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2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本第31课-人教部编版(共23张PPT)
《中华经典素读范本》二年级下册 第 31 课 内容一 幼学琼林 · 天文篇(中) 内容二 诗经 · 邶风 · 式微 诗经 · 王风 · 采葛 内容一 幼学琼林 · 天文篇(中) 一、 温故揭题 (一)用陈琴歌诀乐读法背诵《幼学琼林·天文篇(上)》。 (二)师生合作吟诵《送春》《约客》。 二、尝试初读 (一)初读《幼学琼林·天文篇(中)》,老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 (二)标注易读错字词:参(shēn)商、宿(xiù)、奔(bèn)月宫、傅说(yuè)、箕(jī)尾、栉(zhì)风、忱(chén) (三)学生读一句,老师跟读一句。 (四)师生拍手齐读。 (五)学生说读后感受。 三、分步练读 (一)学习第自然段 。 1. 文白对读。 原句 雪花飞六出,先兆丰年; 日上已三竿,乃云时晏。 蜀犬吠日,比人所见甚稀; 吴牛喘月,笑人畏惧过甚。 望切者,若云霓之望; 恩深者,如雨露之恩。 译文 六瓣形的雪花飞舞,是丰收之年的先兆; 太阳已经升到三根竹竿那么高,说明时间已经不早了。 蜀犬吠日,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吴牛喘月,是嘲笑人过于害怕。 形容人迫切地盼望,叫云霓之望; 比喻恩情深厚,称雨露之恩。 原句 参商二星,其出没不相见; 牛女两宿,惟七夕一相逢。 后羿妻,奔月宫而为嫦娥; 傅说死,其精神托于箕尾。 披星戴月,谓早夜之奔驰; 沐雨栉风,谓风尘之劳苦。 译文 形容人迫切地盼望,叫云霓之望; 比喻恩情深厚,称雨露之恩。 参、商两颗星,一出一没从不相见; 牛郎星和织女星,只有在七夕的时候才会相逢一次。 后羿的妻子,奔向月宫变为嫦娥; 傅说死后,他的神灵寄托在了箕宿和尾宿之间。 披星戴月,说的是早晚都在奔忙; 沐雨栉风,说的是辛苦奔波,风尘仆仆。 2. 素解文意。 释义: ①切:热切,急切。②参商:中国古天文学中两颗星的名字,参星在酉时(17:00~19:00)出现在西方,商星又叫辰星,在卯时(05:00~07:00)出现在东方,两颗星在星空中此出彼没,从不同时出现。③牛女:指牛郎星和织女星。④箕尾:箕宿和尾宿,都属于二十八宿。⑤风尘:比喻旅途的艰辛 链接: ①二十八星宿 ②《高辛迁子》③《牛郎织女》④《傅说相殷》 3.多形式熟读文本。 4.尝试镂空背诵。 (二)学习 自然段 。 1. 文白对读。 原句 事非有意,譬如云出无心; 恩可遍施,乃曰阳春有脚。 馈物致敬,曰敢效献曝之忱; 托人转移,曰全赖回天之力。 译文 事情的发生不是出于本意,就说“云出无心”。 恩德可以遍地施行,就说“阳春有脚”。 赠送物品表达敬意,就说“敢效献曝之忱”; 托人周转办事,就说“全赖回天之力”。 2. 素解文意。 释义: ①云出无心:云的移动是由风向决定的,不是有心地移动。②施:给予。③赖:倚靠。 链接: ①《阳春有脚》②《献曝之忱》 3.多形式熟读文本。4.尝试镂空背诵。 (三)学习自然段。 1. 文白对读。 原句 感救死之恩曰再造; 诵再生之德曰二天。 势易尽者若冰山, 事相悬者如天壤。 晨星谓贤人寥落, 雷同谓言语相符。 译文 感激别人的救命之恩说“再造”; 赞颂别人的再生之德说“二天”。 势力很快地消失宛如冰山, 事物相差悬殊可称天壤。 “晨星”是说贤德的人稀少零落, “雷同”是说言语上的表达一致。 2. 素解文意 。 释义: ①诵:通“颂”,赞颂,颂扬。 ②悬:距离远,相差较大。 ③晨星:早晨的星星。 ④雷同:打雷时,万物同时响应,形容完全一样。 链接: ①《苏章不徇情》②《冰山右相》 3. 多形式熟读文本。 4. 尝试镂空背诵。 四、熟读成诵 (一)师生共读。 (二)用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 (三)镂空记忆背诵。 五、本课总结 内容二 邶风 · 式微 王风 · 采葛 一、温故揭题 用陈琴歌诀乐读法背诵《幼学琼林·天文篇(中)》。 二、学习《诗经 · 邶风 · 式微》 (一)解诗题 “式”是语气助词,“微”指日光衰微,即黄昏或天黑。今人余冠英、程俊英认为诗歌写被奴役者遭受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劳作,因此用“式微”(即天黑了)为题,表达有家不能回的不满和愤懑情绪。 (二)正诗音 1. 初读《诗经·邶风·式微》,老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 2. 标注入声字: 式 微 式 微,胡 不 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 微 式 微,胡 不 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3. 