儿童挑促织的描写引起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思念。‎ ‎1.会认35个生字,会写3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挑”。‎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背诵三首古诗以及《秋天的雨》第2自然段。默写《山行》。‎ ‎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秋天的美好,在朗读、理解中积累语言;并在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欢和赞美。‎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2‎ 本篇课文描写了在上学的路上那条铺满金色梧桐树叶的小路。一条普通的小路,在作者的描绘下,成了一条令人向往的小路,一条有趣的小路,使整篇文章充满了童趣。‎ 秋天的雨 ‎2‎ 本文是抒情散文,题目是写秋天的雨,其实就是写秋天。作者主要抓住秋天的特色来描写秋天,无论是秋天的雨、秋天的田野、秋天的菊花,还是秋天小动物的活动都显得十分生动有趣,让人不由喜欢上了秋天。‎ 听听,秋的声音 ‎1‎ 那些在大自然中很普通的声音,在作者的耳朵里却成了美妙的音乐声,让我们感觉到秋天是多么美好。‎ 习作 ‎1‎ 写日记 ‎1.能借助例文并结合生活经验,了解写日记的好处、日记可写的内容及日记的基本格式。‎ ‎2.能用日记记录自己的生活。‎ 语文园地 ‎1‎ 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 ‎1.能结合已有的学习经验,总结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 ‎2.能写出形容四季的词语,并和同学交流。‎ ‎3.能说出理解“憧憬”“忐忑不安”这两个词语的方法。‎ ‎4.能用钢笔书写“狂、排”等8个字,注意执笔手势和坐姿,做到“横平竖直”,把字写得规范、端正和整洁。‎ ‎5.积累“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等9个与秋天有关的词语。‎ 教学内容 ‎4 古诗三首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径、斜、赠”11个生字,学会“寒、径、斜”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能够背诵积累,同时默写《山行》。‎ ‎3、理解诗歌大意,能够融入诗歌的意境中,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秋色,体会诗人对秋天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 ‎2.在比较欣赏中体会古诗中饱含的“情”。‎ ‎【教学难点】 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教学准备 多媒体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用最凝练、简洁的语言表达出美妙的境界。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都是诗人作诗的素材,春夏秋冬各具特色的美景在诗人笔下变得更加奇妙。请同学们交流自己积累的描写四季景色的古诗。‎ ‎1、交流古诗,体验情趣:‎ ‎(学生自由交流)‎ 按季节引导学生背诵 ‎2、指生交流。‎ ‎3、齐背《咏柳》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天净沙.秋》 《江雪》‎ ‎4、交流秋天:同学们,现在正是秋季。你能用自己积累的四字词语说说这个季节的景色或你的感受吗?学生自由交流。‎ ‎5、导入课题:在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眼中,秋天枫叶的生命力仿佛比春天鲜花的生命力还要旺盛,晚秋的景色也同样生气勃勃,充满活力。深秋的一天,诗人杜牧乘着马车在山中行走的时候,被那美景所吸引,山上美景让他流连忘返,他触景生情,挥毫写下了千古传颂的名诗——《山行》。这节课,我就和大家一起来学这首诗。板书:山行(杜牧)‎ ‎6、书空课题 ‎7、简介作者。(自读----指生读)‎ 杜牧(803~852年):唐代诗人。字牧之,号樊川,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的诗文集《樊川文集》共二十卷,他的诗豪放、旷达、俊逸。他的七律和七绝都写得很成功,而七绝尤为凝炼、自然,很多名篇为后人所传诵。由于他在诗歌方面成就较高,后人把他与杜甫相提,称为“小杜”,与李商隐并提,称为“小李杜”‎ 二、诵读古诗,探究初成。‎ ‎(一)初读课文,感知诗意。‎ ‎1、鼓励交流:同学们请你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用你们平时学会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交流,朗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借助图画、诗句、注释看看读懂了什么,标出读不懂的地方。‎ ‎2、课件出示---阅读与交流的要求:‎ ‎(1)自由读,读准字音,试着读出节奏。‎ ‎(2)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3、生自由朗读,小组交流。‎ ‎4、检查交流情况。‎ ‎(1)出示生字检查认读 寒 径 斜 霜 ‎ 读准翘舌音“霜”,前鼻音“寒”,后鼻音“径”。‎ ‎(2)边读边注意诗歌的节奏 ‎(3)交流对重点词语的理解。‎ ‎ ①山行:在山上行走。‎ ‎ ②远上:登上远处的。‎ ‎ ③寒山:深秋时节的山(寒山:深秋季节,天气渐冷,山上草木枯黄,给人一种凉意,故称寒山,实指秋天的山)。‎ ‎ ④石径:石子的小路。