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6单元教案、教学反思(含园地)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6单元教案、教学反思(含园地)

‎ 5 影 子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这篇课文以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影子和人“形影不离”的特点。读起来亲切自然,活泼俏皮。本课教学设计以识字为基础,旨在抓住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一个活泼、有趣的识字氛围,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自我发现、自我实践中学知识、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求异精神。根据课文语言表达亲切自然、生动有趣的特点,让学生在朗读和背诵中感受趣味,抒发自己的独特感受,产生热爱科学、探索生活中的科学的愿望。‎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带学生做一次踩影子的游戏,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在家长的协助下,在不同的地方,以自己为中心,分辨前、后、左、右。(学生) ‎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引入,出示课题 ‎1.课前体育游戏:同学们,我们一起到操场上去做“踩影子”的游戏好吗?在踩影子的过程中,大家要注意观察,并思考: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2.教师和学生一起游戏,边玩边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发现影子的特点。再回到课内交流。‎ 预设:影子是黑的;影子紧紧跟着人;影子的方向会变化。‎ ‎3.板书课文题目:影子。‎ ‎(1)指导学生读课题,注意读好后鼻韵母yǐnɡ,“子”读轻声。‎ ‎(2)指导识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影”这个字?‎ ‎4.多媒体课件帮助识记:火红的太阳照在建筑物上,在地上形成了影子。“日”就代表太阳,“京”就代表建筑物,“彡”就代表影子。‎ 设计意图: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有趣的游戏,能使学生对影子有更感性的认识,从而深刻地体会到语文课的丰富多彩,在愉快的环境中引发学生探求知识的热情。回到课内交流,为学生提供口语交际的空间,热烈的教学气氛为教学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指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学词,增强了学生对识字的信心和成就感。‎ 二、熟读课文,自主识字 ‎1.导学:有一个人和我们一样做过踩影子的游戏。他还写下了一首儿歌,你们想知道这首儿歌是怎么写影子的吗?请打开书自己读一读吧!(自由读文)‎ ‎2.导问:怎样才能把课文读好呢?‎ 预设:‎ ‎(1)在读书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笔圈上,请拼音帮忙,也可以请同学帮助,还可以查字典……‎ ‎(2)把最难读的那一行多读几遍。这样就会越读越流利。‎ ‎3.教师组织学生自由读课文。‎ ‎4.创设摘葫芦游戏情境,检查字音,识记生字。‎ ‎(1)播放课件,师创设情境:同学们,葫芦兄弟来了,它们有了新的名字,就写在它们身上。快看,你叫得出它们的名字吗?(生试读)‎ ‎(2)开火车,引导学生个别读。‎ ‎(3)去掉拼音再读生字。‎ 30‎ 导语:看,葫芦的帽子飞走了,如果你还能准确地叫出它们的名字,那它们就是你的好朋友了。(齐读)‎ ‎(4)指名摘葫芦,其他学生跟读。‎ ‎(5)教师进行激励性评价。‎ 设计意图: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创设游戏情境,增强学生的识字兴趣。‎ 三、方法指导,集中识字 ‎1.过渡:同学们真厉害,这么多生字宝宝都认识了,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宝宝的呢?‎ ‎2.学生同桌交流识字方法: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吧!‎ ‎3.教师引导学生汇报识字方法,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相机出示新偏旁。‎ ‎(1)预设:‎ 生1:我用找反义词的方法记住“黑”,“黑”是“白”的反义词。‎ 生2: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狗”,反犬旁加“句”就是“狗”。‎ 生3:我会编童谣:又来了一横和一撇,就是朋友的“友”。‎ 生4:我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了“左”和“右”,朋友的“友”右下角的“又”换成“工”念“左”,换成“口”念“右”。“左”和“右”也是一对反义词。‎ 生5:我还找到一对反义词,“前”和“后”也是反义词,我在前面,×××在后面。‎ ‎(2)师追问:你能说一说你的前、后、左、右都是谁吗?‎ 预设:我的前面是__________,我的后面是____________,我的左面是____________,我的右面是____________。‎ ‎(3)学生继续汇报。‎ 预设:‎ 生6: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它”,“宀”加上“匕”就是“它”。‎ 教师相机出示“宀”,教学新偏旁:“宀”是房屋的象形,有“宀”的字一般都与房屋或洞穴有关。说说还见过哪些带有“宀”的字。‎ ‎(4)辨字:出示三张图片(男、女、动物),“他、她、它”是我们的好朋友,到底是哪个“他(她、它)”呢?‎ ‎(5)教师追问:你怎样记住“朋”字?‎ 预设:两个“月”紧紧地挨在一起,就像一对好朋友,我就这样记住了“朋”。‎ ‎(6)学习新偏旁“月”。‎ 导学:月字旁的字大多数都与身体有关,你还见过哪些月字旁的字?‎ ‎(7)学习女字旁。‎ 导学:这节课还有一个含有新偏旁的字,谁找到了?请学生观察“女”字与女字旁的区别,说一说“女”字做偏旁时笔画有哪些变化?(横变成了提,与撇相接后笔画不出头。)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好”:女字旁加“子”字就是“好”。‎ ‎4.小结:加一加、换一换、编童谣、找反义词等都是很好的识字方法,只要我们学会了这些识字方法,以后我们就可以认识很多很多的字了!‎ ‎5.生字回文,组织学生再读课文,想一想自己原来画出的那个认为难读的句子,现在能读好吗?请在小组内试试。(组内互读,互相评价)‎ 设计意图:“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发现多种识字方法,并会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真正做到举一反三,为以后自主识字打好基础。‎ 四、整体感知,引发思考 ‎1.指名读课文,请同学们边听边想,读懂了什么?‎ 30‎ ‎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课件,指导观察:影子都像什么?为什么说影子像小黑狗?影子是好朋友?说影子像“小花狗”行不行?为什么?‎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造大胆发言的机会,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好习惯。创设情境,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到影子的特点以及课文语言的形象生动,培养语感,激发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热情。‎ 五、指导写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在”字,引导学生观察:看看这个字是由几笔写成的?和“左”比较,有什么不同?(“左”字右下方是“工”字,“在”字右下方是个“土”字,“在”字比“左”字多一笔竖。)‎ ‎2.教师示范“在”字的写法,学生边观察边书写,把“在”字一笔一笔地写出来。强调第三笔是竖。‎ ‎3.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请学生仔细观察每一笔的占格位置。‎ ‎4.练写。(教师巡视和指导,对个别写得不成功的同学多加指导。)‎ ‎5.展示学生作品,提出意见和建议。‎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观察,学生发现了“在”字与“左”字的区别,强调了学生书写时的易错之处,避免了学生写错字现象的发生。教师示范板书“在”字的笔顺,带领学生一笔一笔地写下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写好字的热情。‎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导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影子》这课的字词,现在我们要进行一个小游戏:小小擂台赛。看看谁学字词学得好,我们分组进行比赛,大家有信心取胜吗?‎ ‎(1)游戏:开火车。(看拼音读字)‎ 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影、前、后、黑、狗、左、右、它、好、朋、友。先带拼音读生字,再去掉拼音读生字,开火车读,学生分组读。评价并记录赛读结果。‎ ‎(2)游戏:捉迷藏。(读词)‎ 多媒体课件出示森林中的场景,许多小动物被树丛遮住了一半,在露出的一半上写有本课的生词。(影子 左右 小黑狗 好朋友 前后 它们)‎ 导学:小动物们在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你能找到它们,并读出它们身上的词语吗?指名读词,学生读对了,隐藏的小动物就从树丛中走出来。‎ ‎2.过渡:大家都会认读生字宝宝了,现在我们把生字宝宝送到课文中去,你一定会从课文中发现更多有趣的知识。‎ 设计意图:学习汉字是一个反复的、长期的过程,用游戏的方式增加汉字与学生见面的机会,在不断地复习中达到巩固认字的目的。‎ 二、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教师导学: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你觉得影子有趣吗?找找你认为影子有趣的句子,画上横线,读一读,并想一想为什么。‎ ‎2.组织学生边读边画。‎ ‎3.教师指名读自己找到的句子,并说明自己觉得有趣的理由。‎ ‎(1)学生读句:“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请学生说说有趣的理由。‎ 预设:影子真有趣,像个小黑狗一样在自己身前、身后转。‎ 影子就像小狗一样跟着“我”,“我”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 ‎(2)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有绿树、小草、小路、小朋友、影子、太阳的动画并配乐。一位小朋友在小路上走着,他的影子跟着太阳变化。‎ ‎(3)指名再读这一句,教师组织学生评价。‎ 30‎ ‎(4)指导学生朗读句子:“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 ‎①谁能读得更好。(指一名同学读。)说说你打算怎么读?大家还能帮他想想好主意,让他读得更棒吗?‎ ‎②鼓励学生读课文:有了大家齐心协力出主意,你一定可以读得更好了!试一试吧!‎ ‎③教师及时评价。‎ 预设:读得真好!听了你的朗读,老师好像真的看到了像小黑狗一样的影子,太可爱了!‎ ‎④全班一起来读读这么可爱的影子吧!‎ ‎(5)教师导学:你能学着这种句式说一说吗?‎ 多媒体课件出示句式:‎ ‎①飘落的树叶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天上的太阳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学生读“影子常常陪着我,它是我的好朋友”。