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1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无锡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无锡市 2020 年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1.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A.天然气 B.石油 C.氢气 D.煤 2.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 A.O2 B.N2 C.CO2 D.H2O 3.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 B.P2O5 C.H2CO3 D.KClO3 4.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KCl B.Ca2(PO4)3 C.KNO3 D.CO(NH2)2 5.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A.C60——60 个碳原子 B.2O2——2 个氧分子 C.Fe2+——1 个铁离子 D.3N——3 个氮元素 6.5G 时代已经来临,高纯度单质硅(Si)是制作芯片的材料,如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 期表中的信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硅属于金属元素 B.硅原子中的质子数是 14 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8.09 D.硅原子中的核外电子数是 14 7.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 B.木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作燃料 C.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 D.钨的熔点高,可用于制作灯丝 8.利用蒸发、冷凝的方法可以从海水中获取淡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蒸发时,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 B.蒸发时,海水的质量变大 C.冷凝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隔不变 D.冷凝时,淡水的体积不变 9.下列有关 X、Y 所表示的概念之间存在如图所示交叉关系的是 选项 A B C D 概念 X 金属 纯净物 盐 化合反应 Y 单质 混合物 碳酸盐 氧化反应 A.A B.B C.C D.D 10.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 2 2OS SO点燃 B. 2CO 2 3Fe O Fe C. 2 2H O H通电 D. 2O 2 3Al Al O 11.将一根洁净的铜丝放入 AgNO3 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溶液从无色变为蓝色,铜丝 表面生长出如图所示的白色“树枝”,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白色“树枝”的成分是银 B.溶液变为蓝色,表明 Cu 转变为 Cu2+ C.所得溶液中肯定不含有 Ag+ D.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的强 12.如图是甲在乙中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后原子的数目减少 B.甲与乙反应的质量比是 17:32 C.丙,丁的分子个数比是 2:3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13.如图是 KNO3 和 NH4Cl 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1℃时,KNO3 的溶解度与 NH4Cl 的溶解度相等 B.t2℃时,KNO3 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37.5% C.t1℃时,NH4Cl 的不饱和溶液降温,肯定无晶体析出 D.t2℃时,KNO3 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 NH4Cl 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4.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利用此实验比较不同物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 B. 利用此实验探究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温度应达到着火点 C. 利用此实验验证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热 D. 利用此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15.元素钴(Co)有多种化合价,将 9.3gCo(OH)2 在空气中加热至 290℃时完全脱水, 得到 8.3g 钴的氧化物,该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A.CoO B.CoO3 C.Co2O3 D.Co3O4 16.中餐食材丰富、烹饪手法多样,深受大众喜爱。 (1)煎牛排,牛排中不能给人体活动提供能量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蛋白质 b 油脂 c 水 (2)炸油条,油条制作中所用的小苏打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NaCl b NaHCO3c NH4HCO3 (3)蒸紫薯,紫薯中含有的元素属于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钙 b 铁 c 硒 (4)煮海带,海带中含有碘元素,适量摄入可预防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佝偻病 b 环血病 c 甲状腺肿大 17.化学在抗击新冠肺炎中发挥重要作用。 (1)医用口罩熔喷布所用的聚丙烯塑料属于_______________(填“复合”或“合成”)材 料。 (2)某中药中含有的金丝桃苷(C21H20O12)在与病毒的主要蛋白酶的对接方面有一定 效果,金丝桃苷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_。 (3)呼吸机提供的氧气来自于空气,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的变化属于______________ 变化,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C6H12O6)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变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次氯酸钠(NaC1O)是一种杀菌消毒剂。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制得次氯酸钠和一种 可燃性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用漂白粉(有效成分为 Ca(ClO)2)制取次氯酸钠的反应为: 2 3Ca(ClO) +X=CaCO 2NaClO ,X 的化学式 是_________________。 1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仪器 a 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________(填序号)。 (3)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若要控制反应的发 生或停止,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利用 D 装置收集氢气的理 由是_______________。 (4)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下表所示的对比实验来比较 MnO2、CuO 对过氧化氢分解 的催化效果,所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序号 过氧化氢溶液 催化剂 实验 1 5mL 4% 粉末状 MnO20.2g 实验 2 5mL 4% 粉末状 CuO0.2g ①实验 1 中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需要测量并记录的数据有:氧气体积和______________。 ③实验时,分别将过氧化氢溶液一次性注入盛有催化剂的小试管中,测量并记录数据, 实验过程中发现 U 型管内右侧液面上升,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④结论:MnO2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比CuO好,得出该结论的依据是____________。 19.四氧化三铁是一种常用的磁性材料,由工业废料铁泥(含 Fe、Fe2O3、FeO 和杂质, 杂质不参与反应)制取 3 4Fe O 的一种流程如下: (1)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Fe2O3 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为使铁泥与稀硫酸充分反应, 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3)向溶液 X 中加入过量铁粉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 (4)FeOOH 与 FeSO3 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 3 4Fe O 和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0.CO2 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也是巨大的碳资源,CO2 的低能耗捕集、转化和利用正 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1)以 CO2 为原料制取炭黑的太阳能工艺如图所示。 ①反应 1 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 2 中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2)利用 NaOH 溶液吸收 CO2,部分转化关系见图。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该转化中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 (3)利用 Na2CO3 或 K2CO3 溶液吸收低浓度的 CO2,将其转化为 NaHCO3 或 KHCO3, NaHCO3 或 KHCO3 受热分解生成高浓度的 CO2 储存利用,生成的 Na2CO3 或 K2CO3 循 环使用以降低生产成本。 吸收剂 Na2CO3 K2CO3 20℃最高浓度(g/L) 212 1104 价格(元/Kg) 1.25 9.80 根据表中信息,选择 K2CO3 溶液作吸收液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 (4)利用一种新型“人造树叶”将 CO2 转化为乙醇(C2H5OH)的反应如下: 2 2 2 5 22CO 3H O C H OH 3O 光照 ,研究显示,1L“人造树叶”每天能从空气中吸收 968gCO2,计算 1L“人造树叶”工作 1 天可得到乙醇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_____ (5)某研究小组设计如下图所示实验,探究 CO2 和 H2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产物。 查阅资料:①CO2 和 H2 在合适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下反应转化为 CO 和 H2O; ②白色无水硫酸铜吸水后变为蓝色。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有:B 装置中白色固体变为蓝色,C 装置中黑色固体变为 红色,D 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①设计 B 装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②C 装置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③研究小组反思后认为,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不能确认 CO2 和 H2 反应生成了 CO,理由 是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 【分析】 根据人类正在开发利用的新能源分析。 【详解】 新能源包括太阳能、核能、风能、氢能等;而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燃料,属于常规能源。 故选 C。 2.B 【解析】 【分析】 【详解】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氮气 78%、氧气 21%、稀有气体 0.94%、二氧化碳 0.03%、其他 气体和杂质 0.03%。 