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习题:阅读突破 第一章 专题一 单文精练一 张肯堂传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习题:阅读突破 第一章 专题一 单文精练一 张肯堂传 Word版含解析

单文精练 单文精练一 张肯堂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张肯堂,字载宁,松江华亭人。天启五年进士。授浚县知县。崇祯七年,擢御史。明年春,贼陷凤阳,条上灭贼五事。俄以皇陵震惊,疏责辅臣不宜作秦越之视,帝不问。出按福建,数以平寇功受赉。还朝言监司营竞纷纭意所欲就则保留久任意所欲避则易地借才。今岁燕、秦,明岁闽、粤,道路往返,动经数千,程限稽迟,多逾数月。加一番更移,辄加一番扰害。”帝是其言。十二年十月,杨嗣昌出督师。肯堂奏,帝以偏执臆见责之。‎ 十四年四月言:“流寇隳城破邑,往来纵横,如入无人之境,此督师嗣昌受事前所未有。目前大计,在先释嗣昌之权。”疏入而嗣昌已死。十二月复言:“今讨贼不可谓无人,巡抚之外更有抚治,总督之上又有督师。位号虽殊,事权无别。凡此肯,中枢冥冥而决,诸臣瞆瞆而任。至失地丧师,中枢纠督抚以自解,督抚又互相委以谢愆,而疆事不可问矣。”帝纳其言,下所司详议。十五年请召还建言谴谪诸臣,乃复给事中阴润、李清、刘昌,御史周一敬官。肯堂迁大理丞,旋擢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 总兵郑鸿逵拥唐王聿键入闽,与其兄南安伯芝龙及肯堂劝进,遂加太子少保、吏部尚书。曾樱至,言官请令樱掌吏部,乃令肯堂掌都察院。肯堂请出募舟师,由海道抵江南,倡义旅,而王由仙霞趋浙东,与相声援。乃加少保,给敕印,便宜从事。芝龙怀异心,阴沮之,不成行。‎ 顺治三年王败死肯堂飘泊海外六年至舟山鲁王用为东阁大学士八年大清兵乘天雾集螺头门定西侯张名振奉王航海去属肯堂城守。城中兵六千,居民万余,坚守十余日。城破,肯堂衣蟒玉南向坐,令四妾、一子妇、一女孙先死,乃从容赋诗自经。(《明史列传·张肯堂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顺治三年/王败死/肯堂飘泊海外/六年/至舟山/鲁王用为东阁大学士/八年/大清兵乘天雾集/螺头门定西侯张名振奉王航海/去属肯堂城守 B.顺治三年/王败死/肯堂飘泊海外/六年至舟山/鲁王用为东阁大学士/八年/大清兵乘天雾/集螺头门定西侯张名振/奉王航海去/属肯堂城守 C.顺治三年/王败死/肯堂飘泊海外/六年至舟山/鲁王用为东阁大学士/八年/大清兵乘天雾/集螺头门/定西侯张名振奉王/航海去属肯堂城守 D.顺治三年/王败死/肯堂飘泊海外/六年/至舟山/鲁王用为东阁大学士/八年/大清兵乘天雾集螺头门/定西侯张名振奉王航海去/属肯堂城守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越之视”即看他人的得失像秦国人看越国人的肥瘦一样,比喻他人痛痒与己无关。‎ B.巡抚,以“巡行天下,抚军安民”而得名,是由中央政府派出巡视各地的大臣。‎ C.都察院,明清时期官署名,由前代的御史台发展而来,主掌监察、弹劾及建议。与兵部、大理寺并称三法司。‎ D.蟒玉,即绣有蟒蛇的长袍、饰有玉石的腰带,亦作蟒衣玉带,在文中代指官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肯堂读书仕进,受到重用。他通过科举考试中了进士,历任知县、御史和巡抚等官职,受到了重用。‎ B.张肯堂忠于职守,敢于谏言。他多次就军事等问题向皇帝上书进言,即使受到皇帝的追责惩处,也不气馁。‎ C.张肯堂投身战事,坚持不懈。他请求招募水军,从海路到江南以和唐王呼应,在唐王死后仍坚持作战。‎ D.张肯堂气节刚烈,最终殉国。他率军守城十多天,在清军破城后,穿着官服让家人先死,然后写诗自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崇祯七年,擢御史。明年春,贼陷凤阳,条上灭贼五事。‎ 译文: ‎ ‎(2)今岁燕、秦,明岁闽、粤,道路往返,动经数千,程限稽迟,多逾数月。‎ 译文: ‎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还朝言/监司营竞纷纭意/所欲就/则保留久任/意所欲避/则易地借才 B.还朝/言/监司营竞纷纭意/所欲就/则保留久任意/所欲避/则易地借才 C.还朝言/监司营竞纷纭/意所欲就/则保留久任/意所欲避/则易地借才 D.还朝/言/监司营竞纷纭/意所欲就/则保留久任/意所欲避/则易地借才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总督与巡抚皆为地方军政大员,合称督抚。但总督权力较巡抚大,巡抚位于总督之下。‎ B.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 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 C.