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比大小》教案(一)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比大小》教案(一)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比大小》教案(一)‎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比较活动,体验多少的比较方法。   2、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读法和作用,并能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建立符号感。   3、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用“〉”、“〈”表示比较的结果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图片学具、﹤、﹥、=和1-5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1、出示课本情境图:小猴子分水果 ‎ ‎  师:今天,小猴子们摘了很多水果,忙坏了。我们看看有几只猴子?它们摘了什么水果,各有几多少?(学生看图回答问题)   (1)摘了这么多水果,三只小猴子该怎么分呢?你能帮帮他们吗?(学生用学具卡片按自己的想法,摆放小猴和3种水果。)   (2)让学生摆出图片学具表示数量,设疑激趣:摘了这么多的水果,到底哪一种水果比较多,哪一种水果够分,哪一种水果不够分,老师很想知道,你们想知道吗?那我们来比一比看。   (3)展示学生摆放的结果   【设计意图:设疑激趣,让学生发现问题,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 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小组讨论:可以把谁和谁作比较?怎么比?比的结果是什么?   (1)、独立思考,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比较大小。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案。   (2)、小组交流。 ‎ ‎  (3)、全班交流   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和同样多;比多;比少。   【设计意图:借助小猴子分水果的场景引入新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自觉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   2、认识等号。(研究第一种情况)   (1)把小猴和水蜜桃做比较。   师:把水蜜桃分给小猴,够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数的方法来比较。用摆的方法进行比较)   (2)展示学生各种不同的摆法,比出好的,将学生引导到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课件出示)   (3)、认识“=”   小猴有3只,水蜜桃也有3只,我们就说小猴和水蜜桃的数量同样多,3和3同样多,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出“等号”)出示3=3读作:3等于3 ‎ ‎  等号   (4)找找课室里还有谁和谁同样多,几等于几?   (5)举例:除了3=3,4=4以外,你还能举出别的例子来吗?根据汇报,师板书。(1=1,5=5......)看黑板上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等号两边的数一样)“两边相同用等号”‎ 3、 认识“>”、“<”(猴和香蕉比、猴和梨比......)   (1)认识“>”。   ①猴子分香蕉,够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一一对应的摆法)......   ②引出大于号。   师:3比2多,在3和2的中间要用一个什么符号表示?等号行吗?“我们把这个等号变一变,”课件动画演示等号变大于号:把等号左边的口张大点,右边的口变小点,就成了大于号。(让学生体会到符号之间的联系) ‎ ‎  ③这个式子3>2怎么读?(3大于2)。用手势帮助我们记住大于号,课件演示:把右手食指和大拇指撑开,形成一个大于号,“大口朝左大于号”。   (2)认识小于号。   ①猴子分香蕉,够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一一对应的摆法)   师:3比2多,用“>”表示,那么3比4少,应用什么符号表示?课件动画演示:把大于号转个180度就是小于号。   “<”的名字叫什么?(小于号)这个式子怎么读?3<4(3小于4)。课件:我们用左手表示小于号,撑开食指和大拇指,“大口朝右小于号”。   4.区分“>”、“<”和“=”。   a.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认识,记忆“>”、“<”、“=”的方法。学生可能会用“左边大,大于号;左边小,小于号”,“大于号开口在左边、小于号开口在右边”等语言描述。教师都加以肯定。‎ 5. 以游戏方式,熟悉、记忆这3种关系符号。 ‎ ‎  ①看谁举得对:教师说符号名称,学生举出相应符号;   ②看谁摆得好:教师说符号名称,学生用小棒摆出相应的符号。   【设计意图:让学生尝试按自己认为的标准分一分,并提出质疑,既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又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观的能力,使学生在做中学到了数学。】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练习使用“<”“>”书本P17练习   师:小白兔分萝卜的结果怎样?小朋友们能不能自己完成?请同桌交流:说一说几大于几?几小于几?课件逐一出示   (2)引导发现: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观察这些算式,用大于号和小于号时你发现了什么?(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编顺口溜:“大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大口朝左大于号,大口朝右小于号,两边相同用等号”。)   (3)揭题:我们今天认识了“>”、“<”,“=”这三个好朋友。(出示课题) ‎ ‎  (4)课件出示书P18“做一做”第1题。1.左图:两边各有几只灯笼,谁多谁少,几大于几?   2.右图:两边各有几只猴子,谁多谁少,几小于几?   学生独立填写,教师巡视,再讲评。‎ ‎(5)游戏:排排队。请5位学生上来当数字娃娃1、2、3、4、5,小朋友们,你们能给它们排排队吗?   ①按大小排队。(学生可以用数字卡片自己摆摆看,再交流)   ②谁最大?谁最小?你能选出其中两个数比大小吗?(每个学生用“﹤”“﹥”摆摆看,看谁想的多?再上台汇报。)   3,开放练习:这里有1、1、2、3、4、5、=、>、<一些数字和符号。用这些数字和符号组成各种不同的式子。   【设计意图:多种形式的练习、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思,“比”中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 ‎   教后反思:   一年级小朋友处于形象思维阶段,让学生独立地将摆放凌乱的水果图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出谁多谁少。学习抽象数的大小时有一定困难,教学时我先复习1-5各数,故意打乱数序,然后请学生上台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以建立学生初步的数感,在这个基础上再来引导学生比较两个抽象数的大小的方法。   在一节课内小朋友要认识三个符号朋友“<”、“>”和“=”,还是有一定困难的,故我让学生自己说一说“<”、“>”的形状是怎样的?开口朝哪边?尖尖的呢?引导学生用形象易懂的语言去记忆三种符号。“两边数字一样大,中间填‘=’”,“左边大,大于号;左边小,小于号”, “大于号开口在左边,小于号开口在右边”,“开口旁边是大数,尖尖旁边是小数”等。等学生已理解后,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教师说符号名称,学生举出相应符号;“看谁摆得好”,教师说符号名称,学生用小棒摆出相应的符号。最后安排补充练习,以加深学生对符号的印象,并会通用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