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9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古诗文默写。‎ ‎(1)随风潜入夜,_____。‎ ‎(2)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 ‎(3)_____,西北望,射天狼。‎ ‎(4)受任于败军之际,_____,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5)_____,_____;_____,_____。故曰:教学相长也。‎ ‎(6)陆游《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两句诗,蕴含着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历来广为传诵。‎ ‎【答案】 (1). (1)润物细无声 (2). (2)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3). (3)会挽雕弓如满月 (4). (4)奉命于危难之间 (5). (5)知不足 (6). 然后能自反也 (7). 知困 (8). 然后能自强也 (9). (6)山重水复疑无路 (10). 柳暗花明又一村 ‎【解析】‎ ‎【详解】(1)——(5)是机械的识记题,根据自己的识记积累,填出上下句即可,要注意“润”“阙”“雕”“反”等字的书写;(6)属理解型默写题。此类题,要求根据语境联想诗文名句,其难度较大。解答此类题容易出的错误有:对相应诗文缺乏理解;对相应诗文记忆不准确;没有注意相关细节。本题书写中要注意“疑”“柳”等字的正确写法。‎ ‎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告罄(qìng) 亘(gèng)古 信手拈来 骇人听闻 B. 禁锢(gù) 蜷(quán)伏 阳奉阴为 深恶痛疾 C. 制裁(cái) 瘦削(xuē) 格物致知 接踵而至 D. 拜谒(yè) 殷(yīn)红 与日供增 诚惶诚恐 ‎【答案】C ‎【解析】‎ ‎【详解】A.有误,亘(gèng)——gèn;B.有误,为——违;C.正确;D.有误,殷(yīn)——yān,供——俱;故选:C。‎ ‎3.根据语境作答。‎ 太阳升起来了,一颗颗露珠在叶尖处动着(   )的光芒。晨雾在淡淡的朝晖中散去,映入眼帘的是无尽的绿在天地间 (   )般地描绘着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画卷。‎ 草地周围的香樟树像人们的避暑伞,深绿的树叶在太阳的照耀下散发着阵阵香味。阳光从墨绿色的叶子缝里洒落下来,斑斑点点的花纹在地上留下了。‎ ‎(1)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五彩缤纷 晶莹剔透 挥毫泼墨 龙飞风舞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答案】(1)晶莹剔透 挥毫泼墨 ‎(2)在地上留下了斑斑点点的花纹。‎ ‎【解析】‎ ‎【详解】(1)“五彩缤纷”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晶莹剔透”是形容光亮而又透明。这里是写露珠,“晶莹剔透”符合露珠的特点,故选“晶莹剔透”;“挥毫泼墨”是形容潇洒豪迈的动作,“龙飞风舞”形容奔放雄壮的气势或姿态。这里是修饰“描绘”这个动作的,所以应选“挥毫泼墨”。(2)主宾颠倒,后一句的主语仍然是“阳光”,“斑斑点点的花纹”应是宾语,所以应改为“在地上留下了斑斑点点的花纹”。‎ ‎4.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明代作家吴敬梓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通过刻画科举制度下的众多士人形象,对整个封建社会的“儒林”做出了深刻的批判。‎ B. 联想和想象是诗歌创作的常见手法。郭沫若《天上的街市》,由街灯联想到明星,并想象牛郎织女在天上过着自由自在的幸福生活,寄托了诗人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 C. 《曹刿论战》选自《战国策》,《三峡》选自《水经注》,《北冥有鱼》选自《庄子》。