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8 发布 |
- 37.5 KB |
- 3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备课
第四单元 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 部编版小学语二年级上册教材第 页至第 页。 教材分析 祖国风景美如画,名胜古迹、河流山川都魅力无穷。这些美好的景色让人心旷神怡,也让人受到启发,感触良多。本组教材就是以“风景名胜”为专题编排教学内容的,选择了鹳雀楼、庐山、黄山、日月潭、葡萄沟等著名景点。选编的课文展示了不同的风景,也让人产生了不同的感受,我们在欣赏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也对这些美景表达了赞叹和喜爱之情。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四”,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 教法学法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从文字中体会到风景美和作者表达的感情,通过想象来领略作者描写的美丽景观。学生在学习本组课文之后,也能对某个地方的景色进行描绘,抒发自己的感情。 教学 目标 1.会认68个生字;会写3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更、落、都、奇、薄、中、好、干、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课文中描写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的情感。 3.在学习课文和参与活动中让学生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抒发自己的情感。 4.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水的美丽,从而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教学 重点 难点 1.会认68个生字;会写3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更、落、都、奇、薄、中、好、干、种”。 2.学会用想象的方式欣赏文章,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课时 安排 8.《古诗二首》………………………………………2~3课时 9.《黄山奇石》………………………………………2~3课时 10.《日月潭》……………………………………… 2~3课时 11.《葡萄沟》……………………………………… 2~3课时 语文园地四 ……………………………………2~3课时 课题 8 登鹳雀楼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2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楼、依”等12个生字,会写“楼、依”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3、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述的画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教学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想象画面,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深刻理解诗文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话讲出诗文的内容。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初次备课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著名诗人写的,都是面对祖国大好河山和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不由自主就抒发的赞美之情。 二、初读古诗,自主识字 1、自主识字 (1)认读生字。 读准 “瀑、布”,韵母都是“u”, 声母分别是“p”和“b”。 (2)识记生字。 “川”是象形字,出示甲骨文字形让学生对照识字。 “楼、依、遥”都是形声字,根据熟悉的构字部件来识记,也可以采用换偏旁的方式联系熟字来识记。 “欲”组词“欲望、食欲”识记字义。 “层”,看看插图,这鹳雀楼一层叠着一层,数数有几层。 “炉”,从“火”从“户”,表示家里盛火的器具,联系生活想一想见过哪些炉子——煤炉、微波炉。可将“炉”与“庐山”的“庐”作比较巩固字形。 (3)指导写字 “楼、依、炉、烟、挂”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楼、依、炉、挂”要特别注意笔画的穿插。“炉、烟”左侧“火”的捺应改成点。 