‎ ‎ ⑤斜:倾斜,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 ‎ ⑥生:产生,生出,文中是说形成白云的地方。‎ ‎ ⑦车:轿子。‎ ‎ ⑧坐:因为。‎ ‎ ⑨爱:真爱,留恋。‎ ‎ ⑩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二)识记字形,书写生字。 ‎ ‎(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寒 径 斜 霜 ‎1、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2.、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笔画,交流怎样写规范?‎ ‎3、重点示范“寒”,提示重点笔画。‎ 横2竖,撇捺舒展,2点垂直)‎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三、精读诗歌,体会意境 ‎ 1、质疑交流:再读诗句,从哪里看出描写的是秋季的景色?‎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从诗中找出依据(课件聚焦诗句中“寒”“霜叶”两个词语)。‎ ‎2、自主探究:诗人杜牧坐在马车上在山间小路上行走,远远地他都看到了哪些景物呢?边读边画出诗中的景物。(板书:远景)‎ ‎(1)学生读书、交流。‎ 能结合插图讲一讲前两句的意思吗?‎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板书(寒山 石径 白云 人家),同时课件标示相关景物,引导学生结合画面试着串讲诗句的意思。‎ 教师适时补充(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 ‎(2)想象体验:诗人面对这样凄清寒冷的秋色图,心里会有一种怎样的感受呢?学生交流。‎ 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抓住“寒”体会诗人心中的悲秋之情。‎ ‎(出示一二句话)同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句,注意读出诗歌稍微低沉的语调。‎ ‎3.过渡引入:咦,诗人杜牧为什么走着走着停了下来呢?‎ 适时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对枫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板书:喜爱、赞美)‎ 板书:枫林 霜叶 引导学生明确这是诗人在近处看到景色(板书:近景),课件适时出示“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补充(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并引导学生明确后两句诗已经成了赞美秋色的经典名句。‎ ‎(1)引导学生看图想象:夕阳照耀下的枫林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学生交流(红得似火、跟二月的花儿一样红艳...)。 ‎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理解“红于二月花”(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艳),同时出示枫叶与二月花的对比图,引导学生再次感受枫叶的色彩美。‎ ‎(2)所以“停车坐爱枫林晚”中“坐”的意思是(因为),想象此时诗人看到此景会怎样说(太美了,太漂亮了......)。‎ ‎(3)结合插图讲一讲后两句的诗意。‎ ‎(4) 请大声朗读诗歌,体会诗人对秋天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5)指名朗读。尝试背诵。‎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回顾学习,引入诗题 ‎1、谈话回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刚刚学过杜牧描写秋天的诗歌《山行》,来,我们一起背诵这首诗歌。‎ ‎2、质疑交流:在你们的印象中,秋天是怎样的呢?课件出示句子“在我的印象中,秋天_________________。” ‎ ‎3、引入:在宋代大文豪苏轼的心目中,秋天却有着别样的风情。这节课,让我们学习苏轼描写秋天的古诗《赠刘景文》‎ 板书课题,引导学生注意“赠”是后鼻音。‎ 板书时相机指导书写“赠”与“刘”字:“赠”左窄右宽,“贝”字的捺变为点,“曾”的第三四笔框要内收。“刘”字则是左宽右窄,第四笔为长点。‎ ‎4、介绍作者并释题:苏轼是宋朝著名的大诗人,别人又叫他苏东坡。他是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这首诗歌是诗人写给自己的好朋友刘景文的,刘景文是一个有学问、不怕困难的人。当时刘景文已经50多岁了,可是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所以整天闷闷不乐,心情很不好。苏轼就邀刘景文到他家里做客,他们一边喝酒一边聊天,苏轼很想帮刘景文树立信心。于是,便写了一首诗送给刘景文,希望刘景文能找回自信,取得成功。这首诗的题目就叫《赠刘景文》。‎ 二、初读古诗,感知画面 ‎1、教师范读,边听边想象, 然后交流自己似乎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秋景图?‎ ‎ 2、学生自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不好的字词借助拼音反复朗读。‎ ‎ 3、指名朗读,纠正读音,读好节奏。‎ 师相机强调生字“犹”读第二声,“橙”不要读成“登”。