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复习课件第一章地球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地理复习课件第一章地球

第 一章 地球 第一部分 中考大纲解读 1.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知道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能提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海边看帆船、月食、站得高望得远、卫星图片、环球旅行等。 3.知道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 4 .地球的运动。 (此考点是重点) 自转 公转 方向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周期 约 24 小时 24 小时 一年 产生现象 ① 昼夜更替 ② 地方时间差异 ① 四季变更  ② 昼夜长短变化  ③ 正午太阳高度  ④ 五带 5 . 能在地图上画出赤道、本初子午线、180°经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南北回归线、极圈、高中低纬分界线(30°、60°),知道经线和纬线的概念,能用语言描述经纬度的划分依据及特点。 6 .能够在地球仪或带经纬网的地图上读出任何地点的经纬度。 第一讲 第二部分 知识点梳理 第二讲 第三讲 1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2 地球是个球体 3 地球的大小 第一讲 The first 1.1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1. 古代 凭直觉臆断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16世纪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球体→20世纪从卫星上拍摄的地球照片→证实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 。 球体 1.1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2. 麦哲伦 环球航行路线 从西班牙出发依次经过麦哲伦海峡 —— 菲律宾群岛、帝汶海、阿拉弗拉海 —— 好望角最终回到西班牙 1519年9月——1522年9月整三年时间 。证实了地球是趋于圆 的。 1.2 地球是个球体 证据:“站得高,看得远”; “海边看远方来的船,先见桅杆后见船身”; “月食”; 麦哲伦环球旅行; “地球的卫星照片”。 1.3 地球的大小 表面积: 5.1 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 ;赤道周长:约 4 万千米。 6371 千米 第三部分 中考 经典题 回顾 【例】 2014年10月8日晚,亚洲和美洲地区出现月全食现象:即月球进入地球的影子,没有太阳光直射。读图,完成1~2题。 1 . ( 2015 临沂 ) 月食现象可以作为以下哪个地理现象的证据 (    ) A .地球的大小 B .地球的形状 C .地球的公转方向  D .地球的自转方向 解题思路: 考点: 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 解答: 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等。月食现象能够说明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故选B。 B 2 . ( 2015 临沂 ) 本次月食发生时,地球运行在图乙中所示的 (    ) A . ① 段  B . ② 段  C . ③ 段  D . ④ 段 考点: 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解答: 本次月食发生时(2014年10月8日晚)位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地球运行在图乙中所示的③段。故选C。 解题思路: C 1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2 纬线和经线 第二讲 The second 2.1 地球的模型 —— 地球仪 地球仪:即地球的 模型 ; 是人们仿照地球的 形状 ,并且按照一定的 比例缩小 制作而成的 仪器 。 2.1 地球的模型 —— 地球仪 1 .特点:用不同的 颜色、符号和文字 来表示 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 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2 .作用:方便人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 .地轴和两极:地球自身转动所环绕的轴叫 ; 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其中指向北极星附近(即北方)的一点 叫______ ,与北极相反的一点 叫_____ 。 地轴 北极 南极 2.2 经线与纬线 项目 定义 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 纬线 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圆圈、自成纬线圈 不相等 ( 纬度相同的等长 ) 、赤道最长 ( 纬度相同的等长 ) 、赤道最长 , 向两极渐短 _______ 方向 经线 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半圆、两条相 对的经线组成 经线圈 长度都相等 _______ 方向 东西 南北 1. 纬线和经线。 2.2 经线与纬线 项目 零度线 度数划分 度数的类别及表示方法 度数的变化 半球界线 纬度 赤道 0° 纬线 向南、向北各划 90°90° 赤道以北为北纬,用“ N” 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 S”“S” 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 ______( 南北半球 ) 南北半球 ) 经度 本初子午线 0° 经线 向东、向西各划 180°180° 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用“ E” 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为西经“ E” 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为西经,用“ W” 表示“ W” 表示 由本初子午线向东、西逐渐增大 ______ 和 ______ ( 东西半球 ) 赤道   20°W 160°E 2. 