请学生说说觉得有趣的理由。‎ 预设:因为有了影子,就像有了一个新朋友。‎ 影子还会陪“我”,“我”就会感觉好玩了。‎ ‎(7)教师导学:谁来再读读这一句。你觉得自己读时要注意什么?‎ 预设:要把影子当成好朋友来读。读出喜欢的语气。‎ ‎(8)指名读句子,并及时评价。‎ ‎(9)组织学生同桌互读:同桌之间一个同学读时另一个同学认真听。有读得不够好的地方,你可以帮帮他。读得好的就可以向他学习。‎ ‎4.质疑:想一想学习这篇文章时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预设:‎ 影子为什么一会儿在前?一会儿在后?一会儿在左?一会儿在右?‎ ‎5.过渡: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再看一遍动画,弄明白影子是怎么变化的。多媒体课件演示动画,教师旁白:‎ 太阳在左,影子在右;太阳在前,影子在后。‎ 影子就像可爱的小黑狗,跟着主人。主人到哪儿它就到哪儿。‎ 影子紧紧跟着人,不分离,就像好朋友一样,常常陪着我。‎ ‎6.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发现的影子的秘密。‎ 预设:‎ 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影子的方向也会变化。‎ 影子的长短、大小会变化。‎ 影子是追不上的。‎ 我们可以做手影游戏……‎ ‎7.教师小结:我们通过看动画片知道了影子是黑的,紧紧跟着人,就像好朋友一样,让我们像文中的小朋友一样用欢快的心情再读读课文吧!‎ ‎(1)齐读。‎ ‎(2)组与组比赛读。‎ ‎(3)配乐读:大家读得真好啊,那么还想再读的小朋友可以站起来,配上音乐,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 ‎8.指导学生试背课文:能把你最喜欢的那一句背下来吗?‎ 设计意图:‎ 30‎ 重视朗读,以读为本,边读边演,学生在读中放飞激情,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和学习语文的乐趣。在生动的多媒体课件中,学生直观地体验到影子的变化,结合生活经验,在积极的讨论交流和细心的观察中弄明白影子的奥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 三、指导书写生字 ‎1.过渡:同学们读得真精彩,有三个生字宝宝被吸引过来了。它们是谁呢?‎ ‎2.多媒体课件出示“后、好、我”。指名认读、组词。‎ ‎3.学习生字“我”。‎ ‎(1)指导学生观察“我”字,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笔顺,明确书写顺序。‎ ‎(2)教学新笔画“斜钩”。教师示范书写。学生练习书写新笔画。‎ ‎(3)教师示范书写“我”字。学生书写,记住笔顺。‎ ‎(4)学生练习书写生字“我”,教师巡视指导。‎ ‎4.学习生字“后、好”。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笔顺,学生书写,记住笔顺。‎ ‎5.引导学生观察:写这两个字时要注意什么?哪一笔最容易错?‎ 预设:“后”中的“口”不与撇相连接。“好”字的第三笔是“提”。‎ ‎6.练写评比。生练习书写,师巡视,并提示书写姿势。‎ ‎7.组内展评,夸夸自己或别人的字,学习别人的长处。‎ 设计意图:学习写字,应学会观察、分析字的间架结构和笔画笔顺,养成观察习惯。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后、好、我”的笔顺,用动态的书写让学生留下鲜明的印象,更好地达成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生字,写好每一笔,每一个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的目标。评价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写好字的愿望。‎ 四、拓展创新,发展语言 ‎1.过渡:学了这么久,大家都累了,咱们来放松一下吧!看,这是什么?‎ 教师先在大屏幕上投放几个手影,如:大雁飞、小狗叫、小兔蹦……引起学生的兴趣后,问学生:想不想学?(学生做手影游戏)‎ ‎2.拓展思路:手影游戏真好玩,你还知道有关影子的哪些现象?说一说。‎ ‎3.画影子。要注意太阳和影子的位置,画完了评评谁画得好,画得准。‎ 设计意图:做手影游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愿望。画影子将语文学习和其他学科知识进行整合,使语文学习变成一种综合性学习。同时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进思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朗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也是进一步感受文章所蕴含的情感的常用方法。课中可以创设多种读的途径,进行朗读训练。如,从对影子的有趣出发,个别读、评议读、男女生比赛读、范读、讨论读、组与组之间比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多种形式贯穿始终,读中悟,悟中读,使学生参与到读中来,收到以读带讲、以读促思、以读助讲、以读悟情的效果。‎ 30‎ ‎2.合作互助,理解感悟。请学生先看完动画,再进行小组交流。在交流中,他们的创新思维、求异思维得到了培养,他们自主发现、自主实践,激发了探求知识的热情。学生回答除了课文中的内容外,还说到“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影子的方向也会变化”“影子的长短、大小会变化”“影子是追不上的”……并且在接下来的“手影游戏”中,进一步扩展体验,理解影子现象,为学生的思维、语言表达提供平台,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中的主人。‎ ‎6 比尾巴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学生天生喜欢小动物,对于动物的尾巴更是感到好奇和新鲜。本课教学设计意在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有效地运用感知原理,尊重和赏识学生,通过“摸尾巴”“与小动物打招呼”等游戏调动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在课文阅读方面将以“读”的训练为主线,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认识生字、读通句子、会读对话等层次,了解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趣味。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有关尾巴的资料,既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真正地感受到动物们的尾巴样子有趣,而且各有各的用处,还让学生在创编儿歌的过程中主动地运用了语言。‎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小动物图片及相关尾巴图,多媒体课件。(教师)‎ ‎2.熟读课文,预习生字。收集小动物图片或者玩具,并了解这些动物尾巴的特点。(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识字游戏——“摸尾巴”。‎ ‎(1)导言: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快拿出你的小手,我们来做个摸身体的游戏吧!摸摸你的鼻子,摸摸你的耳朵,摸摸你的嘴巴,摸摸你的头发,摸摸你的尾巴……‎ 预设:生疑惑,我们没有尾巴啊?‎ ‎(2)导学:我们人类没有尾巴,那谁有尾巴呢?(动物。)你知道哪些小动物有尾巴吗?它的尾巴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说自己知道的有关小动物尾巴的资料。)‎ 预设:‎ 我见过马的尾巴。马的尾巴长长的,和长头发一样。‎ 我见过猴子的尾巴,它的尾巴也很长。‎ 我见过燕子的尾巴,它的尾巴像剪刀。‎ ‎(3)小结:同学们的知识可真丰富,知道这么多有尾巴的动物。‎ ‎2.板书:“尾巴”,识记生字。‎ ‎(1)指名读词。‎ ‎(2)指导学生观察拼音。发现“巴”没有声调,读轻声。师补充:要读得又轻又短。‎ 30‎ ‎(3)指导学生记住字形。‎ 导学:你还有什么办法记住“尾”和“巴”这两个字?‎ 预设:‎ 尾:偏旁记字法,上面一个尸字头,下面一个毛字。‎ 联想的方法记:身体的后面长一条毛茸茸的尾巴。组词:尾巴 狗尾草 凤尾竹 巴:数笔画的方法记;减一减,色——巴。组词:尾巴 巴住 结巴 ‎3.过渡:动物王国里有尾巴的动物可多了,前两天,它们进行了一场大比赛呢!它们要比什么呢?‎ ‎(板书:在“尾巴”前加上“比”)‎ ‎4.认读课题。‎ ‎(1)指名读课题。‎ ‎(2)导学:这个“比”字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预设:‎ 可以用数笔画的方法记;联想的方法记,两个人站在一起比个子。组词:比较 相比 比赛 比美 比一比 设计意图:小游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再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介绍有尾巴的动物,相机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增强了学生对识字的兴趣和信心。自然引出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过渡:想知道哪些动物参加了比赛吗?赶紧来读读课文吧!‎ ‎2.提出自读要求:‎ ‎(1)边读边看插图,不会的字可以看拼音,注意把每个字的音读准确。‎ ‎(2)找一找有哪些小动物参加了比赛,用横线画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学生看图借助汉语拼音自由地轻声读课文。‎ ‎4.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参加比赛的小动物。‎ ‎(1)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相应的带拼音的词语和图片。‎ ‎(2)和最喜欢的小动物,亲热地打个招呼。‎ 预设:‎ 生:我喜欢小兔子。你好,小兔子,你的长耳朵真可爱。‎ 师(模仿兔子回答):谢谢!你也很可爱。‎ 生:我喜欢孔雀。孔雀,你的衣服真漂亮。‎ 师(模仿孔雀回答):谢谢!你的校服也很好看。‎ ‎…………‎ ‎(3)多媒体课件播放小动物们的话。(我的尾巴长。我的尾巴短。我的尾巴好像一把伞。我的尾巴弯。我的尾巴扁。我的尾巴最好看。)并依次出现小动物的名字,请学生大声喊出它们的名字。(齐说、指名说。)‎ ‎5.去掉图片认词语。‎ 导学:现在,小动物们的照片不见了,你还能认出它们的名字吗?(自由读——齐读)‎ ‎6.去掉拼音开火车读动物的名字。组织学生争当小老师教学生读。‎ ‎(1)读好带轻声字的词。兔子 鸭子 猴子 ‎(2)加手势读好“松鼠”:“松”是平舌音,“鼠”是翘舌音。‎ ‎7.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导学:瞧,字宝宝从词中蹦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多媒体课件出示“谁、长、短、把、伞、兔、最、公”8个生字。)‎ ‎(2)指名认读。‎ 30‎ ‎(3)学习新偏旁“扌”,识记生字“把”。‎ 扌:读作提手旁。提手旁表示用手做某些动作。在字的左侧。(多媒体课件演示一些手的动作并出示相应的字,如:打、拍、拾等。)‎ 导学:今天的生字中也有一个带“扌”的字,它是哪个?请你做一做这个动作。你会给它组词吗?‎ 预设:把(车把)(把手)(一把尺)‎ 导学:“把”是多音字。组词:bà刀把儿 ‎(4)识记“长”和“短”。‎ 课件出示两条直线,一长一短。请学生说一说有什么发现,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生字“长”和“短”。长和短是一对反义词。‎ ‎(5)识记生字“公”和新偏旁“八字头”。‎ ‎①出示生字“公”。‎ ‎②导学: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 预设:‎ 加一加的方法记,八字头加“厶”;减一减的方法记,“松”去掉木字旁,就是“公”。