‎ 同时,注意指导读好诗歌的停顿与节奏(“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3、再读古诗,借助插图、注释等理解诗句,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诗句。‎ ‎4、交流理解。‎ ‎ 三、图文结合,画中会意。‎ ‎1、边读边想,想一想诗中写了哪些景物?那你们知道这首古诗前两句写了秋天的哪些景色?‎ 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读诗时要边读边想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板书:荷尽 菊残)‎ ‎2、欣赏图片,理解诗句。‎ ‎(1)“荷”字的教学。‎ ‎①出示夏季的荷花荷叶图,体会、荷叶此时的生机勃勃。‎ ‎②出示秋季荷叶干枯图,体会荷叶的了无生息。‎ 师:看到这幅图你会想到哪句诗?相机出示:荷尽已无擎雨盖 过渡:我们跟着诗人再一路走一路看,你会发现秋天还有更美的景色在前面呢。‎ 欣赏2幅图片,说说不同。第二幅图你会想到哪句诗句?‎ ‎①出示菊花图,欣赏菊花的美。‎ ‎②出示菊残图,理解“傲霜枝”。‎ 哪个字直接点明荷花已经凋谢呢?(尽,凋谢之意)‎ ‎“擎雨盖”是什么意思?(“雨盖”是指雨伞的意思,擎雨盖就是撑起的雨伞,而句中指的是像撑起的一把伞的荷叶)‎ 学生用“三看”观察“盖”‎ 相机书写“盖”字 单独出示“盖”字,引导学生观察,要如何写好这个“盖”字?‎ 适时补充:“盖”上半部分的三横略短,且注意等距,下面的“皿”略扁而宽,最后一笔横画较长且略有弧度。‎ 在练字本中练写2个。‎ ‎③这样缺乏生机的荷叶,确实让人感到凄凉悲伤。齐读“荷尽已无擎雨盖”‎ ‎④讨论:荷花凋谢了,荷叶枯萎了,诗人为什么还要写这里?‎ ‎(2)同样的方法进行“菊”字的教学。‎ 适时补充:“菊”字下半部分被包围的“米”字要适当地超出包围的“句字头”。‎ 重点指导“残”右半部分前两笔横画不能写成短撇,斜钩要舒展。‎ 秋风中,菊枝仍精神抖擞地挺立着,你想对它说什么?‎ 正是因为菊花有如此不屈的精神,所以才能成为秋天精神的代表,也才更让诗人喜爱秋天(板书:喜爱 )‎ 让我们带着喜爱之情再来读读这两句诗。(出示一、二句话)‎ ‎④指导书写“菊、残”二字。‎ 学生用“三看”观察“菊、残”‎ 范写强调:右上是“横撇、点、撇、撇、捺”‎ 练写“菊、残”。‎ ‎ 3、教学“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①(出示“橙黄橘绿”四个字)读了这几个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金黄的橙子、黄绿色的橘子)相机出示橙黄橘绿图。‎ ‎②苏轼看到的秋天就这些景物吗?发挥你的想象,帮诗人说说他看到却没有写出来的景色。‎ ‎ 出示秋天丰收图,学生说感受:‎ 秋天真是一个( )的季节! ‎ 这真是一个多姿多彩、丰收喜悦的季节,怪不得诗人说:“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你现在明白这两句诗的意思了吗? 教师板书。(板书:橙 黄 橘 绿 赞美)‎ 学生说诗意,悟诗情。‎ ‎③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三、四句,注意读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④书写“橙”‎ 仔细观察一下这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练写2个。‎ ‎4、学生自由吟诵,同时尝试背诵。指名背诵,学生齐背。‎ ‎5、质疑思考:诗人明明是写秋天的景物,为什么题目偏偏要用“赠刘景文”呢?(同桌交流)‎ ‎ 教师简单补充诗歌的创作背景资料(刘景文具有菊花一样的品格和节操),引导学生从中明确诗人借这首诗歌不仅仅是为了赞美秋天的景色。在欣赏秋天的橙黄橘绿,体会收获喜悦的同时,更通过菊花的傲霜,揭示做人要有坚韧的品格。表达了对朋友刘景文的敬佩与勉励之情(补充板书:抒情)‎ 四、拓展延伸,美的寻觅。‎ 课件:如刘禹锡的《秋词》就是其中一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范读---自由读-----齐读 孩子们,像《赠刘景文》这样描写秋天虽然萧条冷落,但仍给人们带来生机和活力的古诗还有很多。‎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观图激趣,引入学习 ‎1、课件出示教材《夜书所见》插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图并说说对图画内容的感知(有人家、有孩子提着灯笼在篱笆旁边玩耍.....)‎ 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夜晚)。‎ 引入:看到这样一画面,宋代诗人叶绍翁即兴写下了一首古诗《夜书所见》(板书诗题)。‎ 引导学生简单释题(夜晚写下自己所看见的情景),明确“书”(写)、“所见”(所看见的)。‎ ‎ 2、出示资料介绍作者叶绍翁。‎ 二、初读诗歌,夯实基础 ‎1、课件出示古诗,学生自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自主朗读情况,出示课件,引导学生发现诗中的多音字,借助组词和造句巩固用法。‎ 适时正音,并强调:“挑促织”是指“逗弄蟋蟀”‎ ‎3、读给同桌听一听,看看有没有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4、指名读,引导学生读好诗句的停顿和节奏。(课件出示“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适时正音,并强调:“挑促织”是指“逗弄蟋蟀”‎ ‎5、出示课文中要求会写的两个生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及结构,看看应该如何写好这两个生字。‎ 强调:“挑”左窄右宽,右边“兆”的正确笔顺是撇、点、提、竖弯钩、撇、点。‎ 在练字本上每个字练写2个。‎ 三、品一品,知诗味。