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2019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的答案按要求填入答题卡上相应位置)‎ ‎1.(2分)下列有关声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的同一位置,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 ‎ B.喇叭发声时,放在它上面的纸屑在上下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 C.利用B超检查身体是应用了声波能传递能量 ‎ D.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2分)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小孔成像 ‎ B. 天空彩虹 ‎ C. 池水变浅 ‎ D. 水中倒影 ‎3.(2分)“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电视节目深受观众的青睐,对下列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进行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 B.“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淞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 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在日出后逐渐消失是升华现象 ‎ D.“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4.(2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情况的是(  )‎ A.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20g ‎ B.一辆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速度约90km/h ‎ C.衡阳市冬季平均气温约﹣12℃ ‎ D.同学们答题用的中性笔长度约18mm ‎5.(2分)当汽车经过十字路口时,监控摄像头就会拍下照片。摄像头相当于一个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监控摄像头和近视眼镜的镜片都对光有会聚作用 ‎ B.拍照时,汽车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 C.当汽车远离摄像头时,影像传感器上的像变大 ‎ D.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虚像 ‎6.(2分)九年级的小明同学参加了2019年衡阳市体育测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明跑步冲过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 ‎ B.小明跑步穿的运动鞋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 C.跳绳时手对绳施加了力,同时绳也对手施加了力 ‎ D.投掷实心球时实心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小明对实心球没有做功 ‎7.(2分)为庆祝中国人民海军建军70周年,我国举行了盛大的海上阅兵仪式,集中展示了一大批新型潜艇、水面舰艇、作战飞机,彰显了我国海军强大的军事实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辽宁舰航母上的舰载飞机起飞后,飞行员以他的座椅为参照物是运动的 ‎ B.作战飞机在加速升空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机械能保持不变 ‎ C.潜水艇在下潜的过程中,受到海水的压强不变 ‎ D.水面舰艇多采用前后编队而不是近距离并排行驶是为了避免舰艇相“吸”而发生碰撞 ‎8.(2分)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900N的物体,使它在10s内匀速上升1m。已知所用的拉力F为400N则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做功的功率为90W ‎ B.拉力在这10s内做的功为400J ‎ C.动滑轮的重力为300N ‎ D.若用该滑轮组匀速提升更重的物体时,则绳子拉力会变大但机械效率不变 ‎9.(2分)能源、信息、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导材料可用来制作电饭锅的发热体,且发热效率更高 ‎ B.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 C.手机的芯片使用的材料主要是半导体 ‎ D.卫星导航是利用超声波来定位导航 ‎10.(2分)小明家上次查看电能表示数为,本次查看时电能表读数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他家在这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为903kW•h ‎ B.电能表是测量电功率的仪表 ‎ C.若只让一个标有“220V 1000W”的电热水器正常工作10min,则电能表的圆盘转了600转 ‎ D.这个电能表的额定功率为2200W ‎11.(2分)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开瓶器 B. 核桃夹 ‎ C. 钳子 D. 食品夹 ‎12.(2分)关于家庭电路及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防止因漏电而造成触电事故,微波炉的金属外壳应该与大地相连 ‎ B.使用试电笔时,手指不能接触笔尾金属体,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 C.为了防止触电,必须把用电器的开关接在零线上 ‎ D.家庭电路中,空气开关跳闸一定是因为电路发生了短路 ‎13.(2分)如图所示的充电鞋垫,利用脚跟起落驱动磁性转子旋转,线圈中就会产生电流,从而能给鞋垫上的电池充电。下图中与充电鞋垫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 ‎ B. ‎ C. ‎ D.‎ ‎14.(2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2V不变,R=4Ω,虚线框内所有电阻均未知。