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单元教案等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单元教案等

聪聪历险记 一天,两只小猪宝宝来到森林,它们是来找豪猪宝宝亚亚玩的,可是,它们 走了一会儿,发现自己已经迷路了。 一只小猪宝宝叫聪聪,另一只叫明明。它们走呀走,遇到了可怕的大老虎, 它们被吓得魂飞魄散,明明赶紧躲了起来,聪聪已经没有时间躲藏,对大老虎说: “你吃了我吧!反正我得了病毒,你吃了我,你也会死的。我的肉全是有许许多 多的病毒!我的血如毒液!”大老虎吓得逃走了。 明明夸聪聪:“真聪明呀!”它们走呀走,遇到了大灰熊,聪聪知道大灰熊 什么也不怕,所以不敢拿有病毒的事来开玩笑。它们们只好用真本事来对付大灰 熊了,聪聪找来一块不大不小的石头,明明找来了一根粗壮的树根和一块石头, 聪聪跟大灰熊打了起来,可是,明明却在旁边开始了钻火,过了一会儿,聪聪被 打得青一块紫一块,同时,明明的火也钻好了,明明向大灰熊扔火把,大灰熊的 尾巴烧着了,大灰熊吓得落荒而逃,它们哈哈大笑。 聪聪和明明通过路人的指点找到了豪猪宝宝亚亚的家了。 陈景润 中国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闽候人。 陈景润出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庭,上有哥姐、下有弟妹,排行第三。因为家 里孩子多,父亲收入微薄,家庭生活非常拮据。因此,陈景润一出生便似乎成为 父母的累赘,一个自认为是不爱欢迎的人。上学后,由于瘦小体弱,常受人欺负。 这种特殊的生活境况,把他塑造成了一个极为内向、不善言谈的人,加上对数学 的痴恋,更使他养成了独来独往、独自闭门思考的习惯,因此竟被别人认为是一 个 “怪人”。陈景润毕生后选择研究数学这条异常艰辛的人生道路,与沈元教 授有关。在他那里,陈景润第一次知道了哥德巴赫猜想,也就是从那里,陈景润 第一刻起,他就立志去摘取那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1953 年,他毕业于厦门大 学,留校在图书馆工作,但始终没有忘记哥德巴赫猜想,他把数学论文寄给华罗 庚教授,华罗庚阅后非常赏识他的才华,把他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当实习 研究员,从此便有幸在华罗庚的指导下,向哥德巴赫猜想进军。1966 年 5 月, 一颗耀眼的新星闪烁于全球数学界的上空------陈景润宣布证明了哥德巴赫猜 想中的"1+2";1972 年 2 月,他完成了对"1+2"证明的修改。令人难以置信的是, 外国数学家在证明"1+3"时用了大型高速计算机,而陈景润却完全靠纸、笔和头 颅。如果这令人费解的话,那么他单为简化"1+2"这一证明就用去的 6 麻袋稿纸, 则足以说明问题了。1973 年,他发表的著名的"陈氏定理",被誉为筛法的光辉 顶点。 对于陈景润的成就,一位著名的外国数学家曾敬佩和感慨地誉:他移动了群 山! 第六单元过关检测卷 一、连一连。(1 题 5 分,其余每题 6 分,共 17 分) 1.找朋友。 2.下面的每幅图是由上面的哪幅图搭起来的? 3.请为下面的四件物品选择合适的包装盒。 二、填一填。(每空 2 分,共 30 分) 1. (1) 有( )个; 有( )个; 有( )个; 有( )个。 (2) 比 多( )个。 (3)从左数, 是第( )个,从右数, 是第( )个。 2.数一数,每组图形有多少个小正方体? 3.机器人。 有 yǒu( )个ɡè, 有 yǒu( )个ɡè, 有 yǒu( )个ɡè, 有 yǒu( )个ɡè。 三、圈一圈。(每题 3 分,共 12 分) 1.把最难搭的圈起来。 2.把滚得最快的圈起来。 3.把能站稳的那一组圈起来。 4.摆 ,用到了哪些图形?请圈出来。 四、选一选。(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面是圆柱的是( )。 2.正方体个数最多的是( )。 3.由 4 个 拼成的图形是( )。 4. 至少要再放( )个 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①3 ②4 ③5 五、在不稳定的图形下面画“√”。(12 分) 六、接着摆什么图形?请圈一圈。(8 分) 1. 2. 七、先放一个长方体,再在长方体上面放一个正方体,最后在正方体 上面放一个圆柱。正确的搭法是( )。(填序号)(9 分) 答案 一、1. 2. 3. 二、1.(1)2 1 4 2 (2)2 (3)5 5 2.4 5 4 5 3.5 5 3 1 三、1. 2. 3. 4. 四、1.② 2.① 3.③ 4.② 五、( ) ( √ ) ( √ ) ( ) ( ) ( √ ) ( ) 六、1. 2. 七、① 周测培优卷 7 一、好朋友,牵牵手。(连一连)(4 分) 二、各回各家:分一分。(填序号)(24 分) 三、数一数。(每题 12 分,共 36 分) 1. 长方体有( )个,正方体有 ( )个,圆柱有( )个,球 有( )个。 2. 有( )个, 有( )个, 有( )个, 有( )个。 3.数一数,下面各图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的? 四、填一填,圈一圈,涂一涂。(第 1 题 12 分,第 2 题 24 分,共 36 分) 1. (1)从左边数,圆柱是第( )个,球是第( )个。 (2)长方体有( )个,正方体有( )个。 (3)把从右边数第 5 个图形圈起来,把从左边数第 3 个图形涂上颜 色。 2. (1) (2)( )和( )同样多。 (3) 和 一共有( )个。 (4) 比 少( )个。 答案 一、 二、 【点拨】不要误认为②⑤和⑩是圆柱,圆柱上下 一样粗。 三、1.1 2 2 2 【点拨】题图中有平面图形也有立体图形,要正确区分,不能 混淆。 2.5 5 3 1 3.5 9 4 8 四、1.(1)3 1 (2)2 1 (3) 2.(1)5 2 2 1 (2)正方体 圆柱 (3)3 (4)3 认识图形 教学内容: 认识图形。(教材第 70~71 页)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的分类活动中,巩固、复习分类的思想。 2. 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认识几何体的特点,并知道 几何体的名称。 3. 培养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这些物体的名称、特征,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难点:能在参与合作探索中理解这些物体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老师邀请了一位客人,大家想认识一下吗?