‎ ‎1、同学们读了古诗,谁能说一说诗中写的故事发生在哪个季节?(深秋)‎ ‎2、你是从哪些词中看出来的?‎ 再读古诗,把这些词语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注出来。‎ ‎3、‎ ‎ 教师引导:是的,诗人叶绍翁就是抓住了秋天的梧叶、寒声、秋风来写秋天的,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到了那个阴冷,萧瑟的深秋时节。(板书:景——冷)‎ 课件出示前两句:“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学生补充填空:‎ 一阵阵( )吹动( ),发出( )的声音,让人感到( )。‎ ‎4、此情此景,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怎样的作者的形象?‎ ‎(孤苦、忧愁……他最想念的就是家)‎ 于是,此情此景,独自一人在外的作者发出了由衷的感慨,写出了这样的诗句(改变字体颜色,加以强调):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这就叫——我手写我心,我心抒我情。‎ 这就叫——思乡之情。(板书:思念家乡)‎ 指名读,读出此时作者的悲秋、思乡之情。齐读。‎ ‎5、可是,叶绍翁的伟大之处,并不在于他能把秋愁写得淋漓尽致,更在于,他能让自己从秋愁中跳出来,发现生活中别样的美。‎ 于是,作者笔锋一转,写到:“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你们瞧,作者走出了屋子,放眼望去,他看到了什么?(“一灯明”)‎ 出示图片,这是什么呀?(这是小孩在打着灯笼捉蛐蛐呢!)‎ 童趣萦绕心头,让作者感觉如此温暖、如此亲切。这是一种暖暖的思乡之情。‎ ‎ 板书:事——暖 学生读,体会此时作者的惊喜。‎ ‎6、作者为什么如此肯定,这“一灯明”就是儿童在挑促织呢?‎ ‎(因为他小时候也在夜晚打着灯笼抓蛐蛐。他此时一定想到了自己的童年,想到了自己的朋友,想到了自己的家。)‎ 四、品一品,悟诗韵。‎ 无论是深秋景色带给作者的冷,还是童年童趣带给作者的暖,都寄托的是作者对家乡浓浓的思念之情。‎ ‎1、 同桌合作读古诗,读出诗的韵律美。‎ ‎2、 配乐齐诵古诗,感受诗的意境美。‎ ‎3、 你可以在诵读的基础上背诵这首古诗,指名背诵,齐背。‎ ‎ 五、课堂小结 也许秋天看上去确实有些萧条落寞,不似春夏万物蓬勃生长的盎然,但是,秋天却也是成熟的季节,充满了丰收的气息。孩子们,让我们课下再读一读其他描写秋天的诗歌,你们一定能感受到更多属于秋天的别样的美!‎ 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会正确认读“洼、印”等6个生字;会正确、规范地书写“铺、泥”等13个字;会写“金色、水泥”等17个词语。‎ ‎2. 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 ‎3.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4. 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会用几句话写出自己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 正确识字、写字。‎ ‎   2. 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的意思。‎ ‎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 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的意思。‎ ‎   2. 能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用几句话写出自己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 教学准备 多媒体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揭题,理解词语“金色巴掌”‎ ‎(一)谈话揭题,正确读题 ‎1.由前篇课文古诗导入,出示课题。‎ ‎2.正确读题。相机正音“铺”,复习“铺”的一字多音。‎ ‎(二)联系课文,理解“金色巴掌”‎ ‎1.凸显词语“金色巴掌”。生说说“金色巴掌”指什么。‎ ‎2.读读相关语句。生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 ‎3.比较读课题。‎ 改课题为“铺满梧桐落叶的水泥道”读一读,体会原课题富有诗意。‎ 二、预学反馈,梳理文脉 ‎(一)预学检测 ‎1.检测段落的朗读,重点检测词语的读音。‎ ‎(1)出示语段。‎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贴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 ‎(2)同桌当“小老师”,互相正音。‎ ‎(3)指句读标红的词语,生评议。‎ ‎2.检测课文的大意梳理。‎ 选一选:A 整条水泥道 B “我”走在水泥道上的心情C 掉下金黄的叶子 D每一片落叶 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天放晴,“我”去上学看到的美景:先写( ),再写( ),接着写( ),最后写( )。一夜秋风,一夜秋雨,“我”觉得水泥道真美!‎ ‎(二)梳理难懂的词语 三、学习第1至4自然段,相机理解词语 ‎(一)自主朗读第一至四自然段。要求读正确、流利。‎ ‎(二)指名读,相机正音。注意“明朗、潮湿、亮晶晶”的读音。‎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相机理解“明朗”。‎ 出示第一至四自然段:‎ ‎1. 生朗读,相机指导。‎ ‎“一夜秋风,一夜秋雨”中的“一夜”应读得舒缓一些,读出刮风下雨持续时间之长,读出秋风秋雨后的舒畅之感。‎ ‎“啊!