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直角三角形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解直角三角形1

‎ ‎ ‎28.2.1 解直角三角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直角三角形中五个元素的关系,会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 ‎2、通过综合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综合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难点、关键:‎ ‎ 1.重点:直角三角形的解法.‎ ‎ 2.难点:三角函数在解直角三角形中的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引入】我们一起来解决关于比萨斜塔问题 ‎ 见课本在Rt△ABC中,∠C=90°,BC=5.2m,AB=54.5m.‎ ‎ sin=≈0.0954.‎ ‎ 所以∠A≈5°28′.‎ 9‎ ‎ ‎ 二、探索新知、分类应用 ‎【活动一】理解直角三角形的元素 ‎【提问】1.在三角形中共有几个元素?什么叫解直角三角形?‎ 总结:一般地,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共有5个元素,即3条边和2个锐角,由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已知元素,求出其余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  【活动二】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直角三角形ABC中,∠C=90°,a、b、c、∠A、∠B这五个元素间有哪些等量关系呢?‎ ‎(1)边角之间关系 如果用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那上述式子就可以写成.‎ ‎(2)三边之间关系 ‎  a2 +b2 =c2 (勾股定理) ‎ ‎ (3)锐角之间关系∠A+∠B=90°.‎ ‎  以上三点正是解直角三角形的依据,通过复习,使学生便于应用.‎ ‎【活动三】解直角三角形 ‎ 例1:在△ABC中,∠C为直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b=,a=,解这个三角形. ‎ 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很多,灵活多样,学生完全可以自己解决,但例题具有示范作用.因此,此题在处理时,首先,应让学生独立完成,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同时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其次,教师组织学生比较各种方法中哪些较好,选一种板演.‎ 9‎ ‎ ‎ 例2:在Rt△ABC中, ∠B =35°,b=20,解这个三角形(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 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完成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 在学生独立完成之后,选出最好方法,教师板书。‎ 总结:完成之后引导学生小结“已知一边一角,如何解直角三角形?”‎ 三、总结消化、整理笔记 本节课应掌握:‎ ‎1.理解直角三角形的边角之间的关系、边之间的关系、角的关系;‎ ‎2.解决有关问题;‎ 四、书写作业、巩固提高 ‎(一)巩固练习:课本74页练习 ‎(二)提高、拓展练习:分层作业 五、教学后记 ‎ ‎ ‎28.2 教直角三角形(2)‎ ‎28.2.2 应用举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会把实际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问题,从而会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来解决.‎ ‎2、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渗透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观点,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综合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意加强知识间的纵向联系.‎ 9‎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难点、关键:‎ 重点:要求学生善于将某些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归结为直角三角形元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利用所学知识把实际问题解决.‎ 难点: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复习引入】‎ ‎1、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五个元素之间具有什么关系?请学生口答.‎ ‎2、在中Rt△ABC中已知a=12,c=13 求角B应该用哪个关系?请计算出来。‎ 二、探索新知、分类应用 ‎【活动一】例1:要想使人安全地攀上斜靠在墙面上的梯子的顶端.