组词:公共 公牛 公开 ‎③导学:“八”也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一个新的偏旁,“八字头”。和同学们说一说自己认识的带有八字旁的字。‎ 预设:分、谷、共等。‎ ‎(6)识记生字“谁、伞、兔、最”。‎ 导学:你是怎样记住这四个生字的?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吧!‎ 预设:‎ 谁:①用加一加的方法记“谁”,左边一个言字旁,右边一个“隹”字。②组词:是谁 谁家 谁的 伞:①用实物图片来识记,对比伞的实物识记“伞”的字形。②用字谜识记“伞”字,一根柱子好些梁,没有门窗没有墙,好像一座小亭子,用它挡雨遮太阳。(打一用具)(谜底:伞)‎ 兔:①用对照图片联想记忆的方法记,上面的部分像是兔子的头,长撇和竖弯钩像是兔子粗壮的两条后腿,最后一点像是兔子的尾巴短短的。②组词:白兔 兔子 最:用加一加的方法记,日+耳+又=最。‎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通过学生和同桌讨论记忆生字,与同学分享识字的方法这一环节,让学生开动脑筋,自主分析字形。学生在识记本课生字和偏旁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并了解了两个带有新偏旁的字的特点,举一反三,为学生以后自主识字打下基础。‎ 三、再读课文,巩固生字 ‎1.师导学,提出阅读要求:‎ ‎(1)在课文中画出会写的生字和会认字,把要求会认的字多读几遍,加深印象。‎ ‎(2)想一想,儿歌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学生按要求再次自由读课文。‎ ‎3.组织学生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展示。‎ ‎(1)同桌的两个学生轮流读,互相正音。‎ ‎(2)读得好的地方互相学习,不太好的地方一起改进。‎ ‎(3)同桌间拿出生字卡片,互相考一考。‎ ‎4.把生字根据结构分类。‎ ‎5.指名读课文,交流儿歌的主要内容。‎ 30‎ 预设:这首儿歌告诉了我们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 ‎6.指名分段读文,巩固识记生字。‎ ‎7.游戏——走迷宫,巩固生字。‎ ‎8.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生字回文、同桌互考、走迷宫游戏等形式巩固识字效果,同时启发学生按照汉字的构字规律对字形进行分析综合,把识字的过程变成活跃思维的过程。充分利用形象化的图片调动各种感官,既激发识字兴趣,又增强记忆。‎ 四、辨认字形,指导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字:长、比、巴、把。认读、组词。‎ ‎2.指导观察:“比、长”。这两个字都有一个共同的笔画“竖提”。‎ ‎3.学习新笔画:“竖提”,书写时,注意与“竖钩”的区别。(“竖提”的“提”的方向是向右。)‎ ‎4.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预设:“比”字的第四笔是“竖弯钩”,落在竖中线上;“长”的“横”要落在横中线上。‎ ‎5.指导书写“比、长”两个字时要注意字的书写笔顺。“比”的第三笔是“撇”;“长”的第一笔是“撇”,第二笔是“横”。‎ ‎6.学生描红,一边描一边记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看谁写得正确美观。‎ ‎7.指导观察“巴、把”。“巴”字单独书写时第三笔的“横”落在横中线上;“把”字中的“巴”写在田字格的右面,“竖弯钩”的“竖”落在竖中线上。‎ ‎8.教师指导学生书写“巴”的笔顺。强调“竖弯钩”写得要舒展一些。“把”是左右结构的字,“提手旁”写得要窄一点,比右面的“巴”高。‎ ‎9.学生描红,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及时展示写得好的学生作业。‎ ‎10.评议。(用投影展示学生作品,评出最佳作品,奖励一颗闪光的小星。)‎ 设计意图:从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设计“观察——分析——书写——激励”的过程,促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得到提高,提高学生的写字兴趣。‎ 五、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 ‎2.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查找相关的资料,了解它的尾巴的作用。‎ 设计意图:每个儿童都拥有好奇心,都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教师要善于开启、引导他们去保留好奇心,从生活中去发现、去观察、去感受事物。‎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导入新课 ‎1.导言: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朋友:聪明猴。让我们跟它打个招呼吧!你好——‎ ‎2.多媒体课件出示聪明猴的话:‎ 人们都叫我聪明猴,是因为我脑子灵,学过的东西记得特别牢,今天我想考考小朋友们是不是跟我一样聪明,学过的东西是不是都记住了。‎ ‎3.导学:现在我们就来检验一下,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有没有忘记。‎ ‎(1)拼一拼,写一写。‎ wěi   bɑ    bǐ  yi    bǐ 尾 (  )   (  )(  )(  )‎ ‎  yì  bǎ sǎn   chánɡ duǎn ‎(  )(  )伞    (  ) 短 ‎(2)导学:到底有哪些动物参加了比赛呢?(指名回答,教师在黑板上贴上对应的图片。)‎ 30‎ ‎①学生认读小动物的名字,并贴到相应的图片下面。‎ ‎②指导学生用一句话来表达:‎ 课件显示句式:参加比尾巴的有__________,有__________,有__________,有__________,有__________,还有__________。‎ 设计意图:用聪明猴的话,引导学生主动回顾上节课学过的字词。在复习巩固生字的同时,练习有序地表达,并在激励中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继续学文。‎ 二、细读对话,理解内容 ‎1.导学:那这些小动物是怎么比尾巴的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82页,大声朗读课文。‎ ‎2.认识小节:这篇课文一共有四小节,每三句是一小节,小节与小节之间有空行。‎ ‎3.认识问号,学会读问句。‎ ‎(1)请四个同学来读课文,每人读一节,其他的同学要注意听,注意看,注意想,你们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没有读懂的地方用铅笔做记号。‎ ‎(2)指导学生先在自己的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3)组织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预设:‎ 生:第1小节和第3小节的标点符号都有像耳朵一样的符号“?”。‎ ‎[师相机引导学生认识问号(?)]这个符号叫问号,这样的句子叫问句,要把句子最后的部分读得往上扬。听老师读一读。(师范读,生跟读。)‎ 导问:(课件显示六句问话)这六句分别问了什么?指导学生读出语气。‎ 引导学生发现这篇课文第1小节有三个问句,第2小节分别回答了这三个问句。第3、4小节也都是这样。‎ ‎4.学习答句,理解内容。‎ ‎(1)导问:你们能把刚才的问题回答出来吗?(根据学生的回答,屏幕显示相对应的句子,出示板书。)‎ ‎(2)课件显示有关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①出示有关松鼠的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用“好像”说话,了解打比方的写法。‎ ‎②出示有关孔雀的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孔雀的尾巴最好看”。用“……最……”说话。‎ ‎③通过做动作的形式,让学生理解“扁”。‎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1)这篇课文里,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问题呢?和同桌对读一下。一人问,一人答。‎ ‎(2)指两名学生分别读问句和答句。‎ ‎(3)评价读的情况,并让学生谈谈怎样才能读得更好。‎ ‎(4)小结:‎ ‎①问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②要将动物尾巴的特点表现出来。‎ ‎③轻声要读好。‎ ‎(5)用不同方式朗读:生生对读,师生引读,小组拍手读,加上动作表演读,男女生比赛读,推荐读。‎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读,要让学生不断地读、充分地读,在读中促进理解,在读中增加感悟。教师要创造读的情境,要采取多种朗读方式,培养学生读的兴趣,要让学生愿意读、乐于读,从而能自主地有感情地朗读。‎ 三、巩固字词,熟读成诵 ‎1.背诵课文。‎ 30‎ ‎(1)导学: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但知道了课文内容,而且会读课文了。你们能不能根据板书,把课文背下来呢?先自己背背,再同桌互背。(学生自背,同桌互背。)‎ ‎(2)指名背课文。‎ ‎2.游戏:找尾巴。‎ ‎(1)课件出示没有尾巴的动物图片和它们的尾巴。导言:这些小动物都有可爱的尾巴,可是,有一群小动物的尾巴却不见了,它们可伤心了,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它们把尾巴画上去吗?‎ ‎(2)提出活动要求:‎ ‎①说说这些动物的名称。‎ ‎②说说这几种动物尾巴的主要特点,如,牛的尾巴又细又长,马的尾巴像人的长发。‎ ‎③添画动物的尾巴,画好之后同学之间互相交换看一看,夸夸别人的画。还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动物,说说它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以“读”的训练为主线,让学生感受读的乐趣,在个性化的朗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在找尾巴的游戏中,既巩固了识字,又训练了学生观察、绘画、口语表达等多项能力。‎ 四、资料补充,拓展阅读 ‎1.导言:还有许多其他小动物要来比尾巴。瞧,你们认识这些小动物吗?(课件显示图片:①长尾巴的;②短尾巴的;③像伞的尾巴的。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小动物吧。)‎ ‎2.同学们,你们能像课文那样模仿着说一说吗?‎ 课件出示——‎ 谁的尾巴长?   ______的尾巴长。‎ 谁的尾巴短?   ______的尾巴短。‎ 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______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3.学生自由尝试着说一说,教师及时激励:你们真了不起,会编课文了。谁来读给大家听?(指名三位学生读。)‎ ‎4.你们再来观察这组图,课件显示——(乌龟、鱼、锦鸡)请同学们给它们编一首儿歌。‎ ‎(1)教师提出要求:‎ ‎①三问三答。②回答问题语句要完整。③注意先问的先答,后问的后答。‎ ‎(2)请学生自己想一想,说一说,再在小组内说说。(学生练说)‎ ‎(3)指名汇报。‎ 预设:‎ 谁的尾巴尖?乌龟的尾巴尖。‎ 谁的尾巴扁?鱼的尾巴扁。‎ 谁的尾巴最好看?锦鸡的尾巴最好看。‎ ‎(4)指名朗读自己写的儿歌,可以多请几位读。全班学生一起读。‎ 小结:同学们,通过你们的讨论和研究,我们知道了动物的尾巴不管长还是短,不管弯还是扁,不管漂亮还是难看,它们都有自己独特的作用。只要是适合自己的尾巴,就是一条好尾巴。除了你们说的这些,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小动物。同学们可以到动物园中去看一看,然后把你看到的告诉给老师和同学。