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7 发布 |
- 37.5 KB |
- 6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9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教 学 设 计 62 1 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目标】 1、读写生字,知道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正确分辩: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了解青蛙是益虫,懂得保护青蛙。 【教学重难点】 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分角色朗读和表演。 【教具准备】 头饰、课中操音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亲爱的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大家猜一个谜语: 1、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呀游。板书:小蝌蚪 2、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板书:青蛙 3、小蝌蚪和青蛙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板书:妈妈 4、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板书:找 齐读课题:第33课小蝌蚪找妈妈 二、观看动画,理清思路: 1、先请大家看这篇文章的动画片。 2、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小蝌蚪去找她的妈妈,先碰到了鲤鱼,又碰到了乌龟,最后才找到了他们的妈妈青蛙。 (2)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小蝌蚪怎样变成青蛙的故事。 随机板书:找鲤鱼乌龟变并在田字格里指导学生写“变”字 三、配乐朗读,初步感知: 1、师配乐范读,学生回答: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在书上标出。 2、学生配乐按自然段接读课文后,认读二类字。 灰黑色迎上去阿姨头顶披着鼓着 3、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板书:长出后退长出前腿尾巴变短 四、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1、那蝌蚪是什么样?学习第一段 帯动作表演读,突出小蝌蚪的特点,增加趣味性,加深对蝌蚪外形的认识。 2、青蛙什么样?学习第四段: 采用换角色自述的方式,让孩子们进一步加深对青蛙外形的认识。如—— 例:我是一只大青蛙,我头上鼓着一对大眼睛,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四条腿,宽嘴巴。(阐述自己的特征) 3、跳课中操《小青蛙找家》 4、指导写“披”字 5、采用分角色朗读、帯头饰表演等形式分别学习二、三、五段。 (1)用情景模拟和看课件演练的形式,让学生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三个词的意思;并板书:迎追游 (2)指导朗读不同的语气:小蝌蚪的焦急和欣喜鲤鱼妈妈的温和乌龟的慢吞吞青蛙的慈祥和疼爱 (3)引导质疑:为什么把乌龟当成它们的妈妈呢?(因为乌龟也有个大嘴巴)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白:之所以小蝌蚪认错,是因为鲤鱼妈妈没有把青蛙的全部特征描写清楚,才造成这样的误会。以后我们在描写人物外貌的时候一定要描写全面和具体,把特征说全。另外,小蝌蚪也不对,不能根据身体的部分的特征就去判断,也就是说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入了解。 62 五、板书总结,回顾全文: 这篇课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找,讲了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鲤鱼阿姨就迎上去问,看到乌龟像它们的妈妈就追上去喊,最后看到大青蛙才游过去叫妈妈。同时在找的过程中身体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先长出两条后退,再长出两条前腿,最后尾巴变短不见了,变成了青蛙。 【教学后记】 2 我是什么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冲、池、浮、黑。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3.初步感受科学童话,作者写作用词准确、生动的特点。通过对比朗读,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阅读其他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读写生字,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开课,激趣入文 1.聊天引出谜语。说说猜谜的方法。总结:要看完整个谜面。如果看到一半猜到答案,可以从下文去寻找证据,不急着说。 2.逐段出示课文,让学生逐步排除错误答案,最终得出“水”这个答案。 三、针对不足,精讲多练 (一)创设情境,快乐学习 1.我们已经猜出谜语了,水宝宝出现了。现在的水宝宝还在池子里,它很想去小溪里散步(出现小溪的画面),你们能帮帮它吗? 2.出示水宝宝接到的难题卡:读准带有生字的词语和句子。 3.激发学生接受挑战的信心。 (二)词语练习: 1.老师检查预习的时候发现,同学们读词语的时候是唱读,谁能像老师一样领着大家把整个词连起来读? 老师示范一个词语“池子” 学生领读“池子、小溪、江河、海洋” 2.出示: 温和灌溉田地发动机器 暴躁淹没庄稼冲毁房屋 检查学生能否整个词连起来读。 3.联系上下文理解“温和”、“暴躁” 教师引述:水宝宝脾气温和的时候,它会……水宝宝脾气暴躁的时候,它会…… 因为水宝宝会帮人们灌溉田地、发动机器,所以人们说它脾气很……因为水宝宝会淹没庄稼、冲毁房屋,所以人们说它脾气很…… (三)句子练习: 1.出示长句子,学生齐读。 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2.观察句子,水有什么变化?(从安静到喧闹从小到大) 3.教师出示形象的句子 62 师:孩子们,能不能通过你的朗读,让水宝宝慢慢变大,速度慢慢变快? 4.学生自己试读、个别展示读、全班齐读。 我 在池子里睡觉, 在小溪里散步, 在江河里奔跑, 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四)段落练习 1.读读一、二自然段,圈一圈水变成了哪些事物? (二)朗读一、二自然段,圈圈水变成了哪些事物。 (三)选择老师给出的句式,连起来说一说。 1.听老师读着第一自然段,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 2.第一次感受从水变到云。师边说边板贴“水”“汽”“云”三张小卡片黑板上只点两三点 师:一点两点小点儿够了吗?重点感受“无数” 3.第二次感受从水变到云。水弟弟也想变,谁来帮它变一变。一个学生上台贴,其他学生下面讲。 师:小点儿分开可以吗?重点感受“连城一片” 4.第三次感受从水变到云。水妹妹也来啦,谁来帮它变一变。师:想帮水宝宝的同学一起站起来说水变化的过程,说得越整齐,水宝宝变到空气中小点点就越多,我们一起整齐地来变一变好吗?学生齐说,老师板贴。 5.联系生活理解白衣服、黑衣服、红袍 这些云有时候穿着白衣服,(出示图片)那就是——白云 有时候穿着黑衣服,(出示图片)那就是——乌云。 早上的太阳照着云朵,云朵红彤彤的(出示图片),那就是——朝霞 晚上的太阳映着云朵,云朵红艳艳的(出示图片),那就是——晚霞。 (三)学习第二段 1.(播放“风声”)云娃娃在空中散步碰到了谁?引出第二段。 2.云娃娃碰到这些冷风会变成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把刚才摆在黑板上的三张写着“云”的卡片反过来,三张卡片分别变成“雨”“雹子”“雪” 3.出示第二自然段,教师引述:水珠水珠你叫什么名字? 小硬球小硬球你叫什么名字? 小花朵小花朵你叫什么名字? 作者用这种写法,把雹子、雪花的样子写得多生动呀! 4.摆卡片,感受“落、打、飘”用词的准确。 师:这些“雨”“雹子”“雪”,他们如果一起落下来的时候,位置各不相同哦,教师把“雨”“雹子”“雪”,三张卡片摆成中、低、高三个位置。(因为打的速度最快,飘的速度最慢) 5.想象画面,体会“落、打、飘”用词的精妙 师:老师读到“落”的时候仿佛看到小水珠撑着降落伞从天而降。你读到“打”的时候看到了什么呢?读到“飘”的时候又看到什么了呢? 6.三个动词、三个比喻把水各不相同的样子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一起再来把这一段读一读吧。这次沈老师要闭上眼睛喽。 六、引导观察指导书写 (一)出示“冲、池、浮、黑”四个字 1.比较学生写的“黑”字和范字。找出最主要的一个问题——横斜了。教师指导“四点底”写的时候的注意点“一左加三右两大包两小” 2.比较学生写的“浮”字和范字。找出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弯钩倾斜了。 4.学生书写、教师巡视个体指导。 【教学后记】 62 3 植物妈妈有办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12个生字及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会写4个生字,认识多音字“为、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一些方法。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1、读句子划去括号申不合适的字。 1)“仙桃石”是黄山岩石中的一种(其、奇)石。 2)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鸡蛋的形(壮、状)又各不相同。 3)课程表里的各门功课都要学好,其中语文、数学(尤、龙)为重要。 4)人能产生(巨、具)大的力量。 2、在括号里对上合适的词语。 ( )的云海 ( )的山峰 ( )的画家 ( )的风景 ( )的岩石 ( )的雄鸡 二、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秋天是植物种子成熟的季节,种子宝宝要告别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是用什么好办法来送别自己的孩子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板书课题。 出示【教学目标】 三、初读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请你边听边想,想想课文中讲了哪几种植物妈妈送孩子出去旅行,用“——”标出。 按提示回答:(1)课文中讲了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植物。 (2)课文中讲了三种植物,有______、______和 ______。 2、自由读课文 3、同桌互读课文 4、做找朋友的游戏:同桌互认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5、扩词练习【小组让学生扩词,其他学生跟读】 四、随文检查生字: 1、孩子如果已经长大 ,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wéi)家。 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什么办法? 旅 lǚ 组词:旅行 2、出示:蒲、降、娃、纷 (认读出示拼音) 蒲:图片、组词蒲公英。 降落伞:图片组词。 娃:音节、组词。 纷:音节、组词。 出示句子: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 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3、出图:带刺的苍耳 苍、洼、啪、炸、蹦(出示音节认读、组词) 出示句子: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它让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 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孩子们就能去田野﹑山洼。 出示:豌豆妈妈更有办法,她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 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就蹦跳着离开妈妈。 4、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不信你就仔细观察。 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说一说这.... 类的词语) 62 5、读生字歌谣。 小小蒲公英娃呀,乘者降落伞飞呀,纷纷旅行到山洼呀。 小小苍耳娃哟,带刺铠甲穿呀,挂住皮毛跑山洼呀。 小小豌豆荚呀,啪的炸开蹦跳离开哟。小朋友们细观察,探究植物奥秘呀。 6、考考你。 降 蹦 苍 纷 洼 娃 蒲 啪 旅 炸 察 识 “洼、娃”比较异同, 编字谜说说和圭字相关的汉字。 “有女就是娃,有水成坑洼,有手把画挂,有口是好哇,有虫变青蛙,有人是最佳。” 7、我会正确地、流利地读课文。 (单独读、合作读、小组读等) (1)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美读,要求读得有感情。 (3)自由读给喜欢的小伙伴听。 (4)看植物名称读出相对应段落。 五、小小书法家,书写要规范。 1、今天老师要教大家4个生字,是哪四个字呢? 2、指名读,组词。 3、自由“读帖”,说说你的发现。已—己,字形相近,提示编儿歌区别。 4、师范写“识”这个字,学生仿写,练写这四个字。师生评价。 六、总结: 大自然还有许多奥秘等着大家去探索和发现,希望大家课后多到大自然中去走走,去看看蓝天、白云,去了解更多了不起的植物妈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本课的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解释指定词语,会写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热爱的情感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知道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1、出示字词卡片,读准字音 蒲公英 旅行 娃娃 纷纷 苍耳 山洼 炸开 蹦跳 观察 降落伞 就得 知识 乘着 带刺 铠甲 豌豆 不信 豆荚 已经 如果 准备 好办法 啪的一声 四海为家 许许多多 2、导入课题: 3、出示【教学目标】 二、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第1节。 (1)默读,找出不理解的词语。(用“?”标出) (2)重点理解:“孩子”、“长大”、“四海为家”、“旅行”四个词语各表示什么意思?孩子:在本课指的是植物的种子。 长大:是指种子已经成熟。 旅行:文中指植物的种子传播出去。 四海为家:指的是种子到处生根发芽。 (3)指导感情朗读。 (4)这节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课文讲了哪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2、学习课文第2节。 (1)自由读课文,找出疑难问题。 62 (2)学生质疑,全班讨论释疑。 蒲公英的种子是怎样的?为什么离开妈妈? 结合理解重点词语:降落伞 观察实物,问:这里的降落伞指什么?(一朵毛茸茸的小花) 纷纷:实物演示,让学生说一说种子是怎样飞的。(一个紧跟着一个没有顺序地随风飞去。)谁能用“纷纷”说一句话。 准备:用准备说一句话。这里为什么说“准备”?(种子的毛茸茸小花是从蒲公英的孕育生长过程中具备的)。 (3)乘着风:投影出示“乘”的三个意思:读一读,选择正确答案。(画√) a)搭坐公共交通工具。b)表示利用条件。C)登,由低处到高处。d)进行乘法运算 (4)填空练习。蒲公英妈妈为孩子准备了( ),孩子( )离开妈妈。 (5)小结:蒲公英种子传播需要哪两个条件?板书:降落伞,风吹。 (5)指导感情朗读。 (6)小结学习方法并板书。 3、学习课文第3节。 (1)用学习第2节的方法自学第3节。先找出疑难问题再四人一组讨论。 (2)汇报自学情况。 重点理解“带刺的铠甲”。什么是铠甲,在这里指什么?古代士兵身上穿的护身衣,用金属和皮革连缀而成。学生观察实物,手触感觉它的坚硬。 (3)填空练习。苍耳妈妈给孩子准备了( ),孩子( )离开妈妈。 (4)指导感情朗读。 (5)小结并板书:苍耳种子传播需要哪两个条件?(带刺的铠甲、 动物带) 4、运用同样的学习方法自学第4节。 (1)自学后做填空练习。 豌豆妈妈给孩子准备了( ),让孩子( ),豆荚炸开,孩子( )离开妈妈。 (2)提问板书:豌豆种子传播需哪两个条件?板书(豆荚、太阳晒)。 (3)指导感情朗读。 ( )豆荚炸开,孩子们( )离开妈妈。 ①读原句:豆荚炸开,孩子们离开妈妈。 ②填空后再读一读。 ③比较你喜欢哪句,为什么? ④读第4节。 5、小结2、3、4节内容。 通过前边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种子传播的方法,知道种子传播一要利用自身的条件、二要利用自然界的条件,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孩子”四海为家。 6、背诵课文。(1)指导背诵的方法。 (2)择段背诵。 (3)同桌 比背。 7.学习第5节。 (1)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2)齐读第5节,背诵下来。 (3)为什么粗心的孩子得不到它? 【教学后记】 62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能用“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来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 2、规范学生生字的书写。 3、熟读并背诵古诗《梅花》,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梅花的精神。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重难点】积累新字词学会运用关联词“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说话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发现识字方法,激趣识字。 学生反复自读每组词语,说一说从这几组字中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说一说,然后小组采用不同行式进行熟读这些字词。 2、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3、识字游戏“开火车”。 二、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 迎上去 穿衣裳 甩甩头 追上去 披红袍 摇摇头 2、在小组内演一演。 3、每一组词请一个小组的同学上台演示。 4、句子练习。 (1)学生自由读一读书上的两个句子。 (2)同桌互相用“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来说一句话。 (3)请同学在全班交流练习说句子。 三、书写提示。 1、先观察,同学们互相提醒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请学生描红,描红以后再说说自己在写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生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一 有时候.....有时候..... 在.....在.....在.....在.....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一 有趣的动物 【魔力话题】 同学们,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动物是我们人类最好的朋友。你们知道吗?动物王国,那可是一个充满奥秘,有趣的王国。比如:鹦鹉会说话;萤火虫会发光;松鼠的尾巴,像降落伞。今天,让我们走进动物世界,去了解、探究、发现动物们那些绝技和有趣的地方。我们今天的话题是:有趣的动物。 【思维爆破】 说说你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它有什么绝技和有趣的地方。 【交际魔方】 模仿一:借助思维导图,观察发现动物的特点。 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观察动物(实物、视频),发现动物的某特殊本领与奥秘,以及有趣的地方。说说自己喜欢什么动物,再说说它有趣的地方。 二、说说动物的外形+有趣的地方。 三、观察、发现、小组讨论,说说动物外形+有趣的地方。 62 有趣的猫 大家好!我最喜欢的动物是(猫)。