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语文 古代诗歌阅读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中考语文 古代诗歌阅读

‎2020年中考语文 古代诗歌阅读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古代诗歌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一种用凝练而富有韵律的语言创造意境,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分析和鉴赏诗歌对于提高个人修养和审美情趣有极大的作用,然而古代诗歌诞生的时代久远,难免会与现代读者产生时间与空间上的隔阂,这一特点又使得古代诗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成为了中考语文中的难点。‎ 中考 考试说明要求①诗意理解。就是凭借自己的积累和试卷提供的注释,读懂每一句每一层每一节。‎ ‎②意境把握。就是通过找景、绘景、品景来悟情,把握全诗的情感和主旨。‎ ‎③内容概括。 就是从诗句中提取内容要点,对景物的特点、人物的感情态度、作者的观点、全诗的主旨进行概括等。‎ ‎④写法品析。就是品味诗词中字词用法的精妙,各种修辞的运用,句法的作用,景与情、事与理的关系,全诗的结构特色,作品的艺术风格等等。‎ ‎⑤名句赏析。主要着眼诗句所蕴含的丰富内涵,运用的写作技巧,表情达意的精妙等方面来进行欣赏。语文中考在古诗词曲鉴赏方面的考查,基本上锁定在积累、感悟、运用、欣赏的范围内。‎ ‎⑥对比阅读相似诗词的意境、艺术手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1.(2019年浙江省省温州市瓯海区中考适应性考试)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王维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借问袁安①舍,翛然②尚闭关。‎ ‎(注释)①‎ ‎ 袁安:东汉大臣,字邵公。有一年大雪下了一丈多深,袁安家门前被雪封住。洛阳令以为他已冻死,命人扫雪而入,却见他躺在床上睡觉。问他为什么不出去,他说:"大雪天大家都在挨饿,不该去求人。" ② 翛(xiāo)然:无拘无束的样子。‎ ‎(1)作者把胡居士比作袁安,有什么用意?‎ ‎(2)有人评价颈联"雪字不着,尽得风流",请赏析其诗句的妙处。‎ ‎【答案】‎ ‎(1)想象胡居士的自在闲适,表达作者对胡居士的仰慕与怀念。‎ ‎(2)"洒空"二字摹写动态,描绘雪花纷纷扬扬、漫空飞舞之态;"积素"二字写静,表明地面上已积起厚厚的一层白雪;"深巷静""广庭闲"则渲染雪夜的清寂。‎ ‎【解析】‎ ‎(1)题干问作者把胡居士比作袁安的用意。作者看到大雪而想起胡居士,并将胡居士比作袁安,,在表达了对胡居士的思念和关心外,还有表达对胡居士的仰慕之情。答此题一定要结合注释的内容。也就是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解读。‎ ‎(2)赏析诗句的妙处。首先要读懂诗句的大意。"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飘洒空中使那深长的小巷宁静,皑皑的积雪更觉庭院宽广清闲。"洒空"二字摹写动态,描绘雪花纷纷扬扬、漫空飞舞之态;"积素"二字写静,表现给地面上已积起厚厚的一层白雪。"深巷静"、"广庭闲"、则渲染雪夜里深巷、广庭环境的清寂,传达出诗人的心境。诗人通过"惊"、"满"、"静"、"闲"四个动词和形容词,细致地表现了自己在雪夜里的思绪变化。王维吸取了前人写雪的艺术经验,同样运用不粘滞于物象而纯从感觉印象再着以淡墨的表现方法,绘出一幅清寒、寂静而又有声息、光色、动感和生气的夜雪图。‎ ‎2.(浙江省嘉兴市2019届九年级文理基础调研模拟)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齐安郡后池绝句 杜牧 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 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1)诗歌的前两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2)诗歌的后两句情景交融,试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答案】‎ ‎(1)以动衬静的手法,菱、浮萍、蔷薇为静景,而夏莺弄花为动景,更有莺声千啭衬托静寂的环境。