纬度和经度 。 2.2 经线与纬线 2.2 经线与纬线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线,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______纬度与______纬度的 分界线。 60°纬线是______纬度与______纬度的 分界线。 低  中 中 高 ( 1 ) 特殊纬线。 3. 纬 线。 2.2 经线与纬线 ( 2 )纬度 的变化规律:度数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 _______, 即北大北纬(N),________(S)。(如图) 低中高纬度的划分:0°—30°—60°—90° 南纬 南大南纬 4. 特殊经线。 (1 ) 0 °经线:称 __________ ,经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为经度起点线;是________和 ______ 的分界线。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 (2 ) 180 °经线:只有 ______ 条,是________分界线。 (3 ) 20 °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4 ) 东西半球 的分界线:20°W、160°E。 2.2 经线与纬线 本初子午线 东经   西经   一 东西经 5. 经纬线 的变化 规律。 2.2 经线与纬线 度数向东增大是东经,向西增大是________,即东大东经(E),________(W)。如下图: 西经   西大西经 第三部分 中考经典例题回顾 【例】 ( 2015 广西 ) 下列图中阴影部分位于西半球、北半球的 是 (    ) C 解题 思路 考点: 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解答: 从经纬网图看出, A 图阴影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B 图阴影部分位于西半球,南半球, C 图阴影部分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D 图阴影部分位于西半球,南半球。故选项 C 符合题意。 1 地球的自转 2 地球的公转 第 三 讲 The third 3 .1 地球的自转 (1) 方向:自西向 东。 (2) 周期:一天或 24 小时。 3 .1 地球的自转 (3)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A .昼夜更替。地球自转产生了 ______ 更替现象。向着太阳的半球是 ______ 天;背着太阳的半球是 ______ 夜。 从北极点上向下看地球自转呈 ______ 时针方向旋转; 从南极点上向下看地球自转呈 ______ 时针方向旋转。 ( 如下图 )    昼夜 白 黑 逆 顺 3 .1 地球的自转 B .地方时。由于地球自转,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地方时;经度每隔 15 度,地方时相差 ______ 小时。计算时采用东加西减的原则。 一 3 .2 地球的公转 (1) 方向:自西向东 。 ( 2) 周期:一年 。 ( 3)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 ① 四季变更。 3 .2 地球的公转 ② 昼夜长短的变化。 A .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 昼 ____ 夜 ____ ,越近极昼,昼越 ____ ;越近极夜,夜越 ____ ;极圈以内出现极 ____ 或极夜现象。 B .赤道上全年昼夜 __________ 。 C .________ 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长 短 长 长 昼 平分 春秋 3 .2 地球的公转 ③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 .2 地球的公转 ④ 地球上五带产生。 3 .2 地球的公转 五带的划分 · 热带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之中有阳光 ________ 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 _________ 。 ________ 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 · 寒带 在 ________ 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昼和极夜的现象。 ________ 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 · ________ 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气候上的 ________ 变化比较明显。 直射 终年 炎热 回归线 北极圈   极圈 温 四季 第三部分 中考经典例题回顾 【例】 (2015 泰安 ) 关于如图中甲、乙、丙、 丁四地 的 叙述,正确 的是 (    ) A .甲地位于乙地的正东方向 B .丙地位于西半球、热带地区 C .甲地与丁地总是同时日出 D .某轮船从丁地航行到丙地,日期要加一天 B 解题 思路 考点: 用 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 解答: 读 图分析可知:甲乙两地位于同一条纬线上,甲地 位于乙 地 的正西 方向,故 A 错误;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 向西增大 ,就是 西经 ,丙地的经度是 140° ,位于西半球, 相邻 两条纬线的纬度 向南 增大,就是南纬,丙地的纬度 是 10°S ,位于南北回归线 之间的 热带,故 B 正确;图中甲、丁位于 同一 条经线上,在春分、 秋分时 ,两地同时见到日出;在夏至日时,甲地比丁地先见到 日出 ;冬至日时,丁地比甲地先见到日出,故 C 错误;凡从西向 东越过 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减一天,因此轮船从丁地航行到 丙地 ,日期要减一天,故 D 错误。故选 B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