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二6千人糕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二6千人糕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1 千人糕 文 本 分 析 “千人糕”实际上就是米糕,文中为了强调米糕的制作材料、生产过程需要经 过很多人的劳动才能完成,就称之为“千人糕”。课文共 11 个自然段,主要通过爸 爸和孩子之间的三组对话来展开叙述。第 1~5 自然段是第一组对话,爸爸告诉孩子 什么是“千人糕”;第 6~9 自然段是第二组对话,爸爸和孩子探讨“千人糕”制作 的劳动过程;第 10.11 自然段是第三组对话,爸爸的总结性发言揭示了课文的主旨。 课文语言朴实,平中见奇,表达比较有特色。一是题目“糕”前冠以“千人”, 使其变得富有悬念,易激起读者的阅读欲望;二是以人物对话为主展开叙述,爸爸 循循善诱,孩子心领神会,爸爸关爱孩子,孩子深受教育,很有情趣。本课教学要 以读为主线,引导学生在读中学习生字新词,在读中了解“千人糕”的生产过程, 在读中获得思想的熏陶和感染。 教 学 目 标 1.认识“糕、特”等 15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的”,会写“能、桌”等 9 个字, 会写“也许、桌子”等 13 个词语,积累由“糕、粉”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2.试着默读课文,能借助图画说出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3.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举例说说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教 学 重 点 1.正确读写生字。 2.能借助图画说出米糕的生产过程,举例说说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课 时 安 排 2 课 时 1.认识“糕、特”等 15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的”,会写“能、桌”等 9 个字,会写 “也许、桌子”等 13 个词语,积累由“糕、粉”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正确读写生字;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来源:z#z~step&.c%om*] 1.(课件展示几种糕点图)引导学生说出图中糕点的名称,板书“糕”字并认读。 2.教师谈话,引入课题。 你们知道吗?这些糕其实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作“千人糕”。(把课题补充完整) 3.学生齐读课题,提出质疑。 预设:为什么这些糕点又叫“千人糕”呢?千人糕是一千个人做出来的吗?二、初读课 文,识字学词 1.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查一查生字表或字典,再给每个自然 段标上序号。 (2)正确朗读课文,不漏字,不添字,读通句子;再圈出本课生字,同桌间互读互听 互纠。 2.(课件出示生字新词)检查读文识字的效果。 米 gāo 糕 tè 特别 好 mɑ 嘛 mǎi 买 过 米 fěn 粉 áo 熬 táng 糖 甘 zhè 蔗 zhī 汁 甜 cài 菜 就 suàn 算 xiāo 销 售 láo 劳 动 dí 的 què 确 yīng 应 该 (1)学生接力读带生字的词语,师生共同正音。 “粉、算”是前鼻音,“应、糖”是后鼻音;“蔗、汁”是翘舌音,“菜、算”是平 舌音;“嘛”读轻声。 (2)认识多音字“的”。 de 好的 这就是平常吃过的(de)米糕嘛! 的 dí 的确 这糕的(dí)确应该叫“千人糕”啊! (3)全班交流识记字形的方法。 ①联系生活实际或借助图片来识记——糕、蔗、汁、糖。 课件示出米糕、甘蔗、果汁、糖果图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哪些是自己见过或 尝过的,说说它的样子、味道等,帮助学生加深认识。 ②熟字加偏旁识记。 艹——菜 钅——销 米——粉 氵——汁 采+ ——踩 肖+ 氵——消 分+ 亻——份 十+ 亻——什 3 彡——彩 木——梢 艹——芬 口——叶 ③利用形声字特点识记。 熬 上边的“敖”表音,下边的“灬”表义。“灬”是由“火”演变而成的,把蔬菜等 加水放在文火上久煮为“熬”。 糕 左边的“米”表义,右边的“羔”表音。“米”表示米制食品,“糕”的本义是米、 面、豆粉类制成的糕饼食品。 ④结合课文,联系具体的语境识记、理解。 “特别”一词在文中两次出现,可以联系句子学习,用换词法比较异同;“的确”一 词,结合课文,让学生明白其在文中是非常肯定的意思,也可以说一说与“的确”意思相近 的词语。 ⑤偏旁归类识记。 米——糕 糖 粉 艹——蔗 菜 劳 ⑥组词识记。 A.(课件出示课后习题第 3 题的词语)读一读,记一记。 蛋糕 雪糕 糕点 面粉 粉丝 粉笔 甘蔗 蔗糖 蔗农 劳动 勤劳 疲劳 B.同桌相互用生字组词,也可以说一句话。 示例:每年过年,爷爷都会亲自熬糖,做米糕。爷爷做的米糕特别好吃。 三、明确要点,指导书写[www%.zzs*te#p.c@om~]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齐读,再指名读并口头组词。 2.(课件出示生字的动漫笔顺)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结构、笔顺和笔画,和同桌交流需要 注意的地方。 3.教师指导书写,学生书空练习。 4 第三笔是竖,不能写成撇;右边部分的“匕”要先写撇,再写竖弯钩, 层叠的两个“匕”上小下大。 上窄下宽。第一笔是竖,第二笔是短横,第一笔竖与中间部分相连没 有间隙;“木”占下格,撇、捺舒展。 “口”的末笔横在横中线下面;右边“未”第二横要比第一横长,不 能写成“末”。 注意下面“头”的三点位置及大小的不同,横压横中线。 