我觉得猫最有趣啦! 传说猫还是()的师傅呢!你知道吗?猫的胡须可以(),猫的瞳孔(),猫的脚掌下面还有(),走起路来(),这样就可以(出其不意)地抓老鼠。哈哈!黑猫警长够神吧!有趣吗? 资料袋袋库:奇趣动物王国 世界动物之最 最大的动物:蓝鲸。(最大的亚种南蓝鲸雌性的平均长26米,重达120吨,其中最大的个体长33.58米,重239吨。) 最大的陆上动物:非洲象(平均重达8吨) 最高的陆上动物:长颈鹿(平均高5米) 现在最原始的哺乳卵生动物:鸭嘴兽 皮毛最保暖的动物:北极熊 现在陆地最大的食肉动物:北极熊 现在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西伯利亚虎 有史以来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美洲拟狮(又名残暴狮) 嘴巴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河马 最聪明的动物:海豚(人除外,海豚的脑子甚至比人还大) 最大的鸟纲类动物:鸵鸟(平均高2.5米,最重可达155千克) 体积最大的飞鸟:柯利鸟(体长1米多,体重约18千克,生活在非洲东南部) 翅膀最长的鸟类:信天翁(翅展2~3米) 最早的鸟:孔子鸟、辽宁鸟(距今2~3亿年前,两者属同一时代,皆比始祖鸟早上几千万年。) 嘴巴最大的鸟:巨嘴鸟(嘴长24厘米,宽9厘米) 形体最小的鸟:蜂鸟 飞得最高的鸟:天鹅(最高能达17000米) 最耐寒的鸟:企鹅 产蛋最大的鸟:鸵鸟(宽8公分,重量可达1.5公斤。蛋壳纵径长约15~16厘米,横径长约11~13厘米) 第三课时 一、我爱阅读: 企鹅寄冰 1、 自读短文。 2、全班齐读 3、想一想,短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文章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随着温度的变化,冰可以变成水,水也可以变成冰。 4、小组内赛一赛:讲故事。 回家试着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其他小朋友听。 二、快乐读书吧。 1、读读材料。 2、给孩子一本书,让孩子找找书名和作者。 3、小组同学交流读书的好处。 4、小组同学交流书从哪里来。 5、讨论如何建立班级“快乐读书吧”。 【教学后记】 62 识字1 场景歌 【教学目标】 1、认识“海、鸥、滩、军、舰、帆、秧、稻、塘”9个生字,会写“沙、海”两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一、二两小节,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教学重点】 1、认识“海、鸥”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教学难点】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学前准备:生字卡片、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去过哪些地方?今天,老师和大家要去几个很美很美的地方,想去吗?(想)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二、学习、感悟课文第一节。 1、出示海滩的图片。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板帖:海鸥沙滩 军舰帆船 2、小朋友真会观察,这些词语你会读吗?自己试一试。 (1)自己读。(2)谁会读?指名读。 (3)齐读。 3、真了不起,可里面的生字你会认吗? (1)指名读。 (2)开火车读。 (3)小朋友,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你记住了哪个生字?是怎么记的? (4)让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生字。 4、瞧,这美丽的海滩正向我们招手呢!小朋友,这时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呀? 5、课文的第一小节就写了这个美丽的地方,请小朋友自己打开书来读一读。 (1)自己读。 (2)谁愿意来读? (3)听到小朋友读得那样认真,老师也想来试试。(范读) (4)请同桌一起读。 (5)起读。 (6)看着图试着背一背。 三、课间操《火车开了》。 四、学习课文第二小节。 1、火车一路开过来,你看到了田野里有什么? 2、田野里的景色真美呀!课文的那一小节写的呢?请小朋友赶紧打开书,找一找,读一读。 【教学后记】 62 识字 2树 【教学目标】 1、认识“树”,感受树的象征意义,提高赏析散文的能力。 2、通过朗读,品味,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去解读文本。 3、理解课文的文化情怀与都市色调。 【教学重难点】合作探究文本中“树”丰富的情感内涵。比较“菩提”与“棕榈”的抗争精神。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二、导入新课 作家林德笔下的那些树,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思索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树》。 三、展示课件 让学生辨别不同的树的图片(捕捉课文细节), 设疑:你最喜欢作者笔下的哪一种树? 四、品读全文,理解课文 1、这是一篇谈论树的散文,在课文中都谈到了哪些树?重点说到得有哪几种? 提示:菩提树、圣诞树、棕榈、桑、松 重点:菩提树、圣诞树、棕榈 2、寻找文中关于菩提树的描写并思考:菩提树在本文中有什么特点?其象征意义是什么? 提示:谦逊地生长在都市的盲点 这桑科乔木缓缓飘落下无数艳丽的花朵,继续灌溉着大地,一面柔和覆盖在一个青年的双肩上 菩提树高雅的气质,的确隐喻着觉者一生 关联佛教象征着东方宗教的人本思想 ----静穆安详,令作者肃然起敬,产生一种敬仰之情(作者态度) 3、圣诞树是什么宗教的象征?在文中,作者认为它渗透了什么主题? 提示:基督教救赎 4、棕榈在作者笔下体现了什么品质? 提示:倔强忍耐 5、棕榈树和回民之间有哪些共通性? 提示:在干涸的险地随遇而安,倔强的性格正和生存期间的回民吻合 6、作者对圣诞树和棕榈树的态度是否相同?原因是什么? 提示:圣诞树:现代商业文化的一种仪式改变了其原初的含义,对此作者表示了深深的忧思同时隐含着批判——依附于殖民主义。 棕榈树:在干涸的险地随遇而安倔强的生存顽强坚韧引起了作者的感佩同情。 桑属于民间朴实清严。 松是中国士族和仙逸的化身。 五、合作探究 同样是面对苦难,同样是去抗争,你怎样去看待菩提树和棕榈树的抗争呢?(请先独立思考,然后再和你的学习小组的伙伴们交换看法,最后推选出一个代表谈谈你们的见解) 六、小结 本文中这些树各有其精神内在,菩提的坚忍,桑树的清朴都值得让我们去反思。希望此生,同学们都会长参天大树,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中飞扬,活着的时候能给人带来阴凉,即使倒下了也能成为世界栋梁! 【教学后记】 62 识字3 拍手歌 【教学目标】 1.认识“拍、靠、蚕、插、根、棍、把、掰、苞、鸣、闯、匹”12个生字,会写“拍、合、豆、谷、蚕、匹”6个生字。学习新部首“提手旁、人字头、虫字旁、三框儿”。 2.通过拼读音节读课文,掌握生字字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感悟汉字的表意功能。 4.利用拍手歌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朗读儿歌,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提高识字效率。 【教学重难点】 掌握生字,能读准12个新字,会写6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趣,引入新课。 1.听儿歌。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儿歌吗?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儿歌。请听歌曲,一边听一边想: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 2.播放《幸福拍手歌》。 3.生回答:这首歌名叫《幸福拍手歌》。 4.师:你们真聪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拍手歌》这首儿歌。 5.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读文识字。 1.引导学生自由读儿歌,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会认字和会写字,然后反复拼读。 师:同学们,老师已经布置你们圈出课文中会认和会写的字,你们都做好了吗?(出示课件:课文生字。) 师:请同学们合作读生字,看看你们同桌都会读了没有?如果你的同桌读不准或读不对,请你帮他纠正,好吗? 生:汇报读字情况,教师纠正。 3.同桌之间互读儿歌,互相正音。 师:刚才同学们都读得很好,现在调皮的生字宝宝跑到儿歌里面去了,它们想考考大家是不是还认识它们呢。现在请同学们同桌一起读儿歌,互相正音。 4.检查读文情况。 5.再次学习生字。 (1)儿歌中的生字宝宝又跑出来和我们见面了,大家还认识吗? (出示课件:带拼音的会写字。) (2)学生齐读带拼音的生字。 (3)采用多种形式读生字。 a.领读。 b.小组读。 c.开火车读。 6.认清字形。 (1)请学生观察字形,想办法识记字形。 (2)交流识记字形的方法,鼓励学生自主识字。 7.理解字义。 联系儿歌、图片和动作,理解“掰苞谷、闯进、把门闩”这几个生字词。 8.生字开花:看谁组的词最多。 师:同学们真能干,会组很多词! 62 9.开火车读词语。并能用所组的词语说一句话。 师:谁能用你喜欢的词语来说一句话呢? 例:谷,稻谷:妈妈去田里收稻谷。三、指导书写。 1.学生互相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生:我用加一加,例如:扌+白=拍;天+虫=蚕。 生:我用顺口溜,例如:一人一口便是“合”。 2.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师:请同学们注意字的起笔在田字格的位置。 3.指导书写:重点指导:拍、蚕、匹。 (1)师:出示这几个字的笔画顺序。 (2)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跟着书空。 (3)学生描红,书写。 4.展示学生作业并点评。 5.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课件(生字课件),学生齐读。 2.齐读儿歌一遍。 二、细读课文。 1.引导学生接力读课文。 (1)师生接力读课文。 师: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来读一读,老师读前一句,同学们读后一句。 例如:老师读:你拍一,我拍一, 学生读:人靠大树好休息。 (2)男生读前一句,女生读后一句。 (3)全班同学拍手齐读。 2.小组比赛读。 (1)指名2或3个小组读儿歌,看哪一组读得好。 (2)师生点评。 3.读完了儿歌,聪明的你发现这些汉字有什么特点? 生:这些生字有一部分由偏旁和独体字组合而成。 例:拍→扌+白=拍。 生:有些是由两个独体字组合而成。 例:蚕→天+虫。 师:同学们真会观察!添上“扌”后的字,它表达了什么意思? 拍:要用手,所以加上提手旁。 4.教师进行补充:利用字理教学学习“拍”“谷”字。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5.教师小结。 6.拓展说字。 师:你还认识哪些带有“扌”旁的字? 7.玩“你来说,我来猜”的游戏。 例如:一生:上面是“合”,下面是“手”,这个字是…… 另一生:我知道这个字是拿。 三、指导编儿歌。 1.齐读儿歌。 2.学生小组交流编儿歌。 【教学后记】 62 识字4 田家四季歌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春、夏、秋、冬、”4个生字的字音。 2、够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 3、在田字格中描写“春,秋,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儿歌的改编。 【教学难点】 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儿歌的改编。 【教学过程】 一、学习字词,诵读儿歌 1、小朋友,一年有四个季节,你知道是哪四个季节吗? 出示:“春、夏、秋、冬”四个生字师:在这四个字中,你已经认识了哪个字?能告诉我们你是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的吗?学生交流自学的生字。 (春:日子底;夏:从上到下写;夏天给你的感觉是什么?秋:拼一拼,记字形:禾加火; 冬:下面两点要上下对齐。) 2、叫号游戏。(巩固四个生字 师:现在我们来做个叫号游戏,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认识它们了,来,请出小老师! 师:小朋友,一年四季的第一个季节是春天,春天过去了,什么来到了?(夏天)夏天过去了,什么来到了?(秋天)秋天过去了,什么来到了?(冬天)冬天过去了,又是第二年的春天来到了。就这样,四季在轮回。 3、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 (1)师:小朋友真了不起,现在我们该把“春夏秋冬”这四个字宝宝送回到课文里,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想:儿歌里讲了四季中的哪几样景物?你能不能边听边把它们圈出来? 生听课文录音。 师:儿歌里每个季节都提到了一样景物,你听到的是什么呢?根据生答板书:花儿、蝉儿、枫叶、雪花三、朗读儿歌,理解内容: (一)读准字音 1.跟录音读课文。师:小朋友真聪明一下子就把这些景物都找出来了。 下面让我们跟着录音读读课文吧。小朋友读得轻些,注意听清楚录音里的字音和停顿。 2.指名读。师:读得真不错。 3.比赛读。(2小组) (二)理解儿歌: 1、师:小朋友,你们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景色。你最喜欢哪个,选你喜欢的读给大家听。 2、春天花儿笑。(板书:笑)师:笑的反义词是什么?“花儿笑”是什么意思呢?(“笑”字形象生动,把花儿当人来写,在“笑”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春天的温暖。) 3、夏天蝉儿叫。(板书:叫)师:蝉儿的叫声是怎样的呢?我们来听一听。蝉儿还有一个名字叫“知了”。听着蝉儿的叫声,我们似乎感受到了夏日的炎热。 4、秋天枫叶红。(板书:红)师:红是一种颜色,红色彩明丽,代表着秋天的丰收。 5、冬天雪花飘。(板书:飘)师:“飘”字写出了雪花的轻盈。冬天下雪了,我们可以干什么? 6.师生合作读。师:一年四季的景色那么有特色,又那么美,老师情不自禁地想来读读课文了,你们愿意和我合作一下吗?(师生配乐读儿歌)这样,你们还能和老师合作吗? 四、巩固拓展,看图编儿歌: 1、师:小朋友学得真好。下面老师要考考你,看看你是不是真的懂了。 (1)一年四季,你最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可以用儿歌里的句子回答,也可以自己组织句子回答。 (2)读一读,想一想,什么季节开什么花? (3)想想下列词语描写的是哪个季节? 2、师:小朋友真棒!老师奖励大家一首儿歌。这是老师学着课文的样,编的一首秋季歌。你 62 们能不能学着老师的样,编一首冬季歌啊? 3、师:一年四季的景物还有很多很多,我们来看看图,说说还有什么景物,好吗?可以说图上的,也可以说图上没有的。但是要求学着课文的样子说,你行吗?(生合作完成一首四季歌) 4、请你读一读: 5、游戏:拍手歌 五、总结: 师:小朋友,一年四季的景色是多么优美,每个季节又有着特殊的景物。我们的大自然可真奇妙!希望我们小朋友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善于观察,能发现周围的美。那么你也一定可以和课文的作者一样,写出大家喜欢的儿歌的。回家去和爸爸妈妈一起编一首属于你自己的季节歌或者四季歌。 【教学后记】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使用字典,学会用部首查字典的查字方法。 2、具有运用字典独立识字的能力,养成在学习中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3、熟读并背诵对联,培养阅读和积累对联的兴趣。 4、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学会使用字典,学会用部首查字典的查字方法。 2、熟读并背诵对联,培养阅读和积累对联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读儿歌,导入新课。 1、学生读儿歌: 葡萄架,高又高,上边挂着紫葡萄。 狐狸看见往上跳,跳哇跳,够不着。 够不着,心不甘,不说自己笨,倒说葡萄酸。 2、你们在读的时候,有没有不认识的字?有不认识的字我们怎么办呢? 3、提示新课:查字典。 二、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1、学生自由读查字典四步法,巡视。 2、请同学汇报用部首查字法的四个步骤。 3、老师把字典放在展台上作示范,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字典中找出“部首检字表”页码上 的“部首目录”、“检字表”、“正文”,告诉学生应怎样看正文中的注音及解释,让学生明白, 查字典必须按一定步骤进行,才能查到要查的字。 4、练习 (1)查一查下面的部首在“检字表”的哪一页。 艹()糸()犭()酉() (2)数一数下面的字除去部首还有几画。 葡()紫()狸()笨()酸() 5、实践操作:学生用部首查字法,查查儿歌中不认识的字。 62 三、日积月累。 1、出示26页3副对联,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小组合作读,指名读,齐读。 2、教师用课件出示对联中难读的生字。 3、认读生字。(指名读,齐读) 4、学生逐句读对联,直到读通顺,读熟为止。 5、师指导朗读对联,感受对联所表现的意境。 6、生再次试读对联,直到读得流利,有感情。(互读,小组合作读,全班齐读) 7、师逐句讲解每副对联的大致意思。 8、生带着情感,小组合作试背。 9、指名背诵,全班齐背。 四、我爱阅读。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十二月花名歌”,小组合作读,指名读,齐读。 2、老师用课件出示儿歌中难读的生字。 3、认读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学生逐句读,直到读通顺,读熟悉为止。 5、学生再次自由读,并用横线勾画出每个月开的花名。 6、全班交流汇报。 7、拓展:你还知道哪些花是什么月份开的?举例说一说。 【教学后记】 4. 曹冲称象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的13个生字,学写8个生字。 2.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培养学生做事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 4.遇事动脑筋想办法的良好习惯,做事时注意采纳别人合理的意见。 【教学重难点】读写生字,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 【教学过程】 一、创意导学。 同学们,你们见过大象吗?谁能说一说大象长得什么样?(看课件)有没有见过称象?(板书:称象)如果叫你称象,该怎么办?然而大约早在1800年以前的时候,我们聪明的祖先中有一个才7岁的孩子,就出色地完成了称象的任务。他的名字叫曹冲。他是三国时代魏国国王曹操的儿子。你们想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称象》。 2、前置性学习检测 (1)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2)谁能给大家说一说你知道的曹操和曹冲是什么样的人? (二)感知研学 1、自主阅读: (2)再指名读课文。注意给生字正音,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读、齐读。 (3)再指名分段读课文,注意给生字正音。找出文中的人物。教师相机板书曹操、官员、曹 62 冲 2、小组合作学习,读读生字记记字形,并给它们找找朋友。 3、小组汇报交流,教师点拨指导,读准字音“柱、秤、沉、止”。 (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读,齐读。) 4、整体感知: 你从文中读懂了什么? 5、理清脉络:课文课文总共有几个段?你认为哪个段是全文的重点段?为什么? (三)学习课文 1、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段主要讲的是谁?讲了他什么事?(生答)教师简介曹操,理解“官员”一词。 (2)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段 (1)看图说说你看到的这头大象。 (2)指名读,思考:这头大象长得怎么样?找一找文中写大象的句子,理解“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的意思。图文结合具体认识象高大。 (3)指导再读描写大象的句子,读出象又高又大又重的感觉来? (4)看到这么一头大象,大家心里会想什么?官员们表现怎样?(语句训练,用“一边……一边”说句话。) (5)官员们想出了几种办法称象呢?这些方法行吗?(讨论)曹操听了官 员们的议论态度怎么样?(理解“直摇头”) (6)朗读第2、3段,引导读出疑问、反问的语气。 