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6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1《狐假虎威》教案
21.《狐假虎威》教案 文本分析: 本文是根据《战国策·楚策一》改写的。课文讲述了一只狐狸狡猾地骗过老虎,不仅使自己逃脱危险,还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其他动物的故事。全文共有9个自然段,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老虎抓住了狐狸;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讲狐狸蒙骗老虎的过程;第三部分(第7、8自然段)讲述老虎跟着狐狸去森林的场景;第四部分(第9自然段)讲述老虎被骗的结局,揭示事情的真相。本文语言生动形象,特别是对狐狸、老虎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可以看出两者的不同特点——狐狸的狡猾和老虎的愚昧。例如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扯着嗓子、神气活现、大摇大摆”和老虎的“一愣、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读起来趣味盎然。文章语言生动有趣,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本文所蕴含的哲理,并以此敦促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文中有许多成语,也需要学生去积累并反复体会揣摩。 教学目标: 1.认识“假、威”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转、闷”,会写“食、物”等8个字,会写“食物、身边”等10个词语。 2.分角色演一演“狐假虎威”的故事,并试着把“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大摇大摆、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等词语的意思表现出来。 3.理解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1.分角色演一演“狐假虎威”的故事。 2.理解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 课时安排:2课时 1.认识“假、威”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转、闷”,会写“食、物”等8个字,会写“食物、身边”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识字、写字;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谜语,学生竞猜。 黄袍袍,黑斑斑,龇牙咧嘴瞪眼睛;森林里面称大王,捕食野兽本领强。(老虎。) 模样像狼脸儿长,三角耳朵毛儿黄,昼伏夜出找肉吃,毛皮柔软又暖和。(狐狸。) 导语:在我们的印象中,老虎威风八面,狐狸狡猾奸诈。当老虎和狐狸在森林中相遇,它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和老虎、狐狸有关的故事。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提示:“假”有两个读音:jiǎ、jià,在这里读jiǎ,是“借、利用”的意思。“威”是“威风”的意思。 过渡:(观看插图中的老虎、狐狸)单从体形上来说,老虎高大,狐狸矮小,力量太过悬殊。但是,有一只狡猾的狐狸不仅从老虎手中脱身,还借老虎的威势出了一回大风头。我们今天就来认识认识这只狐狸。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1.出示课文视频资料,边看边听课文朗读。 2.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画出生字带出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尝试理解词语的意思。 3.出示词语。 狐假虎威 转动 扯着 嗓子 派出去 违抗 爪子 走一趟 神气活现 野猪 纳闷 受骗 借着 过渡:生字是我们读书的拦路虎,要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要先把它们清除。 (1)指名给加颜色的生字注音。 (2)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生字。你觉得难读的字,可以看着拼音多读几遍。 (3)交流识字方法。 ①读准音:“嗓”是平舌音,“扯、爪、神、猪、受”是卷舌音,“神、骗”是前鼻音,“嗓、抗、趟”是后鼻音。 ②巧记生字:联系熟字,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记。比如,“嗓—桑”“神—伸”“违—围”。 ③加一加:“扯、猪、纳、闷、骗”均可以用加部件的方法识记。 ④与熟字比较:如“瓜—爪”“爱—受”“霞—假”。 (4)学习多音字。可先借助语境读准多音字,再联系旧知识进行拓展补充。 