闭合开关,电流表示数为1A.如果用一个2Ω的定值电阻替换R,虚线框内的电阻均保持不变,则电流表示数将变为(  )‎ A.2A B.1.5A C.1.2A D.0.5A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2个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不选或有错选的得0分.把正确的答案按要求填入答题卡上相应位置)‎ ‎15.(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是一种晶体,它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和内能都不变 ‎ B.汽油机在压缩冲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 C.“端午佳节,粽叶飘香”,人们闻到粽子的香味是扩散现象 ‎ D.冬天“搓手取暖”和“烤火”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手的内能 ‎16.(3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闭合S2,断开S1、S3,灯L1、L2串联 ‎ B.闭合S1、S3,断开S2,灯L1、L2串联 ‎ C.闭合S2、S3,断开S1,只有灯L1亮 ‎ D.闭合S1、S2,断开S3,只有灯L1亮 ‎17.(3分)如图是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将相同的木块分别放入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的容器a和b中,待木块静止时,两容器液面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容器盛的是甲液体,b容器盛的是乙液体 ‎ B.木块在a容器内排开液体的质量较大 ‎ C.a、b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 ‎ D.a、b两容器中木块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 ‎18.(3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是定值电阻,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逐渐从a端 滑到b端,电流表示数为I,电压表示数为U,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P,下列能正确反映两个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图象是(  )‎ A. B. ‎ C. D.‎ 三、填空与作图题(本题5个小题其中算19-20题每小题2分,21-23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9.(2分)地球周围存在着磁场,如图所示,请标出地磁场的N极和小磁针静止时的N极。‎ ‎20.(2分)如图所示,小球被固定在静止的金属框架上,画出小球所受作用力的示意图。‎ ‎21.(4分)如图所示的玻璃管中装有水,一个体积为1×10﹣4m3的方木块下端被轻绳系住,固定在容器下部,木块的重力为0.6N,ρ水=1.0×103kg/m3,当木块静止时,绳子的拉力为   N,剪断轻绳后,木块从开始上浮到刚要露出水面的过程中,浮力所做的功为 ‎   J.(各部分长度如图)‎ ‎22.(4分)如图所示,R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a端逐渐滑动到b端,发现V1表示数从2V变化到6V,而V2表示数从4V变化到0,则电流表示数从0.2A变化到   A,R=   Ω。‎ ‎23.(4分)如图是一位摄影爱好者用频闪摄影技术拍摄的一张照片,清晰地记录了网球被击出后某一段的运动轨迹,已知此次摄影的闪光频率 ‎(每秒钟得到影像的次数)为100赫兹,网球的直径约为6cm。现将一条刻度尺放在照片上来估测网球的运动速度。由图可知,网球从A位置运动到B位置所用的时间是   s,网球在AB段运动的平均速度约为   m/s。‎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4个小题其中第24~25题每小题4分,第26~27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24.(4分)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刚利用了两个相同的木块和一块海绵,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物理学研究方法也运用于以下   (选填“A“、“B”或“C”)实验中。‎ A.用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B.当电压一定时,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C.用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比较电磁铁磁性的强弱 ‎(2)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得出:当压力一定时,   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对比甲、丁两图,小刚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你认为他的观点   (选填“正确”或“错误”),并说明理由:   。‎ ‎25.(4分)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将铁球用细绳悬于O点,小车置于O点正下方水平面上静止。实验时,分别在水平面上铺毛巾、棉布、玻璃板。‎ ‎(1)每次都要让铁球从图中A点由静止释放,是为了使小车在水平面开始运动时具有相同的   。‎ ‎(2)下面是记录实验情况的表格,请将(a)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实验序号 水平部分的材料 ‎(a)   ‎ 小车在水平面运动的距离 ‎①‎ 毛巾 ‎②‎ 棉布 ‎③‎ 玻璃板 ‎(3)由实验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由此推理得出: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被撞击后的小车将作   (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直线运动。