(生:想)那给点 掌声,我们欢迎欢迎! 机器人:(课件出现机器人)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机器人,今天是 特意来与得红旗最多的同学交朋友的。你们有信心夺第一吗? 二、合作探究: 1. 分一分。 师:哇!看来同学们今天是信心十足啊,都想得第一。那机器人首先 要考验一下大家,请你们把桌面上形状相同的东西摆在一起。 动手分之前,老师提两点要求:①先考虑好如何分再动手分。②把 最容易掉的一类物体留在盒子里。我们看哪组同桌合作得最好,老师 就把最佳合作奖送给他们。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针对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做事没有目的性的特点,在学 生动手分物体之前,教师必须提醒学生先考虑好如何分,再动手;把最 容易掉的物体留在盒子中,是为了防止学生急于分物体,导致球掉到地 上;同桌合作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可以让学生和同桌正确分 工,明确自己的任务。 师:其实啊,形状相同的物体都有着共同的名字,想不想知道? 师:打开教材第 70 页,看像牙膏盒、墨水瓶盒、鞋盒这样形状的都 是长方体;像魔方、粉笔盒这样每个面都一样大的都是正方体;像水杯、 茶叶罐、唇膏这样形状的物体都是圆柱;像篮球、皮球这样形状的物 体都是球。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实物,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分辨不同形 状的物体,逐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 源于生活。 2. 贴一贴。 师:同学们真聪明!刚才大家都说出了各种物体的名字,我这里还 有它们的大照片,有谁上来贴一贴,对号入座呢? 3. 摸一摸。 师:(手指大照片)这些都是我们的好朋友,请大家去摸一摸桌上的 物体,和同学们说你的好朋友长什么样儿?摸上去感觉如何? (小组内交流) 师:谁愿意带着你的好朋友上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它什么样儿?摸 上去什么感觉? (邀请学生上台介绍好朋友) 生1:我的好朋友是长方体,它方方正正的,有平平的面,摸上去滑滑 的,但角却尖尖的。 生 2:我的好朋友是正方体,有 6 个面,并且每个面都一样大小,都是 平平的。 生 3:我的好朋友是圆柱,感觉直直的,上下都有一个圆。圆是平平 的,而旁边却是弯曲的。并且我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竖着放的时 候,能放稳,但横着放的时候,它可以滚动。 生 4:我的好朋友是球,圆圆的,可以滚动,它的面都是弯弯的,没有 平平的面。 设计意图:这几种形状物体的特征,学生不一定能说的和老师设计 的一样,但只要学生说得对,说得有道理,老师就应该积极引导。 3. 游戏:运货物。 师:谢谢同学们的介绍,现在大家对这些物体都有个大概的了解了, 我想请你们当运货员,用乒乓球拍先运一个长方体走一圈,再运一个正 方体走一圈,再运圆柱和球,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分小组活动) 师:谁来说说你的感觉? 生 1:长方体、正方体运起来都很稳,球总是掉下来。 …… 小结:长方体、正方体有平平的面,所以运起来很稳。圆柱上下两 面是平的,所以竖着放的时候很稳;侧面是弯弯的,所以横着放会滚动; 球是最调皮的,无论怎么放,都容易从拍子上滚下来,因为它的面都是 弯弯的。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让学生感知各种物体的面的特征,有平平的面 的物体运起来很稳,有弯弯的面的物体会滚动。在游戏中学,学得轻松! 在当运货员的情境中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 4. 游戏:运水。 师:同学们,老师口渴了,能帮忙运一桶水来吗?我看见教室后面正 好有一桶水,谁能帮忙运到前面来?好,我还是叫一名大力士吧。 (请一名学生帮忙运水) (学生可能会直接提,但是用了很大的劲也提不动,这时启发学生 想想还有没有别的办法,然后再邀请一名学生去运。) (学生把水侧着放,再滚到前面来。) 师:大家看,这桶水像什么形?(生:圆柱)那我们就可以运用圆柱侧 着能滚动的特征轻松运水啦!其实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困难可以运用数 学知识来帮忙。 设计意图:把学习延伸到生活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又 用于生活。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解 决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从而提高他们爱数 学、学数学的热情。 5. 游戏:你来说我来摸。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大家记住它们 的样子了吗?那闭上眼,想一想长方体是什么样子。(学生闭眼)正方体 是什么样子?圆柱和球呢? 师:好!请大家睁开眼睛。我这里有一个纸盒,请一位同学来摸一摸, 请你摸一个球,摸对了吗?请你摸一个长方体,摸对了吗?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都爱在同伴面前表现自己,让学生上讲台摸, 能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摸对的学生有小红花奖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 的积极性。 师提问:小朋友,你还能在生活中找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的好朋友吗? 6. 欣赏建筑物图片。 小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应该爱学数学、学好数学,长大后为 祖国做贡献。 设计意图:进一步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三、总结评价,拓展知识: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哪几种物体?