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6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第7单元教案附教学反思
15 文具的家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阶段学生“会认”与“会写”的字量要求有所不同。要运用 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 结合。《文具的家》是一篇记叙性的文章,文字活泼,富有童趣,并配有两幅生动有趣的插 图,符合一年级儿童的审美情趣和阅读心理。本课教学设计意在从学生兴趣出发,通过猜谜 语的方式导入,并进行扩词训练,借助课文插图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意思,感受人物的情 感。教学中创设趣味的学习环境,用“闪电读词”和“闪电出字卡”的游戏调动学生自主识 字的积极性。在课文阅读方面将以“朗读”训练为主,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认识生字、会读对 话、了解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趣味。借助顺口溜总结整理物品的方法,通过“文 具认领会”和“整理书包比赛”鼓励学生养成爱护文具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具、次、丢、哪、新、每、平、她、些、仔、检、查、所”等十三个生字, 会写田字格里的“文、次、找、平、办、让、包”等七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逐步培养孩子养成爱护学习用具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把对课文的感悟转化为自己日常的学习习惯。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引出课题 1.谜语导入:同学们,我们猜两个跟文具有关的谜语,好吗?请你们在猜到的第一时间,高 高举起你们的小手,保持安静,用眼睛告诉我你们知道,能做到吗?课件出示谜语:色彩各 异像颗糖,擦去字迹不怕脏(橡皮);小小黑人长又黑,爱用木头做衣裳(铅笔)。(课件出示橡 皮、铅笔图像) 2.导学:我们刚才提到了铅笔、橡皮,它们和格尺、转笔刀等都是我们学习时的好伙伴。它 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文具。 3.认识“文具”: (1)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读课题。要求读准字音,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该怎样识记“文具”的 “具”。 (2)学生回忆在哪里见过“具”。如:商城里的“家具城”,商场超市里标牌上的“玩具”“文 具”,书店里的“工具书”等。教师用大屏幕出示相应的画面。 (3)生齐读课题: 看到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课堂伊始,以谜语形式导入,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将学生熟悉的文 字和图片相联系,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检查预习。 (1) 教师导问:课文共有( )个自然段。写的是( )和( )之间发生的事。( ) 总丢文具,( )告诉她文具是有家的,最后( )知道了文具的家在哪里。 (2)教师课件出示新词: 文具、一次、丢失、仔细、检查、所有、他们、每天。 (3)教师指名领读在书上圈画的生字、新词,教师适时正音。 (4)游戏 “闪电读词” :同桌一齐站起来,老师点哪个词,同桌就开始比赛读,看谁读得 又快又准。 (5)教师范读:同学们,解决了生字的难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老师先来读,请同学们边 听边注意圈画生字的字音。 (6)学生自由读:想不想自己读读课文?我们可以用轻声自由读、同桌合作读、小组轮读等方 式来读。 (7)轮流读:哪位同学愿意来展示一下,把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对于举手的同学, 对他们的自信和勇气给予充分的肯定。) 2.识记生字 (1)游戏“闪电出字卡”。教师读第 1自然段,请同学仔细听。当老师读到课文里的生字时, 看哪个同学反应最快,第一个把字卡举起来。 (2)学生举字卡“丢”。指名读准字音。 (3)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它的? 预设:生 1:我是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的。一撇加一个“去”字,就念“丢” 生 2:我是用想一想的方法记住的。“去”字就像一个人蹲在那里。上面的“撇”就像手绢。 我想象小朋友们在玩“丢”手绢。 (4)教师读第 2自然段,学生举字卡“找”。 教师指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认识“找”字。 预设:生 1: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认识“找”字。提手旁加一个“戈”就念”找”。 生 2:我用换一换的方法认识“找”字。“拍”字右边的“白”换成“戈”就是“找”。 (5)关注“新”的斤字旁和“些”字左上角的“止”。 (6)小组交流识记其他生字。 设计意图:本环节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来 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通过师范读、学生自由读、轮流读等方式,让学生在语境中学字。“闪 电出字卡”游戏旨在让学生愉快地巩固生字。 三、写字指导绿 色 圃 中 小 学 教 育 网 h t t p : / / w w w . l s p j y . c o m 1.教师课件出示“文”“找”“办” 3个要求会写的字,说说写时要注意什么? 2.教师边指导边示范,注意占格位置。 文:注意最后一笔捺的起笔位置,不要和横相接。 找:右边的“戈”字, 第一笔横向右上倾斜,第二笔斜钩在竖中线上起笔。 办:教师书空示范,起笔是横折钩,不要和“为”混淆。 3.学生在田字格里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4.表扬写得好的同学。 设计意图:抓住写字的指导重点,有的放矢,加深学生的印象,也更符合学生的年 龄特点。 w w 绿 w 色 . l s 中 p 小 j 学 y 教 . c 育 o 网 m 四、总结学习内容,布置作业 1.教师导问: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本节课,你记住了哪些字?学会了几种识字方法?你认为你写得最好的字是哪一个? 3.作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强调平实、扎实、不花哨。所以,课后总体感知内容,以及对识字方法 的复习能使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这样对识字教学更有帮助。 第二课时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阅读愿望 1.课件展示学生丢弃的文具,引发思考:这么好的文具,怎么被我们丢掉了呢? 2.师:文具们可伤心了,怎样把它们送回家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文具的家》。(板书 课题:文具的家) 设计意图:用课件展示平时学生不注意丢弃的文具,使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平时的浪费, 让学生很快地进入情境。 二、看图读文,懂得要爱惜文具 1.多媒体课件出示文中的两幅插图。 教师指导学生从左往右观察,看谁能说出与图画相符的话。 预设:生 1:我看到桌面上有乱丢的本子。 生 2:我看到桌面上的书摆放得乱七八糟。绿 色 圃 中 小 学 教 育 网 h t t p : / / w w w . l s p j y . c o m w w 绿 w 色 . l s 中 p 小 j 学 y 教 . c 育 o 网 m 生 3:我看见妈妈惊讶地张开嘴,好像很生气。 生 4:我看见小女孩睁着大眼睛,好像在说“对不起”。 2.教师导学:同学们能够准确地说出图画上的内容,真了不起。我们看看课文是怎么说的? (多媒体课件依次出示文中第 3、4自然段中的语句。) 找两个同学分角色朗读贝贝和妈妈的话。 3.你认为妈妈为什么生气? 预设:生 1:贝贝是一个粗心的孩子,总把文具弄丢。 生 2:她不爱惜文具,不会整理,不会照管。 生 3:她总这样肯定会影响学习。 (师引导教育:文具是我们学习上的好帮手,好伙伴,我们应该像对待好朋友一样爱惜它们。) 