这些著作皆非专门的文学创作,但都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D. “达于汉阴”中的“阴”指水的南岸;“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月亮;“寒舍”“贵姓“是谦辞,“惠顾”“高见”是敬辞。‎ ‎【答案】B ‎【解析】‎ ‎【详解】A.错误,吴敬梓是清代文学家。B.正确。C.错误,《曹刿论战》选自《左传》。D.错误,“贵姓”是敬辞。故选B。‎ 二、阅读(57分)‎ ‎5.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题。‎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赈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欲使范蠡治国政,蠡对曰:“兵甲之事,种①不如蠡;镇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于是举国政属大夫种,而使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②,为质③于吴。二岁而吴归蠡。‎ 至明年春,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吴国精兵从王,惟独老弱与太子留守。勾践伐吴,吴师败,遂杀吴太子。吴告急于王。王方会诸侯于黄池惧天下闻之乃秘之。吴王已盟黄池,乃使人厚礼以请成越。‎ 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士民罢④弊,轻锐尽死于齐、晋。而越大破吴。‎ 勾践已平吴,乃以兵北渡淮,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致贡于周。周元王使人赐匀践胙⑤,命为伯。勾践已去,渡淮南,以淮上地与楚,归吴所侵宋地于宋,与鲁泗东方百里。当是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 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有删改)‎ 注:①种:指越国大夫文种。②成:讲和,和解,③质:人质。④罢:通“疲”,⑤胙:祭肉。‎ ‎(1)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 王方会诸侯于黄池惧天下闻之乃秘之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越王勾践反国 ‎②厚遇宾客 ‎③为质于吴 ‎④勾践已去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欲使范蠡治国政 ②使老有所终 B.①于是举国政属大夫种 ②忠之属也 C.①以淮上地与楚 ②念无与为乐者 D.①与鲁泗东方百里 ②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女忘会稽之耻邪?‎ ‎②当是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 ‎(5)下列分析不恰当一项是   ‎ A.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告诉世人,在艰难困苦中,应刻苦自励,发愤图强。‎ B.范蠡有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能,他推荐文种并主动请缨前往吴国,表现了他举贤任能、不怕牺牲的可贵品质。‎ C.越王勾践趁着吴王在黄池与诸侯会盟,后方空虚之机,一举打败吴国留守的军队,杀了吴国太子,这是吴越争霸的转折点。‎ D.吴王一方面被越国君臣表面假意示好所蒙骗,另一方面因为与其他诸侯的战争而使军民疲惫不堪,导致了最终的失败。‎ ‎【答案】(1)王方会诸侯于黄池/惧天下闻之/乃秘之。‎ ‎(2)①同“返”,返回;②对待、招待;③作为;④离开。‎ ‎(3)A。‎ ‎(4)①你难道已经忘记了在会稽山上所受的耻辱了么?②当时,越军在长江、淮河以东畅行无阻,诸侯们都来庆贺,越王号称霸王。‎ ‎(5)D。‎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句意为:吴王正在黄池会合诸侯,怕天下人听到这种惨败消息,就坚守秘密。这是一个主谓句,主语为“王”,“会”“惧”“秘”是三个连续的谓语,“乃”修饰谓语动词“秘”,所以应在“惧”“乃”之前断开。