(引导学生回答)最后老师 要请同学们来欣赏一组图片,这些图里的建筑物和机器人都有我们学 过的物体,到明天的数学课我们就一起来做一回小小设计师,通过有趣 的拼搭来完成你喜欢的作品。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长方体、 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物体的基础上教学的。因此,课堂教学中,通过根 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内容,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组织生动活 泼的活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感知和体验。 接着通过分一分、说一说、看一看、摸一摸、推一推、找一找、 玩一玩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操作感知、汇报交流。活动中让学生眼、 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参与,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整个课堂教学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 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我说你做 教学内容: 我说你做。(教材第 72~73 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我说你做”的游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让学生在活 动中学会表达、倾听,提高他们的数学交流能力。 2. 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获得良好 的情感体验。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数数时手口要一致,熟练地数数。 难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一组建筑物的图片:故宫、赵州桥、世贸大厦、东方明珠电 视塔等。 讲述:这些壮观美丽的建筑都是设计师和建筑师的杰作,看看都有 些什么形状,你们羡慕吗?我们今天也来做做小小设计师——有趣的 拼搭。 二、合作探究 1. 开展“摸一摸”活动。 (1)(出示装有四种几何形体木块的口袋)你们想知道它们是谁吗? 请大家将它们一个一个地从袋子里请出来。 (2)指名上台摸一摸,并说说摸出的是什么物体。 请每个小组组长拿出袋子,每个同学都来摸一摸,可以先摸出物体, 再说出名称,也可以先说出名称,再摸出物体。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摸和说名称,加深对已学过的几何形体的认识, 也为接下来的活动打好基础。 2. 开展“分一分”活动。 (1)每组学生准备各种形体的实物若干个。要把这些物体分成几 类,可以怎样分?学生先在小组里讨论一下,然后动手分一分。 (2)学生交流各组的分法。 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分法。 分法一:分成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四类。 分法二:把长方体和正方体看成一类,把圆柱和球看成一类。 (3)集体交流:你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3. 开展“我说你做”活动。 (1)老师先请一个同学和老师做一下示范,两人一组背对背坐着, 不能互相看。我说:“先放两个圆柱,再在两个圆柱上面放一个长方体, 最后在长方体上面放一个正方体,你的球能从下面通过吗?”这时两人 互相看看各自做的是否一样。 (2)小组开展“我说你做”活动。 4. 开展“小小设计师”活动。 (1)下面请大家当“小小设计师”。每个组的同学先集体讨论,然后 大家动手,用带来的材料搭成自己喜欢的、有趣的作品,如机器人(贴机 器人图片)、动物、交通工具、房子等。比一比哪个组搭的东西既有 趣又好看。 (2)小组开展“小小设计师”活动。 (3)各组介绍作品,组与组互相评比,教师表扬鼓励。 设计意图:开展“小小设计师”活动,引导学生根据几何形体的特征, 合理利用材料,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和想象力。小组集 体讨论、拼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介绍作品、互相 评比,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 5. 开展“数一数”活动。 (1)活动导入:小朋友们拼搭的东西真有趣。现在老师请大家数一 数,你的作品中各种物体的个数是多少? (2)小组开展“数一数”活动。 (3)要求学生说一说:搭出的图形像什么?是用哪些形状的物体搭 成的?数一数各种形状的物体分别有多少个。 设计意图:看图说像什么,培养了想象力;看图说名称,加深了对几 何形体认识;看图数数,提高了数数能力,并渗透了分类统计的思想。 三、总结提升 今天,我们活动的主题是“有趣的拼搭”,为什么是“有趣的”呢?通 过活动,我们发现了什么?学到了哪些知识? 生:…… 师小结:生活中,为了使一些物体更美观,也常常把圆柱、球用在建 筑中。 课后反思: 1. 创设情境,体现生活数学化。通过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数学,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善于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来选择学习材料,体现出学习内容的趣味性,通 过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身边。 2. 在本课教学中,还运用了各种探究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 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发现创造、 学会总结归纳,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 造力,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