‎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拓宽学生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学生看到可爱的动物图片和有趣的资料,学习的兴趣马上被激发。教师有序地引导,培养了学生概括事物特征的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创编儿歌,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加了课堂信息量。‎ 板书设计 30‎ 教学反思 本设计通过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同时,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活动,让学生充分地读,学生想读、乐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体会感情,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在读中了解运用语言文字。‎ 为了提高识字的趣味性和效率,本设计注重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从会读到会认,抓住识字规律,有层次、有梯度地把识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与认识的事物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发展语言,提高认识能力。‎ ‎7 青蛙写诗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一年级学生的认字、识字能力不强,而本课识字量较大,对于学生来说有些困难。为了突破这一难点,依据儿童心理特点,本课教学设计采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抓住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做到识用结合。同时依据教材图文并茂,内容活泼形象的特点,结合学生年龄特点,以富有情境的图画,多种形式的朗读为载体,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语言,启迪孩子的灵性!在教学中体现三个结合:把阅读和巩固识字相结合,阅读和培养语感相结合,阅读与促进学生的发展相结合。‎ 课前准备 ‎1.(1)制作有文中景物和生字的课件。(教师)‎ ‎(2)制作水珠、蝌蚪、青蛙等头饰。(教师)‎ ‎2.生字、生词卡片,收集并认识各种常用标点符号。(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30‎ 一、情境激趣,引入新课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导学:(教师边讲故事,边在黑板上画简笔画)孩子们快看,我们的黑板变成了一个美丽的荷花池,荷花池里都有什么啊?(荷叶、荷花、小蝌蚪、水泡泡、一串小水珠)呀!下雨了!这时,从池塘里跳出一只青蛙。它要给我们写诗了!‎ ‎2.设疑导入:青蛙到底写了一首什么样的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青蛙写诗》。‎ ‎3.教师板书,学生跟着书写,齐读课题。‎ ‎4.学习“写、诗”这两个字。通过定位联想法识记生字并组词。同时强调:“诗”是整体认读音节,并且是翘舌音,引导学生反复认读。‎ ‎5.认识新偏旁“冖”。‎ 设计意图:导入环节,犹如一台戏的序幕。利用简笔画画出本课的插图,激发学生的兴趣,讲故事般引出课题,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之中入情、移情、陶情,并认识了生字“写、诗”,分散了识字的量,降低了识字的难度。‎ 二、初读课文,定位识字 ‎1.导学:借助拼音自己试着读读儿歌,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把本文要求认读的生字圈画出来。‎ ‎2.学生按要求自由拼读儿歌,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圈画生字,并把生字多读几遍。‎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感知生字的读音及课文的内容。学生重点注意听清自己圈画的生字词的读音。‎ ‎4.多种形式读文。先同桌互读纠错,再组内赛读,最后指名读文,其他学生从字音是否正确和语句是否通顺两个方面评价。‎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环节本着这一原则,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然后与同桌、小组成员合作学习,最后班内汇报学习成果,使学生体会到自学和合作学习的乐趣。‎ 三、深入读文,随文识字 ‎1.学习第1小节,认识“点、要”两个生字。‎ ‎(1)指名朗读第1小节,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做出评价。‎ ‎(2)指导朗读,注意感叹句的读法,要读出青蛙的喜悦之情。‎ ‎(3)识记生字“点”,认识新偏旁“灬”。“灬”有时表示尾巴,如在“燕”字中就表示尾巴;有时表示“火”,如在“热”“蒸”等字中就表示“火”。‎ ‎(4)识记“要”字,引导学生认读,并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它。‎ ‎(5)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写”“诗”“点”“要”,引导学生多种形式灵活巩固认读。(小老师领读并组词,开火车认读并组词,班内竞赛抢读,猜一猜读。)‎ ‎2.学习第2~4小节,认识“过、给、当、串、们、以”。‎ ‎(1)导学:青蛙写诗了,它是怎样写的呢?都有谁来帮忙了?我们来看第2~4小节。‎ ‎(2)学生自由读文,圈画出谁来帮忙了。‎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并贴图。‎ ‎(4)出示第2小节,指名朗读。‎ ‎(5)导学:在这一节中藏着三个生字宝宝,你能找到吗?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预设:‎ 过:用加一加的办法记,辶+寸=过。组词:过去 过来 过年 给:用加一加的办法记,纟+合=给。组词:送给 给你 当:也可用加一加的方法记,+=当。当是一个多音字。‎ ‎(6)导学:水珠也来帮忙了,多少水珠来帮忙呀?‎ 30‎ 预设:一串水珠。‎ ‎①学习“串”,可以用象形记忆法,两块肉用一根竹签穿起来,就是“串”。‎ ‎②课件演示“串”的古今字变化。学生认真观察记忆字形,理解字义。‎ ‎③运用:有什么东西是成串的?(一串项链、一串辣椒、一串香蕉、一串灯笼、一串葡萄、一串冰糖葫芦、一串羊肉。)‎ ‎(7)谜语:门外有人——们。学习“们”字,强调读音是轻声。‎ ‎(8)用数笔画的方法学习“以”字。‎ ‎(9)导学:这么多小伙伴来帮忙,它们是怎么帮忙的?‎ ‎①学生汇报,教师课件演示: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它们的形状,让学生说说有什么发现。(学生说说谁像谁,潜移默化地学习比喻句。)‎ ‎②导学:这些都叫标点符号。让我们用“……像……”的句式说说这些标点符号。‎ 预设:小蝌蚪像逗号;水泡泡像句号;一串水珠像省略号。‎ ‎③拓展:你还知道哪些标点符号?(?;!)(课件播放:标点符号歌)‎ ‎3.学习第5小节,教学“成”字。‎ ‎(1)导读:有这么多好朋友帮助小青蛙,它终于把诗写成了。出示生字“成”,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记住“成”字。‎ ‎(2)指名读第5小节。其他同学要思考:听了青蛙写的诗,你们发现了什么?‎ 预设:只有一个字“呱”。‎ ‎(3)指导学生有节奏地朗读“青蛙的诗”。‎ ‎4.创设游戏情境“小蝌蚪找家”,巩固识字效果。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小蝌蚪,学生认读生字,读正确了小蝌蚪就可以回家了。‎ 生字回文,与阅读再次结合。‎ 导学:这些生字放回课文里你们会读吗?(先自由练读,再齐读。)‎ 设计意图:本文生字较多,随文识字的形式降低了学生认字的难度。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激发了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丰富了学生识字记字的经验。游戏巩固识字,寓教于乐,提高了识字教学的实效。‎ 四、指导写字 ‎1.指导书写“们”字。‎ ‎(1)引导学生观察“们”的间架结构和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汇报交流,强调“们”字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 ‎(3)教师范写,学生书写。‎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2.学写生字“下”。‎ ‎(1)引导学生观察“下”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汇报交流,书写。‎ ‎(3)学生练习书写。(提醒书写姿势。“三个一”。)‎ ‎3.引导欣赏:你认为哪个字写得好,就对它笑一笑,并向同桌夸夸你写的字。‎ ‎4.师生共议,展示优秀作业,发“笑脸”奖。‎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写字指导至关重要。本环节在写字指导的过程中并没有平均使用力量,而是有所侧重。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中,“们”是难点,它是唯一一个合体字,所以在指导时重点指导“们”字,从而帮助学生逐步发现合体字的书写规律。“下”字笔画较少,而且对于独体字的书写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不作为重点指导,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同时在指导书写中培养学生自主观察、评议及正确书写的能力。充分尊重学生的观察体验,并让学生在扎实的书写练习、交流评议中给予“笑脸”鼓励,使学生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30‎ 五、课堂小结,自主作业 ‎1.再读思考:通过阅读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当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不懂的地方时,如果是简单的可以当堂解决,其他的内容引入下一课时教学。)‎ ‎2.自己给自己留作业:‎ 预设:(1)抄写生字词。(2)熟读课文。‎ 设计意图:在本节课即将结束之时,让学生回顾读懂的内容,并对没有读懂的内容进行梳理,培养学生总结的能力和问题意识,同时也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改变以往的老师留作业的方式,让学生自己给自己留作业,不仅激发了学生作业的兴趣,也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巩固生字 ‎1.(课件演示:青蛙图)引导学生和青蛙交流,打个招呼。‎ ‎2.引导学生结合图画,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词语。‎ ‎(1)课件出示字词:写诗、雨点儿、我要、过来、一串水珠、可以、给你、当心、我们、成了。‎ ‎(2)自读、小组内读、全班汇报读。‎ ‎3.去掉拼音,利用卡片开火车读生字词。‎ ‎4.生字回文,整体感知。‎ ‎5.导入:还记得你上节课结束时的疑问吗?让我们走进课文去解决这些“?”吧!‎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孩子对生字记得快,忘得也快,学习的主动性还不强,需要老师有目的地帮助强化复习字词,夯实语文基础知识。通过回读课文,不仅巩固生字词,还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此环节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夯实,注重与上节课知识间的联系,从巩固学习内容入手,抓住学生心中的疑问,实现自然过渡,导入新课。