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1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九年级物理全册 22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教学模式介绍: “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源于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后来由前苏联凯洛夫等人进行改造传入我国。在我国广为流行,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自觉不自觉地都用这种方法教学。该模式以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为目标。其着眼点在于充分挖掘人的记忆力、推理能力与间接经验在掌握知识方面的作用,使学生比较快速有效地掌握更多的信息量。该模式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知识是教师到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的作用,非常注重教师的权威性。 “传递-接受”教学模式的课程环节: 复习旧课——激发学习动机——讲授新知识——巩固运用——检查评价——间隔性复习 设计思路说明: 1、复习旧课: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激发学习动机:既然能量是守恒的,为什么我们还要节约用电呢?这样引入新课很自然,体现了物理知识是来源于生活的。自然地提出问题并可复习能量守恒定律,同时使学生养成节约能源的意识。 3、讲授新知识:通过对人们在能量的转移和转化的过程中利用能量的例证介绍,让学生认识到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不可再生能源储备量有限,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能量需求,因此秉承着可以持续发展的思想,开发和探索未来的理想能源是扔了进一步发展所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4、巩固运用:运用所学知识想想“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节约能源?” 教材分析 9 本节主要介绍了三方面内容: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的方向性;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人类使用能源的过程就是把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但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现阶段使用的能源还是以化石能源为主,这些能源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废气、废渣等,对环境有较大影响,通过本节学习要了解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并且这些能源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地球上的储量是有限的,使用完后,无法在短期内得到补充。在能源消耗急剧增长的今天,开发和探索各种新能源才能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本节教学重点是了解世界和我国的能源状况;难点是知道能量转移和转化的方向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类利用能源的发展足迹,知道能量的转移和转化都是有方向性的。 2.了解我国和世界能源消耗的增长状况,认识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3.知道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使学生认识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4.认识未来能源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指导学生分析事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能量转移、转化具有方向性的理解,增强节能意识。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关心自己身边的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关注人类对能源的需求和大量消耗能源所带来的问题,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对保护环境,维持自然界的平衡与和谐负有责任感。 3.使学生养成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习惯,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 9 2、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教学难点】 收集消耗能源对环境造成破坏的资料用以讨论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 课前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课: 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二、 激发学习动机: 既然能量是守恒的,为什么我们还要节约用电呢? 原来用电器在工作的时候把电能转化成其他的能量,比如:电灯工作时把电能转化成内能和光能。这些能量有的不是我们需要的,有的不能重复利用,不能再变成供电灯发光的电能了。 由此可见为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每个人应当节约能源。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三、 讲授新知识: (一)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的方向性 1、能量转移的方向性 【提出问题】 (1)请回忆在热传递的过程中,热量是怎样转移的? 9 (2)冷水能把内能自发地转移给热水吗? 教师总结:在热传递的过程中,热量只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不能相反。 