梯子与地面所成的角α一般要满足,(如图).现有一个长6m的梯子,问:‎ ‎(1)使用这个梯子最高可以安全攀上多高的墙(精确到0.1 m) ‎ ‎(2)当梯子底端距离墙面2.4 m时,梯子与地面所成的角α等于多少(精确到1o) 这时人是否能够安全使用这个梯子。‎ ‎ ‎ ‎ 引导学生先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模型,然后分析提出的问题是数学模型中的什么量,在这个数学模型中可用学到的什么知识来求未知量?‎ 几分钟后,让一个完成较好的同学示范。‎ ‎【活动二】课本例3: 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号载人航天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交会对接. “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的组合体当在离地球表面343km的圆形轨道上运行.如图,当组合体运行到地球表面上P点的正上方时,从中能直接看到的地球表面最远的点在什么位置?最远点与P点的距离是多少?(地球半径约为6 400 km,π取3.142,结果取整数)? ‎ 9‎ ‎ ‎ 分析:从组合体上能直接看到的地球表面最远的点,应是视线与地球相切时的切点.‎ 如图,⊙O表示地球,点F是飞船的位置,FQ是⊙O的切线,切点Q是从飞船观测地球时的最远点. 弧PQ的长就是地面上P, Q两点间的距离.为计算弧PQ的长需先求出。‎ ‎【活动三】课本例4‎ 热气球的探测器显示,从热气球看一栋高楼顶部的仰角为30°,看这栋离楼底部的俯角为60°,热气球与高楼的水平距离为120 m.这栋高楼有多高(结果取整数)?‎ ‎ ‎ 老师分析:‎ ‎1、可以先把上面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模型,画出直角三角形。‎ ‎2、在中,,.所以可以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出BD;类似地可以求出CD,进而求出BC.‎ 三、总结消化、整理笔记 本节课应掌握:‎ ‎1、把实际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问题,从而会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来解决.‎ ‎ 2、归结为直角三角形元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利用所学知识把实际问题解决.‎ 9‎ ‎ ‎ 四、书写作业、巩固提高 ‎(一)巩固练习:课本76页练习1、2‎ ‎(二)提高、拓展练习:分层作业 五、教学后记 ‎ ‎ ‎28.2.2 应用举例(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方位角的命名特点,能准确把握所指的方位角是指哪一个角 ‎2、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3、巩固用三角函数有关知识解决问题,学会解决方位角问题.‎ 过程与方法:‎ 学会这样分析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用三角函数有关知识解决问题,学会解决方位角问题,提高学生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三角函数有关知识解决方位角问题 难点:学会准确分析问题并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复习】‎ ‎1、叫同学们在练习薄上画出方向图(表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 ‎2、依次画出表示东南方向、西北方向、北偏东65度、南偏东34度方向的射线 9‎ ‎ ‎ 二、探索新知、分类应用 ‎【活动一】‎ 例5 如图,一艘海轮位于灯塔P的北偏东65°方向,距离灯塔80海里的A处,它沿正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灯塔P的南偏东34°方向上的B处.这时,B处距离灯塔P有多远(结果取整数)?‎ ‎【活动二】巩固练习 ‎1、上午10点整,一渔轮在小岛O的北偏东30°方向,距离等于10海里的A处,正以每小时10海里的速度向南偏东60°方向航行.那么渔轮到达小岛O的正东方向是什么时间?(精确到1分).‎ ‎ ‎ ‎2、如图6-32,海岛A的周围8海里内有暗礁,鱼船跟踪鱼群由西向东航行,在点B处测得海岛A位于北偏东60°,航行12海里到达点C处,又测得海岛A位于北偏东30°,如果鱼船不改变航向继续向东航行.有没有触礁的危险?‎ 9‎ ‎ ‎ ‎【活动三】坡角问题,所用到的“化整为0,积0为整,化曲为直,以直带曲”‎ 例题 利用土埂修筑一条渠道,在埂中间挖去深为0.6米的一块(图6-35阴影部分是挖去部分),已知渠道内坡度为1∶1.5,渠道底面宽BC为0.5米,求:‎ ‎ ①横断面(等腰梯形)ABCD的面积;‎ ‎ ②修一条长为100米的渠道要挖去的土方数.‎ ‎ ‎ 三、总结消化、整理笔记 ‎ 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是:‎ ‎ 1.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画出平面图形,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 ‎ 2.根据条件的特点,适当选用锐角三角函数等去解直角三角形.‎ ‎ 3.得到数学问题的答案.‎ ‎4.得到实际问题的答案.‎ 四、书写作业、巩固提高 ‎(一)巩固练习:课本77页练习2‎ 9‎ ‎ ‎ ‎(二)提高、拓展练习:分层作业 五、教学后记 ‎ ‎ 9‎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