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本第2课-人教部编版(共21张PPT) (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本第2课-人教部编版(共21张PPT) (1)

《中华经典素读范本》 一年级 上册 第2课 内容一 弟子规·出则弟 内容二 诗经·卫风·木瓜 诗经·周南·螽斯 内容一 弟子规·出则弟 一、温故揭题 (一)用陈琴歌诀乐读法背诵《弟子规·入则孝》。 (二)师生合作吟诵《敕勒歌》和《牧童》。 二、尝试初读 (一)初读《弟子规·出则弟》,老师读一句,学生跟 读一句。 (二)标注易读错字词:勿见(xiàn)能 (三)学生读一句,老师跟读一句。 (四)师生拍手齐读。 (五)学生说读后感受。 三、分步练读 (一)学习第一部分,从“兄道友”至“忿自泯”。 1.文白对读。 原句 兄道友,弟道恭, 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 言语忍,忿自泯。 译文 哥哥要爱护弟弟,弟弟要尊重哥哥, 兄弟之间能够和睦相处,对父母的 孝心也就包含在其中了。 如果彼此都把财物看的轻一些,不 贪图钱财,兄弟之间就不会有怨仇。 说话时都能够互相忍让一点,多替 对方着想,愤恨自然会消除。 2.素解文意。 【链接】《曹植的七步诗》 3.多形式熟读文本。 4.尝试镂空背诵。 原句 或饮食,或坐走, 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 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 对尊长,勿见能。 路遇长,疾趋揖, 长无言,退恭立。 译文 不论在用餐、就座或行走时, 都应长辈优先,后辈在后。 听到长辈叫人时,应立即替他去叫, 如果被叫的人不在,自己就应立即来到长者 面前。 称呼尊长,不可以直接叫他们的名字; 在尊长面前,不要炫耀逞能。 路上遇到尊长时,要快步迎上前去行礼问候, 如果尊长没说什么,就退在一旁恭恭敬敬地 站立,等候指示。 (二)学习第二部分,从“或饮食”到“如事兄”。 1.文白对读。 原句 骑下马,乘下车, 过犹待,百步余。 长者立,幼勿坐; 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 低不闻,却非宜。 进必趋,退必迟, 问起对,视勿移。 事诸父,如事父; 事诸兄,如事兄。 译文 遇到尊长时,需下马下车行礼, 等尊长走过百步以外,才能离开。 假如长辈站着,晚辈就不可以坐下, 长辈坐下以后,让你坐时,你才可以坐下。 尊长面前,说话声音要低, 若低到尊长听不清楚的程度,那也是不合适的。 见尊长时,要快步走上前去,告退时,要缓慢 退出。 当被问及具体问题时要恭谨应对,和人相视, 眼神不能随意闪躲。 对待自己的叔叔伯伯和他人的父辈时,要像对 待自己的父亲一样; 对待堂兄表兄和他人的兄长时,也像对待自己 的兄长一样。 2.素解文意。 【点拨】这部分写的是与长者相处时需要注意的礼节。 【链接】①《伯禽趋跪》 ②《御者改过》 【拓展】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就算长相好看,身材 高大,若不懂礼貌不知谦虚,也只会被人看不起。 3.多形式熟读文本。 4.尝试镂空背诵。 四、熟读成诵 (一)师生共读。 (二)用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 (三)镂空记忆背诵。 五、本课总结 内容二 诗经·卫风·木瓜 诗经·周南·螽斯 一、温故揭题 用陈琴歌诀乐读法背诵《弟子规·出则弟》。 二、学习《诗经·卫风·木瓜》 (一)解诗题 “卫风”是先秦时代卫国的民歌。 “木瓜”是一种 落叶灌木结出的长椭圆形黄色果实, 在这里指赠送给情人的礼物。 (二)正诗音 1.老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 2.标注易读错字词:琚、匪(fēi)报也、瑶、玖 3.标注入声字: 4.学生读一句,老师跟读一句。 5.师生拍手齐读。 6.学生说读后感受。 (三)明诗意 1.文白对读。 原句 投我以木瓜, 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 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 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译文 你送给我木瓜, 我拿美玉来报答。 这不是报答,是我俩定情永相好! 你送给我木桃, 我拿佩玉来回报。 这不是回报,是我俩定情永相好! 你送给我木李, 我拿玉石来回礼。 这不是回礼,是我俩定情永相好! 2.字词释义。 ①匪:通“非”,不是。 ②琼琚:美玉。 ③琼瑶:佩玉。 ④琼玖: 玉石。 (四)品诗味 【链接】玉佩文化 【品味】主人公和他的心上人心心相印,互赠礼物以作为定情 之用,体现了对双方情意的珍视。 (五)背诗句 1.复沓式读诗。 2.用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 3.镂空记忆背诵。 (六)想诗境 1.请大家静听吟诵,尽可能地在脑海中想象出诗中所描绘的画 面。 2.请脑海中出现了画面的同学举手,说说你脑海中的画面有些 什么。 (七)悟诗情 这是一首表达相互报答、相互定情的诗歌,表现了诗歌中 男女双方美好而真挚的爱慕之情。 三、学习《诗经·周南·螽斯》 (一)解诗题 “周南”是周公统治下的南方地区的民歌。 “螽 斯”是一种蝗虫,诗人用蝗虫多子的形象,给予人们多 子多孙的祝福。 (二)正诗音 1.老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 2.标注易读错字音:螽、 诜(shēn)诜兮、薨、 绳(mǐn)绳兮、揖(jí)揖兮 3.标注入声字: 4.学生读一句,老师跟读一句。 5.师生拍手齐读。 6.学生说读后感受。 (三)明诗意 1.文白对读。 原句 螽斯羽,诜诜兮。 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 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 宜尔子孙,蛰蛰兮。 译文 螽斯鼓着翅膀,纷纷相聚。 祝福您的子孙,繁盛兴旺。 螽斯鼓着翅膀,薨薨群飞。 祝福您的子孙,兴旺绵长。 螽斯鼓着翅膀,成群相聚。 祝福您的子孙,和聚一堂。 2. 字词释义。 ①螽斯:一种蝗虫。 ②揖揖:成群聚集的样子。 ③蛰蛰:和乐相聚的样子。 (四)品诗味 【品味】螽斯是蝗虫的一种,因为能够繁殖的后代数 量众多,因此被用作祝福多子多孙的象征。同时,诗 歌也有祝愿家庭和睦美满,没有嫉妒和争斗的意思。 【链接】以《螽斯》劝谏 【拓展】师生分角色读诗人对螽斯的描写和祝福语: (五)背诗句 1.复沓式读诗。 2.用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 3.镂空记忆背诵。 (六)想诗境 1.请大家静听吟诵,尽可能地在脑海中想象出诗中所描绘的画 面。 2.请脑海中出现了画面的同学举手,说说你脑海中的画面有些 什么。 (七)悟诗情 对中华民族而言,“子孙”是生命的延续,晚年的慰藉, 家族的希望,所以古人在《周南·螽斯》中表达了多子多孙的 美好愿望,诗人运用重章叠句的手法,一唱三叹,情感朴实而 真挚。 四、熟读成诵 (一)师生共读《诗经·卫风·木瓜》和《诗经·周南·螽 斯》。 (二)有感情地背诵《诗经·卫风·木瓜》和《诗经·周 南·螽斯》。 五、本课总结 思维导图助记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