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20咕咚(说课稿)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20咕咚(说课稿)

咕咚 《咕咚》是一篇童趣盎然、情节曲折的童话故事。课文讲的是一 只小兔偶然听见“咕咚”一声,吓得撒腿就跑,其他动物也跟着逃跑, 只有狮子提出质疑,并且要去看看,这才让大家明白:“咕咚”原来 是木瓜成熟掉到湖里发出的声音。这个故事告诉大家:听到或遇到任 何事情,一定要动脑筋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随别人。这 篇课文情节通俗易懂,但是篇幅较长,共有 12 个自然段,并且有较 多的对白。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结合我对课文的分析与理解,并且 充分考虑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 12 个生字,会写 7 个字。学习一个新部首。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进行分角色表演。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咕咚”究竟是怎么回事。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 和口头表达能力。 2.培养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分组表演,实现师生多边互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育学生凡事要讲根据、眼见为实,不能道听途说,盲目地下结 论。 根据这三个维度的目标要求,我采取激趣促读、创设情境的教法, 做到教与读结合、扶与放结合。引导学生采取自学探究、小组合作等 学习方式来学习这篇课文。力求建设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使学 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让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本课的教学重点为: 一.识字、写字。 二.理解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表演课文。 教学难点为: 了解课文主旨,体会“听到任何事情,都要动脑筋想想或去看看, 才能了解事情的真相。” 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为两课时。第一课时让学生初读课文,理清 层次,通过合作学习,将课文中的大量对白组成小剧本,进行表演, 再以句带段,以读带讲,深入分析课文,理解文章中心。第二课时主 要学习生字、书写生字。运用多种形式,将枯燥的生字教学渗透于有 趣的游戏、情境之中,通过摘木瓜、开火车的游戏,让学生轻松愉快 地学习生字。 以下我着重对第一课时的教学做进一步说明。 一.创设情境,设置悬念,激趣导入。 好的开端是一堂课成功的一半。正因为如此,我运用激趣导入, 进行猜谜语、听声音比赛。利用课件引导学生的听觉、视觉、思维想 象多渠道运作起来,积极参与到学习中。而且我还特别设计了个别声 音用耳朵比较难以辨别,学生只好用眼睛揭开谜底,从而初步接触课 文“眼见为实”的主旨。最后出示“咕咚”的声音,让学生猜猜这样 的声音通常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让学生模拟发 “咕咚”声,从而引出课题。并且告诉大家:千万别小看这个有点奇 怪的声音,它可在森林中掀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呢。 二.初读感知,理顺层次。 通过教师的范读和学生自渎,让学生解决三个问题。 1. 文章有多少个自然段落? 2. 课文中出现了哪几种动物? 3. 根据插图,复述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这个环节中,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复述故事,出示课文中的四幅挂 图,要求学生按照“谁、在干什么、为什么这样”的顺序,完整地说 说每幅图的意思,并且集体评议。发挥师生评价的作用,促进学生的 认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理清了课文的脉络,可以帮助学生 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并且为下一步的合作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抠对白,制作小剧本 善于读书的人,会把书越读越薄。意思就是说在理解的基础上, 要自己会归纳和总结。善于学习的人,同样会把课文越学越精简。这 篇长课文,情节却很简单,对白比较多,我便引导学生自己用笔划出 所有的对白,组成一个小剧本,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在这 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情感熏陶感染和示范作用,因此,我 通过插图和创设情境,让学生把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经过老师和 学生之间的表演,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表演,小组和小组之间的表演等 多次反复的朗读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来体会短小的剧本所表达的故 事精髓。 四.分组合作学习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而传统的教学弊端在于:教师 用烦琐的教学分析占用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事实上,语文学科具有很 强的实践性。当学生有迫切的学习兴趣,并且这篇文章又简单易懂, 我便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去学习。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 可以自由选择学习伙伴;自由选择学习内容;甚至可以自由选择学习 的方式。使课堂上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信息交流呈现出双向 和多向互动的局面,从而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自觉、主动、热情的学 习状态。 有了小剧本作为主线,我就做到由“扶”到“放”,放手让学生 自主地学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句或者几句对白,找到课文出处, 学习探讨整个段落中小动物的心理活动、动作反应、表达情绪的关键 词、朗读的语气等等。 通过小组讨论,孩子们在全班交流了学习成果。如小兔的第一句 对白,出现在第二自然段,孩子们紧扣“撒腿就跑”的这个动词,抓 住小兔胆小的心态。充分发挥想象,“咕咚”究竟是个如何可怕的东 西。学生还能结合生活实际,形象地模拟“撒腿就跑”这个动作。其 他动物的盲目跟随、慌乱紧张,狮子的好奇大胆、要一探究竟的场景 都在合作学习中一一再现。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情感体验之后,带感情朗读便水到渠成。此 时再次让学生整体朗读全文,进行总结,完成“总—分—总”的课文 学习结构。 五.动脑动口,升华主旨。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综合性学习要求,第一学段的学生要结合语文 学习,观察自然,并结合社会活动,用语言或图文表达自己的见闻和 想法。所以在《咕咚》这课的设计中,我设计了一组问题,进行口语 表达练习,并给孩子留下情感发挥的余地。 1. 你最喜欢课文中的哪种动物,为什么? 2. 你想和他们说些什么? 3. 以后我们遇到类似的事情应该怎么办? 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这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领悟到“凡事要动 脑筋,要眼见为实,不要盲目跟随别人。”的道理,使课堂有效地结 合学生的生活与情感体验。 六.作业练习,课内外结合。 我设计了读一读、说一说、演一演、评一评等自主选择练习,体 现了学习的层次性、综合性。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