2、自由读诗 三、朗读感悟《登鹳雀楼》 1、板书题目,并解题 师:简介鹳雀楼、作者 2、理解诗句之意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白日:太阳。依:依傍。尽:消失。诗句之意: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水朝着大海的方向汹涌奔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欲:想要。穷:尽,使达到极点。千里目:眼界宽阔。更:再。诗句之意:要想看到更远的风景,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楼层。 3、诗句解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两句诗写的是诗人登楼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意思是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黄河入海流”写近景,意思是滔滔黄河水朝着大海的方向汹涌奔流,写出了水的气势磅礴,景象壮观。两行诗对仗工整,“白日”对“黄河”,景物相对,色彩也相对;“依山尽”对“入海流”,动词相对,厚重有力,既构成形式上的完美,也表达了充沛的气势。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两句诗是诗人登楼所思。意思是若想看到更远的风景,需要登上更高的楼层,表达了诗人不凡的胸襟与抱负。诗中的“千里、一层”都是虚数,可理解为更远、更高之意,道出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 4、看图想象,有感情朗读。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这一雄伟壮观的景象,他会想些什么呢? 5、总结全诗,体会感情。 《登鹳雀楼》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雄伟壮观的景象,抒发了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诵读背诵。 四、作业布置 1、背诵《登鹳雀楼》。 2、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登鹳雀楼》的意思。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背诵《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朗读感悟《望庐山瀑布》 1、板书题目,并解题 师:简介庐山、作者 2、理解诗句之意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日照:阳光照射。香炉:指庐山的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山峰尖圆,烟云聚散犹如香炉那样,因此而得名。)生:发生,产生。(指山间云烟冉冉上升,袅袅浮游。)紫烟:紫色的云烟。(因为有太阳光的照射,云雾显出紫红色的光彩。)遥:远。前:山前。川:河流。诗句之意:太阳照在香炉峰上,峰顶云雾弥漫,蒙蒙的水汽透过阳光,呈现出一片紫色,好像燃起的紫烟,缭绕 着香炉峰。远远望去,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丝带高挂于山川之间。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飞流:飞奔的流水。直下:笔直地流下。三千尺:是虚指。形容瀑布的高和长。疑:怀疑,以为。银河:指晴天晚上空中出现的明亮光带(天河)。落:泻落下来。九天:指天的最高处。(古人认为天有九重,所以称九天。)诗句之意:瀑布从很高很高的山峰上直泻而下,使人以为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 3、再读诗句,品悟诗意 四行诗各写什么?(第一行写背景;第二行写静态;第三行写动态;第四行写联想。)具体写瀑布的诗句是哪几句?(二、三句) 4、诗句解析 前两句:写诗人远望庐山瀑布的雄奇之景。“一个“生”字把水汽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挂”字化动为静,写出了瀑布的雄 奇壮观。 后两句:“飞流” 二字表现出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是虚数,极尽夸张地写出了山的高峻和瀑布飞流的壮观。一个“疑”字率直道破这是诗人的想象,令人感到意味深长。 5、作者在诗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夸张) 师:一、二、三句是比喻:描写背景时,“生”字形象写出了山间烟云犹如从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的一团白烟,飘渺与青山蓝天之间。二句:瀑布像……。四句,用贴切的比喻,表现了自己奇特的想象,从而使整个形象显得更加雄伟壮丽,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第三句是夸张。