‎ 二、创设情境,感悟课文 ‎1.学习第1小节——感受雨天的美。‎ ‎(1)(课件出示插图的动画)创设情境:快听:嘀嗒,嘀嗒……什么声音?(下雨了)是啊!文中哪句话也写到下雨了?(指生读句子:下雨了,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你感受到了什么?(雨下得很小。)是从哪儿感受到的?‎ ‎(2)启发想象:‎ ‎①雨点儿一滴一滴落到了水里,落到了荷叶上,落到了……快把你看到的告诉大家。‎ 预设:生1:雨点儿落到绿绿的荷叶上滚来滚去的。‎ 生2:雨点儿落到水里,小河的水呀一圈一圈的可美啦!‎ 生3:水里的小蝌蚪们都来啦,它们都把小脑袋露出来了。‎ ‎②如果你是青蛙,想想雨点儿落到了你的身上,你会是什么感觉?‎ 预设:我会感觉凉凉的,痒痒的,很好玩!‎ ‎③如果你是青蛙,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你会怎么样啊?‎ 预设:高兴极了;觉得景色太美了!‎ ‎(3)导读:快把你的感受读出来。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一句:下雨了,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 ‎(4)引读:所以青蛙高兴地说——齐读本小节最后一句:我要写诗啦!‎ ‎2.学习第2~4小节。分角色朗读对话,感悟童趣。‎ ‎(1)过渡:听到青蛙要写诗啦,瞧瞧谁来帮忙啦?‎ ‎(2)随着学生回答板书: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 ‎(3)导学:你是从哪几小节知道的?(2、3、4)自由读这三个小节,思考:它们都帮了什么忙?‎ 30‎ ‎(4)随着学生回答板书:小蝌蚪()——逗号;水泡泡()——句号;一串水珠()——省略号。‎ ‎(5)导学:为什么它们能当逗号、句号、省略号呢?‎ ‎①出示小蝌蚪图片,你们发现什么了?(小蝌蚪真像逗号。)‎ ‎②师请孩子吹泡泡,你们发现什么了?(水泡泡圆圆的,很像句号;我觉得它不但圆,还透明,很漂亮!)‎ ‎③指导学生朗读:多有趣啊!快出声地读一读第2、3小节。(学生练读后指名读。)‎ ‎④引导学生认识省略号。出示图片理解词语“一串水珠”。为什么不说一个水珠呢?‎ 预设:省略号是六个点,一个水珠不像,我觉得一串水珠排起来很有趣!水珠们很团结!‎ ‎⑤引读:快把你的想法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6)引读:是啊!多有趣的对话呀!多好的朋友啊!快试着小组内分角色有感情地读一读。‎ ‎(7)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8)小结:大自然中的事物和我们的生活联系多紧密呀!我们和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是好朋友。‎ ‎(9)依据板书,引领孩子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的背下来。‎ ‎3.拓展延伸,训练语言。‎ ‎(1)导学:多有趣的诗歌呀!快根据课文内容,想想大自然中的事物还有什么可以当逗号、省略号和句号?‎ ‎(2)通过班级讨论得出:圆圆的(  ),当个小句号;一串(   ),当省略号;(  )带个小尾巴可以当个小逗号。‎ ‎4.学习第5小节,美读诗文,启迪灵性。‎ ‎(1)导学:有这么多好朋友帮助青蛙,它终于把诗写成了(课件出示第5小节),快大声地读一读,看看自己能发现什么?(诗的内容只有一个“呱”字。)‎ ‎(2)导学:青蛙写的诗多有意思,只有一个字——呱。这个字是拟声词。再读,读出不同的语气。‎ ‎(3)导学:“呱呱,呱呱”是青蛙的语言,你能不能做个小翻译,给大家解释一下青蛙的诗写的是什么内容?‎ ‎(4)学生自由猜测青蛙“呱呱”的内容。‎ ‎5.引读全文:雨天的景色多美呀!青蛙的朋友们多团结呀!所以青蛙才能写出这么美的诗,让我们带着喜悦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本环节从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经验出发,利用课件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理解为什么小蝌蚪能当逗号,水泡泡能当句号,一串水珠能当省略号。把识字与理解诗文结合起来,同时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加上适度的拓展与想象,不仅发展了学生的语感,还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启迪了孩子的灵性。这样长期训练,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指导观察,自主书写 ‎1.指导书写“雨”字。‎ ‎2.导学:观察这个生字,书写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预设:中间的四个点的方向要一致。‎ ‎3.引导观察“雨”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根据学生汇报,教师范写指导。‎ ‎4.引领孩子按“一写二看三对照”的方法主动去写好字。‎ ‎5.用投影把写得好的展示给大家看。‎ 30‎ ‎6.观察“个”字,自己尝试写一个。‎ ‎7.班内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评价。(重在发现优点,鼓励。)‎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让学生体会发现的快乐,同时也使写字教学不仅仅停留在指导的层面上,更多的是学生的积极参与。有重点地指导书写和课件演示观察仿写相结合,使生字教学扎实有效且富有趣味,不乏味。‎ 四、背诵课文,总结全文 ‎1.学生参看板书练习背诵课文。‎ ‎2.齐声背诵课文。‎ ‎3.师生谈收获小结。‎ 设计意图:在课堂的结尾让学生背诵课文谈谈收获,不仅能帮助低年级学生丰富语言积累,还能提高学生的总结和概括能力,同时让学生感到成功的快乐。‎ 板书设计 青蛙写诗 蝌蚪()——逗号(,)‎ 水泡泡()——句号(。)‎ 一串水珠()——省略号(……)‎ ‎      呱呱   呱呱呱 教学反思 ‎1.情境激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本节课首先呈现给学生文中景物的图片,学生在欣赏中感受,在感受中认识生字,在识字中了解课文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了多种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如:猜字谜、游戏巩固识字等,学生在活动中、游戏中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课堂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追求“识字生活化、情境化、游戏化”,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 课堂上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通过小组学习、合作学习、互动交际,促使他们动脑、动眼、动手、动嘴,调动多种感官协调参与。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在游戏中识字。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0‎ ‎8 雨点儿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来说,如何引导他们尽早进入阅读阶段,给他们打开一个建立在生活经验基础上的丰富多彩的文本世界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本课设计特别注重教师的有效引导,架起生活与教材的桥梁,意在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主动探究中识字,读懂课文,初步了解雨点儿的作用,同时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中的科学奥秘产生兴趣。‎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教师)‎ ‎2.了解雨水对花、草的作用。(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1.多媒体课件出示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水中就不见。(雨)‎ ‎2.通过谈话,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 ‎(1)导问:生活中你见过什么样的雨呢?‎ 预设:大雨、小雨、雷阵雨、毛毛雨、狂风暴雨。‎ ‎(2)导问:你观察过大雨吗?是什么样的?‎ 预设:大雨有时伴着雷声、闪电,像用盆往下泼一样,落在地上的雨水很快就汇成溪流。‎ ‎(3)这种雨在夏天常见,小雨在什么季节下?‎ 预设:春天、秋天。‎ ‎3.揭示课文题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雨的课文。(板书课文题目)‎ ‎4.指导朗读课文题目,强调儿化音的读法,同时读出雨点儿的可爱。先跟老师读,再齐读。‎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教师。知识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越感兴趣。本环节以学生喜欢的谜语引入,并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印象中的雨,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生活经验与语文学习结合起来,丰富学生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儿化音是我们学普通话的难点,应重点指导。‎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一)过渡:这么可爱的雨点儿,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快打开书来读一读吧!‎ ‎(二)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提出自学要求:‎ ‎1.自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在小组内由组长带领学习这一课的生字宝宝。‎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下面带有拼音的词语,重点强调平翘舌音、儿化音和轻声。‎ 课件出示带有拼音的词语:‎ shǔ bù qīnɡ   yún cǎi    bàn kònɡ    wèn dá    dào nǎr   dì fɑnɡ 数 不   清  云   彩    半  空     问 答    到哪儿  地  方 ‎ méi yǒu   ɡènɡ hǎo   lǜ sè   zhǎnɡ chū 没  有   更   好  绿 色    长   出 ‎2.小组比赛,“开火车”认读没有拼音的生字。‎ 30‎ 课件出示生字:‎ 数 彩 半 空 问 到 方 没 更 绿 出 长 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在识字、学词、读文感知内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努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比赛是学生特别喜欢的方式,而小组比赛更有助于培养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三、多种方法,随文识字 ‎1.过渡:同学们真棒,这么快就记住了这么多生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找一找这些字宝宝吧!‎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评价。‎ ‎3.朗读第1自然段,学习生字“数”“彩”,认识新偏旁“彡”。