里面三短横距离均等,不与横折相连,第四横写得略长,最后一笔是 点,不能写成捺,与撇分列竖中线两侧。 居于田字格中央,左竖从左上向右下略微倾斜,右竖从右上向左下略 微倾斜,形成一种开合呼应关系。 书写时尽量向中间靠拢,避免结构松散。第二笔横从横中线起笔,稍 微向上斜;“甘”的左竖短于右竖。 “艹”的横要写得稍长一点儿;下面“采”的横要紧靠横中线,末两 笔撇、捺左右舒展。 中间的秃宝盖要写得宽一点儿,支撑起整个字的间架。 4.学生描红、临摹。教师巡视,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学生再练写。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先默读课文,再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边读边想:课文中 的“千人糕”指的是什么?“千人糕”是怎么来的?课文内容可以分为哪三个部分? 2.找几名同学生接读全文,其他学生听后点评。 方法指导:可以从字音是否读正确,句子是否读通顺,语速是否过快或过慢,语气、语 5 调是否到位,声音是否响亮、清晰等方面来评价,可以先肯定优点,再提出建议。 3.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看看图中都有谁,他们都做了些什么,再分小组结合插图说 一说米糕的生产过程。 4.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课堂回顾,作业设计 1.教师适当回顾课文内容,点评学生的表现。 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从爸爸和孩子的对话中认识了千人糕,知道了一块小小的米糕 的来之不易,——它需要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共同劳动才能完成。它究竟是怎样一步一步完成 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去学习。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等方式学 会了本课生字,熟读了本篇课文。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发现大家都能结合之前学过的知识, 有技巧地学习新知识。在与同学的合作交流中,大家都能踊跃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习兴趣十 分浓厚,老师为你们点赞! 2.布置课后作业。 (1)回家后跟家里的大人合作读一读课文,然后说一说米糕的制作过程。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1.理解课文内容,能借助图画说出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2.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举例说说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了解“千人糕”的来历,懂得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复习旧知,大闯关。 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不少生字新词,还读了课文,同学们课后复习了吗?学过的 知识要及时巩固才能掌握得牢固哦!现在我就来考考大家,我们闯闯关,看大家对上节课学 6 习的知识掌握得怎么样。 (1)第一关:(课件出示课后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第二关:听写词语。 可能 桌子 气味 口味 买菜 工具 文具 甘心 甘甜 甜味 劳动 劳作 (3)第三关: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你对千人糕的了解。 2.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学习第 1~5 自然段,感受孩子的好奇。 (1)学生默读第 1~5 自然段,说说自己从中读懂了什么。 生 1:我从孩子的问话、想法中感受到了孩子的好奇。 生 2:我从孩子“笑了”以及孩子的话“这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感受到了孩子的 不以为然。 (2)教师小结:孩子刚开始听到爸爸说千人糕时,感到十分好奇;后来看到千人糕就 是平常吃过的米糕时,变得不以为然了。你们能把孩子心情的这种变化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吗? (3)分角色朗读。 ①师生对读:教师读爸爸的话,学生读孩子的话,然后互换角色读。 ②男女生对读、分组对读、同桌对读。 ③教师着重指导: “爸爸,什么是千人糕?”孩子好奇..地问。 孩子急忙尝了尝,笑了:“这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您给我买过。” 第一句是孩子第一次听爸爸提起千人糕时产生的疑问,说明孩子对千人糕很感兴趣。可 让学生反复朗读此句,教师通过反馈评价引导学生读,让学生知道有疑问,想弄明白就是“好 奇”,读出好奇的语气。第二句,孩子尝了爸爸说的千人糕后觉得并没有特别之处,“嘛” 后是感叹号,语气要上扬一点儿,读出孩子不以为然的语气。 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别..大,也许比桌子还大吧? 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 这两句话中都有“特别”这个词,但是意思不同。第一句中是“非常、十分”的意思, 第二句中是“与众不同”的意思。这两个句子是孩子听爸爸解释什么是千人糕和看到米糕后 心里进一步产生的疑问,第一句朗读时语气相对平和,第二句朗读时语气要相对强烈一些, 7 两句中的“特别”要比较着读。 