4.妈妈说贝贝天天“丢东西”,请同学们想象一下,贝贝可能丢过哪些东西? 贝贝“眨着一双大眼睛”,心里在想什么呢? 预设:生 1:我确实不知道啊! 生 2:我该怎么回答啊? 5.多天真可爱的孩子啊,假如你是贝贝,能不能读出她的感受呢? 6.假如你身边的人也有什么事情不知道或者不明白,会眨着大眼睛问什么呢? 7.谁能用“眨着眼睛”说一句话? 设计意图:借助插图,结合生活情境,了解词语意思,同时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对学生进 行爱惜文具的教育。 三、指导写字,巩固识字 1.师导问:我们都来当写字小能手,在十分钟之内,按老师教的方法,仔细观察“包”“让” “次”“平”的占格,分析字形。 2.小组交流,指生汇报。 重点:“包”是半包围结构的字,书写时应先外后内。 示范“平”的书写,上横稍短。 3.同桌比一比,看谁写得又快又准确。 4.词语开花,积累词语。学生开火车读本课的一个生字并组词。 选择其中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指导下互相交流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和笔顺规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 力,把生字书写得正确、美观。 四、拓展延伸 评价鼓励 1.导学:刚才小朋友们都明白了要爱护学习用品,每天要进行整理。下面我们就来举行一个 整理书包比赛,看谁能最快、最好地把文具和书本送回家。 2.学生整理书包。 3.评价、表扬、鼓励。 4.师生共同总结爱惜学习用品的好办法:包书皮、做笔套、给橡皮洗洗澡、每天清点学习用 品、定期整理书包等。 5.总结:如果你们能坚持下去,就一定可以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好习惯,再也不会把你们的 小伙伴弄丢了。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语文课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板书设计 文具的家 铅笔 橡皮 转笔刀——文具盒 仔细检查—— 平平安安回家 教学反思中 p 小 j 学 y 教 . c 育 o 网 m 这篇文章的生字教学采用了多种识字法,抓住重点生字加以指导,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充分 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识写分开,目标落实到位。通过朗读、分析课文,学生明白了爱 护文具的意义,再通过实际的“整理书包比赛”进一步明确了应该怎样去爱惜、保护文具, 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6 一分钟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一分钟》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呈现,讲的是元元因多睡了一分钟,而迟到了 20 分钟, 他只不过想放松一下自己,结果却耽误了半节课的事。在主线设计上,本课的特点是“以疑 导究、由果溯因”,即先让学生阅读故事的起因和结果,引发“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为什 么会迟到 20 分钟呢”的疑问,然后阅读经过部分,抓住具体的内容,真切地感受时间的流逝, 使学生经历“疑惑——解惑”的过程,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突 出学生在理解文本基础上的语言表达与故事再现,把表达能力和情感教育巧妙地结合起来。 教学目标: 1.认识 13 个生字,会写 7 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 识字与朗读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教师) 2.(1)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想一想一分钟可以做哪些事,并和父母、同学 等展开讨论。(学生) (2)搜集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学生)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初步感知 1.设疑导思(出示大大的钟表):你们知道一分钟是多长时间吗?(秒针走一圈是 60 秒,60 秒就是一分钟。) 2.活动体验:做一个一分钟的小游戏。全体同学立正站好,两臂侧平举一动不动地站立,看 谁能坚持超过一分钟,切身体会一分钟的长短。 3.自由交流:你觉得一分钟是长还是短? 4.小结:一分钟可以说很短,因为它在 60 个“滴答”之后就过去了;一分钟也可以说很长, 因为在一分钟内可以完成很多事情。珍惜这一分钟,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今天我们 就来学习一篇关于“一分钟”的课文,学了课文之后,你会对“一分钟”有更深的体会。(板 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切身体验“一分钟”的长短,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使课堂充满情趣,同 时增强学生对“一分钟”的形象感知,又增强学生的时间概念,为他们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做 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生字、词语,多读几遍。 2.小组学习。 (1)组长检查生字读音。 (2)交流识字方法。 (3)接读课文。 3.检查小组学习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①指名开火车朗读,师生正音。 “钟、迟”是翘舌音。 ②齐读。 ③去掉拼音朗读。 (2)朗读课文。 ①教师范读,提醒学生认真听,注意生字的读音。 ②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教师相机指导,要注意字音准确、语言顺畅。 4.初步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读了课文之后,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自由说,帮助学生提取 文本信息,能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读正确、读通顺”是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基础,小学一年级处于为识字和朗读 打基础的阶段,课堂教学中必须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扎扎实实、不折不 扣地加强指导。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认字,说说哪些字是自己已经认识的,是从什么渠道或通过 什么方法认识的。 2.巩固生字。 (1)同桌之间相互考查识字情况。 (2)游戏巩固:从“我会认”和“我会写”的生字中选择几个,分组进行组词比赛,哪组组的 词多,哪组获胜。 3.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钟、元、洗、共、已、经、坐”。 (2)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注意点,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预设: “元”的两横略向右上倾斜,竖弯钩从竖中线起笔,要写得舒展、到位。 “钟”是左右结构的字,最后一笔竖要直。 (3)教师范写,引导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4)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并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4.巩固生字:抄写今天学的 7个生字。 设计意图:本环节遵循“识写结合”的原则展开教学,即把识字与写字紧密结合起来,以识 字促进写字,以写字巩固识字。同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 联系,重视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发展。绿 色 圃 中 小 学 教 育 网 h t t p : / / w w w . l s p j y . c o m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词语。 