不是实指,而是形容其长、其高。 5、那些字用得好?(生、挂、飞、直下、疑、落。) 师:“生”(上有)。“挂”字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遥看时的形象,点名“远看”题意。“飞”把瀑布喷涌而下的景象描绘地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高峻,又显出水流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这些眼前。“疑”是大胆、奇特的想象。 6、你读后有什么感受?(瀑布气势磅礴,景色壮美。) 三、总结全诗,体会感情。 《望庐山瀑布》这首诗通过描绘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充分体现了诗人浪漫的情怀。 诵读背诵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指导诵读:一、二缓、舒;三、四快、高。 四、作业布置 读下面两首古诗,不认识的字查查字典。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早发白帝城 [唐]李 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读背《望庐山瀑布》,并完成课后练习题。 课堂检测 Lóu céng shān chuān huáng hé ( ) ( ) ( ) jìn lì yī rán yān huā ( ) ( ) ( ) “烟”共( )画,第8笔是( ),( )结构,部首是( ); “照”共( )画,第5笔是( ),部首是( );结构是( )。 板书设计 登鹳雀楼 望庐山瀑布 白日…… 所见 远望——照 生 黄河…… 遥看——看 挂 欲穷…… 近观——飞 下 所思 联想——疑 落 更上…… 教学反思 课题 9 黄山奇石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2课时 教学 目标 1.通过看这文,了解黄山岩石的神奇,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选背其中的两段。 教学 重点 难点 1.教学重点──把握2~5自然段的内容,体会黄山岩石之奇。 2.教学难点──多数学生未去过黄山,利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初次备课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听记句子。 1.四川的峨眉山风景秀丽,到处鸟语花香。 2.无锡的五里湖好像一面镜子,清晰地映出蓝蓝的天,白白和云,红红的花,绿绿的树。 二.整体感知,揭示课题。 1.过渡:是啊!我们的祖国山清水秀,风景非常美丽。今天,老师将带你们一起去黄山风景区游览。 2.看录像,范背课文。(多媒体显示:填空) 3.完成填空,相机学习部分词语。 指名完成填空。 生字词正音。 理解词意。 你看到了哪些秀丽神奇的景色? 4.齐读第1自然段。 5.指导背诵。 6.揭示课题。板书:黄山奇石 7.释题。奇石就是指──(怪石) 奇石、怪石也就是说──(出示卡片:奇形怪状的岩石) 8.质疑。 看了课题,小朋友有什么问题提出来? 三.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层次脉络。 1.自由轻读课文。 课文里边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奇石。 2.读后交流。 介绍了哪些奇石? 板书:“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哪些是具体介绍的?哪些只是简单举了名字? 小结。 四.品词析句,理解文意,学习第2、3自然段。 学习第2自然段 1.过渡:刚刚有个小朋友问:“这些奇石‘奇’在哪儿呢?”咱们先来看这块“仙桃石”。(指板书) 2.指名读第2节。 课文哪一自然段作了介绍,大家边听边找,什么词语你有懂。 3.质疑问难。 4.理解。 (放录像:“仙桃石”)谁来指指“石盘”在哪儿? 为什么说“仙桃石”是奇石呢? 板书:好像……飞落 5.指导朗读。 6.背诵。 学习第3自然段 7.过渡:黄山的奇石多有趣呀!你瞧,这块奇石就像一只猴子。 (多媒体显示:“猴子观海”) 课文中是怎样介绍的? 8.默读第3节。 找找这一段几句话?(多媒体显示:①②③) 9.指名分句读。 10.分句理解。 第1句说什么? 看图理解“陡峭” 第2句说什么? 谁来学学这只猴子有趣的样子。表演时要注意哪几个动作? 板书:抱蹲望 指名分解动作表演。 评议。 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指板书) 11.看图练说。 (多媒体显示:第2自然段填空) 12.指导朗读。 13.指导背诵。 五.小结谈话。 六.学习生字。 1.复习巩固新词。(多媒体显示:词语) 2.指导书写:翻、滚。(多媒体演示:“翻、滚”的笔顺) 第二课时 一、 回忆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黄山奇石》,并且学习了生字新词和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你们还记得吗?