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枣核》教学设计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8《枣核》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28课《枣核》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 ‎《枣核》‎ 单元 第八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年级 学习 目标 一、知识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认“核、妻”等10个生字。正确读写“枣核”等词语。‎ ‎3、读懂课文内容,明白“枣核”指的是什么,然后弄清楚课文写了哪几件事情,表现了枣核怎样的品质。‎ ‎4、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自学能力。继续培养独立识字能力,借助字典,尤其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培养读的能力。练习默读课文,指导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在独立的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中的词、句、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枣核的聪明和勇敢。‎ 重点 ‎1、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2. 明白“枣核”指的是什么,然后弄清楚课文写了哪几件事情,表现了枣核怎样的品质。‎ 难点 ‎ 感受枣核的聪明和勇敢。‎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出示教材插图。‎ ‎2、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朋友,他只有一个枣核那么小,他的名字叫“枣核”。别看他人长得小,但是非常机智勇敢。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叫《枣核》的民间故事。‎ ‎3、板书课题 欣赏图片 齐读课题 ‎ 本节课通过图片认知,谈话直接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识字解词 ‎1、学生自读课文。‎ ‎(课件出示) 提出要求:‎ 指名读要求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 (课件出示) ‎ hé qī diē lí zhē 核 妻 爹 犁 折 ‎ kùn shēng fǔ bà zhàng 困 牲 府 罢 涨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课件出示生字组词。‎ ‎(2)开展读字游戏。 ‎ 开火车读,再读。‎ 小老师领读,齐读。‎ ‎(3)古文识字 妻,甲骨文(每,女子生育)(又,抓),表示抢婚。造字本义:动词,古代婚配习俗之一,抢劫女子,成亲生育。‎ 折,甲骨文(被截成两段的树)(斤,斧子)。造字本义:动词,用斧子将树木砍成两段。‎ 困,甲骨文(囗,石砌的花池)(木,树)。造字本义:动词,树干被砌石圈死,生长受阻。‎ ‎(4)多音字 折zhē:折腾 折跟头 zhé:折断 损兵折将 shé:折本 枝折花落 涨 zhàng:涨红 头昏脑涨 指名认读 开火车读 齐读 组词 生了解古文 学习多音字 本部分分为五个环节:第一个环节识字解词,采用多种形式的识字解词方法,结合古文识字加深学生对于生字的记忆;第二个环节 zhǎng:涨价 水涨船高 ‎3、理解词意(可以多种形式,借助语境,引导学生理解词意)‎ 他能扶犁,能赶驴,柴比别人打得多。(借助图片理解犁)‎ 牲口没了,官府岂能善罢甘休。‎ 善罢甘休:指好好地了结纠纷,不再使事态持续下去。‎ 县官说:“把他塞进钱褡里,背到大堂去!”‎ 钱褡:装钱物的口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让我们把这些字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1、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2、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3、整体感知内容。‎ 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 ‎ ‎(1)“枣核”指的是什么?‎ 指的是主人公的名字。‎ ‎(2)课文写了枣核的哪几件事?‎ 第一件事:枣核一直没有长,但是很勤快,天天干活,学了很多的本领。‎ 第二件事:枣核不仅勤奋,而且聪明,设法帮大家解救了牲口。‎ 第三件事:枣核解救牲口后引起县官的责难,于是他智斗县官。