故选 B。 3.B 【解析】 【详解】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A.只有一种元素是单质,故错误; B.有两种元素且一种是氧元素,故正确; C.有三种元素,故错误; D.有三种元素,故错误。故选 B。 4.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氯化钾中含钾元素是钾肥,故错误; B.磷酸钙中含磷元素是磷肥,故错误; C.硝酸钾中含钾元素和氮元素,是复合肥,故正确; D.尿素中含氮元素是氮肥,故错误。故选 C。 【点睛】 利用含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学肥料称之为复合肥来解答。 5.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 数字,则 C60 表示 1 个碳 60 分子或 1 个个碳 60 分子含有 60 个碳原子,故 A 不正确; B、2O2 表示 2 个氧分子,故 B 正确; C、Fe2+表示 1 个亚铁离子,故 C 不正确; D、3N 表示 3 个氮原子,故 D 不正确。故选 B。 6.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符合题意; B.由图片知:硅原子中的质子数是 14,故不符合题意; C.由图片知: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8.09,故不符合题意; D.因为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硅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也是 14,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7.B 【解析】 【分析】 【详解】 A、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故 A 正确; B、木炭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故 B 不正确; C、氮气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故 C 正确; D、钨的熔点高,可用于制作灯丝,故 D 正确。故选 B。 8.A 【解析】 【详解】 A、水受热后温度升高,水分子规则运动加剧,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增大,故选项 A 正确; B、蒸发时,海水中水分变为水蒸气被蒸发掉,海水的质量变小,故选项 B 错误; C、冷凝时,气温降低水分子规则运动减轻,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故选项 C 错误; D、冷凝时,气温降低水分子规则运动减轻,水分子的运动速率降低,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淡水的体积缩小,故选项 D 错误。 故选 A。 9.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单质可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单质与金属属于包含关系,不属于交叉关系,不符 合题意; B、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不属于交叉关系,不符合 题意; C、盐可分类硫酸盐、碳酸盐、硝酸盐等,盐和碳酸盐属于包含关系,不属于交叉关系,不 符合题意; D、有氧气参加的化合反应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化合反应也不一定是 氧化反应,故两者属于交叉关系,符合题意。故选 D。 10.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硫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硫,可以一步实现,故 A 正确; B、二氧化碳没有还原性,不能还原三氧化三铁,故 B 不正确; C、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可以一步实现,故 C 正确; D、铝和氧气生成氧化铝,可以一步实现,故 D 正确。故选 B。 11.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硝酸银和铜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白色“树枝”的成分是银,故正确; B、硝酸银和铜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是由于生成的硝酸铜能解离出 铜离子,故正确; C、如果铜被银包裹起来不能和硝酸银接触,不能将硝酸银中的银离子全部置换出来,溶液 中会含有 Ag+,故错误; D、铜能够置换硝酸银中的银,说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的强,故正确。 故选:C。 12.D 【解析】 【分析】 由粒子模型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 点燃 2N2+6H2O 【详解】 A.化学反应前后相同元素的原子数目不变,故错误; B.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质量比为:(4×17):(3×32)=17:24,故错误; C.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就是反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2:6=1:3,故错误; D.该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生成单质与化合物,所以属于置换反应,故正确。故选 D。 13.C 【解析】 【详解】 A、如溶解度曲线图所示,t1℃时,KNO3 的溶解度与 NH4Cl 的溶解度曲线相交,此时 KNO3 的 溶解度与 NH4Cl 的溶解度相等,故说法 A 正确; B、t2℃时,KNO3 饱和溶液中溶解度为 60g,所以此时 KNO3 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60 100% 37.5%100 60 ,故说法 B 正确; C、如溶解度曲线图所示,NH4Cl 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降低,所以给 NH4Cl 的不饱和溶 液降温,可能有晶体析出,故说法 C 错误; D、如溶解度曲线图所示,t2℃时,KNO3 的溶解度大于 NH4Cl 的溶解度,所以此时 KNO3 饱和溶 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 NH4Cl 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故说法 D 正确。 