转zhuàn转圈 转笔刀 闷 mèn郁闷 纳闷 zhuǎn转移 转弯 mēn闷热 闷声闷气 明确:“转”表示改变方向或位置时,读zhuǎn;表示围绕一个中心运动时,读zhuàn。“闷”表示心情不好时,读mèn;表示不透气,空气不流通,不吭声时,读mēn。 (5) 去掉拼音读一读,同桌互相读一读,听一听。开火车读,指名认读 三、指导写字,当堂评改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8个字。 2.学生仔细观察这8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书写要点。 3.学生交流书写要点,教师相机提示。 “物、神、活、猪”4个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注意“神”字是示字旁。注意“礻”与“衤”作比较,发现书写上的异同:“礻”和“衤”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相同,“礻”比“衤”少了一个短撇。 “就”字也是左右结构,左右等宽。左边是“京”,右边是“尤”,不要写成“龙”。 “食、爷”是上下结构的字。两个字上部的撇和捺写得舒展。需要注意“食”字的最后一笔是点。 “爪”是独体字,笔顺是平撇、竖撇、竖、捺,注意第二笔是竖撇,第三笔是竖。 4.教师范写,学生在书本上描一个,写一个。 5.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书写作品,其他学生评议。根据讲评,再次书写。教师巡视,给予点评鼓励。 四、感知大意,作业设计 过渡:同学们的字词已经掌握得相当好了,把这些字词放回文中,你还能读得这么好吗?先给你们5分钟的时间练习练习。 1.男女生比赛读,看哪一方读得更流利?一组一段,最后一段齐读。 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读好一些轻声的词语,如“狐狸、嗓子、爪子、尾巴”;一些四字词语,如“扯着嗓子、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撒腿就跑、信以为真”。在正确读词的基础上,出示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指导学生读通顺。 过渡:读了课文,同学们已经了解了《狐假虎威》这个故事,课文中有一句话把这个故事的内容概括了出来,也把“狐假虎威”的意思说了出来。请大家默读课文,找到这句话并用横线画下来。 2.学生默读课文,之后在小组交流。 3.学生在全班交流,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1.巩固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理解“神气活现”等四字词语的意思,了解狐狸的狡猾与老虎的愚昧。 3.能分角色演一演“狐假虎威”这个故事。 分角色演一演“狐假虎威”这个故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认读。 食品 植物 真假 威风 爪子 转动 扯开 嗓音 老天爷 就是 违抗 小猪 纳闷 接受 借条 骗子 神气活现 2.听写词语。 食物 爪子 快活 神气 小猪 就是 老天爷 3.说一说:《狐假虎威》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什么? 小结:这篇课文讲的是狐狸借用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故事。狐狸本来被饥饿的老虎抓住了,可是它为什么没有被吃掉,反而借用老虎的威风去吓跑小动物们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狐假虎威》。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一)学习第1自然段,体会“虎之威”。 1.自由读第1自然段。 思考:当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时,老虎怎么样?狐狸被老虎逮住了,它的处境如何? 2.学生自由交流。 预设:老虎很饿,狐狸被老虎逮住了,逃脱不掉,随时会被老虎吃掉,非常危险。 3.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其他学生思考:究竟是狐狸厉害还是老虎厉害?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4.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窜”“扑”。 明确:窜,逃窜;扑,拍打。“窜”说明狐狸本来是很害怕老虎的,想很快逃走。“扑”表示时间短,动作快,说明老虎是很厉害的。 5.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读出老虎的威风来,“窜、扑”重读。 (二)学习第2~6自然段,体会“狐之猾”。 过渡:面对饥饿、凶猛的老虎,狐狸的生命危在旦夕。它被老虎逮住以后怎样了呢?下面我们学习第2~6自然段。 1.各自轻声读第2~6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狐狸说的话。 2.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 (1)同桌练习分角色朗读,探究哪种读法更合适。