过渡:七岁的曹冲,听了官员们的议论,边听边思考,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想出一个了办法,引读:他站出来说??(读第四段曹冲说的话) 3.刚才一上课时,有的同学就想了解曹冲是怎样称象的,现在请大家看第四段,再读这一段,看看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1)和同桌说说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2)出示课件,看一看曹冲是怎样称的。 (3)用上“先……再……然后……”这几个词语,在小组内说说曹冲是怎样称的,推荐一名最好的给大家说说。 (4). 以小组为单位按曹冲称象的办法设计一张称象流程图,设计好后到台前展示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同伴交流的能力) 4.按照曹冲的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了吗?学习最后一段。 (四)拓展延伸: 1.曹冲的好办法是怎样想出来的? (五)课后检测 1. 作业练习。 (1)按课文内容填空。 先把大象赶到( ),看船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身上( )。再把大象( ),往船上( ),等到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把船上的石头搬下来( )。( )一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2)读一读,比一比哪个句子好,好在哪里? (A)曹操听了摇摇头。(B)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曹操听了直摇头。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C)大象有多重呢?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教学后记】 62 5玲玲的画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 1. 认识15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教学难点】 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设疑启思 1.同学们,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非常可爱,还画得一手好画。可她现在遇到了不高兴的事,大家愿意帮助她吗? 2.揭示课文题目,板书,齐读。学习生字“玲”。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玲”。 3.理解题目:(出示预先准备的符合文意的两幅画)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幅画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幅画更好一些呢?(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4.质疑:再读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5.小结:其实这两幅画都是玲玲画的,围绕这两幅画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玲玲的画》。 二、尝试学习、读文识字 ⒈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⒉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⒊合作学习 (1)桌合作学习文下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 (2)尝试让学生当老师,主持学习生字。 ◎教师引导:平时我们都用哪些游戏识字的?你来当一回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 ◎学生说出一种识字游戏方法,就让该学生当老师主持这游戏。 (3)四人小组讨论识记这些生字。 (4)全班交流。 三、整体感知、初步了解。 1、小组内读课文,互评互纠正,推荐一位组员。读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推荐的组员再次读课文,纠正读音。 3、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教师引导事情的三要素:起因;经过;结果。 全班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起因:画弄脏,来不及画。(坏事) 经过:在弄脏的地方画了只小花狗。 结果:得了一等奖。(好事) 5、设疑: 一件坏事怎么变成了好事,其中有什么奥妙吗?我们下堂课学习。 四、指导观察、练习写字。 ⒈让学生先自己观察文后每个字在小楷格中的位置,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62 ⒉教师重点指导并范写“及、候、奖”这几个字,要注意指导学生把他们的各部分写紧凑些。 ⒊学生练写。 4、把学生写的生字、词进行展示,并引导学生评一评。 第二课时 一、游戏激趣、复习生字 ⒈游戏“大转盘”(转盘上写着生字,教师转动转盘,学生开火车读。 ⒉请把你和生字交朋友的好办法告诉同组的小朋友。 二、启发思维、朗读感悟。 1、提出问题:一件坏事是怎么变成好事的? 2、解决问题: ◎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交流。并读出相关的句子。 1)爸爸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儿什么,不是很好吗?” 为什么要加上“仔细地”看了看,可不可以去掉? 为什么爸爸不直接告诉玲玲画什么? 你觉得这是一位怎么样的爸爸? 2)玲玲想了想,……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玲玲满意地笑了。 玲玲想了想,她会想什么? 她为什么要画小花狗?而不是其它东西? “玲玲满意地笑了”说明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想些什么? 3)爸爸看了,高兴地说:“看到了吧,……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这里的坏事指什么?好事呢?你找到坏事变好事的秘诀了吗?(随学生回答完成板书:动脑筋) 3、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要求:爸爸的话要读得亲切一些,问句要读出询问的语气;玲玲的话要读出天真的、幼稚的语气。) 4、在小组、班级中进行读书评比擂台赛,比一比谁是我们班的金嗓子?然后学生进行评议:谁读的好?好在哪里?还有什么不足? 5、分角色朗读课文,深化理解。 三、训练表达,渗透思想 1、小朋友们看,从课文中我们不难看出,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高兴的事,在爸爸的指点下,她通过动脑筋,将坏事变成了好事,老师想知道,在你们的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充分地说)。 2、如果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碰到类似课文中这样的事,我们应该怎么办? 四、做一做:完成课后练习 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五、作业布置: 尝试用“得意”“伤心”“满意”讲讲这个故事。 【教学后记】 62 6. 一封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对比露西的前后两封信,想想你更喜欢哪封信呢?学会语言的运用技巧。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字,规范书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当说话人在话语后面时的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懂得在亲人面前要报喜不报忧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 1、师:孩子们写过信吗?在写信的时候,你们一般会告诉朋友或亲人一些什么事情? 2、揭示课题:一封信。 二、初读课文,识写生字。 1、根据自读提示,学生自读课文。 师:这个故事就藏在课本的第35页,读之前看看老师给大家的小提示。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努力把课文读通顺。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我会认的字画上圆圈。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2)再读,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识记生字。 (1)带拼音认读生字。 大家看,这里有这么多信封,只要孩子们能将上面的生字读正确,我们就能顺利地将信封打开。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借助拼音读一读吧! (2)去掉拼音认读生字。 调皮的生字宝宝丢掉了它的帽子,你们还认识他们吗?给你的同桌读一读吧! (3)开火车读生字。 (4)交流识字方法。 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他们吗?先跟你同桌交流交流! 老师也出几个字谜考考大家! (5)认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1、请孩子们汇报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露西要给爸爸写一封信,开始露西给爸爸报告家里的坏消息,后来在妈妈的提醒下,他向爸爸报告了妈妈的好消息。) 2、找一找,看看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露西给爸爸写第一封信?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露西给爸爸写的第二封信? 3、自由读读露西两封信的内容,体会一下两封信给你带来的感觉。 四、写字指导。 1、观察要求写的生字,说说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全班交流,互相提醒。 3、观察“珠、圆、笔”,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4、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 5、学生描红、练写。 6、教师点评。 五、总结全文。 62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对照批阅。 3、写字指导。 二、理解过程,品味语言 1、学习第一封信。 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露西在信里告诉了爸爸哪些事?这些事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找出相关句子画下来! 2、汇报交流。 (1) 重点句1“你不在,我们很不开心。”开门见山的告诉爸爸他们的生活不开心,这样的信,爸爸看到以后会怎样?只能徒增烦恼。 (2)重点句2“还有,家里的台灯坏了,我们修不好。从早到晚,家里总是很冷清。”从这句话看出爸爸不在的日子,家里的生活过得很不好。特别是“总是”一词。 (3)学习用“总是”说一句话。 3、指导朗读。 (1)师引读。 (2)生领悟读。 4、学习第二封信。 请自由读课文7到1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露西在信里告诉了爸爸哪些事?这封信和第一封信的内容一样吗?他表达的是露西怎样的心情?找出相关句子画出来。 5、汇报交流。 (1)找出露西第二封信的内容,读一读。 (2)重点句子1“太阳闪闪发光。阳光下,我们的希比希又蹦又跳。”这句话写出了什么?也写出了什么?(我们家的希比希过得很快活,我们也跟着过得很快活) (3)重点句子2“还有,下个星期天我们去看电影。”从这句话,感受到了我们的生活怎么样? 6、这封信里面讲了台灯坏了的事情了吗?是怎么讲的?和前一封信表达的方式一样吗?哪一封信的表达方式更好?为什么? 7、“还有,下个星期天我们去看电影。”妈妈说。这句话有什么特点?说话的人物在说的话的后面。仔细观察它的标点符号,应该怎样打标点?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哪些?在文中找找。 8、将露西写的第二封信在课件上完整的呈现出来,再读一读。 三、对比分析,明白道理。 1、对比第一封信和第二封信。第一封信主要表达的是什么思想?第二封信表达的又是什么思想? 2、小组讨论:你认为第一封信好些?还是第二封信好些?为什么? 3、明白其中的道理。 4、朗读全文。 四、课堂延伸,拓展练习 你有亲人不在身边吗?你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呢?请拿出本子,拿起手中的笔,一起来给远方的亲人写一封信吧!注意信的书写格式,试着写一写。 【教学后记】 62 7妈妈睡了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读文中11个生字。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父母的关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懂得关爱父母,并了解文中部分词语。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在舒缓、轻重、抒情的音乐声中,教师在走动中有感情地涌读课文。 师:听老师读完课文,你想说什么,问什么呢? 二、板书课题,初步渗透汉字的内涵。 师:(板书课题《妈妈睡了》)注重看老师写“睡”字,左边是“目”右边是“垂”。 三、分层读课文,在阅读中识字。 1、初读课文,自我识字。 师:在你读课文的时候,我们可以用铅笔把生字朋友轻轻地圈起来,再用课前提到那些方法认一认,有拼音的拼一拼音,没拼音的查一查,问一问,争取把课文中的每个字音都读对,每个句子都读通。 (教师巡视在学生中,及时了解把握学生的阅读情况) 2、练读长句,认读生词。 (点击课件,出示难读的句子和词) 师:课文里还有不认识的字吗? 3、在语境中渗透识字方法。 师:你知道妈妈是怎样哄自己的宝宝睡觉的吗? (学生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而谈,体会妈妈哄宝宝的温柔,点击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感情朗读) 师:(学生再读第二自然段后)睡得好熟好熟,还可以怎么说。 (由第二自然段引出问题:“妈妈为什么在哄我午睡时自己先睡着了?”)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累了、乏了”)“乏”字怎么写,老师不记得了。谁能帮帮我? 师:原来给熟悉的字“之”加上一笔,就是“乏”了,我们今后可以用这种给熟字加一加的方法来记字。 师:我们能给“乏”字加上一个偏旁,使它变成一个新字吗? 4、在品读生情中,理解运用词语。 师:老师这里有五个“词语苹果”,分别是、慈祥、红润、均匀、深沉、美丽。 如果请你选一个送给妈妈的话,你会选哪一个?认真读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到你是这个“词语苹果”的原因。 (学生先自读课文,再与同桌小伙伴交流,最后进入集体讨论) 师:老师在写这个“慈”字的时候,想起了首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的缝,意恐还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现在你知道“慈”为什么是心字底了吗? 师:课文是怎么写妈妈的慈祥的?哪里看出妈妈慈祥了! 师:那你现在是什么心情呢?请读出你的这种感受来。 四、游戏:汉字魔术。 教师依次出示一组汉字 第一组:闭、闻、问、闪、间 (教师指读生字时:“门”字框不变,不更换里面的部件) 教师相机提问:为什么“问”字里面是“口”?“闪”字里面是“人”?“间”字里面是“日”?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相继出现下面五组汉字) 62 第二组:润一评、第三组:热、熟;第四组:哄、吸,第五组:各、页、额,第六组:乏、说、眨 (以上每组形声字出孔时,形旁不变,只换声旁) 四、细读课文,感情交融 读完了课文,你觉得妈妈对孩子怎样?(妈妈很爱孩子)孩子对妈妈怎么样?(孩子也很爱妈妈),你从哪些地方看出妈妈爱孩子,孩子爱妈妈,下面请同学们细读课文,把课文里反映妈妈爱孩子,孩子爱妈妈的句子找出来,画上记号(可以小组讨论) 1、妈妈爱孩子 (1)像我睡着时妈妈看着我一样 (说明妈妈对我的照顾无微不至,就连睡觉都陪在我身边) (2)妈妈的嘴巴,眼角都在挂着笑意好像在给我唱催眠的歌谣 妈妈的嘴巴,眼角都挂着笑意,为什么小作者会想像成是在给我唱催眠的歌谣?(肯定是妈妈经常给‘我’唱催眠曲哄我入睡) 指导朗读:谁愿意在读一下这句话,注意要读出妈妈那种亲切,温柔的爱(要显得很亲切,很温暖) (3)妈妈的嘴巴,眼角都挂着笑容好像又想好了一个故事。 为什么从嘴巴,眼角挂着笑意,想到想好了一个故事。(肯定是妈妈经常给我讲故教育和启迪) 指导朗读• (4)她干了好多活儿?干什么了(日夜为我操劳) 小结:你的妈妈也一定很爱你,你能说说吗? 自由发言,老师我读了一首儿歌,我觉得我的妈妈很像儿歌中的妈妈,我想读给大家听。 2、孩子爱妈妈 (1)像我睡着时妈妈看着我一样,我也看着妈妈 说明了孩子已经开始懂事,懂得了回报,学会了像妈妈爱护自己一样关爱妈妈。 (2)她真该好好的睡一觉了 这是一个真心爱妈妈的孩子发自内心的感慨,反映了孩子对妈妈深深的爱 指导朗读:边读边回忆自己的妈妈是多么爱自己,多么辛苦。 五、图文结合,感情升华 1、下面我们看课文的插图,你能描述图上的情景吗?(妈妈搂着孩子睡着了,可孩子却睁着眼睛(充满爱意)地看着妈妈,一本大开的书反扣在被子上,似乎妈妈刚刚给孩子讲完一个好听的故事)。 2、老师也试着给这幅画的内容,编了一首儿歌,同学们想听吗? 母为子千辛万苦操碎了心 子对母知恩图报感激不尽 母盼子健康、快乐有出息 子祝母幸福、平安永美丽 3你能给插图起个名字吗?(母子情深,妈妈的怀抱真温暖,我爱妈妈,妈妈,您辛苦了) 六、课外延伸,表述真情 1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准备几张妈妈照片或者画几幅关于妈妈的画,下面谁愿意拿出照片或图画,说说自己的妈妈。 2出示小诗:《妈妈,您睡吧》 【教学后记】 62 口语交际 做手工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说完整话及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能将自己所说的、所想的写下来。 2、说的方面,主要是训练学生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等大致情况说清楚。说的时候,态度自然大方,普通话准确、流利,有一定的感情,达到口语训练和别人交流的目的。 3、听的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并能对自己想了解的情况,大胆地向说话的人提出问题。 4、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口语交际","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说完整话及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能将自己所说的、所想的写下来。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让孩子们说说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 2、揭示口语交际的内容:做手工。 二、准备玩具。 1、请准备了材料的孩子拿出自己事先准备好的材料。 2、请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做做自己喜欢的玩具。 3、在做玩具的过程中,请同学们认识所用的材料,记住步骤。并想想做的时候是否遇到了困难,以及遇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三、分小组交流。 1、以4人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讨论的要求有: (1)你喜欢或制作的玩具是什么? (2)它是什么样子的? (3)它好在哪里? (4)如果是自己做的,那么在做的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难?或者遇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5)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 2、各小组的同学进行讨论,老师巡视并相机指导。 四、各小组请部分同学汇报。 1、请部分同学汇报交流。 2、老师和同学注意倾听。特别是老师,必须引导学生有条理、完整、通顺地表达。 3、其他同学倾听。让其养成倾听的好习惯。 五、把你刚才交流的内容试着写下来。 1、学生动手写。 2、老师巡视指导。 六、成果展示。 1、请完成的孩子自己读一读,看看自己写得是否通顺。 