故选 C。 14.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碘和蔗糖属于不同种物质,溶剂均是水,实验中发现碘几乎不溶于水,而蔗糖溶于水, 利用此实验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选项 A 正确; B、物质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上、有氧气参与,滤纸碎片和乒 乓球碎片都属于可燃物,均在空气中,均用酒精灯加热,但二者着火点不同,实验中,乒乓 球碎片先燃烧,说明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低于滤纸碎片。利用此实验可以探究可燃物燃烧所 需的温度应达到着火点,选项 B 正确; C、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放热,则有氢氧化钙固 体析出,可以利用此实验验证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热,选项 C 正确; D、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此实验中饮料瓶变瘪,只能说明瓶内二氧化碳气体减少,至于是否 与水反应还必须证明生成物,利用此实验不能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选项 D 不正 确。故选 D。 15.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化学式可知 9.3gCo(OH)2 中和氧化钴中钴元素质量相等,Co 元素的质量为: 9.3g× 59 100% 5.9g59 2 17 , 则钴的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8.3g-5.9g=2.4g 即Co与O 的原子个数比为:5.9g 2.4g 59 16 : ≈2: 3,故选 C。 16.c b a c 【解析】 【分析】 【详解】 (1)a 蛋白质能给人体活动提供能量,不符合题意; b 油脂能给人体活动提供能量,不符合题意; c 水不能给人体活动提供能量,不符合题意。故选 c; (2)炸油条,油条制作中所用的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其化学式是 NaHCO3 故选 b; (3)钙属于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铁、硒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故选 a; (4)煮海带,海带中含有碘元素,碘元素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适量摄入可预防甲状腺 肿大。故选 c。 17.合成 21:20:12 物理 二氧化碳和水 NaCl+3H2O 通电 NaClO3+3H2↑ Na2CO3 【解析】 【分析】 【详解】 (1)医用口罩熔喷布所用的聚丙烯塑料,塑料属于合成材料,故填:合成。 (2)某中药中含有的金丝桃苷(C21H20O12)在与病毒的主要蛋白酶的对接方面有一定效果, 金丝桃苷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21:20:12,故填:21:20:12。 (3)呼吸机提供的氧气来自于空气,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的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 于物理变化,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C6H12O6)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经缓慢氧化即与氧气反 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填:物理 二氧化碳和水。 (4)次氯酸钠(NaC1O)是一种杀菌消毒剂。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制得次氯酸钠和一种可燃 性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可燃性气体是氢气,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Cl+3H2O 通电 NaClO3+3H2↑;用漂白粉(有效成分为 Ca(ClO)2)制取次氯酸钠的反应为: 2 3Ca(ClO) +X=CaCO 2NaClO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有钙原子 1 个,氯原 子 2 个,氧原子 2 个,和 X,反应后有钙原子 1 个,氯原子 2 个,氧原子 5 个,碳原子 1 个,钠原子 2 个,所以 X 中有钠原子 2 个,碳原子 1 个,氧原子 3 个,所以 X 的化学式是 Na2CO3。故填:NaCl+3H2O 通电 NaClO3+3H2↑ Na2CO3。 【点睛】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特征: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相同元素的原子个数不变来 解答最后第(4)小题。 18.集气瓶 2KMnO4 Δ K2MnO4+MnO2+O2↑ AE Zn+H2SO4=ZnSO4+H2↑ C 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 2H2O2 2MnO 2H2O+O2↑ 所需要的时 间 反应放热 产生相同体积的氧气时 MnO2 所用的时间短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图知:仪器 a 的名称是集气瓶,故填:集气瓶。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会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 Δ K2MnO4+MnO2+O2↑;由此高锰酸钾制氧气是固体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反应的,生 成的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AE,故填:2KMnO4 Δ K2MnO4+MnO2+O2↑ AE。 (3)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时还生成硫酸锌,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H2SO4=ZnSO4+H2↑;若要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C,因为 C 可以 通过将关闭止水夹来使固液分离反应停止,利用 D 装置收集氢气的理由是氢气的密度比空 气小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因为 D 装置是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适用于密度比空气 小的气体,故填:Zn+H2SO4=ZnSO4+H2↑ C 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 反应。 (4)①实验 1 使用了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催化过氧化氢制氧气的,所以制取氧气的化学方 程式为 2H2O2 2MnO 2H2O+O2↑。 ②实验需要测量并记录的数据有:氧气体积和所需要的时间,因为可通过测定收集相同体积 的氧气所以需要的时间来比较两者的催化效果。 ③实验时,分别将过氧化氢溶液一次性注入盛有催化剂的小试管中,测量并记录数据,实验 过程中发现 U 型管内右侧液面上升,原因是反应放热,因为过氧化氢加入催化剂后生成氧 气时会放出热量。 ④结论:MnO2 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比 CuO 好,得出该结论的依据是产生相同体积的 氧气时 MnO2 所用的时间短。故填:2H2O2 2MnO 2H2O+O2↑ 所需要的时间 反应放热 产生相同体积的氧气时 MnO2 所用的时间短。 【点睛】 充分利用反应物的状态与反应条件来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性质来选择收集装置。 19.过滤 2 3 2 4 2 4 3 2Fe O +3H SO Fe SO +( ) 3H= O 将铁泥粉碎(或反应时不断搅拌等) 将硫酸铁转化为硫酸亚铁 2H O 【解析】 【分析】 【详解】 (1)操作Ⅱ是将固液分离,操作名称是过滤。 (2)Fe2O3 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3 2 4 2 4 3 2Fe O +3H SO Fe SO +( ) 3H= O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因此为 使铁泥与稀硫酸充分反应,可采取的措施是将铁泥粉碎(或反应时不断搅拌等)。 (3)因为溶液 X 中含有硫酸铁,硫酸铁能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所以向溶液 X 中加入过 量铁粉的作用是:将硫酸铁转化为硫酸亚铁。 (4)因为 FeOOH 与 FeSO3 溶液在一定条件下(碱性,假设使用的碱性物质是氢氧化钠溶 液,合理即可)转化为 3 4Fe O 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3 3 4 2 2 32FeOOH+FeSO +2NaOH=Fe O N+ O+ aH SO2 ,所以 FeOOH 与 FeSO3 溶液在一定 条件下反应生成 3 4Fe O 和 2H O (SO32-和 Na+都没有参加反应)。 20.分解反应 降低 2 2 3 22NaOH+CO Na CO +H= O 氢氧化钠 吸收二氧化碳 的能力较强 506g 检验反应是否有水生成 2CuO+CO Cu+CO 高温 氢气和 氧化铜加热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不能确定是否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 【解析】 【分析】 四氧化三铁在 2300K、光照条件下生成氧气和氧化亚铁,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生成碳酸钠和 水,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一氧化碳和氧化铜高温生成铜和二氧化 碳,氢气和氧化铜加热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详解】 (1)①反应 1 是四氧化三铁在 2300K、光照条件下生成氧气和氧化亚铁,反应符合一变多, 故基本类型为分解反应。 ②反应 2 中反应物中碳元素在二氧化碳中,生成物中碳元素在碳单质中,二氧化碳中氧元素 的化合价为-2 价,设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x,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 + -2 2=0x , =+4x ,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 价,碳单质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0,故碳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2)反应①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生成碳酸钠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3 22NaOH+CO Na CO +H= O ,由转化关系图可知,氢氧化钠参加反应,碳酸钠和氢氧化 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故该转化中循环使用的物质是氢氧化钠。 (3)根据表中信息可知,碳酸钾吸收二氧化碳能力较强,碳酸氢钾加热生成碳酸钾、二氧 化碳和水,故选择 K2CO3 溶液作吸收液的优点是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较强。 (4)设 1L“人造树叶”工作 1 天可得到乙醇的质量为 y 2 2 2 5 22CO +3H O C H OH +3O 88 46 968g y 光照 88 968g=46 y =506gy 故 1L“人造树叶”工作 1 天可得到乙醇的质量为 506g。 (5)①白色无水硫酸铜吸水后变为蓝色,故设计 B 装置的目的是检验反应是否有水生成。 ②C 装置中发生的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铜高温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uO+CO Cu+CO 高温 。 ③氢气和氧化铜加热生成铜和水,故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不能确认 CO2 和 H2 反应生成了 CO, 理由是氢气和氧化铜加热生成铜和水,不能确定是否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 【点睛】 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 为零,K2CO3 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较强,氢气和一氧化碳均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不能 确定是否存在一氧化碳。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