‎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①“反”:通假字,同“返”,意为“返回”;②“遇”:古今异义,今义为“遇到”,古义为“对待、招待”;“为”:一词多义,有“是”“做、担任”“作为”“被”等意,这里的意思是“作为”;④“去”:古今异义,今义为“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与‘来’相对”,古义为“离开”。‎ ‎(3)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做好积累,联系词意和例句进行归纳整理。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A.相同,均为“让”的意思;B.不同,属:归属,委托/属:类;C.不同,与:给、赠送/与:和;D.不同,方:方圆/方:正、刚。故选:A。‎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女,同“汝”,你;之,结构助词,的。‎ ‎②重点词:是。这;于,在;毕,都。‎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结合重点语句进行分析。D.有误,“勾践伐吴,吴师败”“越复伐吴。吴士民罢弊,轻锐尽死于齐、晋。而越大破吴”说明吴国是因为越国不断地进攻而使军民疲惫不堪,导致了最终的失败。“吴王已盟黄池”说明吴国与诸侯国订立盟约,他们之间没有战争。故选D。‎ 参考译文:‎ 吴王赦免了越王,勾践回国后,深思熟虑,苦心经营,把苦胆挂到座位上,坐卧即能仰头尝尝苦胆,饮食也尝尝苦胆。还说:“你忘记会稽的耻辱了吗?”他亲身耕作,夫人亲手织布,吃饭从未有荤菜。从不穿有两层华丽的衣服,对贤人彬彬有礼,能委屈求全,招待宾客热情诚恳,能救济穷人,悼慰死者,与百姓共同劳作。越王想让范蠡管理国家政务,范蠡回答说:“用兵打仗之事,种不如我;镇定安抚国家,让百姓亲近归附,我不如种。”于是把国家政务委托给大夫文种,让范蠡和大夫柘稽求和,到吴国作人质。两年后吴国才让范蠡回国。‎ 到第二年春天,吴王到北部的黄池去会合诸侯,吴国的精锐部队全部跟随吴王赴会了,唯独老弱残兵和太子留守吴都。勾践攻打吴国。吴军大败,越军还杀死吴国的太子。吴国使者赶快向吴王告急,吴王正在黄池会合诸侯,怕天下人听到这种惨败消息,就坚守秘密。吴王已经在黄池与诸侯订立盟约,就派人带上厚礼请求与越国求和。‎ 这以后四年,越国又攻打吴国。吴国军民疲惫不堪,精锐士兵都在与齐、晋之战中死亡。所以越国大败了吴军。‎ 勾践平定了吴国后,就出兵向北渡过黄河,在徐州与齐、晋诸侯会合,向周王室进献贡品。周元王派人赏赐祭祀肉给勾践,称他为“伯”。勾践离开徐州,渡过淮河南下,把淮河流域送给楚国,把吴国侵占宋国土地归还给宋国。把泗水以东方圆百里的土地给了鲁国。当时,越军在长江、淮河以东畅行无阻,诸侯们都来庆贺,越王号称霸王。‎ ‎6.古诗词鉴赏。‎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交代了观海的地点,起得平稳而质朴。“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几句皆由此展开,具体写登山之所见所思。‎ B.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从俯视的角度总写看到的景象,接下来四句则由远及近动静结合地描绘了山岛的蓬勃生机和大海的苍茫辽阔。‎ C. 诗中的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以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表达了诗人阔大的胸怀。‎ D. 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登临碣石山,诗人心潮澎湃,把眼前的景色、自己的想象同历史兴衰之感、忧国忧民之情巧妙地融会在一起。‎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诗歌写作技法、内容、意境、思想感情等。A.有误,应是“观”字统领全篇;B.有误,不是“由远及近”应是“由近及远”;C.正确;D.有误,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登临碣石山,诗人心潮澎湃,抒发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而不是抒发历史兴衰之感、忧国忧民之情;故选C。‎ ‎7.阅读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选段一 这么大的人,拉上那么美的车,他自己的车,弓子软得颤悠颤悠的,连车把都微微地动弹;车厢是那么亮,垫子是那么白,喇叭是那么响;跑得不快怎能对得起自己呢,怎能对得起那辆车呢?