过渡:一块普通的米糕要很多很多的人才能做成,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 米糕的制作过程吧。 2.学习第 6~9 自然段,感受制作米糕的不易。 (1)学生默读第 6~9 自然段,交流读懂了什么。 (2)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补充米和糖在生产、加工方面的信息,帮助 学生初步理解“千人”在课文中的特殊意思。 ①了解生产米所需的劳动。 A.从标点符号引入:在第 8 自然段中,有个省略号,想想爸爸还有哪些话没有全部说出 来。 B.出示“种植水稻”的图文资料,了解“耕地、播种、育苗、移栽、灌溉、施肥、防虫、 收割”等劳动过程。 C.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一边想象一边说说农民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辛勤劳动 的情景。 D.提问:种稻子所需要的种子、农具、肥料、农药等,它们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不是 又需要许多人的劳动? E.提问:了解了米的生产过程,你想说些什么? 过渡:光是做千人糕的大米就需要无数人的劳动才能获得。做千人糕还得熬糖,那糖又 是怎样熬成的呢? ②了解熬糖所需的劳动。 A.学生自由读第 9 自然段,了解熬糖所需的材料和过程。 B.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说熬糖所需的材料及制糖过程,体会熬糖的不易。 C.学生交流:甘蔗、甜菜是怎么来的?甘蔗汁、甜菜汁又是怎么来的? (3)小结:米和糖是制作米糕的主要原材料,从它们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你感受到了 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师生从制作工序、参与人员、辛劳程度等方面进行小结。 (4)品读句子。 就算米糕做好了,还得要人包装、送货、销售,这些又需要很多人的劳动。 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米糕做好后还需要许多劳动?(“就算、还得、又”。) ②对照插图,联系生活场景,说一说米糕包装、送货、销售的情景。 ③指导朗读:重读“就算”“还得”“又”,突出劳动的繁杂、艰辛,参与人员众多。 8 (5)指导朗读第 6~9 自然段,读好爸爸说的话。 指导:爸爸从始至终,为解开孩子的疑惑娓娓道来,耐心十足,朗读时,要稳重、平静。 (6)说说米糕要经过哪些劳动才能做成。(同桌相互练说,再指名说) 预设:要经过的劳动:种稻子,将稻子加工成大米,大米要磨成米粉;种甘蔗、甜菜, 榨甘蔗汁、甜菜汁,把甘蔗汁、甜菜汁熬成糖;蒸米糕,包装、送货、销售等。 3.学习第 10.11 自然段,理解“千人糕”的寓意。 (1)学生自由读第 10.11 自然段,说说自己对“千人糕”的理解。(“千人”指的是 很多很多的人,一块米糕需要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完成,所以叫它“千人糕”。) (2)文中的孩子明白了吗?你从哪里知道的? (3)如果你是文中的孩子,现在吃着米糕,还会觉得它平常吗?你会想到什么? (4)最后一个自然段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读出孩子恍然大悟后心服口服的语气。) (5)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4.联系生活,体会其他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过渡:不仅是米糕要经过很多人的劳动,所有的物品、食品都需要经过很多人的劳动。 你们能举个例子说一说吗? (1)课件出示种棉花、摘棉花、纺纱、织布、服装加工、销售的图片。 (2)借助图片,议一议,一件普通的衣服要经过哪些人的劳动才能做成? (3)指名说,说的时候可以用上“先”“然后”“还要”等词语,做到语句通顺连贯。 其余学生认真听,别人说完后可以适当补充。 (4)小结:回家后,可以和大人一起说说制作衣服的劳动过程。我们要知道,这些劳 动成果的背后,是许多人的辛苦付出,珍惜这些劳动成果就是尊重这些了不起的劳动者的表 现。 三、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1.自由选择一种物品,了解它的劳动过程,并搜集相应的图片,组织一次关于珍爱劳动 成果的活动。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9 1.以“读”为主线,贯穿始终。首先,我指导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然 后让学生通过默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人 物心理,逐步走进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之中。通过层层朗读,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就顺风顺 水了。 2.探究“千人糕”名字的含义,体会文章主题。教学开始,我以课题设疑,激起学生对 千人糕来历的兴趣,然后在引导学生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补充了米和糖生产过程的图文 资料,让学生对其生产过程有更加直观、具体的感知,从而体会到一块普通的米糕背后蕴藏 着许多人的辛勤劳动。最后由“千人糕”向生活中其他劳动成果延伸,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 任何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要懂得珍惜,实现了在更多事例的感知中进一步深化对课文主题 理解的学习目标。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