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精品教案(共17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精品教案(共175页)

‎1 沁园春·雪 课题 沁园春·雪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教 学 目 标 ‎1.熟悉了解本词的写作背景,让学生诵读课文,体会词的意境。(重点)‎ ‎2.引导学生理解掌握本词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难点)‎ ‎3.感受诗人的豪迈情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重点)‎ 课 前 预 习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湖南湘潭韶山人,字润之,笔名子任。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军事家和诗人。其诗气魄雄浑,意境开阔,描绘出了中国革命的壮丽画面,代表作有《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毛泽东诗词集》等。其中著名的有《论持久战》《沁园春·长沙》等。‎ 写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词。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在谈判期间,应柳亚子要求,亲笔书写了这首咏雪词赠他。11月4日,重庆《新民报》晚刊据传抄件刊出。其后,一些报纸相继转载,一时轰动山城。1951年1月8日,《文汇报》附刊曾将毛泽东同志赠柳的墨迹制版刊出。本篇首次正式公开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 文体知识 词 词兴起于唐,盛于宋,配乐歌唱,句子长短不一,也称长短句。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比如《沁园春》《虞美人》《水调歌 175‎ 头》等。宋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词作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代表词人为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词作语言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代表词人为柳永、李清照等。‎ 读准字音 沁园春(qìn) 莽莽(mǎnɡ) 分外(fèn) 妖娆(ráo) ‎ 稍逊(xùn) 风骚(sāo) 今朝(zhāo) 滔滔(tāo) ‎ 折腰(zhé) 大雕(diāo) 俱往矣(yǐ) 单于(chán yú)‎ 成吉思汗(hán) 一代天骄(jiāo)‎ 数风流人物(shǔ) 红装素裹(ɡuǒ)‎ 辨清字形 理解词语 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惟余,只剩。莽莽,词中是无边无际的意思。‎ 顿失滔滔:指黄河因结冰而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 天公:指天。‎ 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妖娆:娇艳美好。折腰:鞠躬,倾倒。‎ 秦皇汉武:指秦始皇嬴政和汉武帝刘彻。‎ 文采:本指辞藻。词中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 唐宗宋祖:指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 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词中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 一代天骄:指称雄一世的人物。天骄,“天之骄子”的省略语。‎ 大雕:一种凶猛的鸟,飞得又高又快,不易射中,古人常用“射雕”来比喻善射。‎ 俱往矣:都已经过去了。俱,都。‎ 风流人物:这里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同学们,回顾以前写雪的诗篇,我们的脑海里不禁会浮现出柳宗元的“‎ 175‎ 新课导入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那是一个幽静寒冷、孤独冷清的世界;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那是一个灿烂至极、瑰丽奇幻的世界。伟大领袖毛泽东也曾描绘过雪景,在他的笔下,这个被冰雪覆盖的世界又有怎样的一番情趣呢?今天,我们一同来欣赏《沁园春·雪》。‎ 新课展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全词(或放朗诵录音),学生想象词作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词作所表达的感情。‎ ‎2.学生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进行问题探究:‎ ‎(1)词的上阕主要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 描写北国雪景,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词的下阕主要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 议论历史人物,歌颂当今英雄。表达了作者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品味亮点词语】 ‎1.下阕“引”出了哪些英雄人物?“惜”字包含着作者的什么感情?‎ 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惜”字肯定了这些英雄人物的功绩以及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的巨大影响,也委婉地批评了他们的不足。“惜”字包含后来者居上的伟大气概,体现了无产阶级的革命英雄必将胜过前人的坚定信念。‎ ‎2.“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这一句中的“惟”字和“顿”字好在哪里?‎ ‎“惟”字强调了白茫茫的景色是唯一景象,其余什么也看不见了;“顿”字强调了黄河上下一下子失去波涛滚滚的气势,突出天寒地冻、河水结冰之迅速。‎ ‎【感悟精彩句子】 ‎1.“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中的“折腰”改为“赞美”好吗?为什么?句中的“竞”字好在哪里?‎ 诗句中的“折腰”意为倾倒,展示了英雄人物为祖国山河倾倒的心情,并揭示出为之奋斗的动机。改为“赞美”,不合词的韵律,且少了形象性。“娇”是一种女性美,与“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相照应。一个“竞”字,写尽了英雄之间激烈的争斗,写尽了一代代英雄的相继崛起。‎ ‎2.这首词语言凝练、精当,极富表现力,修辞手法的运用极为巧妙。请赏析“‎ 175‎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这句词。‎ 运用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把群山比喻成一条条银蛇在舞动,把高原上的丘陵比喻成许多白象在奔跑,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群山、丘陵的动态美。‎ ‎3.赏析“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这两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即千万里都是冰封,千万里都是雪飘。“千里”“万里”都远非目力所及,这是词人的视野在想象之中延伸扩展,意境更加开阔,气魄非常宏大。“冰封”凝然安静,“雪飘”舞姿轻盈,静动相衬,静穆之中又有飘舞的动态。 ‎【分析主体形象】 既然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和成吉思汗都有“略输”“稍逊”“只识”的缺陷,那么谁配称真正的“风流人物”呢?‎ ‎“今朝”的风流人物,是新时代在文治和武功两方面都有更杰出的才能,更伟大的抱负的人,应该是人民群众,也应该是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还应该是诗人的自况。这是诗人的自信和自励,是对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歌颂,是他们决心登上历史舞台的威武雄壮的宣言。‎ ‎【把握文章主旨】 这首词作者通过描写北国雪景,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词以宏伟的气魄、生花的妙笔描写了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美好的北国雪景,纵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作者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 写作方法运用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1.写景、议论、抒情三者有机结合。‎ 词的上阕是写景。有概括描写:辽阔的北国漫天飞雪,大地冰封;有具体描写:长城内外,白雪覆盖,滔滔黄河,停止奔流,群山如银蛇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如蜡象奔驰。其中有静态描写,有动态描写。有想象描写:雪后天晴,红装素裹,更加妖娆。这些描写,形象地勾画出一幅北国严冬的雪景图,句句洋溢着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令人心气豪爽,精神奋发。下阕是议论兼抒情。由江山的多娇,想到为之倾倒的历代英雄,引出一番议论,历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指出他们的不足。最后歌 175‎ 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抒发无产阶级要主宰世界的壮志豪情。全词写景与评论密切关联,互相映衬。由于情感与景物相生,描写与议论结合,产生了强烈感人的艺术效果。‎ ‎2.语言凝练、贴切,生动形象,极富表现力。‎ 全诗仅114字,就清晰地勾画出一幅北国风光图,极有分寸地评价了上下几千年的五位杰出的历史人物,抒发了作者的抱负。“千里”“万里”互文见义,表现祖国幅员的辽阔,也反映作者视野的开阔。一个“望”字,既准确地描绘了作者观察景物的位置——登高望远,又有力地领起以下各句的景物描写。写想象中的雪后天晴、红日高照的美好景象时用一个“看”字,把作者的欣赏之状、无限赞叹之情表达得细致入微。“竞折腰”“弯弓射大雕”,作者通过联想,使议论形象化。“俱往矣”三个字,将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及一系列封建帝王一笔带过,转而歌颂“今朝”的“风流人物”,笔力千钧,意味深长。‎ ‎3. 动静结合,虚实相生。‎ 静景如“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动景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此句又是化静为动。这样动静结合,描写出北国壮丽的风光。词的上阕主要写景,从开头到“欲与天公试比高”为实写;“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是写想象中的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美好景象是虚写。‎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请从“花、草、树、山”四种静物中任选一个作为写作对象,运用化静为动的写法写一段文字。(100左右)‎ 教学板书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175‎ 教学反思 这首词中,那雄伟壮阔的北国风光震撼人心,饱含了毛主席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雄心壮志和坚定信念。‎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感受诗人站在高处远望北国雪景的豪迈情怀,进而让学生领悟本首词所抒发的情感,注意词的朗读语气与节奏的变化,充分理解作品的主旨,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老师的讲与学生的说达到了和谐统一。‎ 方法指导:‎ 对诗词内容的理解 对诗词内容的理解的答题思路应为:诗歌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技巧点拨]‎ ‎1.分析标题。分析标题,能够从中得到有效信息。‎ ‎2.研讨背景、注释。背景、注释中的一些内容具有提示主旨的作用。‎ ‎3.抓住意象。这是分析写景诗歌思想感情的常用方法。‎ ‎4.寻找诗(词)眼。诗(词)眼就是词作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 素材积累:‎ 少年毛泽东的故事 少年毛泽东不仅关心、同情贫苦农民,还非常富于正义感,敢于打抱不平。有一年,村里有一个叫毛承文的贫苦农民,几次带领穷人“吃大户”“闹平粜”,并揭发了封建族长在修祠堂时贪污公款的丑行。族长恼羞成怒,勾结地主,给他扣上了“破坏族规”的罪名,押进祠堂,准备毒打。村里顿时轰动起来。毛泽东跟着乡亲们涌进了祠堂,挤在前面站着,心中愤愤不平。那位老朽的族长宣布毛承文的“罪状”后,把惊堂木一拍,便喊:“打!”许多小孩吓跑了,而毛泽东却毫不惧怕,大喊一声:“不能打!”乡亲们也跟着吼了起来。族长害怕把事情闹大不好收拾,不得不释放了毛承文。‎ ‎2 我爱这土地 175‎ 课题 我爱这土地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教 学 目 标 ‎1.反复诵读诗歌,读出诗歌的旋律和节奏。(重点)‎ ‎2.把握诗中土地、河流、风、黎明的象征意义。(难点)‎ ‎3.背诵诗歌,体味诗歌抒发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结。(重点)‎ 课 前 预 习 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正涵,浙江金华人,诗人。成名作为《大堰河——我的保姆》,代表诗集有《大堰河》《北方》《向太阳》《光的赞歌》等。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和太阳是他诗中的主要意象,诗人曾自称“悲哀的诗人”。‎ 写作背景 ‎《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草菅人命,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意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愤然写下了这首诗。‎ 读准字音 嘶哑(sī yǎ) 温柔(wēn róu)‎ 激怒(jī nù) 腐烂(fǔ làn)‎ 辨清字形 理解词语 嘶哑:声音沙哑。‎ 汹涌:水猛烈地向上或向前翻滚。‎ 激怒:发怒,受刺激而发怒。 ‎ 温柔:温和柔顺。‎ 175‎ 腐烂:指物质由于长期经受风雨或细菌的侵害而败坏。‎ 新课导入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过:“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是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的文学。”英国思想家培根也说过:“读诗使人聪慧。”从今天起,我们就要一起经历一次神奇而激动人心的诗歌之旅。这一节课,就让我们通过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这首诗先来感受一下现代诗歌的魅力。‎ 新课展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诗歌,读准字音,并试着给诗歌划分节奏。‎ ‎2.配乐范读诗歌,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语速和语调。‎ ‎3.指名朗读诗歌。‎ ‎4.学生齐读诗歌。‎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诗歌一、二两节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呢? ‎ 如果说第一节是对“爱土地(祖国)”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第二节短小精悍的两行则可看作是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去掉第二节,诗意则得不到提炼和强化。(或:这两节诗都饱含着诗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和无尽的热爱之情。就诗的感情发展而言, 第一节蓄势,第二节感情的迸发、升华。诗意层层递进。)‎ ‎【品味亮点词语】 ‎1.“嘶哑”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如果用“嘹亮”好吗?为什么?‎ ‎“嘶哑”表达了歌唱不已,真情无限的情怀,哪怕唱至喉咙充血,声音嘶哑,面对困难斗争的悲伤,也不会停息对大地的歌唱。如果用“嘹亮”,虽添了亮色,但少了艰辛,减弱了对大地诚挚感情的表达。因此,用“嘶哑”比用“嘹亮”好。‎ ‎2.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的前面分别有“暴风雨所打击的”“悲愤的”“激怒的”这些修饰语,其作用是什么?‎ 这些修饰语、限定语、丰富了意象的内涵 ,表明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正遭受苦难,中国人民正满怀悲愤地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 ‎3.本诗出现了许多“的”字,这样会不会拖泥带水,冲淡了诗味?谈谈你的理解。‎ 我们知道,写诗多半是忌用或少用“的”‎ 175‎ 字的,那些民歌体作品自不必谈,就是自由诗创作,也有不少人害怕“的”字多,拖泥带水,冲淡了诗味。艾青则不然,他敢于用由一系列“的”字组成的长句来抒发缠绵而深沉的感情,喜欢在所描写的对象前面加上大量的形容词和修饰语,以展现对象的神采风貌,形成一种特殊的立体感和雕塑感,这也正是艾青诗作不同于其他诗作的一个重要特色。‎ ‎【感悟精彩句子】 ‎1.诗人对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描写,蕴涵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对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描写,形象地表达了当时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以及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2. 理解“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它歌唱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生命耗尽后便投身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这两句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念,和为祖国献身的愿望。‎ ‎3. 揭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这两句诗一问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衬托出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分析主体形象】 本诗的抒情色彩浓烈,诗人为何将自己虚拟成一只鸟?又达到何种抒情效果?‎ 诗人以“假如我是一只鸟”虚拟,“歌唱”的是“鸟”同时也是“诗人”;“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的是“鸟”,同时也是“诗人”为祖国献身的愿望。这种寓情于形象的描写,不仅有助于感情的抒发,也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感,避免空吟无所依。‎ ‎【把握文章主旨】 ‎1.诗人对土地、河流、风、黎明的描写,蕴含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 这些描写形象地表达了当时祖国大地所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以及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之情。‎ ‎2.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呢? ‎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应该是悲怆而深沉的。 ‎ ‎3.诗人对土地是怎样的一种感情?诗歌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由“爱”‎ 175‎ 字可知,诗人对土地是一种热爱和眷恋之情。诗歌的第一节以一只鸟儿眷恋土地作比,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挚爱。第二节一问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托出了他那颗真挚的心:“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写作方法运用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1.写实和象征交织。‎ 诗人用写实和象征的手法,描绘了一组鲜明的诗歌形象,分别赋予“大地”“河流”“风”“黎明”不同的象征和暗示。‎ ‎2.强烈的抒情色彩。‎ 诗人用饱含深情的诗笔书写抗战现实,歌唱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诗人更像那只痴情的鸟儿,声嘶力竭之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鸟儿对土地的痴情,就是诗人愿为祖国母亲奉献一切的赤子衷情。‎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仿写诗歌——假如诗人还健在,面对繁荣昌盛的祖国,还用《我爱这土地》抒情,他会怎样写?‎ 示例1: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要欢快的歌唱:这被壮丽山河拥簇的土地,这哺育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母亲,这在世界上步步崛起的雄师,和那每天来自大地上希望的曙光……‎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流露出怀恋?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示例2: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要欢快的歌唱:这个养育中华儿女的家园,这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土地,这个被太阳照亮的前程,和那东方雄鸡崛起的时代……‎ ‎——然后我衰老了,但是要知道夕阳照样无限美丽。‎ 为什么我总面带微笑?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教学板书 175‎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教学反思 对于九年级的学生而言,把握课文的大意并不会很难,《我爱这土地》也明白易懂。因此,我设计的教学过程,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启发学生设身处地用“心”去读、去品味、去联想和想象诗中的意境,去感悟、探究诗歌中所深含的情感及意义,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及审美情趣。‎ ‎3 乡愁 课题 乡愁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教 学 目 标 ‎1.了解借物抒情的写法,体会诗人的感情和作品的艺术特色。(重点)‎ ‎2.领会诗句内涵,理解诗歌的内容,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进而对诗歌作出正确评价。(难点)‎ ‎3.认识和理解诗歌的结构美和音乐美。(重点)‎ 课 前 预 习 作者简介 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评论家。 祖籍福建永春, 1928年出生于江苏南京,在秣陵路小学读书(原崔八巷小学),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8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2年毕业。‎ 175‎ ‎ 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师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现已出版诗集、散文、评论和译著40余种,代表作品有诗集《舟子的悲歌》《钟乳石》《万圣节》《莲的联想》《白玉苦瓜》《与永恒拔河》等。‎ 写作背景 ‎1949年,余光中22岁那年,随家人来到台湾,从此与大陆隔海相望,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赋诗一首。写完后,诗人热泪盈眶,沉吟良久。‎ 读准字音 邮票(yóu) 窄窄(zhǎi) 矮矮(ǎi)‎ 海峡(xiá) 坟墓(mù) 乡愁(chóu)‎ 辨清字形 理解词语 海峡:两块陆地之间连接两个海或两个洋的狭窄水道。‎ 坟墓:埋葬死人的穴和上面的坟头。‎ 新课导入 ‎【出示课件:一位中年人,坐在床前抬头凝望窗外明月。】‎ 同学们,看这幅画,你们会想到谁的诗句呢?这首诗表达的是怎样的情感呢?(学生回答)对,这首诗是著名的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家乡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当我们一旦离开它,总会生起或多或少的乡愁。今天我们再一起来学习台湾著名学者余光中的《乡愁》,体会其中的情意好吗?‎ 新课展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你用抑扬顿挫的音调进行朗读。‎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175‎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 ‎【教师指导】 读这首诗,我们要表现出诗的音乐美。第一要素是把节奏读好。第二,节奏读好后,要注意诗中较大的停顿。第三,诗是抒情味最浓的一种文学体裁,必须要读得抑扬顿挫,就是要把重音读出来。第四,朗诵这首诗时还要注意音变与轻声。第三节的“啊”要读作“呀”, “母亲在里头”的“头”要读轻声。‎ ‎2.听《乡愁》录音,感受诗的感情基调和诗的语速。(播放朗读视频)‎ ‎3.请你带着柔美、哀伤、深情来进行朗读。‎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再读诗歌,概括每一节诗歌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写小时候与母亲的骨肉之思。‎ 第二节:写长大后,与妻子的依依不舍。‎ 第三节:写后来与母亲的生死之思。‎ 第四节:主题升华至故国之思。‎ ‎【品味亮点词语】 这首诗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意象来表现乡愁。本诗却说“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 并且用了“一枚”“一张”“一方”“一弯”等量词,是不是说明余光中的乡愁比较淡?‎ ‎“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 邮票虽小,牵系绵长母子情;船票虽窄,负载重重夫妻情;矮矮的坟墓载不下巨大的悲痛,浅浅的海峡阻碍了无尽的乡思,落笔虽小,却诗情饱满。‎ ‎【感悟精彩句子】 ‎1. 诗中用了哪些巧妙的比喻?有什么表达效果?‎ 诗人用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四个既单纯又 175‎ 内涵丰富的形象,来比喻小时侯、长大后、后来和现在四个时段和空间的乡愁。在一咏三叹之中将乡愁渲染得异常浓烈。另外,这四组借助同一结构形式,反复陈说分离之苦,强化了全诗的音韵之美。‎ ‎2. 把乡愁推向顶点的是哪一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最后一节,表达了诗人希望祖国早日和平统一的愿望。 ‎【把握文章主旨】 ‎1.概括每小节诗的情感内容。‎ 亲情——爱情——哀情——盼统一 ‎2.这首小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具体的实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了,变成具体可感的东西,表达作者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写作方法运用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1.意象丰满,情感真挚。‎ 作者把无形的乡愁比喻为四种事物,可见作者愁思之重。小时候,作者将乡愁寄托在给家人的书信里,所以将乡愁比喻为邮票;长大后,作者和家人分居两地,很难与家人相见,于是将乡愁寄托在回家的船上,所以把乡愁比喻为船票;后来,母亲去世,作者与母亲再也不能见面,于是作者就将愁绪比喻为坟墓;现在,海峡两岸的同胞不能团聚,作者将自己的乡愁比喻为台湾海峡,表达了他期盼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2.语言充满美感,具有鲜明强烈的音韵美。‎ ‎《乡愁》是一首新格律诗。就诗的每一节来看,句子有长有短,参差不齐。但全诗四节,节与节之间,对称、和谐、均衡,呈现整饬美。根据抒情需要,诗人用了复沓手法。全诗各节都采用“乡愁是——”与“我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句式。复沓手法的运用,既突出地抒写了乡愁,又分清了诗的层次脉络,从而增添了旋律美,增强了节奏感。各节的第二句,都有“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等数量词及“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等形容词,同一位置上词语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造成一种类似音乐的回环往复、抑扬顿挫、一唱三叹的旋律,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词,选取了代表漂泊、隔离、诀别的具体事物来承载抽象的难以捕捉的恋国思家的乡愁,体现了意象美。‎ 175‎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请学生依照诗作中的“乡愁是……”这一句式也来写一写乡愁,可以是一句,也可以是多句。‎ 教学板书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教学反思 对于这首诗歌的学习,我按照“读——品——写”的教学思路,采用版块教学,“美美地读——用心地悟——畅快地说——熟练地背”引导学生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品味诗歌的语言美,发现诗歌的新奇美,使学生对诗歌的赏析上升到一定的审美的层次。在每一环节都有学生分组讨论,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的精神,既有个人的见解,又有集体的智慧,各抒己见,互相交流,挖掘了学生的内在潜能。让学生结合诗歌品析词语,简单地描述想象到的画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课题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175‎ 教 学 目 标 ‎1.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理解诗歌的内涵。(重点)‎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难点)‎ ‎3.理解诗人为表现浓郁的“爱的赞颂”,而选取的清馨的、富有情意的意象。(重点)‎ 课 前 预 习 作者简介 林徽因(1904—1955)。原名林徽音,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品有《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传诵。‎ 写作背景 本诗选自《林徽因诗文集》(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这首诗发表于1934年4月的《学文》一卷1期上,关于这首诗有两种说法:一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一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以表达心中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的出生带来的喜悦。‎ 梁从诫先生在《倏忽人间四月天》中说:“父亲曾告诉我,《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母亲在我出生后的喜悦中为我而作的,但母亲自己从未对我说起过这件事。”对于这首诗的创作意图,梁先生说得很客观。故这首诗一方面是一首情诗,是为已在天国的徐志摩而作。另一方面,林徽因是一个母亲,有着对孩子强烈的母爱,为孩子写一首这样轻快灵动的诗也是绝对可能的。‎ 读准字音 轻灵(línɡ) 娉婷(pīnɡ) 鲜妍(yán)‎ 冠冕(ɡuān miǎn) 呢喃(nán)‎ 辨清字形 理解词语 娉婷:形容女子的姿态美。‎ 鲜妍:鲜艳。‎ 冠冕:这里是王冠的意思。冕,古代天子、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后来专指帝王的礼帽。‎ 175‎ 呢喃:形容像燕子叫声那样的轻声细语。‎ 新课导入 有这样一种美丽,逾越漫长的时空,仿佛定格在回眸的瞬间;有这样一种聪慧,绕过激荡的暗流,徜徉在岁月的长河。她走过北平的尘烟,穿过康桥的夜雾,遥望远方时,便落进徐志摩的诗页;她着一件青衫,在古雅的庙店,低眉沉思时,便绘入梁思成的图纸;她与哲学泰斗金岳霖的情谊被赞为“人与人关系最真最美最崇高的境界”。她不仅有美丽的外貌,更有幽默机智的谈吐和优雅迷人的气质。‎ 她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一个入木三分的评论家,更是一个卓有成就的建筑家。她就是中国现代历史上集才学、智慧、美貌于一身的林徽因。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林徽因的一首轻灵舞动、清馨唯美的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新课展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在教师引导下,了解本诗的创作背景,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同桌交流,概括每一节诗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爱如四月天里的光艳轻灵。‎ 第二节:爱如四月天里的柔和恬静。‎ 第三节:爱如四月天里的鲜妍庄严。‎ 第四节:爱如四月天里的新鲜柔嫩。‎ 第五节:爱如四月天里的融暖缠绵。‎ ‎【品味亮点词语】 ‎1.品读诗句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静态与动态结合:“点亮、春的光艳”,这些词语,不是静态的描摹,而是放在动态的、变化的背景中来挥洒,有点像绘画中的晕染,漫出纯粹色彩的边界,正是在那模糊之处,美感油然而生。‎ ‎2.理解下面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175‎ ‎“云烟”直接是状态的描写,若隐若现渺渺茫茫;“黄昏”看似暗淡实则隐喻了温暖,因为它后面紧跟着的是“风的软”而“星子在无意中闪”承续“黄昏”这一意象,突出了“闪”的动态感,给我们一种灵动的审美体验。‎ ‎3.怎样理解本诗出现了十一个“你”字,有什么作用?‎ 十一个“你”字,既突出了主题,又起到了“衬韵”的作用,在诗歌运行的过程中,“你”字的每一次出现,就像乐队演奏中的节点,以“频率”的方式突出了“我”的指向,这是一种形式美感与内容美感的深层次结合。‎ ‎【感悟精彩句子】 ‎1.理解第三节诗美的画面。‎ ‎“你”的爱却美而不娇,艳而不俗,那“月圆”的“庄严”与“天真”,显出爱的深刻与厚重,淳朴与大气。‎ ‎2.理解第四节诗的色彩美。‎ 直接展示色彩的文字有鲜妍、鹅黄、绿、白莲,这种色彩温醺的鹅黄与柔软洁净的白莲要与诗人的声音共鸣,组成呢喃与笑声,才更加美好。‎ ‎【把握文章主旨】 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笔下的意境,以及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样的四月,该如苏东坡笔下的江南春景。那鹅黄,是绽放的生命;那绿色,蕴含着无限的生机;那柔嫩的生命,新鲜的景色,在这样的季节里泛着神圣的光。这神圣和佛前的圣水一样,明净、澄澈,和佛心中的白莲花一样,美丽、带着爱的光辉。这样的季节里,“你”已超越了这样的季节:“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伴春飞翔的燕子,美丽轻灵,带着爱、温暖和希望。‎ 这首诗是林徽因写给自己的长子梁从戒的,用来表达她对孩子的无比的喜爱之情,以及从儿子身上看到的生命的希望和活力。(一说是一首情诗,是为已在天国的徐志摩而作。)‎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1.意境清新,画面优美。‎ 诗歌如一幅生动的画卷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开篇“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爱的宣告,“四月天”‎ 175‎ 写作方法运用 这一富有灵感梦幻温暖的意象,首先给予读者以丰富的遐想和视觉感染力。紧接着是“云烟”“星子”“细雨”“百花”“月圆”等典型性意象的自然组合,这样五个诗意的画面也映入我们的眼帘,依次是“春光风舞图”“云烟星语图”“月夜花开图”“雪后新绿图”和“花开燕语图”,诗人的情感也随着画卷进一步自然地流露,实现情与景的完全交融,形成诗中有画的审美风貌。‎ ‎2.结构匀称,富有建筑美感。‎ 诗歌一共分为5节,每节3句,全诗的字数和句式,匀整而和谐,从诗形上是典型的传统格律诗,具有类似建筑物外形的美感,即诗歌视觉上的“句的匀齐”。林徽因善于借鉴建筑艺术的技巧,运用语言的符号组合形成富有视觉感染力的外在几何形态,进而引发读者的想象和审美心理,这种特有的建筑审美观反映在林徽因诗歌创作上,是大量建筑意象的运用,实现诗歌与建筑两种艺术的完美融合。‎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学习本诗比喻的写作手法,将要表达的情感赋予一定的意象。创作一首小诗,也通过自己的联想将情感的抒发赋予一定的意象。‎ 教学板书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教学反思 这首诗有着美的意象、美的灵魂。但是因诗意朦胧,再加上诗人离我们太久远,所以教读这首诗,从诗人和背景入手开始,让学生在了解诗人及诗歌创作的背景之后,再理解诗歌中意象的象征意义,理解诗人借助这些意象表达的情感,就简单多了。在教学中,还需要注意对诗歌的吟诵和反复的诵读,这对学生理解诗意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175‎ ‎5 我看 课题 我看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教 学 目 标 ‎1.了解借物抒情的写法,体会诗人的感情和作品的艺术特色。(重点)‎ ‎2.领会诗句内涵,理解诗歌的内容,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进而对诗歌作出正确评价。(难点)‎ ‎3.认识和理解诗歌的结构美和音乐美。(重点)‎ 课 前 预 习 作者简介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曾用笔名梁真,祖籍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出生于天津。诗人、翻译家。穆旦于40年代出版了《探险者》《穆旦诗集( 1939—1945)》《旗》三部诗集,将西欧现代主义和中国诗歌传统结合起来,诗歌富于象征寓意和心灵思辨,是“九叶诗派”的代表性诗人。主要译作有俄国普希金的作品《青铜骑士》《普希金抒情诗集》,英国雪莱的《云雀》《雪莱抒情诗选》,英国拜伦的《唐璜》《拜伦抒情诗选》《拜伦诗选》,英国《布莱克诗选》《济慈诗选》。‎ 写作背景 选自《穆旦诗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第2版)。《我看》是穆旦在西南联大初期创作的诗歌作品。这首诗创作于1938年滇南小城蒙自。‎ 读准字音 丰润(rùn) 红晕(yùn) 揉过(róu) 翅翼(yì)‎ 忧戚(qī) 枉然(wǎnɡ) 勃发(bó) 谐奏(xié)‎ 飘逸(yì) 挽(wǎn) 摇曳(yè)‎ 辨清字形 忧戚:忧伤烦恼。戚,悲伤。‎ 175‎ 理解词语 枉然:白白地。‎ 飘逸:漂浮、飘散。‎ 流盼:转动目光观看。盼,看视。‎ 摇曳:摇荡,晃动。‎ 新课导入 ‎(师提问)今天我们要接触的这位诗人与大作家金庸有着关联。他是谁呢?(生抢答)对,就是穆旦。穆旦原名查良铮,金庸原名查良镛 ,他们都是浙江海宁人,他们是叔伯关系。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穆旦的《我看》。‎ 新课展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结合诗句内容理解题目的含义。‎ ‎“我看”一题告知了诗歌的写作视角“我看”,和诗歌主人“我”。而且这一题目能够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我看什么?看到了什么?怎么看等等。‎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再读诗歌,概括诗歌内容。‎ 第一节:描绘了一幅春风荡漾图。‎ 第二节:描绘了飞鸟凌空、凝望大地的图景。‎ 第三、四节:将生命、历史融入到自然风景中,展现青春的激越与豪迈。‎ 第五、六节:抒发对闲适恬淡的自然生活的追求。‎ ‎【品味亮点词语】 ‎1.理解下面这句诗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春风”揉过“青草”,如同春风轻柔地抚摸着青草,给人以温暖柔和之感。‎ ‎2. 理解下面诗句中感叹词“哦”的表达作用。‎ ‎“哦,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 感叹词“哦”主要展现的是青春的激越与豪迈。‎ ‎【感悟精彩句子】 175‎ ‎1.举例说明本诗的浪漫主义色彩。