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25玲玲的画教案新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25玲玲的画教案新人教版

‎5 玲玲的画 ‎1.会认“玲、详、幅、催”等15个生字,会写“评、奖、及”等10个生字,会写“评奖、时间”等7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试着用上“得意、伤心、满意”等关键词,了解课文内容,复述故事。‎ ‎3.读懂爸爸说的话,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有时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心情的变化。抓住关键词语讲述故事。‎ 难点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爸爸说的富含哲理的话,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有时也能变成好事。‎ ‎1.识写生字 ‎(1)生字的读音:本课生字教学时可以归类进行认读,加强对读音的纠正和记忆。“懒、肯”读前鼻音,需重点指导“肯”字的读音,避免读成后鼻音。另有两个生字的读音容易读错,“幅”是第二声,读“fú”,与“福”同音;“拿”的声母是鼻音“n”;“详”读第二声时,“端详”指端庄安详;“详”读轻声时“端详”指仔细地看,课文中应读轻声,教师要帮助学生正音。‎ ‎(2)识记字形:识记生字可以用加一加、减一减等方法或抓住形声字构字特点、会意字构字特点等来识记。‎ 字不离词,用组词、说话的方法理解字义、识记生字也是不错的识字方法。如“一幅画、一幅图”“肯定、不肯、首肯”“催促、催眠”“报纸、报答、报告”等。‎ ‎(3)写字:会写本课的10个生字,指导学生书写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将生字进行归类再重点指导书写。‎ 本课要求写的字,可以和熟字组成常用词语,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读读写写:画画、画面、一幅画、评奖、评比、奖金、报纸、电报、另外、及时、来不及、拿手、捉拿、一并。‎ ‎2.朗读课文 本课情节简单,主题明确。重点是读正确、读流利,读出人物心情的变化。‎ 朗读的方式多样化,可以自由读、齐读、个别读,然后在小组里扮演角色对读,再指名在全班朗读。教师按上述朗读要求予以随机指导。‎ ‎3.迁移运用 10‎ 本课理解的难点是爸爸说的富含哲理的话,可以让学生联系上文,找一找故事中的“坏事”和“好事”。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聚焦到第8自然段中写到的“整张画看上去更好了”这一句。课文没有插图,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两幅画:一幅画着楼梯,楼梯上有污渍;另一幅添上小狗,小狗趴在楼梯上。让学生通过前后两幅图画的比较,感受“更好”在哪里,从而理解“肯动脑筋”的好处。可以拓展阅读主题类似的故事,进一步体会爸爸说的这句话蕴含的道理。‎ ‎1.预习提纲 ‎(1)预习课文,圈画生字词语,认读三遍。‎ ‎(2)给自然段标上序号。(3)画出文中不懂的词语、句子。‎ ‎2.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玲玲的画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 课时目标:‎ ‎1.会认“玲、详、幅”等15个生字,会写“画”“幅”等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识记“玲”字。‎ ‎(1)老师知道大家特别聪明,我想考考大家,大家想不想接受老师的挑战?‎ 我们一年级时学过一篇课文,课文里有一只鸟,它口渴了,后来想办法喝到了瓶子里的水,非常聪明,它是什么鸟呢?(乌鸦)‎ 古时候,有一个小男孩,他动脑筋想办法,从水缸里救出了自己的小伙伴,你知道他是谁吗?(司马光)‎ ‎(2)这节课,老师再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也是个肯动脑筋的孩子,你们想认识她吗?‎ ‎(课件出示一个女孩子的头像)请看,她叫玲玲,和她打个招呼吧!大家一起喊出玲玲的名字。‎ ‎(3)认识“玲”字。‎ ‎(课件出示“玲”字)对,这个字读“líng”,它的声母是边音,韵母是后鼻音,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第一个字,谁会读?(指名读)‎ 你是怎么记住“玲”字的呢?记这个字的时候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右边是“令”,不要记成了“今”)它还有很多兄弟姐妹呢,你能说说都是谁吗?(领、冷、铃、零、岭、龄……)同学们的记忆力可真是不错,帮助玲玲找到了这么多的兄弟姐妹们。‎ 10‎ 师介绍:“玲”,王字旁,表示“美好的事物”,右边是“令”,“玲”的读音跟“令”相近。