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7 一匹出色的马-部编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7 一匹出色的马-部编版

7 一匹出色的马 《一匹出色的马》是本单元的第 3 课,是一篇短小而优美的散文。课文从一个孩子的视 角出发,讲述了一家四口在一个春天的傍晚到郊外去散步,返回时妹妹不想走,求妈妈爸爸 抱,爸爸用一根柳枝当作“一匹出色的马”,妹妹跨上“马”,蹦蹦跳跳回家去的故事。课 文边写景边叙事,将自然风景和生活情趣融为一体,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生机盎然、洋溢着亲 情与关爱的情景中。 课文一共有 7 个自然段。第 1~3 自然段重在写景,描述的是一个春天的傍晚,爸爸、妈 妈、妹妹和我一起到郊外去散步的温馨画面,同时描绘了“碧绿碧绿”的河水、随风摆动的 柳叶、“葱葱绿绿”的田野等“异常美丽”的景色。第 4~7 自然段重在叙事,写的是妹妹不 想走,求妈妈抱,被拒绝了,求爸爸抱,爸爸拾起一根柳枝,给她当“一匹出色的马”,妹 妹跨上“马”,蹦蹦跳跳地回家了。 课文配了一幅跨页插图,描绘了河水、柳叶和田野等,向我们展示了春天郊外异常美丽 的景色;还描绘了爸爸一手揽着妈妈,一手牵着“我”,妹妹高兴地骑着“马”,一家人其 乐融融的画面。 教学目标 1.通过动作加联想、语境加经验、与熟字比较等方式,会认“郊、泛”等生字,会写“匹、 妹”等生字,正确读写“出色、妹妹、河水”等词语。 2.通过抓重点词句想象画面、抓人物对话体会心情等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妹 妹心情的变化,能说出变化的原因。 3.通过抓住关键词读句子,想象文中句子描写的画面。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妹妹心情的变化,能说出变化的原因。 教学难点 读句子,能想象文中句子描写的画面。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本课要求认读的生字中,除“求、舍、异”外,其他都是形声字,教学时可根据生字各 自的特点灵活识记。 (1)动作加联想识记。如“拾、骑、跨”都表示动作,教学时,可让学生联系生活体验, 想象画面,并结合动作表演识记。 (2)语境加经验识记。“波”和“纹”组成词语“波纹”,“异”和“常”组成词语“异 常”,联系语境及生活体验理解“波纹、异常”的意思;“毯”和“软”也可结合生活经验 识记。如,“毛毯软软的”“地毯红红的”。 (3)与熟字比较识记。如,熟字“球”和生字“求”,熟字“文、蚊”和生字“纹”,可 以创设语境,让学生比较识记。 写字教学遵循巩固字音——识记字形——指导书写——练习展评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 分析字形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从结构到比例再到关键笔画的观察层次。 本课左右结构的字有 4 个:波、像、妹、纹,都是左窄右宽的字,观察时要注意左右部 件的长短变化与高低比较。本课上下结构的字有 3 个:恋、景、舍,三个字各有特点。“恋” 下部的卧钩要写得宽,托起上部,心字底的左右两点要和上部的两点呼应;“景”的下部要 写得略大,中间横要写长;“舍”的上部撇、捺要写舒展,盖住下部。“景、恋、舍”是上 下结构,“求”是独体字。包围结构的字,是本册教材书写指导的重点,教师可以用“匹” 的书写为例,引导学生注意半包围结构的字,包围部分与被包围部分大小要写得协调。 2.朗读指导 教材第一次出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要求。教学时,要继续巩固原来学到的朗读方 法,通过抓重点词句想象画面、抓人物对话体会心情等方法来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1)抓重点词句想象画面,指导朗读。 例如,“河水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纹”。叠词“碧绿碧绿”要重读,语 速较慢。想象“微风吹过”,轻轻的,柔柔的,心中感觉暖暖的,朗读语气自然柔和,语调 适中。微风中,我们还仿佛看见河水“泛起层层波纹”,朗读时,语速可以稍缓,仿佛层层 波纹荡漾开去。 再如,“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朗读时,提 示学生想象:长长的小路,一边是“碧绿碧绿”的小河,一边是“葱葱绿绿”的田野,置身 其中,定然会被文中的“小路”和“田野”深深吸引。