‎ ‎(2)第三句不仅展示一个"尽日无人"的环境,写出了诗人百无聊赖的情状,而池面鸳鸯的相对戏水更映衬出看雨人的孤独之情。‎ ‎【解析】‎ ‎(1)考查诗歌所运用的表达手法。读懂诗句大意是作答的关键。以动衬静,以声响显示幽寂的手法。菱、浮萍、蔷薇为静景,而夏莺弄花为动景,莺声千啭衬托静寂的环境,动与静、声与寂,看似相反,其实相辅相成。写动景,并没有破坏环境的静寂,反而显得更静寂。‎ ‎(2)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结合诗歌的后两句情景交融的写法。"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小雨淅淅沥沥的下着,(后池)整天没有一个人来观赏。只有那池塘里的鸳鸯相看两不厌。它们扑打着池水,好像在清洗身上的红色衣裳。在一个"尽日无人"的环境,隐然还有一位尽日看雨之人,可见其百无聊赖之情状;而相对戏水的鸳鸯,更映衬出看雨的孤独。‎ ‎【点睛】‎ 怎样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主旨以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紧盯诗歌的"眼睛"。题目是诗歌的"眼睛"。透过这只眼睛我们常常能窥探出诗歌的类型、题材、描写或咏叹的对象乃至诗作的主旨和作家表达的思想情感。因此,紧盯诗题就等同掌握了理解诗歌的钥匙提了纲挈了领。直捣诗歌的"心脏"。诗贵含蓄,但无论如何含蓄委婉到头来总要表情言志,总要把自己的感情态度借助文句表露出来,所以自古以来诗人特别注重诗中最能显现感情、诗旨的那些字眼或诗句,诗歌离不开意象。意象是诗歌的"建筑材料",作者塑造形象、表情达意都要靠意象来建构。‎ ‎3.(浙江省金衢十二校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3月联考)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春 ‎(宋)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暮春送客 ‎(唐)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释]①凤城,即国都长安。‎ ‎(1)两首诗点明暮春时节的意象分别是______,______。‎ ‎(2)同样面对春之将去,诗人的情感却不相同,请结合诗意说一说。‎ ‎【答案】‎ ‎(1)残花(子规啼) 绿暗红稀 ‎(2)《送春》中诗人用子规啼血唤东风来表达竭力留住美好时光的意思,既显示了自信和努力的态度,又表达了自己执着追求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暮春》中诗人通过劝友人莫听时光流逝的声音,来表达送别的惆怅与忧愁。‎ ‎【解析】‎ ‎(1)本题考查形象中的意象。体现在三月花凋谢,柳絮飘飞,东风吹和子规啼叫上。这是概括题,找出诗中描写的暮春意象加以表述即可。"子规夜半犹啼血""绿暗红稀出凤城"中"子规""绿暗""红稀"紧扣"暮"字。‎ ‎(2)本题考查对比阅读的能力。甲诗中子规不停啼叫,不信唤不回已消逝的春光,作者借此抒发顽强进取、执着追求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乙诗中"暗""稀"二字借景抒情,以色彩的暗淡和数量的孤单,来映衬送别之际主客同有的惆怅之情。‎ ‎4.(浙江省宁波市2019届九年级中考复习)古诗鉴赏 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 ‎(南宋)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 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 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注)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渴望为抗金复国做贡献,却不为当朝重用,屡遭迁废, 仕途坎坷。‎ ‎(1)词中"片片""点点"有何表达效果?‎ ‎(2)上阕写"道是天公不惜花",下阕写"道是天公果惜花",欲抑先扬,具有"味外之旨",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运用了叠词,分别突出了海棠花的轻、小,富有韵律感。‎ ‎(2)流露出词人对大自然风雨摧残花事的不满,以婉约之笔曲折地表达了自己才不见用,遭受压抑的愁苦情怀,流露出对当权者压制、迫害和摧残人才的不满。‎ ‎【解析】‎ ‎(1)本题考查对诗歌炼字的赏析能力。