‎ 三、品读感悟 ‎(一)学习第1-2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 “枣核”‎ 学生理解词意 分自然段读 开火车读 读文后,讨论交流 自由读课文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通过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整体把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借助填空的形式便于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三个环节为品读感悟,主要抓住重点的字词对文章进行理解,结合图片、知识链接等资料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细致的感悟,重点语段重点朗读,多读,在读中体会词语的深意。重点抓住比喻的修辞手法;第四个环节是拓展阅读,重点还是阅读;第五个环节为课堂练习,主要是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一个复习回顾,加深学生的印象。‎ 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从第二自然段“枣核”的话中可以体会出枣核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2、 “枣核”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因为枣核刚出生时只有“一个枣核那么大”,所以夫妻俩就给孩子起名叫“枣核”。‎ ‎3、出示第二自然段。‎ 一年又一年,枣核一点儿也不见长。爹说:“枣核呀,白叫我欢喜了一场,养活你这样的孩子能做什么!”娘说:“枣核呀,你一点儿不见长,我真为你愁得慌!”枣核说:“爹、娘,你们不用愁,别看我人小,一样能做事情。”‎ ‎(1)一年又一年过去了,枣核有什么变化吗?爹娘心情如何?‎ 一年又一年,枣核一点儿也不见长。爹娘都很为他担心、发愁,觉得枣核长得太小,什么也做不了。‎ ‎(2)面对爹娘的担心,枣核是怎么反应的?由此可以看出什么?‎ 枣核安慰爹娘说,自己可以做事情。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3)指导朗读:读出父母的发愁和担心,读出“枣核”的懂事。‎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思考:枣核做到对爹娘的承诺了吗?他都学了哪些本事?‎ ‎2、出示第三自然段 枣核很勤快,天天干活,学了很多的本领。他能扶犁,能赶驴,柴比别人打得多,因为别人上不去的地方他也能,上去,他一蹦就能蹦到屋脊那么高。邻居们都夸枣核,枣核的爹娘非常高兴。‎ 读后思考 指名回答 指名读 指名回答 集体交流 有感情地朗读 自由读课文 读后思考 指名读 交流 ‎(1)中心句:枣核很勤快,天天干活,学了很多的本领。‎ ‎(2)枣核做到对爹娘的承诺了吗?他都学了哪些本事?‎ 做到了。他能扶犁,能赶驴,柴比别人打得多。‎ ‎3、指导朗读。‎ ‎(三)学习第4-7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4-7自然段,思考:‎ ‎(1)当大伙儿的牛、驴被官府牵走,枣核说他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猜猜看,此时大家都是怎 么想的?枣核心里又想着什么?‎ ‎(2)枣核解救牲口时,为什么不直接牵走,而是折腾了大半夜?‎ ‎2、出示句子:‎ 枣核不光勤快,也很聪明。‎ ‎(1)过渡句(承上启下的作用)‎ ‎(2)“不光……也……”关联词,表并列关系 ‎(3)用“不光……也……”造句。‎ 小明不光学习好,也乐于助人。‎ 这幅画不光有草有花,也有绿油油的大树。‎ ‎3、当大伙儿的牛、驴被官府牵走,枣核说他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猜猜看,此时大家都是怎 么想的?枣核心里又想着什么?‎ 有的人可能会想:“人长得小,口气却挺大,真能吹牛!”枣核心里可能想:“此时不和你们争辩,等我牵回了牲口,你们一定无话可说!”‎ ‎4、枣核是怎样帮乡亲们夺回牲口的?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等衙役们睡着了,枣核解开缰绳,又一蹦蹦到驴耳朵里,“哦喝!哦喝!”大声吆喝着赶驴。‎ 指名回答 有感情地朗读 自由读课文 读后思考 指名读 集体交流 交流 试着造句 小组交流 指名读 闹腾了一阵,衙役们什么也没搜着,刚刚躺下,又听到了吆喝声:“哦喝!哦喝!”‎ 折腾了大半夜,衙役们困得很,有一个衙役头子说:“不用管它,不知是个什么东西在作怪,咱们睡咱们的觉吧。”这时候枣核从驴耳朵里跳了出来,把门开开,赶着牲口回到了村子。‎ ‎5、枣核解救牲口时,为什么不直接牵走,而是折腾了大半夜?‎ 因为这么多的衙役看守着,想直接牵走牲口是不可能的,只有等到衙役们累了,没精神看守了,才能安全地把牲口牵走。‎ ‎6、这样做说明了“枣核”的聪明。