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教师备课参考3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教师备课参考3

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师备课参考1教学内容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实践活动第1单元植物的一生1.种子发芽了21.能够用语言描述番茄和黄瓜的种子的外形特征。2.能够按照正确的方法播种番茄或黄瓜并设计栽种记录,乐于长期观察记录。3.通过收集五种植物的种子,扩展对种子形态多样性的认识。4.做种子萌发对比实验,初步认识种子萌发的条件。重点:按照正确的方法播种番茄或黄瓜,并做好记录。难点:做好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教师材料:PPT等。学生材料:番茄和黄瓜的种子、花盆、土壤、小铲子、记录单、发芽实验盒、绿豆种子、纸巾、滴管。1.观察并描述番茄和黄瓜的种子。2.收集5种不同植物的种子,观察它们的特点。3.探究种子发芽的条件。2.幼苗长大了21.能够用语言和数据描述番茄或黄瓜幼苗的形态特征。2.通过观察、回顾、实验、讨论,了解植物根、茎的作用,叶的构造及作用。3.乐于长期照料植物,认真进行观察记录。重点:了解植物根、茎的作用和叶的构造。难点:探究茎的作用。教师材料:烧瓶、红色素水、植物的茎、水果刀、PPT等。学生分组材料:种植记录表、三种植物的叶子。1.观察黄瓜或番茄的幼苗,描述每个部分的样子。2.研究根、茎的作用及叶的构造。3.植物开花了21.通过对比观察,初步认识番茄花的雌蕊和雄蕊、黄瓜的雌花与雄花,知道番茄花和黄瓜花的种类不同。2.通过阅读资料,了解植物的传粉方式。3.乐于尝试,初步掌握为黄瓜进行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重点:初步认识番茄花的雌蕊与雄蕊、黄瓜的雌花与雄花,知道番茄花和黄瓜花的种类不同。难点:能够辨别雌蕊和雄蕊。教师材料:番茄花、黄瓜花、镊子、有关植物传粉的视频、PPT等。学生分组材料:番茄花、黄瓜花、放大镜。1.比较番茄花与黄瓜花有什么不同。2.认识植物的传粉方式。3.给黄瓜进行人工辅助授粉。4.植物结果了21.能说出植物的生命周期和六大器官。2.能够辨别果实和非果实,辨别常见蔬菜和水果的可食部分是植物的哪个部分。3.了解周围的植物资源,认识植物的价值。重点:通过比较找出番茄和黄瓜生长过程的共同特征。难点:知道植物的可食部分是哪个器官。教师材料:种植记录表、各种常见蔬菜及水果、有关植物资源的视频资料、PPT等。学生分组材料:种植记录表、自已查找的植物资料。1.观察种植的番茄或黄瓜,展示种植记录。2.找一找植物的种子,认识果实。6 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师备课参考2教学内容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实践活动第2单元植物与环境5.不同环境里的植物11.在观察和交流中,知道植物的形态与其生长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2.通过比较、观察活动,发现大叶黄杨和杨树应对严寒的本领。3.能够设计一个常青树是否落叶的研究方案。重点:知道植物的形态与其生长环境存在关联性。难点:将观察到的现象联系起来思考。教师材料:介绍相关植物的图片和视频资料、PPT等。学生分组材料:大叶黄杨树叶、杨树树叶、白纸。1.描述形态各异的植物的特点。2.比较大叶黄杨与杨树的叶子。6.沙漠中的植物11.能发现图片中植物的形态特征,认识一些沙漠中的植物。2.将观察、操作的结果与模拟实验的现象建立联系,发现仙人掌和芦荟通过减少水分蒸发和储水来适应沙漠环境的形态、结构特征。3.通过提取阅读资料中的信息,知道骆驼刺和梭梭适应沙漠环境的结构特征:具有发达的根系。重点:了解一些植物适应沙漠环境的形态、结构特征.难点:将观察、操作的结果与模拟实验的现象联系起来得岀结论。教师材料:纸巾、蜡纸、塑料布、介绍相关植物的图片和视频资料、PPT等。学生分组材料:仙人掌、放大镜、仙人掌的茎、芦荟的叶、不锈钢勺子、塑料或金属碟。1.观察仙人掌,找出它的茎和叶。2.用勺子挤压仙人掌的茎和芦荟的叶。3.探究仙人掌储水的秘密。7.水里的植物11.能发现图片中植物的形态特征,识得一些在池塘中生活的水生植物。2.结合讨论、观察、探究实验的结果,在分析现象中发现水葫芦、金鱼藻、莲适应水环境的结构特征。3.通过提取阅读资料中的信息,知道红树适应海水环境的结构特征:长有许多支持根和呼吸根。重点:了解一些水生植物的结构特征。难点:准确描述池塘水生植物的形态和生长位置。教师材料:水果刀、托盘、碗莲种子、无底孔的花盆、田园土或池塘泥、介绍相关植物的图片和视频资料、PPT等。