首先在诗文中要找到该炼字,炼字一般为动词、形容词或特殊词(如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等)。"片片""点点"属于叠词,叠词的作用一般有:使描绘的景色或人物的特点更加形象,更加突出,富于艺术魅力;使音律和谐,使语言富有韵律感。根据"片片蝶衣轻",可想到片片花瓣好似蝴蝶的翅膀一般轻盈;"点点猩红小",表现的是点点花朵小而鲜艳,前者突出了海棠花的轻,后者突出了海棠花的小,旨在写花的可爱。‎ ‎(2)本题考查对诗人情感的把握。要结合诗歌内容和写作背景分析。刘克庄一生有才情,有志向,有抱负,却屡遭贬官,备受压抑。上片先写花的可爱。下片写花被"雨洗风吹了"的惋惜之情。词人并没有直说,而是先用"道是天公果惜花"句衬起,然后再说出花事被"雨洗风吹了"的可悲现实,以婉约之笔曲折地表达了自己才不见用,遭受压抑的愁苦情怀。故而词人是借对上天任凭风雨摧残花事的不满,来表达对当权者压制、迫害和摧残人才的不满。‎ ‎5.(浙江省绍兴市2019模拟)古诗文阅读 满江红·山居即事 宋·辛弃疾 几个轻鸥,来点破、一泓澄绿。更何处、一双鸂鶒,故来争浴。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有飞泉、日日供明珠,三千斛。‎ 春雨满,秧新谷。闲日永,眠黄犊。看云连麦垄,雪堆蚕簇,若要足时今足矣,以为未足何时足。被野老、相扶入东园,枇杷熟。‎ 稻田 唐·韦庄 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䎬稏①肥。‎ 更被鹭鹚千点雪,破烟来入画屏飞。‎ ‎(注释)①䎬稏(bàyà):水稻的别称。‎ ‎(1)以上两首诗词都写了____风光。‎ ‎(2)结合诗句分析两个作品作者的心境的异同点。‎ ‎【答案】‎ ‎(1)农村 ‎(2)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与开怀,但韦庄的《稻田》呈现的是一种满足,而辛弃疾的还有一种报国无门的微微的遗憾。‎ ‎【解析】‎ ‎(1)考查对诗歌描写对象的把握。读懂诗句大意是作答的关键。《满江红·山居即事》题目为"山居即事",词的内容扣紧题目来写,描写老词人初夏季节的山居生活清闲情景,表现老词人满足于这风景优美、人情淳朴的山村生活环境的安适情怀。《稻田》这首诗不啻于一幅色彩明丽的农村风景画。满坡的稻禾长势喜人,苗肥棵壮,在春风的吹拂下,层层梯田绿浪翻滚,直接云天。所以两首诗词都写了农村风光。‎ ‎(2)比较阅读。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两个作品所表达的作者心境的异同点。相同点:这两首首诗不仅富有绘画美,而且流露出作者愉悦之情。不同点:辛弃疾的"若要"一韵,情中含理又带有以理遣情的痕迹,滋味最是蕴藉隽永。它写出了词人对此田园风景的满足感,也传递了词人志愿未得实现的微憾感。而韦庄在诗中只呈现满足之感。‎ ‎6.(浙江省台州市2019模拟)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白 梅 ‎(元)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1)诗中描绘了白梅的形象,突出了白梅的哪些特征?‎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突出了梅花耐寒(冰雪林中著此身)、清高(不同桃李混芳尘)、报春(散作乾坤万里春)的特征。‎ ‎(2) 主要运用了托物言志(诗人以梅自况)、对比(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的手法),诗人借梅花的高洁来表达自己坚守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解析】‎ ‎(1)从"冰雪林中着此身"可看出其耐寒,"不同桃李混芳尘"可看出其清高,"散作乾坤万里春"可看出报春的特征。‎ ‎(2)"不同桃李混芳尘"用了对比的手法,把梅和桃李对比,突出梅花的清高。整首诗运用的托物言志的手法,借梅花的高洁来表达自己坚守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点睛: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分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拟人、烘托、动静、虚实、抑扬、用典等,修辞主要是比喻、拟人、对偶、借代、设问、反问等,一般抒情方式集中在整首诗歌或某一部分,表现手法和修辞集中在某一联诗句。答题时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如此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要答出什么和什么对比,效果是什么。