这一点不是虚荣心,而似乎是一种责任,非快跑、飞跑,不足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与车的优美……拉到了地点,他的衣裤都拧得出汗来,哗哗的,像刚从水盆里捞出来的。他感到疲乏,可是很痛快的,值得骄傲的,一种疲乏,如同骑着名马跑了几十里那样。假若胆壮不就是大意,他在放胆跑的时候可并不大意。不快跑若是对不起人,快跑而碰伤了车便对不起自己。车是他的命,他知道怎样的小心。小心与大胆放在一处,他便越来越能自信,他深信自己与车都是铁做的。‎ 选段二 看这个天,多么晴爽干燥,正像北方人那样爽直痛快。人遇到喜事,连天气也好了,他似乎没见过这样可爱的冬晴。为更实际地表示自己的快乐,他买了个冻结实了的柿子,一口下去,满嘴都是冰凌!扎牙根的凉,从口中慢慢凉到胸部,使他全身一颤。几口把它吃完,舌头有些麻木,心中舒服。他扯开大步,去找她。心中已看见了那个杂院,那间小屋,与他心爱的人;只差着一对翅膀把他一下送到那里。只要见了地,以前的一切可以一笔勾销,从此另辟一个天地。‎ ‎(选自《骆驼祥子),江苏人民出版社)‎ ‎(1)选文中“她”是   ,“喜事”指   。‎ ‎(2)从选文内容来看,“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3)联系整部作品,结合具体事例,分析“她”走向毁灭的原因。‎ ‎【答案】(1)小福子、曹先生让他再到他家来拉包月,并答应让小福子也在他家吃住。‎ ‎(2)憨厚老实、坚韧、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对爱情充满美好的希望。‎ ‎(3)小福子走向“毁灭”的原因是吃人的旧社会。小福子先是被二强子卖给军官,又被甩回来了。为了赚钱养家,又卖肉,最后因为虎妞死了没人帮她,家里又没钱,二强子把她送去妓院,她上吊自杀了。‎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理解,重在平时得劲积累与识记,根据对《骆驼祥子》内容的掌握,选段二出自第23章,由原文“还是拉包月好,事情整重,吃住又都靠盘儿。我看你就还上我这儿来好啦”“你刚才说的那个小福子,她怎么办呢”“除非我这儿可以将就你们。你一个人占一间房,你们俩也占一间房;住的地方可以不发生问题。不知道她会洗洗作作的不会,假若她能作些事呢,就让她帮助高妈;太太不久就要生小孩,高妈一个人也太忙点。她呢,白吃我的饭,我可就也不给她工钱,你看怎样”可知,“她”是指小福子,“喜事”是指曹先生让祥子再到他家来拉包月,并答应让祥子最喜欢的人——小福子也来他家吃住。‎ ‎(2)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根据选文内容可知,“他”即是祥子。根据两段选文对祥子的描写分析其性格,“跑得不快怎能对得起自己呢,怎能对得起那辆车呢”“这一点不是虚荣心,而似乎是一种责任”写祥子的憨厚老实,“这么大的人,拉上那么美的车,他自己的车”写祥子终于拉上自己的车,表现了他的坚韧、自尊好强,“拉到了地点,他的衣裤都拧得出汗来,哗哗的,像刚从水盆里捞出来的。他感到疲乏,可是很痛快的,值得骄傲的”写祥子的吃苦耐劳,“心中已看见了那个杂院,那间小屋,与他心爱的人”写祥子对爱情充满美好的希望。‎ ‎(3)本题考查分析作品主题的能力。作答本题要熟悉小福子的有关情节:祥子与虎妞结婚后住在了一间大杂院,大杂院里住着各种各样的人,其中就有二强子一家。二强子一家共有五人,为二强子夫妇、三个儿女——即小福子和两个儿子。二强子把小福子以二百块钱卖给了一个军官;后来军官弃小福子而去,她回到家以后,因父亲常年喝酒,两个弟弟眼见着就要饿死,她只好以卖身为生,院里的男女老少都看不起小福子,小福子也一直抬不起头;虎妞死了没人帮她,家里又没钱,小福子为了养活她的父亲和两个弟弟,到“白房子”做了妓女,不堪重负,后来她受不了那样的生活,趁人不注意逃出去,在树林上吊死了。结合具体事例概括即可。‎ ‎8.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少儿编程热,需要冷思考 材料一 目前,全球已有20多个国家将编程纳入中小学基础课程,我国出台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也提出在中小学阶段逐步推广编程教育。可见,编程学习低龄化,正成为教育的新趋势。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电子产品深入影响着这些少儿的日常生活,在分析、设计、优化的编程实践中,孩子的逻辑思维、创新能力将得到锻炼。