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什么地方呀?那里景色如何? (引导联系第一段回答,板书:神奇、有趣) 二、激趣导入 这节课,老师来当导游,带大家去欣赏黄山那有趣的奇石,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领略祖国山河的壮丽。好吗? 三、学习课文 (一) 整体感知 首先,请听老师范读课文的第二、三、四、五自然段,同学们边听边看课文的相关画面,同时留心观察:课文中介绍了哪几处奇石? (学生回答,相机板书: ) (二) 分层学习 1、学习第二段 (1)课文中哪个自然段介绍了仙桃石?翻开书找一找。(出示图片) (2)谁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仙桃石是什么样子?你从哪儿看出来?(看着图说一说) (3)仙桃石这么大,又在这么高的地方,它是怎么来的呢?加上想像说一说。 (4)指导朗读 说的真神奇、真有趣,更有趣的是仙桃正好稳稳当当的放在了石盘里,像招待客人一样。其实这是谁的功劳呀?对,是大自然创造出来的,让我们读出仙桃石的有趣,和对大自然的赞美吧! 2、学习第三段 (1)同学们,刚才老师引导大家抓住仙桃石的样子,加上丰富的想想体会了它的神奇、有趣,那么,课文中是怎么介绍“猴子观海”的呢?(出示图片,指名朗读。) (2)你从哪儿体会出“猴子观海”的神奇、有趣?请你们小组四人先一块儿读一读,然后互相说一说。(指名回答,从样子、位置来引导。) ①、哪句话写出了猴子的样子?看看图,再从课文中找一找。(出示句子) ②、哪几个词写出了猴子的动作?(变红)请你坐在凳子上学一学。有趣吗? ③、更有趣的是,猴子竟然在干什么?(看云海) (欣赏云海:云上下翻滚,十分壮观,能看到这么美的云海,是因为黄山太高了。) ④、课文中哪个词也讲了黄山高呢?(陡峭)(出示图片) (3)指导朗读 同学们,多么有趣的位置,多么有趣的猴子,你能读出“猴子观海”的神奇、有趣吗? 3、学习第四段、第五段 刚才,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从猴子的样子和它所在的位置感受了“猴子观海”的神奇、有趣。接下来,老师请你们从“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两处奇石中选一出你喜欢的,自己读一读,然后看看图从它的位置、样子加上想象说一说它的神奇、有趣。(出示自学指导。指名回答,抓住一出体会到位,多请人补充。) (1)“仙人指路” ①、仙人在什么地方?(学一学动作) ②、仙人是什么样子? ③、仙人好像在告诉人们什么? ④、指导朗读 (2)“金鸡叫天都” ①、金鸡在什么地方? ②、它是什么样子? ③、金鸡在叫什么呢? ④、指导朗读。 (3)齐读第四、五自然段。 4、指导背诵 同学们,神奇的大自然创造了人间奇迹,创造了黄山那一处处奇石,请选一处你喜欢的,看看图,读读课文,试着背一背,练好了像小导游一样介绍给你的同桌,好吗? 谁来背一背? 谁愿意来当小导游介绍黄山的奇石?(放音乐和画面) 5、学习第六段 同学们,黄山的奇石何止这四种啊,还有很多很多。课文中只提到名字的奇石有哪些?(出示第六段) (1)自由朗读,找一找。 (2)请你选一处,模仿着课文的写法,想一想:他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样子?加上丰富的想象说一说。(,指名说) (3)黄山还有许多没有名字的奇石呢,请你们仔细观察,展开想象起个名字,好吗? (依次出示:仙人下棋、天鹅孵蛋、骆驼峰) (4)指导朗读。 你们大胆、丰富而又合理的想象使黄山奇石有趣极了,下面,咱们来共同体会它的多、奇、趣吧!(齐读) 四、总结谈话 课堂检测 板书设计 9 黄山奇石 仙桃石 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 金鸡叫天都 有趣 天狗望月 狮子抢球 仙女弹琴 教学反思 课题 10 日月潭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2课时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认识“朦胧、附近、建筑、清晰、隐隐约约”等生字词,并理解其含义;②学生能够理解描写美景的句子,体会日月潭之美;③正确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自然段;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朗读,感受日月潭的美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感受美景,体验祖国大好河山之美。 教学 重点 难点 1、重点:认识并能够正确读写生字词“朦胧、附近、建筑、清晰、隐隐约约”等,并理解词意和文意; 2、难点:学会运用生字词,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 多媒体课件 准备 教学过程 初次备课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导入:(情境导入) 教师呈现一张日月潭的图片,提问学生“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张图片,有什么特点?”,生答:“一边圆圆的,一边弯弯的”。