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二)|冀教版 (4)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二)|冀教版 (4)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2-45页,两节内容整合课。‎ 教材分析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是学生首次接触到的除法计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2~6的乘法口诀,初步认识了初步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是学生除法计算的开始,也是进一步学习表内除法以及今后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学情分析 用乘法口诀求商,关键是让学生了解乘除法的关系。教学时,要设置情境或通过直观,是学生初步理解乘除法的关系。把“怎样求出商”的问题交给学生,给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机会,适时引导,让学生探索发现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2.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 ‎(二)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 ‎(三)情感与态度:‎ ‎1.用丰富、生动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鼓励学生算法多样,促使学生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  使学生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  运用乘除法之间的联系,掌握口诀求商的思路 教学过程 一、 知识回顾 填一填,并说出用哪句乘法口诀。‎ ‎12÷6= 6÷2= 12÷4= ‎ ‎8÷4= 9÷3= 10÷2=‎ ‎5×6= 6×6= 4×5=‎ 二、理解乘除法的关系 ‎(一)情境导入,发现信息。‎ 出示课件,提出问题: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生:1. 一共有24个包子。‎ ‎2. 每屉装4个包子。‎ ‎3. 装6屉包子。‎ ‎(二)解决乘法问题 问题:每屉装4个,装6屉,一共有多少个包子?‎ 师:1. 怎样解决? 生:4×6=24‎ 师:2. 为什么用乘法? 生:求6个4是多少。‎ 师:3. 怎样计算出结果? 生:四六(二十四)。‎ ‎(三)解决除法问题 问题1:一共有24个包子,每屉装4个,可以装几屉?‎ 师:1. 怎样解决? 生:24÷4=6‎ 师:2. 为什么用除法?生:求24里面有几个4。‎ 师:3. 怎样计算出结果?生:四(六)二十四 问题2:一共有24个包子,可以装6屉,每屉装几个?‎ 师:1. 怎样解决? 生:24÷6=4‎ 师:2. 为什么用除法?生:求把24平均分成6份,1份是多少。‎ 师:3. 怎样计算出结果?生:(四)六二十四 问题3:三个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 学生探讨、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探讨出的方法。根据学生探讨的情况,给予积极评价。并且,突出强调:乘、除法间的联系。要从算式的变化和算理上理解。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重述:一个乘法算式可以转换成两个除法算式,相应的问题可以变成求其中的一个因数。‎ 结论:乘法口诀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求积,还可以求商。‎ 三、巩固口诀求商方法 问题1:算出得数,并说出用哪句乘法口诀。‎ ‎18÷3= 乘法口诀:三六十八 ‎24÷4= 乘法口诀:四六二十四 ‎20÷5= 乘法口诀:四五二十 问题2:观察每组中的3道题,想一想怎样能很快求出各题的商。‎ ‎6×4=24 5×3=15 2×6=12‎ ‎24÷6= 15÷5= 12÷2=‎ ‎ ‎ ‎24÷4= 15÷3= 12÷6=‎ 让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同桌互相说一说,怎样想出商。‎ 师:像这样的题,可以借助乘法算式求商。‎ 问题3:根据图意,列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5×4=20 20÷4=5 20÷5=4‎ 提升练习 根据口诀说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学生回答,并归纳:有些乘法口诀只能说出一个乘法算式和一个除法算式。‎ 四、课堂小结及作业 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学生畅所欲言)‎ 用乘法口诀不但可以求积还可以求商。‎ 作业:第42页试一试,第43页练一练。‎ 板书设计:‎ 乘法与除法关系 ‎ 求积 乘法口诀 ‎ 求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