多么明朗的天空。”要语气要读得强烈些。‎ ‎2. 理解词语“明朗”‎ ‎(1)同桌试着说说明朗的意思。‎ ‎(2)全班交流。‎ A.找近义词来理解。近义词“晴朗”大致解释了“明朗”的意思。 ‎ B.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说一说:天放晴时,天空是怎样的?再出示天放晴的图片,感受意思。‎ C.联系上下文理解。‎ 引导学生读读第二自然段“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天放晴”,再读读第四自然段“地面还是潮湿的,不时还能看见一个亮晶晶的水洼,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学生不难发现其中的“放晴”、“一个亮晶晶的水洼”、“一角小小的蓝天”等词语就解释了“明朗”的意思。‎ ‎(3)小结。理解词语的方法有多种,要选择合适的方法。‎ ‎3.全班有感情地朗读。‎ 四、学习第5至7自然段,品读水泥道的美 ‎(一)读一读。自主朗读5至7自然段,读正确、流利。‎ ‎(二)划一划。哪些词句让你感觉到水泥道的美,划出来。‎ ‎(三)交流。‎ ‎1.指名说,相机指导朗读。(这几个自然段语速要慢些,读得舒缓些,表现出水泥道的美。)‎ ‎2.理解词语 ‎(1)出示第7自然段,凸显难懂词语“凌乱”、“熨贴”‎ ‎(2)同桌合作,互相说说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3)全班交流。“凌乱”联系前一句“排列得并不规则”来理解;也可以看插图理解;还可以结合生活来理解其意思便是不整齐、杂乱。‎ ‎“熨贴”联系第五自然段“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和下文的“平展”理解。‎ 五、写字指导 ‎(一)观察归类指导 出示左右结构的字,归类。‎ 左窄右宽:铺 泥 院 排 规 棕 左右等宽:印 乱 左宽右窄:列 则 ‎(二)重点指导难写字 规:左边的“夫”的末笔捺要改成点。‎ 印:强调第三笔是横。‎ ‎(三)生书写,评议。‎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回顾 ‎(一)听写词语 放晴 明朗 落叶 平展 排列 规则 亮晶晶 闪闪发光 ‎(二)朗读课文 分组朗读第1至7自然段。‎ 二、学习第8自然段,感受愉悦心情 ‎(一)自主朗读第八自然段。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二)指名朗读,相机指导。读得轻快,表现出愉悦的心情。‎ ‎(三)理解“棕红色的小鸟”‎ ‎1.出示句子。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2.理解“棕红色的小鸟”。‎ 联系上文: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三、回归整体,指导书写 ‎(一)了解首尾呼应 ‎1.出示全文,读一读第一、二自然段及第十、十一自然段,说说有什么发现。‎ ‎2.师生合作朗读首尾段落,体会首尾呼应的写法。‎ ‎(二)指导书写 ‎1.出示要写的三个字:晶、紧、迟 ‎2.重点指导:紧 四、仿照例文,尝试写话 ‎(一)自主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自报家门》片断,初步感受不同的写法。‎ ‎(二)比较课文与链接文写法的不同。‎ 课文:对一种景物进行细致的描写。‎ 链接文:对多种景物进行简略的描写。‎ ‎(三)尝试写话 ‎1.回顾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景物。‎ ‎2.同桌互说。选择其中一种写法,试着说一说,评一评。‎ ‎3.生写话。‎ ‎4.点评。‎ 五、积累语言,正确抄写句子 ‎(一)自主朗读课文,圈画自己喜欢的语句。‎ ‎(二)同桌互相交流,说说喜欢的理由。‎ ‎(三)正确抄写。‎ ‎1.提醒:标点占格要规范;不能看一字抄一字。‎ ‎2.生抄写。‎ 板书设计:‎ ‎ ‎ ‎ ‎ 教学内容 ‎6 秋天的雨 课型 教学 目标 ‎1、会正确认读“钥、匙”等10个生字:能正确、规范地书写“盒、颜”等13个字:会写“清凉、留意”等14个词语。‎ ‎2、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五彩缤纷、勾住”等词语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第二自然段。能发挥想象,仿照例句写句子。‎ ‎4、知道课文从三方面写秋天的雨,和同学交流最感兴趣的部分。‎ 教学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 ‎  (一)正确识字、写字。‎ ‎  (二)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五彩缤纷、勾住”等词语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 ‎  (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第二自然段。‎ ‎  教学难点:‎ ‎  (一)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五彩缤纷、勾住”等词语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 ‎  (二)能发挥想象,仿照例句写句子。‎ 教学 准备 ‎ 多媒体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激趣导入 1、 ‎ 激情导入 2、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字词 1、 读词语:‎ 采用同桌互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等方式,检查词语认读情况。‎ 强调轻声:厚实,钥匙 2、 小游戏:摘树叶 读字组词,纠正错误。