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20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10《 爬山虎的脚》教案
10.《 爬山虎的脚》教案 文本分析:《爬山虎的脚》是观察描写植物的名篇,作者是著名教育家、文学家叶圣陶先生。文章运用散淡的语言、恬静的笔法,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脚的形状特点、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等内容。文章从整体到部分,重点放在爬山虎的脚上,并紧扣题目,让学生读后产生探究的欲望,激发他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强烈兴趣。教学本文,不仅要让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用脚爬的,还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特点的方法,学习如何写出内容具体的文章的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均、柄、蜗”等5个生字(包括1个多音字),会写“虎、操、占”等14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了解爬山虎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爬山虎的喜爱之情。 3.学习作者细心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1.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2.自觉运用抓重点词句、联系生活实际等阅读方法读懂课文,感受爬山虎的叶子和脚的可爱。 教学难点: 1.把握课文的描写顺序,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2.观察一种植物,仿照课文的写法具体、有序地写一写。 课时安排:2课时 1.认识本课“均、柄、蜗”等5个生字(包括1个多音字),会写“虎、操、占”等14个生字。 2.正确读写教材词语表中的词语,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1.学习生字新词,积累并运用。 2.了解理解词语意思的多种方法。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爬山虎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它的叶子、脚有什么特点。 导语:同学们,我们知道丝瓜、葡萄要依附着架子才能往高处生长,而有一种植物却不需要这样的架子,这是什么植物呢?请同学们看看PPT上的图片,告诉老师这种植物是——(学生齐声:爬山虎)。对了,就是爬山虎。今天我们就走近爬山虎,看看它是什么样的。 2.教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通过课题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板书:爬山虎的脚) 过渡:同学们,人和动物是有脚的,借助脚可以行走、跳跃。那么植物也有脚吗?答案是肯定的,爬山虎就是有脚的植物。它的脚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用处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作者及爬山虎的相关知识。 叶圣陶(1894—1988) 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主要作品有童话集《稻草人》,小说集《隔膜》《火灾》,长篇小说《倪焕之》等。 叶圣陶改名趣事 叶圣陶曾数次改名。他原名叶绍钧,12岁入苏州长元吴公立小学时,请先生章伯寅取一个立志于爱国强国的字。章先生说:“你名绍钧,有诗曰‘秉国之钧’,取‘秉臣’为字好。”并教育他要爱国就得先爱乡土,晓得乡土的山川史地名人伟业。1911年10月15日,苏州在辛亥革命中光复了。次日,叶绍钧找到章伯寅先生说:“清廷已覆没,皇帝被打倒了,我不能再作臣了,请先生改一个字。”先生笑了笑说:“你名绍钧,有诗曰‘圣人陶钧万物’,就取‘圣陶’为字吧。”叶绍钧满意而去。1914年6月10日,叶绍钧在《小说丛报》第2期发表文言小说《玻璃窗内之画像》,署名“圣陶”。以后他又把姓氏与笔名“圣陶”连了起来,这才有了成为之后闻名于世的笔名。 爬山虎 多年生大型落叶木质藤本植物,其形态与野葡萄藤相似。夏季开花,花小,呈黄绿色,浆果紫黑色。爬山虎的适应性强,喜阴湿环境,但不怕强光,耐寒,耐旱,耐贫瘠,气候适应性广泛,在暖温带以南冬季也可以保持半常绿或常绿状态。耐修剪,怕积水,对土壤要求不严,阴湿环境或向阳处均能茁壮生长,但在阴湿、肥沃的土壤中生长最佳。但爬山虎的根会分泌酸性物质腐蚀石灰岩,沿着墙的缝隙钻入其中,使缝隙过大,严重可至墙体碎裂倒塌。 2.教师播放朗读音频,学生边听边感受朗读的节奏和语气。 3.学生自读课文,同时圈出生字新词。 4.教师检查学生的生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学生认读。教师相机纠正。 会写的字:爬山 场 据 红 服 一儿 匀 重 空 叶 枯 不起 牢 会认的字:牛 弯 (2) 指导学生归类识字。 ◆部首归类: 土:均(均匀)坎(坎坷)培(培育)坤(乾坤) 木:柄(把柄)柱(支柱)松(松树)栏(围栏) ◆量词归类: 阵:一阵风一阵雨一阵清香根:一根茎一根针一根木棍 (3) 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了解字的笔画,教师示范书写重点字,指导学生书写。 ◆书写指导: [操]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部“扌”竖钩直挺;右部“喿”上窄下宽,上部三“口”大小不一,下部“木”横长托上。 [占]上下结构,上下对正。上部竖直,在竖中线上;下部“口”两竖略向内斜。 [叠]上中下结构,整个字重心要稳。上部三个“又”的末笔捺都改点;中部“冖”宽,横段在横中线下侧;下部“且”居中,底宽与“冖”相当。 [瞧]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部“目”框内两短横分写在横中线上下;右部上窄、长,下宽、扁,“”横画间隔均匀,“灬”上合下开,形成宽底,托住上部。 ◆易错提示: [舒]右部是“予”,不要多加一撇写成“矛”。 [隙]右部上面是“”,不要写成“小”;中间是“曰”,不要写成“日”或“目”。 (4) 学生进行书写练习,教师巡视,相机纠正学生的书写错误。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圈画出有疑惑的词句。 2.同桌交流朗读情况,教师结合交流情况点拨理解重点词语。 (1)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 预设:查词典理解词语的含义,并结合句子确定义项。“新鲜”在词典中的解释有:①(刚生产、宰杀或烹调的食物等)没有变质,也没有经过腌制、干制等。②(空气)经常流通,不含杂类气体。③(事物)出现不久。④新奇;稀罕。引导学生想象刚长出来的叶子的样子,可以确定“新鲜”在这里的意思对应选项①。 (2)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预设:引导学生想象石子丢进水中所产生的水波荡漾的景象,进而结合该句,理解“漾起”指的是爬山虎的叶子在风的吹动下上下起伏。 (3)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 预设:理解“牢固”的意思,教师可以演示东西被胶水粘住难以拉伸的情景,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什么状态才是“牢固”。也可以直接让学生查词典,理解词义。 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在默读中思考下列问题。 阅读与思考: A.爬山虎生长在什么地方?(墙上) B.课文介绍了关于爬山虎的哪些内容?(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脚;爬山虎是如何用脚爬行的) C.爬山虎叶子的颜色是怎样变化的?(嫩红→嫩绿) D.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子的?(枝状;像蜗牛的触角;嫩红) E.从作者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爬山虎有着怎样的感情?(喜爱) 预设:引导学生从整体上阅读课文,根据题目寻找答题的关键词句。 F.出示课件,指名学生填空:作者是一个有心人,他通过认真、细致的观察,发现爬山虎的叶子是会 ,它也有脚,它的脚长在 ,形状是 ,颜色是 。爬山虎用脚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精神真值得我们学习啊! (2)引导学生标出各自然段的序号,给课文划分层次,归纳每一层次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3~5自然段):写爬山虎的脚的样子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地往上爬的。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并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过渡:同学们,请你们想象一下,一面墙上巴满了绿绿的爬山虎,风一吹,满墙的叶子起伏荡漾,这是多么美的景致。叶圣陶先生是个善于观察生活的人,他捕捉到了爬山虎的美,并且用生动的文字将这种美呈现了出来。下节课上我们将继续深入课文,具体探究这种美。 这节课上,我们主要学习了本课的生字以及重点词语,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且给课文划分了层次,同学们表现得都很不错。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交流并积累从文中学到的理解词语、划分层次的方法。 (2)摘抄并积累文中描写生动的句子。 描写爬山虎的美句 ※远远望去,一墙绿油油的爬山虎,像绿色的绒毯挂在墙上。 ※每当微风轻轻滑过爬山虎时,爬山虎像被淘气的风儿掀起了绿色的衣裙,接连不断,好似一个接一个的波浪,凑成了一个绿色的海洋。 ※爬山虎的叶子一层又一层地围绕着枝条,无数的藤蔓又一圈圈地围绕着主干。叶子是那样茂盛,这时整片的爬山虎就变成了彩色的流动的瀑布,亦真亦幻,倾泻不止。 ※红红的爬山虎散发着浓浓的秋意,绽放着灿烂的笑容,显示着生命的魅力。是希望,是热血,是收获,似乎每一片红叶都写满无限的遐思,挂着一个又一个故事,将生命化为永恒。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1.了解爬山虎的叶子和脚的特点,知道爬山虎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往上爬的。 2.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 3.