‎ ‎(1)“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 “我看”“向晚的春风”“丰润的青草”“绿潮”,这是生命与自然的融合,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2)“我看飞鸟平展着翅翼/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里,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我看”“飞鸟平展着翅翼”“流云慢慢地红晕”,这是一种人对自然对生命的感知。)‎ ‎2. 理解诗句“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所运用的写作手法。‎ 这是大跨度的隐喻:阳光照耀,天空晴朗深远,一尘不染,天上流云映有阳光和地上红土的颜色,于是便有红晕;地上深红的红土,在阳光的普照与飘过碧绿天空的流云的呼应下,仿佛沉醉了一般。置身于如此的风景之中,诗人沉醉的生命已经飞腾,与春之神韵一同漫游——“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 ‎3.理解下面这句诗抒发的情感。‎ ‎“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 置身于如此的风景之中,诗人沉醉的生命已经飞腾,与春之神韵一同漫游。‎ ‎4.理解下面这句诗抒发的情感。‎ ‎“哦,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 人与自然的融合,自然风景超越了实体存在,而成为一种历史记忆和生命意识的动态媒介。‎ ‎【把握文章主旨】 ‎1. 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与陶渊明的思想境界有哪些不谋而合之处?‎ ‎《我看》中诗人通过自然风景表达出了对于闲适生活的追求,最终达到自然与生命融合“哦,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而这种情感的表达在陶渊明的诗歌中早已有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之情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逍遥自在恰恰与穆旦的生命与自然的合流相契合。‎ ‎2.理解诗歌中诗人表达的情感。‎ 这首诗歌,诗人通过描写春风荡漾、飞鸟凌空、凝望大地时的自然风景,表达出对于闲适生活的追求,最终达到生命与自然的融合。‎ 175‎ 写作方法运用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1.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战时的穆旦写下了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自然抒情诗《我看》,洋溢着青春气息。用“我看”自然风景“向晚的春风”“丰润的青草”“绿潮”,让生命与自然融合,此外,“我”还看到了飞鸟融入天空,红晕与大地一体,这是一种人与自然对生命的感知。‎ ‎2.体验独特,写实中多有新意。‎ 这首诗虽然是写实,但由于体验独特,写实中多有新意。在“春风”与“青草”间用“揉”的动作来衔接,大概不是多数人能想到的。“我看流云慢慢红晕/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似是神来之笔——流云通常不会红晕,而且流云“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的大跨度隐喻似乎也缺乏必要的情感逻辑——殊不知,这几乎就是对红土高原春之风景的写实:阳光照耀,天空晴朗深远,一尘不染,天上流云映有阳光和地上红土的颜色,于是便有红晕;地上深红的红土,在阳光的普照与飘过碧绿天空的流云的呼应下,仿佛沉醉了一般。置身于如此的风景之中,诗人沉醉的生命已经飞腾,与春之神韵一同漫游——“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学习本诗运用浪漫主义手法,选择传统的意象,如荷花、春风、白云等,写一首小诗,以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板书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教学反思 这首诗意境优美,体验独特。介于此,教师在教读此诗时,首先帮助学生了解了诗人的创作背景,然后结合诗歌的意象,理解这些意象的象征意义,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勾画诗句所展现的美好画面。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优美的意境 175‎ ‎ ,并通过板书的流线设计,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创作思路,进一步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写作 尝试创作 ‎【目标导航】‎ ‎1.学习创作诗歌,符合诗歌的格式样式,句子要押韵,富有节奏感。‎ ‎2.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 ‎3.意象明确,情感健康,主旨明确。‎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第一课时进行作文指导与写作,第二课时进行批改、评讲、修改。‎ 了解作文文题,熟悉作文要求,搜集相关素材,为习作做准备。 一、下面是一位同学还没有写完的诗作,请续写完成这首诗。‎ 十四岁生日那天,‎ 您问我想得到什么礼物,‎ 是一架望远镜,‎ 还是一个簇新的足球?‎ 我摇了摇头,‎ 爸爸,‎ 我什么都不要,我只想让您变成我的朋友!‎ 和我一起下棋,‎ 175‎ 和我一起郊游,‎ ‎……‎ ‎1.这是你同龄人的心声,或许也是你的心声。想一想,你对长辈有什么希望呢?这些就可以作为续写的内容。‎ ‎2.续写时,要和前文的风格保持一致。‎ 二、假如好朋友的生日要到了,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试着写一首诗,把你的祝福和希望送给他。‎ 提示:‎ ‎1.想一想,以往你给好朋友送生日贺卡时,一般都会写些什么?把你最想说的话用凝练的语言分行写下来。‎ ‎2.感情要真挚,可以适当借助某些形象来表现你们的友谊。‎ 三、模仿本单元学过的任意一首诗,自己仿作一首。如模仿《我爱这土地》《乡愁》,创作一首同题诗歌;模仿《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致云雀》,以《你是________》或《致___________》为题,创作一首表现形式相近的诗歌。‎ 提示:‎ ‎1.回忆自己的生活,想一想那些触动你的人和事,以及你当时的情感,将这些作为诗歌表现的内容。‎ ‎2.模仿课文的句式,发挥想象与联想,借助一些形象表达自己的情感。‎ ‎【新课导入】‎ 诗歌是情感的抒发。生活中的人、事、物,都可能触发我们的情感,将这种情感用文字分行写出来,就有了诗的模样了。‎ 诗歌的语言一般比较凝练,有节奏感和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也许写诗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容易,也许你的诗会很稚嫩,不过这都没有关系。今天,在这堂习作课上,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写诗的辛苦与快乐吧。‎ ‎【写作要求】‎ ‎1.要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 ‎2.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主旨明确。‎ 175‎ ‎3.写完后要多读几遍,看看读起来是否押韵,是否有节奏感。‎ ‎【技法点拨】‎ ‎1.写诗歌自己首先要有丰富的想象和情感。艾青说过:“对生活所引起的丰富的强烈感情,是写诗的第一条件,缺少了它,便不能开始写作,即使写出来,也不能感动人。”所以要想写好诗歌,首先应对所见、所听、所想之事物要敢于联想、想象并赋予其真实的情感,让其具有像人一样的灵性。‎ ‎2.诗歌需要想象,而且想象是要富有新意的,富有灵性的。如泰戈尔的《纸船》,其想象就很丰富,能够由“向水中投放纸船”,想象到“载着秀利花的小船会在夜里被平平安安地带到岸上”,再想到“张着风帆的白云会把船放下来同我的船比赛”等等,而这些想象看似离奇,其实也符合实际,符合儿童的思维。生活中,地上的草、空中的云、田野中的风、秋天的果实都可以触发你的情感,使你浮想联翩,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诗歌的素材。‎ ‎3.注意诗歌的格式。首先诗歌需要分行排列,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分成若干小节,一般中学生写诗歌不少于20行;其次,诗歌一般都押韵,体现语言的音乐美,诗句的长短要体现节奏的跳动、起伏,可以长句和短句互相交错;再者,语言不能过于随意,必须经过锤炼,词语要经过推敲,尤其在修辞方法的运用上要经过斟酌,适当地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等修辞方法。‎ ‎【范文引路】‎ 门锁的承诺 我来自千锤百炼,‎ 我出于精琢细雕,‎ 我处身若市门庭,‎ 我把守一方平安。‎ 有家的地方就有我,‎ 我就是把小小的门锁。‎ 我虽小,‎ 但却有绝对不小的承诺:‎ 爱岗敬业,忠于职守,‎ 是我做人不变的准则;‎ 175‎ 兢兢业业,矢志不渝,‎ 是我心灵永远的求索。‎ 有谁见我小小的门锁 贪图享乐而工作掉链?‎ 为了信守我不变的承诺,‎ 我将心抽象成一枚 红玫瑰钥匙儿,‎ 敬献我心爱的主人保管,‎ 而我与他穿越时空的爱恋,‎ 也由此上演。‎ 这首优秀诗歌习作,表面是在写锁这一意象,而实际上是在写人的优秀品质。全诗语言凝练,节奏感强,想象力和联想力丰富,显示了比较扎实的文学基本功。‎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滴玉露,‎ 我也愿把这剔透的身体融入:‎ 这被烟雨所迷蒙的瘦西湖,‎ 这永远吸引着我们的兴致的香格里拉,‎ 这悄然的红叶飘落的香山,‎ 和那来自“东方小巴黎”的纯朴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然后我痴迷了,‎ 连目光也定格在那迷人的一线天。‎ 为什么我的眼里总是充满希望?‎ 因为我挚爱这土地……‎ 作者为表达对土地的热爱,把自己比作一滴玉露,然后想象自己融入到祖国的大江南北,以表达对这片土地的挚爱。整首诗模仿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意象鲜明,主题突出,想象合理,思路清晰。‎ 175‎ ‎1.当堂作文。‎ ‎2.推荐作文评讲。‎ ‎(1)同桌互评。(2)教师点评。‎ ‎1.布置作业:同桌间互换作文修改。‎ ‎2.将推荐的佳作打印出来贴在班级作文园地展览,供大家分享。‎ 本次写作课,教师引导同学们先进行交流,让他们初步了解诗歌写作所要掌握的一些技法,再让他们在生活中找寻一些常见的意象,例如树、山、河流等,激发他们去想象,去联想,鼓励他们当堂创作小诗,这样学生在互助中找到了乐趣,找到了创作诗歌的激情。然后再组织他们课上朗诵自己创作的诗歌,体味好的想象和好的语言,学生的激情就完全得到释放了。一堂课既让学生学到了诗歌创作的知识,又让他们收获了兴趣和激情。‎ ‎6 敬业与乐业 课题 敬业与乐业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教 学 目 标 ‎1.让学生了解这篇演讲词的结构,体会其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重点)‎ ‎2.引导学生掌握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的方法。(难点)‎ 175‎ ‎3.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以及怎样才能做到“敬业”与“乐业”。(重点)‎ 课 前 预 习 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启蒙思想家、文学家。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世称二人为“康梁”。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开辟了近代文学理论探索和文学创作的新局面。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饮冰室合集》第五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本文是作者1922年8月14日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的演讲。‎ 文体知识 演讲词 在大会上或其他公开场合发表个人的观点、见解和主张的文稿。演讲词像议论文一样论点鲜明、逻辑性强、富有特点,但它又不是一般的议论文。它是一种带有宣传性和鼓动性的应用文体,经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和艺术手法,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认清对象,确立主旨;2.思维清晰,节奏明快;3.感情充沛,例证动人;4.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读准字音 承蜩(tiáo) 佝偻(ɡōu lóu) 亵渎(xiè dú)‎ 骈进(pián) 层累(lěi) 劳累(lèi)‎ 讨伐(fá) 赦免(shè) 解剖(pōu)‎ 教诲(huì) 罪孽(niè) 拣择(jiǎn)‎ 羡慕(xiàn) 果实累累(léi) 强聒不舍(ɡuō)‎ 忠心耿耿(ɡěnɡ) 百丈禅师(chán)‎ 断章取义(zhānɡ) 心无旁骛(wù)‎ 辨清字形 175‎ 理解词语 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安居乐业: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断章取义:不顾全篇文章的内容,而只根据需要,孤立地截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不二法门:常用来指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法门,指修行者入道的门径。‎ 理至易明:道理极容易明白。‎ 言行相顾:指言行一致。‎ 征引:引用。‎ 直捷:直截了当。‎ 精微:精深、微妙。‎ 旁骛:在正业以外有所追求。骛,追求。‎ 亵渎:轻慢,不敬。‎ 层累:重重叠叠的层次。‎ 骈进:并排前进。‎ 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 新课导入 同学们,人生基于事业才有价值,事业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人们对于事业的态度。“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唐代文学家韩愈如是说。在学习过程中你是否能做到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呢?怎样才能把学习当成一件乐事呢?为此,梁启超先生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生活原则。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文章《敬业与乐业》。‎ 新课展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作者围绕中心论点,先后谈了哪几个问题?‎ ‎①有业;②敬业;③乐业。‎ ‎3.你认为这几个问题的关系是怎样的?‎ 175‎ 有业是前提;敬业是基础;乐业才是最高境界。‎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分析文章的结构,划分并概括每一部分的意思。‎ 本文开头交代题目来源后就提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主体部分分别论述了“有业”“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性。末段总结全文,简而言之,敬业就是“责任心”,乐业就是“趣味”,这才是人类合理的生活,再次强调中心论点。可见全文的总体结构是“总—分—总”式。‎ 第一部(1):揭示全篇论述的中心。‎ 第二部分(2~8):论述“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9):总结全篇,勉励人们敬业乐业。‎ ‎【品味亮点词语】 ‎1.阅读课文,说说作者是怎样论述“有业”的必要性的。‎ 作者引用孔子的话和百丈禅师的故事(举例论证),得出“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的结论,强调“有业”是做人之本。‎ ‎2.用原文回答,什么叫敬业?为什么要敬业?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敬业:“主一无适便是敬。”即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 ‎ 3.文章是怎样论述“乐业”的?‎ ‎①(身入其中)在工作中寻找快乐。②(奋斗前去)在奋斗中感受快乐。③(比较骈进)在竞争中体味快乐。④(省却烦恼)在投入中享受快乐。‎ ‎【感悟精彩句子】 ‎1.如何理解“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这句话。‎ 表明了作者不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全身心投入的观点。做到这样的人,“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175‎ ‎2.“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这句话表明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作者认为凡是职业都是神圣的、可敬的。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都又是社会所需要的,不可缺少的,“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劳动价值相同,“并没有高下”。说明“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3.请分析文中“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难道又不苦?”这段话的好处。‎ 活用口语,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更好地与听众进行心灵的沟通。两个“难道”领起的反问句增强了辩驳的气势,道出了“乐业”的重要性。‎ ‎4.“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我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这句话中的“人类合理的生活”应怎样理解?‎ 第一,应该有一份正当的职业,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第二,对于所做的事情应该心生敬意,要全神贯注,心无旁骛,积极投入地去做好它;第三,学会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不能只是一味地叫苦,要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把握文章主旨】 如何理解这篇演讲词的主旨?作者是如何表现它的?‎ 这篇演讲词针对听众的实际情况,深入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以及怎样才能做到“敬业”与“乐业”,并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 作者先后谈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文章最后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合理的生活”,首先是做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不是皱着眉头、满腹牢骚地叫苦,而是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1.条理清晰,思路严密。‎ 文章结构严格按引论——本论——结论的顺序排列,在“本论”‎ 175‎ 写作方法运用 中,又分别论述了有业、敬业、乐业,而一些标志性词语的运用使文章更显条理分明,像“先要说说”“第一”“第二”就分别领起“有业”“敬业”“乐业”。全文有条有理,思路严密。‎ ‎2.引经据典,有理有据。‎ 演讲一开始就引用周围人熟悉的儒家经典《礼记》和道家经典《老子》中的格言,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中心。在论述“有业”时,孔子所说的“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的名言及百丈禅师的“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的格言有力地证明了“有业”之必要。在论述“敬业”时,朱子“主一无适便是敬”便是作者认同并提出的观点。此外,又引用了曾国藩“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庄子“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及孔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为作者“敬业”的论点作结。在论述“乐业”时,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也穿插于论证过程中,格言的引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文章论说过程中所举的例子也相当丰富,如:唐朝的百丈禅师每天都必须做事,否则他那一天就不肯吃饭的故事。又如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等。‎ ‎3.情境协调,紧贴实际。‎ 这是一篇演讲词,作者非常注意结合演讲时的情境和听众交流。例如:“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演讲最后,“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更是对听众直接的心灵诉求。这些都把自己要表达的意思与现场实际紧密联系了起来,有利于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请为“有业之必要”列举几个例子,或者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列举几个例子。‎ 175‎ 教学板书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展开辩论,调动学生积极动脑思考的兴趣,激发逆向思维及其质疑能力,探讨文章的实际教育意义。并能结合身边敬业乐业的事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对于怎样在学生较好地感受了作者活跃的思维、丰富的情感的基础上,探索文章的语言特色这一问题,我处理得不是很好,希望以后教学能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方法指导:‎ 道理论证、举例论证的作用。‎ 道理论证可以科学准确地论证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权威性。答题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引用……(论据),论证了……(观点),使文章更有权威性或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举例论证指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举例论证可以具体有力地证明中心论点,增强说服力。‎ 素材积累:‎ 梁启超的趣味教育 梁启超生平信仰的是趣味主义。有人问他,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底?他回答:“拿趣味做根底。我生平对于自己所做的事,总是做得津津有味,什么‘悲观,厌世’,这种字眼,我所用的字典里头,可以说完全没有。我所做的事常常失败,但我不仅从成功里感到趣味,就是在失败里也感到趣味。”‎ 175‎ 有一次,梁启超被邀请到南京东南大学做学术报告,他做了题为《学问之趣味》的演讲。他一开头就说:“我是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倘若用化学化分‘梁启超’这件东西,把里头所含一种元素名叫‘趣味’的抽出来,只怕所剩下仅有个零了。”这句关于趣味的开场白,一下子引起了学员听讲的兴趣。‎ ‎7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课题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教 学 目 标 ‎1.理解并积累重点词语。(重点)‎ ‎2.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与艺术知识点。(难点)‎ ‎3.体会反语嘲讽的语言效果。(重点)‎ 课 前 预 习 作者简介 雨果(1802—1885),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家。其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笑面人》《“诺曼底”号遇难记》等。‎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雨果文集》第十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程曾厚译。有改动。鸦片战争后,英法两国不满足在华的既得利益,制造借口,于1856年联合发动了侵略我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大肆抢掠。最后还一把火将这座经营了一百多年、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烧成了一堆败瓦颓垣。作为侵略者之一的巴特勒上尉,本想利用雨 175‎ 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的所谓“胜利”捧场。但是,雨果这位正直的作家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于1861年11月25日,大义凛然地写下了这封《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读准字音 赃物(zānɡ) 给予(jǐ) 制裁(cái) 琉璃(liú lí)‎ 珐琅(fà lánɡ) 晨曦(xī) 劫掠(lüè) 瞥见(piē)‎ 箱箧(qiè) 令人惊骇(hài) 眼花缭乱(liáo)‎ 辨清字形 理解词语 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 晨曦:晨光。‎ 瞥见:一眼看见。‎ 赃物:通过贪污、受贿或抢劫、盗窃等非法手段得来的物品。‎ 荡然无存: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 富丽堂皇:形容建筑物宏伟美丽。‎ 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 箱箧:箱子。‎ 制裁:用强力管束并惩处,使不得胡作非为。‎ 新课导入 在1856年至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入了北京,对我国的艺术瑰宝圆明园进行了大肆的劫掠,并且焚烧了圆明园。在这件事之后,英法联军统帅之一巴特勒上尉就这次远征征求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意见。雨果对这件事会有什么看法呢?‎ 新课展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文章内容可以分为几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两大部分:赞美圆明园,讽刺侵略者。‎ ‎2.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雨果是什么立场和态度?‎ 175‎ ‎(1)站在人类的立场,立场明确,态度坚定,对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进行了强烈谴责和辛辣讽刺。‎ ‎(2)对被侵略者和被掠夺者表示巨大同情,饱含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感悟精彩句子】 ‎1.“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把句中的“世界”改为“中国”好不好?)‎ 不好。雨果称圆明园是“世界奇迹”,是以全球的眼光,肯定其艺术价值在世界上的地位,体现了作者对全人类文化成果的热爱。‎ ‎2.“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这里为什么要提“巴特农神庙”?)‎ 巴特农神庙是希腊最负盛名的古代建筑,是欧洲人心中的神庙。与巴特农神庙相比较,突出圆明园的艺术成就,让更多的欧洲人了解中国,了解圆明园。人类最杰出的成就,却都被强盗毁灭,强盗的行径之卑劣,令人发指。‎ ‎3.“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这句话有什么特殊含义?)‎ 圆明园虽然当时是皇家花园,但归根结底,是属于人类的,雨果的这种见解是非常深刻的,这表现了雨果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珍视,对人类文明创造者的尊重。结合全文分析,雨果以全人类的名义谴责侵略者的强盗行径,义正辞严,批判力强。‎ ‎4.“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雨果以人类的立场区分政府与人民,强盗政府不能代表人民,法兰西人民对中国人民是友好的,焚掠圆明园是英法政府的罪行,他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抗议政府犯下的罪行。他公开指斥强盗政府,这需要极大的勇气。‎ ‎【分析主体形象】 ‎1.文中的“两个强盗”指谁?这样说的作用是什么?‎ 英国和法国。这样说揭示了英法联军的强盗本质,使世人看清其掠夺者的丑陋面目。‎ 175‎ ‎2.文中的两个强盗做了哪些事情?请你概括说明。‎ 两个强盗进入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一个强盗放火。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最后,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3.对两个强盗的所作所为,作者持什么态度?‎ 作者毫不客气地指出英法联军的行为是强盗行径,对其提出强烈的抗议和辛辣的嘲讽。‎ ‎4.雨果通过什么语言来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并说说这种语言有什么作用。‎ 巴特勒上尉恬不知耻地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光荣的,他们期待的是雨果对此次胜利的赞誉。雨果在愤慨之下,用反语活画出强盗的丑态,讽刺侵略者的卑劣行径。如“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等等反语正是抨击强盗的口吻,有辛辣的讽刺意味。最后将自己对远征中国的强盗行为的严厉谴责说成“全部赞誉”,有极其尖锐的嘲讽意味。‎ ‎5.雨果不帮着自己国家的人,他是站在谁的立场上写这封信的?这体现了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人类的立场。(正义的立场,中国的立场,或者是人民的立场等等。)他是一个有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场的人。‎ ‎【把握文章主旨】 仔细品读课文,谈谈你对本文主旨的理解。‎ 本文通过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愤怒地谴责了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揭露了英法联军毁灭世界奇迹圆明园的罪行,表达了作者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敬重。‎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1.运用反语,讽刺有力。‎ 文中用反语来讽刺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如“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人”‎ 175‎ 写作方法运用 等反语有辛辣的讽刺意味。最后作者把自己对他们的严厉谴责说成“全部赞誉”,有极其尖锐的嘲讽意味。‎ ‎2.对比鲜明,爱憎分明。‎ 文章多次运用对比,充分表达了作者鲜明的爱憎态度,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效果,突出了主旨。如:将欧洲人的“文明”与中国人的“野蛮”相对比,“野蛮”的中国人民“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创建了“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圆明园,而“文明”的法兰西、英吉利“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使圆明园荡然无存,这一对比,将英法联军的野蛮、中国人民的文明表现得一清二楚。‎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试把你自己当成已经读过雨果来信的“巴特勒上尉”,给雨果写一封回信。‎ 提示:可以写认识到自己的罪恶,表达对全人类的忏悔,也可以写继续执迷不悟,恼羞成怒,然后“义正词严”地痛斥雨果是胳膊肘往外拐,竟然嘲讽自己的国家。‎ 教学板书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运用快速阅读训练的方式来处理课文知识性较强的部分,达到了省时、高效的目的,使学生在极短时间内高度集中注意力进行消化吸收,既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强化了阅读训练。注重了学生阅读、写作、思维、想象能力的多重培养,设计“给雨果回信”的教学环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兴趣,锻炼了积极创造与合理想象的意识与能力,同时及时反馈了教学成果。‎ 175‎ 方法指导:‎ 体会对比的作用 分析对比手法的作用主要把握两点:‎ ‎(1)首先明确通过对比,作者要突出的是哪个事物或者是事物的哪一方面;‎ ‎(2)再分析通过对比要突出这个事物或者事物这一方面的什么特点。‎ 素材积累:‎ 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 圆明园的十二生肖铜像以水报时,闻名世界,属于价值连城的国家文物。‎ 十二生肖兽首铜像由郎世宁设计,呈“八”字形,分列在喷水池两旁的人身石台上。每个动物就是一个喷泉机关,每到一个时辰,相应的动物口中就会喷水两个小时。因为古人的一个时辰就是两个小时,十二个时辰正好是二十四小时。不过到了正午,它们就要一起喷水,景象蔚为壮观。‎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抢劫圆明园,兽首铜像流失海外。截至2014年,牛首、猴首、虎首、猪首、马首、鼠首、兔首、龙首共8个兽首已回归中国;蛇首、鸡首、狗首、羊首共4个兽首仍下落不明。‎ ‎8* 论教养 课题 论教养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教 学 目 ‎1.通读全文,理顺文章的论证思路。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重点)‎ ‎2.理解本文使用的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作用。(难点)‎ 175‎ 标 ‎3.明确作者的观点,学会做一个真正有教养和优雅风度的人。(重点)‎ 课 前 预 习 作者简介 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利哈乔夫(1906—1999),是20世纪前苏联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他生于圣彼得堡,目睹了十月革命。17岁时进大学学习人类学与语言学。1938年,入列宁格勒的俄罗斯文学研究所。参加过惨烈的列宁格勒保卫战。从1946年至1953年,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1971年,被推举为苏联科学院(现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986年,他开始重新寻找俄罗斯文化之根。苏联解体后其地位相当于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世界文学》2007年第三期。谷羽译。有删改。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利哈乔夫是当代最卓越的学者,俄罗斯文化基金会主席,他的著作《善与美书简》中“书简”没有具体的收信人,而是面向所有读者。首先是写给年轻人,学习怎么样生活,是他们所面临的课题。读完这本书,读者就知道他的劝告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让人从中受益。这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信集,是高尚导师的倾心话语。‎ 读准字音 恪守(kè) 允诺(nuò) 汲取(jí) 矫揉造作(jiǎo)‎ 扭捏(niē) 箴言(zhēn) 嚼(jué) 絮絮叨叨(xù)‎ 疲惫不堪(kān) 尴尬(ɡān) 大发雷霆(tínɡ)‎ 涵养(hán) 恕我直言(shù) 自吹自擂(léi)‎ 辨清字形 理解词语 贸然:轻率地,不加考虑地。‎ 典范:在某方面的表现和基本特征是最正规,合乎规范的被认为是值得仿效的人或物。‎ 涵养:能控制情绪的功夫。贤达:有才能、德行和声望的人。‎ 175‎ 恪守:严格遵守。自持:控制自己的欲望或情绪。‎ 彬彬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 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漠:冷淡。‎ 随心所欲: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随,任凭;欲,想要。‎ 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自吹自擂: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擂,打鼓。‎ 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矫,把弯的弄直。揉,把直的弄弯。‎ 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交结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 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气。‎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嗦,唠叨。徒有其表:空有其外表,不实在。‎ 随机应变: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机,时机,形势。‎ 忸怩作态:具有矫揉造作或夸张的性格;不是天然或自然的。‎ 箴言:劝诫的话。箴,劝告,劝诫。‎ 新课导入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任何东西能比人类的爱更富有智慧、更复杂。它是花丛中最娇嫩的、更是最质朴、最美丽的和最平凡的花朵,这个花丛的名字叫教养。”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也说过:“教养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呢?获得教养的途径又有什么?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利哈乔夫的《论教养》一文,一同探讨什么是“真正的教养”。‎ 新课展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怎样理解本文的题目?‎ ‎“论教养”中,“论”一字,确定了文章的议论性质;“教养”是本文的论题,也隐含着文章的论点,“有教养”“真正的教养”等。‎ ‎2.作者认为教养首先应该体现在哪里?‎ 175‎ 作者认为首先要看他在自己家里、在自己亲属之间的表现,看他和亲人们的关系究竟怎么样。‎ ‎3. 第⑤~⑩段主要论述了什么?这几段的论述有什么共同点?‎ 第⑤~⑩段主要论述了没有教养的表现。这几段的论述都是先假设一个人在外面的表现彬彬有礼,但是在家里却表现得不尊重家人。在对比中反映了一个人怎样才算有教养。‎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划分结构层次,并概括层意。‎ 第一部分(①、②):开门见山,引入论题。‎ 第二部分(③~):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论说什么是“有教养”。‎ 第一层(③~⑩):通过假设、对比,列举了没有教养的事例。‎ 第二层(、):从正面论说什么是真正的有教养。‎ 第三部分(~):通过列举事例和现象,论证什么是“优雅风度”。‎ ‎【品味亮点词语】 ‎1. 品味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切记不要互相妨碍。”‎ ‎“切记”是切实要记住的意思。这里既是一种警告,又是表明自己的观点。‎ ‎2.“假如一个人已经进入成年,仍把接受父母的关爱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与此同时却看不到父母也需要关爱和帮助,那么同样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这一句中的关联词语起着怎样的作用?‎ ‎“假如……那么……”构成了一组假设复句。这里表明这种现象是假设的,不一定真实存在,也通过假设起因,推理得出假设的结论,符合人们的思维,同时也映射某种社会现象,让个别有类似现象的人觉醒。‎ ‎3.理解“如果你懂得了这一点,再加上几分随机应变的智慧,那么风度就会自动来到你的身边”这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如果……再加上……那么……”这一组关联词语表明了句子前后的推理关系,也恰当地论说了“风度”怎样才会得来。‎ 175‎ ‎【感悟精彩句子】 ‎1.“我不敢贸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此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处方”为比喻修辞,形象生动。‎ ‎2.分析下列语句的论证方法。‎ 一个男人,假如他在街道能为陌生的妇女让路,让她先行,乘坐公共汽车时,能让妇女首先上车,甚至亲手为她把车门打开,可是他在家里,却懒得帮助疲惫不堪的妻子刷洗餐具——那么,我们可以断定这个男人还存在着教养上的缺陷。‎ 列举“一个男人”在外献殷勤,而在家里却懒得不做家务。这是典型的对比,通过对比,论述了这个男人在教养方面的缺陷。‎ ‎3.理解“问题的关键究竟何在呢?要养成优雅风度应该遵循哪些准则?——搜集那些难以逐一熟记的行为举止的‘道德箴言’,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呢?”这一句话的主要内容。