2、请部分写得好的孩子到讲台上朗读,老师注意相机引导写得不够通顺和不太好的句子,并让其他同学学着修改修改。 3、请同学们再一次修改自己的作品。 七、总结。 【教学后记】 62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1、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展示自己在课内外积累的字、词、句。 2、让学生具有运用字典独立识字的能力,养成在学习中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3、熟读并背诵古诗《小儿垂钓》,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词的兴趣。 4、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展示自己在课内外积累的字、词、句。 2、熟读并背诵古诗《小儿垂钓》,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词的兴趣。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准备自己要展示的字、词、句卡片。 【教学过程】 一、展示引入。 1、请孩子们说说自己在生活中积累认识的字、词、句都有哪些? 2、请同学们依次上台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课内外认识的字、词、句。 二、展示台 1、课件展示: 白云 乌云 朝霞 晚霞 雨点 霜冻 雪花 冰雹 小溪 河流 湖泊 海洋 2、请孩子们好好读读,说说这些词语分别描述的是什么地方的景物? 3、你还搜集了同类的其他词语吗?请同学们补充。 4、出示描写春天的景色的词语: 含苞欲放 百花争艳 花红柳绿 春色满园。 【教学后记】 8 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教学目标】 1、理解古诗,体会诗人描绘的意境,明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王之涣本人和他的《凉州词》、《送别》这两首古诗,并能背诵这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登鹳雀楼》,能背诵《凉州词》、《送别》。 【教学难点】理解诗人所要描绘的意境和诗中告诉人们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喊班级口号:“天天有进步,人人在成长!”教师对学生提出希望,相信大家这节课都会有进步。 二、图画导入,了解诗意 1、导语导入:老师知道小朋们友们非常喜欢画画,上课前老师找到了这样一幅画。 62 (师出示登颧雀楼课文插图) 2、谁能根据这幅画编一个故事或说一段话? 生交流。 3、教师(边指图边讲)在我国唐朝,有一位大诗人,名叫王之涣。一天傍晚王之涣来到黄河岸边,他看到夕阳挨着群山慢慢落下,像个大红球,染红了天边,滚滚的黄河水浩浩荡荡流向大海。诗人感到,这里的景色太美了!但是他还不满足于眼前看到的景象,他想知道远处的风景又是什么样的,只可惜站在这里看不到。小朋友,你能想个办法让诗人王之涣看到远处的风景吗? 学生动脑想办法。 4、如有学生提出可以登上旁边那座楼时,教师相机讲解:这座楼它叫鹳雀楼。板书“颧雀楼”。谁来叫叫它的名字? 学生齐读“鹳雀楼”。 5、同学们,课题中就出现了两个生字宝宝,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字“雀”,怎么读?你怎么记住它?“楼”呢? 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6、很好,我们开课就先认识了两个生字,大家都在努力使自己进步,为自己鼓掌。知道这个楼的名字怎么来的吗?课件出示鹳雀楼资料。 7、同学们,我们接着来替诗人想办法,诗人仅仅登上这座楼就能看到远处的风景吗?那我站在楼的一层,行吗? 生(齐):登到最顶层! 师:谁知道为什么登上鹳雀楼就能看到远处的风景呢? 生:因为站得高就看得远。 8、你说得太好了!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后,明白了这个道理,想要看得更远就要站得更高,于是就写了一首诗,题目就叫:《登鹳雀楼》(板书课题) 三、指导朗读古诗。 1、出示诗人,了解诗人。 2、课件出示古诗。教师示范读古诗。 (不少学生跃跃欲试,因为他们在一年级就已经背过。) 2、请会背的同学一起背。 3、哪位小老师能上来教一教大家? 4、出示节奏读,学生按节奏来读。 5、指导学生平仄读古诗。 6、学生齐读(背诵古诗) 过渡:刚才老师看到很多小朋友已经能背诵这首古诗了,现在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来欣赏一段优美的乐曲,边听边想诗描绘的画面。(学生闭上眼睛,在优美的古筝曲中,随老师的提示进行想象画面。) 四、学习古诗。 1、同学们,你们刚才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自主交流。) 2、(出示古诗的前两句)诗人看到了什么?“白日”是什么意思?“依”又是什么意思?换个词语来解释一下。 3、读一读前两句来。 4、(出示诗的后两句)诗人看到了如此美景,他想到了什么?(生齐读后两句)“欲”是什么意思?“千里目”呢? 5、你能用自己的话把诗的意境给描述一下呢? 6、从王之涣的诗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自由谈谈。 六、背诵古诗,拓展延伸。 【教学后记】 62 望庐山瀑布 【教学目标】 1.学习《望庐山瀑布》。理解诗的意思,感受庐山瀑布的壮观气势。 2.学会本课的生字。 3.背诵古诗,结合诗的内容展开想象,并把想象到的画面说出来。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的意思,感受庐山瀑布的壮观气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二首古诗《望庐山瀑布》。 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1.这首古诗是哪位诗人写的?(李白。)李白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气势豪放,想象奇特大胆,语言清新自然,被称为“诗仙”,和杜甫并称为“李杜”。著有《李太白集》。 2.借助拼音读古诗。要读准字音,圈出生字。 3.集体认读生字:炉烟挂流尺疑银 4.交流记字的方法。 5.集体反馈。 (1)挂:右半部分是由两个“土”组成的。(2)流:右半部分不要少写“丶”。 6.再读古诗,读准字音。 三精读古诗,体会意境 1.先听老师读古诗,然后说一说这首诗写的是哪里的景色。(庐山瀑布。) 2.数一数这首古诗共有几句。(4句。) 3.质疑、解疑,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1)庐山: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南。 (2)香炉:指香炉峰,是庐山西北部的一座山峰。它的形状尖而圆,峰上烟云缭绕,就像一座香炉,因此而得名。 (3)生:产生。(4)紫烟:紫色的烟雾。 (5)挂前川:指瀑布好像一条大河垂挂在山前。川,河流。 4.说一说这首古诗的意思。(太阳照耀着香炉峰,升腾起紫色的烟雾,远看瀑布就像一条大河垂挂在山前。湍急的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飞泻下来,让人怀疑是银河从天而降。) 5.想一想,在这首诗中,诗人看到了什么?(香炉峰、瀑布。) 6.看到了这样的景象,作者想到了什么?(疑是银河落九天。) 7.观看课件,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四课后延伸拓展 1.展开想象,把想到的画面说一说。 2.推荐李白的诗《独坐敬亭山》,建议学生背诵。 1.教学《望庐山瀑布》时,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谈谈对李白的了解,学生的知识面很丰富,不仅背了不少李白的诗,还知道他之所以被称为“诗仙”,是因为他的诗想象丰富,诗中常会出现凡间没有的奇景。 2.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走近作者 李白(701~762),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被后人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诗风格豪放洒脱,想象丰富奇特,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 【教学后记】 62 9 黄山奇石 【教学目标】 1.会读“区、尤、其”等14个生字,会写“尤、其、区”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黄山奇石的独特和美丽。 3.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黄山奇石的栩栩如生,感受拟人、比喻的描写手法。 4.通过反复阅读、分析、理解课文,结合图片想象其他奇石的形貌,并且培养对黄山的向往之情和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黄山奇石的栩栩如生,感受拟人、比喻的描写手法。阅读、分析、理解课文,结合图片想象其他奇石的形貌。 【教学过程】 激情生趣,初始黄山 视频展示 1.教师播放有关黄山介绍的视频。(其中有黄山奇石) 2.学生观看视频,并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说说感受。 一个课题就吸引了我们全班的眼神,那么课文又介绍了哪些奇石呢?哪些奇石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赶紧去文中看看吧! 一、初读课文,感知黄山 1.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度的字词可以多读几遍。 2.用“______”划出文中写了几种黄山奇石。 二.生字学习 出示生词: 1.齐读,教师相机正音。 2.教师打乱生字卡片,小火车读。 3.巧记生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加点的字? 1.自由读。 2.小老师领读,教师相机正音。 3.巧记生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加点字的? 4.读读原句:你能找出原文中的句子读读吗? 三.整体感知 1.课文一共写了几种黄山奇石? 归纳: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2.这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难怪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1)指名读。 2)提醒笔画“尤”、“其”:这两个字的哪些笔画需要相互提醒?(提醒“尤”字没有撇) 3)书写生字“尤”、“其”:教师范写,学生描一个写一个。 4)齐读。 四.教师小结是啊,多么秀丽神奇的怪石啊,那么作者又是怎么描写这些石头的呢?让我们继续跟课文进行交流。 细品课文,欣赏奇石 细品要求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的第2至第5自然段。 2.边读边想:如果我们全班都去了黄山,你会在哪块石头前面给自己留影。 一.观摩黄山奇石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句子)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腾 62 的云海。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 1.齐读,说一说这句话哪里写得最有趣? 2.释义双引号:出示双引号的有关作 用解释,说一说这两处的双引号分别有什么作用。(第一处表示特殊含义,第二处表示特定称谓) 3.表演读:学一学猴子的样子,上台表演。 “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1.同桌之间相互读读。 2.情景表演:一生表演游客,一生当仙人,想象仙人会说些什么? 3.读出感叹号:能用你的朗读声读出感叹号的语气 吗? 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1.学习“比喻”: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比喻手法) 2.出示课文插图,男女生赛读。 二.想象黄山奇石 1.学习比喻和拟人写法:这么美的奇石,作者运用了怎样的手法刻画出来的? 2.学习谋篇布局: 出示三处黄山奇石的句子,进行对比: 如果把这三个句子都放在每一 段的第一句话,这样好吗?为什么? 就说“仙桃石”吧。 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 3.仿写奇石:选择“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中的一种进行仿写。 三.教师小结是啊,作者独具匠心的写法,让我们不仅看到了奇石的千姿百态,也让我们在欣赏中看到了语文独特的语言。 拓展延伸,回首奇石 现在如果你是导游,看到这些美丽的奇石,你会怎么跟游客介绍呢? 【教学后记】 10日月潭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积累“茂盛、名胜古迹、隐隐约约、风光秀丽”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产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产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时间】两课时 62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展示交流。出示日月潭的风光图片:这是什么地方?(如果学生不知道,教师就直接告诉学生,这里就是我国宝岛台湾著名的风景区日月潭)(板书课题)你们对日月潭了解吗?把你课外搜集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 2、谈话质疑。师:孩子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去过哪些地方?(学生畅所欲言)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去祖国的宝岛台湾游览,欣赏一下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板书课题)师生在地图上找到台湾的位置。 师:看到课题,你们有哪些疑问?(根据学生的疑问教师进行梳理:日月潭在什么地方?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那里的风光怎么样?) 二、初步感知。 1、轻声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做上标记。 2、同桌互相检查读文,没读好的句子多读几遍,再听听学习伙伴是怎么读的。 三、识字。 1、小组内由组长带领认读生字,注意读准后鼻音“朦、胧、境”,前鼻音“环、隐”,还要注意“绕”读第四声。 2、组内自主识字交流:这些生字哪些你已经认识了?是怎么记住的? 3、教师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字词:夺红旗──抢摘“丰收果”──竞猜 四、读议。 1、默读课文,思考:自己提出的问题哪些能解决了?哪些还有困难? 2、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读书的收获,教师进行点拨指导。 (第一自然段写日月潭的位置;第二自然段写日月潭名字的由来;三四自然段写那里的秀丽风光。) 五、交流。 (一)日月潭的位置。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练习说话:日月潭在______________ (第一句话说日月潭在台湾省,第二句说它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教师引导学生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2、联系上下文理解“群山环绕”和“名胜古迹”的意思。 (二)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1、默读第二自然段,划出写名字由来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结合朗读,教师画出日月潭的平面图,学生画出日潭和月潭的位置。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填空: 湖的北边像(),叫();湖的南边像(),叫()。 3、比较感知,指导朗读。 (1)北边像太阳,叫日潭;南边像月亮,叫月潭。 (2)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弯弯的”写出了月潭的形状,太阳虽然不会变,但“圆圆的”可以跟“弯弯的”对应,读起来有美感。通过比较学生体会到了准确用词的好处) 读第二自然段要突出形状特点,使人明了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据它的形状特点起的。 4、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和“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说说日月潭名称的来历。 六、作业设计。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一、二自然段。(看图背诵──想象背诵──根据板书背诵) 2、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介绍日月潭的位置和名字的由来。 3、抄写本课生字词。 62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词语卡片:猜词卡──以打擂的形式抢读。 2、分组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 二、交流。 1、默读三、四自然段,划出自己认为写得美的句子。 2、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三、朗读。 1、指导读文:第三自然段中第一句要突出雾的特点,“薄江”、“隐隐约约”读得轻一点。读第四自然段第一句时,音调可稍高,突出晴天日月潭的艳丽之美,第二句要舒缓,声音较虚,突出下雨时日月潭的朦胧之美。 2、学生练习读──范读──配乐读 四、阅读并思考。 1、齐读最后一自然段理解“吸引”的意思。 2、根据教师的提问,学生读最后一句话: ①什么吸引了游人?(突出“风光秀丽”) ②日月潭吸引了谁?(突出“中外游人”) ③日月潭吸引了多少中外游人?(突出“许许多多”) 3、配乐朗读全文。 五、实践。 1、交流日月潭的资料,进一步了解日月潭,争做最佳“小导游”。在给同学作介绍时,力争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 2、办个“宝岛台湾知多少”的图片展。把搜集来的图片配上简要的说明,办个小展览。 【教学后记】 11 葡萄沟 【教学目标】 1、识记“最、坡、梯、够、修、味、留,运用多种方法感悟“梯田”、“山坡”、“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及句子。(教学重点) 2、通过虚拟的情境,让孩子在葡萄沟游览一番,在情感的世界里深深感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3、运用采访、角色朗读、节目表演、导游等形式,在整体感悟课文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教学难点】读写生字,在情感的世界里深深感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教学过程】 (1)自由读课文,思考问题:葡萄沟在什么地方?那里产哪些水果? (2)自学生字新词,用不同的记号画出喜欢的词语和不理解的词语。 (3)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一、预习交流 1、同桌检测课文朗读 (激励)听说新疆的吐鲁番有个好地方,知道是哪里吗?想去吗?要想去,事先要对葡萄沟有些了解,课文会告诉你。 62 请同学们和同桌一起自由读课文,看看谁读得正确流利,特别遇到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生字更要多读几遍。 2、听读课文整体把握 指名朗读(要求:语速适中,声音洪亮),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A、葡萄沟在什么地方?那里产哪些水果? B、葡萄种在哪儿?长什么样? C、你知道葡萄干是怎么做成的吗? 二、体验交流 1、观看地图,说说葡萄沟的好:葡萄沟在什么地方?那里产哪些水果? 2、图文结合,感受葡萄沟的好: (激趣)既然人们最喜爱吃葡萄,那么老师就带你们去葡萄园玩一玩好不好?------------葡萄沟到了。 (1)快看看葡萄种在哪儿? (2)赶快登上山坡,用你们的慧眼仔细瞧瞧这里的葡萄生长的怎样? --------品读描写枝叶的句子 A、这山坡上茂密的葡萄架就像什么? B、难道只有这一个棚吗? C、赶快钻进去感觉如何? --------品读描写葡萄的句子 D、快抬头看,透过茂密的枝叶你发现了什么样的葡萄?(引导读书上的句子,看看葡萄沟的葡萄有什么特点) (3)激励情感朗读:这葡萄串儿这么大,数量这么多,颜色这么多,种类这么多,而且水灵灵的,像一个个玛瑙,晶莹剔透,真是美丽极了!让我们美美的读一读。 