闹钟 迟到 公共汽车 决定 后悔 已经 叹了口气 (1)指名开火车领读词语。 (2)齐读。w 色 . l s 中 p 小 j 学 y 教 . c 育 o 网 m (3)选择最喜欢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2.回顾: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导入:这节课我们一起有滋有味地读读这个小故事,看看会带给你们哪些启示。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夯实基础,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阅读感悟,探究迟到原因 (一)抓住起因、结果,引发学生质疑。 1.指名朗读第 1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从元元的想法中你能知道元元一开始是怎么看 待这一分钟的吗?(满不在乎)指导学生读出满不在乎的语气。 2.自由朗读第 5、6自然段,结合教材中的图片,用教材中的一句话来说一说元元此时的心 情。(投影显示句子:元元非常后悔。) (1)理解“后悔”的意思。再读读这两个自然段,从哪些词可以看出元元后悔了? (2)元元是不是迟到了以后才后悔的?找出能表现元元后悔的句子,读一读。 (二)学习第 2~4自然段,探究元元迟到的原因。 1.过渡:元元只不过是多睡了一分钟,为什么会迟到 20 分钟呢?让我们再来读课文的第 2~ 4自然段。 2.自由读课文第 2~4自然段,找一找在上学路上,发生了什么事让元元迟到了。 3.组织学生交流: (1)出示句段一:到了十字路口,他看见前面是绿灯,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他叹了口气, 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①出示生字卡片“叹”,指导学生再次认读。 ②元元为什么叹气?(因为红灯亮了,他过不了马路,时间被耽搁了。) ③元元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他的心里会怎么想? ④指导朗读,读出元元着急的心情。 (2)出示句段二:他等了一会儿,才走过十字路口。他向停在车站的公共汽车跑去,眼看就要 到了,车子开了。他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①从“一会儿”“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元元等了很长时间。)红绿灯也就一分钟左右的 时间,元元为什么会觉得很久呢?(因为他心里着急。) ②指导学生朗读第一句话,读出着急的语气。 ③这段话中还有哪个字也能体现出元元心里很着急?(跑。)尽管如此,车子还是开走了,这 意味着什么? ④元元又叹了口气,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⑤指导朗读这段话,读出人物的内心。 (3)出示句段三:他等啊等,一直不见公共汽车的影子,元元决定走到学校去。 从“等啊等”“一直不见”中你知道了什么?(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 4.教师引读: (1)师:是啊,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在元元等待红绿灯的过程中过去了—— 生:元元非常后悔。 (2)师: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在元元等待公共汽车的过程中过去了—— 生:元元非常后悔。 (3)师: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在元元一步步走向学校的过程中过去了—— 生:元元非常后悔。 (4)师:就因为这一分钟,他迟到了整整 20 分钟;就因为这一分钟,他耽误了学习—— 生:元元非常后悔。绿 色 圃 中 小 学 教 育 网 h t t p : / / w w w . l s p j y . c o m 设计意图:“为什么晚起了一分钟却迟到了 20分钟”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内容理解上的 一个难点,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时间是在等红绿灯、等公共汽车中一点点流失的,有了 这样的真切理解,学生才会真正对一分钟的重要性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三、展开讨论,体会“一分钟”的重要 1.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说一说:你们有没有和元元类似的经历? 2.你们想对元元说些什么呢?(在交流中懂得要珍惜时间。) 3.故事想象:题目“第二天的元元”。 经历了这一次迟到,元元第二天会怎么做呢?你们能想象一下吗?自己先想一想、说一说, 然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是本课教学的一个目标,但 是这样的目标不能通过说教的方式来实现,只能通过“问答”的方式来实现。第一个问题是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加深对一分钟的重要性的认识;第二个问题是通过学生的自 我表述,达成对文本的进一步领悟;第三个问题是通过想象续编,借助阅读情境,提高学生 的语言表现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揣摩人物心理”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个难点,而只有读懂人物心理,才能更好地理解课 文。在教学中我通过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来揣摩人物心理,成功地帮助学生体验了主人公的 心理活动。 2.注重指导学生朗读。通过扎实有效的指导,使学生能够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课文,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感悟课文内在的情感。 17 动物王国开大会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乐趣。”这是低年级 阅读的要求。因此,本课教学设计根据儿童的特点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自读自悟,力求 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发现,以读促进理解。根据童话故事的特点,借助课文插图、多媒体课 件,以及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读童话——品童话——演童话——讲童话中感悟语言 的魅力,了解讲话的要领,明确发布通知时要说清时间、地点等要素。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物、虎、熊、通、注、意、遍、百、舌、鬼、脸、准、第”等十三个生字, 会写田字格里的“要、连、百、还、舌、点”等六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本文告诉孩子通知一定要把时间、地点说清楚。培养孩子严谨、全面的思维。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本文告诉孩子通知一定要把时间、地点说清楚。 课前准备 1.(1)课文相关动物、事物图片。(教师) (2)重点句段教学辅助课件。(教师) 2.制作本课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好多朋友,你们看!多媒体出示动物图片,看图片说 动物。(老虎、狗熊、狐狸、大灰狼、梅花鹿。) 2.引问:这些朋友都是——动物。听说,动物王国要开大会,你们想参加吗?让我们一起学 习这篇童话故事。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引问:你们想知道什么?(预设:谁要开大会?在哪里开大会?什么时间开大 会?)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多媒体出示动物的图片,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读课题让学生质疑,不仅能点燃思维的火花,还便于激起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明确要求,自主读文。 (1)第一遍读课文,要求:标出小节,圈出生字,画出新词。 (2)第二遍读课文,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②有困难 的地方可以请教同学或老师。 (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认字。(读拼音、问同桌、查字表、猜一猜等。) 2.检查反馈: (1)生字: 教师引学:同学们读得好认真,现在生字宝宝要来考考大家有没有把它们的名字记住。(教师 出示字卡,学生开火车认读,教师相机正音。) 点拨:“注、舌、准”是翘舌音;“熊、遍、脸”是三拼音。 预设: ①学习“虎”字:出示“虎”字的字理演变图;用“虎”扩词。 ②学习“熊”字:部件组合记忆生字;用“熊”组词、造句。 ③学习“物”字:认识新部首“牛字旁”;说说记字好方法。 ④运用已经学过的识字方法不拘形式地学习其他生字。教师相机点拨识字方法,并正音正字。 (2)新词: 导学:同学们可真了不起,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么多生字宝宝。你们看词语宝宝也急着出来要 和你们交朋友呢。自己试试,看记住它们了吗?w w 绿 w 色 . l s 中 p 小 j 学 y 教 . c 育 o 网 m 多媒体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动物、狗熊、老虎、一百遍、鬼脸、通知、注意、舌头、准时、 第二天、大灰狼、梅花鹿。(①学生自由认读;②由学生当小老师领读;③抽读正音、齐读; ④选择喜欢的词语说话。)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 意识和习惯。因此,此环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通过多种学习活动,学习生字词,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整体感知,梳理内容 1.教师引学:现在请你再读课文,看看是不是比刚才读得更正确、更流利。 2.指名分段接读课文,思考:文中出现了哪些动物?谁在发布通知?一共发布了几次通知? (1)画出文中出现的动物名字。(老虎、狗熊、狐狸、大灰狼、梅花鹿。) (2)同桌交流。(狗熊在发通知,请大家来开大会;一共发布了四次通知。) (3)师生交流,教师相机拿着动物图片贴在黑板上。(老虎贴在最上面,狗熊贴在老虎下面, 其他动物贴在狗熊下面,形成金字塔形状。) 3.教师引学:你能根据黑板上动物的名字,结合课文中的插图,简单说说故事的经过吗?(1) 小组尝试说故事;(2)推选代表到黑板前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有助于他们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给学生提出阅读要求,让 他们边读书边思考,结合板书和插图,教会学生读书,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 四、指导写字,培养习惯 1.自主观察写字表中的生字,用笔描出每个字的主笔画,和同桌说说写每个字时分别要注意 什么。 2. 师生共同书写“要、百、舌”。 (1)引问:这三个字的主笔画各是哪一笔?写时应注意什么?(预设:都是横,注意写得又平 又长。) (2)教师范写,学生观察后再书写对照。 3. 学生自主书写“连、还、点”。 (1)学写“辶”。(三笔组成,点、横折折撇、捺。注意第三笔是平捺。) (2)自主书写“连”和“还”,注意笔顺和结构。写后与同桌交流,赏析。 (3)独立书写“点”字。注意四点底的第一笔是左点。 4.小组评出写字之星,看所写的字,也要看写字的姿势。 设计意图:书写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的能力。写字教学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教 师有意识地在低年级培养学生自主观察与书写的能力,塑造良好的写字习惯,为学生的终身 发展奠基。 五、课堂延伸,引领学习 1.利用字卡巩固生字,和同学做认字活动游戏。 2.熟读课文,和你的伙伴分角色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课堂只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之一,语文教学更应该是一种引领和延伸。通过多种渠 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总体感知 复习生字,多媒体出示本课生词,学生开火车认读:动物、狗熊、老虎、一百遍、鬼脸、通 知、注意、舌头、准时、第二天、大灰狼、梅花鹿。(将动物名称用红色突出。) (1)找出这些词语中含有的动物名称,并尝试讲讲这个童话故事。 (2)学生活动:请你边贴词卡,边讲故事。(指一名学生把故事中的动物名称按照出场顺序贴 在黑板上。) 老虎——狗熊——狐狸——大灰狼——梅花鹿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巩固所学的字词,同时从整体上理清故事情 节,为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二、围绕插图,品读课文绿 色 圃 中 小 学 教 育 网 h t t p : / / w w w . l s p j y . c o m 1.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一,引问:图上画了什么?它们在说什么呢?学习第 1~4自然段。 (1)教师引学:自由读课文第 1~4自然段,请你用浪线画出狗熊说的话,用横线画出狐狸说 的话。再和同桌分角色读一读。 (2)出示狗熊和狐狸说的话。(指导朗读,读出狗熊的憨厚和可爱,狐狸的语重心长。) (3)教师引问:狗熊说的话有什么问题?狐狸说的有道理吗?(狗熊发布通知时没说时间,狐 狸提醒了他。) 2.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二,引问:图上画了谁?猜一猜,狗熊这次能把通知说清楚吗?学习 第 5~10 自然段。 (1)指名分角色朗读第 5~10 自然段,找出狗熊和大灰狼说的话。 (2)教师导学:和同桌交流一下,这次狗熊的通知说清楚没?动物大会能开成吗?大灰狼说的 话对吗?(狗熊没说清楚具体时间,动物大会还是开不成,大灰狼说得有道理。) (3)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你想对狗熊说些什么? 3.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三、四,教师引言:狗熊再次请示“森林之王”老虎,这次发布通知 后又遇到了梅花鹿,小朋友们猜猜梅花鹿会对狗熊说些什么。学习第 11~16 自然段。 (1)同桌轮读第 11~16 自然段,思考这次的问题出在哪里。(这次狗熊没说清楚地点。) (2)多媒体出示狗熊说的话,引问:你能帮助狗熊把通知说清楚吗?(学生自主帮助狗熊加上 一个表示地点的词语,如:森林公园、森林广场、狗熊家门前等。) 4.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五,引问:你能用一句话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吗?动物王国的大会开成 了吗?学习第 17~18 自然段。 (1)齐读第 17~18 自然段,你找到狗熊这次发布的通知了吗?算上这一次,狗熊一共发布了 几次通知?(四次。) (2)多媒体对比出示狗熊发布的四次通知。指学生读第四次通知,引问:这一次的通知狗熊说 了哪些信息?教师相机板书: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设计意图:围绕插图将故事分为四个层次进行有序阅读,便于学生把握文章结构,理清脉络。 重点针对狗熊发布的四次通知展开阅读与交流活动,使学生自主发现在转达通知时应注意的 要点,在培养阅读能力的同时,习得表达的方法。 三、围绕“通知”,训练语言 1.多媒体同时出示狗熊发布的四次通知和狐狸、大灰狼、梅花鹿的话。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 读出每种动物不同的语气。w w 绿 w 色 . l s 中 p 小 j 学 y 教 . c 育 o 网 m 2.出示学习卡,补充通知,集体展示。 学习卡一:快来帮帮狗熊!(在括号里补充语言,使通知意思完整。) 大家请注意啦!( )在( )开大会,请大家准时参 加。 (1)写明时间和地点。 (2)先自己读一读,再和同桌交流,看谁的写得更完整。 自我评价☆☆☆☆☆ 同桌评价☆☆☆☆☆ 3.出示通知,教师引学:同学们,这里有一则通知,读一读,你能找到通知里的信息吗? 通 知 本周五早上八点,请参加运动会入场式的同学,在教学楼门前集合。 少先队大队部 2016 年 4 月 20 日 时间: 地点: 事情: 参加人: 通知人: 通知时间: (1)小组交流,填写信息。 (2)集体展示,要想把通知写清楚,要写清哪些方面的内容?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在阅读故事中发现表达的方法,再围绕通知,借助学习卡进行自主研读 活动,将语言能力的提升落到实处,夯实语言表达能力。 