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北京版 (4)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北京版 (4)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学科 数学 学段 低段 年级 一年级 教材 书名:《 义务教学教科书》 ‎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 com ‎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数与代数的内容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新的课程标准更强调通过实际情境使学生体验、感受和理解数及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及其运算模型的建立过程,强调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数与运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关于数的运算内容我国数学课程一直将数的运算作为小学数学的主要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标准首先注重使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运算的过程,关注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建立实际操作与数学运算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产生直觉经验,找到数的运算的现实背景,促进学生理解运算的含义及其性质,并能自觉地运用于解决应用问题之中。‎ ‎ 教学背景分析 (1) 教学内容分析: ‎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口算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让学生体验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常常要用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由此产生主动探索的愿望,通过合作交流找到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新课程标准要求,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要处理好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措施,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⑵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共有30名学生,病假两人,实到28人,一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了数学意识,已能够结合情境图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并解决问题。结合标准要求及学生实际,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结合情境图能提出问题并能正确列式,使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通过小组合作、教师引导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培养他们的估算意识,进一步提高估算能力和类推能力。‎ ‎⑶教学方式:重难点讲授法 ‎⑷技术准备:PPT课件 ‎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1)正确列式、借助竖式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题目。‎ ‎(2)通过小棒、计数器、小珠子、小正方体等学具,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和笔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热爱数学,培养学生把数学和生活相联系的意识。‎ 教学重点:正确列式、借助竖式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题目,会列竖式。‎ 教学难点:结合笔算和口算理解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理。‎ ‎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3分钟)   23+6= 54+5=‎ ‎68+1= 32+5= ‎ ‎88-7= 46-4= ‎ ‎65-1= 73-2=‎ 开火车读题说答案,其他生检查。‎ ‎  师:刚才我们复习了一些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题目,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板书课题: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复习所学过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知识,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二、知识新授 ‎1.两位数加两位数 (1) 出示例题:出示53页例1:同学们去公园里画画,男生24人,女生13人,画画的一共有多少人?‎ (2) 说信息:学生自己说数学信息后找同学汇报:男生有24人,女生有13,求一共求多少人。‎ (3) 说解题思路:教师复述信息后引导学生说出解题思路:要想求画画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把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合起来。‎ (4) 列算式:24+13=‎ (5) 探究算法:‎ ‎ a.借助直观图:24个小方块加上13个小木块,2摞小木块加1摞小木块是30块,4块加3块是7块,合在一起是37块小木块,所以24+13=37。‎ b.利用数的组成:,把13分成10和3,先算24+10=34,再计算34+3=37。‎ c.借助小棒:24根小棒加上13根小棒合起来是3捆零7根,所以24+13=37。‎ d.借助计数器:十位2、个位4表示24,十位再拨1、个位再拨3,得到37,所以24+13=37。‎ e.竖式计算:和计数器一样,从右向左依次是个十百千万,对齐数位写第一个加数24,下边一些写“+”,后边同样对齐数位写第二个加数13,然后用尺子画一条直线表示“=”,在计算时需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4+3=7,个位写7,再看十位,2+1=3.,十位写3.‎ 三、难点突破 ‎1.