‎ 提出优雅风度应遵循哪些准则的问题,引出下面关于优雅风度标准的论述。‎ ‎【把握文章主旨】 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透过众多“有教养”及“无教养”的现象,对众多事例进行了比较、分析,自然而然地得出自己的结论,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让我们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的风度,指导我们在做人和处世方面有所改进。‎ 写作方法运用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1.行文活泼、灵动,思路清晰。‎ 本文从讨论教养本身,到剖析教养的重要表现——“优雅风度”,其中贯穿着作者的基本见解:教养的本质是尊重。作为一篇写给青少年的“书简”,文中有探讨问题的逻辑和推论,又有大量生动的事例,加上精辟的观点和格言式的句子,引人深思,值得反复咀嚼、品味。‎ 175‎ ‎2.方法多样,论证有力。‎ 举例论证:本文的第⑤~段,第段都进行了集中举例论述。第⑤~段集中列举了无教养的例子,第段集中列举了优雅风度的具体表现。这些例子都鲜活地证明了怎样才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的风度。对比论证:本文多处使用了对比论证方法。⑤~段每一段都是通过假设、对比,列举了没有教养的表现,体现了没有教养的具体指向。第二部分的两层也是前一层为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对比起来,更能体现真正的教养。‎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学习本文对比论证的方法,写一段论述的文字,阐述自己的观点。‎ 教学板书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针对一个人的修养品德方面的议论文。教读此文,教师采用由浅入深,由文本到体验的思路进行。首先组织学生梳理文本的论证思路,让学生再理解本文观点的同时,组织学生结合自身的学习和生活,谈谈对“教养”和“没有教养”的认知。然后组织小组讨论,谈体会感受。这样学生的认知就深刻起来,而且形象生动得多了。‎ ‎9* 精神的三间小屋 175‎ 课题 精神的三间小屋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教 学 目 标 ‎1.理解“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深刻内涵及关系。(重点)‎ ‎2.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心灵,提升精神境界。(难点)‎ ‎3.体会本文“大中求小,以小见大”的精妙构思。(重点)‎ 课 前 预 习 作者简介 毕淑敏,女,祖籍山东,1952年生于新疆伊宁,长在北京,就读于北京外语学院附属学校。17岁赴西藏高原阿里地区当兵,在海拔五千米的高原部队服役11年。历任卫生员,军医,1980年转业回北京。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200余万字,主要有中、短篇小说集《女人之约》《昆仑殇》《预约死亡》,散文集《素面朝天》《提醒幸福》《保持惊奇》等。著有《毕淑敏文集》四卷,长篇小说《红处方》。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合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毕淑敏真正取得全国性声誉是在短篇小说《预约死亡》发表后,这篇作品被誉为是“新体验小说”的代表作,它以作者在临终关怀医院的亲历为素材,对面对死亡的当事者及其身边人的内心进行了探索,十分精彩。‎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毕淑敏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有改动。《毕淑敏散文》是2006年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本书收录了毕淑敏多篇关于心理学的散文,本书收录《生命的借记卡》《让死亡回归家庭》《非典附送的风铃》等优秀散文作品。‎ 宽宥(yòu) 游弋(yì) 轻觑(qù) 麾下(huī)‎ 175‎ 读准字音 广袤 (mào) 赘余(zhuì) 窗棂(línɡ) 坍塌(tān)‎ 要诀(jué) 困厄(è) 襟怀(jīn) 灼晃(zhuó)‎ 自惭形秽(huì) 憎恶(wù) 积攒(zǎn)‎ 俯拾即(jí)是 驰骋(chěnɡ) 云霓(ní)‎ 形销骨立(xiāo) 濡养(rú) 嘟囔(dū)‎ 挟持(xié) 潮汐(xī) 灰烬(jìn)‎ 辨清字形 理解词语 襟怀:胸襟、胸怀;心胸。‎ 广袤:开阔、广阔。广,从东到西的长度。袤,从南到北的长度。‎ 驰骋:自由地或随意地到处走动,漫游。‎ 坍塌:倒塌,崩塌。宽宥:宽恕,原谅。游弋:在水中游泳。‎ 轻觑:轻视、小看。麾下:指将帅的部下。麾,古代指挥军队的旗子。‎ 自惭形秽:“惭”,惭愧;“形秽”,容貌丑,形象不好。原指因自己容貌举止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后来泛指自愧不如别人。‎ 不知所措: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遭受困窘或处境为难时心神慌乱。‎ 林林总总:林林,众多的样子;总总,众多而杂乱的样子。形容杂乱众多。‎ 俯拾即是:俯,低头,弯腰;即,就。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 鸠占鹊巢:也作“鸠居鹊巢”,语出《诗·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后用来比喻强占他人的居所。‎ 李代桃僵: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相爱相助,患难与共。后用以指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175‎ 抽丝剥茧:形容分析事物极为细致,而且一步一步很有层次。‎ 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相得,相互配合,映衬。彰,显著。‎ 形销骨立: 形容身体极其消瘦。销,消瘦。‎ 间不容发:两物中间容不得一根头发,形容事物之间距离极小。‎ 可望而不可即:比喻事物高远,难以实现或接近。望,远远地看;即,靠近,接触。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 新课导入 如果说人的身体活动需要空间,那么,人的精神活动是不是也需要空间呢?精神活动的疆域应该怎么来分配呢?这正是《精神的三间小屋》这篇文章该要告诉我们的。本文是一篇富有哲理的议论性散文,它将“说理”融入“情感”之中,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毕淑敏的《精神的三间小屋》。‎ 新课展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 ‎1.作者认为在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应该建立哪些“精神小屋”?‎ 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和恨;第二间,盛放我们的事业;第三间,安放我们自身。‎ ‎2.作者认为应该修建三间精神小屋的原因是什么?‎ 为了给精神建立栖息地,使人生健康、美丽、庄严、伟大、真诚、完满、永恒。‎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分析文章结构,理清作者行文思路。‎ 第一部分(①~⑥):引出话题——如何布置我们的心灵空间,即建设“精神小屋”。‎ 第二部分(⑦~):分析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应该建立“三间小屋”。‎ 第一层(⑦、⑧):分析如何建立第一间精神小屋,即盛放着爱和恨的小屋。‎ 第二层(⑨~ 175‎ ‎):分析如何建立第二间精神小屋,即盛放着事业的小屋。‎ 第三层(~):分析如何建立第三间精神小屋,即安放我们自身的小屋。‎ 第三部分(、):指出把精神的三间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的条件,并希望在此基础上把小屋扩建成精神大厦。‎ ‎【品味亮点词语】 ‎1.“不要轻觑了事业对精神的濡养或反之的腐蚀作用,它以深远的力度和广度,挟持着我们的精神,以成为它麾下持久的人质。”句中加点词语有什么作用?‎ ‎“濡养”和“腐蚀”的作用分别是“快活和充满创意”和“花容磨损日月无光”。‎ ‎2.在描绘第二间小屋时,作者用了一个成语“鸠占鹊巢”,结合文章,文中“鹊”指的是什么?“鸠”指的是什么?“鸠占鹊巢”在文中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鹊”指的是“事业”。“鸠”指的是“事业之外的赘生物”。“鸠占鹊巢”指的是生物取代了事业的位置。‎ ‎【感悟精彩句子】 ‎1.“对父母的尊爱,对伴侣的情爱,对子女的疼爱,对朋友的关爱,对万物的慈爱,对生命的珍爱……对丑恶的仇恨,对污浊的厌烦,对虚伪的憎恶,对卑劣的蔑视……这些复杂对立的情感,林林总总,会将这间小屋挤得满满的,间不容发。”从修辞的角度理解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用排比的句式列举种种的“爱”与“恨”,形成对比,为下文的议论张本。‎ ‎2.“你的一生,经历过的所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仿佛以木石制作的古老乐器,铺陈在精神小屋的几案上,一任岁月飘逝,在某一个金戈铁血之夜,它们会无师自通,与天地呼应,铮铮作响。”理解这句话中比喻的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以木石制作的古老乐器”比喻“一生经历过的所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既贴切又奇特而鲜明。‎ 175‎ ‎3.“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完满,但我们努力。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这句话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这一组排比句指出我们建筑美观结实的“精神小屋”需要的条件分别是:拥有健康、庄严、努力、真诚。‎ ‎4.理解“这不但因为相宜的事业,并非像雨后的菌子一样,俯拾即是,而且因为我们对自身的认识,也是抽丝剥茧,需要水落石出的过程”这句话的含义。‎ 采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把找相宜的事业比作寻找雨后的菌子,说明相宜的事业并不容易找到;更进一步说明对自身的认识有一个艰难的探索过程。‎ ‎【把握文章主旨】 ‎1.分析文章结构,体会“大中求小,小中见大”的精妙构思。‎ 人类情感丰富多彩,事业五色斑斓,对自身的认识也是逐渐拨云见日的,房屋虽“小”,可盛放的宝物却是无法用数字来计算的,作者是借几间小屋使大心具体化、形象化,这样大中求小,衬托呼应,既是作者行文的机智,更是作者谦逊人格的体现。三间小屋组成了作者辽阔的精神世界,如果人人都能像毕淑敏那样建造好自己的精神小屋,间间累积势必会矗起一幢民族的精神大厦!‎ ‎2.理解本文的主旨思想。‎ 这是一篇集议论、描写、抒情于一体的说理性散文。文章以三间小屋为载体,阐述了精神追求的内涵及其意义,激励人们关注自我心灵,提升精神境界,使人格得到升华,表现了关注个性、关注自我、关注人的精神生活的思想。‎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1.集议论、描写、抒情于一体。 ‎ 本文是一篇议论、描写、抒情于一体的说理性散文。文中的议论、描写、抒情交织在一起,为更好地说理铺垫了基础。‎ 175‎ 写作方法运用 ‎2.构思新颖独特。 ‎ 文章是按照议论文三段式的基本模式组织全文的。开篇“引出话题——如何布置我们的心灵空间”, 然后分析如何建立起精神世界的“三间小屋”;最后指出“把精神的三间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的条件,并希望在此基础上把小屋扩建成精神大厦”。看似普通的结构全篇,但是作者却将怎样构建精神的三间小屋作为全文的线索,一线贯之,可谓构思巧妙。‎ ‎3.语言朴实,意蕴深厚。‎ 作为说理性散文,作者巧用了比喻、排比、对比等手法,将复杂的人生哲理形象化、具体化,而且议论性语句富有意蕴,说理深刻,回味无穷。如最后一段文字“当我们把自己的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储物丰富之后,不妨扩大疆域,增修新舍,矗立我们的精神大厦,开拓我们的精神旷野。因为,精神的宇宙是如此地辽阔啊。”既恢弘大气,又十分接地气,让读者读罢立即明白所说的道理。‎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本文第七自然段语言生动而又深刻,精美而又睿智,词语感情色彩鲜明,并且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试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仿写一段文字,描绘自己的精神小屋。‎ 教学板书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175‎ 教学反思 引导学生感悟文章的道理是这篇课文教学的重点,这一重点的突破是通过同学们反复感悟文中的重点语句,把握文章前后的联系,以及结合自身的学习和生活进行切身体验。教师在组织教学中,以“心灵鸡汤”的形式引导学生品味语句,感悟人生,让学生在理解文章主旨的同时,感悟人生的真谛。写作观点要明确 方法指导:‎ 道理论证 结合语境分析句子含义 ‎1.抓住关键词去品味语言的丰富内涵。‎ ‎2.从语句的句式特点和修辞手法入手品味。‎ ‎3.联系背景主题、结合人物性格特点品味。‎ ‎4.哲理性语句关键要抓住中心词,要体会词语的深层含义和双关意义。‎ 写作 观点要明确 ‎【目标导航】‎ ‎1.针对中学生的热点话题,力求能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2.能够选择恰当的材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3.有意识地关注生活,思考社会上的种种现象,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第一课时进行作文指导与写作,第二课时进行批改、评讲、修改。‎ 了解作文问题,熟悉作文要求,搜集相关素材,为习作做准备。‎ 175‎ 一、好奇,指的是对未知产生兴趣,感到新奇。有人对宇宙的奥秘感到好奇,于是着迷地仰望星空,观察探究;有人对“小人国”的故事感到好奇,于是反复阅读《格列佛游记》;有人对周围事物的变化感到好奇,于是去追寻这变化的原因……好奇,会促使你发现未知的精彩,会让你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阅读下面论及“好奇”的语句,从表达观点是否清楚的角度进行判断、评价,然后选定其中的一个观点,列出你的作文提纲。‎ 好奇,往往是发现真理的第一步。‎ 好奇,有时就毁灭在所谓规范统一、无差异性的教育之中。‎ 好奇,有健康与不健康、有价值与无价值之分,还有年龄的差异、性别的差异,当然这些区分和差异不太明显。‎ 好奇,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引人探究复杂的未知领域,但也会在探究过程中因太执着而迷失自我。‎ 二、在第一题的基础上,写一篇议论性短文。300字左右。‎ 三、电子游戏在青少年中颇为流行,可是大多数家长、老师持批评、反对态度。对于电子游戏,你的观点是什么?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性文章。不少于600字。‎ ‎【新课导入】‎ 教师讲故事:英国演说家德摩斯蒂尼小时候患有口吃,常常被雄辩的对手打败,但他没有沮丧,没有灰心,他每天对着波涛汹涌的大海,口里含着小石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练习,最终成为著名的演说家。‎ 生思考:从这个故事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 ‎ 师总结:其实刚才同学们的回答都很精彩,大家围绕着这一事例引发的论点就是观点。今天就让我们具体学习怎样使自己的观点明确。‎ ‎【写作要求】‎ ‎1.深入思考,确定自己的观点,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明确地表达出来。‎ ‎2.围绕观点展开论述,注意选取适当的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 ‎3.联系自己的生活体会和当前现实来谈,力争做到有理有据。‎ ‎【技法点拨】‎ 175‎ ‎1.拟好题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传递信息的重要部分。议论文拟题的基本要求是:在准确的基础上力求醒目、舒畅。具体而言,可鲜明,可形象,可简洁,可别致,可整齐,不一而足。‎ ‎2.开好头 议论文的开头要讲究“短、快、靓”。短,即要简捷,最好三两句成段,引入本论。快,即入题要快,最好三言两语就点明文章的基本观点或议论的话题。靓,即要精彩,这也是传统议论文中所说的“凤头”。精彩的开头,最突出的效果是吸引读者,给读者留下好的印象。‎ ‎3.典型而鲜活的论据 典型的论据是指能充分反映事物本质,具有代表性的事例与名言。它首先要求真实,切合题旨;其次,选用的论据要弃旧用新,要厚今薄古。有些同学写作文,记住几个经典论据,如司马迁、居里夫人、张海迪,反复使用,把它们当做“万金油”。其实,这些论据就算典型,也不能引人注目。相反,选取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论据说理,使读者产生新鲜感,效果会更好。另外,有些同学习惯用古代事例阐述事理,整篇文章未能联系实际,新时代的现实,也不能达到充分说理的目的。最好能引述当前大众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辅助说理,加强说理的针对性、时代感,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4.结好尾 结尾是全文内容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文章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李渔曾说:“篇际之终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流连,若难遽别。”结尾如有此种效果,整篇文章将增色不少。议论文结尾的写作,要收束全文,突出中心论点;要体现全文结构的紧凑、完整,不能草率收兵,也不能画蛇添足;语言要干脆有力、清音留响,富有启发性和鼓舞性。‎ ‎5.语言形象畅达议论文的语言,要准确鲜明,生动形象。一个道理有一千种说法,要尽量选用形象生动的说法,有形象生动之效。除了采用比喻、类比、事例等论证方法外,还要注意运用假设句、反问句或整句,使文章增强不可辩驳之势。‎ ‎【范文引路】‎ 电子游戏改变了我的生活 同学们大都喜欢玩电子游戏,有的还很着迷,为此老师家长大声疾呼:坚决禁止学生玩电子游戏,他们视电子游戏为“电子海洛因”,对电子游戏深恶痛绝。电子游戏真的“罪大恶极”吗?其实不然。‎ 175‎ 电子游戏是高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作为一种游戏有许多地方值得肯定。电子游戏改变了我的生活,使我对它有了全新的认识。‎ 第一,玩电子游戏可以培养我们良好的精神品质。2001年广东省中考状元汪冬梦同学如是说:“我非常爱玩电子游戏,当我指挥几个士兵迎战敌人千军万马之时,我会感到自己责任的重大,会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困难争取胜利,从而磨砺了意志。当我一次次遭受挫折,但又一次次闯关时,电子游戏给我自信和勇气。然后以此对待学习,觉得什么困难都能克服。”这是许多爱好电子游戏的同学的心声,能学以致用,举一反三是非常重要的。汪冬梦同学骄人成绩的取得,电子游戏助了她一臂之力。‎ 第二,玩电子游戏可以培养我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电子游戏种类繁多,几乎每种都能激发想象,活跃思维。如“玩扑克牌”,看似简单,实则内藏玄机、奥妙无穷。如何才能迅速快捷地完成呢?每一张扑克牌的移动都得认真琢磨,不断创新。重庆外国语学校的刘汝佳同学参加第十七届全国青少年计算机奥林匹克“澳门回归杯”比赛,荣获一等奖。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道:这一切来源于从小玩电子游戏时培养起来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如果他没有平时的积累和锻炼,很难在考场上创新,取得好成绩的。‎ 第三,玩电子游戏可以缓解学习压力,给人带来乐趣。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课余时间玩玩电子游戏放松放松,又何妨呢?这是绝大多数爱玩电子游戏的同学的体会。难怪有些成年人也爱玩电子游戏,原因就在此吧。‎ 玩电子游戏有如此多的好处,是不是我们大力提倡中学生去玩电子游戏呢?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在双休日或假期可以适当玩电子游戏,这是大有裨益的。但许多同学逃学,成天躲在游戏厅或网吧里,无节制地玩,既累坏了身体,又荒废了学业,这是极其有害的。中央电视台《聊天》栏目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就读于西安某大学的大学生小良(化名),其父亲靠卖血维持他上大学,但他不珍惜机会,成天玩电子游戏、上网,功课几乎科科不及格,最终自动退学,葬送了美好前程。于是有人说电子游戏“罪大恶极”,全是电子游戏的错。试问:某罪犯杀了人,难道是刀子的罪过吗?这是血的教训呀!广大中学生朋友应从中吸取教训,理智控制感情,适可而止。‎ 175‎ 我认为玩电子游戏应适时适度,这对学习是大有帮助的。如果没有节制,痴迷电子游戏,那就后患无穷!‎ 本文围绕着“电子游戏”这一话题展开论述,作者首先树起“靶子”,然后批驳之,接着提出自己的观点,接下来就分条缕析地摆事实、讲道理论述自己的观点。作者并不是一味地说“玩电子游戏多么多么的好”,而是全面地从玩电子游戏的利弊进行分析,文章最后得出结论。全文思路清晰,观点鲜明,论证有力,是一篇优秀的议论文习作。‎ 不错过每一处细节 老子曾说过“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须于细”。这样的道理即使历尽沧桑亦是不变的,而我们应该做的便是不错过每一处细节。‎ ‎“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战士绝;战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是美国学者维纳编著的民谣,讲述的是:古代某国,用飞马传书,却因马掌缺了一个钉子,造成马掌脱落,导致途中战马仆倒,战士摔死,信未送到,战争失败,最终导致了国家灭亡。‎ 有谁知道,这一连串的悲剧都是这一个小小的钉子造成的?这样的结果,是何等的悲哀啊!“1%的错误会带来100%的失败。”钉子虽小,却致国灭,细节虽小,却不容错过。‎ 一粒灰尘能怎么样?也许有人会说:“不就是粒灰尘么,吹吹不就没有了吗?”但是,它却使得匹克林十几年的努力付诸东流。在天文学家洛韦尔预言在海王星外有一颗尚未发现的行星后,匹克林用望远镜拍照观察了十几年,却一无所获。直到冥王星被发现后,他才恍然记起自己拍的照片上有这个点,只是当时他记得镜头上有粒灰尘,正在如今冥王星的位置上。‎ 就是这粒灰尘,让第一张印证冥王星存在的照片静静躺了11年,也让匹克林错过了发现冥王星的机会。‎ 生活也是如此,到处充满了细节,而打败自己的往往便是这些不起眼的细节。汪中求先生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说:“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多数人的多数情况总还只能做一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单调的事,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础。”‎ 细节是柔情的细雨 175‎ ‎,让一花一叶绽放生机;细节是鼓浪的风,撑起雄鹰搏击长空;细节是成功的基石,为人们铺垫前进的路。不错过每一处细节,让细节在我们手中创造旖旎风光。‎ 这是一篇议论文中难得的佳作,作文短短六七百字,结构非常精当,开头明确提出论点:“我们应该做的便是不错过每一处细节”,接着文章举了两个忽视细节导致重大损失的事例,让人警醒。然后文章引用汪中求先生的话进行说理,也非常让人信服。总的来说这篇文章论据丰富,摆事实讲道理,叙事议论都扣题很紧,使论据能有力地证明论点“不错过每一处细节”,论证非常充分。‎ ‎1.当堂作文。‎ ‎2.推荐作文评讲。‎ ‎(1)同桌互评。(2)教师点评。‎ ‎1.布置作业:同桌间互换作文修改。‎ ‎2.将推荐的佳作打印出来贴在班级作文园地展览,供大家分享。‎ 本堂课,教师引导学生学会了怎样提炼观点,写好一般议论文的思路。尤其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炼课本中的三篇作文的观点,学生兴趣高涨,教师加以点拨,顺势讲述怎样才能构成一篇完整的议论文,学生明确了一般的思路后,又进行了佳作引领,学生更能学以致用,收获颇丰。‎ 综合性学习 君子自强不息 ‎【目标导航】‎ ‎1.通过搜集各种名言警句、历史典故,让学生认识到“自强不息”的内涵。‎ 175‎ ‎2.学会制作计划书,学会分配资料搜集任务。‎ ‎3.学习撰写演讲稿提纲,学会通过典型事例使演讲稿更有说服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自由分成学习小组,做好活动计划,分配小组成员活动任务,围绕“君子自强不息”的主题,广泛搜集相关素材,阅读小说作品,做好活动笔记,准备活动资料。‎ ‎【新课导入】‎ 同学们,一个民族若是没有自强的魂,那么这个民族注定要走向毁灭。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中,自强的魂应该深深印在人们的脑海中,烙在人们的骨髓里。为了争取民族解放的孙中山,他奋斗一生就是为了让中国发展,繁荣富强。为了争取民族解放战斗中的人们都是自强的,在他们身上体现出了中国固有的自强的魂,深深扎根在他们的头脑里、思想里。战胜困难,自强向上,这就是中华民族的魂。如果一个国家放弃了自强,他的人民放弃了自强,这个国家将会是一个怎样的结果?一个国家不自强,一个民族不自强,一个人不自强,结果都是可怕的,也是可悲的。不努力向上,不奋斗,不拼搏,如何强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如何才能做到自强不息。‎ ‎【重点解读】‎ 一、“自强不息”的名言警句 以小组为单位,课外搜集有关自强不息的名言、格言等资料,了解古人对自强不息精神的论述。‎ 二、 “自强不息”的历史典故 以小组为单位搜集古人“自强不息”的历史典故,感受古人自强不息的精神,理解自强不息的内涵。‎ 三、 “自强不息”的身边典范 寻找身边自强不息的典范。通过电话访问,实地采访,采访其邻居、单位同事、领导,搜集其关于自强不息精神的视频、图片等内容,丰富搜集的资料。搜集资料后撰写该人物的传记,并在全班交流。‎ 四、 “自强不息”的演讲活动 开展“君子当自强不息”的演讲活动。(1)‎ 175‎ 确定演讲主题;(2)撰写演讲稿;(3)参加组内演讲,选拔选手参加全班演讲;(4)班内演讲,注意演讲的语气、内容、主题等。‎ ‎【研讨练习】‎ 题一:学校准备开展“微笑面对生活”的实践活动,同学们都积极准备这项活动。‎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要求:语言简练,富有感染力)。‎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以演讲比赛形式开展,你认为可以从哪三个方面来确定话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示例一:烦恼全抛去,快乐心中留;示例二:阳光拨开阴霾,微笑驱散烦恼;示例三:把痛苦抛到脑后,让微笑与我们同行。2.①“笑对失败”;②“善待他人”; ③“竞争与合作”。‎ 题二:九年级(1)班的同学正在举办“面对困难,我们该怎么办”的讨论会。假如也邀请你参加。你一定能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个主题语。‎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为活动安排合理的步骤。‎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活中,我们该怎样面对困难呢?请提一条建议。‎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示例:①困难让我们变得坚强,微笑伴我们快乐成长。 ②困难与我同行,微笑伴我成长。‎ ‎2.示例:①主持人宣布活动主题及内容。②请同学们讲述名人战胜困难的故事。③学生代表谈感受表决心。‎ 175‎ ‎3.示例:在人的一生中,遇到困难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我们要有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困难,这样就会把困难、失败变成前进路上的垫脚石。‎ 题三:读名著《钢铁是怎么炼成的》,回答问题。‎ ‎1.“钢铁”到底是怎样炼成的?试结合保尔的成长经历,谈一下你自己的看法。‎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年代,可以从保尔身上汲取到什么精神?‎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观点如“人是在斗争中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要学会在困境中不灰心丧气。”2.保尔身上体现出他敢于向命运挑战,有一种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保尔崇高的革命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忘我的献身精神、坚强的斗争意志、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明确的人生目标,这些精神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的对应练习。‎ 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分四步进行:一是组织学习搜集“自强不息”的相关名言警句;二是组织学生搜集“自强不息”的历史典故;三是组织学生讲述身边“自强不息”的典范;四是组织全班进行有关“自强不息”的演讲比赛。这项活动的开展,学生兴趣盎然,计划周密,参与度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尤其在课下进行准备活动时,学生更是积极参与,广泛搜集了相关的素材,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和协调组织的社交能力。‎ ‎10岳阳楼记 175‎ 课题 岳阳楼记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文意梳理、整体感知;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教 学 目 标 ‎1.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朗读、背诵全文。(重点)‎ ‎2.理解并评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难点)‎ ‎3.学习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重点)‎ 课 前 预 习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苏州吴县(现在江苏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工于诗词散文,所作的文章富有政治内容,文辞优美,气度豁达。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范仲淹全集》(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因才华出众而恃才傲物,被权贵忌妒,贬谪到岳州做太守。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这篇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读准字音 谪守(zhé) 朝晖夕阴(huī) 迁客骚人(sāo) ‎ 淫雨(yín) 霏霏(fēi) 薄暮冥冥(mínɡ) ‎ 潜形(qián) 岸芷(zhǐ) 汀兰(tīnɡ) ‎ 皓月(hào) 宠辱偕忘(xié) 心旷神怡(yí)‎ 浩浩汤汤(shānɡ) 樯倾楫摧(qiánɡ jí)‎ 重点实词 谪守巴陵郡:谪,贬官。守,指做州郡的太守,这里袭用前代的称呼。‎ 浩浩汤汤:水势浩大的样子。‎ 迁客骚人:迁客,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员;骚人,诗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来也称诗人为“骚人”。‎ 淫雨:连绵不断的雨。‎ 175‎ 山岳潜形:隐没。‎ 薄暮冥冥:薄,迫近;冥冥,昏暗。‎ 沙鸥翔集:停息。‎ 郁郁青青:形容草木茂盛。‎ 宠辱偕忘:荣耀和屈辱一并忘掉。宠,荣耀;偕,一起。‎ 或异二者之为:这里指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 通假字 百废具兴(同“俱”,全,皆。)‎ 属予作文以记之(同“嘱”,嘱咐。)‎ 古今异义 微斯人(古义:没有今义:微小)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古义:景象今义:看)‎ 至若春和景明(古义:日光今义:景致,风景)‎ 予观夫巴陵胜状(古义:指示代词,那今义:丈夫)‎ 沙鸥翔集(古义:停息今义:泛指聚集)‎ 一词多义 或 而或长烟一空(副词,有时候)‎ ‎ 或异二者之为(副词,或许,也许)‎ 以 属予作文以记之(连词,来)‎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副词,因为)‎ 观 予观夫巴陵胜状(动词,看)‎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名词,景色)‎ 极 此乐何极(动词,穷尽)‎ ‎ 南极潇湘(动词,尽)‎ 则 然则何时而乐耶(连词,那么)‎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判断动词,是)‎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连词,就)‎ 词类活用 百废具兴(形容词做名词,荒废了的事业)‎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词做状语,在……之前,在……之后)‎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形容词做名词,贤明之人)‎ 或异二者之为(动词做名词,指心理活动)‎ 判断句:‎ 175‎ 文言句式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也”,表判断)‎ 倒装句:‎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状语后置,应为“于其上刻唐贤今人诗赋”)‎ 吾谁与归(宾语前置,应为“吾与谁归”)‎ 省略句:‎ 属予作文以记之(省略了主语“滕子京”)‎ 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国古代的很多名胜古迹,都留下了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比如,三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上面就铭刻了很多美文妙句。王勃《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人神往之至;崔颢《黄鹤楼》中“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回味无穷;而岳阳楼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唱不衰。《岳阳楼记》更是成为了写景状物抒情的名篇。今天,我们就来共同阅读这一名篇,看看它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新课展开 ‎【朗读课文,读通读顺】‎ 朗读时应注意节奏。本文骈散结合。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要有稍长的停顿。如: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在语气语调的处理上:第一段,用叙述性的平和的语调朗读;第二段,要把景象广阔浩渺、变化万千的气势读出来;第三段,画面阴冷,感情悲伤,朗读时语调要低沉,速度要缓慢,要读出压抑感;第四段,画面晴朗,感情喜悦,朗读时语调要轻快,停顿宜稍短,要读出喜悦感;第五段,要把理性思考的韵味读出来。‎ ‎【通读课文,理清思路】‎ 全文共六段,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缘由。‎ 第二部分(2~4):描写岳阳楼周围的景色,引出“迁客骚人”登楼“览物”而产生的两种不同感受。(这部分)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 175‎ ‎2):写洞庭湖的景色并提出“迁客骚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问题。‎ 第二层(3、4):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因景而异。‎ 第三部分(5):借对“古仁人之心”的探求,抒发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全文的核心)‎ 第四部分(6):点明作“记”的时间。‎ ‎【精读课文,文本探究】‎ ‎1.第一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说明了什么?‎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旷达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 ‎2.第二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 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用“衔”“吞”则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如果用“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 ‎3.第三段画面描写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极力渲染“悲”的气氛,因己而悲。‎ ‎4.第四段的画面描写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极力渲染“喜”的气氛,因物而喜。‎ ‎5.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 ‎6.“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 内涵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7.“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 先讲“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讲“乐”:“后天下之乐而乐”。‎ ‎8.“进”指什么?“退”指什么?‎ 175‎ ‎“进”指“居庙堂之高”,在朝廷上做官;“退”指“处江湖之远”,不在朝廷上做官。‎ ‎9.“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 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箴之意。‎ ‎10.本文采用了记叙、写景、抒情和议论等表达方式,说说文章是怎样将这几种表达方式结合在一起的?‎ 文章先简略叙述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之事,然后由事入景,写在岳阳楼上所见自然景色,触景而生情,用“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过渡,接着写“迁客骚人”所触之景不同情亦不同,一悲一喜。这里的景写得很出色,但不是为写景而写景,而是为了写“迁客骚人”的“情”,“情”“景”交融。最后由情化理,进入议论,否定“迁客骚人”的“以物喜”“以己悲”的情感,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响彻云霄的口号。‎ ‎【合作讨论,古为今用】‎ 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在当今时代,这一思想观点有着怎样的借鉴和教育意义? ‎ 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来源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仕途进退的原则,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意义。‎ ‎【诵读课文,把握主旨】‎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文通过对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描写,以及对“迁客骚人”“览物之情”的分析,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表示了对好友滕子京的慰勉和规箴之意。‎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1.剪裁得体,突出中心。‎ 175‎ 写作方法运用 作者胸有全局,布局统一,他把文章的重心放在说理言志上,因而写巴陵胜状只以几笔带过,惜墨如金。用“前人之述备矣”一句加以总括,文辞不过于铺张,枝蔓不旁逸斜出。对于登楼者的所见所感,虽纵情铺叙,泼墨如注,实用贬抑之笔,目的是为了反衬下文的“古仁人之心”,抑此而扬彼。详略得当,而中心突出。‎ ‎2.对比反衬,骈散结合。‎ 文章第三、四两段,写景一暗一明,对比鲜明。如从天气状况看,一边是淫雨霏霏、阴风怒号,一边是春和景明;写迁客骚人的反应,一悲一喜:悲则“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喜则“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这些对比描写正好反衬出了下文“古仁人”的旷达胸襟,突显了文章的主旨。从句式上看,本文多用骈句、排比句,对仗工整,节奏明快;间或穿插散句,又使文章摇曳多姿。‎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请以《我的悲喜》为题,口述写作思路。注意说清楚会详写什么,略写什么,要突出的中心是什么。‎ 教学板书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教学反思 对于文言文课文,理解文章字词句意还是首位。为了让学生在感受文章语言美、意境美的同时又能识记理解文章的字句,我还是使用一贯的方法:多读,多思考。‎ 本课的教学中,我一方面注意了文言文基础知识的夯实,另一方面,在内容的理解、主题的挖掘、语言特色的理解等方面,也都做到了启发引导。‎ 方法指导:‎ 如何分析文言文语段中蕴含的情感 175‎ 文言文往往在字里行间渗透着强烈而真切的感情,以此来打动读者,更好地表现主旨。如《岳阳楼记》一文中,写“春和景明、波澜不惊”的美好明丽春色,突出了迁客骚人“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喜洋洋的心情。