3、师生表演,畅谈葡萄沟的好: 看,新疆老乡来了! (1)小朋友你们好!欢迎你们到葡萄沟来玩儿,汉族小朋友长的真可爱,你们猜猜我是哪个民族的?你知道“维吾尔”是什么意思吗?对我们新疆葡萄沟的葡萄印象如何? (2)“我”摘下最甜、最美的葡萄让你们“吃个够”是怎么吃? (3)我们新疆老乡能歌善舞,让你们把葡萄吃个够,还要跟我们跳一跳舞 (4)请送给老乡一句话,哪怕是一个词也好! 4、阅读想像,体会葡萄沟的好: (1)多么热情的老乡呀,非要带咱们去阴房看看,想想“阴房”是什么样的?有什么作用? (2)观察、品尝葡萄干,有何感受? 【教学后记】 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火车票让学生认识生字:昌、铺、调、硬。并能学习这种方法认识生活中的生字。 2、教育学生认识比喻句,了解比喻句的特点,学习使用比喻句。 3、让学生学会联系句子了解词语的意思。学会使用词语。 4、让学生了解留言条的用处,并学会学写留言条。 5、学习“我的发现”,让学生了解颜色的分类。 62 6、积累并背诵关于风景名胜的名言。并学着搜集相关的名言。 7、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观察火车票让学生认识生字:昌、铺、调、硬。 2、让学生了解留言条的用处,并学会学写留言条。 3、积累并背诵关于风景名胜的名言。并学着搜集相关的名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1、师:孩子们,你们所认识的字是从哪里认识的? 2、孩子们交流各自的识字方法。 3、引入新课。 二、识字加油站。 1、观察大屏幕上的车票,说说上面有哪些不认识的字。 2、认识上面的生字:昌、铺、调、硬。 3、读生字:同桌读、抽生读。 4、拿出课前准备的车票,和同桌一起看看上面还有哪些不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认一认。 5、讨论:在生活中,我们可以从哪些地方认识新字。 三、字词句运用。 1、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像什么?说一说。 2、试着说一说。 3、学习句子: (1)弟弟的鞋像鸟窝。 (2)爸爸的鞋像小船。 4、读词语: 柳条云朵枫叶椅子路灯胡子 5、你能用刚才那样的句子也说说上面这些物体吗? 6、学生全班交流。 (1)柳条像姑娘的发丝。 (2)云朵像羊。 (3)枫叶像邮票。 7、师:你有哪些理解词语的方法? 8、读句子,理解句子里词语的意思。 隐蔽:即隐藏,这里指小灰兔藏在草丛里面。 烦恼:困难,拿不定主意,心烦。 流连忘返:这里指山水像画一样美,让人流连其中,舍不得返回。 四、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 师:你们遇到过有事外出,但家里有没人的情况吗?这个时候,你应该怎么办呢? 揭示新课:学写留言条 二、学习留言条。 1、阅读留言条。 2、看看留言条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应该怎样写? 3、重点部分是正文,想想正文应该怎么写? 三、学写留言条。 1、从下面选择一种情况,写一张留言条。 62 (1)去办公室还书,老师不在。 (2)通知小芳明天上午九点到学校参加书法小组的活动,但是她家里没有人。 2、学生写留言条。 3、分小组交流留言条。 4、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写得好的,在全班交流。 第三课时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二、我的发现。 1、请孩子们自由读,看看有什么发现。 2、请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三、日积月累。 1、出示名句: (1)桂林山水甲天下。 (2)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3)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2、自由读一读,不会读的字拼拼音。 3、看谁能熟读成诵。 4、想一想:还有哪些描写风景名胜的名言警句。 5、搜集描写风景名胜的名言锦句。 四、我爱阅读。 1、请孩子们自由阅读画家乡。 2、自由读,想一想: (1)文中讲了哪些同学的家乡? (2)他们的家乡在哪里? (3)他们的家乡都有些什么特点? 【教学后记】 12 坐井观天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随文识字,随文理解和掌握“井沿大话弄错无边无际”等词语,识字“沿际”。 2、正确、流利、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研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一,第二次对话,理解他们不同观点的原因。 初步学习把反问句改成肯定句。 62 【教学重点】研读青蛙和小鸟之间的前两次对话。 【教学难点】理解青蛙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集体背诵《识字四》。 2导入新课《坐井观天》。 二、初读课文 1一读读通课文,把读不通顺的句子读3---5遍。 2二读同桌互读课文,互相纠正读音。 3三读边读边想,《坐井观天》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三、研读三次对话,随文识字 (一)反馈:《坐井观天》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1.()和()争论() 2.再次默读课文,找一找,从课文中找出依据。 3.反馈出示课文4.5自然段,自由读,指名读.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青蛙的观点是(), 小鸟的观点是()。 (二)思考:青蛙和小鸟的观点为什么截然相反呢?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这一段,请一个学生到黑板上摆一摆青蛙和小鸟的位置。 2理解“井沿”,识字“沿” 小鸟落下的这个位置就是“井沿”,看来“井沿”就是——井边,“沿”在这里的意思就是——“边”。 (教师手指桌沿)那么这是?----桌沿 学生给“沿”组词。 3.理解“落”字在句子中的运用。 给“落”换词。 想想为什么课文没有用“停”等词呢? (三)教师引读,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一次对话,了解故事的起因。 引导学生参与评价,了解“一百多里”有多远,读好“一百多里”。 (四)研读第二次对 话,争论的要点 1.理解小鸟的观点 1)理解“无边无际” 小鸟飞过那么多地方,但是它都没有看到天的尽头,这就是课文里的哪个词?(无边无际)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呢,我们还可以说什么也无边无际? 2)天如此无边无际,怪不得……. 教师出示课文第3自然段,集体读,再次回顾。 教师出示课文第5自然段,指名读,想想小鸟会()地说。 评价读中感受小鸟的自信、诚恳…… 2.理解青蛙的观点。 1)理解“大话”:“大话”是什么话?青蛙认为小鸟说了什么大话? 2)青蛙问小鸟“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它其实想说的的是:(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3)出示两个句子读一读,感受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感受“!”和“?”的变化。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4)听了青蛙的话,你心里一定有了问题了。(预设:青蛙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想法呢?) 5)探究青蛙的观点的形成原因 62 问得好。同学们开动脑筋,想想用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呢(教师可启发学生想办法获得青蛙的“体验”。或者自己引导 A抬头看看教室的天花板,你看到了方方正正的一大片,但是再把纸卷成筒状看看天花板?你又看到了什么?) B再观察一下课本插图中青蛙所处的位置,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青蛙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因为青蛙的视线被厚厚的井壁挡住了…….)。 6)指名读第四自然段青蛙的话,读好“!”和“?” 3.分角色朗读第一、二次对话。 四.写字:沿 抬 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流利、感情分角色朗读课文。 2发挥想象续遍故事。 3理解故事的寓意。 【教学重点】研读青蛙和小鸟之间的第三次对话,理解青蛙和小鸟各自“笑”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成语故事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识字,复习导入 1、读生字卡片:井沿大话弄错无边无际 识字:信给信组词,了解“信”的意思。再用字理识字法观察信字的部件构造,记住“信”字,比如说:要“言”而有信;比如说“信”就是把要说的话,把语言写到纸上,传递给别人…… 2.男女生分角色读课文2.3.4.5自然段。 二、学习第三次对话。 1)自由读第三次对话。边读边想:青蛙和小鸟都是笑着说的,他俩笑的含义一样吗? 2)同桌分角色朗读,讨论一下小鸟和青蛙各自在笑什么。 3)反馈: 预设:青蛙笑小鸟错了,自己是对的……小鸟笑青蛙过于自信,听不进别人的正确意见……青蛙觉得自己天天坐在井里看天,最了解天的大小,不会弄错的,小鸟居然和他争论,实在可笑……小鸟笑青蛙确实弄错了,还自以为是……. 4)指名分角色朗读第三次对话,关注生生评价。 三、提炼“坐井观天”的寓意 引:课文学到这里的时候,我们已经知道了到底是谁弄错了? (1)青蛙错在哪里? 预设:错在自己呆在井底,不跳出来看看,就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天就井口那么小……错在不听别人的劝告,自以为是…….. (2)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课题:坐井观天就是:坐在井里观察天……坐在井里看天…… (3)拓展 出示课堂小练笔: 青蛙听了小鸟的话,终于跳出了井口 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续编故事。 (4)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什么? 【教学后记】 62 13 寒号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 2.能按事情发展顺序,把几句话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4.教师引导学生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 【教学重点】 理清事情发展顺序,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教师引导学生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课 1.揭题。(教师出示第1张有课题的幻灯片) (1)齐读课题“寒号鸟”,读准多音字“号”。 (2)你知道寒号乌是怎样一种动物吗,我们一起来认识主人公“寒号鸟”。(教师出示第2张有寒号鸟样子的幻灯片)并介绍:传说这种鸟经常在冬天的晚上不断地号叫,发出“哆啰啰、哆啰啰”的声音,所以人们叫它“寒号鸟”。(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寒号鸟的样子,对课外知识丰富的的同学及时鼓励。) 2.教师布置自学要求: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我们学习后从中能明白什么道理,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要求。 (1)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用“•”点出你认为容易写错的字,用“?”注出不理解的词或句。 (2)读通课文,用“……”划出表示季节变化的句子。 (3)填空:这篇童话通过()和()作对比,写出了喜鹊是()的,寒号鸟是()的。 二、初读课文: 过渡语:刚才老师发现同学们按照阅读提示读书学习很认真,这时候老师检查一下你们学习的情况。 (1)开火车朗读课文。(同学们听后互评并纠正) (2)(教师出示第3张有词语的幻灯片)指名学生读一读词语:石崖、垒巢、懒惰、寒冬、吵闹、厉害、悲哀、腊月、狮子、寒号鸟、伸伸腰、缝隙、大雪纷飞、得过且过、冻得打哆嗦。(学生读词语后互相交流评点) (3)学生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教师点拨:“懒”字中间“束”羽写成“束”。) (4)练习按时间顺序组句成段。 a.指名读读用“……”划出的表示时间的句子。 b.学生独立默读体会,哪些句子跟季节变化有关,哪些句子不能表示季节变化?(删去跟季节变化无关的句子) 三、整体感知: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读懂三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哪句话的意思是最主要的。(教师出示第4张第一自然段句子的幻灯片)指导学生有表情地读句子体会意思: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冬天快要到了。冬天说到就到,寒风呼呼地刮着。寒冬腊月,大雪纷飞,漫山遍野一片白色,北风像狮子那样狂吼,河里的水结了冰,崖缝里冷得像冰窖。 (2)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冬天快要到来的自然环境。(学生理论,互评) (3)齐读第1自然段。 62 2、学习2~5自然段。 a.默读2~4自然段,思考:从哪里看出寒号鸟懒惰?(“一一一”划出)b.检查(教师出示第5张幻灯片)抓“太阳暖和,正好睡觉”体会寒号鸟懒惰。 c.还从哪里看出寒号鸟懒惰?(1):寒号鸟不听劝告,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 d.抓“不听劝告”深人体会寒号鸟懒惰。 (1)寒号鸟不听谁的劝告?(教师出示第5张幻灯片后半部分内容指导学习) (2)喜鹊怎么劝告?(喜鹊第一次劝告:寒号鸟,别睡觉,大好晴天,赶快垒巢。教师结合喜鹊劝告的话语指导读→评点→范读→自读→齐读) (3)从哪里看出寒号鸟不听劝告?(寒号鸟说:“傻喜鹊,不要吵,太阳暖和,正好睡觉。”)(圈圈划划,自读体会,结合指导读寒号鸟的话:指读→评点→自读→男女生对读) (4)教师指导学生展开想象:喜鹊是怎样再次劝告寒号鸟的?现在天气(),你看我(),你却(),() e.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喜鹊劝告寒号鸟,寒号鸟不听劝告的语句。(想象自读→指读评点→女生齐读) f.教师引导学生读第5自然段体会交流。 3、学习6~8自然段。 a.回顾学法:抓“不听劝告”这几个重点词语提问解答,深入理解课文。b.启发学生围绕“还是不听劝告”(教师出示第6张幻灯片)讨论交流: (1)寒号鸟不听谁的劝告? (2)谁怎么劝告?(喜鹊第二次劝告寒号鸟:“趁天晴,快垒巢,现在懒惰,将来糟糕。”) (3)从哪里看出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寒号鸟说:“傻喜鹊,真啰嗦,太阳暖和,得过且过。”) (4)想象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的结果会怎样? c.四人一小组讨论,准备汇报。 d.汇报自学。(学生自由汇报,老师随机点拨,穿插朗读训练)教师点拨要点:①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喜鹊来到崖缝前劝寒号鸟说:“……”体会感情变化→指导读好语气。②结合理解“得过且过”,教师指导学生读出寒号鸟不耐烦的语气。③结合理解“最后的哀号”、“漫山遍野”等词,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寒号鸟在冰天雪地里发出最后哀号时的样子,你想对寒号鸟说一些什么?指导读好语句:寒号鸟悲哀地叫着:“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寒号鸟最后的哀号:“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 四、拓展延伸: 1、展开想象说一说故事一:第二天喜鹊在枝头邻居寒号鸟,却发现邻居已经在严寒的夜晚冻死了,喜鹊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喜鹊的话里可以用上如果、假如等词。) 2、讲解故事二:如果寒号鸟接受了喜鹊的第二次劝告,在那个晴天垒巢了,结果又会怎么样呢? 【教学后记】 14 我要的是葫芦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叶子和果实的关系,从而受到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这一科学思想的教育。 62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葫芦的生长过程。 【教学难点】 弄清葫芦与叶子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生字宝宝吗? 生:喜欢。 师:那我们可不要让生字宝宝失望哦!下面老师就来检查检查大家生字掌握的情况。 课件出示生字词:葫芦、哇、藤、邻居、蚜虫、奇怪、盯着、自言自语。开火车朗读。同学们字词的掌握情况非常好,葫芦宝宝也很开心。(教师用鼓励的语言给学生信心,使他们信心和激情满满。) 2.师:那么,谁能用书中的话说说可爱的小葫芦是怎么样的? 细长的葫芦藤上有什么呢?花谢以后,又会怎样呢?那个人怎么做的? 生: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多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师相机板书:长满了绿叶,雪白的小花,可爱的小葫芦。看,老师手中就有个小葫芦。(出示实物葫芦。)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你们喜欢它吗? 师:那么我们就用喜欢的语气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吧! 生:齐读第一段。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多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师:通过你们的朗读,老师发现你们真的很喜欢这些小葫芦。同学们,小葫芦这么可爱,种葫芦的人特别喜欢它们,可最后他得到小葫芦了吗?这节课我们就来接着学习。 二、朗读感悟 1.师: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文章的最后一段,同学们,种葫芦的人每天都会看好几次葫芦,可是他到底得到了葫芦吗?你是从哪看出来的?(出示多媒体) 生:种葫芦的人没得到小葫芦,因为我看见小葫芦落了一地。 生:我从最后一段发现种葫芦的人没得到葫芦,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满满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师:是啊,种葫芦的人并没有得到小葫芦,你从哪些词能明显的看出来呢?(板书:虫更多了,变黄,都落了) 2.师:哪一幅图画出了这段内容呢? 生:64页的第四段,教师出示课件。 3.师:齐读第四自然段,你看到可爱的小葫芦落了会想些什么?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我感到很可惜,很惋惜。 生:我感到小葫芦很可怜,很心疼它。 师:那我们就试着读出心疼、可惜。 师:指名读,指导朗读。愿意一起来尝试读吗?注意把你的心情读出来。对比63页的插图,你会产生哪些疑问呢?(出示课件)百度图片搜索: 生:愿意,齐读: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长得那么好的小葫芦怎么就会落了呢?是什么导致它落呢?叶子上长蚜虫他为什么不治?他在想些什么? 4.师:是啊,那么好的葫芦怎么就会都落了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轻声读文2.3自然段,边读边想,可以动手圈画,在书中找到答案。 5.指导朗读: 生: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我从这句话能看出种葫芦的人根本就不管叶子上的蚜虫。 师: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62 生:他毫不在乎,也不怕。 师:怎么读出不在乎的语气呢?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可怕。体会不同语气。 学生个别读,男女生对读,齐读。 师:是的,他不在乎叶子上有虫子,他只在乎葫芦。他是怎么说的? 生: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师:你从他的话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他希望葫芦快点长。 师:你具体从哪感受到他希望葫芦长得快些? 生: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师:是啊,他根本不管叶子上的虫子了,他只希望葫芦长得大些,快些。