学生读一句,老师读一句。 4. 师生拍手齐读。 5. 学生说读后感受。 (三)明诗意 1. 文白对读。 原文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译文 天色已暗呵, 为何还不回? 若不是为了王事,哪会走在夜露里? 天色已暗呵,为何还不回? 若不是因为君王,哪会走在泥水里? 2. 字词释义。 ①胡:为何。 ②君:指国君。 (四)品诗味 品味: 诗歌各章先言“式微”,既指明时间,也像是诗人发出的一声声叹息。一群人为了王事在野外忙碌,天已经黑了,为什么这些人不回家,还在露水中、泥水中忙碌?诗人由此引出服役之人的抱怨,并用反问语气加强对“微君之故”的肯定。 链接: ①“胡为乎泥中”与“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②《黎庄夫人》 拓展: 《式微》与归隐 (五)背诗句 1. 复沓式读诗。2. 用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3. 镂空记忆背诵。 (六)想诗境 1. 请大家静听吟诵,尽可能地在脑海中想象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2. 请脑海中出现了画面的同学举手,说说你脑海中的画面有些什么。 (七)悟诗情 《式微》共两章,每章四句,没有直接写人们劳动的场景,但在问答中凸显出劳役的繁重。各章的前两句提出疑问,后两句用反问句作答,增强诗人的情感语气,表达了对无休止劳役的憎恨。 三、学习《诗经·王风·采葛》 (一)解诗题 “采”即采集,“葛”是葛藤,一种蔓生植物,块根可食,茎可制纤维。因诗中的主人公思念自己的心上人——一位辛勤劳作采葛、采萧、采艾的女子,因此以“采葛”为题。 ( 二)正诗音 1. 初读《诗经·王风·采葛》,老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 2. 标注易读错字词:葛(ɡé) 3. 标注入声字: 彼采 葛 兮, 一日不 见,如三 月 兮! 彼采萧兮, 一日不 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 一日不 见,如三岁兮! 4. 学生读一句,老师跟读一句。 5. 师生拍手齐读。 6. 学生说读后感受。 (三)明诗意 1. 文白对读。 原句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译文 心上的人儿去采葛,一天没见面,好像隔了三个月! 心上的人儿去采萧,一天没见面,好像过了三个秋! 心上的人儿去采艾,一天没见面,好像隔了整三年! 2. 字词释义。 葛:葛藤,皮可以用来织布。 萧:又名香蒿,在古代是祭祀用品。 三秋:三个秋季,即九个月。 艾:即艾草,可用于治病。 (四)品诗味 点拨: 在古代,采葛是为了织布,采萧是为了祭祀,采艾是为了治病。在生产力落后的原始及奴隶社会,男女分工比较明确,男性承担狩猎、耕种等需要付出大量体力劳动的工作,而采集、纺织之类的工作,则由女性承担。 品味: 诗人心爱的女子去采葛了,一天没有见到她,就好像有三个月那么长。到第二章,“三月”变为“三秋”,诗人的情感加剧。到第三章,“三秋”变成“三岁”,用夸张的手法反映出他们难舍难分的感情。 (五)背诗句 1. 复沓式读诗。2. 用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3. 镂空记忆背诵。 (六)想诗境 1. 请大家静听吟诵,尽可能地在脑海中想象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2. 请脑海中出现了画面的同学举手,说说你脑海中的画面有些什么。 (七)悟诗情 本诗共三章,每章三句,各章只改变了“葛”“萧”“艾”“月”“秋”“岁”这几个字,但在情感上却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后人在表达对心上人的思念的时候,常直接引用或者化用本诗的诗句。 四、熟读成诵 (一)师生共读《诗经·邶风·式微》和《诗经·王风·采葛》。 (二)有感情地背诵《诗经·邶风·式微》和《诗经·王风·采葛》。 五、本课总结 五、本课总结 大家还可以积累以下关于思亲怀人的诗句: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求凰·琴歌》琴谱) 一日不见如三月,一月相思如七年。似隔山河千里地,仍当风雨九秋天。明朝斋满相寻去,挈榼抱衾同醉眠。(白居易《长斋月满寄思黯》)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其三)》)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