分析文段中蕴含的人物情感,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之一,主要考查对作品的理解感悟能力。通常考查题型有:1.找出表达作者某种情感的句子;2.试分析语段中蕴含着人物怎样的情感。‎ 此类题的答题技巧是:‎ ‎1.在疏通文意、反复阅读的基础上,找出语段的中心句或关键句。‎ ‎2.根据语境,体会关键句丰富的内涵,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从探究作者的写作目的入手,再联系相关的背景资料,结合作品主旨,体会语段中蕴含的人物情感。‎ 素材积累:‎ 岳阳楼名联 我每一醉岳阳,见眼底风波,无时不作;人皆欲吞云梦,问胸中块垒,何时能消?‎ ‎——欧阳修 放不开眼底乾坤,何必登斯楼把酒;吞得尽胸中云梦,方可对仙人吟诗。‎ ‎——王褒生 去老范一千年,后乐先忧,几辈能担天下事?揽太湖八百里,南来北往,孤帆曾作画中人。‎ ‎——易实甫 风物正凄然,望渺渺潇湘,万水千山皆赴我;江湖常独立,念悠悠天地,先忧后乐是何人?‎ ‎——杨度 ‎11醉翁亭记 课题 醉翁亭记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175‎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文意梳理、整体感知;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教 学 目 标 ‎1.掌握文章重点字词;结合注释疏通文意。(重点)‎ ‎2.感受文章流畅婉转、抑扬错落的语言特点;发挥想象,体会文章所构造的优美意境。(难点)‎ ‎3.感受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旷达开阔的胸襟。‎ 课 前 预 习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吉州永丰(现在江西永丰)人。是我国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散文创作成就最大,也擅长诗词,散文明畅简洁,诗词婉约淡雅。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 写作背景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范仲淹遭谗离职,欧阳修上疏替他分辩,得罪了当权派,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知州。被贬后,欧阳修心情郁闷,经常去滁州城西南10里的琅琊山游玩,并与山寺中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庆历六年(1046年),智仙建亭于琅琊山酿泉旁,以为游息之所。欧阳修登亭“饮少辄醉”,故给它取名为“醉翁亭”,并写下了《醉翁亭记》这篇流芳千古的美文。‎ 读准字音 环滁(chú) 琅琊(yá) 林壑(hè) 辄醉(zhé)‎ 林霏(fēi) 阴翳(yì) 酒洌(liè) 山肴(yáo)‎ 野蔌(sù) 觥筹(ɡōnɡ) 伛偻(yǔ lǚ) 颓然(tuí)‎ 暝(mínɡ) 弈者胜(yì) 射者中(zhònɡ)‎ 重点实词 林霏开:霏,弥漫的云气;开,消散,散开。‎ 临于泉上者:居高面下。‎ 泉香而酒洌:清。‎ 杂然而前陈者:杂然,错落的样子;陈,陈列、摆开。‎ 觥筹交错:交互错杂。‎ 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翳,遮盖。‎ 175‎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茂盛的样子。‎ 宴酣之乐:尽情地喝酒。‎ 野芳发而幽香:芳,香花;发,开放。‎ 云归而岩穴暝:归,聚拢;暝,昏暗。‎ 翼然:像鸟儿张开翅膀的样子。‎ 颓然:原指精神不振,这里形容醉态。‎ 古今异义 醉翁之意不在酒(古义:情趣 今义:意思,含义)‎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古义:离开 今义:到、往)‎ 颓然乎其间者(古义:醉醺醺的样子 今义:精神不振的样子)‎ 野芳发而幽香(古义:香花 今义:芳香)‎ 佳木秀而繁阴(古义:茂盛 今义:美丽)‎ 一词多义 临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动词,居高面下,由上看下)‎ ‎ 临溪而渔(动词,到)‎ 归 云归而岩穴暝(动词,聚拢)‎ ‎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动词,回去)‎ 秀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形容词,秀丽)‎ ‎ 佳木秀而繁阴(形容词,茂盛)‎ 而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连词,表承接)‎ 朝而往,暮而归(连词,表修饰)‎ 而不知人之乐(连词,表转折,却)‎ 也 环滁皆山也(表陈述)‎ 在乎山水之间也(语气助词,无实义)‎ 太守自谓也(表判断)‎ 乐 山水之乐(名词,乐趣)‎ ‎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形容词,欢乐)‎ 之 醉翁之意不在酒(助词,的)‎ ‎ 名之者谁(代词,它)‎ 词类活用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名词做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名之者谁(名词做动词,命名、取名)‎ 175‎ 太守宴也(名词做动词,设宴)‎ 环滁皆山也(名词做动词,环绕着)‎ 临溪而渔(名词做动词,钓鱼,打鱼)‎ 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动词做名词,伛偻,驼背弯腰的老人;提携,用手搀扶的小孩)‎ 山行六七里(名词做状语,沿着山路)‎ 杂然而前陈者(方位名词做状语,在前面)‎ 文言句式 判断句:‎ 环滁皆山也(“……也”,表判断语气)‎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者……也”,表判断语气)‎ 倒装句:‎ 至于负者歌于途(介宾结构后置,“歌于途”即“于途歌”)‎ 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介宾结构后置,“述以文”即“以文述”)‎ 省略句:‎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省略介词,应是“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 新课导入 被誉为“天下第一亭”的醉翁亭位于琅琊山半山腰的古道旁,是上琅琊寺的必经之地。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游览醉翁亭,作一次滁州之旅,涤荡心中的芜杂,感受那“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的迷人风光;跨越时空,与圣贤会晤,感受那份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 新课展开 ‎【朗读课文,读通读顺】‎ 朗读时要注意21个“也”字,读起来语气不尽相同:(1)陈述;(2)肯定;(3)感叹(用于直抒胸臆)。朗读时,应通过上述语气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到“也”字后面应有较长的停顿。‎ 朗读时还要注意25个“而”字,读时应分辨轻重。一般来说,凡表示转折或递进意味的都要重读。如: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凡作为连接词语的“而”和有调整音节作用的“而”,则可以轻读。如:朝而往,暮而归。‎ 此外,还要注意骈散结合的句式,读时节奏要富于变化,悦耳动听。‎ 175‎ ‎【通读课文,理清思路】‎ 第一部分(1):醉翁亭的地理位置及名字的由来。‎ 第二部分(2):山间朝暮,四季景色。‎ 第三部分(3、4):太守与民同醉同乐的情景。‎ ‎【研读第一段,欣赏醉翁亭】‎ ‎1.总领全文的是哪一句?‎ 环滁皆山也。‎ ‎2.划分段落内部层次,理清文脉。‎ 这段总写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和它的得名。‎ 分两层:第一层写环境并点题:环滁皆山→西南诸峰→琅琊(鸟瞰)→酿泉(由俯到仰)→醉翁亭(自下而上,点题)。‎ 第二层写亭的得名:建亭者→名亭者→乐(题眼,主线)。‎ ‎3.分析第一层的写景方式。‎ 自远而近,从大环境写起,层层渲染,步步推进,一步步把读者带入佳境,并交代了下文的游乐路线与环境。‎ ‎4.解释“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含义。‎ 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后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研读第二段,欣赏琅琊山】‎ 第二段描写山间朝暮之景,作者是怎样安排的?‎ 利用时间推移,采用了先分别描写,后总收说明的方式。分写:从早到晚,“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总收:“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描写四时之景,也采用这种方式。分写:由春到冬,“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总收:“山间之四时也”。‎ ‎【研读第三段,欣赏官民同游】‎ ‎1.第三段写什么?可分为哪几层?段首的“至于”有什么作用?‎ 写滁人、宾客、太守游琅琊山的情形。‎ 可分为四小层。分别是“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其中“太守醉”是全段核心,其他都是陪衬,写“醉”也是写“乐”。‎ 用“至于”一词表示这一层的内容跟前一层是并列关系。‎ 175‎ ‎2.为什么在写“太守宴”前要先写“滁人游”?‎ 为了给“太守宴”创设一个欢乐的氛围,并蕴含着作者与民同乐的旨趣。‎ ‎3.这一段的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用三个并列的层次来突出最后一个层次。在大小环境和众多人物中突出太守。‎ ‎4.滁人欢乐的情状全是从太守眼中看出的。从写滁州百姓之乐中,可以体会出什么内涵?这其中有没有太守之乐在里边?‎ 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纵情山水。“滁人游”写得有声有色:有歌声和呼应声,有负者和行者,有老人和孩子,百姓如此兴高采烈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而这又跟太守励精图治有关。太守为此而乐,也为能与民同乐而乐。这是他的政治理想。‎ ‎【研读第四段,欣赏众人归】‎ ‎1.太守、众宾为何而“乐”?‎ 太守: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与民同乐。众宾客:从太守游而乐。‎ ‎2.如何理解“太守之乐其乐”?‎ ‎“太守之乐其乐”是点睛之笔。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复杂的感情,既包含娱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欢乐,也包含看到自己的政绩——政通人和后的欣慰。“太守之乐其乐”是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的反映。‎ ‎【诵读全文,整体感悟】‎ ‎1.本文写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1)写亭的环境:从远到近。‎ ‎(2)写山间之朝暮:从早到晚。‎ ‎(3)写山间之四时:从春到冬。‎ ‎(4)写宴饮场面:从外到内。‎ ‎2.本文写景上有什么特色?‎ 写景与抒情相结合。写亭的环境:用“林壑尤美”“蔚然而深秀”表现亭子令人赏心悦目的外景;又用“水声潺潺”“峰回路转”表现亭子清幽的环境;接着写亭的近景,用鸟翼作比,有凌空欲飞之意;然后借解释亭名直抒胸臆,道出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奠定全文写景抒情的基调。‎ 175‎ ‎3.这篇文章写了三种乐:山水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山水之乐、游人之乐的描写同太守之乐有什么关系?‎ 作者描写山水之乐、游人之乐是对太守之乐的陪衬。写山水之乐,是表现他贬官谪居滁州后,寄情山水,排遣愁怀的生活态度。写游人之乐,为的是从“众宾欢”中反衬自己的乐,因为享受山水之乐的是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纵情山水,这是非同寻常的。太守之乐境界最高,太守既能知“禽鸟之乐”,又能乐“游人之乐”;既能“同醉”,又能“自醒”;还能体察万物,反思人情,写文章来记述其事。‎ ‎【理解文章,把握主旨】‎ ‎1.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这篇优美的山水游记通过描写醉翁亭的秀丽环境、自然风光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2.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乐”,描写景物时又着眼于一个“醉”,作者是怎样把“醉”与“乐”统一起来的?‎ ‎“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 写山中朝暮和四时之景并点出“乐亦无穷”,但这种乐趣,是人人都能体会到的,还不算奇。待到“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时,“乐”的内涵就加深了。因为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表现了“与民同乐”的乐趣。‎ 文中用“太守醉”结束欢乐场面,说明“醉翁之意”何止“在乎山水之间”,同时也在于一州之人。到全文结尾处,更用“醉能同其乐”一句将“醉”和“乐”统一起来,画龙点睛般地勾勒出全文的主旨。‎ ‎【课堂讨论,拓展延伸】‎ ‎1.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来看,两人的思想有什么共同之处?‎ 两人都有被贬的政治遭遇,但“不以己悲”,都有“忧民”及“与民同乐”的思想,具有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 ‎2.联系本文谈谈为官者怎样才能做到“与民同乐”?‎ 为官者要树立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像欧阳修那样,抛弃个人荣辱,胸襟豁达,时刻以人民疾苦为念,“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把百姓是 175‎ 否同意、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衡量自己业绩的标准,以高尚的人格切实和切实的行动解决人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人民谋福利,创造出人民满意的业绩。‎ 写作方法运用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1.层次清晰,脉络分明。‎ 本文采用叙事说明的笔调,层次清晰,脉络分明。如,全文用了21个“也”字,每一个“也”字不仅帮助煞尾,还成了文意转折的标志。这样文随意转,层层道出,织成了一篇锦绣文章。再如,除第一段,每段一开头都有领起词语,引出下文。从“若夫”到“至于”再到“已而”,展开了从景物到游乐再到归来的一幅画卷。‎ ‎2.骈散结合,相映成趣。‎ 文中大量地运用了骈偶句,加强了韵律美。像“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这样的句子,出语自然,浑然天成,给文章增添了华丽之美。文中用了21个“也”字,用了25个“而”字,把诗一样齐整的句子断开,让它具有散文的韵味。这样整散结合的句子,使文章既有诗的意境,又有散文的美感。如“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去掉“而”字,就变成诗句;加上“而”字,就变成了文句。“而”字的使用,加强了回环咏叹的意味。‎ ‎【方法运用,片段作文】‎ 请以《秋》为题,完成一个片段作文。注意长短句穿插使用。‎ 教学板书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教学反思 文言基础知识积累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也是理解文意的关键所在。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175‎ ‎,用在文言文的学习上,更是效果显著。因此,我安排了大量的朗读训练。尤其是教学生把握节奏、重音、停顿,对疏通文意大有裨益。‎ 课前作业设计,既能节省课时,增大课堂的容量,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合作互助精神。让学生既能体验自己学习成功的快乐,又能品尝帮助别人的喜悦。而且整个教学活动都是在师生互动中进行,可使师生关系变得十分融洽,让师生在课堂中融为一体,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 方法指导:‎ 文言比较阅读中如何探究结果 文言比较阅读是一种联系课内外知识、促进同学们学会知识迁移的重要形式。它可以是课内两篇(段)文言材料的比较阅读,也可以是课内外各一篇(段)文言材料的比较阅读。用来比较的选段,也可能不止是文言文篇段,还可能将古诗词,甚至是现代文与文言文篇段结合起来考查。其中,比较阅读文言文篇段并写出探究结果是常见的考查方式之一。‎ 此类题的答题技巧是:‎ ‎1.初读文言语段,浏览全文,疏通文意,整体把握主要内容。‎ ‎2.落实题目要求和比较的内容,反复阅读相关文字,从与之相关的语句分析和试题的考查点入手,逐项进行“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找准答题的切入点。‎ ‎3.联系全文,整体分析,按题目要求将比较阅读的结果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素材积累:‎ ‎“怕后生笑话我”‎ 夜深了,欧阳修灯下伏案,专心致志地修改自己的文章。他的夫人打趣地说:“你又不是学生,还这样认真改。难道是怕先生责怪吗?”欧阳修说:“我写文章是要给后生们看的,所以这样认真修改,是担心文章里还有什么毛病,怕后生笑话我呀!”‎ ‎12* 湖心亭看雪 175‎ 课题 湖心亭看雪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教 学 目 标 ‎1.反复诵读课文,质疑、解疑。(重点)‎ ‎2.朗读课文,品味雪后西湖奇景,体会白描的写景手法。(难点)‎ ‎ 3.赏析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重点)‎ 课 前 预 习 作者简介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现在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传世。‎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陶庵梦忆》卷三(中华书局2008年版)。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后,大举南下。张岱避居浙江剡溪山。在此期间,他写下了《西湖梦寻》和《陶庵梦忆》,书中主要追忆了当年风月繁华、故朝往事,凡记叙过去的行踪皆用明朝纪年。《湖心亭看雪》就是出自回忆录《陶庵梦忆》,文章一开头就用“崇祯五年十二月”交代游览时间,沿用明代纪年,是有着深刻含义的,以此说明在作者心目中明朝始终是没有灭亡的。作者向我们描绘出这么一个冰清玉洁、凝静清绝的西湖雪景,其实也是描写明亡后,他自己作为忠明的遗民孤独冷清的心境。‎ 读准字音 拏(ná) 更定(ɡēnɡ) 毳衣(cuì) 雾凇(sōnɡ)‎ 一芥(jiè) 喃喃(nán) 铺毡(zhān) 强饮(qiǎnɡ)‎ 崇祯(chónɡ zhēn) 沆砀(hànɡ dànɡ) 更有此人(ɡènɡ)‎ 古今异义 余住西湖(古义:我 今义:剩下)‎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古义:还 今义:更加)‎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古义:竭力,尽力 今义:勉强)‎ 175‎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古义:酒杯 今义:像霜雪的颜色,跟“黑”相对)‎ 一词多义 白 上下一白(白色)‎ ‎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酒杯)‎ 大 大喜曰(副词,非常)‎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形容词,跟“小”相对)‎ 一 上下一白(副词,全,都)‎ 长堤一痕(数词,一)‎ 绝 湖中人鸟声俱绝(动词,消失)‎ ‎ 佛印绝类弥勒(副词,极)‎ 更 是日更定矣(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 ‎ ‎ 时)‎ ‎ 更有痴似相公者(副词,更加,还)‎ 词类活用 大雪三日(名词做动词,下大雪)‎ 拥毳衣炉火(名词做动词,带着火炉)‎ 客此(名词做动词,客居)‎ 文言句式 判断句:‎ 是金陵人(“是”表判断)‎ 省略句:‎ 见余,大惊喜(“见”前面省略了主语“两人”)‎ 倒装句:‎ 更有痴似相公者(状语后置,应为“更有似相公痴者”)‎ 新课导入 有人说,西湖观景,晴景不如雨景,雨景不如雾景,雾景不如月景,月景不如雪景。在前人的笔下西湖的阴晴风雨已经被描绘得变幻多端,摇曳生姿了。西湖的雪景又将有怎样一番动人的意蕴呢?今天,我们就跟随着张岱去湖心亭看雪,去领略西湖的雪景。‎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叙事是本文的线索,请在文中找出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175‎ 新课展开 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之后的更定时分 地点——西湖湖心亭 人物——作者、两个金陵人(舟子、小童)‎ 事件——看雪 ‎2.文中写雪的句子是什么?‎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感悟精彩句子】‎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1.这段景物描写虽只有两句话,但写得很美,意蕴也很深远。请你结合朗读体会,细细品味它的美,分别说说它们美在哪儿?‎ 前一句作者连用三个“与”,生动地写出了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写的是由上到下的全景,突出天地茫茫,阔大辽远之势,即着眼于“大”字。‎ 后一句作者变换角度,连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由大到小,由远到近,不仅表现了视线的移动,景色的变化,而且暗示了小船在夜色中缓缓行进,展现了一个微妙而变幻的意境,给人一种似有若无,依稀恍惚之感。突出“小”字。‎ ‎2.“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这些语言生动形象吗?‎ 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湖中雪景之美,这种写作方法就称之为白描。‎ ‎【课堂讨论,拓展延伸】‎ ‎1.本文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况且文章末尾还出现了舟子,显然不止一人,这与“独”是不是相矛盾?‎ 作者去赏雪,带着闲情雅致去了,在作者心里,这里只有他自己,他忘乎所以,忘记一切俗念,只想着赏雪,这是一种脱俗的想法,所以“独”字表现了他的超凡脱俗。他认为舟子不可能跟他志趣相投,也进不了他的内心,舟子对“相公”的行为和心中所想是不理解的,也是不可能理解的,“独”字表现他的孤傲清高。‎ ‎2.如何理解文中“莫说相公痴”中的“痴”,他的“痴”表现在何处?‎ ‎(1)“痴”于行:不寻常的天气,不寻常的时间,不寻常的行踪。是日更定矣,独往湖心亭看雪——与众不同、不随流俗。‎ 175‎ ‎(2)“痴”于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人生天地间如“沧海一粟”,既痴迷,又倍感孤寂落寞。‎ ‎ (3)“痴”于情: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他乡遇知己,天涯遇知音。‎ ‎【把握文章主旨】‎ 如何理解本文的主旨?‎ 本文描写了湖亭心悠远脱俗的雪景,叙写了湖心亭的奇遇,叙事、写景、抒情有机结合,表达了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 写作方法运用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1.运用白描手法,生动传神。‎ 白描手法就是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神的一种写作手法。全文一百多字,写湖、写雪、写人,又交代游湖的始末,文字极其简练。如本文中的“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描绘出景物的形与神,长与短,点与线,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人与自然共同构成富有意境的艺术画面,悠远脱俗,物我合一。‎ ‎2.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 叙事是行文的线索,作者用极简的笔墨叙述了自己的游踪,然后抓住夜色中雪景的特点,把景物最打动人的地方表现出来,景中含情。湖心亭巧遇虽属叙事,但重在抒情。因意外遇到两个赏雪人而惊喜,短暂的相遇都很畅快,随之而来的分别不免伤感,但遇到志趣相投的人又让他释然。情绪的变化都与“看雪”有关,是“看雪”行踪的延伸。从景的角度转变为从人的角度写景,将人与景有机地结合起来。‎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试用白描手法,描写一下秋日的枫林。(200字左右)‎ 175‎ 教学板书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痴”为切入点。在整体感知中,找到关键词“痴”,然后通过找“痴行”、赏“痴景”、 识“痴客”三个步骤体会作者的“痴心”。对文中描写雪景的句子“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进行重点赏析、品读,在读中自然引出白描的手法,顺势引申,学而致用。通过有效的朗读指导,学生朗读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并在朗读中较好地体会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多媒体运用力求简单有效,起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方法指导:‎ ‎ 体会文章中作者的心境 分析作者的心境或情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抓景物特点。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是作品常用的手法,分析景物特点,对理解作者心境至关重要。‎ ‎(2)抓关键词。作品中有些词语或暗示或直接点明了作者的情感,阅读时要注意。‎ ‎(3)联系生平。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情感往往通过其作品表达出来,在平时的学习中对这方面知识的积累很重要。‎ 素材积累:‎ ‎ 西湖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玉龙和金凤在银河边的仙 175‎ 岛上找到了一块白玉,他们一起琢磨了许多年,白玉就变成了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颗宝珠的珠光照到哪里,哪里的树木就常青,百花就盛开。但是后来这颗宝珠被王母娘娘发现了,王母娘娘就派天兵天将把宝珠抢走,玉龙和金凤赶去索珠,王母不肯,于是就发生了争抢,王母的手一松,明珠就降落到人间,变成了波光粼粼的西湖,玉龙和金凤也随之下凡,变成了玉龙山(即玉皇山)和凤凰山,永远守护着西湖。‎ ‎13诗词三首 课题 诗词三首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教 学 目 标 ‎1.准确并有感情的诵读诗词,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背诵古诗词。(重点)‎ ‎2.品味感悟诗词中优美意境,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 ‎ 3.品味并赏析古诗名句。(重点)‎ 课 前 预 习 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酒仙”“谪仙人”等称呼,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其作品天马行空,浪漫奔放,意境奇异,才华横溢;诗句如行云流水,宛若天成。‎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中期著名的诗人、哲学家、文学家、诗人,有“诗豪”之称。刘禹锡的咏史诗十分为人称道,这些诗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表现了他阅尽沧桑变化之后的沉思,其中蕴含了很深的感慨,如《乌衣巷》《石头城》等都是名篇。‎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文学家、词人、诗人,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他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三苏”。‎ 175‎ 写作背景 ‎《行路难》:本诗选自《李太白全集》卷三(中华书局1972年版)。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被世人称作“诗仙”,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入京后,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李白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地写下了此篇《行路难》。‎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本诗选自《刘禹锡集》三十一(中华书局1990年版)。刘禹锡被贬到外地做官,二十三年(实则二十二年)后应召回京。途经扬州,与同样被贬的白居易相遇。同是天涯沦落人,惺惺相惜。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在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平。于是刘禹锡写了这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赠白居易。‎ ‎《水调歌头》:本词选自《东坡东府笺》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代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至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趁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读准字音 金樽(zūn) 珍羞(xiū) 投箸(zhù) 塞川(sè)‎ 柯(kē) 畔(pàn) 暂(zàn) 长精神(zhǎnɡ)‎ 阙(què) 琼楼(qiónɡ) 婵娟(chán)‎ 175‎ 辨清字形 理解词语 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直:同“值”,价值。‎ 今安在:如今身处何方。‎ 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两万钱)。形容酒美价贵。‎ 云帆:高高的帆。‎ 酬: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 长精神:振作精神。长,增长,振作。‎ 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 归去:回到天上去。‎ 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弄,玩弄;欣赏。‎ 何:为什么。‎ 婵娟:本义指妇女容颜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月亮。‎ 新课导入 诗歌常常用最精炼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发复杂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出自名家之手的三首古诗词,这些作品通过精练的语言要表达怎样的内涵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诗词优美的意境,来品味我国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吧!‎ 新课展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要求听清字音、节奏。‎ 朗读方法:力求使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重音。把握节奏。节奏划分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按音节划分,一种按意义划分。按音节划分,七言诗一般分四个音节。读出重音。所有的韵脚都应重读,关键词语要重读,以体现诗歌语言的音韵美。‎ ‎2.请两位同学播放课前自行制作的配乐朗诵带,其余学生听读并点评。‎ ‎3.学生练读,全班齐读。‎ 175‎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再读诗词,梳理诗句内容。‎ ‎《行路难》(其一)‎ 前四句:设宴;五六句:象征仕途的艰难;七八句:用典故,表示对前途仍抱有希望;后四句:抒情。‎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首联:表现辛酸,愤懑不平;颔联:悲悼旧友,感叹变迁 ;颈联:新贵得意,悲叹身世;尾联:意志不衰,坚忍不拔。‎ ‎《水调歌头》‎ 上阕:月下饮酒;下阕:对月怀人。‎ ‎【品味亮点词语】‎ ‎1.“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停、投、拔、顾”四个连续动作,有什么表达效果?‎ 形象地表现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2.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和“弃置身”表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贬地之荒凉,贬时之漫长。痛苦而又孤寂。‎ ‎【感悟精彩语句】‎ ‎《行路难》(其一)‎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 描写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诗人悲愤、失望的心情。‎ ‎2.理解诗中引用“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一典故的意义。‎ 一是引用了姜太公渭水河边垂钓,遇周文王,被重用的典故;二是引用了伊尹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旁,不久受到国君重用的典故。诗人的用意是为了表明他虽遭权贵的排挤,但对从政仍有所期待,仍希望有一天会被朝廷起用,为国家做出一番事业。‎ ‎3.联系全诗,谈谈你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的理解。‎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我相信仍将会有一天,我一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也就是说:总会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突出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远大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实现愿望的坚定信念。‎ 175‎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怎样的现状?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 用典。写回乡所见,人事俱非,今昔对比,恍如隔世。面对此景诗人百感交集,不胜感慨。 ‎ ‎2.颈联写的是什么意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原意是表达对现实的愤懑:“沉舟”“病树”自比遭贬;“千帆过”“万木春”则比喻被贬后,新贵们仕途得意。但这两句诗在客观上饱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充满哲理,或可理解为诗人心胸豁达。‎ ‎3.结合标题说说尾联有什么用意?‎ 回应题目,答谢友人并与之共勉,表现诗人虽遭遇挫折而意志不衰,积极乐观的思想境界。 ‎ ‎《水调歌头》‎ ‎1.词的小序有什么作用?‎ 透露了写作本词的时间和目的。‎ ‎2.“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写出了诗人怎样的矛盾心理?‎ 不愿回朝廷做官,讨厌那里的党派相争,勾心斗角;又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孤单冷清。‎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词人怎样的祝愿?‎ 祝愿离别之人都能身体健康,共同欣赏月光。‎ ‎4.赏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词。‎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关于祝福而流传千古的名句。作者唯愿离别的人们各自珍重,远隔千里,共浴月光,一同欣赏中秋明月之夜美好的景色,表达了他能够不为离愁别苦所束缚的乐观思想。‎ ‎【把握文章主旨】‎ 理解每首诗表达的诗人的情感。‎ ‎《行路难》(其一):诗人以行路难来描写人生路上的坎坷,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懑,同时表达了诗人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175‎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通过写自身的坎坷遭遇和无限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进取精神。‎ ‎《水调歌头》:作者因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弟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但他没有陷入消极悲观的情绪中,而是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以及对生活抱有的美好希望。‎ 写作方法运用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行路难》(其一):‎ 巧妙的比兴手法。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引用吕尚、伊尹的历史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悲愤、苦闷、同时又执着于远大理想的思想感情。‎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巧妙的结构。结构巧妙,时间由过去到现在和未来,情调由低沉到高昂,波澜起伏,发展极其自然。‎ ‎2.引用历史典故。第二联借向秀、王质的典故表达怀念亡友的悲痛心情和对岁月蹉跎的感慨,自然贴切。‎ ‎《水调歌头》:‎ 想象奇特,境界旷远,极富浪漫色彩。在这首词中,作者运用大胆的想象,勾勒出一幅皓月当空、亲人相隔千里、孤高自诩的画面,把自己的人生态度和神话融为一体,在月的阴晴圆缺中渗入了浓厚的哲理意味。全词虽有感伤情调,但此人的豁达胸襟处处可见,全词抒发现实感受,又充满浪漫情怀,意境优美。‎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根据下文的开头,发挥联想和想象,续写文章。‎ ‎ “中秋的夜晚,凉风习习,我坐在阳台上,望着明亮的月亮……”‎ 示例:中秋的夜晚,凉风习习,我坐在阳台上,望着明亮的月亮,思绪万千,我的思绪飞过千山万水,来到了宝岛台湾,那里的亲人们是不是也在欢度中秋呢,他们是不是也在仰望着中秋月思念大陆的亲人呢?我的思绪又飞到了城市的角落里,建筑工地上的工人师傅们也在吃着月饼,话着中秋吧!可是他们的心里又是那么的孤寂,毕竟没和亲人们在一起共赏一轮圆月……‎ 175‎ 教学板书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教学反思 ‎ 对于古诗词的教学,“诵读、感悟、品味”是最重要的,所以古诗词教学最大的心得就是正确指导了学生诵读、背读;让学生在联想中感受诗词的意境和主旨,通过反复诵读名句,品味名句中包含的所有信息,理解诗词的意境和主题思想。‎ 写作 议论要言之有据 ‎【目标导航】‎ ‎1.能围绕着观点搜集材料,使其言之有据。‎ ‎2.使用材料时,确保材料的准确性,经得起推敲。‎ ‎3.确保材料的丰富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第一课时进行作文指导与写作,第二课时进行批改、评讲、修改。‎ 175‎ ‎ 了解作文文题,熟悉作文要求,搜集相关素材,为习作做准备。‎ 一、议论类文章中的论据,需要平时多积累。要做自己的“书记官”,关注生活,关心时事,多读书看报、勤动笔、多积累。比如,在自己的练笔本中开辟一个“素材库”专栏,把平时生活或阅读中发现的典型事例、统计数据、名言警句、精辟见解等,及时摘录下来,并按内容进行分类。‎ 二、《论语·为政》中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自古就是一种美德。欺诈、造假等不讲诚信的现象历来为人们所深恶痛绝。请以《谈诚信》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600字。‎ 三、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先天下之忧而忧”,而有的人却说,如果连自己的“忧”都没有处理好,怎么去“忧”天下?对此你怎么看?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600字。‎ ‎【新课导入】‎ 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曾经说过:“空袋子难以直立。”这句话本是他作为科学家的角度,说明只有理论而没有实验的论证是不行的。推而广之,论据是议论文中支撑论点的有力依据,议论文中论据选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议论文的成败。只有言之有据,才能使议论文有理有据,有较强的说服力。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议论文中的论据。‎ ‎【写作要求】‎ ‎1.要表明自己的观点,言之有理。‎ ‎2.选择与观点一致的材料,最好既有事实论据,也有道理论据。‎ ‎3.