再齐读他说的话。 师:你还从哪感受到他只在乎葫芦呢? 生:我从盯这个字能看出他在乎葫芦。 师:请同学做个盯的神情,齐读这段。 师:“自言自语”是怎么说呢?自己练习说一说,然后说给同桌听。 生:自言自语就是自己对自己说话。 理解“自言自语”。 师:种葫芦的人是这么急切的得到葫芦,同桌互相读读,体会感情。 师:邻居看到叶子上的蚜虫,他是怎样对种葫芦的人说的?种葫芦的人又是怎样回答的? 生: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那个人感 到很奇怪,他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师:邻居是怎样劝种葫芦的人的?邻居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生:邻居说:“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邻居很着急。(板书:生了蚜虫) 师:同学们,你们着急吗? 生:着急。 师:那好,请大家试着用着急的语气读读邻居的话。 生:自由练读。 师:种葫芦的人此时怎样? 生: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师:他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生:他的意思是叶子上的虫子不用治。(板书:不用治) 师:你认为哪句更好些?为什么呢?体会语气不同。 生:我认为第一句更好些,能体现出种葫芦的人很惊讶,加强了语气。而第二句只有肯定的语气,语气不够强烈。 师:是啊,那我们就小组练读种葫芦的人说话的语气,体会体会。 师: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了呢? 生:首先他不懂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所以叶子长了虫子,他认为没有必要去治。其次是他不听邻居的劝告。 归纳概括 种葫芦的人并没有得到可爱的葫芦,此时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如果第二年种葫芦,看到蚜虫他会怎样做呢? 生:他会想:如果我好好照顾小葫芦就好了,它就不会落了,我要是听邻居的劝告就好了。如果第二年种葫芦,再看到蚜虫我一定会马上处理的。 指导书写:重点:(1)“言”第一个横顿笔,第三笔横中线。 (2)“哇、挂”二字右边的“圭”是由上下两个“土”字组成的。 【教学后记】 62 语文园地五 【教学目标】 1、学习区别识字的方法,认识生字锋、蜜、蜂、幕、扫、墓、慕、抄、吵。 2、规范学生生字的书写。会写生字观、忙、呼、如。 3、积累关于语言的词语,学会使用形容词:细长的、雪白的、茂密的、绿色的。 4、熟读并背诵古诗《江雪》,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区别识字的方法,认识生字锋、蜜、蜂、幕、扫、墓、慕、抄、吵。 2、熟读并背诵古诗《江雪》,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学生借助拼音认识生字。 2、读生字:自己读、同桌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3、学生动手连线。 4、仔细观察这些生字,看看有什么发现? 5、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6、小结识字的方法。 二、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猜一猜词语的意思。 一言不发 不言不语 三言两语 千言万语 豪言壮语 少言寡语 自言自语 甜言蜜语 2、你可以将这些词语进行分类吗?试试看。 3、选两个说一句话。 4、全班交流。 5、读句子。 (1)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2)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6、和同桌用“细长的、雪白的、茂密的、绿色的”说话。 7、全班交流所说的句子。 8、补充句子。 (1)天空飘着气球。 (2)池塘开满荷花。 三、书写提示。 1、先观察,同学们互相提醒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请学生描红,描红以后再说说自己在写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生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4、进行全班评比。 第二课时 一、直入课题,了解诗人 1、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写的《江雪》。 2、板书:《江雪》,学生读课题,理解课题意思(江上雪景)。 二、检查预习,读准诗句 1、出示全诗。 62 2、指名朗读,齐读。 3、解疑:你们在预习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字词了吗? 4、送词入诗说诗意。 5、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 6、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整首诗。 三、了解背景,体会感情 1、体会环境的寒冷寂静 2、体会诗人的孤独寂寞 3、体会渔翁精神的不屈 4、总结,感情朗读全诗,背诵全诗。 四、我爱阅读:骑驴- 1、读一读。 2、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将这个故事讲下来。 3、讨论:老爷爷应该怎么做呢?说说为什么? 4、全班交流。 【教学后记】 15 大禹治水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大禹的性格特征。 2、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交流、讨论,培养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3、通过对“大禹治水”的学习,体会古代劳动人民征服大自然的决心,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奉献精神。 【教学重难点】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体会古代劳动人民征服大自然的决心,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奉献精神。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说神话故事 师:关于中国远古居民的神话故事同学们知道哪些呢?(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补天、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后羿射日) 2、导入课题 师:这些神话难道完全是凭空产生的吗?(学生讨论回答) 他们不仅停留于想象上,他们还付诸了行动。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大禹治水。 板书课题:大禹治水 二、 1、集体讨论,激发阅读、学习的兴趣。 师:请同学们看课题,你读懂了什么?对了,“大禹”是人名,“水”指的是“洪水”,也就是大禹治理洪水。 那在现实生活中,洪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灾难?(课件播放图片) 对,正因为洪水给人们带来了灾难,所以人们才要去治理它。那古时候,人们是怎样治理洪水的呢?请同学们翻开书本第一课。 2、阅读图书,理解故事内容。 62 (1)自由阅读图书,感知故事内容。 师:你在书中看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边倾听教师讲述故事,边阅读图书,理解故事内容。 师:大禹治水是造福炎黄子孙的伟大功业,对中华民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大禹治水中你能受到什么启发吗? 学生分组展开讨论,教师启发学生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 ①禹的父亲采取什么方法治水?(堵塞)结果怎样?(“失败”、“九年而不利”)禹采用什么方法治水?(疏导)结果怎样?(获得成功)由此你能得到什么启发? ②禹在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才获得成功。如果他半途而废,治水能成功吗?由此你能得到什么启发吗? ③当时洪涝灾害非常严重,灾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从这个角度思考,你能得到什么启发? 3、交流调查情况,了解科学防洪的方法。 (1)交流调查情况。 师:现在有些地方也会发生洪水,人们会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谁来介绍一下你调查的方法? (防洪工程措施主要有堤防、河道整治工程、分洪工程与水库防洪等,通过这些工程手段以扩大河道泄量、分流、疏导和拦蓄洪水,以减免洪水灾害;防洪非工程措施,主要内容有洪水预报、洪水警报、洪泛区管理、洪水保险、河道清障(或河道管理)超标准洪水防御措施等,通过这些非工程的措施,可以避开、预防洪水侵袭,更好地发挥防洪工程的效益,以减轻洪灾损失。) (2)整理归纳调查经验。指导语:通过调查,你们认你们认为可以用什么合理的方法来治理洪水? (课件播放图片) 4、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里了,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向大禹学习,并把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做一个人人称赞的“小大禹”。 【教学后记】 16 朱德的扁担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事迹,体会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激发对革命先辈的敬爱之情。 2.学会本课的生字,积累“同志、队伍、会师”等词语。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知道朱德同志让人在扁担上写“朱德扁担,不准乱拿”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文题目 1.出示扁担图。 (1)教学“扁”“担”,并用“担”做扩词练习。 (2)扁担是干什么用的? 2.扁担上写着什么呢?(朱德扁担,不准乱拿) (1)朱德爷爷与毛主席、周总理一样,是我们老一辈的革命家。他当过红军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司令,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深受人民的爱戴。 62 (2)教学“德”。字形指导:朱德爷爷一心为人民,我们记住右下半部是“一心”。 3.这是一根“朱德的扁担”。(揭题并板书) 4.朱德爷爷为什么要让人在扁担上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呢? 二、初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汇报,老师点评。 三、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四、学习第1、2自然段 1.默读第1自然段,想想这段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2.在文中画出表示时间、地点、人物的词语。 (1)播放课件(会师时的图片),简介背景:井冈山在我国江西省,周围五百多里都是高山,地势险要。1927年,毛主席带领红军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同志带领一支红军上井冈山,与毛主席的部队会师。看,他们多么高兴啊!(看图) (2)什么叫会师?(两支部队会合在一起) 3.轻声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部队为什么要派人到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上到茅坪去挑粮有什么困难? (1)看填空,回答以上问题。 ①( ),所以常常要派人到茅坪去挑粮。 ②从井冈山上到茅坪,路很远,有( ),( ),非常难走。 (2)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山高路陡”? (3)教师小结:红军会师后,面临着吃粮的困难,经常需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粮。从山上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路,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山下还有敌人,这种危险和辛苦是可想而知的。 (4)大家为什么都争着去挑粮?(引发学生讨论) 4.朗读第1、2自然段。 五、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体会朱德的高尚品质 1.(出示图片)看,这就是当年红军战士们挑粮的情景。 (1)走在最前面的是谁?谁能看图用“一块儿”说一句话? (2)朱德爷爷是怎样挑粮的?谁能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 2.学习前两句。 (1)朱德爷爷当时已经四十多岁了,工作又忙,可他也跟战士们(一块儿挑粮),而且穿戴和战士们(一样),挑的粮食也跟战士们一样(满满的),这些都说明了什么? (2)指导学生用敬佩的语气读第3自然段的前两句话。(强调“一块儿”“满满的”) 3.朱德同志为什么让人在扁担上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呢? (1)轻声读后面的课文,画出答案。 (2)谁能用上这些词,说说这段话的意思?(心疼藏又找来写上) (3)“不料”可以换成什么词?(没想到) (4)指导朗读,要求读出“不料”的语气。 (5)口头填空: 大家见了,心里想:( )。从此,大家更加敬爱朱德同志了。 4.是啊,朱德同志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大家。当时井冈山流传着这么一首歌谣:(投影出示,一齐拍手念) 朱德挑谷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 5.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 六、总结全文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朱德带领部队和毛泽东的部队在井冈山会师后,朱德和战士们一块儿( )的事,赞颂了朱德爷爷( )的高尚品质。我们( )。 【教学后记】 62 17 难忘的泼水节 【教学目标】 1、会认l 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 【教学难点】理解1 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会令人 “难忘”?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傣历年是我们傣族人民一年一度最热闹最隆重的节日你们参加过“泼水节”吗?如果你参加过给大家讲讲自己的感受好吗?让学生讲述。 今天,我们要学习“难忘的泼水节”它与平时同学们所参加的泼水节有什么不同,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找出生字。 l、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本文的生字。 2、指名读。 3、互读互听互相纠正读音。 三、再读课文学习生字 l、出示要求认的生字、让学生认读 2、指名读。 3、互读正音。 四、朗读感悟 1、再读课文,边读边想,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是一次难忘的泼水节? 2、学生讨论交流 3、带着问题读第三自然段。 ①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②用自己的话向大家描述一下人们欢迎周总理的情景。 ③理解“四面八方”。 ④指导朗读。 4、指导看图、理解第4自然段 ①师:看,周总理来了,他走到傣族人民中间来了!(出示挂图)谁来说说总理今天打扮得怎样?总理脸上的神情怎样? ②让学自由读第四自然段,画出描写总理衣着和表情的词句。 ③结合图,说说除了总理,还有谁也是笑容满面? ④师:傣族人民因为能和敬爱的总理一起过节而笑容满面,现在也请你笑容满面地读一读第五自然段。 5、体会第五自然段 ①分角色扮演,老师扮演总理,同学们扮演傣族人民一起泼水祝福。 ②启发想象 总理把水泼到老人身上,祝愿他们 总理把水泼到青年人身上,祝愿他们 总理把水泼到小孩身上,祝愿他们 62 ③正因为1961年泼水节是和总理一起过的,所以傣族人民感到那年泼水节是“幸福”、“难忘’’的。 ④有感情朗读6—8自然段。 五、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预习要求写的生字。 第二课时 一、读文、识记生字 1、自读课文,找出要求写的生字。 2、指名出示要求写的生字。 3、指名读生字。 二、复习 1、用开火车形式读要求认识的生字。 2、同桌互相说说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令人难忘? 三、识字、写字 1、出示要求写的字让学生记住字形。 2、介绍记字方法。 3、用生字组词,并理解字义。 4、写字。 ①让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②重点进行范写指导。 ③学生书写老师巡回辅导。 四、课外延伸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情,哪位同学能向我们介绍一下你知道的少数民族风情? 2,学生介绍。 3、老师补充。 如彝族“火把节”、基诺族“ ”、哈伲族“嘎汤帕节”, 五、作业布置: 积累本课好词佳句。 六、本课小结: 【教学后记】 语文园地六 【教学目标】 1、通过认识生活中的车船的方式,认识生字轿、救、摩、托、防、渔、货、科、考。 2、学会根据词语的意思猜测多音字的读音。 3、要求学生熟悉句号、感叹号、问号,掌握句号、感叹号、问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 4、学习“我的发现”,会通过观察、对比、分析等方法识字。 5、积累关于励志的名言,培养阅读和积累励志名言的兴趣,进一步感受名言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62 1、通过认识生活中的车船的方式,认识生字轿、救、摩、托、防、渔、货、科、考。 2、要求学生熟悉句号、感叹号、问号,掌握句号、感叹号、问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学生借助拼音认识生字。 2、读生字:自己读、同桌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3、讨论:你还知道哪些车或船? 4、小结识字的方法。 二、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看谁读得准。 盛开、床铺、种子、好人、分别 盛饭、铺路、耕种、好客、水分 重新、高兴、口号、干净、难忘 重点、兴起、号叫、 干活、灾难 2、看谁能给这些多音字注上拼音。 3、师出示正确的拼音,生检查自己的注音情况。 4、说一说,我们学过的多音字还有哪些? 5、我会选一组多音字说话。 6、请同学交流汇报。 7、感受标点符号的奥秘。 句号:表述完整的一句话。 问号:用于问题的末尾。 感叹号:又称惊叹号、叹号,用于句子结尾,表示惊讶。主要用在感叹句的句末,表示强烈的感情。 8、学生试着给3个句子打标点。 (1)一阵秋风吹过树叶像蝴蝶一样飘落下来 (2)我们去公园玩公园花真多呀 (3)这棵树的叶子真奇怪是什么树呢 9、想一想一般以什么词结尾的句子打问号?什么词结尾的句子打感叹号? 10、你能说一句问句和感叹句吗? 三、我的发现。 1、先观察,再读一读,并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2、请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3、体会形声字的特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多音字引入新课。 二、日积月累 1、师:孩子们知道我们今天要积累什么吗? 2、打开83页,读读: (1)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2)志当存高远。-----《诫外生书》 (3)有志不在年高。-----《传家宝》 3、读了这3个句子,你还想再了解些什么? 4、简要了解出处及用法。 5、想一想,这3句话有什么共同点? 62 6、同桌交流:你有什么志向?有什么目标?长大以后要做什么? 7、全班交流。 8、师小结:作为小学生,我们也要有自己的理想,只要心中有了理想,我们便会为之奋斗,最终取得成功。 三、我爱阅读:鲁班造锯 1、读一读。 2、想一想: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3、讨论:鲁班是根据什么来造锯的? 4、和同桌讲一讲鲁班造锯的过程。 5、鲁班根据小草上的小齿便发明了锯子,那人们还根据大自然中的哪些动植物及现象有了新的发明的? 