(2)“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是怎样的?谁会做这个动作?教师可指名表演。 (3)思考:“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这时候的狐狸在想什么? (我想脱离虎口……想办法对付老虎……) (4)想一想:狐狸为什么要“扯着嗓子”问老虎? (5)狐狸为什么说“你敢吃我?”,而不是“你不能吃我”或“你别吃我”? (“你敢吃我?”有威吓的语气,说明狐狸装腔作势,同时也在试探老虎。 而“你不能吃我”或“你别吃我”则是向老虎下命令或求饶,会加速死亡。) (6)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出办法的狐狸“扯着嗓子”对老虎说,谁能扯着嗓子读狐狸说的话?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狐狸命悬虎爪的处境,再指导学生联系生活想象“扯着嗓子”说话时声音音量放大和音调提高,并且把每一个字都拉长了说话的样子,读出狐狸虚张声势的语气,语调可高亢洪亮,略带震慑力。 ① 让学生先扯着嗓子读一读,指几名学生读一读,其余学生点评。 ② 教师示范朗读。(瞪着眼睛,一手握着拳,一手的大拇指指向自己) ③ 学生加动作齐声朗读。 过渡:狐狸扯着嗓子是想掩饰它内心的恐惧,用气势来吓唬老虎。“为什么不敢?”老虎一愣。(教师有一愣的感觉、表情)这时候的狐狸看到老虎被它的话吓得愣住了,更威风、更自信了,它对老虎又说了什么? 3.出示第4自然段,自由读读狐狸说的话。 明确:这一段话讲老虎不敢吃狐狸的理由:“我”是老天爷派来做你们百兽的首领的。狐狸为了保住性命,把老天爷搬出来吓唬老虎。在朗读时,要突出狐狸表达的意图,重音放在“老天爷”“违抗”“命令”“多大的胆子”等关键词语上。 (1)指导学生练习朗读,注意狐狸说话的神情、动作,还可以配上动作表演读。 (2)百兽有没有包括狐狸和老虎?为什么? (不包括狐狸。因为它是“老天爷”派来做百兽的首领的;老虎在“百兽”之内,是在狐狸的“管理”之下的,说明狐狸很狡猾。) 4.出示第5自然段,想一想: (1)“蒙住”是什么意思?(吓住、骗住。) (2)出示练习:狐狸真( )!老虎放了狐狸,是因为老虎被( )。 (3)发挥你的想象,想一想:这时老虎会怎么想?学生合作学习讨论。 预设:我还真不能吃它,吃了它老天爷会怪罪我的。 狐狸说的是不是真的?煮熟的鸭子会飞走吗?唉!到口的美餐吃不着了! (4)老虎松开了爪子,狐狸为什么不立刻逃走? (当时老虎还不太相信狐狸的话,可以随时逮住狐狸,狐狸只好继续骗老虎,不然难以虎口脱险。) 5.出示第6自然段,思考: (1)狐狸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想证明自己的话是对的。) (2)狐狸为什么说“我带你”而不是“我跟你”? (“我带你”说明狐狸拿出了统领百兽的架势,与下文老虎跟着狐狸相呼应。) 指导:狐狸“摇了摇尾巴”,可以体会它已经有了十足把握让老虎上当受骗。因此,朗读时可引导学生联系提示语,猜测狐狸的想法,读出炫耀的语气。 6.学生分角色朗读第2~6自然段,师生共同评议。 (三)学习第7、8自然段,明白“谁之威”。 过渡:看着被蒙住的老虎,狐狸为了进一步证明它说的话是对的,又会怎么做呢?请同学们默读第7、8自然段,想一想:狐狸、老虎的表情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1.随着学生的回答,出示词语。(摇头摆尾、神气活现、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大摇大摆) (1)想一想,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 (2)引导学生简单分类,看看哪些词语是写狐狸的,哪些词语是写老虎的。 (3)鼓励学生做动作来理解这些词语。 2.仔细观察课文的第二幅图,在文中找出描写狐狸、老虎、小动物的词语并加以理解。 3.指名表演。 请五位同学戴上头饰分别扮演狐狸、老虎、小白兔、野猪、梅花鹿。其他同学当导演,看看他们表演得对不对。通过表演理解:狐狸和老虎谁在前,谁在后?为什么? 4.学生扮演小记者,现场采访狐狸、老虎、小动物对自己行为的看法。 明确: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是因为它心里有鬼,故意装作很了不起的样子,同时也说明它特别有把握,相信老虎一定会上当。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说明老虎不完全相信狐狸的话,很困惑,想看看周围动物的反应。小动物们“纳闷”,是因为过去狐狸可没有这么威风呀,今天它怎么会这么神气活现起来,走起路来也跟往常不一样。后来“撒腿就跑”是因为狐狸身后有一只大老虎。这一动作形象地写出动物们对老虎的恐惧。朗读时,语速可以稍快一点,体现出动物们的恐惧。 5.体会老虎、狐狸和小动物的不同表现,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6.出示练习。 ( )走在( )的前面,摇头摆尾,神气活现,百兽并不怕( ),而是看到( )才跑的。所以说,( )是借着( )的威风把( )吓跑的。 三、揭示寓意,拓展升华 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思考:老虎对狐狸的态度有什么变化?