‎ ‎3、读句子,认识扇的多音。  ‎ 三、 整体感知课文 ‎ 1、钥匙啊,很常见,也很神奇,拿着它轻轻一转,一扇扇大门就打开了。课文里说秋天的雨也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请同学们读一下课文,一边读一边感受一下秋天的于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指导学生说词语。 (难忘 神奇 )‎ ‎2、秋雨把秋天变得更美了。好了孩子们刚才你们用自己的话说出了对秋雨的印象, 在我们课文中,每个自然段的开头作者都用了一句话表达了他对秋雨的印象,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把这几个句子找到画下来。‎ ‎3、这几句话连起来越看越象一首美丽的小诗,谁来把这首小诗读给大家。‎ 四、 学习第一自然段 这首小诗可不是一首普通的诗,它的每句话都分别概括了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同时又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主要线索。我们就先来读读读第一自然段吧。‎ 五、读第二自然段,圈画表示颜色的词语。看“缤纷颜色”‎ 1、 学生汇报,交流。‎ 2、 课件出示:‎ 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3、自由读句子,体会好在哪里。(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这是一个比喻句,让我们一下子知道了银杏树叶的样子,扇哪扇哪,让我们感觉银杏树的叶子好像活了)‎ ‎4、指导朗读。指生读,想象画面(满树的小扇子,在秋风的吹拂下,在秋雨的滋润下,全都变黄了,赶走了夏天的炎热)‎ ‎5、出示写枫树的句子:‎ 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叶子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出示两个句子,对比。‎ 仿说句子。‎ 出示梧桐树叶图片;‎ 出示其他图片。‎ 交流展示。‎ ‎6、橘子柿子。理解“你挤我碰”‎ ‎7、菊花仙子。‎ 理解“五彩缤纷”‎ 六、 指导书写 “盒、颜”‎ 1、 指导观察,从结构,占格,需要提醒说注意事项。‎ 2、 范写,边写边说。‎ 3、 练习一个,提示书写姿势。‎ 4、 同桌互评。‎ ‎ 5、按照评价再写一个。‎ ‎ ‎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回顾。‎ 背诵第二自然段 二、教学第三自然段 ‎  1、出示第三自然段。理解“勾住”。‎ ‎ 板书:丰收 三、教学第四自然段 ‎1、听,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动物朋友和植物朋友都在干什么吧。自己读一读。‎ ‎2、如果老师是秋天的雨,谁愿意配合老师来表演这些小动物,小植物?‎ 四、总结全文 1、 出示最后一段,齐读。‎ ‎ 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首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五、 拓展 认识有关秋天的诗句 六、 课堂练习 七、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6 秋天的雨 ‎ 颜色 美丽 ‎ 一把钥匙 气味 丰收 ‎ 带来消息 快乐 教学内容 ‎7 听听,秋的声音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1.认识“抖、蟋”等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展开想象,从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中体会秋天的活力。‎ ‎3.能自主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叮咛”“歌吟”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 重点 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秋的声音是什么?‎ ‎2.能自主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 准备 ‎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图片导入,引出课题 ‎1.描述引入: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是美丽的季节,我们先来看一组秋天美丽的图片吧。‎ ‎2.直观感受:同学们仔细看,你看到了什么,这样的景色给你怎样的感受?‎ ‎3.交流感受: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4.导入课题:有一位作家也听到了秋的声音,他听到的和你们的是不是相同,想知道吗?(揭题读题)‎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初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找出不懂的词语,运用已学过的方法试着理解,然后分小组交流你用什么方法理解了这些词。(回忆理解词语的方法:联系上下文、查工具书、找近义词、联系生活等方法。) ‎ ‎(1)学生自学后小组内交流。‎ ‎(2)你还有哪些词语没解决?‎ ‎2.将你最喜欢的描写声音的部分多读几遍,再和同桌一起欣赏,交流体会。‎ ‎(1)学生互相交流感受。‎ ‎(2)引导学生用欣赏性的语气读。‎ ‎(3)其他学生听后评议。‎ ‎3.指导朗读。‎ ‎4.你能把这美好的一切读出来吗?