‎ ‎(1)导学:瞧这些雨点儿,它们下得多欢快呀!沙沙沙,沙沙沙!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些雨点儿是从哪里来吗?你能用文中的话回答吗?‎ ‎(2)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3)学习生字“数”。‎ ‎①导问:这一滴一滴的雨点儿飘落下来,数得清吗?‎ ‎②出示词语卡片“数不清”,齐读。‎ ‎③认识“数”,拼读。‎ ‎④说一说还在哪儿见过这个字。‎ 预设:在数学书上。“数”是一个多音字。‎ ‎⑤请小老师领读词语“数不清、数学”。‎ ‎(4)教学“彩”。‎ ‎①导问:数不清的雨点儿,从哪里飘落下来?‎ ‎②记字形:用加一加的办法记住这个字。‎ ‎③请小老师领读词语“云彩”。‎ ‎④认识新偏旁“彡”,说一说还见过哪些带有“彡”的字。‎ ‎(5)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读出雨点儿的多。‎ ‎4.朗读第2~4自然段,学习生字“半、空、问、到、方、没”。‎ ‎(1)过渡:雨点儿飘呀飘,它们在半空中相遇了,说着悄悄话呢!它们在说什么?请你自由地读一读第2~4自然段。‎ ‎(2)引导学生用书中的话回答: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都说了什么?‎ ‎(3)分角色朗读:一名同学来当小雨点儿,一名同学来当大雨点儿。男女生配合读。‎ ‎(4)导学:在这一部分中藏着几个生字宝宝,你找到了吗?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 预设:‎ 半:用数笔画的方法记忆。‎ 空:穴+工=空,认识新偏旁“穴”,表示洞穴。‎ 问:可以用加一加、换一换的方法,也可以用字族识字法,区分“问-闪-闻”。‎ 到:用加一加的办法识记,组词:到处、到来。认识新偏旁“刂”。‎ 方:谜语“一万点”。‎ 没:联系生活实际记忆或说反义词识字:没—有。‎ ‎5.学习第5自然段,认识生字“更、绿、出、长”。‎ ‎(1)引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大雨点儿,小雨点儿都去了它们想去的地方,不久——‎ ‎(2)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3)学习生字“绿”,引导学生找出表示颜色的两个字?(红和绿)认读“绿”。‎ 30‎ ‎(4)学习“更”,组词:更大、更多。‎ ‎(5)谜语识字“出”——山上有山。‎ ‎(6)学习生字“长”,指导两个读音,学习用两个读音分别组词。‎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要与读文结合起来,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读文、学词、学字,枯燥的识字活动变得有趣。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为学生的自主识字打下基础。‎ 四、快乐游戏,巩固生字 ‎1.游戏:找朋友。课件出示:“小雨点儿”身上写音节,“大雨点儿”身上写字,把“小雨点儿”与“大雨点儿”连一连。再给“大雨点儿”身上的字找朋友(扩词)。‎ ‎2.游戏:让花更红。‎ 导学:小朋友,小雨点儿的本领可真不小,它能够让花开得更红,开得更艳。我们小朋友的本领也不小,只要你读对它,小雨点儿就会自动落到花朵上,小花就会开得更大、更红了(课件演示课文第88页的插图)。‎ ‎3.导学:将字宝宝放在课文里,希望大家也能很顺利地将它们读出来。‎ ‎4.指名读。评议。重点指导问句的读法以及对话时不同角色的语气。‎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巩固了识字效果,努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这一环节进一步将学生的读引向感受、理解、体会的层次,在读中感悟语言,从而读出诗歌的意境,培养语感,受到美的熏陶。‎ 五、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会写字:问、半、你、有、从。‎ ‎2.指名领读、组词。‎ ‎3.指导书写“你”字。‎ ‎(1)引导学生观察“你”的结构和占格特点。‎ 预设: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2)学习新笔画“横钩”。‎ ‎(3)教师边范写边讲解“你”字,学生书写。‎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5)评比与欣赏。‎ ‎4.引导学生学习“问、半、有、从”的书写,先同桌说一说书写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再独立练习书写。‎ 设计意图:写字是一年级教学的重点。在进行写字教学时,要遵循写字规律。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以及基本笔画的书写,注意字的间架结构,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再美观地书写生字。“你”是本课书写的难点,笔画较多,又含有一个新的笔画“横钩”,所以在书写时要重点指导。‎ 六、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新朋友,老师希望你们以后也和今天一样多开动脑筋,多想办法,主动认识生字朋友,这些朋友会帮助你们学到更多的知识,会让你们变得更加聪明。‎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努力地去识字。‎ 第二课时 一、情景导入,复习生字 ‎1.导学:上节课我们和雨点儿做了新朋友。这节课我们再跟它一块儿学习,一块儿做游戏,我们就变成了——(好朋友)‎ ‎2.引导学生完成说话训练:现在请我们的好朋友也到教室来,好吗?注意邀请雨点儿,就要把它的名字读准。(强调儿化音)哪位小朋友愿意来邀请它呢?要用上礼貌用语!‎ 30‎ ‎3.复习生字。‎ 导学:雨点儿听到这么有礼貌的邀请,准备进教室啦!但是它在进教室前,想请小朋友们来认认这些生字朋友。‎ ‎(1)出示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 ‎(2)出示词语,学生齐读。‎ ‎4.引导学生轻声喊出“雨点儿”,教师板书课文题目。‎ 过渡:你们看,雨点儿来啦!(打开课件,雨点儿纷纷从天空落下来,一边唱着“小雨沙沙”的歌)‎ 设计意图:复习是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复习并掌握已学的生字。教师的情境导入,又把学生引入到文本之中,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 二、深入读文,朗读感悟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过渡:来了这么多好朋友,谁能数得清?‎ 预设:数不清。‎ ‎2.出示第1自然段。‎ ‎(1)指名朗读。比比谁读得让人感觉雨点儿多。‎ ‎(2)引导学生带动作读。‎ ‎3.导学:除了课文里的雨点儿数不清,开动脑筋想想:你还见过什么东西数不清呢?‎ ‎4.引导学生用“数不清”说话。‎ ‎5.导学:雨点儿是从哪儿飘落下来的?(从云彩里)‎ ‎6.课件动画演示: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引导学生仿照“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这一句式说话。‎ 进行句子训练:小松鼠从( )跳下来。( )从( )回来。‎ ‎7.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自读自悟,在课文的句子中理解词语,又用词语拓展思维,进行说话,做到了对语言的积累、内化和吸收。‎ ‎(二)品读第2~4自然段 ‎1.过渡:这数不清的雨点儿里面有大雨点儿,有小雨点儿(出示图片)。瞧,这就是其中的一个大雨点儿,那就是其中的一个可爱的小雨点儿。小雨点儿看见大雨点儿匆匆忙忙地从它身边路过,睁大了眼睛,好奇地问着,大雨点儿笑眯眯地回答着。它们在问什么,答什么呢?让我们到课文中找找答案吧。‎ ‎2.学生自由朗读,寻找答案。‎ ‎3.汇报交流。‎ 预设:‎ ‎(1)大雨点儿问小雨点儿:你要到哪里去?‎ ‎(2)小雨点儿这样回答: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 ‎4.引导学生体会“你呢?”这句话没说完整,这是谁问谁?问什么?引导学生将问句补充完整。‎ ‎5.分角色朗读它们之间的对话。先同桌练习,再全班男女生分角色读。最后师生合作读。‎ ‎6.导学:为什么大雨点儿跟小雨点儿去的地方不一样呢?‎ 课件演示:出示一盆小花,让学生说说小花需要的是大雨点儿还是小雨点儿?它们能换吗?想一想哪些地方需要大雨点儿呢?‎ 预设:干旱地区、沙漠地区需要更多的水分,所以大雨点儿去了更远的地方,去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让那里也能长出花草。‎ 30‎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提供给学生机会,提供学生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学习第5自然段 ‎1.过渡: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真开心呀!它们都找到了自己的新家。不久,雨停了,太阳出来了,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雨后的景色吧!(播放课件)(教师解说:大雨过后,彩虹出来了,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在这美丽的大自然中,溪水流得更快了,鸟儿叫得更欢了,它们都表达着自己无比高兴、愉快的心情。)你能用动听的语言来赞美这些美景吗?(指名答)‎ ‎2.数一数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两句)指名美美地朗读第5自然段,其他同学评价。‎ ‎3.让学生就这一自然段质疑并自己请小老师解答。‎ 预设:‎ ‎(1)为什么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2)为什么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 课件演示:干旱无水的大地经过雨水的滋润,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 ‎4.教师渲染:这就是干旱无水的大地,没有花也没有草。大家盼呀,盼呀,终于下雨了,大地湿润了,不久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 ‎5.指导朗读:这一切都是谁的功劳?你喜欢雨点儿吗?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齐读全文。‎ ‎6.播放歌曲《小雨沙沙》。‎ ‎7.学做小诗人。‎ 导学:有位小诗人欣赏了雨后美景后,写了一句诗赞美雨点儿。‎ ‎(1)出示:(雨点儿是绿色的,小草喝了它,变得更绿了。)‎ ‎(2)仿说句子。(出示雨后美景图提示学生说话。)‎ ‎8.引导学生说一说:如果你是大雨点儿,你去哪儿?如果你是小雨点儿,你去哪儿?‎ ‎9.美美地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吧!‎ 设计意图:在学生看了直观的图片后,给学生创作的时间和机会,尝试让学生仿说,做到学以致用。学生能够把学到的表达方法在自己的语言中加以运用和再创造,这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大有益处。‎ 三、想象说话,总结全文 ‎1.导读:我们的地球越来越美了,这些都是谁的功劳呀?(雨点儿)那我们再亲切地叫它一次吧!(生齐:雨点儿)‎ ‎2.引导想象:如果你就是这些小花小草,你会对雨点儿说什么呢?(出示课件,生想象说话)‎ 预设:‎ 生1:谢谢你,雨点儿。‎ 生2:谢谢你,雨点儿,你让我喝够了水。‎ 生3:谢谢你,有了雨水我们才能生长,我们的生长离不开水。‎ 生4:我会说:“可爱的雨点儿,谢谢你给我水喝。”‎ 生5:你帮助我长高了,妈妈看见了会很开心的。‎ 生6:你不但帮我洗干净身上的灰尘,还给了我营养,你以后要经常来看我,好吗?‎ 生7:雨点儿,我们交个朋友,好吗?‎ ‎3.引导想象:假如你是雨点儿,你最想到哪里去?为什么?‎ 预设:‎ 生1:我最想到沙漠去,让那里不再干旱,开出红的花,长出绿的草。