“玲玲”指玉器敲击发出的声音,所以很多女孩子喜欢取这个名字,第二个音读轻声,大家一起读读。‎ 除了“玲玲”这个词,“玲”还能组词“玲珑”,是指物体精巧细致,也指人小巧敏捷。‎ ‎2.识写“画”字。‎ 玲玲小朋友不仅聪明,还画得一手好画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5课《玲玲的画》。(出示课件)板书课题。‎ 谁知道“画”是什么结构的字?写“画”的时候,横写好后,再写里面的“田”字,最后写外面的“凵”。“田”要写得稍小一些,下半部分包住“田”的一半。‎ 师边说边在田字格里范写。‎ 生在书上描写,师巡回辅导。‎ 展示台展示学生书法,集体评议、修改。‎ ‎3.一起读一遍课题。‎ ‎4.引导质疑:读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呢?(玲玲画了什么画?她画得怎么样?她为什么要画画?她的画怎么啦?)‎ 设计意图:‎ 莎士比亚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上课伊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回顾学过的课文《乌鸦喝水》和调动积累《司马光砸缸》这两个故事,既让孩子乐学,又植入了本课的主题“只要肯动脑筋,坏事有时也能变成好事”,为后面理解爸爸说的富含哲理的话做好铺垫。同时,随课题识字、写字,学生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效果更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自由读,或同桌互读,或小组互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或读拼音,或问同学,想办法解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在文中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课件出示:‎ ‎①玲玲为什么要画画?‎ ‎②她画了一幅怎样的画?‎ ‎③她对自己的画满意吗?‎ ‎④后来她的画怎么啦?她是怎么解决的?‎ ‎2.指名回答问题,初步感知课文,弄清文意。‎ ‎3.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课件出示:‎ 玲玲为了参加评奖,画了一幅名为《_________》的画。时间很( ),爸爸催她( )。谁知( )掉到了纸上,把画( )。她很( )。在爸爸的启发下,玲玲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 ),画变得( )。‎ 10‎ 设计意图:‎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带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识记生字,解决问题,充分培养、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了学习兴趣,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提高学习效率。‎ 三、链接预习单,检测字词,巩固字词,结合图文,初探人物心情。‎ ‎ 课件出示:‎ 预习单 ‎①朗读课文,圈画生字词,认读三遍,标出自然段序号。‎ ‎②圈画出文中难读与难理解的词语、句子。‎ ‎1.预习单反馈:指名分段读课文,学生评议、正音,巩固难读的字音,如:评、催、啪、脏、另、懒、并、糟、肯。‎ ‎2.课件出示下列三幅画,说说文中的哪三个自然段是写这三幅图的。‎ ‎3.指名回答。(它们分别是第1、4、8自然段)‎ ‎4.课件出示相关语句,说一说:玲玲的心情有什么变化?找出相关词语画上“ ”。‎ 课件出示:‎ ‎①玲玲得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 ‎②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啪的一声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伤心地哭了起来。‎ ‎③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眯着眼睛,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整张画看上去更好了。玲玲满意地笑了。‎ ‎5.指名回答,师板书。(得意、伤心、满意)‎ 设计意图:‎ 抓住文章主线,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发展。‎ 四、走近玲玲,读相关语段,随文识字,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 ‎1.读第1自然段,课件显示句中生字,随机识记,理解词语。