根据你的观点和材料列一个提纲,与同学交流,互相补充论据,在此基础上完成作文。‎ ‎【技法点拨】‎ ‎ (一)围绕着“写作实践”第二题。‎ ‎1.围绕着题目要求,确定本次写作的话题就是“诚信”,然后围绕着这一话题先摆明自己的观点。‎ ‎2.围绕着“诚信”选择事实论据,包括讲诚信的历史或现实事件;也可以选择道理论据,包括名人名言、警句、古诗名句等。‎ 175‎ ‎3.要学会围绕着论据进行分析,能够从事实或道理论据中发散引申,能够很好地为论点服务。‎ ‎ (二)围绕着“写作实践”第三题。‎ ‎1.先摆明自己的观点:对材料中所说的忧乐观是赞成还是反对。‎ ‎2.围绕着自己的观点,选择相应的材料,最好既有事实论据,又有道理论据。‎ ‎3.学会对使用的事实和道理论据进行分析,尤其注意材料罗列的逻辑顺序,层进式的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让读者值得信服。‎ ‎4.全文可以采用一般议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思路,确保文章结构的完整性。‎ ‎【范文引路】‎ 谈诚信 身不正,不足以服,言不诚,不足以动。 ‎ ‎——题记 诚信,最早起源于《礼记·祭统》:“是故贤者之祭也,致其诚信,与其忠敬”。意思是有才能的人用祭祀来表达诚信,忠心和敬仰。说明从古至今,诚信是一种令人敬仰的品质。‎ 商鞅任秦公之相时,欲为新法,立三丈之木于南门,招有志之士搬此木于北门,且给予十金,百姓感到奇怪不敢理会,直到五十金,才有胆大者扛起木头,商鞅立刻给五十金为表明诚信不欺,最后百姓开始信任朝廷,变法得以成功。周幽王却用烽火戏诸侯,只为换褒姒一笑,再也无法令诸侯信任,最终国亡。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情,戏玩“狼来了”的游戏。前者变法成功,国力日益强盛;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这证明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言而无信则自取灭亡。‎ 汉朝季布,以诚信称于世,有谚语云:“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即得季布一句话,比金子还贵重,季布跟随项羽战败,被刘邦通缉,因得多人保护,使之平安渡过难关,最后季布凭着诚信受到汉王朝的重用。只有诚信待人,才能被人诚信以待,多一份诚信,有时候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有曾子杀猪,从小教导孩子诚信,说话算话。有韩信报恩,虽成为著名将领,封为楚王,但不忘报恩。画家李若禅烧画来完成对老友的承诺。华盛顿虽砍一棵父亲心爱的树,却用诚信换得父亲原谅……‎ 现实中有许许多多善良的人们严守诚信的原则,也有不少人违背良心违反诚信。严守诚信的人虽不是事事顺利,却最终因为他的诚信而获得幸福。违背诚信的人虽有时能投机取巧受益,却最终会受到命运的报复。‎ 175‎ 可以说诚信是人的立身之本,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石,建立诚信的社会,从现在做起,从每个人做起,从我做起。请背好诚信行囊,抓牢诚信行囊,人生路上的步履才能更平稳,更坚实。‎ 撒旦的谎言肯定会被揭穿,天以诚信为绷带,医好飞翔的翅膀,诚信不可抛是法宝,更是道德底线。‎ ‎——后记 ‎ 本文以诚信的起源开篇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论证,最后得出“可以说诚信是人的立身之本,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石,建立诚信的社会”的结论。文章行文富有特色,既有题记,又有后记,前后呼应,富有文学色彩。文中列举的实例较多,都是典故,有较强的说服力。是一篇优秀的议论文习作。‎ 上网利弊,事在人为 网络,一个科技发展的产物,也是信息时代的标志。作为我们中学生,理所应当对其进行追求、探索。这尽管是一个虚拟的空间,但它的方便、快捷、灵活等多种优点,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给予了我们遨游的空间。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想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坐在家中即可浏览众多网上图书馆丰富的图书收藏;几秒钟内,便可收到相隔万里的来信,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各地各种详细的、自己想知道的信息;通过各学校开办的远程教育网了解更多的知识等等。正由于网络的这些优点,才受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的青睐。‎ 但又有许多人认为中学生上网弊大于利。的确,网络是一个复杂的东西,它的内部充满各种信息,像反动、暴力、色情,这类鱼龙混杂的东西太多了,我们中学生自制能力有限,实在难以抵御网络的诱惑力。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不完全统计,以学习为主要目的上网的中学生,美国占总数的20%,英国为15%,中国仅仅为2%。这惊人的对比,充分地说明了中学生的自制力薄弱。‎ 但网络好像刚出生的婴儿,谁也说不准,他长大后会成为社会的栋梁,还是社会的“蛀虫”?但它终究是需要细心的扶持的,只有经过正确的教育 175‎ ‎、指导,他才会长大成人,为国家、社会做出贡献。中学生上网的人数很多,受到不良影响的并非全部,毕竟只是一部分,甚至只是一小部分。若干年前,毛泽东曾经说:打开窗子,清凉空气进来的同时,苍蝇也可能飞进来,但我们不能为了拒绝苍蝇,就不开窗子,不让清凉的空气进来。这个比喻很恰当、很形象地阐明了这个道理,谁都不会因噎废食的。后来我们使用了纱窗,就既拒绝了苍蝇,又能吸收清凉空气了。所以事在人为呀!上网的利弊取决于个人的行为,只要我们不靠近那些毒害人思想的网站,合理安排好上网时间,自然也就不会受到不良影响了。如果是用于打电子游戏,不分昼夜,肯定是弊;如果用于学习,那肯定是利。‎ 本文是一篇短小精悍的议论文:开门见山提出观点,然后列举了网络的种种优点 ,有气势有分量地证明了自己观点的正确性。接着摆出对立的观点,又通过两个形象恰当的比喻(自创一个,引用伟人的话一个)驳倒了对方的观点,有破有立,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1.当堂作文。‎ ‎2.推荐作文评讲。‎ ‎(1)同桌互评。(2)教师点评。‎ ‎1.布置作业:同桌间互换作文修改。‎ ‎2.将推荐的佳作打印出来贴在班级作文园地展览,供大家分享。‎ 本堂课可结合课本中具体的文题,通过课件展示可以使用的事实和道理论据,让学生进行筛选、加工,经过小组讨论,共同组成一篇完整的议论文,然后在全班内交流展示,共同学习、共同纠错。这样,学生不仅有了动手、动脑的机会,而且还能在交流中了解哪些素材可用,哪些素材不可用,素材怎样组合才最为有效,培养了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和组织议论文写作的能力。‎ ‎14 故 乡 课题 故乡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175‎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教 学 目 标 ‎ 1.帮助学生理解小说中的景物描写及作用,把握人物形象。(重点)‎ ‎ 2.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和运用对比突出小说主题的写法,理解小说中议论的作用。(难点)‎ ‎ 3.引导学生认识封建等级观念造就的人与人之间感情上的隔膜,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重点)‎ 课 前 预 习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5月,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其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坟》等。‎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呐喊》(《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故乡》的取材源于鲁迅1919年12月回故乡的亲身经历。1919年8月,鲁迅在北京买下了西直门内八道湾11号的住宅,结束了长期的会馆生活。同年12月,鲁迅回到故乡绍兴接母亲及家眷到北京。在故乡期间,鲁迅与同族十多户人家共同卖掉新台门故宅。这期间,他幼年的伙伴、农民章闰水特地从海边农村进城来探望鲁迅。章闰水年纪刚过三十,却已满脸皱纹,面容憔悴。他向鲁迅讲述了在农村做人总是难,一点东西拿出去卖总是要捐几回钱的悲惨处境,引起了鲁迅的深切同情。‎ 这次回故乡,鲁迅目睹了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的凄苦,内心十分悲愤,1921年1月便以这次回家的经历为题材,以章闰水为原型,写了这篇小说。‎ 175‎ 文体知识 小说: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塑造人物的方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细节等。‎ 分类(篇幅):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 读准字音 阴晦(huì) 心绪(xù) 寓所(yù) 猹(chá) 獾(huān) 五行缺土(xínɡ) 祭祀(sì) 弶(jiànɡ) 脚踝(huái)‎ 潮汛(xùn) 髀间(bì) 愕然(è) 鄙夷(bǐ yí) 嗤笑(chī)‎ 瑟索(sè) 深黛(dài) 惘然(wǎnɡ) 隔膜(mó)‎ 恣睢(zì suī) 瓦楞(lénɡ) 伶仃(dīnɡ) 萧索(suǒ)‎ 秕谷(bǐ) 鹁鸪(bó ɡū) 苛税(kē) 潺潺(chán) 寒噤(jìn)‎ 辨清字形 理解词语 阴晦:阴沉昏暗。‎ 萧索:荒凉、冷落,缺乏生机的意思。‎ 聚族而居:同族各家聚在一处居住。‎ 家景:家庭的经济状况,也叫家境。‎ 无端:没有来由,无缘无故。‎ 苏生:苏醒,复活。‎ 伶仃:形容瘦弱或细长。‎ 鄙夷:看不起。‎ 瑟索:即瑟缩,身体因寒冷而蜷缩、发抖。‎ 寒噤:因受冷或受惊而身体颤动。‎ 惘然: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 隔膜: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175‎ 展转:同“辗转”。原指身体翻来覆去,这里形容生活不安定,到处奔波。‎ 恣睢:放纵,放任。‎ 新课导入 故乡是飘零落叶的根,是漂泊游子的归宿。古人有许多描写思乡之情的诗句,乡情已积淀为生命的血肉精魂,感人肺腑。李白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贺知章有“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李益有“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马致远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的《故乡》。‎ 新课展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 快速阅读课文后,用简洁的语言复述小说的内容,找出本文的线索。‎ 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安排,写了“我”回故乡的见闻与感受。‎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并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1-5):写故乡萧条的景象,“我”回故乡的目的、原因以及复杂心情。‎ 第二部分(6-77):写“我”在故乡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重点写了故乡人的变化。‎ 第三部分(78-88):写“我”离开故乡时的感受和心情。‎ ‎1.文章第段中“高墙”比喻什么?“我”为什么感到气闷?‎ ‎“高墙”比喻封建等级观念造成的人们精神上的“厚障壁”,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儿时亲密的伙伴闰土与“我”隔膜了,杨二嫂对“我”不了解,也隔膜了,导致“我”四面像竖起了“高墙”,所以气闷。‎ ‎2.“我”为什么感到“悲哀”?“西瓜地上的戴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中“模糊”与“清楚”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中寄托了“我”对美丽故乡的回忆,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和追求。“清楚”是说追求的目标是清楚的,“模糊”是因为故乡的现实使“我”感到美好未来的渺茫,正因为这些所以“我”感到“悲哀”。‎ ‎3.文章第段中三个“辛苦”各指哪类?在当时,他们各自的社会地位是怎样的?‎ 175‎ 第一个“辛苦”指的是“我”,在当时是一个向往美好生活的知识分子;第二个“辛苦”指的是闰土,是一个辛苦民众的代表;第三个“辛苦”指的是杨二嫂,是一个典型的人格被扭曲的庸俗小市民。‎ ‎【感悟精彩句子】 ‎1.“月亮地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这句话有什么表达效果?‎ 运用语言描写,有声有色,有物有人,静中有动,动静结合,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2.如何理解“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闰土的“愿望”就是在对神灵的膜拜中得到安慰,相对而言,他的“愿望”就在最近的神灵上,所以切近;而“我”的“愿望”却是希望有新的生活,这是遥远的,不可知的,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迷惘和希望“新的生活”变成现实的迫切心情。‎ ‎3.文章结尾两句“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有何深刻含义?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形象生动,充满哲理,它告诉我们:只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为此始终不渝地斗争、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人们都向着希望之路奔跑,就会迎来新的生活。结尾深化主题,给人鼓舞和信心。‎ ‎【分析主体形象】 ‎1.分析闰土的形象。 变化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外貌 ‎ 十一二岁,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上套一个银项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健康壮实。‎ ‎ 身材增加了一倍,脸色灰黄,有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提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饱经风霜。‎ 动作、‎ 语言、‎ ‎ ‎ ‎ ‎ 175‎ 神态 活泼刚健,动作干脆利落,说话脱口而出,朴质、生动;有智有勇,热情、纯真。活泼机智。‎ 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显得迟钝麻木。‎ ‎ ‎ 对“我”‎ 的态度 ‎ “只是不怕我”,送“我”贝壳和鸟毛,告诉“我”很多希奇的事。对“我”友好、热情,和“我”建立了纯真的友情。‎ ‎ 对“我”恭恭敬敬,称呼“我”为老爷,和“我”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对生活 的态度 ‎ 热爱生活,知识丰富。天真活泼,无忧无虑。‎ ‎ 悲哀、痛苦,生活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而他把幸福的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 ‎2.分析杨二嫂的形象。 二十年前 二十年后 外貌 ‎ “终日坐着”,人称“豆腐西施”,“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说明杨二嫂年轻漂亮,安分守己。‎ ‎ “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外貌描写说明杨二嫂老、丑且瘦。‎ 动作 ‎ “终日坐着”‎ ‎ “那豆腐西施的杨二嫂,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本是每日必到的”(贪婪)‎ ‎ “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动作描写,讨不来,就又骂又偷。表现杨二嫂的自私、尖刻、贪婪。‎ ‎ “自己很以为功,便拿了那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亏伊装着这么高底的小脚,竟跑得这样快。”表现杨二嫂自私、贪婪。‎ ‎ “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语言描写,表现杨二嫂尖酸刻薄。‎ ‎ “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罢。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语言描写,表现杨二嫂贪婪。‎ 175‎ 对“我”‎ 的态度 ‎ “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一旦讨东西不成,便又开始造谣。表现杨二嫂尖刻、势利。‎ ‎ “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语言描写。表现杨二嫂尖刻、势利。‎ ‎【把握文章主旨】 如何理解《故乡》所表现的主题思想?‎ ‎《故乡》的主题思想是相当丰富、深刻的。它反映“兵,匪,官,绅”也就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造成了城乡劳动人民从物质到精神、从外表到内心的十分可悲的变化。精神、内心的变化不仅表现在闰土成了封建思想俘虏的木偶人,杨二嫂成了令人愕然、厌恶的畸形人,而且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严重隔膜,互不了解。闰土、杨二嫂尽管性格悬殊,表现各异,但“我”同他们之间都“无话可说”,则是共同的。反过来闰土、杨二嫂对于“我”也是如此。在他们看来,“我”已经成了“老爷”,或已经“放了道台”,我们之间已经存在厚障壁,即阶级的鸿沟。这阶级的鸿沟,不仅是千百年的传统观念的问题,主要还是现实的阶级存在问题。对于闰土、杨二嫂既有同情也有批判:同情闰土的疾苦并批判他的愚昧和麻木,同情更多些;厌恶和讽刺杨二嫂的庸俗和卑劣,也同情她的疾苦和灵魂的扭曲。‎ 写作方法运用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1.运用对比,突出主题。‎ ‎ “萧索”破败的“荒村”与海边沙地“神异的图画”,是景物的对比。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豆腐西施”与“圆规”,是人物今昔的对比。人物对比中又具有着诸多层次。有闰土、杨二嫂前后肖像的对比;有闰土前后语言、行动、气质、性格的对比;有闰土与杨二嫂性格的对比;有“我”和闰土少年的友谊与中年的“隔膜”的对比;有中年的“我”和闰土关系的“隔膜”与宏儿和水生的“一气”的对比,这样多方面的对比,都有力地突出了“旧中国农村日趋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这一主题。‎ 175‎ ‎2.肖像描写,表现人物性格。‎ ‎ 少年闰土的肖像是:“红活圆实的手”“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淡淡几笔就把一个健康活泼的农家少年的特征描绘出来了。中年闰土的肖像是: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脸“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眼睛“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这就是一个在旧中国受尽了苦难和折磨的农民的典型形象特征。‎ 杨二嫂的肖像则是素描式的勾勒。“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这正是一副乡村泼辣妇女的神气。‎ ‎3.景物描写,烘托人物。‎ ‎ 开头的景物描写反映了农村的衰败,透露出作者“悲凉”的心绪。“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这幅“神异的图画”烘托了“我”对闰土的喜爱;这一幅明净美好的画面在篇末又一次重现,则有力地衬托了作者的美好的“愿望”。此外,“黄昏”天色,“深黛”色的青山,“模糊的风景”,也都与作者“模糊”了的“影像”,“惘然”“悲哀”的心境和谐巧妙地交织在一起。‎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请你写出一段景物描写,来烘托自己失望、沮丧的心情。(100字左右)‎ 教学板书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 中学生普遍认为鲁迅的作品主题比较深奥,难以理解,而《故乡》一文无论 175‎ 教学反思 是从内容到形式,还是从历史意义到现实价值,都有很多学习探究的知识点。其中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是理解文章主旨的一把钥匙,我以此为重点。在对闰土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时,我没有分析采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来写人,而是着重分析其变化,在人物变化中,分析其语言,在语言描写中,分析省略号的作用等。总之,这一课我本着一种深入浅出的原则,从简单入手,由浅入深,逐渐深入主题,让学生轻松把握。‎ 方法指导:‎ ‎ 辨析描写人物的方法及作用 ‎ 1.熟记描写方法的名称。如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 ‎ 2.掌握描写方法的作用。人物描写是为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作品主题思想服务的。‎ ‎3.明确答题方向。答题时,一定要结合语句内容,联系文章写作背景、主旨等因素,分析题中描写方法的具体作用。‎ 素材积累:‎ 鲁迅最早的师父 在鲁迅幼年生活里,留有深刻印象的有一位先生,他就是鲁迅最早的师父。据说鲁迅生于8月3日,和“灶司菩萨”同天,出生那年又是闰年,而且出生时的胎胞质地薄,俗称“蓑衣胞”。老人们都认为这样的孩子很少,将来一定有大出息,就怕难以养大。于是家里人替他去向菩萨“记名”,就是说,报了名,算是“出家人”了。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做和尚的人自己认为将来能成佛,很高超,但读书人却认为他们不会做官,无家无室,是下贱之辈,所以孩子拜和尚为师,鬼怪也就不来搅扰了。不仅如此,在不到1岁时,家里人还把他抱到寺院,拜龙和尚为师,意思是舍给寺院了,但并非真的去当和尚。由此得了一个法名“长庚”,也就是长寿的意思。龙师父对人和气,他既不教鲁迅念经,也不教鲁迅佛门规矩。鲁迅从龙师父那里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所以直到晚年,还深情地怀念着他,并尊称他为自己的“第一个师父”。示例二:玛丽亚可以做修女。品行的优劣、对主虔诚与否是能否成为修女的决定性因素,至于性格,是可以慢慢熏陶的。玛丽亚品质纯良友善,内心满怀爱意,就这一点来说,她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修女。另外,修道院的生活可以帮助她修身养性,而她的存在也可以为单调枯燥的修道院生活增添一抹亮色,二者相得益彰。‎ 175‎ ‎15我的叔叔于勒 课题 我的叔叔于勒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教 学 目 标 ‎ 1.让学生理解、积累文中重点词语,体会人物的个性化语言。(重点)‎ ‎ 2.了解莫泊桑及其小说创作,学习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难点)‎ ‎ 3.引导学生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一种社会关系,它反映出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重点)‎ 课 前 预 习 作者简介 莫泊桑(1850—1893),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也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他于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了法国文坛。10年间他写了300多部短篇小说和6部长篇小说,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一生》《漂亮朋友》(《俊友》),中短篇小说《菲菲小姐》《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 写作背景 这篇课文是根据几种译本改写的。其创作是源于当时的法国,资产阶级不仅和工人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激烈,而且和小资产阶级的矛盾也日益尖锐激烈起来。小资产阶级的贫困破产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一部分不甘心破产的小资产阶级成员,纷纷踏上漂洋过海的险途,企望在美洲、亚洲甚至非洲闯出一条大发横财的生路,梦想有朝一日腰缠万贯,荣归故里。本篇小说就是以这样的社会背景写出来的。‎ 175‎ 读准字音 蚝(háo) 拮据(jié) 栈桥(zhàn) 煞白(shà) 糟蹋(tà)‎ 牡蛎(mǔ lì) 别墅(shù) 撬开(qiào) 赔偿(chánɡ) 诧异(chà)‎ 赚钱(zhuàn) 褴褛(lán lǚ) 阔绰(chuò) 永不变更(ɡēnɡ)‎ 辨清字形 理解词语 拮据:手头紧,经济境况不好。‎ 栈桥:码头上延伸到海里的长桥,供旅客上下船或装卸货物用。‎ 糟蹋:这里是随意浪费的意思。十拿九稳:比喻很有把握。‎ 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褴褛:(衣服)破烂。端详:仔细地看。‎ 迟疑不决:拿不定主意,犹豫,不能做出决断。‎ 郑重其事: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 莫名其妙:没法说出其中的奥妙。‎ 恭维:为了讨好而赞扬、奉承。‎ 阔绰:排场大,生活奢侈。狼狈不堪: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 煞白:本文指由于恐惧、愤怒等原因,面色极白,没有血色。‎ 新课导入 在世界文坛上,擅长写短篇小说者比比皆是,但真正称得上大师的,却寥寥无几。19世纪后半叶法国作家莫泊桑是文学星空中灼灼耀眼的一颗巨星。他一生写了约300篇中短篇小说。其中的名篇佳作,令人心驰神往。发表于1883年的《我的叔叔于勒》就是这样一部作品。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我的叔叔于勒》,领略莫泊桑短篇小说的特色和魅力。‎ 新课展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故事涉及哪些人?‎ 故事涉及“我”的父母菲利普夫妇、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于勒、“我”的两个姐姐、“我”未来的二姐夫、船长等人物。‎ ‎2.故事中的人物各做了哪些事?‎ ‎ 菲利普夫妇: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 175‎ 躲于勒;于勒:年轻时浪荡,中年时做生意很得意,老年时破产失意;“我”:付给于勒牡蛎钱并送他10个铜子的小费。‎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1.怎样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4):写菲利普一家拮据的生活和他们盼望于勒归来的心情。这是故事的开端。‎ 第二部分(5-19):插叙于勒到美洲去的原因和到美洲后的简况,交代一家人到哲尔赛岛游玩的缘由。这是故事的发展。‎ 第三部分(20-47):写在海轮上巧遇于勒的经过。这是故事的高潮。‎ 第四部分(48、49):交代归来时改乘其他渡轮以避开于勒。这是故事的结局。‎ ‎2.复述课文,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分别为每部分拟一个小标题。‎ 开端:(1-4)盼于勒 发展:(5-19)赞于勒 高潮:(20-47)遇(惧)于勒 结局(48、49)躲于勒 ‎【感悟精彩句子】 ‎1.“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父亲的话中“竟”和“惊喜”表达了什么意思?‎ ‎“竟”突出了他祈求能有出乎意料的发现。两个词都表现了父亲对于勒望眼欲穿、焦急万分,恨不得立刻相见的心情。‎ ‎2.“你们要不要我请你们吃牡蛎?”这句话表现了菲利普怎样的性格特征?‎ 揭示了菲利普附庸风雅的庸俗心理,表现了他向往上流社会的性格特征。‎ ‎3.“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应怎样理解这句话?‎ 菲利普神态异常,说话语无伦次,生动地体现了他内心的极度恐慌。虚荣、势利、自私的个性跃然纸上。‎ ‎4.“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体现了菲利普夫妇怎样的性格?‎ 菲利普夫妇的自私、势利、刻薄、泼辣的个性毕露无遗。 175‎ ‎【分析主体形象】 ‎1.于勒是怎样的一个人? 于勒年轻时,是个浪荡子。他把自己所得的遗产花光了,又花了哥哥菲利普的一些钱,因而被视为“全家的恐怖”。终于,他被送到美洲。后来,据说他在那里做了生意赚了钱,并给菲利普夫妇去信说,打算发了财回法国来跟哥哥同住。于是,又被哥哥一家看作全家的“希望和福音”,但于勒在美洲阔了一阵,重又潦倒,沦落成为一个穷光蛋,被法国船长带回来,在船上靠摆摊卖牡蛎过日子,他又重新被哥哥一家弃之门外。‎ ‎2.从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可以看出他们怎样的性格特征?‎ 自私、贪婪、庸俗、虚荣、势利、冷酷。‎ ‎【把握文章主旨】‎ 这篇小说揭示了怎样的主题思想?‎ ‎ 莫泊桑是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流传甚远,尤其是短篇小说。小说绝大多数是写法国中下层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物,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地讽刺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尤其是在资产阶级金钱观腐蚀下人们的精神的堕落。本文通过描述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艺术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以金钱为中心的人与人的关系,批判了极端的利己主义价值观。‎ 写作方法运用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1.构思巧妙,情节曲折。‎ ‎ 这篇小说的主题并不深奥,情节却曲折多变,小说采用大开大合的手法铺排故事。于勒出场前,渲染其在菲利普夫妇一家人心目中的地位,接着,笔锋一转,写菲利普夫妇一家旅游,情节舒缓下来,在船上,又加了一段吃牡蛎的“小插曲”描绘并嘲讽菲利普的附庸风雅和母亲既怕丢脸,又怕花钱的尴尬处境,使读者哑然失笑。然后,故事高潮迭起,菲利普发现卖牡蛎的弟弟并惊恐地告诉妻子,情节推向高潮,气氛顿时紧张。但此时作者并没有立刻揭开谜底,而是让菲利普夫妇去打听,情节又松缓下来,直到证实确实是于勒,情节似乎最终跌落闭合了。不料,作者又妙笔生花,交代菲利普夫妇一家改乘船只,躲避于勒,把人们引入沉思和回味之中。情节真是有张有弛。‎ 175‎ ‎2.环环相扣的悬念设置。‎ ‎ 悬念一:小说开头写菲利普家生活状况,在读者熟悉家庭之后,笔锋一转,引出人物于勒,我们不禁要问:于勒是谁?‎ ‎ 悬念二:回答了于勒是谁后,作者说“那时候是全家唯一的希望,在这以前则是全家的恐怖”,我们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 ‎ 悬念三:小说描述了于勒年轻时怎样浪荡败家,怎样到美洲发了财,我们不禁要问:于勒回来了吗?‎ ‎ 悬念四:小说笔锋一转写菲利普夫妇一家旅游,在船上见到很像于勒的卖牡蛎的老水手。我们不禁要问:这真是于勒吗?‎ ‎ 悬念五:作者并没有立刻揭开谜底,而是让菲利普夫妇去打听,直到证实确实是于勒,高潮出现。我们不禁要问:菲利普夫妇一家怎么办?‎ ‎ 在一环环的悬念中,故事情节巧妙展开,人物形象展露无遗。‎ ‎3.多种描写方法并用,人物性格鲜明。‎ ‎ 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揭示人物丰富的内心活动,细腻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在菲利普发现卖牡蛎的人很像于勒时,作者着力描画了他的脸色和眼神,“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写出了菲利普内心的紧张和惶恐。‎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请仔细观察父亲的脸,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写。‎ 教学板书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教学反思 ‎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体之间对话的过程”‎ 175‎ ‎。根据小说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实行探究式阅读教学,为学生积极交流搭建一个开放的舞台。如本课教学,我将切入点定在菲利普对于勒的称呼上,于是先让同学们找出课文对于勒称呼的词语,然后让学生讨论交流,由此理出一条小说情节发展的线索,即于勒富有和贫困的不同处境导致了菲利普夫妇对其态度的前后变化。通过这种师生共同探究讨论的方式,让学生逐渐在阅读学习中找到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进而更深刻地了解文章主旨。‎ 方法指导:‎ ‎ 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 ‎ 1.筛选信息:何时?何地?何人?做了何事?结果如何?‎ ‎2.语言表述:按照“何时+何地+何人+做了何事+结果如何”的顺序进行表述。有字数限制时,次要成分可以省略,但一般要保留“何人做何事,结果如何”三个要素。‎ 素材积累:‎ 莫泊桑学写作 一天,法国短篇小说家莫泊桑,带着一篇新作去请教当时法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福楼拜。他看到福楼拜桌上放着厚厚的一叠文稿,翻开一看,却见每页上都只写一行,其余九行都是空白。莫泊桑不解地问:“先生,您这样写,不是太浪费稿纸了吗?”福楼拜笑了笑,说:“我早已养成了这种习惯,一张十行的稿纸上,只写第一行,其余九行是留着修改用的。”莫泊桑听了,恍然大悟。于是立即告辞,回家修改自己的小说去了。‎ ‎16* 孤独之旅 课题 孤独之旅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175‎ 教 学 目 标 ‎ 1.介绍小说三要素,让学生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和小说主题。(重点)‎ ‎ 2.引导学生体会小说中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和主题的作用。(难点)‎ ‎ 3.熟读课文,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历体会杜小康成长中的感受。(重点)‎ 课 前 预 习 作者简介 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当代作家、儿童文学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著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学术性著作《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等。其中,小说《草房子》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1999)、“宋庆龄文学奖”金奖。‎ 写作背景 本文节选自《草房子》第八章(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版)。选入课本时,作者做了删改,并加了标题。《草房子》是中国当代一部比较有代表性的“成长小说”。它以九章二十余万字的篇幅,以一座建着“草房子”里的小学为背景,描绘了桑桑、杜小康、秃鹤、纸月、细马等几个少男少女读书、生活、成长的轨迹,既弥漫着艰辛与痛苦,又闪烁着奇妙迷人的人性光芒。‎ 本文节选部分写的是不幸少年杜小康与厄运抗争时的经历。杜小康原本生活在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人家,富裕的生活,优异的学习成绩,使他一直有一种优越感。然而,一次意外变故,家道中落,他被迫辍学,过早地担负起生活的重担,跟随父亲背井离乡去放鸭。‎ 读准字音 嬉闹(xī) 凹地(āo) 稠密(chóu) 雍(yōnɡ) 掺杂(chān) ‎ 胆怯(qiè) 给予(jǐ yǔ) 觅食(mì) 撩逗(liáo) 戳破(chuō) ‎ 旧茬(chá)‎ 辨清字形 175‎ 理解词语 家底:家里长期积累起来的财产。厚实:丰富;富裕。‎ 一落千丈:形容地位、景况、声誉等下降得很快。‎ 置之不理:放在一边儿不理不睬。嬉闹:嬉戏打闹。‎ 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失意的样子。‎ 撩逗:挑逗;招惹。戳破:刺破。‎ 乖巧:(言行等)合人心意,讨人喜欢;机灵。驱除:赶走;除掉。‎ 浩浩荡荡:形容水势广阔浩大,或形容气势雄壮,规模宏大。‎ 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文中指暴风雨来势猛烈,超乎寻常。‎ 新课导入 孤独是心头的针,会时时刺痛脆弱的心灵;孤独是炼钢的火,把我们煅烧得坚强如钢。弱者在孤独中颤抖,强者在孤独中创造人生的奇迹。孤独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人生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杜小康是怎样在孤独中战胜自己,迎来崭新的人生的。‎ 新课展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 速读全文,用自己的话概括小说的情节,明确这篇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主人公):杜小康 故事情节:一位少年因家道中落而失学,不得不跟随父亲到偏远的芦苇荡放鸭,经历了生活的艰苦,精神上的磨练,最终在暴风雨之后“长大了,坚强了”。‎ ‎ 环境:无边无际的芦苇地。‎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请概括各部分的大意。‎ 第一部分(1):交代了小说的背景——杜小康因家道中落被迫辍学,随父放鸭。‎ 第二部分(2-27):故事的发展。写杜小康父子在芦荡安家,开始了放鸭生活。‎ 第三部分(28-49):故事的高潮。写杜小康父子俩在芦荡中放鸭、找鸭。‎ 第四部分(50-52):故事的结局。写杜小康在芦荡中历经重重磨难后战胜了孤独,终于长大了。 ‎【品味亮点词语】 175‎ ‎1.“未知的东西,似乎更能撩逗一个少年的心思。”这句中的“撩逗”一词用的极好,试说说这个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撩逗”一词非常符合少年的心理:少年的记忆力和健忘力成正比,即人在少年时期的记忆力越好,健忘力也越好,因为“前方”总有一些新奇的东西吸引他的注意力,所以尽管他留恋以往既成的生活,但很快会转移自己的兴趣,将对油麻地的思念之情移情到一个全新的旅途境域。当一切都与以往既成的生活全无联系之后,在“不可能再去想他的油麻地”的情况下,只有祈盼“前方”了。此时的祈盼,更能突显后文杜小康孤独的心理。‎ ‎2.“他紧紧地挨着父亲,并且迟迟不能入睡”中的“紧紧”“迟迟”这两个副词,表现了主人公杜小康怎样的心理?‎ 这两个副词生动地表现了杜小康的胆怯与恐慌。面对邈远、无声、漆黑的夜晚,杜小康的恐慌又战胜了他暂时的平静,他紧紧地挨着父亲,难以入睡。这是写杜小康心理磨炼的第一个历程——“恐慌”。这种“恐慌”是这一年龄阶段的少年学会适应生活的必经阶段。‎ ‎3.“言语被大量地省略了。”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中的“省略”的呢?‎ 看似一种默契的“省略”,其实是一种空虚、贫乏的生活表现,在这种生活里,人的精神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感悟精彩句子】 ‎1.如何理解“前行是纯粹的”这句话?‎ 独句成段,“纯粹”表明前行速度之快,强调父子俩离开油麻地是不可改变的,前行是绝对的,哪怕有痛苦,有磨难;也暗指前行的单调、孤寂。同时也含蓄地说明了父子俩对生活的别无选择。‎ ‎2.谈谈你对“杜小康闻到了一股鸭身上的羽绒气味。他把头歪过去,几乎把脸埋进了一只鸭的蓬松的羽毛里。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这几句话的理解。‎ 少年杜小康战胜孤独,适应了环境。并在维系着家庭生计于一身的鸭群面临灭顶之灾时,不顾艰险疲惫,不惜受伤流血,找回了鸭群,显示了一个小小男子汉的力量、毅力与责任感,他长大成熟、坚强了。他意识到了一点,内心翻涌着波涛,这是喜悦的泪,欣慰的泪,领会了成长真谛的泪。‎ 175‎ ‎【分析主体形象】 ‎1.你认为杜小康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 他是一个不怕困难,在困境中成长,越来越坚强的孩子。他是一个理解父母苦衷,为家庭分忧的孩子。他是一个念念不忘求学上进,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孩子。‎ ‎2.文中主人公是杜小康,但作者也花了相当的笔墨来写他父亲和鸭子,这与表现杜小康的成长有什么联系?‎ ‎ 作为成年人,经历了生活沧桑的父亲对前途未来都深感茫然和恐惧,何况小小的少年杜小康?连作为低等动物的鸭,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尚且感觉孤独害怕,此处衬托了杜小康的恐惧与茫然。因此,对这二者的描写,使得杜小康的孤独感受显得更加真实可信,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小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写父亲和鸭子,对塑造杜小康的形象起到了重要的衬托作用。杜小康失学后,放鸭是他生活的重要内容,他是不能回避的;在孤独中,鸭群是他的伙伴,他也只能从鸭子身上得到心灵的慰藉;在风雨中他维护鸭群,感到成长的艰辛和喜悦;最后鸭子下蛋,不仅是放鸭的结果,也是杜小康人生的一段成果,其中的甘苦都化作“鸭下蛋了”的惊喜。‎ ‎【把握文章主旨】 文中通过写杜小康“长大了”表达了怎样的主题思想?‎ ‎(1)体现了人的力量:人能克服困难,战胜困难,取得胜利,走向成熟。‎ ‎(2)成长是要付出代价的,“孤独”是重要的一笔。‎ ‎(3)人要战胜大自然,更重要的是战胜自我。‎ ‎(4)青少年要面对困难,而不要躲避困难,努力赢得胜利,会有一种自豪感和成长感。