运用作者的观察方法,观察周围的一种植物,再具体地写一写。 1.抓住重点词句,把握爬山虎用脚爬行的过程。 2.描写一种植物,提升写作水平。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学生听写词语,教师检测学生课后的复习情况。 操场 占领 嫩红 舒服 均匀 重叠 空隙 茎叶 叶柄 反面 触角 弯曲 细小 枯萎 痕迹 牢固 休想 瞧不起 2.指名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这篇课文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地往上爬的。作者细致的描述,使我们产生了探究的欲望,激发了我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强烈兴趣。 3.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爬山虎多么有趣啊,竟然能用脚往上爬。它的脚究竟长在哪呢?是什么样子的?它又是如何用脚往上爬的呢?就让我们随作者一起走进课文去深入了解。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自主交流,整体把握。 (1)学生自由读文,教师出示自读要求,引导学生圈画重点。 阅读与思考: A.用横线画出描写长大后的爬山虎的叶子的句子。 B.用波浪线画出描写爬山虎的脚的句子。 C.用“○”圈出描写爬山虎的动作的词语。 (2)小组合作交流,理解圈画的重点词句。 2.汇报展示,品读课文。 (1)小组代表汇报圈画的词句,教师相机点拨重要语句。 A.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 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这几句话描写的是爬山虎的叶子,细细品读,思考:爬山虎的叶子的颜色是如何变化的?长大了的叶子有什么特点?) 预设:引导学生找出句子中描写颜色的词语“嫩红”“嫩绿”“绿得那么新鲜”,这些词语揭示了爬山虎的叶子从刚长出到长大后的颜色的变化过程。对长大了的叶子的描写集中在后面一句,用两个词语来概括就是:绿、整齐。 B.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叶子在风的吹拂下的情景吗?) 预设: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景物的描写手法的把握。首先,引导学生朗读句子,从“风拂过”“漾起”中体会这句话是对爬山虎的叶子的动态描写。其次,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感受叶子在风的吹拂下的其他动态,用流畅、生动的句子写下来。 C.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这两句话从哪些方面描写了爬山虎的脚?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者为什么能将爬山虎的脚描写得这么细致?) 预设:首先,引导学生把握这两句话的主要意思。前一句交代了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后一句写出了爬山虎的脚的形状。其次,引导学生体会“像蜗牛的触角” 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描写细致,是因为细心观察,引导学生体会到这一层,使他们养成善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D.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画出表示爬山虎爬墙的动作的词语,思考:这些词语有什么作用?爬山虎爬墙的过程是怎样的?) 预设:引导学生朗读句子,边读边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这几句话描写的是爬山虎爬墙的过程,引导学生分析每个分句的含义,把握爬墙的步骤,然后用精练的语句概括每一步骤。 (2)引导学生思考并探究其他知识要点。 A.课文的题目是“爬山虎的脚”,文中为什么还要介绍爬山虎的叶呢? 明确:思维一,叶和脚是一个整体,都是爬山虎的一部分,不可能脱离彼此单独存在。 思维二,人们是先看到爬山虎的叶子,然后才观察它的脚,它的脚藏在叶子下面。 思维三,爬山虎的叶子不断地吸收阳光,它的脚才能长得好,才能不断地向上生长。 B.爬山虎叶子的叶尖为什么一顺儿朝下?为什么说“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 明确:“一顺儿”是指同一个方向或顺序,爬山虎的叶尖一顺儿朝下,是说没有一片叶子是朝另一个方向的,长得如此整齐,令人惊叹。结合上下文,边看插图边想象爬山虎向上爬的过程,它的脚由直到弯,一拉一紧爬上去了。与它的脚反方向长的叶柄便向下垂,叶尖便自然地也向下垂。一顺儿朝下的叶尖,如此整齐的叶子,多像一幅画。 叶子为了充分吸收阳光,所以均匀而不重复地生长,可见爬山虎是多么聪明的植物啊! C.描写爬山虎爬墙的过程的句子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你发现了吗?请具体说说。 明确:“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一拉,使它紧贴在墙上。”这句话是讲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爬的。这句话“弯、拉、紧”三个字,有一连串的因果关系。由“直”到“弯”,缩短了距离,所以产生了拉力;产生的拉力,使爬山虎在墙上贴得很紧,继而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D.