‎ 课件出示:‎ ‎①玲玲得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 ‎(1)指名试读,学生评议、正音,随机识记“详、幅、评、奖”。‎ 10‎ ‎①你有什么好方法和生字交朋友呢?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用加一加、换一换、生字开花、组词造句等方法识记。如“详”和“羊、洋、样”,“幅”与“副、富”,“评”与“平、苹、坪、萍”比较识记;“奖”由“丬”“夕”“大”组合而成,还可以把“将”右下边的“寸”换成“大”托住上半部分,强调“奖”是上下结构的字。)‎ ‎②指导书写“幅、评、奖”,师范写,生在田字格里描红、临写。(“幅、评”都是左右结构,注意左窄右宽,“幅”右下的“田”字要写得又宽又扁;“评”右边的长横要穿插到左边偏旁中间;“奖”是上下结构,笔画较多,上下两个部件写得扁一些,且下面的“大”字出头部分要稍短。)‎ ‎(2)朗读指导:第一句里有6处读轻声,第3、4处连着读。书名读慢一些,强调画的名称。‎ 停顿建议:玲玲/得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 ‎(3)相机理解“端详”:“端详”是什么意思?生模拟“端详”(认真、仔细地看)的动作来体会,再说说“端详”的意思。‎ ‎(4)指名挑战金话筒:读出玲玲“得意”的心情。‎ ‎2.读第4自然段,随文识字,初步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 ‎(1)课件出示句段,指名读文,集体评议、正音,随机识记“候、啪、脏”3个生字。课件出示:‎ ‎②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啪的一声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伤心地哭了起来。‎ ‎(2)识记生字“啪”并扩词:“啪”不要读成了“拍”,组词噼啪、噼里啪啦。‎ ‎(3)理解“啪”的意思:师拿一支水彩笔,模拟课文演示水彩笔掉在桌上,请学生听声音。师引导:这就是“啪的一声”,“啪”是表示声音的,“啪的一声”该怎么读?(对,要读得响而短)你还能说几个像这样表示声音的单个字的词吗?(哗、咚、呜、呼、砰等)‎ ‎(4)识记生字“脏”:月+庄=脏(加一加),桩-木+月=脏(换一换)。组词:弄脏、脏水、脏话。‎ ‎(5)识写生字“纸”。‎ ‎①师讲解:“纸”是左右结构,右边是“氏”,不要多写一点。‎ ‎②生描红、临写,师巡视辅导。‎ ‎③指名展示书法,集体评议。‎ ‎④生扩词,说话。‎ ‎(6)指名再读句子。(朗读指导:读出事情发生得突然的语气。)‎ ‎3.读第8自然段,随文识字,读通长句子,初步体会人物情感变化。‎ 课件出示:‎ ‎③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眯着眼睛,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整张画看上去更好了。玲玲满意地笑了。‎ ‎(1)指名朗读句子。学生评议、正音,重点指导“拿”的声母是鼻音“n”,“懒”的声母是边音“l”。‎ ‎(2)屏显“拿、懒”,生交流识记方法。‎ 10‎ ‎①出示“拿”的古文字,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字。‎ 课件出示:‎ 编口诀识记:合手握持就是拿。‎ ‎②识记“懒”字:忄+束+负=懒。‎ 组词:懒惰、偷懒、懒虫。‎ ‎(3)指导书写“拿”。‎ ‎“拿”笔画较多,上下两个部件要写得扁一些,且“拿”下面“手”的第一笔撇写在横中线上。‎ ‎(4)师范写,生描红、临写,师巡视辅导。‎ ‎(5)展示学生书法,集体评议、修改。‎ ‎(6)再读句子,读通顺。‎ 设计意图:‎ 教学生字时采取随文识字的方法,抓住“端详、评奖、催、啪、糟”等重点字词进行识字教学。先从文中发现生字,然后学习生字,理解生字,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最后把生字放回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这样由字到词,由词到句,由句到篇,循序渐进,体现低年级语文教学“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理念。‎ 五、再读描写玲玲心理变化的句子,感悟其心理变化。‎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玲玲的心理变化,试着用上“得意、伤心、满意”这3个词语讲述故事。‎ ‎3.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爸爸富含哲理的话,明白“只要肯动脑筋,坏事有时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一、复习生字词,回顾课文内容。‎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读了课文和句子,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记牢了没有。