‎ ‎(4)如果用此装置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换用不同质量的铁球每次从图中A点由静止释放,通过观察小车在水平面运动的距离,来探究物体的动能与   的关系。‎ ‎26.(8分)小明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探究a、b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在两个相同的烧瓶内分别接入电阻丝,装入质量相等的a、b两种液体,并分别插入温度计。‎ ‎(1)实验中选用的两根电阻丝的阻值应   (选填“相同”或“不同”)。‎ ‎(2)实验中,用   (选填“A”或“B”)间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通过比较   (选填“A”或“B”)来判断液体吸热能力的强弱;‎ A.通电时间B.温度计示数的变化量 ‎(3)下表是某次的实验数据,液体a加热后的温度如图所示,请将温度计示数填入相应表格中。‎ 物理量 物质 质量(克)‎ 加热前温度(℃)‎ 加热时间(min)‎ 加热后温度(℃)‎ 液体a ‎150‎ ‎20‎ ‎10‎ 液体b ‎150‎ ‎20‎ ‎10‎ ‎35‎ 分析可知,   (选填“a”或“b”)液体的吸热能力较强。‎ ‎(4)设质量为m的a液体中电阻丝的阻值为R,测出其电流为I,通电一段时间t后,温度计的示数变化量为△t,若不计热量损失,则a液体的比热容为   (用所给出的物理量写出比热容的表达式),用该表达式计算出的比热容会比实际值   (选填“‎ 偏大”或“偏小”)。‎ ‎(5)如果在两烧瓶中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煤油,并接入两根阻值不同的电阻丝,就可用这个装置来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   的关系。‎ ‎27.(8分)某实验小组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测量注射器内导电液体的阻值Rx,其中A1表所用的量程为0~3A,A2表所用的量程为0﹣0.6A,定值电阻R=20Ω,电源是电压可调的学生电源。‎ ‎(1)根据图甲的实物电路在图丙中的虚线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必须标明R、Rx、A1,A2)‎ ‎(2)如果A1表示数为I1、A2表示数为I2,则Rx=   。(用I1、I2和R表示)‎ ‎(3)改变电源电压,将每次实验中A1表的示数I1和A2表的示数I2描在I1﹣I2图象上,连接这些点得到如图乙中实线a,由图可知,Rx=   Ω。‎ ‎(4)若该实验小组还是用同样的液体做这个实验,但只做了一项改变,导致I1﹣I2的关系变成如图乙中实线b所示,则这项改变可能是   (改变后注射器中没有气泡)。‎ A.增加液体的体积 B.减少液体的体积 C.将注射器中的液体全部倒入横截面积更大的注射器 D.将注射器中的液体全部倒入横截面积更小的注射器 五、综合题(本题3个小题其中第28题4分,第29题6分,第30题10分,共20分)‎ ‎28.(4分)2019年5月1日,位于衡阳市境内衡山县花果山玻璃桥正式对外开放,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假日休闲好去处、桥面由若干块透明玻璃铺设而成造型简洁美观。‎ ‎(1)设桥面上每块玻璃长4.5m,宽3m,厚2cm,质量为675kg,求这种玻璃的密度。‎ ‎(2)设某游客的质量为60kg,他每只鞋底与桥面的接触面积约200cm2,求他双脚站立在水平桥面时对桥面的压强。(g=10N/kg)‎ ‎29.(6分)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压U=12V保持不变,电阻R3=8Ω,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为8V.求:‎ ‎(1)电流表的示数。‎ ‎(2)R1与R2阻值之和。‎ ‎(3)根据已知条件,你还能求出什么物理量?并求出该物理量的值。‎ ‎30.(10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电源电压U=10V保持不变,R2=12Ω,导电性能良好的金属弹簧和金属指针P的电阻和重力均不计,金属块A的重力G1=10N.R1是一根水平放置的料细均匀、总长L=1m的金属棒,其电阻随长度均匀变化,总电阻为8Ω,两端都被固定在绝缘支架上,它对指针P无压力,且接触良好。绝缘板B重G2=20N,当它从金属块A和地面间被抽出时,它的上下表面分别与A和地面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为f1和f2,且均为接触面间压力的0.2倍。当P置于金属棒左端a点时弹簧恰好处于原长。‎ ‎(1)当P置于金属棒的左端a点时,电流表的示数I1为多少?‎ ‎(2)用水平拉力F将B从A与地面之间匀速抽出,当金属块保持静止时求弹簧拉力F1‎ ‎、和水平拉力F的大小。‎ ‎(3)用水平向右的拉力拉动金属块A,使指针P逐渐从最左端a点向右移动,直至运动到b点,试求出电流表的示数I和指针P移动的距离x之间的关系式,并完成﹣x的图象。‎ ‎2019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的答案按要求填入答题卡上相应位置)‎ ‎1.(2分)下列有关声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的同一位置,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 ‎ B.喇叭发声时,放在它上面的纸屑在上下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 C.利用B超检查身体是应用了声波能传递能量 ‎ D.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分析】(1)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 ‎(3)声波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B超”等;声波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 ‎(4)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解答】解:‎ 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的同一位置,音叉振动的幅度不同,发出声音的响度就会不同,而不是音调不同,故A错误;‎ B、喇叭发声时,放在纸盆上的纸屑在上下跳动,说明发声体正在振动,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 C、利用B超检查身体是应用了声波能传递信息;故C错误。