师说:“对,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这个湖一边圆圆的像太阳,一边弯弯的像月亮,它就是我们祖国宝岛台湾的风景名胜——日月潭,那里不管雨天还是晴天,风景都很美丽。那么今天大家就跟着老师一起,走进台湾,游览日月潭。 二、新课讲授: 1、初读 (1)学生自查生字词:朦胧、附近、茂盛、建筑、清晰、隐隐约约、仙境,教师检查生字词笔画笔顺读音结构偏旁。如老师提问学生“朦胧二字的结构是怎样的,朦字共有几笔,怎么读?”教师着重强调“朦胧”的写法,二字都呈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朦”字的笔画较多,共有17画,但是与之前学习过的“蒙”字很相似,只需要在左边加上一个月字旁,在读音上,注意读准后鼻音。胧字也与之前学习过的龙字相似,注意读音即可。 (2)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简单说一说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这篇文章的内容,认为日月潭在阳光下可以看得很清晰,在雨天的时候也很美丽。通过学生的描述,教师总结本文的大意是日月潭的美景; 2、精读 (1)教师提问学生:“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想一想日月潭是在什么地方,名字是怎么来的,风景怎么样?”引导学生概括每一段段意,从学生的描述中可知道第一段描述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第二段说明了日月潭的名称来源,第三段描写日月潭不同环境下的美丽景色。并总结得知本文行文脉络。 (2)教师提问“找找文章当中你最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并划下来?”此时学生将划下以下词语和句子:“朦胧”“隐隐约约”“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日月潭。” “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等。 (3)“第三自然段分别写了日月潭什么时候的景色?”学生再次阅读第三自然段,发现是根据时间顺序进行的,分别描述了清晨、中午、晴天、雨天时候的日月潭。教师引导学生对比“清晰和朦胧”这对词语的含义。讲解雨天美景时,教师着重讲解“拟人”的修辞手法,可以把物当成人来写,将事物“人化”,使得描述更加形象生动,表意丰富。 (4)“日月潭的景色如此秀丽,同学们可以用一个四个字的词语来形容一下吗”此时学生可能回答风景秀丽、风景如画、山清水秀等词。 (5)“你还参观过哪个家乡美景,说出来与小朋友们分享一下?”引发学生热情和讨论,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熟读 针对本节课的新学词汇,进行组词造句。 三、小结作业 这节课收获了什么,分享一下。 作业: (1)根绝文章描述,动手画一幅日月潭美景图;(2)搜集日月潭的其他资料,与其他小朋友分享;(3)游览当地美景。 课堂检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11葡萄沟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2课时 教学 目标 1.会认 11 个生字,会写“密”“蜜”“够”“沟” 4 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理解生词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词语读懂句子、理解句子,并能够读悟结合,体会到葡萄沟 真是个好地方。 4.运用角色扮演等形式,在整体感悟课文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5.激发对葡萄沟的喜爱和向往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认识家乡和赞美家乡的感情。 教学 重点 难点 1.在田字格中写好“密”“蜜”“够”“沟”。 2.理解葡萄沟好在哪,了解葡萄干的制作方法。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初次备课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都说新疆的吐鲁番有个好地方,叫──葡萄沟。 你们想去吗?要想去,事先我们得对葡萄沟有些了解,那就打开今天我们要学的第十一课赶快去看看吧。 自由地读一读课文,遇到特别难读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朗读情况。 课件出示词语: 自由读读(你能读正确这些生字词语吗?);指名小老师带读;难读词开火车读;随机抽读。 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 摘苹果游戏 请你带着这些生字词语,再正确流利地读一读课文。 3.初步地领略了一下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你觉得葡萄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4.