‎ ‎7、指导朗读。‎ ‎(四)学习第8-13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8-13自然段,思考:县官并不知道是谁牵走了牲口,枣核为什么要自己承认呢?‎ ‎2、因为县官如果找不到偷牲口的人,一定不会善罢甘休,所以枣核自己承认,是不愿意牵连他人,并且他已经想到办法制伏县官了。‎ ‎3、这样做说明“枣核”是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孩子。‎ ‎4、出示句子:‎ 衙役们拿出铁链来绑枣核,噗的一声,枣核从铁链缝里蹦了出来,站在那里哈哈大笑。‎ 想象:枣核“从铁链缝里蹦了出来,站在那里哈哈大笑”,他会说些什么呢?‎ ‎“县官老爷,你不是要抓我吗?我就在这儿,过来呀!”‎ ‎5、枣核是怎样机智脱险的?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 交流 有感情地朗读 自由读课文 读后思考 交流 交流 指名读 生想象 衙役们拿出铁链来绑枣核,噗的一声,枣核从铁链缝里蹦了出来,站在那里哈哈大笑。‎ 衙役们打这面,枣核蹦到那面去,打那面,枣核蹦到这面来,怎么也打不着。‎ 枣核这次不往别处蹦,一蹦蹦到了县官的胡子上,抓着胡子荡秋千。县官直喊:“快打!快打!”衙役一棍打下去,没打着枣核,却打着县官的下巴骨啦,把县官的牙都打了下来。满堂的人都慌了起来,跑上前去照顾县官去,枣核大摇大摆地走了。‎ ‎(五)回顾全文 ‎1、回顾全文,尝试复述这个故事。‎ ‎2、设想一下 ,枣核离开后,会发生什么故事?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 预设:‎ 县官吃了这么大的亏,怎么肯善罢甘休?于是,他派衙役们把枣核的父母抓来作为人质,还威胁枣核:“如果不投案自首,就杀掉你的父母。”枣核这么孝顺,怎么肯让自己的父母代替自己受过?于是,枣核回到衙门,换回了父母,让父母和乡亲们躲进了一座山谷,那里有他准备好的粮食和水,够大家生活一段时间了。‎ 每到夜深人静,他就偷偷潜入县官的房间。第一天拔光了县官的胡子,县官拿他没办法。第二天,又拔掉了县官不少头发,县官还是怎么也抓不到他……一连几天,把县官折磨得不成人样,只能跟他求饶,赦免了他,答应不再难为乡亲们。大家都夸枣核是一个小英雄!枣核的父母可开心了!‎ 四、拓展: ‎ ‎1、课件出示: ‎ 除夕和过年的来历 指名读 回顾全文 生想象 据说在古时候有一个叫夕的怪兽,经常出来祸害百姓。因为夕非常厉害,没人能制服得了他,百姓非常希望有人能除掉他。‎ 一天夜里夕又来祸害百姓。大家一见夕来了都四处奔逃,这时一个叫年的人站了出来,他让大家不要慌。齐心协力对付夕。年让大家点起火把。大家就用竹子,木柴点起了火把。‎ 夕见很多人在这里,他并没有害怕。因为他已经习惯了称王称霸。可就在这时,一个竹子做的火把突然爆裂:啪的一声,夕吓了一跳,赶紧往后一躲,抱住了头。‎ 年一见夕怕爆竹声,就让大伙把竹子架在火把上烤。就听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响成一片,吓得夕到处躲藏。‎ 年一见来了机会,冲上去几下就杀死了夕。大家一见除掉了这个怪兽,都欢呼起来,以后可以过安稳的日子了。‎ 第二天大家都奔走相告:年杀死了夕,大家以后不用害怕了,夕被除掉了。大家听了都非常高兴,都来拜访年。‎ 从此后每年到这个时候夜里大家都用火烤竹子,听竹子噼里啪啦的响声。来纪念除夕的胜利。   在那以后这一天就被大家叫做除夕,第二天大家就叫过年。‎ ‎2、学生自由阅读,指名读,教师范读。 ‎ ‎3、互相交流,说说 五、课堂练习 ‎(一)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枣核(hú hé) 勤快(qín qíng )‎ 折腾(zhē zhé) 困住(kùn kù)‎ ‎(二)按要求改写句子。‎ ‎1、衙役把牛、驴都牵走了。(改成被字句)‎ 自由读民间故事 学生自主练习 小组互评 牛、驴都被衙役牵走了。‎ ‎2、门被枣核打开了。(改成把字句)‎ 枣核把门打开了。‎ ‎3、枣核说:“大家 都不用愁,我有办法!”(改成转述句)‎ 枣核说,大家都不用愁,他有办法。‎ 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2、把故事讲述给父母听。‎ 课堂小结 枣核虽然长得小,志气却很大,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勇敢智斗恶人,帮助乡亲。希望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也能发挥自己的聪 明才智,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对本节课主要内容进行一个全面的总结,加深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理解。‎ 板书 ‎ 28、枣核 身世和名字的由来 优秀品质 勤劳:学会很多本领 聪明:解救牲口 智斗县官 ‎ 承担责任 人小志气大 英雄出少年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