‎ ‎30多年前,“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抓起”的布局,为中国赶上信息时代奠定了人才基础:而今,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挑战,我们理应未雨绸缪。不可否认,时下的少儿编程行业有待规范,但这并非编程本身的错,关键在于如何让它更好地与少儿对接。多一些图形化编程、趣味化教学的探索,多一些由易到难的课程设置,必将有更多孩子进入编程的大门。‎ ‎(张铎木)‎ 材料二 健盘上手指翻飞一刻钟,完成精彩小动画,这样的“操作”出自一位8岁的编程小学员。现如今,这样的孩子不在少数。截至2018年10月,我国少儿编程培训行业市场规模接近40亿元,用户规模约150万。行业发展方兴未艾,也有不少机构闻风而动,有人甚至把编程培训当作一片新蓝海。‎ 少儿编程培训行业在成长,但还不成熟。统一的行业标准、权威的评价体系尚未形成,工具不达标、师资不到位的机构不时被曝光。与此同时,“不懂编程就是数字时代的文盲”“不会写代码就丧失了生存能力”等夸大其词的噱头,有虚假宣传之嫌。重利益轻教育,注定无法满足学生、家长的期待。‎ 哪里有市场,哪里就应该有监管。近年来,教育部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让教育环境更加清朗。针对上述新现象,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监管,为编程培训来一次“编程”。‎ ‎(沈林)‎ 材料三 从过去的“奥数热”到时下的“少儿编程热”,家长如何给予孩子最适合的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无论出于“技多不压身”得想法,还是“望子成龙”的心理,抑或“升学加分”的现实,家长们为少儿编程“加了一把火”。‎ 有学者认为,从逐辑思维到运动能力,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智能类型。分析孩子属于何种智能类型,才能挖掘他们的潜力,让他们在一次次”起跳”中成长。学习编程也如此,是考虑天赋兴趣、给孩子选择权,还是大包大流、“赶鸭子上架”,结果大不相同。‎ 有意义的人生各有各的姿态。编程也好、数学也罢,弹琴也好,写诗也罢…教育如同马拉松,家长不必为孩子喷薄而发的“加速度”自喜,也不必为厚积薄发的“慢变量”着急,陪伴孩子找到兴趣点,人生才会更精彩。‎ ‎(郭雪营)(自《人民日报)20194月23日,有改动)‎ ‎(1)从上述材料看,少儿编程热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2)针对少儿编程热现象,三则材料主要观点分别是什么?‎ ‎(3)邻居陈阿姨想给六岁的孩子报一个编程培训班,于是拿一张某培训机构的宣传单(如图)向你咨询。请结合上述材料,给她提四条合理化的建议。‎ 课程方向 儿童编辑思维与与中文游戏编程 智能机器人编程 少儿APP开发 课程内容 学习编程入门知识,锻炼编程逻辑思维,可独立完成简单游戏作品。‎ 学习智能硬件知识,通过编辑实现与机器人的软硬件交互,初步掌握人工智能技术。‎ 完成16个以上编程作品,可制作简单的安卓APP程序。‎ ‎【答案】(1)①编程可以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创新能力;②少儿编程培训行业夸大的虚假宣传;③家长“望子成龙”“升学加分”的心理。‎ ‎(2)①少儿编程要多一些图形化编程,趣味化教学;②有关部分门要加强对少儿编程行业的监管;③孩子的成长要顺其自然,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以兴趣为基点成就精彩的人生。‎ ‎(3)①多方咨询、考查,培训机构是否虚假宣传;②培训机构中的工具是否达标,教师是否专业;②家中的孩子是否有学习编程的兴趣;④选择“儿童编辑思维与与中文游戏编程”。‎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一中的“在分析、设计、优化的编程实践中,孩子的逻辑思维、创新能力将得到锻炼”,材料二中的“‘不懂编程就是数字时代的文盲’‘不会写代码就丧失了生存能力’等夸大其词的噱头,有虚假宣传之嫌”,材料三中的“无论出于‘技多不压身’得想法,还是‘望子成龙’的心理,抑或‘升学加分’的现实,家长们为少儿编程‘加了一把火’”等句子可概括出答案。‎ ‎(2)三则材料都是先摆出现象,再对现象进行分析,根据三则材料中的“关键在于如何让它更好地与少儿对接。