学生分组材料:透明水槽、小水壶、水葫芦、金鱼藻、藕、莲的叶柄、水果刀、托盘。1.探究水葫芦漂浮的秘密。2.观察金鱼藻的特点。3.切开莲的叶柄和地下茎,观察它们的特点。4.种植碗莲,了解碗莲的特点。6 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师备课参考3教学内容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实践活动8.石头上的植物11.观察并提取图片中的关键信息,发现植物生长在石头周边的环境特点。2.通过仔细观察与阅读卡片,发现青苔适应石头周边环境的结构特征。3.通过阅读资料,知道卷柏具有超常的耐旱能力以及对它生存的意义。重点:了解青苔和卷柏适应石头周边环境的生存本领。难点:从青苔丛中分离出几株个体。教师材料:PPT等。学生分组材料:青苔、牙签、卷柏、不用的旧书、水杯、水。1.观察青苔是否有根茎叶。2.让干燥的卷柏复苏。第3单元声音的奥秘9.声音的产生11.观察、描述各种物体的发声现象,比较、分析和归纳物体发声的共同特征。2.能用多种方法使某物体发出不同的声音,使不同的物体发出声音。3.了解声音对动植物与人类的意义,乐于分享与发现。重点:观察发现物体发声的共同特征,分析归纳物体发声与振动的关系。难点:将物体发声时的振动现象可视化。教师材料:PPT、实验音叉等。学生分组材料:塑料袋、钢尺、气球、试管、音钹、泡沫屑等。1.想办法让塑料袋发出声音。2.体验并描述物体发声时的状态。3.解释发声现象。10.声音的传播11.在探究活动中,发现声音可以在空气、水和固体中传播。2.在教师指导下,初步学会制作、安装、正确操作适宜的实验装置,观察、控制产生现象的条件。3.通过对声音在空气、水和固体中传播现象的研究,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乐趣,乐于跟同伴分享与合作。重点:认识声音在空气、水和固体中传播的现象与特征。难点:设计探究声音传播的实验方法,控制实验条件。教师材料:可密封钟罩、水槽、手机与防水袋、小鼓、纸屏与泡沫塑料小球、人耳结构图片、PPT等。学生分组材料:纸杯、火柴梗、棉线、胶带等。1.探究声音在空气、水和固体中的传播。2.模拟耳膜的实验。3.认识耳朵的结构。4.做一个“土电话”。11.不同的声音11.在观察、制作的实践活动中,描述物体声音在音量、音调等方面的不同的特点。2.能够对不同物体的发声情况进行区别与辨识,学会利用不同声音的特点制作发声装置。3.在小组合作的制作与演奏游戏中运用相关概念,形成科学实践活动的好奇心,乐于分享与合作。重点:能辨识声音在音量、音调方面的区别,了解声音与发声物体之间的关系。难点:利用物体声音不同的特点设计制作发声装置。教师材料:适宜的歌曲录音、铝片琴及相关视频、PPT等。学生分组材料:小皮鼓、三角铁、装有不同水量的小瓶若干、长短不同的金属管、其他各种适宜发出不同声音的物品等。1.制造音量不同的声音。2.制造音调不同的声音。6 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师备课参考4教学内容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实践活动第4单元身边的材料12.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1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方法认识材料。2.能够对常见材料进行简单分类。3.知道材料有天然的,也有人造的。重点:认识周围物品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难点:能根据计划探究材料的特征。教师材料:PPT等。学生材料:棉花、腈纶棉、吸管、有色水、火柴。1.认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2.比较棉花和腈纶棉,发现它们的相似处和不同点。13.纸1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工具对纸进行研究。2.能够运用语言、文字符号等多种方式表达探究结果,并进行交流。3.知道纸的一般特性和常见用途,并能把纸的性质和用途联系起来。养成节约用纸的好习惯。重点:知道纸的一般特性和常见用途。难点:能用多种感官和工具对纸进行探究。教师材料:各种纸制品、水槽、PPT等。学生分组材料:滴管、有色水、纸(广告纸、复印纸、滤纸)等。1.研究不同纸吸水性。2.探究不同纸的结实程度。3.做一只不渗水的纸船。14.金属11.引导学生探究金属的性质。2.能够根据材料的特性、用途、来源或其他标准对金属材料进行分类。3.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重点:探究金属的性质。