从文中找出来,说说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从想吃狐狸,到“一愣”,再到“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接下来“半信半疑”,最后“信以为真”,说明狐狸的谎言完全欺骗了老虎。) 2.交流:动物们到底是怕谁?老虎看到动物们逃走了,会怎么想? 小结:我们不仅从语言上,也从动作、神态上感受到了狐狸的狡猾。它假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生活中,人们就用“狐假虎威”这个词语比喻那种自己没有本领,却仗着别人的势力欺压人的人。 拓展。 (1)读了这个故事,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你喜欢它吗?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学聪明的狐狸用智慧与坏人作斗争,但千万不要学狡猾的狐狸去骗人或者借着别人的威风来欺负他人。 (2)续编:后来,老虎明白了百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如果再遇到狐狸,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展开你的想象,续编一个新的寓言故事——《新狐假虎威》。 四、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情境表演,读中感悟(教学重点) 师:老虎跟着狐狸向森林深处走去,结果又会怎么样呢?谁来读课文第7、8自然段?(一生读) 师:同学们自由读,边读边加动作,等会儿我们来分角色表演。(生边做动作边读) 师:谁想演狐狸?谁想演老虎? (选小个子学生演狐狸,大个子学生演老虎,其他同学看后评价) 师:我觉得狐狸演得不像。书上说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这位同学还不够神气。(生再表演) 师:是的,我们表演时把头抬起来,挺胸,表情是美滋滋的,这样才像嘛。来,你再来走几步,像不像? 生:像。 师:这样的表情、动作就叫作“神气活现、摇头摆尾”。(板书这两个词语) 师:你们现在就是森林中的小动物,这时看到这种情况,都是什么表情? 生:纳闷。 师:什么是“纳闷”?动物们为什么纳闷? 生:“纳闷”就是不明白,弄不懂。动物们纳闷的是:狐狸今天怎么与往常不一样? 师:是呀,咱们做个纳闷的表情吧。(生做出疑惑不解的表情)这时,动物们看到了狐狸身后的老虎,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谁来读一读课文中的句子。 生: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 师:凶恶的老虎走进了森林,你们这些小动物怎么表现? (生做出撒腿就跑的动作) 师:看到这只大老虎,小动物们多害怕啊,这句话该怎么读? 生:呀!(倒吸一口凉气)一只大老虎!(读出害怕、惊讶、惊恐的语气)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读快) 师:你把小动物们的惊恐之情完全表现出来了。来,我们也像他这样读一读。 (生齐读) 师:请同学分别扮演狐狸、老虎、野猪、梅花鹿、兔子,再请一位同学来读课文第7、8自然段。 (一生朗读,另外5位同学表演得惟妙惟肖) 师:请一位小记者(由生扮演)采访一下这些小动物们。 小记者:你这只小动物害怕谁? 野猪:我害怕老虎。 小记者:你呢? 梅花鹿:我也怕老虎。 师:看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百兽的。现在大家知道“狐假虎威”的意思了吧! 赏析:这一部分的教学重在引导学生抓住“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纳闷”等词语,了解狐狸是怎样借用老虎的威风吓跑百兽的。教师紧扣文本,通过学生的即兴表演,使学生深入地理解了“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纳闷”这些词的意思。之后又通过“小记者”采访,让学生明确了百兽们害怕的并不是狐狸,而是狐狸身后的老虎,更加透彻地明白了到底谁是最威风的,对于学生理解“狐假虎威” 的意思可谓是水到渠成。学生在课堂上热情高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通过表演、朗读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感受到狐狸、老虎和百兽们的不同心理。 本课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这个故事,知道故事的寓意,体会到狐狸的狡猾和老虎的愚昧。所以,在教学中,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突破重难点: 1.通过理解朗读重点词、关键词,让学生品味、积累语言,懂得使用语言的精妙、准确,体会“虎之威”“狐之猾”“谁之威”。 2.在学习课文时读演结合,研读文本,展开思辨,感悟事理。根据二年级学生年龄的特点,在教学设计中,以“读”促演,以“演”使读更加深入,读演结合,让学生通过朗读和表演去感悟文中哲理。 3.我还适时地进行评价与引导,引导学生朗读、表演、想象老虎和狐狸的心理活动,与作者、编者、文本产生了共鸣,也突出了文章的重点,使学生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