‎ ‎(1)教师播放音乐,学生配乐试读。‎ ‎(2)全班配乐朗读。‎ 三、品读想象,体会交流 ‎1、品读第一至第四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边读边展开想象,说说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可以让学生从看到的、听到的这些方面来想象。)‎ ‎2、指名让学生进行描述,把自己想象的画面描述得美一些。‎ ‎3、感知内容: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学生回答    ‎ ‎4、你最喜欢的是哪种声音?(是否可以小组合作学习)   (其中的哪一种因学生说了拿来体验感悟)(朗读和想象、说话结合)   ‎ ‎(1)“唰唰”,是黄叶道别的话音。 ‎ 黄叶从树上一片一片地掉下来,你看着像什么?黄叶对大树妈妈说:“_________”哦,你能用你的朗读把它们的飘飘洒洒表现出来吗。呵,多美的黄叶啊。   ‎ ‎(2)蟋蟀振动翅膀,“㘗㘗”,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蟋蟀要到哪儿去了呀?(课件出示相关图片)   ‎ 蟋蟀在唱着“_________”。朗读指导。   ‎ ‎(3)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_________”。他们在说些什么呢?(课件出示相关图片)舍不得走,因为这儿的秋天很美丽。朗读表现。   ‎ ‎(4)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发出“_________”的声音,‎ ‎(课件出示相关图片)这是秋风送来的丰收的歌吟。秋风吹过,田野里、果园里……   ‎ ‎(5)你能用朗读表现么?   ‎ 配乐朗读1--3节。‎ ‎3、学生评议并补充画面,把画面说生动,说形象。‎ ‎4.学生配乐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你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 ‎[解读]用“音乐厅”来比喻秋天时的大自然,说明秋天的大自然像动听的音乐一样值得我们去欣赏、去感受、去热爱和赞美。‎ 板书设计:‎ ‎7 听听,秋的声音 ‎ ‎     黄叶 道别 ‎ 可感的 蟋蟀 告别 声音美妙 ‎ 大雁 叮咛 ‎ ‎ 田野 歌吟 ‎ 叶子 ‎ ‎ 无声的 小花 秋天美好 ‎ 汗水 教学内容 习作 写日记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能借助例文并结合生活经验,了解写日记的好处、日记可写的内容及日记的基本格式。‎ ‎2、能用日记记录自己的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能借助例文并结合生活经验,了解写日记的好处、日记可写的内容及日记的基本格式。‎ 学习难点:能用日记记录自己的生活。‎ 教学准备 多媒体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 谈话导入 师:我们班有没有同学写过日记?你知道日记什么样吗?‎ 学生畅所欲言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位小朋友写的日记。‎ 出示日记 二、初识日记 读懂例文:‎ ‎ 8月20日 星期一 晴 ‎ 早上起床时,我发现那颗松动的牙齿 更松了。我想把它摇掉,可是左摇右摇,‎ 牙齿就是不掉。唉!怎么办呢?这颗摇摇 欲坠的牙齿让我感觉很难受。晚饭前,我 忍不住又去晃动它,晃了几下,啊,终于 掉了!‎ ‎ 妈妈把我的这颗牙齿洗干净,收起来了。‎ 1、 自由读 2、 指生读 ‎3、你有什么发现?(和我们平时写的作文有什么不一样?)‎ ‎4、简单理解什么是日记 预设:‎ 1、 第一行有日期、星期、天气情况 2、 师:围绕“拔牙”这件事都写了哪些内容?‎ ‎3、主要写了“拔牙”的事 ‎4、围绕“拔牙”这件事写了“我”拔牙的原因、过程、结果,另外,还加入了我的想法和感受。‎ ‎5、拔牙是小作者这一天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小作者用文字的形式把当时的所见、所想、所感记录下来,并且注明日期、星期、和当时的天气,这就是日记。‎ 师:我们再来看几则日记 拓展阅读:‎ ‎①11月7日 星期一 晴 ‎ 今天,妈妈带我去姥姥家。姥姥家养了两只美丽的大公鸡,一只黑鸡、一只黄鸡。‎ ‎ 吃过午饭,我和姥姥在院子里喂鸡。只见两只公鸡开战了,他们怒目圆睁,互相看着,浑身的毛都坚了起来。黑鸡发动进攻了,它对准黄鸡的胸脯狠狠地啄了一下,黄鸡的几根羽毛掉了下来。姥姥见状,把两只鸡分开了。黑鸡得意地拍了几下翅膀,在院子里大步地走着,像一位打了胜仗的将军,真是有趣极了!‎ 1、 自由朗读 2、 说一说这则日记记录了一件什么事?(两只公鸡“打架”的事)‎ ‎3、你觉得这件事情怎么样?(预设:很有趣)‎ 把生活中有趣的事随时记录下来,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②9月18日 星期日 阴 ‎ 今天,我跟着爸爸去上班,回来的时候,‎ 看到一片农田,我和爸爸便下车观看。这里 有雪白的棉花,金黄的玉米,火红的高粱……‎ 在走过玉米地的时候,爸爸给我讲了玉米的 生长过程,农民伯伯种地的辛苦。这使我深刻地感受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诗的涵义。‎ 1、 自由朗读 2、 说一说这则日记记录了什么呢?‎ ‎(我跟着爸爸上班回家,了解了玉米的生长过程,农民伯伯种地的辛苦,感悟到粮食的来之不易,应该珍惜!)‎ ‎3、小作者不仅写出了自己的所见、所闻,还写出了自己的感悟。‎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浏览了三则日记,对于“日记”这种文体形式也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但是还不够,我们还要更深入地了解日记,甚至还要学会写日记。