四、围绕“插图”,复述表演绿 色 圃 中 小 学 教 育 网 h t t p : / / w w w . l s p j y . c o m 1.多媒体课件出示本文五幅插图,引学:同学们,你们能根据插图把故事复述一遍,讲给其 他同学听吗?请先自己试一试,遇到困难可以请老师帮忙。 2.连贯复述,全班展示。 3.选定一个角色,小组表演这个故事。(1)先在小组内商量,明确分工,想好台词。(2)结合 故事情节与动物特点加上恰当的动作。(3)小组表演,全班展示。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 象力,开发创造潜能。因此,在学习完故事后,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根据插图复述故事,表 演课本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知识与能力的并进。 板书设计 动物王国开大会―→狗熊发通知 教学反思 本课设计采用读思结合的策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注重低 年级教学中的识字与阅读两项能力的培养。 多种策略,训练语言。本文是一篇蕴含语言训练的童话故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看 插图读故事的方法训练学生的观察与朗读能力;提炼语言,分析狗熊发布的四次通知,发现 语言表达的技巧;围绕通知,展开活动,使学生在补充语言和分析提炼通知中的有效信息的 过程中了解通知的要领;最后通过复述故事、表演故事,达到训练语言,提升语文综合能力 的目的。 18 小猴子下山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由此,本课设计力争突出随文识字策略,采用多种手段创建语 言训练平台。借助本文内容,组织学生展开识字与阅读的语言训练,引导学生自主理清故事 顺序,在有趣的故事情节的推动下,习得识字方法,丰富语言积累,感悟文章说明的道理, 即:做事情要一心一意。从而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目标 1.认识 12 个字,会写 7 个生字、词。 2.能熟练朗读课文、理解句子。 3.懂得做事情要有恒心、有始有终、而不应这山望着那山高。 教学重点 能读、写,并在适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 8 个生字、词。 教学难点 能概括小猴子为什么一无所获。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1)课文相关动物、事物图片。(2)重点句段教学辅助课件。 2.学生准备:制作本课字卡。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回馈,引入新课 1.板书课题,学习“猴”字。 提示:猴子是动物,所以“猴”字是反犬旁。注意右部是“候”少了一竖。 2.游戏中复习回顾。课件出示大量故事中曾出现或没有出现过的事物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些 图片中的事物是故事中有的。(游戏过程中,将故事中出现过的“玉米、西瓜、桃子、兔子、 猴子”等图片贴到黑板上。) 3.指导读好这些名词。强调“桃子、兔子、猴子”等词中“子”是轻声。 设计意图:课堂伊始,运用多彩的图片让学生判断故事中出现的事物,在有趣的游戏中了解 学生预习的情况,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同时可 以很好地了解学情,为新课学习做好准备。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朗读全文。 (1)教师引言:小猴子下山,他先后走了哪些地方?(师画一座山,并板画路线。)指学生接读 课文。 (2)师生听读课文,正音。w w 绿 w 色 . l s 中 p 小 j 学 y 教 . c 育 o 网 m 2.排列图片。 (1)引导学生将故事中相关事物的图片按小猴子下山的先后顺序放进这幅路线图里。(依次为 玉米地、桃树下、西瓜地、小兔子。) (2)师生交流订正。 3.练说量词。 (1)排图片后,辅助贴图练说: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了一( )玉米地,再走到一( )桃树 下,接着走过一( )西瓜地,最后看见了一( )小兔子。 (2)量词训练。 ①教学:块。 学生看图识字,引导引用数量词。“一块糖”“一块饼干”,这种东西一般有个平面,“一 块黑板”“一块玻璃”。指导书写:一看,二写,三对照,明确左小右大;书写笔顺。 ②教学:棵。一棵树,还有什么也说“一棵”?一棵向日葵”“一棵小苗苗”“一棵瓜秧”。 指点:细而长的,而且有生命的,能向上长的用“一棵”。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后,运用排列图片的方法帮助学生了解主要内容,降低概 括的难度,再给句子填充量词,做到有针对性地学习生字,积累语言。 三、再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习“会认字”。 教师导学:知道了小猴子先到“玉米地”,接着来到“桃树下”,而后又来到“西瓜地”, 最后追到“小树林边”。看看课文中还有哪些需要我们认识的字,圈出来,多读几遍。 教师出示字卡,集体学习生字。 (1)结:多媒体出示图片,学习“结玉米”“领结”“中国结”“张灯结彩”等词语。 (2)学习“掰”。 用手把东西分开叫“掰”。(动作演示) (3)扛:用手把东西放在肩上叫“扛”。(动作演示) (4)“捧”和“抱”:用两手把东西放在胸前叫“捧”。(动作演示)张开双臂拥入怀中为“抱”。 (对比做动作) (5)扔:东西不要了,把它丢掉叫“扔”。(教学以上生字均以手的动作演示,以帮助理解字 义。) (6)扛、捧、扔都表示手的动作,都是提手旁。 (7)追:出示小猴子追兔子的图片,用“追”字说话。 (8)蹦:左右结构。编字歌:“山”下有个小“朋”友正在踢“足”球,就是“蹦”字。 2.指导会写的字。 (1)教师引学:观察写字表中的汉字,你最喜欢哪个字?说说这个字是怎么写的。 (2)根据学生汇报,相机学习。 ①学习“瓜”。注意第三笔是竖提,第四笔是点,一起描一描,写一写。 ②学习“常”。教师范写,学生观察;学生描字,再写字。 ③学习“空”。多音字,一声“天空”,四声“填空”;先书写部首“ ”,再书写整个字。 ④学习“非”。把握两竖,一短一长;明确笔顺,口诀记忆“竖、三横、竖、三横”。 ⑤学习“往”。扩词:来往、往东、往事、南来北往。 ⑥学习“进”。最后写部首“辶”。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前提和重点,因此,本环节依据本文会认字和会写 字,采取多种识字与写字的方法,如:结合图片法、动作演示法、口诀记忆法,调动学生感 官与身体,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汉字,扫清阅读障碍。 四、熟读课文,巩固生字 1.字卡巩固生字。 (1)同桌游戏,互考字卡并组词。 (2)全班开火车游戏巩固生字。教师口令:火车火车哪里开?学生对口令:火车火车这里开! 2.多种形式熟读课文。 (1)小组推荐代表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评价,评选“最佳代表”,奖励小红旗。 (2)指一名学生到讲台前朗读展示。 设计意图: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在认识生字 之后,为学生创建自主读文与巩固识字的平台,使学生在高涨的学习热情中得以培养自主的 学习能力,树立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总体感知 1.复习生字,出示小卡片:工、奉、乃。拼字游戏:给提手旁找朋友。 (1)先将提手旁分别与“工”“奉”“乃”组合,学生念字组词。 (2)请学生边表演动作边读字:“捧”“扛”“扔”。 2.学生活动:请你边贴词卡,边讲故事。(指一名学生把小猴子下山经过的地方按顺序贴在 黑板上,并说出小猴子先后去了哪些地方,最后得到了什么。) 玉米地——桃树下——西瓜地——树林边——一无所有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巩固所学的提手旁生字,同时从整体上理清 故事情节,为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二、围绕“所见”,积累词语 1.自由读课文,找出 “又~又~”式词语。 (1)教师引学:这一路走来,不知小朋友们发现了没有,小猴子脸上的表情一直都 是——(非常高兴)。是啊,因为他看到的可都是好东西呢!小猴子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 多。(贴词卡) (2)你也能用“又~又~”式的词语来说一说吗?(玉米又大又多、桃子又大又红、西瓜又大 又圆。) (3)进行说话训练。太阳____________、苹果____________;(提供主语)独立用“又~又~” 式词语说话。 2.教师贴:又大又红、又大又圆、蹦蹦跳跳。练读词语。我们来读读这些词语,要让大家感 觉到是好东西! 