‎ 写作方法运用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1.环境描写出色。‎ ‎(1)芦荡。芦荡“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无边无际,给人以极大的心理压力,让杜小康“害怕”“胆怯”。当杜小康习惯了孤独的生活,“再面对这浩浩荡荡的芦苇”,就不再“恐慌”了。恐惧只是心理的折射。芦荡见证了人物心理变化的过程。(2)暴风雨。芦荡的暴风雨是极其可怕的,“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 175‎ ‎“暴风雨”“歇斯底里”“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暴风雨冲垮了鸭栏,惊散了鸭群。杜小康表现出成人般的勇气与坚强,在暴风雨中搏斗。暴风雨给了他一个成长的机会和舞台。‎ ‎2.心理刻画细腻。‎ ‎ “孤独”是一个极为抽象的字眼,然而作者却用文字把孤独描摹得可触可感。如当小木船行驶在水面上,杜小康忽然发现自己已经身在异乡时,一种从未有过的孤独感瞬间就袭遍了他的全身,这种孤独是一种对前途的恐惧与茫然;当他们到达芦荡时,他有一种永远也逃不走的感觉,这又是一种胆怯与恐慌;当他与父亲的语言被大量省略时,满世界似乎都注满了孤独,他已不堪孤独的重负;当他日甚一日地想家,在夜里哇哇大哭时,他已步入孤独的极限。小说情节一步一步地发展,孤独的感觉一点点地加剧,处处体现出生活的真实,给人一种亲身经历的感觉。‎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请就自己经历过的某件事情写一段细腻的心理描写。(100字左右)‎ 教学板书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教学反思 ‎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紧扣新课标指出的尊重学生人格的原则要求,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体会文中小主人公内心的情感变化。并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谈谈对孤独的理解。继而,紧扣小说的三个要素,引导学生认真分析环境描写(鸭群、芦荡、暴风雨)对表现文章主题的作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方法指导:‎ ‎ 抓住细节刻画形象 175‎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地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成功的细节描写,在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揭示主题思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鉴赏小说时应抓住细节描写,从而感知人物形象,品味小说精髓。‎ ‎[技巧点拨]‎ ‎ 首先,要联系细节描写的作用,结合文章作答;其次,须联系前后文,仔细揣摩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紧扣语境进行作答;再次,必须结合各种描写的具体作用,把人物放在具体文章中进行体会。‎ 素材积累:‎ 曹文轩的苦难观 在北大执教二十几年,曹文轩教出了一批如刘震云、陈建功那样的学生。谈到高考的残酷性,曹文轩觉得,竞争是现代社会正常而普遍的事情。要想让普通家庭的孩子通过平等自由的路径进入高校,那中国除了高考这种方式,没有别的办法。‎ ‎“我的孩子高考的时候,总是叫苦。我说不要叫,你学到晚上11点,我们做家长的还来陪着你。我像你这样大的时候,还在田里割稻子呢,又有谁端着牛奶在一旁候着?”曹文轩认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苦难。有个细节总是被忽略,当下这个时代的语境,是个“享乐主义时代”的语境。我们这个时代,缺少了苦难教育,家长自己曾经经受的苦难,不愿意让孩子来承担,他们过分地渲染了孩子的苦,“但我认为,这种苦难,是不能省略的”。‎ 写作 学习缩写 ‎【目标导航】‎ ‎1.缩写时,要突出要点,把握原文的主旨,理清思路和结构。‎ ‎2.要体现原文的风格和面貌。不改变原文体裁,保留原文的主要事件等。‎ ‎3.语言要前后连贯,衔接自然,不能断断续续。‎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175‎ 建议第一课时进行作文指导与写作,第二课时进行批改、评讲、修改。 了解作文问题,熟悉作文要求,搜集相关素材,为习作做准备。‎ ‎1.从学过的小说里选择一篇,写一则故事梗概。300字左右。‎ ‎2.从学过的议论文里选择一篇,写一份摘要。100字左右。‎ ‎3.班上要举行一次读书报告会,要求每位同学向全班介绍一本书。请以《我向大家推荐一本书》为题,写一篇文章,介绍一本你读过的书。不少于600字。‎ ‎【新课导入】‎ ‎ 以往的作文都是要求大家要写具体,强调观察仔细、叙述具体。但是,仅仅会把作文写具体还不够,还得学习把作文写得简洁,把一件复杂的事情简单明白地告诉别人。写得简洁、明白也是一种能力,而且是更重要的能力。总而言之,该具体时得具体,该简洁时须简洁。只有这样,才能把文章写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缩写。‎ ‎【写作要求】‎ ‎ 1.抓住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用自己的话加以概述。‎ ‎ 2.概括要准确,线索要清晰,结构要完整。‎ ‎3.语言要简明扼要,流畅通顺。‎ ‎【技法点拨】‎ ‎1.选择原文,读懂内容对选择的原文要多读几遍,弄清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同时对原文的内容要排排队,要知道哪些是主要内容,哪些是次要内容。‎ ‎2.抓住重点,适当改写缩写要对原文作大量的删减和压缩。或去掉一些描写内容。或把一些事例、过程概括起来,综合叙述一下,或删去次要内容等。缩写时,一定要抓住要点,对保留的主要内容也不要照抄原文,而应适当地改写。改写时,以叙述为主,不要加入主观的评价和抒情。‎ ‎3.保持原貌,基本完整缩写要保持原文的基本内容和面貌,既要体现原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还要保持故事情节的相对完整,另外原文的层次结构、表现手法等也应该尽量保持原样。‎ 175‎ ‎4.对照原文、细心修改缩写后,再多读几遍。再和原文对照一下,看是否保留了原文的主要内容。删去句子后,留下来的部分前后衔接是否自然,概括的内容是否正确完整,连缀成文时,是否通顺连贯,看是否给人突兀生硬的感觉。‎ ‎【范文引路】‎ 缩写《选举风波》‎ ‎ 下半学年伊始,学校让每班从候选人名单中选一人当学生会主席。大家让班委决定。开会时,鲁智胜要选他堂姐鲁艳青,但几个女班委坚持要选高中部的男篮队长。鲁智胜便请班委吃巧克力。最后虽选了鲁艳青,可贾里却在“选举理由”中写上“因为她弟弟请我们吃巧克力”,结果鲁艳青只成了学生会办的油印小报的主编,男篮队长成了头儿。‎ ‎ 鲁主编一点也不记恨贾里,这让贾里很后悔,更让他后悔的是他们班遇上了大危难。‎ ‎ 教室墙外的商铺卖起了卡拉OK机,在流行歌曲声中学习,大家的学习一塌糊涂。开班委会时,陈应达提出,假如噪音问题不解决,他就转学。大家想了不少办法,但都行不通。班委无奈只好向学生会求救,可主席总是推诿。鲁艳青知道后,起草了“告全校师生书”刊登于校报,请求大家声援,在校内引起了强烈反响,师生们联名写信上了报,迫使店铺拆迁。‎ ‎ 可事情还没有完。‎ ‎ 店铺拆迁时,林武翔趁体育课时溜出去看热闹,被砖块击中脑袋,送至医院抢救。林武翔的父母都是盲人,伤心不已。不少人都开始责怪班委多事。许多同学见了贾里,向他也投来鄙视的目光。最倒霉的是鲁艳青,她被许多人指责,包括那个潇洒的学生会主席也对她耿耿于怀。贾里陷入了苦恼,作家老爸开导贾里:“如果样样都顺利,还要你努什么力?”一句话使他茅塞顿开。贾里听说林武翔要开刀治疗,号召大家捐款,资助困难中的林武翔。‎ ‎ 林武翔康复回来后班里开了个庆祝会。贾里承认鲁艳青是当主席的料,可惜她当不成了,她今年就毕业。‎ 反正,谁也不会天生就是伯乐,这是真理。‎ ‎ 《选举风波》原文有4000多字,然而,小作者缩写成此文时只剩下600多字,没有对文章主要内容精确的把握能力,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缩写文中,小作者重点描写了两件事,一是“音响店事件”,二是“林武翔受伤”,而这两件事恰恰真实地反映了当代中学生的校园生活,记录了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酸甜苦辣,体现了文章的主题。这,正是缩写文成功的关键因素。‎ 175‎ 缩写《草船借箭》‎ ‎ 周瑜见诸葛亮很有才干,心里非常嫉妒。‎ ‎ 一天,他们正在谈在水上和曹军交战的事,周瑜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十万支箭,诸葛亮说要三天就造好。便立下军令状。‎ ‎ 后来,他朝鲁肃借了二十条船,船两边绑上草把子,每条船上有二十个士兵。‎ ‎ 三天后,他和鲁肃去取箭。一到曹军的水寨,就擂鼓呐喊。曹操派了几千个弓弩手放箭,箭像雨一样下下来。船的一边全是箭。诸葛亮又把船掉过头来,接着接箭。‎ ‎ 天亮了,诸葛亮赶了回来,周瑜派来的五百个士兵来搬箭。一条船上有五千多支箭,二十条有十万多支。‎ 周瑜一看,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的比不上他。”‎ ‎ 本缩写文,作者把细致的描写缩成粗略描写,详尽的叙述压缩为概括叙述,详细的对话改为简略的对话。只保留主干的故事情节。简明扼要地将故事叙写出来。‎ ‎ 1.当堂作文。‎ ‎ 2.推荐作文评讲。‎ ‎ (1)同桌互评。(2)教师点评。‎ ‎1.布置作业:同桌间互换作文修改。 ‎2.将推荐的佳作打印出来贴在班级作文园地展览,供大家分享。‎ 缩写是学生应掌握的写作基本功。此次作文指导课,教师借助学过的课文《选举风波》和熟悉的故事“草船借箭”为缩写的范文,先讲清缩写的相关要求,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共同缩写这两篇小说,然后再组织全班交流,教师最后出示两篇范文加以对照。这样组织作文课,有效帮助学生学习缩写,把握准缩写的要点,更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缩写的兴趣和能力。‎ 175‎ 综合性学习 走进小说天地 ‎【目标导航】‎ ‎ 1.通过综合性学习感受小说魅力,大致了解一些国内外优秀的小说作家及作品。‎ ‎ 2.通过综合性学习培养阅读小说的兴趣,并提高学生阅读赏析能力。‎ ‎3.通过综合性学习提高写作水平,并能对小说作品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使小说更具有吸引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自由分成学习小组,做好活动计划,分配小组成员活动任务,围绕“好读书,读好书”的主题,广泛搜集相关素材,阅读相关作品,做好活动笔记,准备活动资料。‎ ‎【新课导入】‎ 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而小说是最受喜爱的一种文学体裁,那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个个精彩的画面总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人说小说是一部部生活的教科书,它能引领我们走进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能陶冶性情,净化心灵。今天就让我们携手走进小说天地吧!‎ ‎【重点解读】‎ ‎ 一、组织小说故事会 ‎ 1.自己先选择一个熟悉的喜欢的小说,选取其中一个精彩的情节,先在小组内互相讲述故事。‎ ‎ 2.然后选派代表在班内讲述故事,班级展示结束后,请其他同学或语文老师点评,评选出班级的故事大王。‎ ‎ 二、小说人物大家谈 175‎ ‎ 1.自己梳理出最为熟悉的小说,以及小说中最为欣赏的人物。‎ ‎ 2.然后在本组内把自己欣赏的人物进行客观评价,同时补充组员的发言。‎ ‎ 3.每一位同学制作小说人物卡片。内容可以包括姓名、出处、外貌特征、典型语言、典型动作、相关事件、性格特征、客观评价等。‎ ‎ 三、“展开想象的翅膀”‎ ‎ 1.发挥想象,重新设计人物命运。‎ ‎ 2.为课本中出现的小说,如《我的叔叔于勒》续写故事情节。‎ ‎ 3.改变小说的结尾。为小说的结尾改变思路。重新设计故事情节。‎ ‎【研讨练习】‎ 题一:某班举行“走进小说天地”综合性学习活动,假设你是该班同学,请你参加这个活动,并完成下面题目。‎ ‎1.请你为这个活动设计一个开场白,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 开场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与《笑傲江湖》中部分章节被选入高中课本,引起众人关注,你对此有何看法?‎ 我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开展活动中,其中有一板块叫“话说英雄”,请你向同学们介绍令你感动、敬佩的小说中的英雄人物。(要求既能概述其主要事迹,又能反映人物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示例:提起小说,你一定不陌生,那生动的故事,鲜活的人物,一定给你留下过深刻的印象。它们就像一部生活的教科书,引领我们了解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陶冶性情,净化灵魂。既然这样,我们何不携起手来,再度走进那一片天地?2.示例:武侠小说应该进入中学课本。因为衡量文学作品的高低标准不是作品的形式和题材,而是文学作品的内容、境界、思想、艺术成就等方面。金庸的小说,气魄宏大,境界阔大,作品采取了通俗文化的形式,思想内容一点也不俗。3.略 175‎ 题二:亲爱的同学,你在《走进小说天地》的综合性学习中,那生动的故事,鲜活的人物形象,一定给你留下过深刻的印象。让我们携手并肩,再度走进那一片五彩斑斓的天地。‎ ‎1.活动创意:为这次活动拟一则主题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说人物大家猜:九(二)班在小说人物大家猜的活动中,郭佳同学拟了几道知识竞赛题,你能说出其中的人物形象吗?‎ ‎ (1)眼望着两根灯芯硬是不肯咽气的吝啬鬼是_________。‎ ‎ (2)契诃夫在《装在套子里的人》塑造了一个装在套子里的人是_________。 ‎ 参考答案:1.示例:插上想象的翅膀,遨游小说天地。2.(1)严监生(2)别里科夫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的对应练习。‎ 此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了以学生“读、说、议、编”为主要内容的课堂活动。学生围绕着自己感兴趣的小说故事情节进行复述故事、评析人物、改编故事等,对学生的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都是很大的帮助。而且此次活动由学习小组形式呈现,学生能够团结协作、学会合作共赢。‎ ‎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课题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175‎ 教 学 目 标 ‎1.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泼辣犀利、爱憎分明的语言特色。(重点)‎ ‎2.学习本文(驳论文)结构严谨、生动有力的论证过程。(难点)‎ ‎3.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难点)‎ 课 前 预 习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5月,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其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坟》等。‎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文中加点的语句,最初发表时被国民党书报检查机关删去了。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骑践踏了东北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紧逼,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悲观失望的情绪主宰了一部分人的头脑。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哀叹:“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针对上述情况,为了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的自信力,鲁迅在他53岁寿辰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 175‎ 文体知识 驳论文 议论文从论证的方式上看,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一般说来,批驳对方的论点有三种方式:一是直接驳论点,即先举出对方荒谬的论点,然后用正确的道理和确凿的事实直接加以批驳,揭示谎言与事实、荒谬与真理之间的矛盾;二是通过批驳论据来驳倒对方的论点。论据是支撑论点的,论据驳倒了,论点也就不成立了;三是通过批驳对方的论证来驳倒对方的论点。论述一个问题,论点和论据之间必须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否则就站不住脚。通过驳论证来驳论点,就是揭穿对方的论点与论据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即所持论据不能证明论点,其论点不能由论据推出。‎ 读准字音 玄虚(xuán) 诓骗(kuānɡ) 省悟(xǐnɡ) 脊梁(jǐ)‎ 慨叹(kǎi) 诬蔑(miè) 渺茫(miǎo) 抹杀(mǒ)‎ 摧残(cuī) 倘若(tǎnɡ) 搽粉(chá) 前仆后继(pū)‎ 辨清字形 理解词语 地大物博:土地广大,物产丰富。‎ 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感伤现在的事情,指一种落寞、悲观的情绪。‎ 慨叹:有所感触而叹息。‎ 玄虚:空而不切实;不可信。‎ 渺茫:因遥远而模糊不清;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省悟:觉醒明白。‎ 为民请命:为人民请求保全性命或解除困苦。‎ 家谱:家庭记载本族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书。‎ 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紧跟着上来。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抹杀:一概不计;完全勾销。 诬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自欺欺人: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诓骗:说谎话骗人。‎ 脊梁:比喻气节、操守、人格、品质。‎ 175‎ 搽:用粉末、油类等涂(在脸上或手上)。‎ 新课导入 中华民族从古至今是一个充满自信的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然而,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向中国长驱直入,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有人到处叫嚣“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当人们在此悲观论调泛滥并日益消沉、失望之际,鲁迅站在最前列,针锋相对地发出了时代的最强音: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新课展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对方的错误观点是根据什么得出的?‎ 错误观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论据:两年前,自夸“地大物博”;不久,希望国联;现在,求神拜佛。‎ ‎2.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论据是什么? 正面观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作者论据:中国古有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今有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的斗士。 ‎3.作者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根据作者的行文思路,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 按揭示对方谬误、直接反驳、间接反驳(正面立论)、作出结论逐层推进,把课文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摆出对方论点和论据。‎ 第二部分:(3~5)直接反驳论证:失掉自信力的是反动统治者,并发展着“自欺力”。(归谬)‎ 第三部分:(6~8)间接驳斥:大力歌颂历史和现实中的“脊梁”——有自信力的中国人。‎ 第四部分:(9)提出判别标准:“要自己去看地底下”,号召广大中国人民要明是非、识大义。‎ 175‎ ‎【品味亮点词语】 ‎1.“中国的脊梁”指什么?有何含义?“中国的脊梁”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埋头苦干的人:广大人民,包括为人类做出贡献的知识分子。‎ 拼命硬干的人:反对国内剥削阶级和外来侵略者的革命人士、民族英雄。‎ 为民请命的人:同情人民,为人民鸣不平、伸张正义的人。‎ 舍身求法的人:英勇献身,追求真理的人。‎ 意义:当时国民党到处散布悲观论调,广大民众也因“中国的脊梁”被摧残,被抹杀而看不到光明。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 ‎2.“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鲁迅曾评述御用文人“他的帮法,是在血案中而没有血迹,也没有血腥气”,他们的功能就是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 ‎“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在当时,这股力量指中国共产党。‎ 把“状元宰相”和“地底下”相对比,可看出鲁迅的“立人”精神和民本思想。‎ ‎【通读课文,品析方法】 ‎1.这篇文章作者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是如何进行驳论的?‎ 直接批驳与间接批驳相结合,有破有立。‎ 鲁迅从驳斥对方论证入手,又驳又立,二者紧密结合。直接批驳部分就对方的事实论据加以剖析,从而揭露悲观论者早就失掉了自信力,是由“他信”走向“自欺”。正面立论也是间接批驳,摆出从古以来和现在的事实,证明“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批驳了对方的谬论,鼓舞了中华民族自信心。‎ ‎2.作者为了加强自己论点的说服力,运用了哪些方法?‎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排比、反问、仿词等修辞方法,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尤其是仿拟,仿照“自信力”,造出“他信力”“自欺力”,显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仅仅改动一个字,就将反动当局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令人难忘。‎ ‎【课堂讨论,拓展延伸】 根据课文内容,谈谈你认为自古至今哪些人可称是“中国的脊梁”?为什么称为 175‎ ‎“中国的脊梁”?‎ 一种是不求名利,埋头苦干,创造社会财富和灿烂文化,推动历史前进的广大劳动人民和创造发明家,如毕昇、李时珍等;一种是不怕流血牺牲,起义反抗反动统治的革命者和坚持抗战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如陈胜、李自成、洪秀全、岳飞、文天祥等;一种是代表人民利益,不顾个人安危,为解除或减轻人民疾苦而奔走呼号,为民请命的人,如杜甫、白居易、关汉卿等;一种是历尽艰辛,奋不顾身,探求佛教教理的人,如法显、玄奘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是用比喻手法形象地对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人的高度评价。‎ 因为他们是脚踏实地地为民族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 ‎【把握文章主旨】 ‎1.朗读课文,你从中体会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鲁迅先生对宣传民族失掉自信力的人充满憎恨和嘲讽,对民族的“脊梁”又充满了崇敬和赞扬。因为爱憎分明,所以讽刺、赞扬泾渭分明,充满战斗的力量,充满鼓舞的力量。‎ ‎2.这篇驳论文的主旨是什么?‎ 在这篇驳论文中,作者针对当时有些人散布的中国人对抗日前途失去信心的悲观论调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批驳,明确提出了绝大部分中国人并没有失掉自信力,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表达了作者的一颗爱国赤心。‎ 写作方法运用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1.驳立结合,论证严密。‎ 对方的论据也是事实,错误在于这些论据只是一部分事实,不是全部事实,不能一概而论。悲观论者从部分事实中概括出一个普遍性结论,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作者从驳论入手,又驳又立,紧密结合。课文先直接反驳对方错误论点,是驳论。紧接着再间接反驳错误论点,从正面立论,从而使对方论点不攻自破。‎ ‎2.语言极富感染力。‎ 这篇文章的语言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带有嘲讽意味。例如,在文章开头,“总自夸着‘地大物博’”“只希望着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 175‎ ‎,充满了嘲讽意味。“总”表现出一副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样子,“只”表现出一副仰人鼻息、抓救命稻草的形象,“一味”表现出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这些尖锐辛辣的语言,栩栩如生、漫画式地画出了悲观论者的脸谱,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3.大量运用修辞手法。‎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排比、反问、仿词等修辞手法,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尤其是仿词,仿照“自信力”,造出“他信力”“自欺力”等词语,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使文章的语言生动有文采,而且对刻画反动当局的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针对文段的观点,借鉴课文的写法,写一段驳论文字。(300字左右)‎ 目前,部分中学生因迷恋网络游戏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甚至旷课、逃学的现象也日益增多。他们多沉溺于网上自由聊天或网上互动游戏,并由此忽视了现实生活的存在,或对现实生活不再满足。网络成瘾不仅影响人的心理,还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所以,许多专家和教师呼吁要禁止中学生上网。‎ 教学板书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教学反思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篇驳论文,文章的深层含义一定要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领悟。在学习文章之前,我先让学生们搜集了相关的背景资料,这一点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起到了重要作用。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句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通过互相探究后再举出实例的方法,他们也都理解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取得了非常好的课堂效果。‎ 方法指导:‎ 175‎ 议论文之论证方式 议论文的论证方式有立论和驳论,不少的文章用立驳结合的论证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加严密。‎ 回答运用怎样的论证方式时,首先要明确文章的论证方式,然后依据论证方式梳理论证思路。如果是立论,或提出观点,然后举例或讲道理进行论证;或层层论证,最后归纳出论点。如果是驳论,是驳论点还是驳论据,要梳理明白。‎ 素材积累:‎ 鲁迅逸事 鲁迅曾到厦门的一家理发店理发。理发师见他长发垂耳,穿着一件褪色的灰色长袍和一双旧布鞋,就态度冷冰冰地招呼他坐下,马马虎虎地给他理了发。鲁迅随手从衣袋里抓了一大把铜元,数也不数,塞在理发师手里就走了。理发师一点数目,竟超出定价三倍多,不由得喜上心头。过了一段时间,鲁迅又来到这家理发店,上次那个理发师立即迎上去殷勤招待。虽然鲁迅仍是那身打扮,这次却受到了特殊待遇:不仅奉茶敬烟,而且理起发来一丝不苟,足足花了一个多钟头。理毕,鲁迅照价付款,没有多给一个子儿。理发师十分纳闷,问他为什么这次不多给钱。鲁迅平静地答道:这不简单得很吗?上回你给我乱剪,我付款也就乱给;这次你给我认真地理发,当然我也就按规矩付款了。‎ ‎18 怀疑与学问 课题 怀疑与学问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175‎ 教 学 目 标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设立分论点分层次论述的方法。(重点)‎ ‎2.学习本文通过事例、道理和对比论证的方法进行论述;学习这些论证方法在论述中的的作用。(重点)‎ ‎3.学习本文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透彻周密的语言。(难点)‎ ‎4.认识“怀疑”“思索”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重点)‎ 课 前 预 习 作者简介 顾颉刚(1893—1980),字铭坚,江苏苏州人,历史学家。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和历史研究。他在研究工作中,善于怀疑与辨伪,有不少创见。编有《古史辨》、著有《汉代学术史略》、《史林杂识初编》等。‎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宝树园文存》卷三(中华书局2011年版)。《文存》分为“学术编”“教育编”“边疆与民族编”、“文化编”“政治及其它编”五编。顾颉刚一生所写文章,除收入《古史论文集》《民俗论文集》以外者,均收入该部分。宝树园原系顾氏先祖所建花园,先生苏州故居即建于此园旧址,故以名集。‎ 读准字音 程颐(yí) 譬如(pì) 腐草为萤(yínɡ)‎ 虚妄(wànɡ) 盲从(mánɡ) 停滞(zhì)‎ 辨清字形 理解词语 腐草为萤:语出《礼记·月令》。意思是腐草能化为萤火虫。‎ 虚妄:没有事实根据的。指一些不着边际的,不可捉摸的事物。‎ 不攻自破:不用攻击就自动破灭,形容情节、论点虚谬,经不起反驳、攻击。‎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语出《孟子·尽心下》。原指完全相信《尚书》,倒不如没有《尚书》,后用以泛指不要迷信、拘泥于书本。‎ 辨伪去妄:要善于辨别,分清真假。‎ 大儒:旧时指学问渊博的著名学者。‎ 流俗:指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含贬义)。‎ 盲从:盲目地附和随从。‎ 175‎ 墨守:固执拘泥,不会变通。‎ 停滞:因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进行或发展。‎ 新课导入 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产生了怀疑,因而得出了自由落体定律;瓦特因为有“水开了,壶盖为什么会跳起来”的疑问,发现了蒸汽的力量;哥白尼对前人的成果不盲从,提出了地动学说;牛顿因为有“苹果为什么会落地?”的疑问,发现了万有引力;这些创造都是从怀疑中来,那么怀疑与学问和创造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来学习顾颉刚先生的《怀疑与学问》。‎ 新课展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读课文,从中心论点入手,进行层层理读,理清作者论述的思路。‎ ‎1.文章提出了什么论点?‎ 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2.为了论证这一论点,提出了几个分论点?‎ 两个:(1)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2)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3.两个分论点之间是什么关系?‎ 递进。‎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理清课文的思路后,为文章划分段落层次。‎ 全文共6段,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第二部分(3~5):论证第一个分论点,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这部分可分两层。‎ 第一层(3~4):论述对于传说,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第二层(5):论述不论对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辨别是非。‎ 175‎ 第三部分(6):论证第二个分论点,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品味亮点词语】‎ ‎1.“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中“一切学问家”中的“一切”能否删去?为什么?‎ 不能删去,因为“一切”包括所有的学问家,表示无一例外,有强调的作用,如果去掉就失去了这种强调作用。‎ ‎2.“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中的四个“常常”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它们的顺序不能调换,因为“怀疑”“辩论”“判定”“修正”这四个词的顺序是人们对过去学说进行怀疑的全过程,如果调换顺序就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不相符合。‎ ‎3.第六段中共有三个“这样”,把他们找出来,说说它们分别指代的是什么?‎ 第一个“这样”指代“对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第二个和第三个“这样”指代的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 ‎4.“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中“学术”和“文化”这两个词语能互换吗?‎ 不能,因为“学术”是人类众多“文化”活动的一种,文中的顺序是从部分到整体,互换之后就讲不通了。‎ ‎【感悟精彩句子】‎ ‎1.第一、二段引用学者的名言以提出论点,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这种写法,既提出了论点,同时学者的名言本身也是一个证明论点的有力论据,这就使得论点的说服力更强。‎ ‎2.第三段在文章中起到哪些作用?‎ ‎(1)引出下文,使文章上下紧紧相联。这段讲了做学问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据是“靠别人的传说”,自如何对待这“传说”,而下文紧接着就谈论这个问题。‎ ‎(2)形成层进,使文章论说深入一步,进了一层。这段讲学问的基础是什么,下面进一步讲如何对待这个基础,内容深入了。‎ ‎(3)铺石垫基,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这个关系到全篇中议题的问题,本段虽未加以论说,而“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 175‎ 这点已在本段得到说明,这就为后文论述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垫下了基石,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把握文章主旨】‎ ‎1.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本文中为了突出论说的力度,是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三种论证方法。‎ ‎2.归纳本文的主旨思想。‎ 本文论述了“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的观点,强调了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倡学者应有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本文围绕着中心论点,分设了两个分论点,分层次地进行论述,条理清楚,中心明确。‎ 写作方法运用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1.层层深入论证,用分论点论证中心论点。‎ 文章开头两段引用我国古代两位著名学者的话,提出中心论点。第三至五段先从消极方面作论证,第六段再从积极方面作论证。层层深入论证,对怀疑的精神在做学问过程中的必要性和意义,作了全面而精当的阐述。‎ ‎2.引名言、举事例进行论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本文引用古代著名学者的话作为论据,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起了重要作用。用他们的经验之谈作论点,实际上也起了论据的作用,很有说服力。第五段中又引了孟子的话“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并作了阐释,说这“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的意思,有力地证明了段首提出的论点。‎ 举例论证也用得很好。为了论证对传说必须有怀疑精神这个论点,第四段举了古书上“三皇、五帝”和“腐草为萤”两个例子,使人确信古书记载的传说不一定可靠,怀疑确有必要。作者举例时,就读书时该怎样怀疑、追问,介绍了自己的经验,列出了一系列寻根究底的疑问,给人具体的借鉴,对人很有启发。第六段为了论证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又举清代大学问家戴震读书善疑的事例为证,而这正是他日后成为大学问家的基本条件。这一事例论证也是很有说服力的。‎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学习本文举例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自己的一个观点,做到论据确凿、对比鲜明。‎ 175‎ 教学板书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文章论点鲜明,学生较容易掌握,本节课我采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课文的方法,找出文章的关键所在,让学生认识到“怀疑”“思索”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 ‎19* 谈创造性思维 课题 谈创造性思维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教 学 目 标 ‎1.引导学生在分析结构的基础上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重点)‎ ‎2.指导学生学习议论文运用事实论证和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方法。(难点)‎ ‎3.使学生认识生活中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道理,感受作者的求异思维,懂得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重点)‎ 175‎ 课 前 预 习 作者简介 罗迦·费·因格,1948年生,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曾创立加利福尼亚创意思考顾问公司,曾发表过《当头棒喝》《创造性纸牌》《踢醒沉睡之心》等著作。‎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中外母语教材选粹》(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郭常义、胡晓丁根据日本小说家城山三郎的日文译文译为中文。有改动。许多人在生活、学习的过程中,因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容易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他们只知死学知识而不知活用,不会跳出圈外去思考问题。生活中还有许多人以为搞发明和创造的都是天才人物,不相信自己也能有所发明和创造,结果导致创造性被自我压制,最终丧失。本文正是针对这种情况而写的。‎ 读准字音 汲取(jí) 模式(mó) 压榨(zhà) 对称(chèn)‎ 持之以恒(hénɡ)根深蒂固(dì)锲而不舍(qiè)不言而喻(yù)‎ 孜孜不倦(zī)‎ 辨清字形 理解词语 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行之有效:实行起来有成效,多指已经实施过的方法和措施。‎ 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不懈怠。‎ 汲取:吸取。汲,从下往上打水。‎ 持之以恒:长久地坚持下去。‎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喻,明白。‎ 轻而易举:很轻松、很容易就把东西举上去了。形容事情很容易做。‎ 推敲: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做事情能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也形容有恒心,有毅力。锲,雕刻。‎ 古诗名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诗说明了同一事物在不同的观察角度下会给人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俗语“条条大路通罗马”‎ 175‎ 新课导入 这句话说明了跳出习惯的思维圈圈,通往成功的路不只有一条。