两位数减两位数 ‎(1)出示例题::同学们去公园里画画,男生24人,女生13人,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 ‎(2)说信息:学生自己说数学信息后找同学汇报:男生有24人,女生有13,求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 ‎(3)说解题思路:教师复述信息后引导学生说出解题思路:要想求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就是求24比13多多少。‎ ‎(4)列算式:24-13=‎ ‎(5)探究算法:‎ ‎ a.借助直观图:24个小方块减去13个小木块,还剩下11个小木块,所以24+13=37。‎ b.利用数的组成:,把13分成10和3,先算24-10=14,再计算14-3=11。‎ c.借助小棒:24根小棒减去13根小棒,还剩是11根,所以24-13=11。‎ d.借助计数器:十位2、个位4表示24,十位拨会1、个位再拨回3,得到11,所以24-13=11。‎ e.竖式计算:在计算时需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4-3=1,个位写1,再看十位,2-1=1,十位写1.‎ 四、 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5分钟) ‎ 放手让学生边说边做完成54页试一试。‎ 五、总结(2分钟)‎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需要注意的是: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才能对齐,再从个位加起或减起,才能保证做题不出错。 ‎ 板书设计 ‎ ‎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 ‎ ‎24+13=37(人) ‎ 答:画画的一共有37人。‎ ‎24-13=11(人) ‎ 答:画画的一共有11人。‎ ‎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比较容易懂,所以我采用放手让学生讲口算的方法,很多学生挖空心思想方法,方法是想出来很多,但一堂课下来,学生用的较多的还是最初的那种个位加个位,十位加十位的分三步走的方法,至于其它的方法,只是出了一下场,根本没有学生想到用起来。那能说三步走的方法不好吗?不可以啊,因为他也算得很熟练,速度也挺快的啊。那究竟出示其它方法有用吗?又该怎样优化呢?这是上这堂课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一边讲优化算法,一边又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似乎两者难以两全。因此在今天的课堂上我有意识的叫两步算的学生回答是如何口算的,让其他学生对两步走有一定的认识,慢慢地在他头脑中渗透,希望学生能有一定的感悟。‎ ‎  另外,学生计算方法是容易理解的,但是学生在做题时总是容易出错,有的是粗心大意;有的是以前学过的加减法不过关。没有一定的训练,如何进行准确地计算呢?所以在教学中多给学生练习的机会,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新教材有很多优点,但有时我觉得新教材中给学生练习的系统性不强,虽说是加强了理解能力的培养,可是学生的计算能力无法提高,学生总是没有机会大量练习,这样形成了计算不太过关的现象。所以我们还是要让学生多进行训练,因为口算应该是必须人人过关的。‎ ‎【目的 ‎ 】:通过摆小棒、计数器、小珠子、小正方体等学具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并正确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和笔算的方法,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本节课并没过多花费时间在说信息、列算式上,而是利用大量时间说算法,借助小棒、方块、计数器来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快速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类的题目,另外,数学教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此类题大多学生都会算。所以我们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或心服口服的认同书本上相对较好的方法。这几节课,我深深地感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耐心,要把机会让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在启发中激起探究的热情。‎ 教学反思:‎ 一、情境设计贴近学生,富有童趣 ‎“两位数加两位数”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把教材提供的素材加以利用并扩展,能有效地开阔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小朋友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再也不是纸上谈兵,它离我们很近。在教学中,学生举手非常踊跃,如果当时让学生再同桌或前后桌说说,效果肯定会更好。个别回答形式毕竟有它的局限性,达不到人人参与的程度。‎ 二、鼓励算法多样化,促进学生发展。‎ 对于本节课如果只要求正确计算得数并不难,但是要求学生又快又准地用最恰当的方法计算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我觉得本节课的难点是: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优化算法。这里设计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得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同计算方法,体现了《标准》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的理念,这部分内容属于更新的知识,有多种方法可探究。学生可利用前面学过的计算方法,如:口算、摆小棒、拨计数器的方法得到算式的结果。除了我们学过的计算方法外,还有同学想到了以前妈妈教过他的用竖式解决的方法。算法多样化不是一题多解,而是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体现。我们的学生由于生活背景不同,知识经验不同,所以对于相同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也不一定相同,这时学生便需要教师的肯定、激励和引导。最后让学生自主地去比较、选择和完善自我。‎ 三、小组合作,共享成功的乐趣 小组合作学习是实现这个过程的最佳途径。因此在探索两位数家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时,我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后,鼓励学生充分交流。尤其要比较自己的方法与谁的方法相似,从而按照思维方式将多种方法归类。这时学生对于多种计算方法的认识才清晰而有条理,算法的优化才在学生的心里得到内化。学生自愿地接受新方法,改善自己的解题策略。‎ 当然,在教学中我还没有很好利用学生的资源生成,对学生的表扬力度还不够完美,教学流程不够紧凑,练习的形式和量还不够。‎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