3.拓展运用。绿 色 圃 中 小 学 教 育 网 h t t p : / / w w w . l s p j y . c o m 这些好东西光是看看(板画:眼睛),就那么吸引小猴子了!要是小猴子尝一尝的话(板画:嘴 巴),还会品尝到怎样的好味道?选一种说说:除了品尝到甜,吃起来还有怎样的感觉?(脆、 鲜、嫩、糯、松、爽、软……)如果用鼻子闻一闻呢?还会觉得?(香)你能像故事中那样,用 “又~又~”式词语把这些好味道连起来说一说吗? 如:又香又甜、又鲜又嫩、又松又脆、又甜又脆、又甜又糯。(提示要点:完全不可能同时存 在的两个特点是不能用“又~又~”式词语来连接的。) 设计意图:低年级教学中,词语训练是重点也是难点,此环节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词语训练, 使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认识“又~又~”式词语,并能拓展组词,学会恰当应用,巧妙地 突破了词语训练的难点。 三、围绕“所做”,体会动词 w w 绿 w 色 . l s 中 p 小 j 学 y 教 . c 育 o 网 m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理解:掰、扛。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教师导学:哇,这一路上有那么多好吃的、好玩的,还等什么呢!我们赶快一起出发吧!看, 玉米地到了!(课件出示)咦,画上怎么没画小猴子呢!是这样的,课文中写小猴子来到玉米 地这部分没有配插图,请小朋友们帮忙想想,这幅图上该画一只怎样的小猴子呢?还是先读 读这部分故事是怎么写的吧! 2.你会画一只什么样的猴子?(提示:表情、动作。)随机学习:掰、扛。(指导书写:掰。) 3.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至四自然段,理解并积累“摘、捧、抱、扔、追”。 1.自由读,找一找小猴子的动作,并圈一圈。 教师导学:小猴子继续走啊走,来到桃树下,走过西瓜地,还看见了一只小兔子,在这些地 方小猴子又是怎么做的呢?我们去读读写这部分的课文吧!拿起笔,边读边圈一圈像这样写 小猴子动作的词语。 2.教师故意打乱顺序贴动词。 3.学生评价,并谈理解。 讨论要点: (1)区别:捧、抱。(指两名学生表演“捧”和“抱”。) (2)理解“摘”可以跟“桃子”“西瓜”搭配,但不能跟“玉米”搭配。 (3)扔:应该扔了三样东西。老师把这些动作都拿掉了。(正是所有的东西都被扔了,兔子又 没追上,小猴子才会两手空空回家去。趁机将另一只垂头丧气的猴子贴图贴上去。) 4.指导朗读。 (1)“他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示范:表现出很 得意的样子) (2)“他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非常高兴,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你们有没有想到他 会把玉米扔了?(指导:觉得猴子可笑的口气。) (3)“他看见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非常高兴,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读出觉得猴子更 可笑的口气,语气加重。) 谁来试试,指名读。 (4)“他看见一只小兔子蹦蹦跳跳的,真可爱,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觉得小猴子真 不像话,用批评小猴子的语气读。) (5)“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要读出小猴子灰溜溜的、失望的神情。) (6)指名读、齐读、练习有表情地朗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通过联想和朗读,感悟小猴子见异思迁的特点。此环节 积累了关于小猴子的动作的词语,同时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了对小猴子性格特 点的理解。 四、想象创造,续编故事 1.想象小猴子回家后,和妈妈的一段对话。 提示:①猴妈妈会怎么问?②小猴子可能怎么回答?③听完了小猴子的话,猴妈妈又可能 怎样教育小猴子?④小猴子又会怎么回答?⑤小猴子又下山了,这一次他可能是怎样吸取教 训的? 2.同桌复述;连贯复述;全班展示。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 象力,开发创造潜能。因此,在学习完故事后,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为故事续编一个结尾, 并用自己的话完整复述故事,从而培养学生想象与创造的能力,启发学生从小猴子身上懂得 做事要一心一意的道理。 五、布置作业,拓展复述 1.搜集其他提手旁的汉字,做一做这样的动作。 2.根据故事先后顺序,把故事完整地复述给爸爸妈妈听。 设计意图:让学生养成积累、阅读的好习惯;通过给家人复述课文的内容,深化所学的故事 情节,升华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板书设计 玉米地 又大又多 掰 扛 桃树下 又大又红 扔 摘 空着手 西瓜地 又大又圆 扔 摘 回家去 往回走 蹦蹦跳跳 扔 追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以识字与写字教学为重点,依托童话故事,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进行阅读教学 活动,从而实现基础知识的夯实与基本能力的提高。 采用多种形式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到一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中。教学时为了将学生引入情 境,把握顺序,紧紧抓住本文关键词,随文识字的同时,理清文章脉络。如,围绕故事情节 按顺序贴图片,再讲故事;围绕小猴子所见,积累“又~又~”式的词语;围绕小猴子所做, 体会动词妙用等,这些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轻松抓住本课重点,突破难点,而且将随文识字 与积累语言巧妙结合,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口语交际指导方案 “一起做游戏”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是“一起做游戏”。教材利用主题图小朋友熟悉的贴鼻子游戏引发兴趣,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亲自参与游戏,让他们观察游戏的过程,感受到游戏多么有趣,激发他们 把自己做过的游戏介绍给同学,同时向别人学习做游戏的兴趣。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游戏的过程,在做游戏中产生口语交际的愿望。 2.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能大方、简单地说出游戏的过程,有趣的地方和心理感受。(重点)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互相交流,学习询问。(难点) 课前准备 1.教师课前带孩子们玩游戏:老鹰捉小鸡。 2.让学生找几个小伙伴去玩一下自己喜欢的游戏。 3.黑板上先画一张小熊的笑脸,准备一个鼻子粘贴,一条蒙眼睛的布。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教师课间带领孩子们玩一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上课铃声响后,孩子们仍意犹未尽。) 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玩的是什么游戏? 生:老鹰捉小鸡。 师:这个游戏好玩吗? 生:好玩极了! 师:那这节课我们一起做游戏好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情感、怀着浓厚的兴趣走进交际情境中。由生活中最熟悉的“老鹰捉 小鸡”的游戏引入课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起学生参与游戏、乐于表达的愿望。 二、引导交流,自由表达 师:告诉老师,你觉得刚才“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哪儿最好玩? 生 1:老师当老鹰,跑得好快,我差点儿被捉住了。 生 2:我当鸡妈妈,保护我的“孩子”,真有趣!w w 绿 w 色 . l s 中 p 小 j 学 y 教 . c 育 o 网 m 生 3:我的手紧紧抓住前面的“小鸡”的衣服,生怕被甩掉了,真好玩! 生 4:老师,下次再玩,我当老鹰,你当鸡妈妈,好不好?