难点:金属材料的特性、用途、来源等需要综合判断。教师材料:PPT等。学生分组材料:铜棒、铁棒、铝棒、铁锤、天平、铜片、铁片、铝片、铜块、铁块、铝块等1.研究金属的共同性质。2.研究金属的不同之处。15.塑料1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工具对塑料进行研究。2.能够运用语言、文字符号等多种方式表达探究结果,并进行交流。3.知道塑料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体会回收、利用废旧塑料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重点:知道塑料有很多优点,但也有缺点。难点:愿意为回收、利用废旧塑料,为保护环境作贡献。教师材料:各种非塑料制品与塑料制品、PPT等。学生分组材料:羊毛线、塑料绳、火柴等。1.比较塑料制品与其他材料的制品。2.辨别羊毛线和塑料绳。6 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师备课参考5教学内容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实践活动第5单元观测天气16.测量气温11.学习使用气温计,掌握温度的正确读、写方法。2.能够测量并比较向阳和背阴处的气温,指出二者的差异。3.通过分析百叶箱的设计,说明其原理,认识标准化测量的重要意义。重点:学习用气温计测量气温。难点:通过实际测量气温,发现不同情况下气温有差异。教师材料:PPT等。学生分组材料:气温计模型、气温计。1.正确的读写气温计。2.用气温计测量不同地方的气温。17.云量和雨量11.通过观测云量的活动,学会用简单的方法度量和描述天空中的云量。2.会做雨量器,掌握用雨量器来测量雨量的方法。3.能够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降雨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4.能够列举干旱、洪涝等灾害对人类造成的恶劣影响。重点:做一个雨量器,测一测雨量。难点:说明云量和雨量之间的关系。教师材料:PPT等。学生分组材料:制作雨量器的材料:塑料瓶、剪刀、20厘米长的刻度尺、透明胶。1.做一个雨量器。18.风向和风力11.通过学习,能说明什么是风向和风力2.会借助操作轻飘物体判断风向和风力,能复述“风级歌”的内容3.自制风向风力计,测量风向和风力并做记录。4.通过阅读资料,列举龙卷风、台风等极端天气现象对人类的影响。重点:判断风向和风级。难点:利用“风级歌”,在自然场景中面对复合现象判断风级。教师材料:PPT等。学生分组材料:用来观测风向的轻飘物体,如纸屑、纱巾、布条等;自制风向风力计的材料:硬卡纸、乒乓球、粗吸管、细吸管等。1.做一个风力计。2.判断风向和风力。19.天气和气候11.能够说出气候是一定地区年复一年、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2.通过对不同地区气温、降水量等气象要素数据的分析与比较,指出其区别,并能据此进行判断、预测、决策等思维活动。3.学会用科学的语言描述天气和气候。4.列举在雨林、草原、极地等常见气候下生活的动物与植物。重点:描述和比较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难点:区别天气和气候。教师材料:表现不同地区气候特点的资料。1.比较数据,分析两个地区的气候特点。6 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师备课参考6教学内容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实践活动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2-31.通过自主阅读和交流介绍,了解科学有不同的研究领域,不同类型的科学家在各自的领域里探索自然界事物的现象变化及其规律。2.能够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岀问題,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并通过回顾这一探究过程,形成对科学探究活动要素的较为整体的认识。3.着重培养学生提出通过实验能够.解决的问题及初步掌握设计对比实验的方法,能够依据证据得出结论并分享交流。重点:了解和掌握提出问题、设计方案、依据证据得出结论和分享交流的新要求。难点:设计对比实验时,能够通过控制变量来做到公平实验。教师材料:PPT等。学生分组材料:同样大小的冰块、盘子、盐、药匙、计时器、实验记录。1.经历探究的过程。6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