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音乐一年级上册爱劳动教学设计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音乐一年级上册爱劳动教学设计

‎ 第六课 爱劳动 (1课时)‎ 课 题 洗手绢 ‎ 教学目的 通过聆听《劳动最光荣》感受音乐的欢快情绪体会本课主题--爱劳动。用愉悦的声音演唱《洗手绢》,表达歌曲的内容。‎ 重 难 点 欣赏《劳动最光荣》‎ 教学环节 ‎ 一、听音乐进入教室,拍手踏步。‎ ‎ 二、组织教学,师生互相问好。 ‎ ‎ 三、点名。‎ ‎ 四、复习《小宝宝睡着了》、《闪烁的小星》。‎ ‎ ‎ 五、学唱《洗手绢》。‎  1、教师提问:“你在家是否帮助爸爸、妈妈干家务活?自己能干什么活?” 由此引出第五课课题《洗手绢》。  2、引导学生用心倾听范唱,体会其演唱的情绪。(轻松活泼,生动地表现了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可爱形象)‎ ‎3、教学生读歌词后,请学生领读、齐读。‎ ‎4、提示学生以喜悦的心情,明亮的声音演唱《洗手绢》。“哎啰”要唱得俏,结束句要唱得干脆利落,轻松柔和。‎ ‎5、歌曲学会后,教师可引导学生编词演唱,让学生思考填哪个劳动的词适合演唱以提高学生编唱和表演的兴趣。‎ ‎6、创编动作表演时,可让学生分角色,并注意语气与动作。‎ ‎7、用木鱼和碰钟为歌曲伴奏,木鱼的节奏是 ,碰钟的节奏是合着歌曲轻轻地敲。 ‎ 六、聆听《劳动最光荣》。‎  1、聆听《劳动最光荣》,感受其基本情绪,请学生说说你听出了哪些动物? ‎ ‎2、复听全曲,问:小动物们愉快幸福的生活是怎样得来的?它们的心情是怎样的?把你在音乐中感受到的用线条表现在课本上。教师不要限制学生选择填画哪一种线条。‎ ‎3、第三次听后可展开讨论,“为什么小动物爱劳动。”“为什么劳动最光荣”,“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怎样劳动?”以拓展学生的思维。从而理解劳动光荣的道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劳动。‎ ‎4、大家一起唱《劳动最光荣》,让学生想像其欢快的音乐情绪,使学生建立起从小热爱劳动的乐观态度。‎  七、编创与活动。‎ ‎1、比较图谱“小人”,掌握“x -”的节奏,两个“走”是两拍,四个“跑”是两 拍,一个“走”是两拍。学生可分成三组依次读出,再看教师指挥,形成三声部节奏声势,反复读,看手势结束。为了读的准确可边拍手边读,准确掌握其时值。‎  2、创造“劳动”的声响,是一种趣味节奏练习。可启发学生想像校园劳动的各种声音,大同学帮助小同学修桌椅的声音:“叮当”“叮叮叮”。同学们在操场上用大扫帚扫地的声音:“刷!—刷!—!”学生在教室里擦桌椅的声音:“擦!擦!”。让学生看图自己安排劳动声音出现的先后,最后汇合在一起,形成多声部的劳动节奏。‎ ‎3、还可以启发学生创造其他劳动的声音,在创造中获得乐趣,在实践中获得知识。‎ 八、复习学过的歌曲。 信息反馈 ‎ 第六课 爱劳动 (2课时) ‎ 课 题 大家来劳动 ‎ 教学目的 通过聆听《三个和尚》感受音乐所描绘的人物形象。能够编创歌词、编创动作表演,以及“劳动”主题的编创尝试,并表现“劳动”的主题。‎ 重 难 点 二拍子的时值 教学环节 ‎ 一、听音乐进入教室,拍手踏步。‎ ‎ 二、师生互相问好。‎ ‎ 三、点名。‎ 四、复习歌曲《洗手绢》。 ‎ ‎ ‎ ‎ 1、教师领读歌词。‎ ‎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 3、教唱歌曲1-2遍。‎ ‎ 4、老师弹琴学生唱歌曲。(弹一乐句,唱一乐句)‎ ‎ 5、学生随琴唱歌。 ‎ ‎ 6、请2-3名学生上台单独表演或小组表演唱。‎  五、学唱《大家来劳动》。‎ 1、 老师范唱,让学生体会歌曲情感。‎ 2、 看书37页,《大家来劳动》是一首描绘劳动生活的歌曲,旋律铿锵有力,采用重复的手法模仿劳动号子的音调,生动地描绘了大家喊着号子齐心协力、努力劳动的情景。‎ 3、 学唱歌曲前可提示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4、 指导学生用轻而蕴含力量的声音演唱《大家来劳动》,感受、表现歌曲坚定有力的音调。演唱时要注意强调第一拍,使歌曲更富有动力感。‎ 5、 学会歌曲后,跟着老师唱唱名。‎ 6、 用乐器伴奏。‎ 六、聆听《三个和尚》。‎ 1、 初听音乐时,教师可启发学生听着音乐想像,“音乐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为什么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启发学生理解劳动换来美好生活的道理。‎ 2、 全体学生在复听音乐时随着音乐表演,鼓励学生进入角色,合上音乐的节拍,用自己创造的动作,表现劳动的愉快心情。‎ 3、 老师讲解:《三个和尚》是动画片《三个和尚》的音乐。乐曲以民族乐器的独特音响描绘出“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经过。音乐主题是从寺庙中的经调演变而来的,使人联想到寺院的钟声、诵经声。二胡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小和尚念经时的生动形象。板胡代表小和尚;坠胡代表瘦和尚;北方的管子代表胖和尚。三种乐器轮流演奏,好像和尚们在对话。没水吃了三个和尚均拉长了脸,三样乐器“叽叽喳喳”奏个不停,尾部拖着一个幽默的长音,表示三人争吵不休;而当寺庙着火三人救火时,三种乐器则此起彼伏,抑扬和谐,表现了三人齐心协力扑灭火灾时的忙碌情景。乐曲以简单的三件乐器描绘了生动有趣的三个人物形象,展现了繁忙的挑水灭火的劳动情景,学生可从中体会音乐所表达的不同情绪,想像所表现的不同内容。‎ 七、复习学过的歌曲《跳绳》、《其多列》、《拉勾勾》、《你的名字叫什么》等。‎ ‎ 信息反馈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