‎ 生2:我最想到庄稼地去,帮助庄稼生长。‎ 生3:我最想去校园的花坛,让那里的花更红、叶更绿。‎ 30‎ ‎4.总结:你们都是最可爱的雨点儿,最可爱的孩子。世界有了你们会变得更美。感谢亲爱的雨点儿们,让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草更绿;让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让沙漠也变成了绿洲,雨点儿去过的地方,都会变得更加美丽,我们大家都深深陶醉了。让我们轻轻地拿起课本,美美地读一遍课文来欢送雨点儿,好吗?(配乐齐读全文)‎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提供给学生机会,提供给学生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后,总结全文,使学生对文本的学习有整体感。‎ 四、 布置作业 学完了这篇课文,小朋友们都知道雨点儿落在草地上,小草会更绿;雨点儿落在树林里,树会更高;雨点儿落在花园里,花会更红;雨点儿落在菜园里,菜会更绿……雨点儿除了能帮植物生长,它还能干什么呢?回家可以问问自己的爸爸妈妈。‎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力求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自由、充满趣味的课堂氛围,将生活与识字有机结合。‎ 一、趣味盎然,让学生爱上语文 课堂伊始便以谜语开头引入新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情境创设、游戏活动加上教师生动的语言更使整节课都沉浸在一种快乐的氛围中。‎ 二、方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 识字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识字,运用多种方法识字,为学生今后自主识字,学好语文打下了基础。‎ 三、注重朗读,读中感悟 本课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自由地朗读,将内心对雨点儿或喜爱,或感激,或佩服的情感,自然而然地释放出来。学生在课上将朗读演绎得十分精彩。‎ 口语交际指导方案 ‎“用多大的声音”教案设计 30‎ 教材分析 本单元口语交际的内容是“用多大的声音”,教材通过三幅图创设了三个情境,引导学生发现说话时有时候需要大声,有时候需要小声。教材中用两个问句激发了学生探究和表达的欲望,学生在探究“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的过程中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养成了良好的表达习惯。‎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交流与表达的兴趣和欲望,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活动,感受交际的乐趣。‎ ‎2.知道说话时有时要大声,有时要小声,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判断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逐步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重、难点)‎ ‎3.在交流与表达的过程中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教师)‎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想请大家认识一位小朋友,(课件出示一个小男孩的图片)大家看,他叫聪聪。和他打个招呼吧!‎ 生:(兴奋地)聪聪,你好!‎ 师:聪聪和我们一样,也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他最近遇到了点问题,特别苦恼。你们愿意帮帮他吗?‎ 生:愿意!‎ 师:有一天,聪聪在走廊里遇到了他的同学,于是聪聪就大声地喊:“你好,我们一起去玩吧!”恰好老师经过这里,老师对他说:“请不要大声说话!”聪聪记住了。上课了,老师叫聪聪回答问题,聪聪想起了老师的话——不要大声说话,于是就用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又说:“请你大声一点。”聪聪有些糊涂了,到底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谁来告诉他?‎ 生(纷纷举手):我来,我知道!‎ 师:呀,你们都知道啊!快来说一说吧!‎ 生1:我觉得在走廊里要小声说话,或者不说话。‎ 生2:上课回答问题时要大声说话。‎ 师:看来,说话时有时要大声,有时要小声,那到底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用多大的声音合适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交流“用多大的声音”。(板书口语交际题目)‎ 设计意图:通过讲故事将学生带入到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发现在生活中有时候说话要大声,有时候说话要小声,从而自然地引出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二、创设情境,主动交流 师:(课件出示图书馆的情境)同学们,你们都去过图书馆吧!在图书馆里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呢?‎ 生:应该小声说话,这样才不会影响其他人读书。‎ 师:你能表演一下图书馆中的对话吗?和你的同桌练习一下吧!‎ ‎(生兴奋地与同桌练习。)‎ 师:谁愿意和你的同桌一起来表演一下?‎ 生1:(小声地)请问,这里有人吗?我可以坐在这儿吗?‎ 30‎ 生2:这里没人,你可以坐在这儿。‎ 师:真好,这两位同学不但知道在图书馆要小声地说话,不影响其他人读书,而且还知道运用礼貌用语,真是懂礼貌的好孩子。‎ 师:(课件出示小朋友讲故事的情境和课间与老师交流的情境)同学们看这两幅图,这是什么地方?图上都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生:第一幅图是在教室里,一个小朋友正在给同学们讲故事。‎ 师:是啊,小朋友在讲故事,他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 生:应该大声说话,不然的话同学们就听不清了。‎ 师:哦,讲故事时要大声,同学们,你们记住了吗?以后讲故事的时候一定要大声。‎ 生:记住了!‎ 师:那第二幅图呢?‎ 生:第二幅图是一个小朋友捡到了一块橡皮想要交给老师。‎ 师:他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呢?‎ 生1:应该大声说,要不然老师听不到。‎ 生2:我不同意,我觉得应该小点声说话。下课了,其他同学都休息了,不能影响他们。‎ 师:(笑)哈哈,两位同学的看法不一样了,同学们,你们怎么想?‎ 生:(议论纷纷)大声说!不对,小声说!‎ 师:同学们说得都不错,都能说清自己的理由。老师觉得,课间在教室里说话要小声一点,不然会影响别人休息,也会影响班级的纪律,但声音也不能太小,一定要让对方听清楚。‎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本环节用课件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情境,学生在情境中判断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并与同桌交流表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生活与口语交际的联系。‎ 三、联系生活,学会用合适的声音说话 师:在不同的场合要用不同的声音说话,想一想在生活中你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 生1:在饭店吃饭时要小声说话,这样才不会影响其他人用餐。‎ 师:嗯,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生2: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要大声说话,这样才能让同学们、评委老师听清楚。‎ 师:不错,比赛时一定要有气势。‎ 生3:看电影时要小声说话,或者不说话,要不然会影响别人看电影的。‎ 生4:在医院里要小声说话,不能影响病人休息。‎ 师:说得对,在公共场所要小声说话。‎ 生5:家里来客人了要大声问好,这样才热情。‎ 生6:打电话时声音要大一点,这样对方才能听得清,但如果在公共场所声音也不能太大,不能影响别人。‎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像大家说的那样用合适的声音说话。‎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离不开生活实际,口语交际更离不开生活实际,只有将口语交际与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才能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学以致用。‎ 四、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说话有时候要大声,有时候要小声。‎ 生2:我还知道表演时、回答问题时要大声说话。‎ 生3:我知道在公共场合说话要小声,不能影响其他人。‎ 30‎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说话有时候要大声,有时候要小声。该用多大的声音说话,我们要根据说话的场合、说话的对象等来决定。希望同学们以后说话的时候注意这个问题,用最合适的声音说话,做最文明的小学生,好不好?‎ 生:好!‎ 师:请同学们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请他们也和我们一起用最合适的声音说话,做最文明的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并谈收获,将本节课的内容进一步深化巩固,同时为学生创设表达的平台,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平等的互动交往的过程。”口语交际更需要创设实践的空间,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提高学生听的能力,说的水平,参与讨论的热情,并学会与人交往。为此,本节课,我注意巧妙地创设交际情境,从生活中汲取素材,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我再进行适当的引导、点拨,使学生在生生合作、师生合作中,不断地掌握、完善交际要点。‎ ‎1.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表达欲望。课堂中力求能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都有说话、讨论、评价的机会。为了改变口语交际课上单纯乏味的说教,课堂上我采用“讲故事”“演一演”等形式,把单纯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行为结合起来,促进了知与行的转化,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喜欢上表达,喜欢上交流。‎ ‎2.为学生创设了表达的情境,降低了表达的难度。我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活动情境中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在“玩中学”“学中玩”,既激发学生说的愿望,又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明其理、信其道,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有张有弛。‎ 语文园地六指导方案 教学目标 30‎ ‎1.