多一些图形化编程、趣味化教学的探索,多一些由易到难的课程设置,必将有更多孩子进入编程的大门”“针对上述新现象,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监管,为编程培训来一次‘编程’”“有意义的人生各有各的姿态……陪伴孩子找到兴趣点,人生才会更精彩”等句子可概括出答案。‎ ‎(3)根据三则材料中对少儿编程热的观点,分别给出建议即可。比如根据少儿编程培训行业夸大的虚假宣传,可建议陈阿姨实地考查一下这个培训机构有没有虚假宣传;根据“教育部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让教育环境更加清朗”,可建议陈阿姨实地考查一下培训机构中的工具是否达标,教师是否专业;根据“学习编程也如此,是考虑天赋兴趣、给孩子选择权,还是大包大流、‘赶鸭子上架’,结果大不相同”,可建议陈阿姨了解家中的孩子是否有学习编程的兴趣;根据少儿编程要多一些图形化编程,趣味化教学,可建议陈阿姨给孩子报“儿童编辑思维与与中文游戏编程”,这样有利于孩子的逻辑与创新能力的锻炼。‎ ‎9.阅读散文,完成下列各题。‎ 秋山寻野 从维熙 ‎①那年秋天,在京郊的山区闲居。看窗外天高云淡,绿叶开始变黄,便走出乡院,信步朝村外走去,秋山的苍绿和空中的鸟鸣,让人流连忘返。一位出租车司机看见我说:“您老是不是想看看周围的风景?不远处有黑龙潭、云雾山,还有…”‎ ‎②我说:“就这么办吧,哪儿景致最野,你就拉我到哪儿去。‎ ‎③车子大约开了一个时辰,在一个名叫“桃园仙谷”的地方停了下来。他告诉我说,进山后舍弃大路,走小路,保证会有发现。‎ ‎④进山后,一开始我觉得有点受骗上当的感觉。尽管这儿已是大山之腹,但仍有不少游客,如过江之鲫。景区示意牌上写明,前面山腰有个大瀑布,游客们自然趋之若鹜。我则像只离了群的孤雁,沿山间小路缓缓而行。毕竟期望寻找山间的野趣呀。‎ ‎⑤环山小路非常难走,既没有石阶铺路,也没有示意路标,这正是我要探秘的地方。走了一段崎岖山路之后,我发现,在路旁林木的枝条上,一缕白布条在秋风中飘摇。我猜测,这是进山人怕归来时迷路,而拴系下的路标。这个发现使我非常得意,原来,我并不是第一个来这里寻野趣的”情痴”,早已经有先于我者叩访此地了。‎ ‎⑥果不其然,小心翼翼走了一段山路之后,首先发现了几束开在山坡上的野花。继而,又看到了万绿丛中的红艳,那是枫叶在深秋绽露出它的身姿。更令人心旷神怡的,我听到了潺潺流水之声。寻声而去,一条山泉形成的小溪,流淌在我的脚边。‎ ‎⑦远眺近望,大山空无一人,只有这条轻声唱歌的小小溪流和散落在绿林中间的阳光与我相伴了。静坐溪水边,想看看水中的鱼儿游弋之乐,可是“水至清则无鱼”,亮晶晶的清波中,却有五光十色的花石子,横七竖八地躺在小溪流中。我伸手捡出一块琥珀色的石子,对着太阳看了看,里边红色的纹络像是血丝。我爱不释手地看来看去,最后装进衣兜,留作进山寻野的纪念。然后,沿着溪边崎岖小路,继续向山的腹地进发。这时才发现,刚才有见的红色,不仅仅是枫叶之红,还有一片片的山楂树,早熟的红果己然坠落山坡,竟然没有人来采摘。一阵秋风刮过,有的树叶离开了母体,落到溪流之中,顺水漂泊而下。一叶知秋,这真是秋天山野物写生。‎ ‎⑧静——在久久的万籁无声之后,一阵悠长的声音来自天堂。抬头遥望,最初无所发现,但片刻之后,终于看见那是一队大雁匆匆南归。久违了,天空的美神,在喧嚣的城市,无法找到你的身影,在这寂静无声的大山深处,你带给游人的是天籁声声。时光似乎倒流过去半个多世纪,情不自禁地记起了儿时,每逢雁鸣长空,我和小伙伴们仰望雁阵时,呼喊出的童真:‎ 南来的雁,‎ 北来的雁,‎ 在我篮里下窝蛋……‎ ‎⑨此刻,我虽然没了儿时的梦幻,但在大山深处看长空雁过,仍然激起自己对大自然的一往情深。目送着大雁们的身影,一直消失在长天之角眼里只剩下天空扎眼的瓦蓝。闭上眼睛,并顺势靠在一块青石板上,从兜里掏出带来的小酒瓶,一口一口地倒进嘴里,将其浓香的浆液咽下喉头。一口好酒让我爽透心扉。‎ ‎⑩遥想当年的陶渊明,在桃花源的山中,常以巷巾——也就是古人头上的帽翅,过滤其自酿的白酒,以求其纯。时间跨越了一千多年,新时代的文人,虽然无法演绎陶翁的恬淡,只想摆脱开城市生活的喧嚣,在野山中享受一回独饮之乐,也算得上是难得的乐趣了。‎ ‎⑪出山时,秋阳高悬。司机问我:“您老玩得开心吗?”我立向他表示了谢意,这真是一次沁人心脾的道遥游呢……‎ ‎(选自《河北日报》2019年5月17日,有改动)‎ ‎(1)“秋山寻野”中的“野”,包含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 ‎(2)在进山寻野的过程中,“我”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受骗上当﹣(   )﹣(   )﹣(   )﹣沁人心脾 ‎(3)品析语言。