‎ D、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是一道综合了声音的产生和声音的三个特征,做题时要对照相关的物理知识,仔细分析每一种情况的对错。‎ ‎2.(2分)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小孔成像 ‎ B. 天空彩虹 ‎ C. 池水变浅 ‎ D. 水中倒影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 A、小孔成像,成的是物体倒立的像,像之所以是倒立的,就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所以说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从池底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池底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3.(2分)“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电视节目深受观众的青睐,对下列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进行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 B.“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淞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 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在日出后逐渐消失是升华现象 ‎ D.“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解答】解:A、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故A正确;‎ B、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植被表面,故B错误;‎ 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露在日出后逐渐消失是汽化现象,故C错误;‎ D、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4.(2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情况的是(  )‎ A.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20g ‎ B.一辆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速度约90km/h ‎ C.衡阳市冬季平均气温约﹣12℃ ‎ D.同学们答题用的中性笔长度约18mm ‎【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答】解:‎ A、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200到300g,故A不符合实际;‎ B、一辆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速度约90km/h到120km/h,故B符合实际;‎ C、衡阳市冬季平均气温约10℃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 D、同学们答题用的中性笔长度约18cm,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B。‎ ‎【点评】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5.(2分)当汽车经过十字路口时,监控摄像头就会拍下照片。摄像头相当于一个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监控摄像头和近视眼镜的镜片都对光有会聚作用 ‎ B.拍照时,汽车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 C.当汽车远离摄像头时,影像传感器上的像变大 ‎ D.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虚像 ‎【分析】(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2)手机摄像头的镜头是凸透镜,其是利用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像成在另一侧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作的。‎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 ‎【解答】解:‎ A、监控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A错误。‎ BD、监控摄像头是利用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工作的,即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正确,D错误;‎ C、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则当汽车远离摄像头时,影像传感器上的像变小,故C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关键要明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 ‎6.(2分)九年级的小明同学参加了2019年衡阳市体育测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明跑步冲过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 ‎ B.小明跑步穿的运动鞋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 C.跳绳时手对绳施加了力,同时绳也对手施加了力 ‎ D.投掷实心球时实心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小明对实心球没有做功 ‎【分析】(1)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称为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2)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可对推力是否做功做出判断。