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觉得葡萄沟是一个好地方?用“ ”画出关键词语,并和同桌交流交流。 交流 二、体验学习 1.你是从哪一段了解到葡萄沟盛产水果呢?为什么读这一段让你感受到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呢? 读课文 是呀,葡萄沟盛产水果,大家看,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沙果、蜜桃,十月份还有人们最喜爱吃的葡萄,既然人们最喜爱吃葡萄,那么我们就赶快去葡萄园看一看吧! 2.葡萄园到了。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快看看葡萄种在哪儿?什么是“梯田”呀?(理解“梯田”。) 3.我们赶快登上山坡,仔细去瞧瞧。这里的葡萄生长的怎样? 在课文中找到句子,自己读。再指名读,出示句子。 (1)夏季,烈日炎炎,站在这绿色的凉棚底下,你们感觉如何?生:“凉快”、“凉爽”、“舒服”…… (2)请读的同学上来动动手,给我们这里也搭建个“凉棚”?出示“葡萄叶”。让学生上台贴树叶。这个就是课文里描写的“绿色的凉棚”吗?不是的,为什么?理解“茂密”。板书:枝叶茂密。你能把她们变茂密吗?再请学生上来贴树叶。 4.葡萄一天天长大了,到了秋季,成熟的葡萄是怎样的呢? 用图片,让学生认识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葡萄。欣赏了这些葡萄,你有什么感受?(悟出葡萄颜色多,数量多)。在课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理解“一大串”板书:一大串 (3)这么多颜色鲜艳的葡萄,你能用一个词语来表达吗?课文中用的是哪个词?出示句子。板书:五光十色 “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在比较中悟出有什么不同。 (4)有感情地读读相关的句子,自己读,再指名读,并让读的学生把葡萄“挂”在葡萄架下。 最后齐读。 指着板书小结:夏季葡萄枝叶茂密,秋季葡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你能连起来读一读这两个句子吗?(出示句子)这段话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找出表示时间的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生字。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看看小朋友学得怎么样?开火车读 2.上一节课我们还学习了课文第一自然,知道了葡萄沟盛产水果。特别是葡萄,非常有名。今天老师接着和小朋友们一起去葡萄沟看一看。 二、学习新课 (一)复习第2自然段。 1.2个季节中,你比较喜欢哪个季节啊?自己读读看。 A.夏季,茂密的枝叶向四周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指名读,问: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再读读看。 (茂密的枝叶很多,很美。)看图。 还有愿意来读的?为什么把“绿色的凉棚”读得特别重? 他读得好吗?读得好的,我们大家就要向他……(学习)。学着他的样子,来读一读,好吗? B.引:那有谁喜欢秋季的葡萄沟呢? 先自己来读一读。谁喜欢?指名读。 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a.自由读。 我们来体会一下:(师范读)葡萄 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B.小朋友,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谈感受。 (葡萄很多。)哪个词语看出来?那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 还感受到了什么?(我觉得葡萄沟很美)哪个词语看出来?(五光十色)什么是五光十色?我们查过字典的。谁来告诉大家? c.都有哪些颜色啊?请你用“──”标出写颜色的词语。把你划的读给大家听听,好吗?指名读。 我们大家一起来数一数都有哪写颜色。 d.我们来给五光十色换个词。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颜六色,美丽极了。看一看行不行?(行)为什么课文不用五颜六色,而用五光十色呢?读一读看。 e.为什么?他说得对不对呢?老师再带小朋友去葡萄沟看一看。出示各种图片,感受五光十色的美。师范读后,说:“瞧,一个个水灵灵的葡萄,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呢! (行)小朋友,现在你再来读一读这句话,想一想,到底用哪个词好。(不行)小朋友,你喜欢五光十色的葡萄吗? E.能读给大家听听吗?让大家感觉到,你是真的很喜欢这里的葡萄的。指名读。评议,你觉得喜欢这里的葡萄吗?还有谁喜欢的?男女生比赛读。读得真好啊,我们大家一起美美地读一读,好吗?