因为你的胳膊比我们的长。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那你们还喜欢玩什么游戏呢?(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 生:丢手绢、跳皮筋、贴鼻子…… 师:那我们再来玩个贴鼻子的游戏吧!咱们一边玩游戏,一边观察游戏的过程,看看这个游 戏是怎么玩的,好吗? 生:太好啦! 师:那我先请一位同学来给这只可爱的小熊贴鼻子吧!(把学生的眼睛用布条蒙住。) 生:老师,我们可以给他提示吗? 师:当然可以!绿 色 圃 中 小 学 教 育 网 h t t p : / / w w w . l s p j y . c o m (一个主动报名的学生在大家的指引下和加油声中,给小熊贴上了鼻子,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 和欢呼声。) 师:现场采访这位勇敢的小朋友,你是怎样把小熊的鼻子贴到准确的位置的? 生:我被蒙上了眼睛,什么也看不见,凭感觉摸到了大概的位置,多亏同学们提醒我呢! 师:是啊!你第一次就把鼻子贴到耳朵上了!(全班同学哄笑。) 生:我猜小熊鼻子可能和我的眼眉差不多高,可第二次我还是贴高了,就听同学们喊:“往 下!再往下点!再往左!”我就一点一点在大家的指挥下慢慢移动,最后才找到合适的位置。 师:看来你真是个有心人啊!还事先判断了一下大概位置呢,这就是成功的关键啊! 生:可是我没有判断准确,还是贴偏了,还是要谢谢同学们提醒呢! 师:刚才听到同学们一阵阵开心的笑声,我想采访现场的同学,说说你在笑什么。 生 1:他的动作太滑稽了! 生 2:他把鼻子一会儿贴到小熊的耳朵上面,一会儿又贴到脑门儿上,太逗了! 生 3:大家看哪!到现在,小熊的鼻子还歪着呢! 师:同学们,这个游戏真有趣!那大家说说刚才游戏的整个过程好吗?咱们要把这个游戏说 得既有顺序又完整。想想需要做哪些游戏准备,需要几个人玩,先怎么玩,接下来怎么样, 结果赢没赢,哪里最有趣? 生:先在黑板上画一个没有鼻子的小熊脸,然后找一个同学,蒙住眼睛,拿着鼻子粘贴去贴。 要先判断小熊鼻子的位置,比如说大约走几步到小熊的脸,鼻子位置和自己的身体比较,当 然,还要认真听大家的提示!如果贴歪了就会引起大家发笑,这个游戏太有趣了! 师:说得很好。你们谁还想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喜欢的游戏? 生 1:老师,“木头人”就是蒙上一个人的眼睛,别的小朋友在他周围喊:“我们都是木 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他就伸手去摸小朋友们,摸到谁谁就被淘汰了。 生 2:我们那次玩“丢手绢”时,小朋友们都蹲下围成一个圈,我就拿着一个手绢在小朋友 背后跑圈圈,大家拍手唱“丢手绢”的歌。我悄悄地把手绢丢到一个小朋友的后边,然后使 劲儿跑,那个小朋友刚开始没发现,后来发现了捡起手绢跑也来不及了,我把他抓进圈里, 他为大家唱了首歌,真开心啊! 生 3:亲子游戏也好玩。我去年在幼儿园时,和爸爸参加了钻门洞接力比赛。爸爸先捧着皮 球跑,我在门洞前接过球,爸爸把住门洞帮我钻过去。然后我捧着皮球继续跑。我们小组六 个人比赛,我是冠军呢!爸爸也非常高兴。 设计意图:想说、爱说是口语交际的前提,会说才是教学的目的。一年级学生需要教师做好 示范,这也是规范学生口语,展开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环节。 三、合作游戏,人人参与 师:小朋友们说得太棒了!老师奖励你们:给你们 10 分钟时间,选择自己喜欢的小伙伴,选 择你们喜欢的一种游戏,开心地玩一玩吧! 1.生兴奋不已,迅速组成小组,各自游戏。 2.室内外气氛热烈,每个孩子都兴致勃勃,积极参与到喜爱的游戏之中。 设计意图:给学生创造实际的生活场景,进行口语表达训练。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和亲身感受, 才能激起他们更强烈的表达欲望,这样学生才会把亲身经历的过程说得清楚明白,以达到预 期的训练效果。 四、分组讨论,交流体会 师:小朋友们玩得开心吗? 生:太开心了! 师:把你最开心的地方说给小组的其他小朋友听一听好吗?每一个小组选一个说得最好的在 班上交流。 生 1:我刚才和我同桌玩的是“反口令”游戏。这个游戏很简单,就是按照口令相反的动作 做才对。比如刚才,我让他“摸左耳”,他就得摸右耳,又让他“抬左腿”,他就得抬右腿。 当我说道“闭左眼”的时候他就听话了,哈哈!结果他就是这么失败的! 生 2:这个游戏真考验人的反应啊! 生 3:我们六个人玩的是“蹲蹲游戏”。我们每个人代表一个词语:萝卜、白菜、西瓜、土 豆、苹果、橘子。我们站成一排,我代表萝卜,我就一边蹲一边先喊:“萝卜蹲,萝卜蹲, 萝卜蹲完西瓜蹲。”代表西瓜的人马上就得接上,一边蹲一边随机指定下个人:“西瓜蹲, 西瓜蹲,西瓜蹲完苹果蹲。”然后就这样代表苹果的同学再往下接力,谁没接上谁就输了。 生 4:刚才我看你们玩“蹲蹲游戏”了,简直太好玩了!下课也带我一个咱们继续玩吧! 生 3:好的好的,欢迎大家参与,人越多越有意思呢! ………… 设计意图:口语交际是一种双向、甚至多向互动的言语交流活动。 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 提供尽可能多的说话机会,在动态的口语交际实践中反复历练、提高。在教学中,为学生构 建一个开放的交际课堂,自然地将儿童多彩的生活与口语交际“链接”起来,营造宽松的交 际氛围,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多维的互动中得到切实锻炼。 五、拓展延伸,发散思维 师:还有没有大家都没有玩过的更有趣的游戏?谁能把它介绍给全班的小朋友? 生:我以前还玩过“跳大绳”的游戏。 生:我玩过“捉迷藏”的游戏。 生:还有“传球接力”的游戏。 师:你们会玩的游戏可真多呀!那小朋友们可以向他们询问一下你以前没有玩过的游戏的玩 法。也可以跟同组的小朋友交流一下你曾经玩过的别的游戏。 设计意图:生活是最大的课堂,游戏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课程。让学生们把这一节课学到的 交际本领拓展到课外,应用于生活,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教学反思 w w 绿 w 色 . l s 中 p 小 j 学 y 教 . c 育 o 网 m 对于一年级刚入学不久的孩子来说,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要积极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始 终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下,有兴趣地进行口语训练,这也是符合语文教学要求及一年级学生年 龄特点的。另外一点,在本节课中,从一开始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入手激发兴趣,以“贴 鼻子”的游戏进行观察、引导,逐步引导学生大胆表达,通过游戏玩乐——自由表达——人 人参与——组内交流——拓展延伸,引发了学生思维的交叉及补充。在各个环节中放手让孩 子们畅所欲言,使他们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思维的火花在碰撞中得到了创新。同时,学生倾 听、尊重他人的意识以及口语交际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语文园地七指导方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来认识生字,由部件组合和拆分成新字的方法,认识 8 个生字,引导学生体会到汉字构字的美妙与乐趣。(重点) 2.区别四组形近字的字形,了解字义,能准确选择组词填空。(重点) 3.了解 8个词语的意思,会使用词语造句,培养想象力和语言应用能力。 4.正确、美观地书写“床、左、居、包”四个生字,掌握半包围结构汉字的书写规则,培养 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难点) 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名言,积累名言。(重点) http://lspjy.com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 http://cz.lspjy.com 6.和大人一起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悟空打妖怪》。 课前准备 1.指导书写的示范课件。(教师) 2.汉字偏旁部件的字卡。(学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趣味识字 引言:同学们已经准备了好多字卡,现在把你们的字宝宝们喊出来,我们和他们一起玩找朋 友的游戏吧!(口、少、山、夕、月、半、王、见、飘、张、校、甜。) 1.同桌玩字宝宝找朋友的游戏。 哪些字可以在一起组成新字?哪些字可以拆分出新字?这些新的生字朋友你认识吗? 同桌先动手组合拆分,再互相认读生字。 