‎ ‎(1)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课件出示:‎ 生字游戏:青蛙过河。(读对一个生字,青蛙就能跳过一片荷叶,直到跳到对岸。)‎ 课件出示:‎ 10‎ ‎①开火车读。‎ ‎②练习:分一分,把上面的生字按要求归类。‎ 前鼻音:( )( )‎ 后鼻音:( )( )( )( )( )( )( )‎ 平舌音:( )( )( )‎ ‎③识记生字“催、糟”。‎ a.识记字形:亻+山+隹=催,米+曹=糟。‎ b.生字开花:催(催促)(催生)(催眠),糟(糟糕)(酒糟)(糟糠)。‎ c.生练习用“催”说句子。‎ ‎(2)去拼音认读生字。‎ 课件出示:‎ 玲 详 幅 评 奖 催 啪 脏 报 另 及 懒 并 糟 肯 ‎(3)识字游戏:摘苹果认读生字。(板贴带生字的苹果图,生认读正确就摘走苹果作为奖励)‎ ‎(4)认读生词:课件出示生词,指名认读,男女分读。‎ 课件出示:‎ 玲玲 端详 这幅画 评奖 时间 催眠 时候 啪的一声 弄脏 报纸 另画一张 来不及 拿起 懒洋洋 并不像 那么糟 肯动脑筋 设计意图:‎ 教学生识字,必然要求学生说话和写话,尽管变式训练延长了汉字在学生头脑中的储存期,提高了识记效果,但长久不使用,也是会忘的。只有经常运用,才能在大脑里留下永恒的记忆,最终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因此,必须加强运用性的语言活动,让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巩固生字词。‎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课件出示:‎ 玲玲为了参加评奖,画了一幅名为《_______》的画。时间很( ),爸爸催她( )。谁知( )掉到了纸上,把画( )。她很( )。在爸爸的启发下,玲玲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 ),画变得( )。‎ 二、走近玲玲,深入体会玲玲的心理变化。‎ ‎1.玲玲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指名读相关语句并回答问题。(师板书:得意伤心满意)‎ 10‎ ‎2.玲玲的心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指名回答。‎ 课件出示:‎ 玲玲得意,是因为_______________。(她对自己的画很满意)‎ 玲玲伤心,是因为_______________。(她的画被弄脏了,再画一张也来不及了)‎ 玲玲很满意,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她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整张画看上去更好了)‎ 设计意图:‎ 通过感悟玲玲心情的变化,进一步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三、走近爸爸,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爸爸说的话的深刻含义。‎ ‎1.爸爸是怎么启发玲玲想办法补救那幅画的?找出爸爸启发玲玲的话,出示句子。读一读。‎ 课件出示:‎ 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儿什么,不是很好吗?‎ ‎(1)爸爸的话是什么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 ‎(2)假如是别的爸爸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说?‎ 比如劝慰、安抚:没事儿,脏就脏一点呗,反正得不得奖也没有关系啦!我们知道玲玲画画是最棒的啦!下次我们再参加,机会多着呢!‎ 比如批评、责备:哎呀,玲玲,你怎么搞的?怎么这么不小心呢?天天提醒你,做事要小心,做事要小心,你就是听不进去!看,今天知道大人说的话有多重要了吧?‎ 比如漠视、忽略:行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快去睡觉,明天还要上学呢!一幅画,值得你哭得这么伤心吗?‎ ‎(3)从这里可以看出玲玲的爸爸是个怎样的爸爸?(这是一个和蔼、有智慧、会教育孩子、给孩子自主权的爸爸)‎ ‎2.体会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爸爸说的话。‎ 课件出示:‎ 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有时也能变成好事。‎ ‎(1)指名读句子,理解“糟”的意思。(坏)‎ ‎(2)课文里的“坏事”和“好事”分别指什么?坏事是怎么变成好事的呢?‎ ‎(3)当时玲玲看到脏了的画的时候,她会想些什么呢?‎ ‎(4)想想:这里还能画些什么?‎ ‎(5)是啊!你们也是一群肯动脑筋的孩子!在生活当中,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有时也能变成好事。(生接后面爸爸说的话,进一步懂得道理。)