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明天要远足》教案 (14)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明天要远足》教案 (14)

‎9《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 诗歌充满童真,把儿童独有的内心世界和情绪活动生动地传达出来。3节诗中都用了感叹词“唉”,3次重复,一次一次加重情感的力度,所有的兴奋、激动、期待,尽在“唉”声中。作品没有正面写远足,却让人实实在在感受到一个孩子对远足的向往和期盼。  ‎ 二、学情分析: ‎ 一年级孩子都喜欢去旅游,有一种天然的向往和期盼之情。利用这种情感,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在朗诵中感受小作者睡不着的心情。同时,学生没有方法意识,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方法,为往后的阅读教学作铺垫。 ‎ ‎ 三、教学目标:‎ ‎1、会写“同学”两个字。读准音、会组词,掌握正确笔顺。 2、积累偏正式短语。 ‎ ‎3、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即将远足的快乐和期盼之情,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生学习阅读课文的基本方法。  ‎ 四、教学重点: ‎ ‎1、会写“同学”两个字。读准音、会组词,掌握正确笔顺。 2、积累偏正式短语。 ‎ ‎3、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即将远足的快乐和期盼之情,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生学习阅读课文的基本方法。  ‎ 五、教学难点: ‎ ‎1、会写“同学”两个字。读准音、会组词,掌握正确笔顺。 ‎ ‎2、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即将远足的快乐和期盼之情,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六、教学准备: ‎ 课件  ‎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巩固已学过的生字词,回顾诗歌内容。‎ ‎ 1、复习学过的生字词。(分类:翘舌音、平舌音、鼻音、边音、 轻声词,带有“吗?呢?”的句子) ‎ ‎2、生字词分类读准音。(齐读、男女生读。) ‎ 二、学习课文,总结阅读方法 ‎ ‎(一)学习阅读方法1:读一读。‎ 自由读,各抒己见诗歌中知道了什么。 ‎ 出示阅读小秘诀:‎ 1、 读一读。‎ ‎2自由朗读诗歌。 ‎ 2、 说说从诗歌中你知道了什么?‎ ‎ (引出兴奋,板书) ‎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 ‎ 对比读: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读诗歌,感受表达心情的语言、动作、心理。‎ ‎ 1、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和同桌说一说。 ‎ ‎2、齐读课文。‎ ‎ 3、诗歌中的小朋友是怎样表达这种心情的呢?(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等来感受。) ‎ 同桌交流心情。 ‎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从语言、动作、心理方面感受。(齐读课文)  ‎ 对比读:结合诗歌3小节的特点读。读出诗歌的异同。 ‎ 男女生读诗歌。‎ 相同点:“唉——”和“翻”。演一演、读一读。 ‎ 不同点:“来”和“去”,“海”和“云”,“老师”和“同学”,“多种颜色”和“洁白柔软”。读一读。 ‎ 试背。 ‎ 引导学生加上动作,有感情地读好“唉”和“翻”。(齐读、个别展示读、男女生读) ‎ 找出3小节的异同,帮助背诵。  ‎ (二) 学习阅读方法2:想一想。展开想象读。 ‎ 1、 出示阅读小秘诀:想一想。‎ ‎ 2、创设情境:想象4点,6点,8点,小朋友在做什么? ‎ ‎3、9点到10点,她都睡不着,想到了什么?(一二小节朗读,找信息) ‎ 3、 大海和云的图片,练习说话: (       )的大海,(        )的云。指导朗读“那地方的(),真的像()说的,那么()吗?”‎ ‎ 5、拓展:10点10分到30分之间,小朋友还想到了什么?(用诗歌的句式练习说话) ‎ 积累偏正式短语。 ‎ 指导朗读“那地方的(),真的像()说的,那么()吗?” ‎ 拓展想象。 ‎ 三、 写字 会写“同、学”两个字。‎ 1、 认读生字“同学”,组词。‎ ‎ 2、指导观察。 ‎ ‎3、师范写,提示笔顺。‎ ‎ 4、出示书写要求。 ‎ ‎5、学生写字。‎ ‎ 6、展示、评价。 ‎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 背诵写字操和握笔操。 ‎ 对照要求描红、书写。‎ 四、回顾方法 学会基本的阅读方法。 ‎ 板书设计:                      9、明天要远足 ‎ ‎                              阅读小秘诀 ‎ ‎                              读一读      兴奋           想一想 ‎ ‎ 反思: ‎ 本课是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篇阅读课文,它是由3小节构成的一首儿童诗。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浅显易懂,充满童趣。所以,我把教学重点放在阅读方法的学习上。一年级没有方法意识,不懂得用方法学习课文。本课总结了“读一读”、“想一想”两个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课文。 ‎ 学习“读一读”这一方法时,通过自由读、对比读来加深学生对诗歌的印象,学习诗歌的内容。对比读中,首先结合学生自己生活经验来对比读。远足郊游孩子们都经历过,这种心情很容易唤起共鸣。其次,找出诗歌3小节的异同来对比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诗歌中的相同点“唉”、“翻”;不同点“来”和“去”,“海”和“云”,“老师”和“同学”,“多种颜色”和“洁白柔软”。在反复读的过程中,说一说、演一演,让学生们快乐地学习,又容易把课文背下来。 ‎ 学习第二个阅读方法“想一想”‎ ‎,我创设了一个情境。让学生们想象诗歌中的小朋友4点、6点、8点都在怎么准备明天去远足?9点到10点,她睡不着,想到了什么呢?从这里回归到诗歌第一二小节去品读。在积累“(    )的海”、“(     )的云”的同时,指导学生朗读“那地方的(  ),真的像(    )说的,‎ 那么(     )吗?”。10点10分到10点30分之间,采用拓展的形式,训练学生用“那地方的(  ),真的像(    )说的,那么(     )吗?”句式说话。 ‎ 通过两种阅读方法的学习,学生们慢慢就会形成方法意识,学会用方法来学习,为往后的阅读教学作好铺垫。‎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