因此要怀着愉悦的心情朗读,尤其是 “像一片柔软的绿毯”,边读边有种迫不及待想摸一摸、躺一躺的冲动,“柔软”读得舒缓, “绿毯”读出重音,以示强调。 (2)读好人物对话,体会心情变化。 例如,读“当我们往回走的时候,妹妹求妈妈抱她:‘我很累,走不动了,抱抱我。’” 时,注意提示语“求”,将儿童撒娇的语气和神态通过朗读来体现,语速稍慢,“抱抱”重 读,可体会求抱的天真之趣。 读“妈妈摇摇头,回答说:‘不行啊,我也很累,抱不动你了。’”时,可以让学生想 象妈妈摇头时和蔼可亲的神情,用温和的语气回绝妹妹的请求,朗读时,语气轻柔而又肯定。 读“等我们回到家时,她已经在门口迎接我们,笑着说:‘我早回来啦!’”时,体会妹妹 由最初的走不动、求抱到高兴地跨上“马”,蹦蹦跳跳奔向前,早我们到达家门口,这一变 化都源自于这匹出色的“马”。朗读时,要注意提示语“笑着说”和句子后面的感叹号。 “早”可以重读,“回来啦”语调可逐渐升高,稍微拖长,读出妹妹那份得意和兴奋。 3.理解运用 学习本文,可在学生初读后,聚焦“春天的郊外,景色异常美丽”这句话,引导学生进 入课文第 1~3 自然段的学习。 第 1~3 自然段描写了春天郊外的美景,而作者不单单是为了写景而写景,意在通过美景 衬托出家庭氛围的温馨、美好。学习时,建议找到描写春天郊外景色的句子,通过抓住“碧 绿碧绿”“葱葱绿绿”“泛起层层波纹”“拂过”“柔软的绿毯”等,引导学生想象句子所 描述的画面。抓住“牵”和“笑”,想象一家人在一起温馨、和谐的生活画面,进而体会妹 妹快乐的心情,再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加深体会人物的心情。 学生感受了“春天的郊外,景色异常美丽”后,可以围绕问题“一匹出色的马指的是什 么”转入第 4~7 自然段的学习。 第 4~7 自然段主要叙述我们回家途中的有趣对话和妹妹奇妙的骑“马”经历。可引导学 生想象人物说话的语气、神态及动作,读好对话,想象妹妹求抱时的急切、渴望与撒娇的情 态。学习第 7 自然段时,抓住“高兴地跨”“蹦蹦跳跳地奔”“迎接”“笑着”等动作,想 象妹妹“跨”上马时的兴奋劲头,想象妹妹“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的情景,以及“笑着” 展现自己回家最早时的得意模样。妹妹求抱时的沮丧和骑“马”时的高兴劲儿,前后心情变 化明显,可联系课后练习“妹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说说自己 的理解,进一步感受妹妹的天真可爱和爸爸对孩子充满智慧的关爱。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郊、泛”等生字,会写“匹、妹”等生字,正确读写“出色、妹妹、河水”等 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揭示课题,激趣导入 1.导入:同学们,还记得《找春天》这篇课文吗?你还记得找到的是一幅怎样的春天景 色吗?(生答)。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也是一篇与春天有关的课文。那么,这篇课文叫什么名 字呢?请看老师板书课题。 2.教师板书课题:一匹出色的马。 3.全班齐读课题。 4.提问:同学们,读了课题,从课题你们知道课文写的内容与什么有关系吗?(提示: 一匹马,一匹出色的马)那么,课文讲的“一匹出色的马”究竟是什么“马”?写了这匹出色 的马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我们学习了这课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通顺了,再借助插图 和生活实际了解了课文内容,就能知道了。 板块二 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课件出示自读要求并巡视指导。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画出生字词,注意把课文读通顺。 (2)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3)给每个自然段标出序号。 2.识字教学。 (1)教师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指名认读。 郊 jiāo 泛 fán 波 bō 纹 wén 葱 cōnɡ 软 ruǎn 毯 tǎn 异 yì 恋 liàn 舍 shě 求 qiú 株 zhū 拾 shí 骑 qí 跨 kuà (2)教师引导学生识记生字。 ①教学“葱、骑、像”时,引导学生根据形旁表义的功能将字音和字形结合起来识记。 ②教学“波”“纹”“异”时,引导学生利用语境加经验识记:“波”和“纹”组成词 语“波纹”,“异”和“常”组成词语“异常”,联系语境及生活体验理解“波纹、异常” 的意思;“毯”和“软”也可结合生活经验识记。如,“柔软的绿毯”“棉花软软的”“地 毯绿绿的”。“毯”字还可编字谜加深记忆,如,“一堆毛,两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 ③教学“株”“景”时,引导学生利用熟字“加一加”的方法进行识记——木+朱=株、 日+京=景。 ④“求”字可以和生活中熟悉的“球”一起比较记忆。 ⑤教学“拾、骑、跨”时,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动作进行联想记忆。 ⑥教师课件出示易错警示。 “葱”的声母是平舌;“软”“舍”“株”“拾”的声母是翘舌;“恋”的声母是边音; “郊”“软”“恋”“跨”是三拼音节,注意不要少读或错读。 ⑦在学生认读识记本课生字后,去掉拼音,开火车读。 3.写字教学。 (1)教师出示本课生字。 匹 妹 波 纹 像 景 恋 舍 求 (2)引导学生观察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的结构:其中,“波、像、妹、纹”是左右结构; “恋、景、舍”是上下结构;“求”是独体字;“匹”是半包围结构。 (3)教师课件出示书写指导,引导学生看重点笔画,注意关键笔画的穿插避让,把字写端 正。 “匹”第一笔是横,第二笔是撇,第三笔是竖弯钩,最后一笔是竖折,注意包围部分与 被包围部分大小要写得协调。 “妹”右边部分“未”的上横短而下横长,捺画舒展。 “像”右半部分“象”的第六笔撇从“口”字中间穿出去,弯钩及接下来的两撇一捺要 左右平衡,把字写正。 “景”上面部分“日”写得稍小而扁,下面部分“京”的第二笔是这个字的主笔,要写 得稍长些,最后的两点相对。 “舍”上部撇捺宜舒展,盖住下部。 (4)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继续养成良好的书 写习惯。 (5)出示本课词语中要求掌握的词语,指名读,交流识记方法,对易读错的词语进行警示。 出色 妹妹 河水 碧绿 波纹 河岸 柳叶 景色 恋恋不舍 柳树 枝条 (6)分组读,齐读词语。 板块三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过渡:我们已经多次朗读课文了,现在想一想,课题“一匹出色的马”是不是真的马? (提示:不是真的马)那是什么呢?(提示:那是一根又长又细的枝条)那课文写了关于这匹出色 的马的一个什么故事呢?我们继续学习。 2.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教师课件出示任务提示。 课文讲的故事发生在哪里?是什么时候?课文写了谁?是谁骑那匹“出色的马”的?骑 它干什么?是谁让骑的?找到有关词语后,做上记号。 3.个体思考,同桌交流。 4.反馈指导。 故事发生在郊外的路上;是一个春天的傍晚;课文写了“我”、爸爸、妈妈和妹妹;是 妹妹骑那匹“出色的马”的;骑它回家;是爸爸让骑的。 5.教师小结:同学们真会读书,对了,课文就是讲了“我们”一家人在一个春天的傍晚, 到郊外散步。回家路上,爸爸让妹妹骑“一匹出色的马”回家的故事。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 了课文内容,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具体了解这匹“出色的马”。 完成本课对应的字词书写训练。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妹妹心情的变化,能说出变化的原因。 2.读句子,能想象文中句子描写的画面。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旧知,品读课文 1.教师对本课的生字词进行听写。 2.学生自行校对和订正,教师巡视,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再次指导和强调。 3.过渡: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一匹出色的马》,在这个春天的傍晚,会发生什么故事 呢? 4.默读第 1~3 自然段,并用横线画出“我们”沿途看到的景象。(教师课件出示相关句 段) 句段 1:河水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纹。 (1)出示“泛起层层波纹”的、“碧绿”的河水图,引导学生了解“碧绿”的意思是“形 容浓绿色”;“波纹”的意思是“小波浪形成的水纹”。 (2)指导学习“碧绿碧绿”。 ①观察结构的特点:ABAB 式。 ②引导学生扩充积累类似的词语:雪白雪白、火红火红、乌黑乌黑…… (3)提问:经过微风一吹,就把静静的河水写“动”了,你能这样写吗? ①学生自由回答。 ②请同学汇报。如:微风一吹,满墙的玫瑰花都舞动起来了。 (4)朗读指导:叠词“碧绿碧绿”要重读,语速较慢。想象“微风吹过”,轻轻的、柔柔 的、心中感觉暖暖的,朗读语气自然柔和,语调适中。微风中,我们还仿佛看见河水“泛起 层层波纹”,朗读时,语速可以稍缓,仿佛层层波纹荡漾开去。 (5)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句段 2:河岸上垂下来的柳叶,拂过妈妈和爸爸的头发,我和妹妹看着都笑了。 (6)抓住动词“拂过”,引导学生理解用词的准确性,轻轻拂过的感觉像人的手抚摸一样, 非常舒服。 (7)朗读指导:引导学生想象“垂下来的柳叶,拂过妈妈和爸爸的头发”时的样子,朗读 时语速可轻快,表现出欢悦、有趣。“笑”,突出文中我和妹妹当时的表现和感受,语音可 略微加重。 (8)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句段 3: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9)写田野时用了“葱葱绿绿”,这一词说明了田野的什么特点?(提示:写出了田野的 “绿”和“茂盛”) (10)指导学习“葱葱绿绿”。 ①观察结构的特点:AABB 式。 ②引导学生扩充积累类似的词语:高高兴兴、认认真真、红红火火、开开心心、干干净 净、整整齐齐、白白胖胖、漂漂亮亮。 (11)引导学生通过“反义词否定法”理解“柔软”的意思。 “反义词否定法”就是在所解释词语的反义词前面加上否定词“不”来构成解释的解词 方法。这里的“柔软”一词,反义词为“坚硬”,因此可以在“坚硬”前加上“不”字来解 释,即“柔软”的意思是“不坚硬”。 (12)引导学生体会句段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好处:把“葱葱绿绿的田野”比作“柔 软的绿毯”,既形象生动,又使人感受到田野的生机勃勃,表达了作者对郊外景色的喜爱之 情。 (13)朗读指导:朗读时,提示学生想象——在长长的小路上,一边是“碧绿碧绿”的小 河,一边是“葱葱绿绿”的田野,置身其中,定然会被文中的“小路”和“田野”深深吸引。 因此要怀着愉悦的心情朗读,尤其是“像一片柔软的绿毯”,边读边有种迫不及待想摸一摸、 躺一躺的冲动,“柔软”读得舒缓,“绿毯”读出重音,以示强调。 5.过渡:孩子们,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你们舍得离开吗?(生答)对呀,都舍不得,他们 一家人也舍不得,从哪儿看出来的? (1)引导学生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恋恋不舍”的意思是“形容舍不 得离开”,写出了全家人对郊外景色的喜爱之情。 (2)齐读第 3 自然段,读出恋恋不舍的语气。 板块二 紧扣变化,想象画面 1.默读第 4~7 自然段,画出描写人物对话的句子,体会妹妹的心情变化。 2.教师课件出示相关句段,引导学生朗读、理解。 句段 1:当我们往回走的时候,妹妹求妈妈抱她:“我很累,走不动了,抱抱我。” (1)引导学生抓住“求”“抱抱”,想象妹妹说话的语气、神态,想象妹妹求抱时的急切、 渴望与撒娇的情态,体会妹妹的天真可爱。 (2)朗读指导:注意提示语“求”,将儿童撒娇的语气和神态通过朗读来体现,语速稍慢, “抱抱”重读,可体会求抱的天真之趣。 (3)教师范读,学生朗读。 句段 2:妈妈摇摇头,回答说:“不行啊,我也很累,抱不动你了。” 句段 3:爸爸不作声,他松开我的手,从路旁一株柳树下,拾起一根又长又细的枝条, 把它递给了妹妹,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你走不动了,就骑着它回家吧。” (4)引导学生说说“一匹出色的马”是指什么?(提示:柳条) (5)引导学生比较妈妈和爸爸的不同做法,体会同样的事情,以游戏的方式去完成就会变 得好玩、有趣,原有的困难仿佛不复存在了。 (6)朗读指导:引导学生想象妈妈摇头时和蔼可亲的神情,用温和的语气回绝妹妹的请求, 朗读时,语气轻柔而又肯定;文中的爸爸将一根柳枝拾起,告诉妹妹可以把它当作马,说话 的过程中,应该是很亲切、认真的神态,且将重音放在“出色”和“骑着它”之上,有鼓励 和期待的意味。 (7)教师范读,学生朗读。 句段 4:妹妹高兴地跨上“马”,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等我们回到家时,她已经在门 口迎接我们,笑着说:“我早回来啦!” (8)出示课文内插图,直观感受春天郊外异常美丽的景色以及爸爸一手揽着妈妈,一手牵 着“我”,妹妹高兴地骑着“马”,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画面。 (9)引导学生充分地演一演“跨上、蹦蹦跳跳、奔、迎接、笑”这些动作,体会妹妹心情 的变化。 (10)引导学生联系前文说说为什么妹妹会变得“高兴”?(提示:因为妹妹得到了一匹出 色的马) (11)妹妹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小组讨论,教师总结) ①引导学生借助句段 1、句段 4,体会妹妹的变化:当妹妹走不动的时候,她提出了让妈 妈抱的请求,而当爸爸把柳条给妹妹的时候,妹妹就高兴地骑着“马”回家了,由疲劳变得 兴奋。 ②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来体会妹妹有这种变化的原因:因为“马”转移了妹妹的注意 力,妹妹从“骑马”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快乐。这完全表现了小朋友热爱游戏、天真可爱的特 点。 (12)朗读指导:朗读时,要注意提示语“笑着说”和句子后面的感叹号。“早”可以重 读,“回来啦”语调可逐渐升高,稍微拖长,读出妹妹那份得意和兴奋。 3.分角色说、读、演,迁移作者体验,感受不同和变化。 (1)小组分角色演一演第 4~7 自然段的故事内容。 ①小组成员内部分工,选出扮演爸爸、妈妈、哥哥、妹妹角色的学生。 ②根据学习的朗读方法,有感情地练习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 ③各小组分别表演,老师和学生共同评选出表演最优秀的小组。 (2)老师针对学生朗读时出现的问题做再次强调。 板块三 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过渡:你们一家人一起散步吗?在散步过程中有没有发生过有趣的事情?跟大家分享 交流。 2.学生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4.体会只要一家人在一起,怎样都是幸福的。 5.体会文中父亲的良苦用心,学会独立自主。 6.教师小结:“一匹出色的马”是爸爸拾起的一根柳枝,给妹妹带去了很多快乐。这是 一位深爱孩子的父亲,对女儿的喜好了如指掌,充满童心且善于呵护童真;这是一个温馨的 家庭。 板块四 课文总结,主题升华 1.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课文内容。 一匹出色的马 郊外散步→河水碧绿、微风轻拂 田野葱葱绿绿→绿毯 景色优美→恋恋不舍 妹妹累→妈妈累→爸爸送“马” 妹妹骑“马”回家→迎接“我们”→天真可爱 游戏忘记疲劳 童年无比快乐 2.教师总结:本文写一家四口到郊外散步,欣赏过美丽的风景后,妹妹累了,想让爸爸 妈妈抱,爸爸送了妹妹一匹出色的“马”,使妹妹忘记疲劳,高兴地“骑马”回家。既表现 了妹妹的天真可爱,也表现了童年生活的美好。 3.拓展阅读。 村 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注重双基教学。本课生字数量较多,基于学生的识字基础,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根据生 字各自的特点灵活记忆,可以用动作加联想的方法来记忆,也可以用语境加经验等方法来记 忆。 2.注重边读边想。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读句子,边读边想象画面”。想象画面,不仅 有利于学生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文章的内涵,还让学生在无形中掌握了“抓住关键词句阅 读,想象画面”这种基本有效的读书方法。因此,课堂上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 学生在文字里驻足、细品。 3.注重自主学习。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会学习、会合作,让语 文课堂删繁就简。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