今天我们来学习美国实业家罗迦·费·因格的一篇文章《谈创造性思维》,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新课展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论点的提出有什么特点?‎ 论点: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的方法,有赖于创造性思维。特点:由一道有趣的图形选择题引出论点,十分巧妙自然。‎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本文的结构如何划分?议论文常见的结构是怎样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请同学们首先找出本文中的两个过渡段。‎ 过渡段一,第④段:“然而,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的方法,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 过渡段二,第⑨段:“不过,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呢?”‎ 议论文常见的结构:提出论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本文的结构划分为:‎ 第一部分(①~③):设立问题,分析答案,引出了“生活中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 第二部分(④~⑫):分析问题,运用举例子、讲道理等方法论证了探求新事物有赖于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的条件及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的根据。‎ 第三部分(⑬):得出结论,总结全文,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并号召我们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品味亮点词语】‎ 第⑪段中“在大多数情况下”体现了本文语言怎样的特点?‎ ‎“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说“在所有情况下”“在全部时候”,所以“大多数”一词体现了议论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感悟精彩句子】‎ ‎1.文章开篇对四种图形的选择,如“你是怎么回答的呢?要是你选择的是B……”“那么,D又怎样呢?这是唯一……”这些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文中还有类似的句子吗?找出来,并说说其表达效果。‎ 设问。文中的设问句还有:‎ 175‎ ‎(1)第④段段尾:“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 ‎(2)第⑨段:“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呢?”‎ 设问的作用有:①提醒注意,引发思考;②突出某些内容,使文势有变化,起波澜;③在结构上起承接、过渡的作用,使文章结构紧密,条理清楚。‎ 上面设问句均有引发读者思考的作用,第④段和第⑨段中的设问句还有承接、过渡的作用。‎ ‎2.第⑦、⑧段属于什么论证方法?请举例简析这样写的好处。‎ 举例论证。如作者在论述“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时,列举了谷登堡发明印刷机、排版术的事例以及罗兰·布歇内尔发明交互式乒乓球电子游戏的事例。这两个事例不但典型,而且有代表性,具体确凿地阐明了作者的主张。‎ ‎3.如何理解“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这句话?‎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充分地相信自己是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人。作者以某心理学专家小组调查研究的结论为依据,说明任何人都具有创造力,关键在于自己能够认识到这一点。‎ ‎【把握文章主旨】‎ 作者认为,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并且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运用知识,探求新思路;还要锲而不舍地发展灵感。做到这些,每个人都会成为富有创造力的人。你对哪一个观点最感兴趣?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一两个事例来证明它吗?‎ 生甲:我对“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这个观点比较认同。生活中,有许多普通人,甚至是残疾人,他们就有不同凡响的创造力。如南京盲童学校的学生肖毅,刻苦练习写诗,终于出版了诗集《我听见花开的声音》。张海迪、史铁生都是瘫痪病人,他们长期坐在轮椅上,靠自己的艰苦奋斗和创造力,都成为了著名作家。他们正是坚信“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而成功的。‎ 生乙:我认为“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 175‎ 这个观点很正确。它极客观地阐述了拥有创造力的必备条件。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不少。如达尔文从小关心小动物,对生物世界始终充满好奇,后来又远洋考察,不断积累知识,最后成为进化论的创始人。还有“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也是凭借对水稻的好奇心和不断实践积累成功地改良水稻品种的。‎ 生丙:我觉得“还要锲而不舍地发展灵感”是能否成为富有创造力的人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身边其实也有不少知识丰富的人,他们也懂得如何运用知识,但是他们中绝大多数没有显示出非凡的创造力。因为非凡的灵感并不能轻而易举地获得。但那些极富创造力的人,就能抓住一闪而过的灵感:比如鲁班发明锯子、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瓦特发明蒸汽机等,都是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所闪现的灵感中得到启示的。‎ 写作方法运用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1.逻辑严密,有理有据。‎ 作者从具体的例子入手阐述道理,先具体论述具有创造性思维的要素,即明确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再进一步论述其实所有的人都具备创造性思维,以及怎样才能具备创造性思维。这样层层递进,把道理说得透彻明白。道理论证与举例论证相结合,有理有据。‎ ‎2.语言准确、严密。‎ 例如:“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在此强调数学问题,因为数学问题的答案具有唯一性,思维方式可以多样,但是答案只有一个,这样用词是非常准确、严密的。‎ ‎3.层层设问,过渡自然。‎ 设问是一种自问自答的修辞手法,又是一种常用句式,在议论文中常常使用。本文的设问句,根据具体内容的需要,用得恰到好处。如课文第④段末尾提出设问:“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然后作者对此做了回答。再如第⑨段:“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呢?”接着进行了分析回答。这些设问句的作用主要是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激发读者思考,突出文中某些内容,使文章在内容和结构上富于变化,跌宕起伏。另外用在文中的设问句,还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使文章衔接紧密,结构清晰。‎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请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来论证“有志者事竟成”的观点。(150字左右)‎ 175‎ 志,是成功的先行官。周恩来总理年少时,其校长问同学:“为何而读书?”大家各抒己见,周恩来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以此话为志,和许多志士仁人一起实现了中华民族的腾飞。有了志,他才能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历尽艰辛而百折不挠,最终迎来革命的胜利!‎ 教学板书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教学反思 ‎《谈创造性思维》是一篇议论文,阐述了什么是创造性思维,以及怎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创造性的人,号召人们坚信自己拥有创造力,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探求新思路,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人。文章的主旨非常贴合学生实际,好的教学一定会给学生带去积极的影响。议论文的文字具有简洁、严密的特征,内容不及记叙文、小说等对学生的吸引力,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上进行充分的讨论,让同学们各抒己见,表达自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很重要。在讲解论证方法时,讲练结合,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让学生口头表达,重点练习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理解作者的思想不难,但要让他们培养创新意识和重视好奇心、创造力却不容易。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将文本内容切实提升至影响学生思想的高度,我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提高。‎ 方法指导:‎ 论证方法的判断及作用 ‎[技巧点拨]‎ ‎1.判断论证方法:①举例论证(例证法),事实论据,记叙;②道理论证(引证法和说理),道理论据,议论;③对比论证(其本身也可以是举例论证或道理论证);④‎ 175‎ 比喻论证(在说明文中为打比方,散文中为比喻)。‎ ‎2.回答论证方法的作用:先从内容上考虑,再从论证角度考虑,有力地论证论点。‎ ‎3.答题模式:这一段(一句)运用了……论证方法,论证了……(论点),显得(增强、突出)……(好处),有力地论证了论点。‎ 素材积累:‎ 有一次,一些群众围住了从德国柏林移居美国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住宅,希望他用“最简单的话”解释清楚他的“相对论”。当时,据说全世界只有几个科学家看得懂他关于“相对论”的著作。‎ 爱因斯坦走出住宅,对大家说:“比方这么说——你同你最亲的人坐在温暖的火炉边,一个钟头过去了,你觉得好像只过了5分钟。反过来,你一个人孤孤单单地坐在热气逼人的火炉边,只过了5分钟,但你却像坐了一个小时。——唔,这就是相对论!”‎ ‎20* 创造宣言 课题 创造宣言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教 学 目 标 ‎1.学习运用具体事例及理论论据驳斥错误观点,从而得出正确观点的驳论方法。(重点)‎ ‎2.理解并学会运用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难点)‎ ‎3.领会自信心与创造力的因果关系及自信心对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重点)‎ 课 前 预 作者简介 陶行知(1891—1946),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安徽歙县人。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留学。推行平民教育。五四运动后,从事平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1934年7月,正式宣布将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 175‎ 习 ‎“行知”。陶行知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心,为人民教育事业,为中国的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一生著作丰富,论述精当,堪称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巨人”。‎ 写作背景 本文创作于 1943年10月13日,选自《陶行知全集》第四卷(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陶行知在文中的基本观点是: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先生写此文,着重启发青年人,去掉在科学创造方面的妄自菲薄、无所作为的五大思想障碍:环境平凡,生活单调,年龄幼小,能力薄弱,困难当道。‎ 读准字音 樵夫(qiáo) 豢养(huàn) 陡然(dǒu) 烟囱(cōnɡ) ‎ 繁殖(zhí) 灌溉(ɡuàn) 崇拜(chónɡ) 伤痕(hén)‎ 中伤(zhònɡ) 走投无路(tóu)玄奘(zànɡ) 懦夫(nuò)‎ 塑像(sù) 遁词(dùn) 鲁钝(dùn) 自暴自弃(qì)‎ 哑口无言(yǎ) 屋檐(yán)‎ 辨清字形 理解词语 中伤:诬陷或恶意造谣,旨在毁坏人的名誉。‎ 遁词:指理屈词穷或不愿吐露真意时,用来支吾搪塞的话。‎ 鲁钝:愚笨,不敏锐。懦夫:软弱无所作为的人。豢养:喂养。‎ 画龙点睛: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哑口无言:像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哑口:像哑巴一样。‎ 自暴自弃: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暴,糟蹋、损害;弃,鄙弃。‎ 走投无路:无路可走,已到绝境。比喻处境极困难,找不到出路。投,投奔。‎ 众叛亲离:众人反对,亲人背离。形容完全孤立。叛,背叛;离,离开。‎ 175‎ 新课导入 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有的同学对自己缺乏自信,而许多人在遭遇到人生挫折或陷入事业、人生的低谷时,难免会丧失自信心。如何重树自信,创造或重新开创自己灿烂的人生,是许多人,也包括今天我们许多进入学校的同学所关注的问题。陶行知先生的这篇《创造宣言》,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新课展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文章题为《创造宣言》,那么作者的宣言是什么?‎ 作者在文章结尾,充满激情地道出:“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2.本文属于驳论文,作者主要针对哪几种错误观点进行反驳?‎ 在文章中,作者围绕五种“不能创造”的借口,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批驳。这五种错误观点是:①环境太平凡;②生活太单调;③年纪太小;④太无能;⑤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 ‎3.作者是怎样对错误观点进行批驳的?‎ 作者主要运用了典型事例与名言警句来进行反驳。也就是说,此文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这两种论证方法。‎ ‎4.文章中有作者的正面观点吗?如果有,是什么?‎ 作者在批驳了五种错误观点后,直接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鼓励人们进行创造。‎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第一部分(①~③):由艺术家造石像谈起,引出教育家的创造不同于前两者,“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 第二部分(④~⑩):作者罗列出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以一连串的不可争辩的实例,一一予以反驳,从中确立起“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 第一层(④~⑦):批驳了“平凡”“单调”不能创造的观点。‎ 第二层(⑧~⑩):批驳了“年纪太小”“太无能”“陷入绝境”不能创造的观点。‎ 第三部分(⑪~⑮):以东山樵夫的故事为喻,说明丧失创造力的可悲下场。‎ 第四部分(⑯):作者以排比的手法,鲜明地指出“死人才无意于创造”,只要你是一个“活人”,“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这样的结尾富有感召力。‎ 175‎ ‎【品味亮点词语】‎ ‎1.如何理解“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的含义?‎ 运用排比的手法,强调开辟生路首先靠的是勇气。只要有勇气,我们即使身陷绝境也能创造出一片天地。‎ ‎2.赏析“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尔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一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通过玄奘、哥伦布、莫扎尔特身处困境但仍取得成功的事实有力地反驳了“走投无路,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用“毕竟”一词点出他们成功的不易,引出下文“要开出一条生路”,必须要有智慧、信念和一种大无畏的精神。‎ ‎【感悟精彩句子】‎ ‎1.“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以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画龙点睛。”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刀法”比喻教育方法,“万像”比喻众多教育对象,“画龙点睛”比喻使众多教育对象成才。‎ ‎2.“单调无过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正气歌》,产生了苏联的国歌,产生了《尼赫鲁自传》。”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在单调的恶劣环境中一样可以创造出惊世之作。‎ ‎3.“蚕吃桑叶,尚能吐丝,难道我们天天吃白米饭,除造粪之外,便一无贡献吗?”这一反问句有什么作用?‎ 这是一个犀利的反问句,引人反思,催人奋进。作者把以“我太无能”为借口,自暴自弃,不去创造的人和吃桑叶就能吐丝的蚕作比较,激励人们去创造,去奉献。‎ ‎4.怎样理解“这只是一半真理;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这句话的含义?‎ 在这句话中,作者把勇气比作斧,把智慧比作剑,把信念和意志比作金刚,说明当陷入绝境,走投无路时,只有勇气、智慧、信念与意志,才能使人绝处逢生,闯出一条生路。‎ 175‎ ‎5.“古语说,穷则变,变则通。要有智慧才知道怎样变得通,要有大无畏之精神及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变得过来。”这是什么意思?‎ 引用古语说明要走出绝境,获得成功,就要“变”,这里的“变”指的就是“创造”,而创造则需要智慧、勇敢和坚定的信念。‎ ‎【把握文章主旨】‎ ‎1. 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的?哪些句子明显表明了作者的感情?‎ 作者渴望创造,热切呼唤“创造之神,你回来呀!只要你肯回来,我们愿意把一切——我们的汗,我们的血,我们的心,我们的生命——都献给你。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 ‎2. 概括本文的主旨思想。‎ 本文作者通过运用典型事例和名言警句对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进行了有力的批驳,从而得出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结论。强调创造是人类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激励我们发掘潜能,创造美好未来。‎ 写作方法运用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1.有破有立,既摆出错误观点,又有自己明确的观点主张。‎ 文章首先列举了“环境太平凡,生活太单调,因而不能创造”的两个借口,针对性地提出了“我们是要在平凡上选出不平凡;在单调上选出不单调”的主张;接着,作者又针对“年纪太小,太无能,山穷水尽、陷入绝境”这三个不能创造的原因,明确了“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最后发出了“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的创造宣言。‎ ‎2.叙议结合,以议为主。‎ 记叙主要指文中摆出具体事例时所运用的表达方式。议论则是对事例进行分析或表达观点时采用的表达方式,如批驳了第二个错误观点后的简单总结,又如批驳了第五个错误观点后的分析。‎ ‎3.运用大量的排比、比喻。‎ 层层深入地剖析了缺乏自信的危害,鼓励我们树立自信,勇于创 175‎ 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鼓动性。‎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以“感悟自信”为题,写一段不少于300字的短文。可以运用课堂上使用过的事例,也可以另外找类似的题材。‎ 教学板书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教读此文,首先让学生了解了驳论文的相关文体常识,然后结合文本帮学生梳理出驳论文的思路。最重要的是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大胆思考,敢于创新。指导他们用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对某一问题重新审视、重新解答。整堂课,有对文本的理解,有结合实际例子的创造思维的训练,学生既理解了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又尝到了创造性思维的甜头。‎ 写作 论证要合理 ‎【目标导航】‎ 175‎ ‎ 1.论点要正确、鲜明。‎ ‎2.论据要真实、充分,有较强的说服力。‎ ‎3.论证必须符合正确的推理形式。‎ ‎4.写驳论性质的文章要做到对准靶子、抓住要害、注意分寸。‎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第一课时进行作文指导与写作,第二课时进行批改、评讲、修改。 了解作文文题,熟悉作文要求,搜集相关素材,为习作做准备。‎ 一、《怀疑与学问》一文中指出,做学问不要盲从或迷信,要有怀疑的精神。请你也写一段文字论证这一观点。200字左右。‎ 二、俗话说:“知足常乐。”有的人却说:“知足未必常乐。”试围绕“知足与快乐”这一话题,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600字。‎ 三、中国有句古话,叫“有钱能使鬼推磨”。对此,你怎么看?请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驳论文。不少于600字。‎ ‎【新课导入】‎ 写作议论文,不论是立论还是驳论,都要摆事实讲道理,也就是要进行论证。论证,就是围绕观点,把经过选择的论据组织起来,使二者有机结合,从而推导出令人信服的合理的结论。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探讨如何做到论证合理。‎ ‎【写作要求】‎ ‎1.在标题或者文章开头,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2.恰当安排论证的结构,注意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3.注意对运用的材料进行分析,突出材料对观点的支撑或证明作用。‎ ‎【技法点拨】‎ ‎1.例证法 175‎ ‎ 列出观点后举出具体实例证明观点的例证法在议论文中用得最多最广。它也是卓有成效的一种推理方法。因为任何观点不能孤立存在,而事实胜于雄辩,最具说服力,所以例证法是一般议论文都要用到的。‎ ‎2.因果法 通过对事理原因或结果的周密分析,从而证明论点的正确性、合理性的一种论证方法。也称为因果分析法。事物都有自己的原因和结果,从结果中找原因,或从原因推导结果,就是找出事物产生、发展的来龙去脉和规律,这就起到了证明论点的合理性和正确性的作用。‎ ‎3.引证法 引用经典作家的言论、科学原理、人尽皆知的常理等作为论据来直接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引用的东西,用来作讲道理的依据。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友情的沟通。‎ ‎4.对比法 这是一种常用的、有说服力的论证方法。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从而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也称比较法。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在对比中最容易显露出来,特别是正反相互对立的事物的比较,具有极大的鲜明性,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经过对比,正确的论点更加稳固。‎ ‎5.比喻法 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从这个角度讲,议论文中运用比喻,是以具体的事物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地表达出来,借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因而又常借用比喻的方法来进行论证。‎ ‎【范文引路】‎ 放弃是一种美德 人必须随时准备好放下些什么,比如爱情,比如成功,这样,生活才会更主动些。‎ ‎——题记 这段话,是博尔赫斯《沙之书》中的一个片断,也许大师说得更深奥些。可大意如此,不会错。‎ 以前,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放弃也是一种美,那时的我看到这样的话,也许只会嗤之以鼻。而从小到大我们所受的教育也一直告诉我们,要持之以恒,要坚持不懈,绝不能半途而废。可随着时光流逝,我越来越发现放弃的真谛,它不仅仅是逃避、退缩的象征,有时,它远比坚守更需要勇气,更具光辉。‎ 一位清洁工去微软应聘,因不懂电脑遭淘汰,主考官暗示他只要肯接受学习,就可以上岗,可他放弃了,转而去搞推销。许多年后,他成了销售业的大鳄、知名企业家,记者采访时问他:“如果那时你没有放弃微软的工作而去苦学电脑,你今天会怎样?”他报以一笑:“那我只会是一名清洁工。”‎ 一次放弃,成就了一生,他想必也为自己当初的抉择庆幸了。‎ 是啊,坚持,有毅力的人都会;而明智的放弃,恐怕只有睿智的人才能把握。‎ 175‎ 多少英烈,放弃了自己的生命,来谋取人民的解脱!‎ 多少杰出的科技工作者,毅然放弃了外国优越的条件,回来谋求祖国的繁荣!‎ 当上苍关上门时,它必然在别处为你开一扇窗,同样,当你放弃一条路时,另一条更宽广、更光明的路也会出现在眼前。‎ 亚里士多德放弃了老师柏拉图的精神学说,才开创出了属于自己的辉煌;苏轼放弃了前辈同仁们的无病呻吟、风花雪月式的婉约文体,才挥洒下了豪迈豁达、流传千古的佳篇;三岛由纪夫、芥川龙之介们甚至放弃了自己的生命,“以自杀的方式来探求文学的价值与意义”(三岛剖腹前自己所言)。‎ 大舍方能大取。有所弃,方能有所得。‎ 而若是希特勒当年能放弃他的所谓优良种族论,东条英机能放弃“大东亚共荣”的狂想……我已无法想象。‎ 现代愚公们,睁睁眼吧!你们所负的大山只不过是一些顽固的思想罢了,别再钻牛角尖了!要知道君子有所弃,有所不弃!‎ 全文思路清晰,观点鲜明,旁征博引,从不同的角度证明“放弃是一种美德”的观点。尤其在议论文的结尾处作者发出呼吁——要学会放弃和有所不弃。‎ 知足者常乐 平生修得随缘性,粗茶淡饭也知足。‎ ‎——题记 桌上放着半杯水,悲观的人会抱怨它的不足;乐观的人则会庆幸还有半杯水,因而后者得到了满足。‎ 同样的半杯水,两种截然不同的感慨。这告诉我们对待任何事物都要抱定一颗平常心,学会用感恩的心来感谢生活,感谢命运。等我们懂得了知足,生活便少了几分抱怨,多了一些光明。‎ ‎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这是发人深省的。一个人如果痴心妄想,那他贪婪的心就永远不会满足,甚至可能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嫦娥抛弃夫君,偷食仙丹,妄图成仙,换来的却是广寒宫的无限冷清与寂寥;和珅位高权重,仍不知满足,留下了千古骂名。而庄子、陶潜等隐士淡泊名利,逍遥世外,却成就了千古流芳的美谈。‎ 世事就是这样的辨证,上天让坏人享尽安乐,但最终以严厉的惩罚为代价;上天给予好 175‎ 人平安与幸福,却让好人历经磨难。这是公平的,所以不要怨天尤人。人生就是这样,没有绝对令你满意的事,关键在于你是否得到满足,能够乐观地对待生活。‎ 不过知足并非一味地安于现状,不求进取,而是一种适可而止的生活态度。如错把知足当作安于现状,裹足不前,那你只会成为井底之蛙。‎ 知足就是父母买给你玩具模片而你能自己拼好;知足就是朋友送你卡片而你不挑三拣四;知足就是珍惜一切来之不易的东西,包括生命;知足了菜根嚼着也香。知足了心里永远有着温暖的阳光。‎ 知足就要避免心理失衡。人们在给予的同时往往期待着、索要着,他们付出了就一定要求有回报,结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那是因为他们把得失看得太重、不易满足,当然也往往会大失所望了。‎ 请记住:学会知足,才能心底敞亮,少却烦恼;学会知足,才能更好地体会人生风雨兼程的艰辛和幸福;也只有人人懂得知足,我们的社会大家庭才能和谐、平静、适意而真诚。因为知足常乐啊!‎ 这节作文指导课,从方法引领到范文引路,一步一环地引导学生掌握论证的方法,学会使用合理的论证方法组织素材,写作议论文。课堂上有实际例子,有小组讨论,有组员的交流,有教师的点拨,一气呵成,学生收获颇丰,既收获了合理使用论证方法的技巧,又掌握了一定的写作素材,学会写作一般议论文提纲的方法。‎ ‎1.当堂作文。‎ ‎2.推荐作文评讲。‎ ‎(1)同桌互评。(2)教师点评。‎ ‎1.布置作业:同桌间互换作文修改。‎ ‎2.将推荐的佳作打印出来贴在班级作文园地展览,供大家分享。‎ 175‎ 本次的写作课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同学们也都理解了议论文论证方法的相关知识,在上课过程中同学们的积极性也较高,写成的习作基本都能符合要求。但也有一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没能很好地激发学生们的写作兴趣。同学们在互相交流学习的过程中缺乏适当的引导,这在以后的教学当中需要加以改进。‎ ‎21 智取生辰纲 课题 智取生辰纲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教 学 目 标 ‎1.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线索,把握情节。(重点)‎ ‎2.引导学生学习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理解人物形象。(难点)‎ ‎3.引导学生从古典文学作品中汲取文化营养,陶冶情操,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重点)‎ 课 前 预 习 作者简介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博古通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星象,无不精通。曾在钱塘为官,因与当权者不合,弃官还乡,闭门著述。著有《水浒》。《水浒》又称《水浒传》或《忠义水浒传》,是我国小说史上第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长篇白话章回体小说。‎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水浒传》第十六回(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有删节,题目是编者加的。大名府梁中书要把十万贯财宝送往东京,给他老丈人蔡京庆贺生日。因梁中书前一年送十万贯金银珠宝给蔡京时,半路被人打劫,这次改派精明能干的杨志押送。但生辰纲还未启运,风声早已传出,刘唐报信,与晁盖商议夺 175‎ 取生辰纲,吴用也加入进来,并推荐阮氏三兄弟入伙,公孙胜也来投奔晁盖,七条好汉欲齐心协力夺取这批金银珠宝,并定下智取之计。课文所选部分就是从杨志上路开始写起的。‎ 文体知识 章回体小说 章回体小说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其特点是将全书分为若干章节,称为“回”。它是由宋元时期的讲史话本发展而来。“讲史”说的是历代的兴亡和战争的故事,一般篇幅很长。艺人表演时必须分为若干次才能讲完,每讲一次,就等于后来“章回体”中的一回。在每次讲说前,艺人要用题目向听众揭示主要内容,这就是“章回体”小说回目的起源。‎ 读准字音 趱行(zǎn) 虞候(yú) 嗔(chēn) 干系(ɡān) 撇下(piē)‎ 这厮(sī) 朴刀(pō) 恁地(nèn) 兀自(wù) 省得(xǐnɡ)‎ 喃喃呐呐(nán) 怄(òu) 濠州(háo) 逞辩(chěnɡ) 晁盖(cháo)‎ 罗唣(zào) 剜(wān) 窥望(kuī) 忒(tuī) 尴尬(ɡān ɡà)‎ 聒噪(ɡuō zào) 勾当(ɡòu) 面面厮觑(qù) 喏喏连声(nuò)‎ 辨清字形 理解词语 端的:真的,确实。干系:责任。‎ 这厮:对人的轻蔑的称呼,相当于“这家伙”“这小子”一类话。‎ 吹嘘:急促喘气。 恁地:这样,如此。 怨怅:怨恨。‎ 忍气吞声:形容受了气而强制忍耐不说什么话。‎ 喃喃呐呐: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 絮絮聒聒:絮絮叨叨,来回地说。‎ 兀自:尚且,还。 逞辩:卖弄口舌。‎ 怄:使人生气。 喏喏连声:恭敬地连连答应。喏喏,应诺声。‎ 勾当:事情。寻思:思索,考虑。 面面厮觑:互相望着发愣。‎ 聒噪:打扰了,麻烦了。‎ 死心塌地:形容主意已定,决不改变(多含贬义)。‎ 175‎ 新课导入 常言道:“智不智看《三国》,勇不勇看《水浒》。”意思是说:三国出智士,梁山多勇夫。梁山好汉都是有勇无谋的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他们的计谋同样让人拍案叫绝。今天我们来学习《智取生辰纲》,领略一下梁山好汉的智慧。‎ 新课展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片段中主要涉及到哪些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主要人物:杨志、老都管、虞候、军健、晁盖、吴用、白胜、公孙胜、刘唐、阮氏三兄弟。‎ 主要情节:杨志押送生辰纲,晁盖、吴用等人设计夺取生辰纲。‎ ‎2.双线结构梳理。‎ 明线:杨志押送金银担——智送 暗线:吴用智取生辰纲——智取 ‎3.课文中有哪些矛盾冲突?‎ 主要矛盾冲突——杨志押送与晁、吴等人夺取的矛盾冲突。‎ 次要矛盾冲突——杨志与军健、虞候、老都管之间的内部矛盾冲突。‎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故事情节分析:‎ 第一部分(开头至“今日天下怎地不太平”):发生。杨志押送生辰纲。‎ 第二部分(“杨志却待要回言”至“自去一边树下坐了歇凉”):发展。七雄贩枣蒙杨志。‎ 第三部分(“没半碗饭时”至“也这般啰唣”):进一步发展。白胜设计诱官军。‎ 第四部分(“那对过众军汉见了”至“自下冈子去了”):高潮。杨志无奈买白酒。‎ 第五部分(“那七个贩枣子的”至“挣不动,说不得”):结局。杨志误失生辰纲。‎ 第六部分(最后一段):尾声。吴用智取生辰纲。‎ ‎【品味亮点词语】‎ 175‎ ‎1.第③段中,“跳起来喝道”“大骂道”“拿了藤条要打”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怎样的作用?‎ 运用了动作描写。形象的动作刻画,生动地再现了杨志粗暴、野蛮的个性和急躁的心态,进一步激化了一行人内部的矛盾。‎ ‎2.第段第一句中“痒”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一个“痒”字生动地表现出众军汉眼见贩枣客人吃酒无任何危险,心中渴望吃酒的急切心理。‎ ‎【感悟精彩句子】‎ ‎1.文章开头“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虽是晴明得好,只是酷热难行。”一句有何作用?‎ 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酷热难行”为全文情节的发展奠定了背景。天热成了矛盾冲突发生、发展、激化及至解决的一个客观原因,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还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2.“七个人脱得赤条条的……拿着一条朴刀。”为什么要如此写晁盖等人的出场情况?‎ 这是晁盖等六个人第一次出场,故意摆出了一副不容置疑的模样,首先使自己处在暗处,同时也为后文证明酒中无药做足了铺垫。‎ ‎3.第段中卖酒汉子所说的“不卖了!不卖了!这酒里有蒙汗药在里头!”这句话有何作用呢?‎ 又一次欲擒故纵,故意卖关子,这就彻底让杨志放松了警惕心理,致使他最终上当受骗。‎ ‎【分析主体形象】‎ ‎1.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毋庸置疑是用了“智”,他们使用的“智”体现以下几方面:‎ ‎(‎ 175‎ ‎1)智用天时。杨志押送生辰纲正赶上酷热的季节,“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过了十四五日后(六月初四)“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在短短几行文字中便再次出现“热”,天气的特征已得到极其鲜明的表现。所以军汉们一见到迎面的土冈子,便“都去松林树下睡倒了”。暑热加上一路疲惫使杨志的随从几乎没有还击之力。而晁盖、吴用等人却早已等候在此,守株待兔,可以说已掌握了智取的首要有利因素。‎ ‎(2)智用地利。晁盖等人选择了山冈和树林作为劫取生辰纲的最佳地点,自然有其中原因。黄泥冈可以作为掩护,松林既可引诱急欲避暑歇息的杨志一行人进入,又可遮挡敌人的视线,使他们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切情况。小说中“只见对面松林里影着一个人”一句中的“影着”足以说明问题。这前两“智”充分说明晁盖、吴用等人知己知彼,且深入调查研究了杨志一行人的行进时间、速度和路线。他们断定在近正午时分,杨志一行人将抵达黄泥冈,而且军汉们将急于进入松林避暑歇息。晁盖、吴用等人为杨志一行人画好了他们情愿也好、不情愿也好都将进入的“伏击圈”。‎ ‎(3)智用矛盾。同样通过仔细的观察和分析,晁盖等人发现了杨志一行人内部的矛盾并且利用了这一矛盾。杨志担心生辰纲出事,推迟每天动身时间,让军汉们担着百余斤担子在烈日下行走,还时常用藤条鞭打他们,唯恐在休息时会发生意外,为此军汉们早已怒忿在胸。虞候、老都管同样对杨志有强烈不满,杨志一行内部矛盾已经激化。这就注定在松林中休息时,无人会再去理会杨志的打骂。矛盾致使的内部分裂,给了晁盖等人可乘之机。此智更能说明晁盖等人运用一二两智的高明、得当,此智亦与前两智密切相关。‎ ‎(4)智用计谋。前面所有“智”的最终实现靠的就是“半瓢酒”。在众目睽睽之下,晁盖等人喝的是美酒,而杨志、众人得的却是药酒,刘唐与白胜的表演天衣无缝,不能不说是吴用的计谋用到了家。杨志等人在“倒也”声中眼睁睁地看着生辰纲被劫持而去就是动弹不得。‎ ‎2.杨志最终失陷生辰纲从而“贻误”终身,是否在他身上确实无“智”可言呢?‎ 杨志并非无“智”。从以下几方面可以看出杨志是个十分精细、警觉且有智谋的“押解官”。‎ ‎(1)智变行辰:杨志在“人家渐少”之后 175‎ ‎ ,推迟每天动身时间且提前休息(由原来的“五更动身,日中歇息”改为“辰牌起身,申时便歇”)。他宁可逼迫军汉冒酷热前行而落得怨声载道,也要保全生辰纲,无非是怕有人在晨光或暮色中偷袭。六月正午,恐怕歹人也不愿活动。‎ ‎(2)智藏行踪:不多带兵。‎ ‎(3)智选路径:杨志“催促”一行人在山中僻路行走,表明他选择了连强盗也不愿行走的艰难路径,以此来保护生辰纲。‎ ‎(4)智察枣客:杨志在黄泥冈提醒军汉们此地险要,发现刘唐顿生疑心,唯恐白胜酒中有蒙汗药……‎ 以上诸多方面表现了杨志用心、用智良苦,实非常人可比。‎ ‎3.速读课文,画出小说中能够表现杨志思想性格的语句。归纳其性格特点。‎ ‎(1)忠于职守、精明谨慎:如“五七日后,人家渐少,行客又稀,一站站都是山路。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 ‎(2)急功近利、蛮横粗暴:如“杨志赶着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轻则痛骂, 重则藤条便打,逼赶要行。”“杨志跳起来喝道:‘那里去!且睡了,却理会!’”“杨志大骂道:‘你们省得甚么!’拿了藤条要打。‎ ‎【把握文章主旨】‎ 全文表达了怎样的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对杨志与晁盖一行人斗智斗勇的描绘,刻画了杨志精明能干、小心谨慎、蛮横急躁、见识过人的性格特征,形象地表现出晁盖、吴用等英雄的智慧、胆识和力量,反映了官逼民反、乱自上作的历史规律。赞扬了广大被压迫人民的反抗精神及其斗争智慧。‎ 写作方法运用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1.善用环境描写,推动情节发展。‎ 文中关于天热的描写很多,而且写“热”又是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反复描述,不断点染的。这种对典型环境的描写,不仅能烘托气氛,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同时能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例如酷热之中,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表现了他的谨慎;而吴用的巧计之所以能在黄泥冈松林里得以实现,也正是得力于天气炎热。‎ ‎2.通过行动和语言塑造人物形象。‎ 175‎ 杨志的精明警惕、粗暴蛮横,吴用等人的足智多谋,无一不是在言行中展示出来的。卖酒人的言行更是妙笔。唱着歌挑酒上山,其轻松之举与众军汉的艰难形成对比。卖酒人的言语分量重:“你这客官好不晓事!早是我不卖与你吃,却说出这般没气力的话来!”一句话含意丰富,真是妙人妙语。‎ ‎3.巧用矛盾冲突,刻画人物性格。‎ 文中有两种矛盾:一种是杨志与众军汉、虞候、老都管之间的内部矛盾,表现为押送中快与慢、走与停的矛盾,不准喝酒与要喝酒的矛盾,这是次要矛盾;另一种是杨志押送与晁盖等人智取的矛盾,这是主要矛盾。从全文看,小说无论是对杨志谨慎、精明、蛮横的性格刻画,还是对好汉们足智多谋、团结战斗的群体描写,都是把他们放在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进行的。‎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请通过行动和语言的描写刻画出一位尽职尽责的好老师形象。