小朋友把这句话读得真美,那你想不想把它背下来,回家的时候也让爸爸妈妈也感受一下葡萄的美呢? 4.引:葡萄真吸引人啊。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出示(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1)你感受到了什么?(很热情)哪里看出来?(“准”、“吃个够”)你来读读看。 你还想到了什么?(真想去吃葡萄)下面老师就请4大组自己准备一下,比一比,哪一大组能够让在坐的每一位老师都听得很想去吃葡萄的。 (2)老乡真热情啊,葡萄沟里的葡萄又这么美,老师也真想去看一看呢。哪一位老乡愿意为李老师介绍一下你们葡萄沟的葡萄呢?请小朋友先自己准备下,把第2段连起来读一读。看谁把葡萄沟读得最美。 自由读,指名读、评读、齐读。 (3)读得真好,这么美的景色、这么美的语言,如果能背出来那就更好了,看谁最能干,先自己准备一下,指名背。 真棒啊。下面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大家尽情美美地背一次吧! 齐背。 过渡:小朋友,你们吃过新疆吐鲁番的葡萄吗?好吃吗? 老师知道啊。葡萄沟不但葡萄好吃,而且还有很多被制成美味的葡萄干呢。 (二)学习第3段。 1.请小朋友默读一下课文的第3段,告诉大家你读懂了什么? 2.上节课,老师请小朋友品尝了一下葡萄干,好吃吗?(好吃) 那你知道,这么好吃的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老师带小朋友去看一看。请你仔细观察,荫房是和我们普通的房间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葡萄干又是怎么做成的? 看录像。 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荫房是怎么样子的? 所以只有在葡萄沟这样的房间里才能制出美味可口的葡萄干。小朋友想不想再去看一看这么好吃的葡萄干呢?请小朋友一起把第3段来读一读。 3.老师听说,以前有一些外国人来葡萄沟考察,对这种天然晾制葡萄干的办法大为惊奇,于是就到处拜师求教,回去后也学着用这种方法晾制葡萄干,结果都失败了,因为他们那里没有吐鲁番干热多风的独特的自然条件。只有我们中国吐鲁番的葡萄沟才能制作出这么好叫的葡萄干。 4.听到这个消息后,你有什么想法吗?(葡萄沟很好。) 问:好在哪里?(盛产水果、风景美丽、老乡热情) 5.是啊。(指板书)葡萄沟不但盛产很多水果,特别是葡萄在外国也很有名,而且人也很好。这里出产的连葡萄干也很有名,我们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你喜欢葡萄沟吗?让我们来一起夸一夸葡萄沟吧! 齐读第4段。 这节课小朋友学得很认真,读很很好,体会得很好。特别是好多平时胆小的小朋友今天也能积极发言了,老师真高兴。 三、总结 你还知道葡萄沟或新疆有什么好看、好吃、好玩的吗?如果此时你去那,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说一说再写一写。 课堂检测 一、我能给加点的字注音。 钉( )木板 吐( )鲁番( ) 碉( )堡( ) 二、我能看拼音写词语。 mì mì ɡōu ɡòu ( )蜂 茂 ( ) 葡萄 ( ) 吃个( ) 三、我会填。 到了( ),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 )底下,有( )的、 ( )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 ),美丽极了。 板书设计 11 葡萄沟 枝叶 茂密 葡萄 一串串 五光十色 老乡 热情好客 教学反思 课题 语文园地四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2课时 教学 目标 1. 通过观察火车票让学生认识生字:昌、铺、调、硬。并能学习这种方法认识生活中的生字。 2. 教育学生认识比喻句,了解比喻句的特点,学习使用比喻句。 3. 让学生了解留言条的用处,并学会学写留言条。 4. 学习“我的发现”,让学生了解颜色的分类。 5. 积累并背诵古诗文。 6. 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 重点 难点 1.掌握写留言条的方法。 2.根据事物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会使用比喻句。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初次备课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1. 师:孩子们,你们所认识的字是从哪里认识的? 2. 孩子们交流各自的识字方法。 3. 引入新课。 二、识字加油站。 1. 观察大屏幕上的车票,说说上面有哪些不认识的字。 2. 认识上面的生字:昌、铺、调、硬等。 3. 读生字:同桌读、抽生读。 4. 拿出课前准备的车票,和同桌一起看看上面还有哪些不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认一认。 5. 讨论:在生活中,我们可以从哪些地方认识新字。 三、字词句运用。 1. 