6、请同学交流 7、拓展:你想根据生活中的哪些特别进行发明创造?仔细想一想。 【教学后记】 18 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行行朗读,字字思考,推敲诗文的意思;启发学生处处想象,揣摩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受。 2.指导朗读,要求在朗读中传达出对诗意的理解,对诗境的感悟。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训练学生行行朗读,字字思考,推敲诗文的意思;启发学生处处想象,揣摩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受。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夜宿山寺 一、研究题意,自读自学 1.出示课题。启发学生从课题确定这首诗所写的时间、地点和事情,并推想人物。教师随学生回答,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出月亮、星星、山峦、寺庙;此时,只简画一座寺庙,没有楼;为了显示高度,在山腰上端横一笔云。同时出示“宿”“寺”卡片,正音、释义。 2.让学生观察板画,再观赏插图,然后要求他们用一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感觉。教师在学生提出的词中选取“高”,并板书。告诉学生: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白写自己夜宿山寺的亲身感受;全诗四行诗句,都是围绕着“高”来写的。 3.教师:按照老师下面告诉大家的方法,自学这首诗。 (1)反复朗读全诗每行诗句(行行朗读); (2)认真想想每个字的意思(字字思考); (3)然后根据诗句的内容,想象出一幅图画(处处想象)。 二、交流切磋,诵读求悟 1.诗句中哪些字表达“高”,哪些景象说明“高”。先看第一行。 学生找出“高”和“百尺”。教师指出“百尺”表示很高,但不是实数。 教师:(出示“危楼”卡片)危楼是什么样的楼?“危”字怎么解释? 62 学生查《新华字典》,危:①险;②损害;③高。从三个义项中找出一个合适的解释。 教师:诗人站在高山上寺庙里的高楼中(教师给黑板画的庙加层楼),眺望窗外,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想象后)高极了,好像站到了天边一样…… 师:第一行先写楼高,这样写—— “危楼高百尺”。 教师:要读出楼的高。 2.教师:(出示“星辰”卡片)“辰”字典里说是“日、月、星的总群”,这里指什么? 请同学们用手势表示“手可摘星辰”。 这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幻想,但是它却能形象地表现出高,大家朗读这句诗,想象诗人此时离天多近? 3.指导第三、四行诗句。 齐读第三、四行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这两行诗句联系紧密。现在你感到天上人和诗人之间距离多远? 这也是诗人的幻想,但生动地表现了“高”;由此也可见诗人丰富奇特的想象。一齐来读好这两行诗句。体会一下该怎样朗读。 4.在表情朗读的基础上,背诵、默写全诗。 第二课时 敕勒歌 一、歌曲导入: 播放腾格尔《天堂》,课件展示草原图片。 师:一曲《天堂》唱尽了游牧民族对家乡的热爱,令人心潮澎湃,一首《敕勒歌》写尽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让人为之陶醉。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敕勒歌》。(课件中出示标题) 二、作家作品常识: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方敕勒族的民歌。敕勒族又名丁零、高车、回鹘,是今天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 《乐府诗集》将《敕勒歌》收入《杂歌谣辞》。《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总集,主要集录了两汉到唐五代的乐府诗,兼集先秦歌谣,共一百卷。***名篇佳作众多,如《木兰辞》、《陌上桑》、《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等。 三、朗读指导: 1、播放示范朗读动画(听一遍) 2、指导朗读:朗读时应注意什么?(课件出示问题,生答,然后归纳,利用课件出示答案)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 师生共同朗读一遍。 3、自由朗读:可以大声朗读,也可低声吟唱,注意朗读要求模仿示范朗读把诗歌读通、读懂。(两分钟) 4、跟读:放示范朗读学生小声跟读两遍,体会诗歌的韵律。 5、汇报朗读:找3人单独朗读,及时指导评价。 四、重点分析: 1、请快速把诗朗读一遍,然后讨论一下你在诗中都看到了什么?在哪里看到的? 从诗中看到了什么? (草地、天空、蒙古包、牛羊等) 师:我们看见了天空,是什么样子的呢?(生:苍苍及时板书) 师:还能看到草地,又是什么样子的啊?(生:茫茫及时板书) 师:这苍苍的天空、茫茫的草地,看上去显得怎么样? 生:很大、望不到边等顺势总结板书:辽阔无边 还能看到什么? 牛羊风吹过来草低下头看见了许多牛羊 草怎么样? 茂盛牛羊怎么样? 肥壮板书:茂盛肥壮 回头再看一看,天空、草地是什么状态的景物描写? 静态描写 草低、见牛羊呢? 动态描写动静结合的写法 62 诗中有静有动,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使诗显得有生气,今后同学们在写作的过程中也要多运用这种写作方法,这样我们的作文会写得更好。板书设计: 敕勒歌 苍苍茫茫静 (辽阔无边) 草低见牛羊动 (茂盛肥壮) 2、“敕勒川,阴山下”一句有何作用? 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 3、“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 天高地阔辽阔无边热爱家乡的情感 诗中将天空大地,用与牧民们日日相伴最为亲近的生活居所来比喻,表现出草原牧民们对自己家园的热爱,对草原的赞美,他们讴歌草原、讴歌牛羊,就是赞美家乡、赞美生活。 4、诗中为什么不写人?是否无人? 并非无人,“见牛羊”句暗示了人的存在 不写人,是为了突出表现草原的浩瀚苍茫的自然特征。 5、在浩瀚苍茫的自然背景下,“风吹草低见牛羊”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生机感、喜悦感、怡然自在感 五、读背古诗 【教学后记】 19 雾在哪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认读“淘、藏”等10个生字;正确书写“暗、街”等7个字。正确认读“淘气、无论、岸边”等词语;正确书写“大海、海水、船只”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课文;能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子;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雾的神奇,知道有雾时是怎么样的情景;能用“什么”说话;愿意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书写“躲、失”等字;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能用“什么”说话。 难点:体会“甚至”在语境中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有雾的时候是什么情景。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生活导入,结合图片揭示课题。 1、回顾谚语:我们积累过识天气的谚语,能谈谈知道雾的哪些知识?(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 2、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见过的雾是什么样的?(大雾弥漫;远处的景物模糊看不清;只能大约看到建筑物的轮廓;空气很潮湿等。) 62 3、展示云遮雾绕山的山川、云雾弥漫的树林等图片。(板书课题) 二、读文识字,整体把握。 1、教师示范读,学生听读,并圈画出不懂的字词。 2、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读课文,指导学生反复练习难度的句子,如第6自然段的长句子“不久……,有限的散步”。 4、借助拼音,自读词语。 (1)第一组:“甚至、消失、藏起”,重点指导正音。 (2)第二组:“桥梁、淘气、岸边、应该”。 重点指导识记:梁——为何有“三点水”有“木”(渗透自理);该——刻、孩(与形近字区别)。 5、默读课文,想一想淘气的雾都把什么藏了起来。 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发现获取信息的方法:雾说的几句话,分别说出了他依次藏起的东西。教师出示句式,指导整体把握:雾,是个又淘气有顽皮的孩子,它把……藏了起来。要求学生用连接词把雾藏起了什么说完整。 三、朗读感悟“雾的自言自语” 1、学生自由练读雾说的几句话。 2、教师示范指导,前三句读出淘气的感觉;后两句读出思考后有了新主意的惊喜。 四、指导写字 1、出示“暗淡、消失”两个词语,观察本课要写的“暗、消、失”三个字,分析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2、动笔临写。 五、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了“雾”,还学了雾的淘气,它藏起了很多东西。 六、作业:背熟生字和词语。 七、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躲藏、海岸、淘气、悠闲、应该、甚至、桥梁。 2、雾把整体世界藏起来,世界变成什么样了?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朗读感悟第2~5自然段 1、自由读第2~5自然段,要求学生按照课文内容联练习说话。 出示:淘气的雾把( )藏了起来,无论( )还是 都( )。 2、学习第2自然段,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 教师引读课文,相机指导“无论( )还是( )都( )”要连读,并适当强调,读出一切都不见了的景象。 3、同桌互读课文第3自然段,边朗读边想象画面。 4、朗读第4、5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好顿号的停顿,理解和体会“甚至”的含义。 三、练习说话 1、想象说话:淘气的雾朦朦胧胧,像一层纱笼罩着大地,它还会把什么藏起来?出现什么情况? 2、出示图片,开拓思路:出示云雾弥漫的山川、树林、学校等图片,图片下方辅以句式:雾,是个淘气的孩子,它把( )藏了起来,无论( )还是( )都 ( )。 3、同桌练说,说出景物的特点和情趣。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街、躲、该、散”4个字,学生观察分析,交流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共同点:“街”是左右结构,其他三个都是左右结构,左右部件紧密穿插。 62 2、学生独立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3、展示评改。 五、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了雾,并且学了雾是个淘气和顽皮的孩子,他会藏起很多东西。这样对于雾有了一定的了解。 六、作业:背熟生字和词语,并且学会复述课文。 【教学后记】 20雪孩子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瓜、衣、来”三个字;认识1个偏旁“孑”;知道“香”是多义词;“又”字连用可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 2、理解重点词句,知道雪化成水、水蒸发到空中形成云的过程。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当别人有困难时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悟雪孩子的善良、勇敢,懂得懂得当别人有困难时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 【教学难点】通过:“雪孩子化了”和“雪孩子飞到空中,成了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这两句话,使学生知道雪会变成云,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感悟雪孩子善良的心。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喜欢这个在别人遇到困难勇于伸出援助之手的雪孩子。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雪孩子的善良和勇敢。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看课件首页:“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小礼物,你们看,这是什么呀?”(雪孩子、雪人、雪娃娃……) (2)“谁认识这个字(孩)?”“你是怎么认识的?” 2、创设情境,整体感知 (1)播放课件(动画朗读):学生边看图边听配乐朗读边思考:你们见过雪孩子吗?这篇课文写了雪孩子的什么事呢? (2)看书,想想有几副图,每副图上画了什么?图文对照,练读图旁的句子,再读读图旁的句子,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 通过课件,创设情景:大雪无边,快乐无限!学生仿佛置身于雪的世界里。听,雪孩子和小白兔在唱歌,看,他们玩得多快乐!动情地朗读,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感悟,把学生带入丰富的想象和亲身体验中,从而渲染了与词句相对应的气氛,使学生主动了解和欣赏了语言所描写的事物,体验了作者所抒发的情感。然后通过再次地自由练读,使学生对全篇课文有个宏观的把握:知道本课有8个自然段并配有8幅插图。这部分内容主要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求同思维能力。 (3)想办法弄懂画横线字的读音。 62 (4)学生小组交流不认识字的读音。 3、合作学习,认记生字 4、初读课文,思考感悟 (1)从小组中各选一名代表朗读课文。学生评价,老师正音。 (2)全班齐读课文。想想说说:雪孩子从大火中救出了白兔,结果怎样?小白兔望着白云会说什么?你想对小白兔说什么? (3)小白兔还会回来吗?课件展示最后一副图。(不要求学生能正确回答问题,) 5、拓展练习,巩固生字 (1)读句子识记生字:孩子,你要知道,玩火可不好。万一火烧起来,往往会带来可怕的结果。 (2)播放课件读读说说,完成课后“读读说说”。 6、指导写字 课件出示生字表,逐个讲解写字的要点注意事项:写好“瓜、衣、来”的关键是撇与捺对称。在学生看范字的基础上,重点指导两个字。 瓜:上撇平短,左撇竖长。“竖提”起笔对准上撇中部,“点”较小,“捺”起笔低于“竖提”并与它相接,与“左撇”对称。 衣:点居中,不与“横”相连。第三笔自“横”中间起笔,向左下撇出。“竖提”从“撇”的中上部起笔,转折处低于撇尾,第五笔“短撇”,从横收笔处下方起笔,方向与长撇一致,最后“捺”低于长撇并相接,向右伸展与撇对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感悟雪孩子善良的心。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喜欢这个在别人遇到困难勇于伸出援助之手的雪孩子。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雪孩子的善良和勇敢。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雪孩子》,板题并读题。 2、指课题雪孩子,问:想知道这个雪孩子是哪来的吗?引导学生去小白兔家看看。 3、小白兔在路上放了一些词语,他想请会读的小朋友和它一起玩。(再次播放课件知识树,复习生字词语) 二、看图学习第一自然段。 1、来到小白兔家,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插图(1),借助课件插图的直观形象,使文字叙述的雪后美丽景色变成了真实可触的东西。学生对文字的理解更为深刻。 2、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并感受这美景。 (2)这么美的景色快读给你的同桌听。 (3)老师也想读一读这美景。 (4)齐读,用你的语言和动作表达出这美景。 三、细读,提出问题,尝试合作解疑 过度: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想更多的了解课文就赶快打开语文书。 1、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如有问题,在书中圈画,准备提出。 2、质疑,梳理(这是一个怎样的雪孩子?2-7自然段各写了什么?雪孩子哪里去了?雪孩子还会回来吗?……板书有价值的问题) 3、指名分段朗读,思考提出的问题。 4、研究你最感兴趣的问题?组内讨论交流读懂的问题, 四、精读,自读自悟,,尝试解决问题 62 (一)读中感悟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的快乐。 1、指读2、3自然段,解决上面提出的问题:这是一个怎样的雪孩子? 播放课件插图(2),感受雪孩子的美丽。 2、你喜欢雪孩子吗?小白兔呢?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播放课件插图(3)图文对照,使学生能深刻体会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的快乐。 3、指导朗读。你能用朗读把雪孩子的可爱和小白兔的开心读出来吗? (1)自己读。 (2)同桌互读。同桌读的好你夸夸他,如果有困难你帮帮他。 (3)指名读。 (4)引读。 (二)读中体会雪孩子的善良和勇敢。 过渡语:多么漂亮、可爱的雪孩子,可是他却不见了,发生了什么事? 1、自读4—7自然段,然后用你喜欢的方式向大家介绍发生了什么事。 播放小白兔动画选段,让学生伴着优美的音乐、看着动画片,体会“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所描述的意境,体会雪孩子崇高的品质,体会小白兔的快乐与忧伤。真实的感受到雪孩子是多么可爱,纯洁善良,助人为乐,舍己救人。危急时刻用自己的生命救出了小兔子,他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以达到更好地突破本文的重难点之效果 2、指名读,边读边猜:雪孩子看到小白兔家着火了心里怎样想?小白兔看到雪孩子为了救自己而化了,心里怎样想? 3、多么善良、多么勇敢的雪孩子,讨论:你觉得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来表达你心中的感受?(高兴的语气、伤心的语气……学生各抒己见)指名朗读并评价。其他小朋友呢,你们同意谁的意见?(生再次朗读,全班仿读、齐读) 4、小组选择喜欢的形式读展示,评价。 5、总结:刚才小朋友们分别是站在雪孩子和小白兔的角度上来理解的,所以你们的想法都是正确的。现在大家就根据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过渡语:善良、勇敢的雪孩子哪里去了呢?为什么会变成一朵白云? 1、齐读第8自然段。展示课件演示蒸发(1),想想,文中的哪个词是说这种现象呢?”(“飞”是文章的点睛之笔。这部分内容注意培养学生的求证思维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2、雪孩子会回来吗? (展示课件演示蒸发(2)。演示“雪化成水、水蒸发到空中形成云的过程”,使学生加深了对重难点的理解:知道了在一定温度下雪遇热会化成水,水蒸发到空中就成了云。以培养孩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 3、指导朗读。雪孩子为了救小白兔,自己却化了,成了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请小朋友自由读第八段,想一想,你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呢? 【教学后记】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通过认识熟悉的事物认识生字,认识生字椰、壳、漠、骆、驼、骏、悬、崖。 2、认识象声词,了解他们的作用,并能根据句子的意思选择恰当的词语。 3、了解关于天天气的成语,并感受天气的变化莫测。 62 4、了解拟人句的特点,并能试着说一说拟人句。 5、通过对比,识记容易写错的生字。培养学生归纳、整理易错字的习惯。 6、熟读并试着背诵《数九歌》,了解冬至过后的数九节气。体会人们向往、热爱春天的情感,感受生活的美好。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请孩子们借助拼音读一读、认一认。 2、读一读:自由读、同桌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3、按一定的标准将这些词语分类。 二、字词句运用。 1、复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步骤。 2、学生自行动手查:亏、申、丹、州、乃。 3、学习拟人句。 (1)自由读句子。 ①“我要把自己藏起来。”雾把自己藏了起来。 ②风拿了我的毛巾跟手帕,擦过了汗,都扔到地上了。又拿了妹妹的圆帽子,当作铁环滚走了。 (2)感受句子的特点:把雾和风当作人来描写,赋予它人的动作或思想感情,这就叫拟人。运用拟人,不仅可以使描写的事物生动形象,而且能鲜明地表现作者对所描写的事物的感情。 三、看图说词语。 1、(课件)出示图片:请你仔细观察图画,然后说一说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四、看图写话指导。 仔细观察图画,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有哪些动物?他们在干什么?想一想他们会说什么?请用几句话把图上意思连起来写一写。 (一)指导观察图画。 观察顺序是:整体--部分--整体。 观察整幅图画,你能给这幅图定个题目吗? 看了图画,你知道图上画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有哪些动物?老鼠在做什么?猫在哪里?老鼠此时的心情怎样? (二)指导写话。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新课。 1、师:你们平时经常写错字吗?遇到容易写错的字你们是怎么处理的?是一直让它错下去? 2、全班交流。 二、展示台 1、看看其他同学是怎样处理易错字的,一起来看看吧。 棉被---泼水 纸巾---低头 带领---展现 战士---土地 散步---南瓜 今天---口令 带领---穿戴 果园---圆心 以后---已经 汽水---气体 再见---正在 心情---晴天 2、读一读,把平时你也容易写错的字圈起来。 三、日积月累 1、出示数九歌。 62 2、学生自由读一读,借助拼音把数九歌读通读熟悉。 3、再读数九歌:自由读、同桌读、分男女读、全班齐读。 4、简要理解数九歌的意思。 5、试着背一背。 四、我爱阅读 1、你们数过星星吗?你觉得满天的星星怎么样?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星星的孩子》。 你知道数星星的孩子是谁了吗?张衡是怎样数星星的?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有关句子。 即兴表演:数星星的孩子 【教学后记】 21 狐假虎威 【教学目标】 1、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体会寓意,使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难点】揭示寓意。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竟猜谜语,激趣导入。 1、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一个猜谜游戏: (1)黄袍袍,黑斑斑,龇牙咧嘴瞪眼睛;森林里面称大王,捕食野兽本领强。(老虎) (2)模样像狼脸儿长,三角耳朵猫儿黄,昼伏夜出捕肉吃,毛皮好做女士装。(狐狸)他们俩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2、板书课题:“狐假虎威”领读课题。 问:“假”有几个读音?(两个读音:jiǎ、jià)在这里应读jiǎ,为什么这样读,是什么意思呢,这就需要大家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了,大家加油啊! 二、配乐朗读听感结合。(学生轻轻地打开书一边听录音,一边看书。) 三、阅读课文识记字词。 师:“狐假虎威”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想不想自己读一读? 1、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带出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尝试理解词语的意思。 2、学习字词。 (1)出示生字,这些生字是我们读书的拦路虎,要想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要先把它们清除。 ①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生字,你觉得难读的字可以看着拼音多读几遍。 ②检查:你觉得哪个字难读,会读了吗?(指名读)重点提醒学生注意“扯、兽、爪”是翘舌音,“闷、窜、胆”是前鼻韵母,“趟、抗”是后鼻韵母,“蒙住”的“蒙”读mēng,不读méng.,齐读。 62 ③去掉拼音读一读,同桌互相读一读,听一听。开火车读。 (2)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狐假虎威、茂密、扑过去、半信半疑、猴子、野猪、梅花鹿、害怕、威风胆子吓跑寻找爪子借着、骨碌、违抗、窜过、一趟、狡猾、百兽 (3)生字组成的词语会不会读?自由练读,抢读词语卡片。 (4)小结:只一会儿功夫,就把字音读得那么准,同学们多不简单哪!自己夸夸自己吧! 3、读通课文。 (1)现在我们再读读课文,你觉得哪句话难读就在这句话前面画上“”,并把这句话多读几遍,直到读通顺了,再接着往下读。 (2)指名汇报练读的效果。 (3)采用老师范读、学生示范、个别练习等多种形式练习朗读,直到把课文难读的句子读通为止。 (4)小结:大家真不简单,这么长的句子都读通顺了,太棒了! 4、再读课文。 (1)同学们选自己能读好的一节认真练读,要求把它读流利,等会儿请你读给大家听。 (2)采用多种形式分小节读课文。 (3)各自把课文完整地朗读一遍后,指名分小节朗读全文。 (4)整体感知,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 2、学生观察生字结构,并相互交流记住生字的办法。 3、进行书写指导: 注意:”狐”的右边不是“爪”、猴的中间没有竖,威字中间不要忘了写一横。指导书写“虎、茂、威、假、鹿”。 4、学生进行区别、临摹。(注意书写姿势及字的美观)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和寓意。 【教学重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难点】揭示寓意。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复习巩固。 1、画去括号里不恰当的拼音。 朝(zháo cháo)霞朝(zháo cháo)南 森(sēn shēn )林深(sēn shēn )处 2、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精读课文、理解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体会“虎之威” (1)出示练习: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狐狸是一只()的狐狸,老虎是一只()的老虎。那谁厉害呢?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结合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思考:究竟是狐狸厉害还是老虎厉害,说说你的意见。(窜,逃窜;扑,拍打;窜说明狐狸本来是很害怕老虎的,想很快逃走。“扑”时间短,动作快,说明老虎是很厉害的。)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老虎的威风来。 2、学习第二至五自然段。体会“狐之猾” 过渡:面对饥饿、凶猛的老虎,狐狸的生命危在旦夕。它被老虎逮住以后怎样了呢?我们学习第二至五自然段。 62 (1)各自轻声读第二至五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狐狸讲了几次话?(三次)应该怎么读? (2)想像一下当时的情景和狐狸、老虎的心理。同桌练习分角色朗读,探究哪中读法更合适? (3)学生练读。指名读。(如果学生读得好,提问他为什么要这样读?如果读得不足,则引导学生对“骨碌碌、”“扯着嗓子”、“老虎一愣”进行理解。第一句话扯着嗓子是想掩饰它内心的恐惧,用气势来吓唬老虎,第二句话讲老虎不敢吃的理由:我是老天爷派来管理你们百兽的……第三句话讲狐狸故作镇静:你不怕,那你就吃吧。让学生想一想,用什么样的语气才能把老虎镇住、蒙住、骗住。) 出示练习:孩子们,你们看狐狸真是一只()的狐狸!放了狐狸是因为老虎被()。 (4)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发挥你的想象,想一想这时老虎会怎么想? (5)学生合作学习讨论。 (6)讨论后回答。回答后学生联系朗读。师生共同评议。 3、学习六、七、八自然段。明白“谁之威” (1)仔细观察课文中的插图,说说图意。 (2)看看课文是怎么说的。默读六、七、八自然段想一想:狐狸、老虎和其他野兽的表情怎样? (3)指名表演:请五位同学戴上头饰分别扮演狐狸,、老虎、猴子、小白兔、野猪、梅花鹿。其他的小朋友当导演,看看他们表演得对不对? 通过导演理解:狐狸和老虎谁在前,谁在后,为什么? “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这些词什么意思? (4)纳闷什么意思?(因为疑惑而发闷)野猪、小鹿、兔子为什么纳闷?它们纳闷的原因是:过去狐狸可没有这么威风呀,今天它怎么会这么神气活现起来,走起路来也跟往常不一样,摇头摆尾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5)为什么它们撒腿就跑?读“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兽撒腿就跑。” (6)体会老虎、狐狸和野兽的不同表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出示练习:事实上狐狸是借着()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所以“狐假虎威”的意思是说()“假”的意思是()。随机板书“假”“威”的意思。 (7)从什么地方我们可以看出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狐狸走在老虎的前面,摇头摆尾,神气活现,百兽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兽撒腿就跑——百兽是看见老虎才跑的。所以说,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三、揭示寓意、拓展升华。 1、我们不仅从语言上,也从动作神态上感受到狐狸的狡猾。它假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生活中,人们就用“狐假虎威”这个词语比喻一种人,你觉得是什么样的人呢?(自己没有本领,却仗着别人的势力欺压人的人。)你想对这样的人说什么?我们要不要做这样的人?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教学后记】 22 狐狸分奶酪 【教学目标】: 1、会认识捡、酷、俩、始等18个新字,会写奶、吵、急、第等8个生字。 2、读懂故事中狐狸做了什么事。 62 3、能用关键词概括故事中的狐狸的品性。 4、能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 【教学重难点】读懂故事中狐狸做了什么事。能用关键词概括故事中的狐狸的品性。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谈话 激发兴趣 1.同学们,打开你的回忆的闸门,想想,你们曾读过哪些有关狐狸的故事,想好后告诉我。并说说讲了狐狸干什么了?它们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狡猾) 出示:高洪波写的小诗《我喜欢你,狐狸》。 2、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另一组关于狐狸的故事(课件出示故事题目)《狐狸分奶酪》、《狐狸和马》、《狐狸孵蛋》、《瞎眼狐清窝》。 二、走进故事 感悟道理 1、我们先来学习《狐狸分奶酪》 (1)这篇课文讲了狐狸干了什么事? (2)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 (3)你从文章的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4)指导朗读 2、让我们回顾一下是怎么阅读《狐狸分奶酪》这篇故事的内容。 3、让我们采用刚才的阅读方法继续阅读后三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题单) 4、简单汇报: (1)狐狸和马——聪明的狐狸 (2)狐狸孵蛋——善良的狐狸 (3)《瞎眼狐清窝》——慈爱的狐狸 三、走出故事总结特点 1、《狐狸和马》、《狐狸孵蛋》这两篇文章是什么类型的文章(童话) 2、童话的特点: (1)拟人化描写 (2)想象丰富 (3)有趣有理 3、学生齐读高洪波的小诗《我喜欢你,狐狸》。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想一想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 二、检查学习生字。 1、认真读一读课文,圈画出课后生字和新词,在组内互相检查。 2、小组展示学习。 3、全班交流。 三、学习词语 开始 起始 始终 方便 便利 便于 四、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课后生字,找出难写的生字。 2、指名说说难写的生字。 3、练习组词。 4、教师示范。 5、学生练习。 62 【教学后记】 23纸船和风筝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重难点】读写生字,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题: 同学们,狐狸分奶酪的故事,给大家留下来深刻的影响,今天我们来学习新课,谁会读课题?(指读)一起来读读吧! 大家看,这篇课文没有了注音,你们会读吗?试一试,让学生自由读文。 二、初读课文 1、你读了几遍课文?不认识的字多不多?你是怎样解决的?(指说) 2.课文中的难句子一定难不倒你!先自身试试吧!(再自读) 3.齐读全文。 4、生字婴幼儿藏在句子里,都被你们认出来了,那他们站在一起呢?(自己认读一下,再把记字的好方法说给周围的小伙伴听!) 5.谁想把你记字的好方法跟大家交流一下。 三、学习生字词: 1、小黑板出示生词,开火车认读。 2、出示要认的生字,检查自同学字读音情况,注意正音和交流记字方法。 3、任意选择一词,说话。 4、读课后练习中的词语,鼓励同学誊写会写的词语。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用多种方法自由记忆。 2、教师点拨,对难写字、容易出错的字加以分析、指导。 3、指导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 (1)教师示范,同学认真观察(2)同学先书空,后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自由轻声读课文。 2、指生讲故事。 二、课文学习 (一)导读感悟1 ~6段 1.小朋友,在一座美丽的山上,有两座可爱的小房子,你们知道这是谁的家吗?(还不清楚的,赶快到文中找答案)指说,是这样吗?我们去看看!(点击)哎,你怎么知道的?读读好吗? 2.小朋友,松鼠住在高高的山顶上,而小熊呀却住在山脚下,虽然离得很远,可他们却是最好的朋友!不信,你读读2~6段,看看他们是怎么成为好朋友的? 3.指说:概括或细致的说都可。 4.导读第三段:(课件演示)松鼠亲手折的纸船,顺着清清的小溪,飘呀飘,飘到了小熊家门口,小熊拿起纸船一看,——生:乐坏了!你能读好这一段吗?问读的好的同学:小熊,你为什么那么高兴呀?是呀,从山上的小溪里以外的飘下来一只纸船,里面还有一份祝福,小熊能不乐坏了吗?(谁还想读读) 5.第五段 62 不光小熊乐坏了,小松鼠呢?(图)是的,他收到了松鼠送的风筝,也乐坏了。这次,谁相信自身比刚才读得还好? 6. 3-5段 小朋友,下面把幸福和快乐送给小伙伴,想读那段读那段,好吗?开始吧!就让我们在音乐声中去分享他们的快乐吧! (二)导读7~11段 1.是啊,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正当他们沉溺在这幸福和快乐之中的时候,这快乐却没有了。(师范读) 2.选择给你感受最深的段落,再用你喜欢的方式边读边体会,过会我们来交流交流。(把你的感受说给同桌听听) 3. “飘荡的风筝”“漂流的纸船”读读这两个词吧!你们觉得这两个词可以换换吗?(不能)为什么?谁能读得更美一些呢?老师听了,好像真的感觉那风筝飘起来了,纸船也动起来了。这么美的东西都不见了,谁还想把你的感受读一读。 【教学后记】 24、风娃娃 【教学目标】 1、认识“助、使”等12个生字。会写“车、得”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教学重难点】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 : 1、猜谜语: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小树见它招手。(风) 2、板书课题:风娃娃长大了,它想出门为人们做好事了,它还想和聪明的孩子交朋友,大家想和它交朋友吗?快去读一读吧! 二、初读课文 1、自由小声读课文,说说自已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在小组内交流。 2、感知内容:风娃娃做了哪些好事?读一读。它又做了哪些坏事呢?读一读。 3、指导识字: 1)出示要求会认的字,让学生自主识字。 2)有不会认的字,向同学请教,同学之间介绍自己认字的方法。 3)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在文中圈出黑板上的生字,并反复读带生字的句子。 4)老师逐一出示生字,学生比赛读带生字的句子,看谁读得准确、通顺。 5)开火车认读生字,注意提醒读准字音。 4、接力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得流利。 三、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一、导入 : “娃娃”有洋娃娃、木娃娃、布娃娃、泥娃娃……有的漂亮得可爱,有的傻得可爱,有的淘气得可爱,还有的乖巧得可爱。总之,娃娃都惹人爱。课文中的风娃娃怎么样呢?欣赏一下课文插图,说说你看到的风娃娃是什么样子的 二、朗读感悟 62 1、自读课文,说一说:文中的风娃娃是个怎样的娃娃?你猜对了吗? 通读全文,想想风娃娃做了哪几件事情。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1)吹大风车(2)吹帆船(3)吹风筝(4)吹衣服、吹小树 2、小组合作找出能说明风娃娃做好事和好心办坏事的段落及重点词句,读一读。 3、提问设疑,小组研读 (1)风娃娃为什么想到帮人们做事? (2)风娃娃为什么好心办了坏事? (3)选择你最感兴趣的问题,在自学的基础上讨论。 4、分块研读,反馈交流 (1)研读“做好事”板块。 (2)风娃娃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3)风娃娃做了两件好事后,是怎样想的?读一读这一句话。从他心里想的,你体会到什么? 5、研读“做坏事”板块。 (1)风娃娃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2)风娃娃听了人们的责怪,是怎样想的?读一读这句话。 (3)读读学习伙伴的话,说说你想对风娃娃说什么。 三、实践活动:说说风还有哪些好处和坏处。 【教学后记】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学习根据生字的特点和构造进行识字,认识生字厅、厨、厢、厦、穴、窑、帘。感受 中国汉字的趣味,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喜爱。 2、规范学生生字的书写。会写生字领、群、船、朗。 3、熟读并积累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并能选择一两个说话。 4、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根据生字的特点和构造进行识字,认识生字厅、厨、厢、厦、穴、窑、帘。 2、熟读并积累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并能选择一两个说话。 【教学过程】 一、识字加油站。 1、学生认识两个偏旁部首:厂、穴。 2、自由读一读含有这两个偏旁的生字。 3、看看这些字有什么共同点? 4、你还知道哪些“厂、穴”旁的字?说一说,写一写。 5、先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6、师:你们觉得我们国家的汉字有趣吗? 二、书写提示。 1、先观察,同学们互相提醒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老师提示: (1)先看后写,才能减少修改次数,确保页面整洁。 (2)有些字,左右两边的宽窄差不多,写的时候要均衡。 3、请学生描红,描红以后再说说自己在写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62 4、学生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5、进行全班评比。 三、日积月累 1、出示成语,读一读。 狼吞虎咽 惊弓之鸟 胆小如鼠 龙飞凤舞 漏网之鱼 如虎添翼 鸡呜狗吠 害群之马 如鱼得水 2、指名朗读,同桌读,全班齐读。 3、请圈出成语中的动物名称。 4、大概理解成语的意思。 5、再读成语,边读边体会。 6、你还了解哪些成语里也含有动物名称?说一说。 7、我会选择一两个成语说话。 如:妈妈做的饭真香,我狼吞虎咽的几下就吃饱了。 三、我爱阅读: 1、读一读。 2、谁能说一说这篇文章讲了谁和谁的故事? 3、主要讲了他们的什么事? 【教学后记】 62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