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要答出作者借写梅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志趣。‎ ‎7.(浙江省温州市2019届九年级中考模拟)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寒塘 ‎(唐)赵嘏 晓发梳临水, 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 一雁度南楼。‎ ‎(1)诗的一、二句表现了秋水________的特点。‎ ‎(2)请从内容、情感的角度,在下面三首诗中选择与《寒塘》相近的一首,并简述理由 A B C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唐)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闻 雁 ‎(唐)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秋 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答案】(1)寒冷 ‎(2)B.内容上,两首诗都写出了环境的凄寒(或渲染了浓重的秋意),都有"雁"这一意象;情感上,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的思乡情怀和无限怅惘之情。‎ ‎【解析】‎ ‎(1)读懂诗句大意是作答的关键。"晓发梳临水"对着水梳妆,说明秋水清澈的特点;"寒塘坐见秋"中的"寒"字点明了主题,当然说的是秋水冰冷的特点了。‎ ‎(2)要求从内容、情感的角度,从题干三首诗中选择与《寒塘》相近的一首进行分析。要考虑到《寒塘》是通过"寒塘坐见秋"中的"寒"字写出了情感基调,"一"字写出了雁的孤单,而"雁度南楼"又是写孤雁向南方飞去,使孤身在外的诗人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表现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所以可选《闻雁》一诗,因为两首诗在内容和感情基调一致。如内容上都写出了环境的凄寒和描写"雁"这一意象的角度作答。情感上可从都表达了作者在异乡孤独迷茫的情怀的角度作答。‎ ‎8.(浙江省义乌市2019届九年级3月中考模拟)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论诗 ‎(南宋)戴复古 飘零忧国杜陵老,感遇伤时陈子昂。‎ 近日不闻秋鹤唳,乱蝉无数噪斜阳。‎ ‎(1)根据全诗,作者推崇的是___________的诗歌。(从诗歌内容角度作答)‎ ‎(2)诗歌三、四句是如何表达思想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 ‎(1)忧国伤时 ‎(2)作者将忧国伤时、关心国计民生的诗歌比作高亢清亮的鹤鸣,将大量与之相反的诗歌,则贬为残阳下群蝉乱哄哄的聒噪,对比鲜明,分别表达了作者对这两类诗歌的推崇与厌恶之情。‎ ‎【解析】‎ ‎(1)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作者推崇杜甫和陈子昂的诗,结合前面定语。"忧国"杜陵老,"伤时"陈子昂,故应填"忧国伤时"。‎ ‎(2)此题考查学生的赏析能力,"鹤叫声"。鹤唳比喻优秀的诗篇。"蝉噪"比喻一些虽流行一时却很快就消失的作品。关键是理解三四句中的比喻,理解作者对两类诗歌对比鲜明的情感态度。‎ ‎9.(浙江省温州新希望联盟校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武夷山中 ‎(南宋)谢枋得①‎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释)①谢枋(bìng)得:南宋末年著名诗人。带领义军在江东抗元失败,被俘不屈。本诗写于元世祖指元二十一年,当时诗人已在武夷山辗转十年,妻儿被俘,元朝统治者正访求亡宋遗臣,收买汉族士大夫。‎ ‎(1)(补充随想)十年辗转,梦中也不曾还家,此时诗人于青峰野水之际"独立",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他虽______却______的形象。‎ ‎(2)(感受情怀)以下诗句与"几生修得到梅花"所表达的情怀最不相近的一项是( )‎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南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B.