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像什么?说一说。 2. 试着说一说。 3. 学习句子: ( 1 )弟弟的鞋像鸟窝。 ( 2 )爸爸的鞋像小船。 4. 读词语: 柳条云朵枫叶椅子路灯胡子 5. 你能用刚才那样的句子也说说上面这些物体吗? 6. 学生全班交流。 ( 1 )柳条像姑娘的发丝。 ( 2 )云朵像羊。 ( 3 )枫叶像邮票。 7. 师:你有哪些理解词语的方法? 8. 读句子,理解句子里词语的意思。 隐蔽:即隐藏,这里指小灰兔藏在草丛里面。 烦恼:困难,拿不定主意,心烦。 流连忘返:这里指山水像画一样美,让人流连其中,舍不得返回。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 师:你们遇到过有事外出,但家里有没人的情况吗?这个时候,你应该怎么办呢? 揭示新课:学写留言条 二、学习留言条。 1. 阅读留言条。 妈妈: 外婆做了我爱吃的红烧肉,我就不在家吃饭了。外婆还要给你们带些好吃的,晚饭您少做点儿菜。 小新 11 月 4 日中午 2. 看看留言条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应该怎样写? 3. 重点部分是正文,想想正文应该怎么写? 三、学写留言条。 1. 从下面选择一种情况,写一张留言条。 ( 1 )去办公室还书,老师不在。 ( 2 )通知小芳明天上午九点到学校参加书法小组的活动,但是她家里没有人。 2. 学生写留言条。 3. 分小组交流留言条。 4. 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写得好的,在全班交流。 四、我的发现。 1. 请孩子们自由读,看看有什么发现。 2. 请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3. 同桌互相交流,想想还有其他颜色吗? 4. 全班交流。 五、日积月累。 师:我们平时见到的最多就是新年时候贴在门两边的春联。现在我们一起看看教材为我们准备的几副对联。 1. 出示名句: ( 1 )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 ( 2 )白马西风塞上,杏花烟雨江南。 ( 3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 4 )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接天 2. 自由读一读,不会读的字拼拼音;并说一说这些对联有什么特点。学生读后自由发言。 3. 师小结:对联的结构特点有:总数相等,平仄结合,音调和谐,词性相同,位置相同,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4.请同学们再次齐读这四句,然后分别用相同的符号标记相对的词语。我们先来标记第一句:“有山”和“无水”用圆圈标出,“皆”和“不”用三角号标出,“图画”和“文章”用横线划上。 5.生观察课件标记办方法,然后照样子标画第2、3、4句。 师:对联虽然只有短短几个字,但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对联都表达了什么意思?谁来说一说。 6. ( 1 )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 无山不成画,无水不成文。形容山光水色之美。 ( 2 )白马西风塞上,杏花烟雨江南。 萧瑟的秋风吹过塞外大漠,一匹白色的骏马在迎风奔驰,朦胧的春雨笼罩着江南大地,几支杏花在烟雨中静静开放。 ( 3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清风明月(美妙的风景)都是无价的,远远的山和近处的水都很美。只要我们懂得欣赏,大自然的一切事物都别有情趣,饱含深情。 ( 4 )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接天 远处的山被大雾弥漫,山雾相连;眼前的水和天空连成一片。这是一副回文联,顺读反读,其意思和句式不变。 7.指导朗读。指名读、男女生对读、全班齐读。 8.学生试背诵。 9.师;对联是我国文化的瑰宝,课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多搜集一些并背一背。 六、我爱阅读。 1. 请孩子们自由阅读画家乡。 2. 自由读,想一想: ( 1 )文中讲了哪些同学的家乡? ( 2 )他们的家乡在哪里? ( 3 )他们的家乡都有些什么特点? 3. 请同学汇报。 4. 你觉得阅读的乐趣在哪? 七、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课堂检测 一、我能给加粗的字注音。 南昌( ) 床铺( ) 空调( ) 有限( ) 硬卧( ) 二、我能根据下面的事物说出比喻句。 太阳: 弯弯的月亮: 三、我会填。 ( )皆图画,( )不文章。 白马西风塞上,( )。 ( )本无价,( )皆有情。 雾锁山头山锁雾,( )。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四 涛涛:大海 画家乡 山山:大山 美如画 平平:平原 青青:草原 京京:城 教学反思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