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堂练习(附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堂练习(附解析)

初中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 11 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测试时间:30 分钟 一、选择题 1.(2018 湖南娄底中考)1920 年底,苏维埃俄国国内战争逐渐平息。但是,工厂停工,农业产量急剧下降,饥荒 严重。面对严重的危机,苏俄政府实行( ) A.工业化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2.“它使 1921 年春天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它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 迎,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材料主要论述了新经济政策( ) A.实施的背景 B.实施的内容 C.实施的过程 D.实施的结果 3.1924 年,家住莫斯科的居民要给国外亲戚写信,他在寄信人地址栏中应写国名的全称是( ) A.沙皇俄国 B.苏维埃俄国 C.俄罗斯 D.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4.斯大林曾说:“工业化的中心,工业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这一思想给苏联发展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 ) A.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B.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加速了农业化的发展 D.形成了过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5.由右图中的数据可判断出当时苏联正处于( ) A.新经济政策实施时期 B.“一五”计划实行时期 C.“二五”计划实行时期 D.赫鲁晓夫改革时期 6.(2019 福建中考)1932 年,苏联的机器设备 78%依赖进口,到 1937 年,机器设备进口不到 10%。这说明苏联 ( ) A.优先发展农业 B.实现了工业化 C.推行市场经济 D.发展模式僵化 7.苏联的成立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苏联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时间和标志是 ( ) A.1917 年 十月革命胜利 B.1922 年 苏联成立 C.1936 年 苏联颁布新宪法 D.1937 年 农业集体化的完成 8.苏联有一个笑话: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对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 说:“没有油啊。”伊万说:“那就煮。”老婆说:“没锅。”伊万说:“那就烤。”老婆说:“没有柴。”伊 万气坏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 岁!”该笑话反映的是( ) A.苏联模式下人民生活物资的匮乏 B.伊万生活的窘迫 C.伊万的老婆有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D.余粮征集制影响了人民的生活 9.(2018 山东聊城中考)右边是某次辩论中辩论双方的观点。双方辩论的是 哪国经济体制的影响( ) A.列宁领导下的苏俄 B.斯大林执政时的苏联 C.罗斯福执政时的美国 D.卡达尔领导下的匈牙利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环境和武装干涉迫使无产阶级专政采取的一种政策,这种政策主要是采用 经济以外的、带有某种军事性的手段,不是通过市场,而是在市场以外来建立城乡之间直接的产品交换,这种 政策的目的是组织产品分配以保证对前线革命军队和后方工人的供应。 ——斯大林 材料二 我们现在正用“新经济政策”来纠正我们的许多错误,我们正在学习怎样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进 一步建设社会主义大厦而不犯这些错误。 ——列宁 材料三 俄罗斯(指苏联)在 1929 年时,不能生产一架飞机,不能生产一辆联合收割机,也不能生产一辆汽 车,十年以后,到 1941 年时,已经拥有了最好的技术,这些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 ——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简要归纳苏俄政府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俄政府实行“新经济政策”的重要意义。 (3)从材料三可看出 1929 年到 1941 年苏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说明变化的原因。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3—1925 年俄国粮食产量 年份 1913 年 1921 年 1923 年 1925 年 粮食产量(亿普特) 39.79 23.13 34.55 44.24 材料二 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到 20 世纪 30 年代中期,苏联确立了新的 经济体制。 ——摘自《历史——经济成长历程》(岳麓书社) 材料三 (苏联)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是 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 1913—1921 年俄国粮食产量变化的原因。 (2)概括 1921—1925 年苏俄(苏联)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趋势的主要原 因。 (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苏联确立的“新的经济体制”指的是什么。 (4)概括材料三作者对苏联实施“五年计划”的看法。 初中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 11 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选择题 1.答案 C 根据题干中的时间及苏维埃俄国国内经济困难的情况,链接所学可知:经历了数年战争的苏维埃 俄国,满目疮痍,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列宁在调查后认为,只有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才能恢复和 发展生产。1921 年春,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故答案选 C 项。 2.答案 D 链接所学可知:1921 年春,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从苏俄的国情出发,调 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故题干材料主要论述了新 经济政策实施的结果。答案选 D 项。 3.答案 D 1922 年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故选 D。 4.答案 B 根据题干中“工业化的中心,工业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并联系所学可知,苏联的社会主义工 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故答案选 B 项。 5.答案 C 根据图示中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比例,链接所学可知:1928—1937 年,苏联先 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的工业 总产值已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故答案选 C 项。 6.答案 B 材料信息反映了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这说明苏联实现了工业化,故判断答案选 B 项。 7.答案 C 链接所学可知:1936 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新宪法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故答案选 C 项。 8.答案 A 题干材料讽刺了在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下,人民生活用品严重匮乏的现象,故答案选 A 项。 9.答案 B 题干中的正方说明了苏联模式的积极影响,反方说明了苏联模式的消极影响。苏联模式是在斯大 林执政时期形成的,故答案选 B 项。 二、非选择题 10.答案 (1)战争环境、武装干涉。(或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联合反扑) (2)纠正了错误;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 远的指导意义。 (3)变化: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原因:1928—1937 年,苏联先后 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解析 问题(1)(2)根据题干条件,辨析材料一、二,从中提取符合题干条件的信息并联系所学解答问题即可。 材料三描述的是苏联在重工业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链接所学可知:1925 年,斯大林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 设想。1926 年,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1928—1937 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 第二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据此分析解答问题(3)。 12.答案 (1)原因:战争的影响;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趋势:逐步增加(上升)。原因:社会相对安定;实行新经济政策,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3)“新的经济体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4)作者的看法:赞赏(或肯定)苏联实施五年计划取得的成就。 解析 根据材料一表格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因为在 1913—1921 年这一时间段内,俄国参与了一战,经历 了二月革命、十月革命、三年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斗争,使粮食产量大大降低。1921 年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 粮食产量得到提高。据此分析并链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的相关知识解答问题(1)(2)。根据材料 二中的时间“20 世纪 30 年代中期”并链接所学可知:“新的经济体制”是指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据此 解答问题(3)。阅读材料三可知,作者对苏联实施五年计划取得的成就给予了高度的赞赏,据此分析解答问题 (4)。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