‎ ‎4、关于日记,我们还要了解哪些方面的内容,本次习作给了我们明确的提示,你找到了吗?‎ 三、深入了解日记 一、 阅读习作提示,明确习作任务。‎ 和同学交流:‎ 1、 写日记有什么好处?‎ 2、 日记里可以写些什么?‎ 3、 日记的格式是怎样的?‎ 二、 小组合作,围绕三个问题展开讨论。‎ 三、 全班交流 1、 写日记有什么好处?‎ ‎(预设:①可以帮助我们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有趣的事情、深刻的感悟、精彩的瞬间,帮助我们留住美好的回忆②日记是一个倾诉心声的好地方,那些不愿让人知道的小秘密、小想法可以写在日记里③日记还可以帮助我们积累作文的素材呢④坚持写日记,我们的写作水平也会渐渐提高)‎ 2、 日记里可以写些什么?‎ ‎(预设:有趣的事、新的发现、让我们感动的事……)‎ ‎(1)同学们,其实日记的内容非常宽泛,可以记事,可以写人……做过的、看到的、听到的或想到的,都可以成为日记的内容。‎ ‎(2)但是同学们,我们这一天之中会有很多事情,吃饭、上学、上课、下课、睡觉等等,所有的事情都要写吗?(选择有价值、有意义、让我们的内心有所触动的事)‎ ‎(3‎ ‎)同学们,如果现在让你写一篇日记,你会写什么?想一想今天或最近几天发生的事情。‎ ‎3、日记的格式是怎样的?‎ ‎①第一行写上日期、星期几、天气情况,三部分居中写,中间各空一个格。‎ ‎②正文:日记一般不写题目,每段开头空两格。‎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深入地了解了日记,并尝试着写了一篇日记。谁来说说关于日记你都知道了什么?‎ 一、复习上节课的所学 ‎1、写日记有什么好处?‎ ‎①可以帮助我们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有趣的事情、深刻的感悟、精彩的瞬间,帮助我们留住美好的回忆 ‎②日记是一个倾诉心声的好地方,那些不愿让人知道的小秘密、小想法可以写在日记里③日记还可以帮助我们积累作文的素材呢④坚持写日记,我们的写作水平也会渐渐提高 ‎2、日记里可以写些什么?‎ 同学们,其实日记的内容非常宽泛,可以记事,可以写人……做过的、看到的、听到的或想到的,都可以成为日记的内容。‎ ‎3、日记的格式是怎样的?‎ ‎①第一行写上日期、星期几、天气情况,三部分居中写,中间各空一个格。‎ ‎②正文:日记一般不写题目,每段开头空两格。‎ 二、展示优秀习作 1、 自由朗读 2、 优秀习作者上台展示朗读自己的习作 3、 师生共同评价 三、修改习作 根据教师的修改建议修改自己的习作。‎ 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 语文园地二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学会查字典 ‎2、正确书写生字,养成规范的书写习惯。‎ ‎3、理解词语、成语的含义。‎ ‎4、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大胆交流、勇敢发言,总结学习的好方法。‎ ‎5、通过分析每个季节的特点,写出形容词。‎ ‎6、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积累描写四季的成语。 ‎ ‎【难点】 学会运用各种方法理解词语 教学准备 多媒体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交流平台 ‎1、读书的时候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你会怎样做?‎ ‎2、小组交流,看看哪个小组总结的方法多。‎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评议,并小结。 (课件出示)‎ ‎(1)查字典理解词语。‎ ‎(2)拆分组合法理解词语。 一个词语, 通常由几个字或几个词构成, 所以我们只要先分开理解字 义、词义,再组合起来就好理解了。如“忠勇”一词,“忠”有忠诚的意 思,“勇”是勇敢的意思,“忠勇”就可解释为忠诚勇敢。 ‎ ‎(3)运用换词法理解词语。‎ ‎(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5)动作演示法等。‎ 词句段理解 ‎1、大家利用各种方法自由理解词语“憧憬”“忐忑不安”。‎ ‎2、交流词语的意思,并说明你是用什么办法来理解的?‎ ‎3、补充练习(多种方法理解黑体词语。)‎ ‎(1)种子被泥土紧紧地包裹着。‎ ‎(2)他犹豫了一会儿,终于一跺脚,说:“就这么定了。”‎ 书写提示 ‎1、怎样才能写出一手漂亮的汉字呢?‎ ‎2、大家思考,然后交流自己的做法 ‎(读写姿势、卷面整洁、笔画)‎ ‎3、出示课本上小伙伴的做法 ‎4、观察这八个生字,交流怎样写漂亮 ‎5、强调重点 ‎6、学生写字 ‎7、按照提示进行评价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日积月累 ‎1、出示日积月累中的所有词语,指导学生读准确。‎ ‎2、自由读----领读-----齐读 ‎3、交流你读懂了哪个词语?‎ ‎ 4、说说你有什么发现?(这些都是描写秋天的成语)‎ ‎6、逐行出示成语理解积累 第一行:描写秋天天气 第二行:描写秋天植物 第三行:描写丰收景象 ‎ 7、你还知道哪些描写秋天的词语?‎ 补充成语:‎ 金风送爽、秋风萧瑟、秋雨绵绵 瓜果飘香 秋色宜人、红叶似火、春兰秋菊 词句段运用 ‎1、秋天景色宜人,瓜果飘香,是个美丽的季节。我们积累了许多描写秋天的成语,那春夏冬这三个季节该用哪些词语形容呢?‎ ‎ 2、思考。‎ ‎3、讨论:春天有什么特点?该用什么词语形容?‎ ‎ 补充:春暖花开 春回大地 莺歌燕舞 ‎ 柳绿花红 春光明媚 鸟语花香 ‎4、按照上述方法,为夏天、冬天找到词语朋友。‎ ‎5、交流词语 补充:‎ 夏:夏日炎炎 挥汗如雨 骄阳似火 绿树成荫 ‎ 冬:寒冬腊月 鹅毛大雪 冰天雪地 寒风刺骨 板书设计:‎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