‎ ‎①静——在久久的万籁无声之后,一阵悠长的声音来自天堂。抬头遥望,最初无所发现,但片刻之后,终于看见那是一队大雁匆匆南归。(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②闭上眼睛,并顺势靠在一块青石板上,从兜里掏出带来的小酒瓶,一口一口地倒进嘴里,将其浓香的浆液咽下喉头。(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4)文中引用了童谣和陶渊明“巷巾滤酒”的材料,有什么作用?‎ ‎(5)请对文章的第④段进行简要的分析和评价。‎ ‎【答案】(1)①非人工栽培或驯化的纯自然的事物;②脱离喧嚣世俗的自由与快乐。‎ ‎(2)非常得意 心旷神怡 一往情深 ‎(3)①句子运用“久久”与“匆匆”两个叠词,描述生动、口语化,表现出作者对山间空旷、幽静与山间自然纯正事物的喜爱。‎ ‎②这个句子是对作者的动作描写,以“闭”“靠”“掏”“倒”“咽”等动词,表现作者身处山境的自由与随意,表现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喜爱。‎ ‎(4)童谣表现出儿童的纯真,陶渊明的“巷巾滤酒”表现其为人的纯朴、真实。以此来突出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对纯真、自由生活的热爱。‎ ‎(5)此段运用对比的手法,将“我”与众游客形成对比,突出“我”与众不同的人生态度,为下文对陶渊明的生活态度的赞美,表现文章的主旨作铺垫。‎ ‎【解析】‎ ‎【详解】‎ ‎(1)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概括。阅读全文,写的是作者在秋日进山的所见所感,从其所见的事物:山间的野花小溪、红叶、野果、南飞的大雁等,可以看出它们身上表现出的“野”,指的是非人工的,纯正自然的。再根据文章第⑧至⑩段的内容,在山中最深的感受“静”,以及边喝酒边想起陶渊明的“在桃花源的山中,常以巷巾——也就是古人头上的帽翅,过滤其自酿的白酒,以求其纯”,可以看出这里的“野”指的是脱离世俗喧嚣的那份自由与快乐。‎ ‎(2)本题考查作者情感梳理。解答此题按行文顺序,找出表现作者情感的相关句子,从中提取关键词作答。“进山后,一开始我觉得有点受骗上当的感觉”,这是作者刚一进山时的感受;接着,“我猜测,这是进山人怕归来时迷路,而拴系下的路标。这个发现使我非常得意”;接着“更令人心旷神怡的,我听到了潺潺流水之声”,可见我由得意后变得“心旷神怡”;然后是“此刻,我虽然没了儿时的梦幻,但在大山深处看长空雁过,仍然激起自己对大自然的一往情深”“一口好酒让我爽透心扉”,可用其中的“一往情深”或是“爽透心扉”作答;最后在文末交代“我立向他表示了谢意,这真是一次沁人心脾的道遥游呢……”。‎ ‎(3)①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加点词都属叠词,所以要从叠词的表达特点来分析。“久久”突出时间长,以此来表现出山野的幽静;“匆匆”突出秋日大雁的飞行速度快,引出下文对其天簌之声的描绘,运用叠词,便描述更具有口语化,更能表现出作者内心的喜爱之情。‎ ‎②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题干要求从描写方法的角度来分析,先要正确判断描写方法。这个句子是对作者的动作描写,“闭”“靠”“掏”“倒”“咽”等动词,写出作者在自然之境喝酒的随意与快乐,以此来引出下文陶渊明的人生追求,表现作者对这种生活的推崇与热爱。答题规范是: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形,刻画了人物……的心理(品质、心情、情感)。‎ ‎(4)本题考查文中引用诗歌、故事的作用。根据童谣的内容,以及“我和小伙伴们仰望雁阵时,呼喊出的童真”,可以看出引用是为了突出儿童的纯真,表现作者对童年生活,对这份纯真的怀念。引用陶渊明的故事,“遥想当年的陶渊明,在桃花源的山中,常以巷巾——也就是古人头上的帽翅,过滤其自酿的白酒,以求其纯”,表现出陶渊明追求的纯朴,“新时代的文人,虽然无法演绎陶翁的恬淡,只想摆脱开城市生活的喧嚣,在野山中享受一回独饮之乐,也算得上是难得的乐等了”,与陶渊明相对比,道出了作者的生活态度与追求。‎ ‎(5)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的理解与分析。文章第④段先写游客多,而“景区示意牌上写明,前面山腰有个大瀑布,游客们自然趋之若鹜”,可见游客们爱随波逐流。