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南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C.零落成尘碾做泥,只有香如故。(南宋·陆游《卜算子·咏梅》)‎ D.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南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答案】‎ ‎(1)悲怆、孤独、寂寥 傲然独立、坚守气节 ‎(2)D ‎【解析】‎ ‎(1)此题考查的是对古诗感情的理解。"独立"使诗人的高大的形象屹立于天地之间,是诗人直冲云霄的气节,是诗人不可一世的风骨。"青峰野水涯"是眼前景, 奇峰挺秀,野水悠悠,是一幅绝妙的水墨画,但这又不是纯写武夷奇观,当年宋朝的河山,空旷,寂静,没有着落;独立于此,诗人的心情,有些悲怆孤独,有些寂寥。没有人烟,脚底的青峰是稀稀朗朗的春草,只知道一味的"缭乱逐春生";不见渔舟,眼前只是烟波浩淼的野水,中间倾注着诗人的思想感情,这巍然挺立的青峰,实际上也是诗人自己傲然独立的性格、形象的写照。据此作答。‎ ‎(2)此题考查的是对主旨的感悟。"几生修得到梅花"的意思是"我要经历多少岁月才能修炼成梅花那样的品格呢"。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自置于青峰野水之间,以梅花品格相期许。诗风自然朴素不加雕饰,清旷之中已带着几分苍凉沉郁,诗人对故国的思念,对人生的思考,深远绵长,发人深省。D项表现的是诗人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与此句所表达的情怀不同。故选D。‎ ‎【译文】‎ 十年的岁月连回家的梦想都不曾有过,此时此刻我独立青峰之上面对着野水无涯。山雨初停的时候,天地间一片寂寥的景象,我要经历多少岁月才能修炼成梅花那样的品格呢?‎ ‎10.(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19届九年级3月联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渔家 ‎[明]孙承宗 呵冻提篙①手未苏,满船凉月雪模糊。‎ 画家不解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 ‎(注释)①篙:撑船的竹竿或木杆。‎ ‎(1)两首诗均提及"寒江钓雪"。《江雪》通过"独钓寒江雪"表达了作者内心____的感受,《渔家》则表明了对"好作寒江钓雪图"的"画家"____的态度。‎ ‎(2)用自己的话来表达你对诗歌的理解:‎ ‎《渔家》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细节描写以及_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描写,表现渔家的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孤寂 批评 ‎(2)手指冻僵(呵气取暖等也可) 天寒地冻(残月在天、船上积雪斑驳都可) 生活艰辛(生计奔波劳作、辛苦都可)‎ ‎【解析】‎ ‎(1)一空,《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于永州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中运用典型概括的手法,选择千山万径,人鸟绝迹这种最能表现山野严寒的典型景物,描绘大雪纷飞,天寒地冻的图景;接着勾画独钓寒江的渔翁形象,借以表达诗人在遭受打击之后不屈而又深感孤寂的情绪。所以填"孤寂"即可。二空,"画家不解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两句,直陈对诗人画家好为"渔家乐"流弊的不满。深斋重阁中的许多封建士大夫不去真正体察民苦,"不识"大自然的险风恶浪,却想当然的描摹出一幅幅风花雪月图,借以派遣仕途失意惆怅和苦闷。 要想如实描绘出渔家的苦乐,没有深入民间的勇气,是不行的。作者对这类诗人画家提出批评。所以填"批评"即可。‎ ‎(2)《渔家》的细节描写是"呵冻提篙手未苏"一句,即手指冻僵、呵气取暖。环境描写为"满船凉月雪模糊"一句,描绘出冬季"天寒地冻"的时令特点。在一个雪霁朗月的冬夜,迫于生计的渔夫撑着小船颠荡在浪尖上。江上北风凛冽,船板上涂满了清冷月光。遥看岸上厚厚的雪,在月色下闪着模糊的寒光。在阴冷的背景映衬下,凸显出打渔人家生活的艰辛。根据以上的分析,填充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