能根据结构将生字分成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两类,初步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体会汉字的美。(重点)‎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背诵儿歌,认识表示方位的词,能辨别前后左右,能参照太阳辨别方向。(重、难点)‎ ‎3.在认识各种招牌的过程中识记生字,养成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 ‎4.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在朗读中体会月亮的神奇、美丽。熟读成诵,背诵积累古诗《古朗月行》。学习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的阅读方法。(重点)‎ ‎5.喜欢阅读,积累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拓展课外阅读量。(难点)‎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小兔子的头饰。(教师)‎ ‎2.课文插图、“我会说”中的词卡。(教师)‎ ‎3.准备水果图和虎王图作为奖品。(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导学: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去游园吗?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去畅游语文乐园,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园地六”。老师先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这个园地可好玩了,不但可以欣赏有趣的图画,可以做游戏,还可以穿越到古代……在这些有趣的活动中,我们还可以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如果谁表现得好,还可以得到好多奖品呢(拿出水果图和虎王图),你们愿意去吗?‎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教师便用充满诱惑力的语言,针对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的特点,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畅游语文乐园的情境,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的热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游戏活动,巩固知识 字词句运用 ‎(一)连一连 ‎1.创设游戏情境,引出活动一。‎ 过渡:现在就开始我们今天的语文之旅吧!小朋友们看,我们来到了一片果园里。(课件出示果园的情境,逐渐放大呈现出活动一插图中的带有生字的苹果。)咦,地上掉了好多苹果,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助语文乐园中的管理员根据苹果上的生字来分一分苹果吗?‎ ‎2.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想怎么分。‎ 预设:‎ 生1:我想根据生字的音节来分,整体认读音节分到一个筐里,其他音节分到一个筐里。‎ 生2:我想根据结构来分,左右结构的生字分到一个筐里,上下结构的生字分到一个筐里。‎ ‎3.课件出示书中图片中的篮子,引导学生按结构将生字分成两类,学生汇报,教师点击课件完成连线。‎ ‎4.引导学生说一说还知道哪些左右结构的字,哪些上下结构的字。‎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活动将学生带入语文学习的情境中来,学生边玩边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先请学生自己确定分类标准,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说一说还知道哪些左右结构或上下结构的字,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扩大了学生识字的空间。‎ ‎(二)读一读,背一背 30‎ ‎1.过渡:分完了苹果我们继续游玩,小朋友们,我们来到了一片草地上。呀,坏了,我们迷路了,我只知道我们要向东走,你知道哪面是东吗?‎ ‎2.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哪儿是东,哪儿是西,哪儿是南,哪儿是北。‎ ‎3.出示儿歌:这首儿歌就能告诉我们怎样去辨别方向。‎ ‎4.学生借助拼音自由地读一读儿歌。‎ ‎5.教师范读,学生认真听,注意听清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6.指名分句朗读,教师相机指导字音。‎ ‎7.同桌合作读一读,互相纠正字音。‎ ‎8.请男女同学合作朗读,读出韵味。‎ ‎9.请同学们再读这首儿歌,一边读一边圈出表示方位的字词。‎ ‎10.引导学生汇报,课件出示相对的方位词。‎ 前——后 左——右 东——西 南——北 ‎11.出示生字卡片,同桌互相认一认,找一找方向相反的字。‎ ‎12.情境表演。‎ ‎(1)请全班同学面向东方,也就是太阳升起的地方。现在我们的正前方就是东方,我的后面是——(西),我的左面是——(北),我的右面是——(南)。‎ ‎(2)在小组里一边做动作,一边读一读儿歌。‎ ‎(3)请一名同学做导航员,一边读儿歌,一边帮助大家做动作来辨别方向。‎ ‎13.游戏巩固。‎ ‎(1)结合教室中的座位说一说“前后左右”。‎ 我的前面是______,我的后面是______,我的左面是______,我的右面是______。‎ ‎(2)老师说口令,同学们按照口令要求做动作:‎ 例如:举起你的左手,摸一摸你的右耳朵,向右转等。‎ ‎(3)创设情境:现在你知道我们该往哪儿走了吗?‎ 学生结合儿歌内容,根据课件中太阳的位置介绍“东南西北”。‎ ‎14.齐声诵读儿歌,整体回顾。‎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把儿歌读得正确、流利。同时,结合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创设了丰富的情境,设计了有趣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游戏、情境中读文识字,辨别方向。‎ 展示台 ‎1.过渡:(课件出示活动三的情境图)小朋友们看,现在我们来到了一座小镇上,小镇上可真热闹啊!不过,这些建筑物都是干什么的?你们知道吗?‎ ‎2.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介绍建筑物的名称和用途。‎ ‎3.引导学生自由地读一读招牌上的汉字,不会读的可以问一问同桌,也可以问老师。同桌互相考一考。‎ ‎4.指名领读招牌上的汉字。‎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在自读、同桌互助、请教老师的过程中主动识字,逐步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 三、总结回顾 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畅游了语文乐园,旅程虽然还没有结束,可我们的收获一定不少,在语文乐园中,不但可以做游戏,还可以学到很多语文知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一样,只要大家留心观察,就会学到很多知识,认识很多汉字。希望我们都能做一个细心的孩子,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第二课时 30‎ 一、导入新课 导学:本节课我们继续畅游语文乐园,再一次走进“语文园地六”,本节课我们又会有哪些奇遇和收获呢?‎ 二、日积月累 ‎1.导学:晴朗的夜空里,挂着圆圆的月亮,多美的夜晚啊!看到这样的美景唐朝大诗人李白写了一首诗,想听吗?‎ ‎2.教师范读、领读,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学生借助拼音自由地朗读古诗。‎ ‎4.指名读古诗,教师相机纠正字音。‎ ‎5.结合书中插图,一边读一边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说一说读懂了什么。‎ ‎(1)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李白把月亮当成了白玉盘?‎ ‎(2)课件慢慢出现圆圆的月亮,月亮中倒映着亭台楼阁,青云在天空中飘动。‎ 过渡:圆圆的月亮像一个白玉做的盘子,瞧,月亮还像什么呢?‎ ‎6.指导朗读。‎ 小时候不知道圆圆的月亮是什么,把它叫做白玉盘。又以为它是梳妆用的镜子,飞到蓝蓝的云上了。多美的景色啊。让我们来把古诗美美地读一读吧!‎ ‎(1)结合图画读古诗。‎ ‎(2)给古诗划分节奏。‎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7.配乐诵读。‎ ‎8.练习背诵古诗。‎ ‎(1)同桌合作背一背。‎ ‎(2)指名背诵。‎ ‎(3)出示画面进行引导,全班齐背。‎ 设计意图: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形象、直观的表象是理解古诗的桥梁,此环节借助多媒体,创设了丰富、生动的图像,既引起学生对古诗学习的兴趣,又把图文结合起来,同时引导学生掌握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的学习方法。‎ 三、和大人一起读 ‎1.过渡:又到了我们的读书时间了,今天我们要读的是一首儿歌,请大家齐读儿歌的名字“谁会飞”。‎ ‎2.教师范读,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儿歌中写了几种动物?‎ 预设:儿歌中写了鸟、马还有鱼。‎ ‎3.学生自由朗读儿歌,圈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认字。‎ ‎4.指名分小节朗读,纠正字音。‎ ‎5.引导学生思考:文中提出了几个问题,是怎样回答的?‎ ‎6.在小组里交流,编动作读儿歌。‎ ‎7.指名边读儿歌边做动作。‎ ‎8.导问:除了小鸟还有谁也会飞?‎ 预设:蜻蜓会飞,蜜蜂会飞……‎ ‎9.课件出示几种会飞的小动物,引导学生仿照课文编写儿歌。‎ ‎10.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词句。‎ 导学:你喜欢哪些词语或优美的句子,与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交流,读一读,背一背。‎ ‎11.作业:‎ ‎(1)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一读这首儿歌。‎ 30‎ ‎(2)试着仿写一段儿歌。‎ 设计意图:通过与大人一起读儿歌的活动,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质量,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积累好词佳句,从而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六》的设计内容较为丰富,既关注了字词句的训练,也关注了积累和阅读,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认识汉字,学习语文,突出了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为了将枯燥的语文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本课教学尤为关注兴趣的激发。整个教学设计以畅游语文乐园这一情境贯穿始终,通过多媒体课件和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同时,关注了语文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拓宽了语文学习的范围,学生在完成了本课的学习之后能够举一反三,获得更多的知识,增强主动学习语文的意识。‎ 30‎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