学习课文,你还有哪些收获?请和大家分享一下。 明确:学习课文的收获是多方面的,词语、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描写事物的方法,语言表达的特点、文章的内容、主旨等,只要是合理的,都可以写。要善于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多方面理解课文,这样才能真正学有所得。 (3)回味课文,教师总结。 小结:一片普普通通的爬山虎,就那么静静地贴在墙上,绿着,生长着,没有妖娆的身姿,也不会引起人们的惊叹。但叶圣陶先生注意到了爬山虎的美,并用生动的文笔写出了它一步一步地往上爬的姿态,从而成就了一篇经典美文。如果我们也能像叶圣陶先生那样,随时留心周围的事物,何愁不能发现美呢?三、拓展阅读,赏析名段(篇) 1.出示课外名篇片段课件,指名学生朗读。 那天下午,天气很好。我来到叶老先生住的四合院。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少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 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肖复兴《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2.阅读与交流。 (1)“我”在哪里见到了爬山虎?(叶老先生家的院子里) (2)第一次见到那墙爬山虎,“我”的主要感受是什么?(绿) (3)作者将阳光比作什么?从中可以感受到他怎样的心情?(小精灵;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初到叶老先生家时兴奋、激动的心情) (4)读选文第二段,说说“我”的心被什么融化了。(叶老先生的平易近人、认真质朴) (5)选文第二段再次描写爬山虎,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突出了爬山虎的什么特点?(比喻;绿) 四、读写结合,学有所获 过渡:同学们,世间万物丰富多彩、美不胜收,而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就能发现大自然的许多奥秘。让我们快快行动起来,去探索,去发现吧! 1.出示“小练笔”,教师可以适当点拨写作技巧,引导学生练习片段写作。 小练笔:植物世界丰富多彩,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乐趣。观察自己感兴趣的某种植物,用一段话写出它的特点。 提示:这种植物叫什么名字?它的茎是什么形状的?叶子是怎样生长的?在生长过程中花的颜色有什么变化? 2.学生写作片段,教师指名学生朗读,集体评议。 片段示例:韭菜兰也是一种兰花,只是因为它的叶子像韭菜,所以才叫韭菜兰。韭菜兰刚长出来时,就像小草的嫩芽。差不多两个月后,就长大了,果真像韭菜一样。韭菜兰大约在七八月开花。开花前,它先长出一根绿竿,接着露出花骨朵儿,过上几天,就开花了。 它的花是乳白色的,虽然没有牡丹的富贵,也没有茉莉的清香,更没有桃花的花枝招展,却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清秀淡雅。她歪着头,就像一位羞涩的少女,使人一见即生怜惜之情。 点评:这个片段一开始即点明所写植物的名称及样子,然后按顺序描写了它从长出来到开花的过程,时间线条非常清晰。在描写韭菜兰的花时,将它和牡丹、茉莉、桃花进行比较,同时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突出了韭菜兰的清秀淡雅、惹人怜爱。描述很生动,文段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图文结合,激发学生探究新内容的欲望 师:同学们,刚刚我们已经学习了第3自然段,知道了爬山虎是有脚的。(出示爬山虎的图片)正因为有了脚,爬山虎才能很快地爬上好几米的高墙;正因为有了脚,爬山虎才不怕风吹雨打,牢牢地在高墙上扎根。此时此刻,你们感受到了爬山虎的脚的什么特点?你们想用什么词语赞美它呢? 生1:厉害。 生2:不简单。 生3:神奇。 师:有同学刚才说到了“神奇” ,你们知道爬山虎的脚为什么能这么神奇吗?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了解它的神奇呢? 生1:实地考察,近距离观察爬山虎,感受它的神奇。 生2:查找课外资料,研究它的生长原理,了解它的神奇。 生3:把握作者观察和描写的方法,深入钻研课文,体会它的神奇。 师:是的,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了解爬山虎,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到课文中继续“寻宝”吧。 赏析:语文课程不仅能让学生学到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这样课堂教学才会效率倍增。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在已学内容的基础上精心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认识爬山虎的脚的特点,探索感受爬山虎的脚的“神奇”的途径。学生在自身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深入思考,能动性被充分激发了出来,这样就能信心百倍地深入探究,迸发出创造的火花。这样的课堂,才是开放而又充满创新活力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