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级数学教案《平均分的两种情况》说课稿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年级数学教案《平均分的两种情况》说课稿

平均分的两种情况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五单元第3课时平均分的两种情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操作经历“平均分”的过程,进一步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2.引导学生经历分物体的过程,构建“平均分”的两种数学模型。‎ ‎3.在探索平均分的过程中,经历猜测、合作、归纳等活动,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4.在认识“平均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操作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掌握平均分的两种分法。‎ 教学难点:经历感知平均分的两种不同分法。‎ 教学具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圆片 学具准备:日常学习用品、学具盒 教学过程: ‎ 一、 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教师指导语:同学们,前天我们帮助聚会的小动物们用平均分的方法分配了食物,今天啊小动物们在森林里又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联欢会,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展示大屏幕:课本情境图 教师指导语:小动物们又唱又跳,真热闹啊!动听的音乐把它们带进了欢乐的海洋。‎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有12只小熊 有16只松鼠 这些小动物们都在做什么呢?‎ 预设:12只小熊在分组跳拉手舞,16只松鼠在分组做游戏。‎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预设:‎ ‎12只小熊分组跳拉手舞,可以平均分成几组?每组几只?‎ ‎ 16只松鼠分组做游戏,如果每组的只数相等,每几只一组?能分成几组?‎ 教师指导语:同学们提的问题可真不少,那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 一、 自主探究,交流建模 1. 探讨“按份数”平均分 我们先来帮跳拉手舞的小熊们分分组吧。‎ ‎(1)问题:12只小熊分组跳拉手舞,可以平均分成几组?每组几只?‎ ‎(2)学生小组操作学具完成,用手中的圆片分一分,并在小组内交流。比一比,哪个小组想到的方法多?‎ ‎(3)学生探究,教师做好巡视指导。‎ ‎(4)操作完成后,找学生展示自己的分法,同时教师在课件中展示。‎ 平均分成2组,每组6只 平均分成3组,每组4只 平均分成4组,每组3只 平均分成6组,每组2只 ‎(5)总结“按份数”平均分 同学们仔细观察上面的不同分法,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 ‎①我发现都是平均分的。‎ ‎②我发现分的份数越多,每份的数量就越少。‎ ‎③我发现12只小熊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每份分的同样多 ‎……………‎ 同学们有这么多的发现,你们可真厉害!老师为你们点赞!‎ 小结:12只小熊分组跳拉手舞,可以平均分成几组,也就是分成几份?当分成2份时,每份有6只;分成3份时,每份有4只;分成4份时,每份有3只;分成6份时,每份有2只。因此我们得到分的份数越多,每份的数量就越少,按份数我们可以进行平均分(板书)。‎ 1. 探讨“按每份的个数”平均分 我们已经帮小熊分好组了,再来帮一帮小松鼠吧!‎ ‎(1)问题:16只松鼠分组做游戏,如果每组的只数相等,每几只一组?能分成几组?先把自己的想法和同桌商量一下,再用圆片动手分一分。‎ ‎(2)同桌合作,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到前台展示不同分法。教师同时课件展示:‎ 预设学生回答:‎ ‎①可以每2只一组,分为8组(学生展示分的过程)‎ ‎②可以每4只一组,分为4组 ‎③可以每8只一组,分为2组 同学们的想法太好了,这也是平均分的一种,是按照“每几个一份”进行的平均分,也就是“按每份的个数”平均分(板书)。‎ 2. 对两种平均分的认识 同学们,我们今天探讨了两种平均分的方法,你能说一说吗?‎ 学生先同位互相交流,再说一说。‎ 小结:可以按照“份数”平均分,如帮助小熊分组,也可以按“每份的个数”平均分,如帮助小松鼠分组。‎ 三、归纳概括,深化模型 ‎1.同学们,今天应用我们的智慧和善于发现的眼睛,帮助了小熊和小松鼠,解决了他们的难题,还知道了平均分的两种不同的分法,按“份数”平均分和按“每份的个数”平均分。‎ ‎2.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经常遇到平均分的情况,结合实际生活你能举个这样的例子吗?(要用到两种不同的平均分的方法啊)‎ 预设学生回答:‎ ‎(1)我们班的16名女生参加舞蹈比赛,分成4组,一组4人。(这是按照“份数”平均分)‎ ‎(2)爸爸买了20个苹果,每5个一份,可以分成4份。(这是按“每份的个数”平均分)‎ ‎(3)………………‎ ‎3.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会用到平均分,请同学们回家用平均分的两种方法给自己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分分物品吧!‎ 四、巩固提升,应用模型 下面就一起考考同学们对平均分的两种分法掌握的怎么样吧!‎ (1) 分别说说这是按什么进行的平均分?‎ (2) 独立完成,体会每份分的同样多。‎ (3) 同位之间互相交流方法,集体订正。‎ ‎(4) 对于表现好的给予表扬、鼓励。‎ 这一题重点训练学生对按份数平均分的理解和巩固。‎ 这一题练习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重点是交流环节要引导学生结合圈一圈说清自己平均分的过程,体会这是按每份的个数进行的平均分。‎ ‎(1)这一题练习时,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先用学具摆一摆,分一分或在书上圈一圈,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平均分,并思考可分成多少份。‎ ‎(2)引导学生对比体会“按份数平均分”和“按每份个数平均分”两种分法的区别和联系。‎ ‎4.自主练习第5题。‎ ‎ 学生独立完成。‎ 同学们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处处存在着平均分,只要你用那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总会发现我们生活中的数学。‎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重点从三方面说:(1)平均分的意义 ‎ (2)平均分的两种分法 ‎ (3)生活中的平均分 板书设计:‎ 平均分的两种情况 平均分:按份数平均分 ‎ 按每份的个数平均分 使用说明 1、 教学反思:回顾课堂亮点之处有:‎ 本节课的设计,主要体现真实、生成的数学学习过程。重点围绕帮小熊和小松鼠分组这条主线来构建对平均分两种方法的理解。由浅入深、逐步深入学生的思维,沿着学生的思维轨迹组织教学。在设计时,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入手,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关注学生动手操作,采取让每个学生动手“分一分”,在集体展示时充分放手让学生说自己是怎样分的,重点展示过程。教学时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两种不同分法,加深了对“平均分”的认识,打好了下一步学习除法的基础。教学时充分运用素材,体现教学层次性,边上课边根据生成对课前教学设计进行有效修改。目的是更好的以学促教、以教促学,使数学教学更扎实有效。‎ 2、 使用建议 这节课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们在操作的基础上,充分理解了平均分。但整节课显得过于平淡,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的这方面的能力培养,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 3、 需破解的问题 在本节课中我很少关注对学生的评价,对发言学生没有给予一定的激励,今后应改正。‎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