再写“我则像只离了群的孤雁,沿山间小路缓缓而行。毕竟期望寻找山间的野趣呀”,以鲜明的对比,表现我与众游客的不同,自然引出下文——赞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表现了文章的中心。‎ 三、作文(63分)‎ ‎10.题目:永远不变的情思 生活中总有一种情思永不改变,它沉淀在你的灵魂深处,流淌在你的血液之中,它是一种情感,一种品质,或是一种传统,一种文化……它已经成为了你生命的一部分。‎ 要求:①以“永远不变的情思”为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透露考生个人身份的信息。‎ ‎【答案】例文 永远不变的情思 故乡的小村庄藏着我永远不变的情思。‎ 那是个收麦子的季节。父亲在天蒙蒙亮的时候就早早起来磨好了镰刀,买好了煎饼油条。吃过早饭,趁着太阳还未出来,我们就走向田野。‎ 黄金铺地,老少弯腰。在收获的金色斑纹之中,我的父老乡亲们早早就分散在地里弓腰割麦。‎ 一色的金黄包围着村庄,四通八达的道路是村庄呼吸的气道。我一蹦一跳地走在小路上,时不时有长辈笑着说:“你不能多割麦子呀!你还小,别累着。”镰刀挥舞没多会,那些先前涌上心头的诗意很快就退化了。麦秆上的灰斑扑到你的身上。只要是裸露的手臂,一会就变了色。麦芒时不时探出尖尖的刺挠你两下。父母亲不时让我休息。停下来后,我就赶紧寻找麦茬地里忙忙碌碌的小虫,逗着他们玩。这时候,劳累已经被抛到脑后。‎ 有一年湖里的麦地遇到洪水。麦子在大水中奄奄一息,只露出不长的麦穗在水中张望。村人不得不在水中割麦。镰刀下水,刷刷的水声搅动着水和麦子的世界。沉重的麦个子滴着哗啦啦的水,那是世界上最重的麦捆。爸爸把家中的两块门板也卸了下来。我和他一人拉一块,在拥挤的水道中前进着。我拉着拉着,就游了起来。跟着大人来的小伙伴们在河道里打起了水仗,水花四溅。这些“小蚂蚁”来回搬运着麦捆,还不忘着玩乐。‎ 夏季的场地,聚集了忙碌的人们。收获后铡过的金黄的麦秸平摊在场地上,围成一个圆圆的圈。爷爷牵着喂饱的牛绕着场地转圈子。时间一分一秒地走过,厚厚的麦草被碾压成扁平状的光滑麦草,麦粒被石磙碾下悄然藏在草层中。我拿着一把叉子在圈子的周围把碾出圈外的麦草麦粒拨到圈内。爷爷一边和我说话,一边和那头老黄牛拉呱。‎ 宁静的夏夜,场地上多人露天看麦。劳累一天的农人唠嗑一会,交流下当天的收麦情况,聊聊夏季种啥,拍打着蒲扇驱赶着蚊子,慢慢睡去。我依偎在爷爷身旁听着他如雷的鼾声,数着天上的星星。‎ 这也是收麦子的季节。黄金铺地,机器弯腰。突突的收割机代替了镰刀,也带走忙碌的记忆。打麦的场地没有了,年迈的老人骑着电动车跟着收割机转悠。没有了割麦的劳累,村人也无需像以前那么操劳。‎ 走在意杨围绕的小村外围的路上,看着曾经的麦田和打麦的场地,我突然感觉村庄瘦了,瘦骨嶙峋。瘦瘦的村庄后,藏着一个童年的我。‎ 这里,我小时候的乐土。这里,有我童年的记忆,藏着我永远不变的情思。‎ ‎【解析】‎ ‎【详解】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 审题立意。“情思”“是一种情感,一种品质,或是一种传统,一种文化……”,它可以是人与人之间的,可以是人与文化之间的,也可以是人与社会之间的,还可以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如父子情、母女情、爱国情、师生情、人文情、自然情……本作文题目的要求即是让大家从自己的生活中去发现情感,感悟真情,赞美真情,激发自己热爱生活的情思。 “永远不变的”意指:1. 情感不一定要轰轰烈烈,不变才能永恒;2. 让我们确定一个写作对象,只有他(她、它)是永远不变的情思; 3. 行文中要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写某种情思对自己一生的影响; 4. 对某种情思进行高度赞美;5.语言优美深刻,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选材构思。可以把“情思”作为行文线索,贯穿全文,如母爱、思念、牵挂、邻里情……可以写某一处触动的情思,如乡情、竹林情……可以写某一物引发的情思,如月亮,温柔,浪漫,孤独,执着……诉说凄婉绝美的故事,演绎与众不同的人生;如大海,蕴含着无尽的生命,孕育着无限的希望;如冬日的阳光,那暖融融的闲静最能催化一个人的情思,让身心和思绪退去春天的喧闹嘈杂,丢掉秋天的萧条肃杀,去感受冬的静穆和谐……还可以写某一位历史人物引发的情思:苏轼的旷达乐观、屈原的以身殉国、司马迁的忍辱负重……‎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