2.指生汇报认读生字。 吵、岁、胖、现、票、弓、交、甘。 (1)每个学生汇报一个生字,说说是怎么组合或者拆分的? (2)用生字组词或者说一句话。 3.齐读这八个生字,开火车读。 4.用部件组合和拆分构字法学习生字,你还学会了哪些字? 学生举例:工+力=功 片+反=版 超-走=召 跳-足=兆 设计意图:创设字宝宝找朋友的游戏情境,在学生间互动交流,自主合作学习,体会到汉字 的组字规律,运用所学的识字方法举一反三,学会更多的生字。 二、比较想象,学会运用 1.比一比,填一填: 导语激趣:刚才我们一起帮助字宝宝们找到了新朋友,字宝宝们可高兴啦!他们还想和我 们继续做游戏呢,瞧,来了四对双胞胎字宝宝。他们要寻找“火眼金睛”的小朋友。到底是 哪位小朋友呢? 明确要求:只有区别出每对双胞胎字宝宝的字音和字形,并会准确选择字宝宝组词填空的小 朋友才称得上“火眼金睛”哟! 出示汉字:午—牛 已—己 刀—力 人—入 每组派代表发言,同组的同学进行补充说明。评出“火眼金睛”同学,给予表扬奖励。 全班齐读词语。 小结:遇到这样类似的双胞胎字宝宝我们一定要从字音、字形、字义三个方面仔细区别,千 万不要弄混他们。 2.展开想象,试着用下面的词语说几句话: 指生读书中呈现的八个词语:花朵、笑声、阳光、草地、告诉、歌唱、跑步、喜欢。其他同 学闭上眼睛在头脑中想象这些词语所展现的画面。 选择你喜欢的词语说话。 和小组同学互相交流。 指生发言,全班同学互相倾听学习。 把你喜欢的造句写在练习本上。 设计意图:继续创设和字宝宝们做游戏的情境,掌握区分形近字的方法,了解字义和词义, 学会正确应用,使语文知识转化成语文能力,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三、书写提示,指导规则 1.示范笔顺:瞧!半包围家族的字宝宝也来和小朋友们做游戏啦!老师在黑板上的田字格里 示范写出四个生字:床、左、居、包。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老师的书写顺序。 2.集体交流:前三个字是什么结构的字?(左上包围)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最后一个字是什么 结构的字?(右上包围)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3.小结写字规则:左上包围和右上包围都是按着“先外后内”的笔顺规则书写。 4.除了注意笔顺规则,再观察这三个左上包围结构的字的撇有什么共同特点?里面的字写得 比外面的结构要宽一些。口诀就是:外面撇长里出框。 5.学生边书空,边说笔顺规则;再描红,最后练写。注意握笔姿势,坐姿端正。 6.利用投影仪展示作品,引导学生对笔顺和间架结构进行点评。 7.师生小结:左上包围和右上包围的字书写笔顺规则是:先外后内。左上包围的字的书写口 诀是:外面撇长里出框。绿 色 圃 中 小 学 教 育 网 h t t p : / / w w w . l s p j y . c o m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的写字要求是: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 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努力养成良好的 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因此要让学生掌握半包围结构汉字的书 写笔顺规则,而且要观察这类字的间架结构特点,感受到汉字的形体美,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举一反三能力,并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 第二课时 一、日积月累 1.导学:“你一定要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你不会的一定要记得问老师!”小朋友们, 这样的话你听过吗?你知道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吗?对,就是告诉我们要多读,多学,多问。 这些话,在很早很早以前,很多名人就说过了,不过说的稍有不同。 2.比赛游戏形式学习“日积月累”中的名言。 课件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名言。 (1)一比:自己读一读,借助拼音读正确。 (2)二比:和同桌读一读,比一比谁读得正确又流利。 (3)三比:指名领读。w w 绿 w 色 . l s 中 p 小 j 学 y 教 . c 育 o 网 m (4)交流对句子的理解。 (5)他们说的和我说的有什么不同?(意思相同,但是表达言简意赅。) (6)尝试背诵。 3.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学习的名人名言? 设计意图: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大脑和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将单调、乏味的名言 积累换成比赛游戏,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于学习活动,由“厌学”到“爱 学”,由“爱学”到“学会”,由“学会”到“会学”,达到发展学生个性和能力的目的。 二、和大人一起读 1.引出主题,激起兴趣。 教师:你们喜欢听孙悟空的故事吗?你知道孙悟空打妖怪的故事吗?下面,我们一起听一首 儿歌《孙悟空打妖怪》。 2.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初步理解儿歌的内容。 (1) 你们仔细看看图文画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再跟老师念一念,你又发现了什么?学生在跟念时,教师加重末尾一字的发音,引导学生 发现“咚、空”等字押韵的规律。 3.引导学生有节奏地朗读儿歌,从中体验活动中的快乐情绪。 教师通过打击乐节奏来逐步提高念儿歌的速度,增加儿歌的趣味性和难度。学生一边有节奏 地敲击乐器,一边流利愉快地念儿歌。 4.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表情、动作表现其对儿歌中正、反两面人物的不同情感。 (1)这首儿歌里你喜欢哪些人,不喜欢哪些人?说说你的理由。 (2)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设计恰当的表情和动作,看谁表演得最形象。 (3)指生到前面表演。 (4)老师打节奏,同学们一边读诗一边用自己喜欢的表情和动作表演。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关于《西游记》故事的儿歌,通过朗读,让学生找到每一句儿歌结尾与 下句句首的内容一致的结构特点,利用图文以及表情、动作等方法记忆儿歌内容,体现其对 儿歌中正、反两面人物的不同情感。绿 色 圃 中 小 学 教 育 网 h t t p : / / w w w . l s p j y . c o m 三、课后延伸,亲子读诗 把这首儿歌推荐给爸爸妈妈,让他们和你一起用快乐的形式朗读儿歌。 设计意图:语文阅读不能局限于课堂,要把学生的兴趣延伸到课外,通过亲子阅读,进一步 巩固课堂所学,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反思 1.能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点,夯实基础。通过创设和字宝宝游戏的情境,带领学生在趣味活动 中识字、写字,紧扣新课标的要求,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掌握生字,会 用生字,培养语文学习能力。 2.帮助学生揭示规律,拓展学习途径,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在写字教学环节, 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书写笔顺和间架结构的特点,发现规律,触类旁通,培养良好的书写习 惯。w w 绿 w 色 . l s 中 p 小 j 学 y 教 . c 育 o 网 m 3.积累的古诗和课堂古诗学习要求不同,积累的古诗只要求朗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对 照插图,自己发挥想象,诗意稍作了解,降低学习难度,提高诵读兴趣,扩大阅读积累。让 语文园地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4.《孙悟空打妖怪》这首儿歌从结构特点和节奏感这两方面做重点和孩子们一起读诗, 在这个语言活动中,激发小朋友的兴趣,运用提供的相关画面,展开合理想象,使学生积极 主动地参与表演诵读。学生们很快就能随着节奏把儿歌生动地诵读下来,快乐学习,完成积 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