‎ ‎3.联系生活实际谈谈爸爸说的这句话的意思。‎ 在生活当中,我们也会遇到类似的事情,老师这里有两个事例,你能像玲玲一样动脑筋想办法帮他们解决吗?‎ ‎(1)小红的衣服破了一个小洞……(妈妈在破了的地方绣了一朵花,衣服变得更漂亮了)‎ 10‎ ‎(2)爸爸买给我的鞋子小了,穿不了……(送给妹妹正好合适)‎ 设计意图:‎ 爸爸的话并不深奥,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去理解意思,学生更容易接受,学习起来也不枯燥乏味,更有趣味性,学生的参与度会高出许多。‎ 四、讲故事。‎ 一幅小小的画背后竟然有这么曲折的故事,谁能把这个故事再完整地讲给大家听一听呢?‎ ‎1.评选故事大王:同桌互讲故事,再指名全班讲,试着用上“得意”“伤心”“满意”这3个词。‎ ‎2.回家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设计意图:‎ 这个小故事很受孩子们欢迎,正好可以拿来作为语言训练的素材。让学生根据板书提示,同桌之间练习讲一讲,再通过在全班面前展示,师生共同评议,指导孩子们把故事讲好。‎ 五、指导书写“报、及”等生字。‎ ‎1.认读会写的生字,学生观察识记,教师指导方法:一看结构,二看占位,三看关键笔画。‎ ‎2.教师范写指导,生描红、临摹后,指名展示,师生集体评议、修改。‎ ‎(1)“报”字右边要先写横折钩,再写竖,让学生书空之后再书写。‎ ‎(2)“另”上面的“口”写得稍扁一些,“力”字的横折钩在横中线下侧,长撇从“口”底部竖中线起笔。‎ ‎(3)“及”是独体字,字的笔顺容易写错,起笔应该是撇,第二笔横折折撇一笔写成,和第一笔撇在一条水平线上,不要写得过长,撇和捺要舒展。‎ ‎(4)“并”的长横写在横中线上,最后一笔竖写得稍长一些。‎ 设计意图:‎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二年级的孩子,识字、写字在一年级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让孩子自主观察识记,教师加以重点指导,教会学生写字方法,对于字的笔画、结构从整体入手,感知字形特点,既发挥了教师的示范作用,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举多得。‎ 10‎ ‎《玲玲的画》篇幅短小却一波三折,是一篇读后让人颇受启发的小故事。主人公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不小心被弄脏,已经没有时间重画一张了,玲玲伤心地哭了。在爸爸的启发下,玲玲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地掩盖了污渍,还给作品平添了几分家的温馨。全文由玲玲和爸爸的对话展开故事情节,通过对话,我们能感受到爸爸的和蔼可亲。本课的教学,我觉得有以下优点:‎ ‎1.随文识字。‎ 教学中,我尝试着随文识字,抓住“端详、啪、糟”等重点字词进行识字教学。先读文,再将长句子、重点句子读通读顺,在句中发现生字,然后运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自主识记、理解,扩词说话,最后又把生字放回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这样由字到词,由词到句,由句到篇,循序渐进,体现了低年级语文教学“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理念。‎ ‎2.抓主线,帮学生理清思路。‎ 本文记叙的是常见的生活小事,内容集中,语言朴实,对话较多。玲玲的情感变化:得意(画好作品)——伤心(弄坏作品)——满意(画更漂亮)是本文重要的线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话语是课文的主题所在。在课堂开始,我就引导学生理出了文章的情感线索,在教学中牢牢抓住这条线索,使学生理清全文脉络。‎ ‎3.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课文中爸爸说的话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那么,如何深入浅出地让孩子悟出其中的道理呢?我曾经试想安排这样的一个环节:让孩子们说说生活中“坏事变好事”的例子。但是由于孩子们生活经历不够丰富,生活中劣势转化为优势的事遇到的并不多,感触不深,举例会有一定困难。鉴于此,我将这一环节改成“老师在生活中遇到的两个困难”,让学生帮助老师想办法解决问题,孩子们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 教学中,我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比如,对于随文识字的把控能力不够,课堂上教学不够连贯。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努力改善这些问题。‎ 10‎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