(100字左右)‎ 教学板书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教学反思 175‎ 思这篇课文篇幅较长,且是节选自《水浒传》,让学生梳理文章结构、概括主要内容是关键,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的分析是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们充分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同学们发言很踊跃,课堂气氛很好。在教学中发现有的学生对名著的内容还不是很熟悉,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多引导学生阅读名著。‎ 方法指导:‎ 伏笔 伏笔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可以理解为前段文章为后段文章埋伏线索,也可以理解为上文对下文的暗示。它的好处是交代含蓄,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怀疑之感。‎ 素材积累:‎ ‎“武松打虎”创作轶事 施耐庵阅历丰富,治学严谨,写《水浒传》更是一丝不苟。据说,施耐庵写“武松打虎”这一回时,写来写去都很不满意。正在这时门外烈犬狂吠,他跑出去一看,原来是一个醉汉与恶狗相斗,只见醉汉左右腾挪,上下跳跃,趁恶狗转身的当儿,飞步蹿上前去,按住恶狗之头,举起右拳,猛击十几下,接着往地上一摔,恶狗滚了几下,就躺着不动了。施耐庵看得入了迷,连喊“打得好”。回到屋内,他搬来长凳作“老虎”,仿照醉汉打狗的架势,跳来跳去,细心揣摩醉汉打狗时的动作及心理,终于写出了“武松打虎”这一千古不朽的文学章节。‎ ‎22 范进中举 课题 范进中举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175‎ 教 学 目 标 ‎1.了解作者及《儒林外史》相关知识,把握小说主旨。(重点)‎ ‎2.让学生学习用鲜明的对比手法、夸张手法刻画人物形象。(难点)‎ ‎3.引导学生了解封建社会庸俗腐败的人情世态,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重点)‎ 课 前 预 习 作者简介 吴敬梓(zǐ)(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说家。早年生活豪纵,后家业衰落,移居江宁。工诗词散文。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和史学研究著作,今存《文木山房诗文集》四卷。‎ 写作背景 本文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范进是一个广东的老童生,从20岁开始应考,考了20多次,可谓屡试屡败,但他屡败屡试,终于在54岁那年得到学官周进的赏识,考中了秀才,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 文体知识 古典讽刺小说一般分两种:一种是寄寓性讽刺,主要从神魔小说中孕育出来;一种是写实性讽刺,主要从世情小说中孕育出来。狭义的讽刺只指后一种写实性讽刺小说。它用夸张的手法和嘲讽的态度,揭露、抨击了社会的黑暗和时弊,但对社会本质的认识,有很大局限性。代表作有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等。‎ 读准字音 绾头发(wǎn) 啐(cuì) 嗑(hē) 作揖(yī) 带挈(qiè)‎ 相公(xiànɡ) 醺醺(xūn) 行事(hánɡ) 长亲(zhǎnɡ)‎ 腆着(tiǎn) 亚元(yà) 解元(jiè) 荼毒(tú) 轩敞(xuān)‎ 拙病(zhuō) 商酌(zhuó) 星宿(xiù) 忌讳(huì) 后襟(jīn)‎ 锭子(dìnɡ) 攥着(zuàn) 报帖(tiě) 少顷(shǎo qǐnɡ)‎ 175‎ 辨清字形 理解词语 作揖:两手抱拳高拱,身子略弯,向人敬礼。‎ 倒运:事情不顺利,倒霉。‎ 带挈:提携。本文指“让你沾我的光,得到好运气”。‎ 唯唯连声:连连答应。浑家:妻子。‎ 烂忠厚:忠实厚道得没有出息。 见教:指教(我)。 腆着:挺着。‎ 狗血喷头:形容骂得很凶。 舍与:施舍给,赏给。‎ 尖嘴猴腮:形容人面部瘦削,长得难看。‎ 央及:恳请,请托。 不省人事:指人昏迷,失去知觉。‎ 淋淋漓漓:形容水往下流的样子。 商酌:商量斟酌。‎ 叙功:评功。 兀自:仍旧;还是。 少顷:一会儿。‎ 桑梓:家乡。 相与:结交。‎ 新课导入 ‎“学而优则仕”很大程度影响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道路选择,科举是横在他们进入上层社会的一道门槛。跨过这一道门槛,则八抬大轿,风光无限,荣华富贵,享用不尽。“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而在“天下知”的时候有人却欢喜而疯,这到底是喜剧还是悲剧呢?让我们进入课文《范进中举》的学习,带着对封建科举的思索,一起去认识古典文学画廊中的一个“欢喜而疯”的典型人物——范进。‎ 新课展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找出文中的小说三要素:‎ 主要人物:范进、胡屠户、张乡绅、老太太等。‎ 情节:范进中举前后,周围人对他不同的态度。‎ 环境:封建科举制度下的世态人情。‎ ‎2.在预习的基础上,速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开端:范进被屠户教训及向他借钱赴考遭拒。‎ 175‎ 发展:范进放榜当日因高兴过度而疯了。‎ 高潮:范进被胡屠户打了一巴掌清醒了。‎ 结局:范进醒后人们对他的巴结。‎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第一部分(1、2):写范进进学回家到中举前的情况。‎ 第一层(1):写范进进学回家,丈人胡屠户前来贺喜。‎ 第二层(2):写范进向胡屠户借盘缠应乡试,遭到拒绝和辱骂。‎ 第二部分(3-11):写范进中举后的情景。‎ 第一层(35):写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 第二层(6-9):写胡屠户治疯。‎ 第三层(10、11):张乡绅拜会和胡屠户受赠。‎ ‎【感悟精彩句子】 ‎1.“范进因没有盘费,走去同丈人商议,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一句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句中“啐”字又有何作用?‎ 一个骂人,一个被骂;一个吐痰,一个被吐。两相对比,凸显了范进的可怜与卑劣的灵魂,也表现了胡屠户的傲慢与市侩性格。‎ ‎“啐”这一动作描写将胡屠户的凶相刻画得入木三分,生动地表现出胡屠户对范进态度恶劣、轻蔑至极。‎ ‎2.“众人和邻居见这模样,忍不住的笑”一句中的“笑”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深意?‎ 新中的举人老爷“散着头发”“满脸污泥”“鞋都跑掉了一只”,如此狼狈不堪,而胡屠户在极短的时间里,反差如此之大,这些都令众人忍俊不禁。“笑”的背后隐含着作者对范进、胡屠户的辛辣嘲讽。‎ ‎3.“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此处属于什么描写手法?这样写有何作用?‎ 细节描写。“一路”“几十回”,说明在整个行程中胡屠户扯范进后襟的次数之多,讽刺味儿更足。一个“扯”字,充分表明了范进中举后,胡屠户对他极尽谄媚之能事,对范进百般地奉承和逢迎。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个前倨后恭的市侩小人形象。‎ 175‎ ‎【分析主体形象】 ‎1.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体现出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第一次来贺喜:‎ 原因:范进考中了秀才 贺礼:一副大肠,一瓶酒 称呼:现世宝,烂忠厚没用的人(相公) 态度:教训 动作:吃的醺醺的,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 第二次来贺喜:‎ 原因:范进考中了举人 贺礼:七八斤肉,四五千钱 称呼:贤婿,天上的文曲星(贤婿老爷)‎ 态度:赞不绝口 动作: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从中可以看出胡屠夫欺贫爱富、视钱如命、趋炎附势、贪财虚伪的性格特点。‎ ‎2.范进是怎样的一个人?他的形象具有怎样的典型性?‎ 热衷功名利禄、虚伪、世故圆滑。‎ 范进对来自周围人们的侮辱、轻蔑和嘲笑都默默承受下来,不敢有丝毫的反抗。范进这个“下人”,确实“下”得出奇。例如,在他中了秀才之后,胡屠户依旧说他是“现世宝”,他居然“唯唯连声”,不作辩解;为参加乡试去借盘缠,又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他听着那些不堪入耳的话,也仅止于“摸门不着”而已——如此“下人”,简直到了麻木的地步!真可谓卑怯之至,屈辱之至。‎ 范进这种性格是在他三十多年长期困顿的生活中形成的。三十多年来,他怀着对功名的热切期望不断地应试,又不断地失败,除了周围人们的轻蔑和嘲弄外,他什么也没有得到。他终于考上了秀才,可是人们都认为是宗师怜悯他,“舍与”他的。他几乎陷入了绝境,当邻居到集上寻他,告诉他已经中举的喜讯,他怎么也不敢相信,这就是近乎绝望的心理表现。‎ ‎3.乡邻们的变化说明了他们是一群怎样的人?表现了怎样的社会风气?‎ 175‎ 嫌贫爱富,冷漠势利。整个社会都弥漫着冷漠炎凉的气息。‎ ‎4.张乡绅是个怎样的人?他与范进交好的目的是什么?‎ 道貌岸然,老奸巨猾。他和范进称兄道弟,为的是攀附范进来巩固和扩大自己的权势,好为将来仕途的发展做铺垫。‎ ‎【把握文章主旨】 ‎1.课文写范进的喜极而疯说明了什么?‎ 在封建社会,读书人一旦中举,那就平步青云。范进未中举前穷愁潦倒,受尽屈辱。中举后,即能吐尽几十年的苦水闷气,从此将身份尊贵,有享不尽的富贵荣华。因此,这是范进梦寐以求的,中举后,竟喜极而疯。文章着重刻画范进癫狂的丑态,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2.如何理解本文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小说通过范进中举前后,特别是出榜那一天不同的境遇,着重刻画范进癫狂的丑态与他周围各色人等趋炎附势的嘴脸,真实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心灵的荼毒以及在科举制度下的炎凉世态。‎ 写作方法运用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1.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讽刺。‎ 本文对范进中举前后各方面的不同情形都做了鲜明的对比。中举前,经济状况非常恶劣:住的是“茅草棚”;吃的是“小菜饭”“不知猪油可曾吃过两三回”;乡试完回家,“家里已是饿了两三天”。社会地位非常低下:胡屠户骂他“现世宝”“癞虾蟆”“尖嘴猴腮”,还“啐”他唾沫,他还“唯唯连声”。中举后,经济状况明显好转:邻居“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背了斗米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又搬些桌凳,请报录的坐着吃酒”;胡屠户“提着七八斤肉,四五千钱”;张乡绅送银赠房。社会地位也有显著提高:邻居都来帮忙,称之为“范老爷”;胡屠户称之为“文曲星”“贤婿老爷”;张乡绅与之称兄道弟。前后的不同态度形成强烈的对比,呈现出世人欺贫爱富、趋炎附势、势利虚伪的丑态。‎ ‎2.采用夸张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175‎ 范进因中举喜极而疯,在挨了一个巴掌后清醒过来,这是根据现实生活用夸张的手法虚构出来的,具有辛辣的讽刺效果。此外,文中“那只手隐隐的疼将起来;自己看时,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这些夸张的描写,反映了胡屠户前后态度变化的巨大。‎ ‎3.细节描写,生动传神。‎ 如范进向胡屠户赠送银子时,“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这段细节描写生动地揭示了胡屠户虚伪势利、爱财如命的本性。‎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学习《范进中举》中的描写人物的方法,用几句话写一写身边的同学,不要出现所写同学的名字。(可以是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神态描写或细节描写。)‎ 比赛的枪声一响,她就如离弦之箭飞奔而出,迅速超越了好几个对手。快了,她的前面只剩下一位选手,她咬紧牙关,准备冲刺了。就在这时,在她前面的选手一个趔趄摔倒了。她在惯性的作用下向前跑了几步后迅速停了下来,走到摔倒的同学身边,一边扶她起来一边关切地说:“怎么样?没有受伤吧?”这时已有许多选手超越了她们。比赛结束了,她没有获奖,却在全校师生赞扬的目光中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教学板书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175‎ 教学反思 ‎《范进中举》是讽刺小说中的杰作,揭露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学生的阅读兴趣很高。在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还对学生渗透了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生们在讨论的过程中懂得了文章深刻的讽刺意味。‎ 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学习还在于文本知识的积累,在文章内涵对学生精神的影响、触动方面还应多做探究。‎ 方法指导:‎ 分析次要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 次要人物在侧面衬托、推动情节、渲染气氛、升华主题等方面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分析小说中的次要人物的作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对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主要是从侧面衬托主人公,凸显主要人物的性格。(2)对表现主旨的作用。通过次要人物来升华文章的主题,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如《范进中举》一文中,范进众乡邻在范进中举前后的表现反映出人情的冷暖、世态的炎凉,对小说要表现的主旨——封建科举制度下人性的丑恶起到升华的作用。(3)对情节起牵线搭桥、推动发展的作用。(4)对环境起到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的作用。‎ 素材积累:‎ 科举趣闻 唐朝人才辈出,但唐朝的选才标准却有点怪。《选举志》提出的标准是:一曰身,就是体貌丰伟;二曰言,就是言辞辩正;三曰书,就是楷法遒美;四曰判,就是文理优长。这四条标准,第一是看长相,第二是看语言表达能力,第三是看书法,最后才是看文章。诗人罗隐就为此吃了亏,他诗写得不错,但长相却让人不敢恭维,因此屡试不第。‎ ‎23* 三顾茅庐 175‎ 课题 三顾茅庐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文意梳理、整体感知。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分析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教 学 目 标 ‎1.了解作者及《三国演义》相关文学常识,识记课文中的生词。(重点)‎ ‎2.能理清文脉结构,体会情节的一波三折,体味精炼畅达的语言。(难点)‎ ‎3.结合文中精彩语句品味刘备、诸葛亮的形象,学习两人的优良品质。(重点)‎ 课 前 预 习 作者简介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生卒年不详。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汉族,山西并州太原府人。罗贯中早年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罗贯中编著的小说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三遂平妖传》。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罗贯中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写作背景 本课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有删节。题目是编者加的。建安十二年(207年)冬至十三年(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的建议下,三次到卧龙岗拜访诸葛亮。前两次都没见到诸葛亮,第三次终于相见。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出山成为刘备的军师。‎ 读准字音 拜谒(yè) 今番(fān) 叱(chì) 侥幸(jiǎo) 岂可相强(qiǎnɡ) 犹然(yōu) 纶巾(ɡuān) 鹤氅(chǎnɡ) 汉室末胄(zhòu) 愧赧(nǎn) 谬(miù) 倾颓(tuí) 窃命(qiè) 沔水(miǎn) 殆(dài) 民殷(yīn) 存恤 175‎ ‎(xù)箪食壶浆(dān) 鄙贱(bǐ)‎ 辨清字形 理解词语 叱:大声呵斥。 拜谒:拜访谒见。 犹然:仍然。‎ 如雷贯耳: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贯,贯穿,进入。‎ 愧赧:因羞惭而脸红。 林泉:山林和泉水,引申为隐居之地。‎ 屏人促席:教他人回避,将坐席靠近。屏,使回避。促,靠近。‎ 倾颓:衰败。 窃命:篡夺国家权力。‎ 挟天子以令诸侯: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诸侯,这里指当时割据一方的军阀。‎ 用武之地:用兵之地。指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 暗弱:昏庸懦弱。 存恤:爱惜,体恤。‎ 箪食壶浆:用箪盛饭,用壶盛浆。浆,以粮食加水适度发酵而成的饮料。‎ 避席:古人席地而坐,起身离席,表示敬意。‎ 经世奇才:旧时称治国安民的才能。经世,治理天下。‎ 思贤如渴:比喻迫切的想延致有才德的人。如渴,如口渴思饮那般,形容迫切。‎ 顿开茅塞:比喻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顿,立刻;茅塞,比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 新课导入 刘备带着两个义弟去邀请诸葛亮,辅助自己完成统一中原的大业,但去了两次都未能见着。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前往隆中,结果如何呢?就让我们一起跟随刘备去一探究竟吧。‎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刘备三顾茅庐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175‎ 新课展开 起因:刘备邀请诸葛亮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但拜访两次都没有见着。‎ 经过:刘备第三次去拜访,离诸葛亮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家又等了几个时辰才同诸葛亮见上面,听了诸葛亮的分析,刘备茅塞顿开。‎ 结果:刘备有了诸葛亮,如鱼得水。‎ ‎2. 根据文中的人物描写,概括刘备、关羽、张飞的性格特征。‎ 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有政治抱负;‎ 关羽:稳重、顾全大局;‎ 张飞: 鲁莽、直爽。‎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梳理故事情节,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第一部分(1):写第三次顾茅庐之前,关、张持有不同态度,刘备力排众议,决定前往。‎ 第二部分(2、3):写刘备第三次拜谒诸葛亮得以成功遇见,诸葛亮隆中三分天下,为其谋兴邦定国之策。‎ 第三部分(4):刘备拜请诸葛亮出山相助。‎ ‎【品味亮点词语】‎ ‎1.“玄德徐步而入,见先生仰卧于草堂几席之上。玄德拱立阶下。”句中加点词语对表现人物起着怎样的作用?‎ ‎“拱立阶下”,刘备谦恭、求贤之状凸显。‎ ‎2.玄德下拜曰:“汉室末冑、涿郡愚夫,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昨两次晋谒,不得一见,已书贱名于文几,未审得入览否?”上句中刘玄德的动作和语言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刘备的“下拜”,自称“末冑”“ 愚夫”,让我们又一次看到了一个谦卑、求贤若渴的刘皇叔。‎ ‎3.“但荆州刘表、益州刘璋,皆汉室宗亲,备安忍夺之?”句中加点词语有什么作用?‎ ‎“备安忍夺之”可见刘备弘毅宽厚的一面。‎ 175‎ ‎【感悟精彩句子】 ‎1.第三段中玄德曰:“司马德操之言,徐元直之语,岂虚谈哉?”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照应前文司马徽、徐庶对诸葛亮的推荐;强调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而不是像诸葛亮自谦的那样“年幼才疏”。‎ ‎2.“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这句诗与文中哪句话照应,有什么作用?‎ ‎“待我功成之日,即当归隐”,欲归隐,却“星落秋风五丈原”。为下文埋下伏笔,诸葛亮最后病逝于五丈原。‎ ‎3.文中写张飞和刘备对待诸葛亮截然不同的态度,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张飞嚷着要用绳子捆来,刘备生气责备。这一对比描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这一对比突出了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同时也表现出张飞鲁莽、急躁的性格特点。‎ ‎【把握文章主旨】 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要表达的中心。‎ 本文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同时也表现出诸葛亮的确是一位有卓越智慧的旷世奇才。‎ 写作方法运用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1.人物形象鲜明。‎ 节选部分着重从刘备的动作(轻轻敲、等候、快步走进等)、神态(恭恭敬敬)等方面刻画了邀请诸葛亮出山的“诚心诚意”和他的弘毅宽厚。而对张飞的刻画则是通过三次语言、神态的描写,表现了他粗暴和急躁的性格特点。‎ ‎2.故事情节曲折。‎ 节选部分在故事情节安排上一波三折。第三次拜谒孔明,好不容易遇到他在家里,没 175‎ 想到他还在睡觉,刘备只好等,孔明翻身以为是醒了,没想到又侧身睡着了,起来后更衣又花掉一个时辰。这样千呼万唤孔明才露出真容。曲折的故事,处处设置悬念,增加了故事的可读性。‎ ‎3.对比效果显著。‎ ‎①文中写张飞和刘备对待诸葛亮截然不同的态度,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张飞嚷着要用绳子捆来,刘备生气责备。这一对比突出了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②张飞与刘备是结拜兄弟,诸葛亮是一位与刘备素未谋面的草民,为了请诸葛亮,刘备竟然斥责自己的结拜兄弟,可见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③刘备“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前”“等了半晌”“又等了一个时辰”,刘备是当时汉献帝的叔父,是皇叔,是皇亲国戚,而诸葛亮是一介草民;当时刘备47岁,诸葛亮只有27岁,一个是长辈,一个是晚辈。就这样,刘备“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前”“等了半晌”“又等了一个时辰”。从而刻画了刘备的诚心诚意、尊重人才的人物形象。‎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仿写文中刻画张飞这一人物形象时采用的语言、神态和动作描写的方法,刻画一个你熟悉的人物个性。‎ 教学板书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教学反思 教读这篇小说节选,我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三国演义》大的历史背景下讲起,让学生了解当时的背景,有助于理解节选部分的情节。二是从人物赏析的角度进行。通过让学生找出文中的主要人物,主要人物的描写方法、细节刻画等,让学生认知人物形象,感知人物的魅力。课堂的两个亮点是吸引学生兴趣之处:让学生自演人物和观看《三国演义》电视视频片段。‎ 175‎ ‎24* 刘姥姥进大观园 课题 刘姥姥进大观园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文意梳理、整体感知。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分析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教 学 目 标 ‎1.掌握“蓼溆、麈、肏攮、掂掇、砒霜”等字词的读音,以及“篾片、调停、撮弄、不伏手、操攮、促狭鬼”等词语的含义。(重点)‎ ‎2.整体感知本文的结构内容。(难点)‎ ‎3.学习借鉴本文刻画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的方法,把握其性格特点。(重点)‎ 课 前 预 习 作者简介 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籍贯沈阳(一说辽阳),生于南京,约十三岁时迁回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约生于1724年)。‎ 写作背景 本文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回(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版),题目是编者加的。这是刘姥姥二进大观园,送来些野菜瓜果。恰巧贾母听得此事,请刘姥姥过去陪她说话。刘姥姥便说村里的故事,贾母甚是爱听。贾母在大观园设宴招待刘姥姥,刘姥姥看什么都新鲜,闹出了不少笑话。‎ 读准字音 一径(jìnɡ) 潇湘馆(xiāo) 蓼溆(liǎo xù) 捏丝戗金(qiànɡ)‎ 175‎ 漱盂(shù) 麈尾(zhǔ) 撮弄(cuō) 四楞(lénɡ) 铁锨(xiān) 发怔(zhènɡ) 秋爽斋(zhāi) 篾片(miè) 银箸(zhù)‎ 敁敠(diān duo) 楠木(nán) 调停(tiáo) 肏攮(cào nǎnɡ)‎ 促狭鬼儿(cù) 筵席(yán) 嬷嬷(mó)‎ 辨清字形 理解词语 一径:径直。‎ 蓼溆:水边有着许多花草的地方。这里指大观园中的一个景点。蓼,一年生草本植物。溆,水边。‎ 捏丝戗金:把捏成各种图案花纹的金丝嵌在器物上。戗金,在器物图案上嵌金。‎ 相干:指相互间有联系,有关系、有牵涉,多用于否定句或疑问句。‎ 仔细:小心,当心。‎ 敁敠:同“掂掇”,估计,盘算。‎ 撮弄:戏弄。‎ 不伏手:不称手,不好用。‎ 促狭鬼儿:爱捉弄人的人。促狭,爱捉弄人。‎ 新课导入 ‎《红楼梦》中写笑最经典的就是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席间这幅群笑图,可以说,群笑图中每个人物都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最有意思的是曹雪芹只有一个“哈哈大笑”,九个“笑”,那他是怎样生动传神地描写出众人的笑态呢?在他笔下,每个人的笑又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呢?‎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75‎ 新课展开 ‎1.用一两句话概括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和大家一块吃饭时出丑,逗得上上下下大笑不止。‎ ‎2.刘姥姥在文中表现了哪些性格特点?‎ 刘姥姥特点:识趣凑趣、说话风趣幽默,言谈地道本分;装疯卖傻,但实际上很有心计,是一个善于察言观色、世故、精明的农村老太太的形象。‎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第一层(贾母起身笑道……说的众人都笑起来):写凤姐、鸳鸯等人设局取笑刘姥姥。‎ 第二层(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给板儿夹在碗上):写刘姥姥上演“笑”剧的过程。‎ 第三层(一时吃毕……婆子们添上碗筷来):写刘姥姥上演“笑”剧后的感慨及凤姐、鸳鸯等人以实情相告。‎ ‎【品味亮点词语】 ‎1.“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句中的“发怔”这一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 这一“发怔“细节写得尤为传神,特别真实,这个看似无声的间歇时间,实际上是为后面写众人大笑做铺垫。‎ ‎2.“刘姥姥便伸箸子要夹,那里夹的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赏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闹”“撮”两字写出了刘姥姥使不习惯沉且滑的筷子,夹不住鸽子蛋,以至于鸽子蛋满碗乱跑的情形,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刘姥姥夹鸽子蛋时的窘态;“伸”字突出了刘姥姥吃鸽子蛋时的小心翼翼而又憨态可掬;“滑”和“滚”两字写出了筷子光滑、鸽子蛋小,且鸽子蛋掉下时速度之快。总之,这些动词就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刘姥姥吃鸽子蛋时滑稽可笑而又憨态可掬的神态,突出了刘姥姥的朴素、小心翼翼、怯懦的性格特点。‎ 175‎ ‎【感悟精彩句子】 ‎1.“李纨笑劝道:‘你们一点好事也不做,又不是个小孩儿,还这么淘气。仔细老太太说。’”此举表现了李纨怎样的性格特点?‎ 显示李纨的厚道。‎ ‎2.“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林黛玉的笑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 林黛玉笑但又极力控制,反映出她含蓄、有教养而又谨慎的性格特点。‎ ‎3.“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这里只言片语写了迎春,这是一种怎样的写作手法,表现了迎春怎样的特点?‎ 此处点到迎春,卻未描绘其情态,作者运用了“不写之写”的手法,“不写”她的笑,正是“写”了她那独特的性格─懦弱、麻木,感情不外露。‎ ‎4.“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掌着,还只管让刘姥姥。”一句可以看出凤姐、鸳鸯有着怎样的特点?‎ 凤姐、鸳鸯的笑而不露,反映出她们善于计谋,爱耍小手段、取笑、捉弄人的性格特点。‎ ‎5.刘姥姥道:“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们那个伏手。”这句话可以看出刘姥姥怎样的性格特点?‎ 金银的筷子反而不及平常的伏手合用,作者利用几个细节塑造出刘姥姥的朴素实在的老农妇形象。‎ ‎6.“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这句描写宝玉的“笑”表现了宝玉怎样的性格特点?‎ 宝玉笑时钻到贾母的怀里,反映出他的天真、孩子气的性格特点。‎ ‎【把握文章主旨】 ‎1.概括节选部分的主要内容。‎ 节选部分叙写了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和大家一块吃饭时出丑,逗得上上下下大笑不止的故事。刻画了刘姥姥这一识趣凑趣、说话风趣幽默,言谈地道本分;装疯卖傻,很有心计,善于察言观色、世故、精明的农村老太太的形象。‎ 175‎ ‎2. 这场“笑”剧的背后包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场“笑”剧的背后包含着作者的悲悯与尊敬,作者正是以悲悯尊敬的眼光来描写刘姥姥这位胼手胝足,换取温饱的小人物的;同时,作者也透过了刘姥姥的眼睛映射出贾府“朱门酒肉臭”的景象,对贾府的腐败进行了深重的谴责。‎ 写作方法运用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1.情节跌倒起伏,有铺陈,有高潮,有结局。‎ 节选部分完整地刻画了一次刘姥姥上演的“笑”剧。故事从写凤姐、鸳鸯等人设局取笑刘姥姥,再到写刘姥姥上演“笑”剧的过程,最后写刘姥姥上演“笑”剧后的感慨及凤姐、鸳鸯等人以实情相告。情节完整,尤其写刘姥姥上演“笑”剧的过程,更是故事的高潮,作者也做了详细的刻画。‎ ‎2.人物刻画细腻传神,人物性格各有侧重。‎ 节选部分主要刻画了刘姥姥的形象。刘姥姥是丑角,但她绝不是傻子,她早已知道是为了哄老太太开心 ……所以,刘姥姥不是傻子,而是一位“大智若愚”的人物,为了环境的需要,她不得不装作愚者,以获得别人的同情,希望得到些恩惠。还有文中通过“笑”剧的详细刻画,反映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凤姐、鸳鸯的笑而不露,反映出她们善于计谋,爱耍小手段、取笑、捉弄人的性格特点;林黛玉的笑又极力控制,反映出她含蓄、有教养而又谨慎的性格特点;宝玉笑时钻到贾母的怀里,反映出他的天真、孩子气的性格特点等。‎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学习本文刻画各色人物的“笑”,也刻画出人物活动的场景。真实细腻、反映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板书 175‎ 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教学反思 教学此文,教师首先站在《红楼梦》的大背景下,给学生介绍相关的知识,了解背景。然后指导学生读文,梳理文中对人物的刻画,着重抓住对人物“笑”的刻画。紧接着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品味“笑”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最后播放87版《红楼梦》电视剧“刘姥姥进大观园”一集,增强直观感受。学生在课堂上有独立读文、思考,有讨论交流,有直观视觉体验,丰富了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情感体验。‎ 写作 学习改写 ‎【目标导航】‎ ‎1.学习改写的要领,注意把握主题,做到详略得当、语言得体,适当运用修辞。‎ ‎2.学会根据原文主题内容进行恰当的联想和想象,避免偏离主题太远。‎ ‎3.通过改写,加深对原文的理解,培养创新能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第一课时进行作文指导与写作,第二课时进行批改、评讲、修改。 了解作文问题,熟悉作文要求,搜集相关素材,为习作做准备。‎ ‎1.选取一则古代寓言,用现代汉语改写成一篇小故事。300字左右。‎ ‎2.从本单元的小说中选择一篇,改变原来的叙事视角,换成另一个人物的口吻来讲述这个故事。不少于600字。‎ ‎3.本单元的课文,情节富于戏剧色彩,人物形象也很鲜明。从中选择一篇改写成课本剧。‎ 175‎ ‎【新课导入】‎ 同学们,当我们阅读课文时,是不是有一种拿起笔来,自己创作的欲望呢,“杨修之死”能不能不让他死?“皇帝的新装”的结局被揭穿后又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这一切都等待着我们这些“大家”来创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改写”。‎ ‎【写作要求】‎ ‎1.可以只改写课文的片段,也可以改写全篇。‎ ‎2.叙事要清晰,注意人称和语言风格的统一。‎ ‎3. 改写时要注意故事的完整性和结构的合理性。‎ ‎【技法点拨】‎ ‎1.根据改写要求,故事和人物形象基本符合原作,这就要求同学们首先要理解原作内容,把握准原作中人物的形象和主要情节、主题思想等。‎ ‎2.在改写时,应注意人物形象的刻画,原作中着墨较多的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在表现这些内容的时候,可在原作的基础上,借助想象合理发挥,适当补充细节充实内容,让改写的内容充满生活气息,由于改写是艺术的再加工,所以充分增加若干细节。‎ ‎3.改写时,一定要用自己的语言,切忌对照原文直译,要求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叙述和描写,语言尽可能明快、生动。‎ ‎【范文引路】‎ ‎《卖炭翁》改写 ‎——一个卖炭老人的遭遇 冬天的一个夜晚,北风嗥叫着,摇撼着终南山上的一间小茅屋,仿佛要把它吞下。‎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在炭窑边烧炭。火光映亮了他的脸,古铜色的脸上沾满了灰尘,那一道道深深的皱纹,记载着生活的艰辛。他正用那双浑浊的眼睛,盯着黑暗的夜空,心里不住地祷告:苍天啊,快下场雪吧,让我的炭卖个好价钱,换点粮食,买件棉衣,家里已揭不开锅了。‎ 等炭烧好以后,他从炭窑里扒出炭,装上牛车,用黑得像木炭一样的手抚摸着牛头,说:“老牛啊,这两天委屈你了。等天明,咱们赶集去,卖了炭也好好喂你一顿。”这时,老人那久已不见笑意的脸上露出一丝苦笑。‎ 175‎ 夜,深了;风,刮得更猛了;天,也更加阴暗了。‎ 不知什么时候,老人被冻醒了。他朝窗外一看,啊,真的下雪了!他连忙拂去身上盖的稻草,走到门外。雪足足有一尺深。老人不顾冻得发抖的身子,竟仰天呼喊起来:“苍天有眼,再冷些吧!”……‎ 老人顶风冒雪,拖着疲惫的身子赶着牛车来到了集市的南门外。只见他满身的泥水,脸冻得紫红,眉须结着冰碴。他蹲在雪地上,闭着眼,想歇一歇。是啊,赶了几十里的山路,路又滑又陡,人够乏的,牛也累了。‎ 突然,叮当、叮当,传来马铃声。老人睁开了眼。猛然,他像被马蜂蜇了一下,睡意一下子全消失了,眼里充满了惊恐。啊,横行霸道的黄衣使者和白衫儿又来了。他连忙赶起牛车,掉头想走,可已经来不及了,两匹高头大马拦住了他的去路。‎ 黄衣使者坐在马上,手里拿着圣旨,命令说:“卖炭老头儿听着,皇宫需炭。来人,把炭车给我拉走。”一个公差饿虎般地扑上来,把炭车向北面的皇宫拉去。“啊,大人,大人,使不得呀!我指望这车炭换饭吃啊!开开恩吧!”“哼,你竟敢抗旨不遵?”“啊,不,不。”老人嗫嚅着。白衫儿凑上来说:“还是识点时务,快点把炭送到皇宫中去吧!否则,你就是抗旨!你还要命吗?”‎ 黄衣使者骑马走了,卖炭翁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辛辛苦苦烧出的一千多斤炭被白白拉走,心里像刀绞一般。不一会儿,牛车空着回来了,牛头上系着半匹红绡一丈绫。“这就是一车炭的钱吗?呵,苍天,可叫我怎么活下去啊!”老人悲愤地呼喊着,踉踉跄跄,昏倒在牛车旁……‎ 风卷着地上的残雪,呼啸着……‎ 这篇改写有两点值得称道。一是严格按命题要求“不能写成译文”,“要有适当的扩充渲染。”把古代文言叙事诗改写成现代文记叙文,完全摆脱了“译文”的影子。本文在“扩充渲染”方面,做到了按原诗提供的信息、形象,从细节上补充完整,然后按记叙文表达的需要,重新组织,如开头增加了环境描写,有助于表现卖炭老人生活的艰辛;增加了对“黄衣使者白衫儿”的语言描写,更能突出封建统治者的专横。‎ 二是历来对“回车”的解释有争议,从“南山”到“南门外”,再到北面的宫中,怎么会需要“回车”呢?作者的改写,说卖炭翁见“黄衣使者白衫儿”来了,已经“赶起牛车,掉头想走,可是已来不及了,这时使者们便回车叱牛牵向北”,这一改写倒是很合情理的。‎ 175‎ 英雄儿女心 ‎——改写《木兰诗》‎ 秋天。很冷。‎ 风不是很大。‎ 叹息声,一阵、一阵的从院子里传出。其中,还夹杂着几声机杼的声音。走进一看,才发现原来是一位少女在叹息。秋风吹过她两鬓的头发,两片红叶落下,飘在她的头发上,落在她的肩上。她仍在叹息,她在沉思,她很忧伤,她仍在想着昨日的那一幕。‎ 她叫花木兰,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里,昨夜路过父亲的房间时,看见征兵文书,得知单于大犯边疆,君王在大量征募兵士,那么多卷征兵文书,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长大成人的儿子,木兰没有什么兄弟,她隔着窗子,看着父亲脸上那股神情,木兰仿佛随时都感觉到,她会随时失去她的父亲,她的心在痛。‎ ‎ “不,我不想失去父亲,我要代父从军。”木兰在心里默默叹道。‎ 自从有了这个信念,她就从没有放弃过。她站了起来,跑到各个市集去买了一些必要的装备,她买了马,买了马鞍,买了辔头,买了长鞭。回到家,盘起自己的长发,换上男装,留下了一份信,又悄悄地拿走了那把昨晚父亲擦拭了好久的,陪伴了他多年的宝剑。‎ 这时,天色已经晚了,谁知又下起了大雨,但她什么也不顾,骑着马,冒雨冲了出去。‎ 风很大,雨点就像石子一样,打落在她的脸上,身上。但她的脸庞,总会露出那份毅然的面孔。她可以想象到,想象着父亲看到那封信时,会是什么样的心情,那是一股悲伤。可以想象到自己的母亲,是如何含着泪,呼唤自己的。但她也是为了自己的父亲。为了整个家庭。一想到这些,她便会抬起头来,毅然向前。‎ 大约奔了两天,她抵达了军营。在这军营里,可能有人是为了国家而战,可能有人是为了自己的荣耀而战,但她却是为了自己的父亲。‎ 时间很快。‎ 十年过去了。‎ 花木兰已经打了大大小小上百场战役,她也真正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回想起与敌人交战的场面,回想起行军万里奔赴战场作战的劳累,至今想起来还心有余悸,有时晚上还会做恶梦。但是,一切都过去了,她都挺过去了。因为他们胜利了。现在的花木兰,正率领着全军,前去面见圣上。她现在可不再是什么无名小卒,她已经是鼎鼎大名的花将军。‎ 175‎ 皇上给人的感觉,都是威严,肃穆的。但是这一位,说话间,却带着几分激动,因为他实在是太感谢花木兰了。“你说,你想要什么?只要是朕有的,统统都给你。”花木兰笑了笑,说道:“下官一无所求,只因辞乡多年,劳家中父母挂念,甚是不孝,故欲辞官回乡。”虽然皇上再三恳求,但还是被木兰婉谢了。‎ 风吹过,红叶落下。此刻木兰以站在家门口。望着家园中的那棵树,已经变红了,又是秋天吗?又是十年前的那个离走时的那个秋天吗?她有点感伤,但是她不会落泪,因为军旅生涯,让她变得坚强了。‎ 此刻她已换完女装,她推开院门,看见父母亲正坐在院中,个个深思熟虑,低着头。似乎自从她走的那天起,就在这里等,等她回来。她再也忍不住了,扑上去紧紧地搂住爹娘,两行泪不知何时已经流到了嘴角。再坚强的人,也无法忍受亲情带给他们的折磨。此时,三个人互相看着,离别了十年,此时见了面,什么也没说。自然,他们也不知从何说起好,只有默默的泪水。‎ 但这样就足够了。‎ 让大幕落下,让这一家人去享受离别后的欢聚吧!‎ 小作者在改写时非常用心,用“风”这一景物描写烘托氛围,渲染人物的心理,把握十分到位,而且文中还细腻地刻画了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让读者更充分地认识到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的花木兰形象。‎ ‎1.当堂作文。 ‎2.推荐作文评讲。 ‎(1)同桌互评。(2)教师点评。‎ ‎1.布置作业:同桌间互换作文修改。 ‎2.将推荐的佳作打印出来贴在班级作文园地展览,供大家分享。‎ 175‎ 改写作文是同学们喜欢的作文形式,他们可以和大作家一起创作,一起编写小说,这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教师在此次作文课上,先引导学生掌握改写的一般要求,然后引出大家熟悉的《卖炭翁》和《木兰诗》,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开动脑筋,大胆改文,创作出自己的“作品”,然后组内交流展示,学生兴趣高涨。教师选出优秀改文在全班内展示,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交流。所以整堂课学生既学到了改写的相关知识,又收获了改写的兴趣和成功的喜悦。‎ 175‎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