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20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1给家乡孩子的信
• 巴金:原名李尧棠 ,字芾(fú)甘,又名李 芾甘。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成都, 2005年10月17日辞世,享年101岁。 • 巴金是“五四”以来最著名的作家之一, 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声誉。他的主要作品二 十几部中长篇小说,十二本散文、游记, 大量的短篇小说,还有许多译著。其中影 响最大的长篇小说是: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注] 三部曲:指三部内容各自独立又互相联系的作品。 • 巴金幼年时的全家照,左三是外婆抱着巴金, 右三是巴金的母亲。 • 意气风发的文学青年。 巴金与 中国留学生 詹剑峰(右) 桂丹华(中) 的合影 摄于1928年春 即巴金创作 处女作 长篇小说 《灭亡》 的时候 • 1957年巴金在摄影现场与《家》摄制组人员合影。 后排右为导演陈西禾,前排右为主要演员 孙道临(饰觉新 ),左为张瑞芳(饰瑞珏)。 • 巴金和夫人萧珊 • 1962年,巴金全家摄于上海武康路寓所,左 起依次为萧珊、巴金、小棠(子)、小林 (女)家里的氛围是那样的和谐美满。 • 巴金1962年第二次访日(58岁) • 1981年12月,巴金(左二)及女儿李小林,夏衍 (右三)、沈宁(右四、夏衍之女)与著名作家 冰心(右二)及女儿吴菁(右一)在北京合影 • 1984年10月,巴金 在香港接受一个荣 誉性的称号:香港 中文大学荣誉文学 博士学位。巴金的 名字又一次在港岛 引起了轰动。香港 青年们用这样的话 献给老人:“没有 人因为多活几年而 变老,人老只是由 于他放弃了理想。 岁月使皮肤起皱, 而失去热情却让灵 魂出现皱纹。” • 1984年,巴金在香港中文大学与其读者在一起 • 84岁的巴金在上海的寓所内安度晚年 • 2005年10月17日,中国一代文学巨匠巴金在上海 逝世。享年101岁。 • 为悼念文坛巨匠巴金先生,北京图书大厦特 别设立巴金作品专柜,展卖巴金先生的全部 作品及有关巴金先生的传记。 文章一共六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写孩子们的来信给 巴金爷爷带来了温暖,巴金爷 爷表示感谢。 第二自然段写为了不让孩子们 失望,巴金爷爷带病写了这封 信,代替他与孩子们见面。 本文一共多少个自然段? 都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第三自然段写巴金爷爷对祖国和同胞 的无限的热爱,他认为自己是一个平 凡的人,但仍要让自己的生命开花。 第四自然段写巴金爷爷认为自己的生 命有限了,他十分珍惜每分每秒。 第五自然段写巴金爷爷希望孩子们能 够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第六自然段是给孩子们得祝福语。 文章中心: 本文是一篇书信。 作家巴金爷爷在这篇书信中,情真意切地表 达了对家乡孩子的真诚关怀、亲切地勉励、 抒发了自己要让生命开花的美好情感,给人 生以启迪。 理解下列句子的深意: • 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 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 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 • 答:这句话写出了自己无限的创作动 力是源于作者心中充满了无限的爱, 只有爱才能感动读者,拨动心弦。 阅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加点的词语 能不能省略 1、无论如何,我不能使家乡的孩子们 失望,我终于拿起了笔。 答:“终于”是不可以去掉的。这表现了 巴金爷爷笔耕不辍的情境。巴金在这时已 经一只手不听使唤,但是还是坚持着给孩 子们回信,表现了巴金对孩子们的喜爱和 想念。 2、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 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答:“终于”不可以去掉。因为这个结论 是巴金反复思考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巴金一 生思索的结果。突出了巴金老人的勤劳。 他的一生其实不平凡,为人民留下了一篇 篇优秀的作品,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和人民 无限的热爱。 ①称呼:顶格,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 饰词,如尊敬的、亲爱的等等。 ②问候语:如写“你好”、“近来身体是否安康” 等。独立成段,不可直接接下文。 ③正文。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 ④祝颂语。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礼”为例。 “此致”可以有两种正确的位置来进行书写: 一是紧接着主体正文之后,不另起段,不加标点; 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 “敬礼”写在“此致”的下一行,顶格书写。 后应该加上一个惊叹号,以表示祝颂的诚意和强 度。 称呼和祝颂语后半部分的顶格,是对收信人的一 种尊重。 书信的一般格式 ⑤署名和日期。写信人的姓名或名字,写在 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二行的右侧。最好还要 在写信人姓名之前写上与收信人的关系, 如儿×××、父×××、你的朋友××× 等。再下一行写日期。 如果忘了写某事,则可以在日期下空一行、 再空两格写上 “又附”,再另起行书写未尽事宜。 “好喜欢”等于“好不喜欢” (都是“很喜欢”的意思); “好热闹”等于“好不热闹” (都是“很热闹”的意思); “好容易”等于“好不容易” (这回却变成都是“很不容易”的意思 了) “差点儿摔倒”等于“差点儿没摔倒” (都是“险些儿摔倒”的意思)。 为什么会有这种语言现象呢? 一句话,这是语言的约定俗成。 吕叔湘、朱德熙两位先生在 《语法修辞讲话》一书中把它们称为 “习惯语”。并说:“有些话虽然用严 格的逻辑眼光来分析有点说不过去,但 是大家都这样说,都懂得它的意思,听 的人和说的人中间毫无隔阂,毫无误会。 站在语法的立场上,就不能不承认它是正 确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