【提出问题】 你见过生活中热量从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的吗? 【课件展示】 电冰箱 【教师提示】如果要使热量从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就需要消耗其他形式的能量。例如电冰箱就需要消耗电能。 【教师小结】能量转移具有方向性。 2、能量转化的方向性 【课件展示】 行驶的汽车 【提出问题】 (1)汽车制动时,消耗的动能转化成什么能? (2)这些消耗的能量能不能再自动地被用来驱动汽车? 9 【引导学生分析】汽车制动时,由于摩擦,动能转化成轮胎、地面和空气的内能,这些消耗的能量不能再自动地被用来驱动汽车。 【提出问题】火力发电消耗的是煤炭的什么能?得到的是什么能?得到的电还能变成煤炭吗?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们所能利用的能源是有限的,所以需要节约能源。 【教师小结】能量转化具有方向性。 【总结】与热现象有关的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或者说,能量转化和转移具有不可逆性,因此,不是什么能量都可以利用,能源的利用是有条件的。 (二)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提出问题】人类在消耗各种能源的进程中给自己带来了便利,也给自己造成了麻烦,对环境造成了污染。消耗能源会对环境造成那些影响,产生哪些危害?说一说你的看法? 1、搜集事例,学生讨论、分享: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搜集事例,相互分享。 2、分析学生列举的事例: 【课件展示】展示事例一:大量燃烧煤、石油 【提出问题】 1、 燃烧煤的能量转化? 2、 能量有没有完全利用? 3、 有无环境污染? 分析:化石能源通过燃烧转化为内能,相当一部分内能没有被有效利用,造成了热污染。 【课件展示】展示事例二:汽车尾气 9 【提出问题】 你看到什么现象,你发现汽车尾气有何危害? 分析:汽车尾气造成空气污染和城市热岛效应。燃料燃烧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加剧了地球的温室效应。 【课件展示】展示事例三:酸雨、酸性气体 【提出问题】 从图中你能发现什么问题?为什么会这样? 【分析】燃料燃烧还生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和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遇到雨水就会形成酸雨,会腐蚀建筑物,对植物和鱼类造成危害。 【想想议议】 在耗用各种能源时,对环境是否会造成破坏呢? 在下表中,用“√”表示大量耗用该类能源对环境会有明显破坏,用“×”表示对环境不会造成明显破坏。 9 【提出问题】针对以上事例,你对能源的利用有什么看法?怎样能更好的利用能源? 【归纳总结】保护环境,控制和消除大气污染,已成为当前世界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我们既要有效地利用能源,又要很好的控制和消除污染。 (三)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不可再生能源 【提出问题】目前,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使用的能源有哪些? 【课件展示】出示学生回答的能源: 煤、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风能、海洋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氢能等。 【提出问题】你能给他们分类吗? 引导学生:从是否能可再生角度进行分类。 【课件展示】化石能源、核能等能源会越来越少,不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中得到补充,这类能源称为不可再生能源。 【提出问题】全世界的能源消耗逐年增长,像化石能源、核能会消耗殆尽,那该怎么办? 2、可再生能源 【课件展示】太阳能、风能、水能 9 【提出问题】这些能源有什么特点? 【结论】像风能、水能、太阳能等可以在自然界中源源不断的得到,称为可再生能源。 小资料 我国能源特点:总量丰富、人物贫乏;分布不均,耗能量大;污染严重、效率低下。检查调查结果:(学生课前调查情况)石油:可开采的只有135亿吨,已探明60亿吨,已开采36亿吨,资源余地不大。天燃气:可开采9万亿方,已探明2亿方,但分布在边远地区,开发不大,只开采5000亿方。煤:可开采1153亿吨,开采情况不乐观。水电资源开发不足(总量居世界第一)。核电发展缓慢。太阳能、风能、海洋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氢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规模小。 【提出问题】开发可再生能源要满足什么条件? 引导学生:分析可再生能源中的风能、水能、太阳能的优点和缺点。 【教师总结】 1、 必须足够丰富,可以保证长期使用。 2、 必须足够便宜,可以保证多数人用得起。 3、 必须技术成熟,可以保证大规模使用。 必须足够安全、清洁,以保证不会严重影响环境。 一、 巩固运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节约能源? 9 教学反思 一、案例的“亮点”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了解能源对人类文明的意义和利用能源带来的环境问题,引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让学生认识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可以通过查阅相关材料,提出自己的见解,思考怎样探索和使用未来的理想能源。通过收集信息、阅读材料,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能源,资源及日常诸多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及其可行的做法,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 1、在课堂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预见可能出现的问题,课堂上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课后要查阅资料,请教别人,明确认识后,告诉学生,教师也要保持终生学习的习惯。 2、教学围绕问题展开,但不是教师提出一个漫无边际的问题,学生无尽的思考并随意回答所构成的“菜场式”课堂;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的引导,需要学生的参与,主要要呈现学生的自学能力。 9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