“吏部”居尚书省六部之首,长官为吏部尚书,在唐宋明清时期负责科举考试和授官。‎ D.敕,在古代是与皇权联系在一起的,例如“敕令”即“皇帝下的命令”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肯堂敢于进谏,勇敢直言。他分条奏上消灭贼寇的五件事,上书批评辅臣对战事谋划的漠不关心。‎ B.张肯堂胸有谋略,深受皇帝信任。他认为官员辗转调动,每更换一个地方就多一份侵扰,皇帝由此禁止调动。‎ C.张肯堂能力出众,多次升迁。他被提拔为大理丞,不久又升任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 D.张肯堂主动请缨,有责任担当。他主动请求出外招募水军,从海路到江南,号召建立义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流寇隳城破邑,往来纵横,如入无人之境,此督师嗣昌受事前所未有。‎ 译文: ‎ ‎(2)肯堂请出募舟师,由海道抵江南,倡义旅,而王由仙霞趋浙东,与相声援。‎ 译文: ‎ 答案精析 第一组 ‎1.D [“顺治三年”“六年”“八年”表示时间,“东阁大学士”“定西侯”等表示职务,可根据这些内容并结合句意断句。句意:顺治三年,唐王战败而死,张肯堂漂泊海外。六年,他到舟山,鲁王任用他为东阁大学士。八年,大清部队乘着满天大雾集结在螺头门。定西侯张名振保护鲁王航海离开,嘱咐张肯堂守城。]‎ ‎2.C [C项“兵部”应为“刑部”。]‎ ‎3.B [B项“即使受到皇帝的追责惩处”错误。]‎ ‎4.(1)崇祯七年,张肯堂升任御史。第二年春天,贼寇攻下凤阳,他分条奏上消灭贼寇的五件事。‎ ‎(2)(一个官员)今年在河北、陕西,明年调到福建、广东,在路上往返,动不动就是几千里,路程期限稽留迟延经常超过几个月。‎ 第二组 ‎1.D [“还朝”“言”是两个并列动作,中间应断开。根据并举以及“则”隔断,可知是“意所欲就/则保留久任/意所欲避/则易地借才”。]‎ ‎2.C [C项“在唐宋明清时期负责科举考试”错误。负责科举考试的是礼部。]‎ ‎3.B [原文是“帝是其言”,意思是张肯堂进谏后,皇帝认为他的话很对。但后来杨嗣昌出京督师,张肯堂进奏,皇帝以偏激主观之见责备他。并未提到禁止调动,无中生有。]‎ ‎4.(1)流寇破毁城邑,往来纵横,如入无人之境,这是督师杨嗣昌任职前所没有的事。‎ ‎(2)张肯堂请求出外招募水军,从海路到江南,号召建立义军,而唐王从仙霞直趋浙东,与他相互声援。‎ 参考译文 张肯堂,字载宁,松江华亭人。天启五年考中进士,授官浚县知县。崇祯七年,张肯堂升任御史。第二年春天,贼寇攻下凤阳,他分条奏上消灭贼寇的五件事。不久因为皇陵被毁而震惊,他上书批评辅臣不应该对战事谋划疏远不关心,皇帝没有追究。出京巡视福建,多次因为平定贼盗的战功受到奖赏。回朝以后,他上书说:“监司钻营竞争纷纭,想做官,便保留久任;想避开,就换个地方,说是借用人才。(一个官员)今年在河北、陕西,明年调到福建、广东,在路上往返,动不动就是几千里,路程期限稽留迟延经常超过几个月。官员多一次更换地方,就多一份纷扰侵害。”皇帝认为他的话很对。十二年十月,杨嗣昌出京督师。张肯堂进奏,皇帝以偏激主观之见责备他。‎ 十四年四月,张肯堂上书说:“流寇破毁城邑,往来纵横,如入无人之境,这是督师杨嗣昌任职前所没有的事。目前的大计是首先解除杨嗣昌的职权。”‎ 他的奏疏刚递进去嗣昌就死了。十二月,张肯堂又上书说:“现在讨伐贼寇不能说是没有人才,巡抚之外又有抚治,总督之上又有督师。职位官号虽然不同,职权没什么差别。凡是关键问题,中枢却一切弃置不过问,朝廷模模糊糊地决策,诸臣昏昏沉沉地受命。到了失地丧师的时候,中枢纠劾督抚来自我开脱,督抚又相互推诿推卸责任,而疆场上的事就不能过问了。”皇帝采纳了他的话,把他的奏疏交给有关部门详细商议。十五年,张肯堂请求召回那些因为提建议被贬的大臣,朝廷就恢复了给事中阴润、李清、刘昌,御史周一敬的官职。张肯堂被提拔为大理丞,不久又升任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 总兵郑鸿逵拥戴唐王朱聿键进入福建后,与他的哥哥南安伯郑芝龙以及张肯堂劝说唐王即位,张肯堂就被加官太子少保、吏部尚书。曾樱来后,言官奏请让曾樱掌管吏部,于是让张肯堂掌管都察院。张肯堂请求出外招募水军,从海路到江南,号召建立义军,而唐王从仙霞直趋浙东,与他相互声援。于是加封少保,给他皇帝的印信由他见机行事。郑芝龙怀有异心,私下阻止,没有施行。‎ 顺治三年,唐王战败而死,张肯堂漂泊海外。六年,他到舟山,鲁王任用他为东阁大学士。八年,大清部队乘着满天大雾集结在螺头门。定西侯张名振保护鲁王航海离开,嘱咐张肯堂守城,城中兵力只有六千人。百姓一万多人,坚守了十多天。城被攻破后,张肯堂身穿官袍朝南坐着,让四个妾、一个儿媳妇、一个孙女先死,然后从容不迫地写下绝命诗,上吊自杀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