‎ ‎【解答】解:‎ A、小明跑步冲过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小明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A错误;‎ B、小明跑步穿的运动鞋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正确;‎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跳绳时手对绳施加了力,同时绳也对手施加了力,故C正确;‎ D、投实心球时,实心球离开手在空中运动时,是由于惯性向前运动,不再受手的推力,所以小明对它没有做功,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该题考查了惯性、力是否做功的判断、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力的作用的相互性,是一道综合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7.(2分)为庆祝中国人民海军建军70周年,我国举行了盛大的海上阅兵仪式,集中展示了一大批新型潜艇、水面舰艇、作战飞机,彰显了我国海军强大的军事实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辽宁舰航母上的舰载飞机起飞后,飞行员以他的座椅为参照物是运动的 ‎ B.作战飞机在加速升空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机械能保持不变 ‎ C.潜水艇在下潜的过程中,受到海水的压强不变 ‎ D.水面舰艇多采用前后编队而不是近距离并排行驶是为了避免舰艇相“吸”而发生碰撞 ‎【分析】‎ ‎(1)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选取一个参照物,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2)热机工作时,燃料燃烧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又转化为机械能;‎ ‎(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流体流速越大,流体产生的压强越小;流体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解答】解:‎ A、当辽宁舰航母上的舰载飞机起飞后,飞行员与他的座椅之间没有位置变化,因此以他的座椅为参照物是飞行员是静止的,故A错误;‎ B、作战飞机在加速升空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舰载机的机械能,机械能增大,故B错误;‎ C、潜水艇在下潜过程中,海水的密度一定,潜水艇所处的深度不断增大,根据p=ρ液gh可知,受到海水的压强变大,故C错误;‎ D、舰艇并排行驶时,舰艇带动其周围的水随船向前运动,结果使舰艇内侧之间的水流速度大于舰艇外侧的水流速度;因为水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水的流速越小压强越大,所以舰艇内外测的水存在压强差,水的压强差使两舰艇靠近,进而发生碰撞,为了避免舰艇相“吸”碰撞,故不采用“并排”护航,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能量的转化、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以及流体流速与流体压强关系的掌握和运用,属于综合性题目。‎ ‎8.(2分)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900N的物体,使它在10s内匀速上升1m。已知所用的拉力F为400N则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做功的功率为90W ‎ B.拉力在这10s内做的功为400J ‎ C.动滑轮的重力为300N ‎ D.若用该滑轮组匀速提升更重的物体时,则绳子拉力会变大但机械效率不变 ‎【分析】(1)不计绳重和摩擦,克服物重和动滑轮重力所做的功为总功,根据W总=Fs=(G+G动)h求出拉力做的总功,利用P=求出拉力F的功率;‎ ‎(2)根据F=(G+G动)可求得动滑轮的重力;‎ ‎(3)根据η====分析提起更重的物体时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变化。‎ ‎【解答】解:‎ AB.不计绳重和摩擦,克服物重和动滑轮重力所做的功为总功,‎ 则拉力做的总功:W总=Fs=400N×3m=1200J,‎ 拉力F的功率:P===120W,故AB错误;‎ C、由图可知,n=3,F=(G+G动)‎ 即400N=(900N+G动),‎ 解得G动=300N,故C正确;‎ D.不计绳重和摩擦,由η====可知,如果提起更重的物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变大,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做功公式和功率公式、滑轮组机械效率公式式的应用,明确有用功和总功是关键。‎ ‎9.(2分)能源、信息、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导材料可用来制作电饭锅的发热体,且发热效率更高 ‎ B.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 C.手机的芯片使用的材料主要是半导体 ‎ D.卫星导航是利用超声波来定位导航 ‎【分析】A、超导体是指某些材料当温度降低某个值时,电阻突然为0.由于其电阻为0,所以电流经过超导体不发热。‎ B、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C、手机的芯片主要由二极管、三极管组成;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做成的,具有单向导电性。‎ D、超声波真空不能传声,不能用于卫星与地面通讯。‎ ‎【解答】解:A、超导体是指某些材料当温度降低某个值时,电阻突然为0.由于其电阻为0,所以电流经过超导体不发热。故A错误。‎ B、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故B错误。‎ C、手机的芯片主要由二极管、三极管组成;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做成的,具有单向导电性。故C正确。‎ D、超声波真空不能传声,不能用于卫星与地面通讯,卫星与地面是靠电磁波进行通讯。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该题比较简单要求学生知道半导体、超导体的特点;超声波、电磁波传递信息的不同;以及区分可再生与不可再生能源。‎ ‎10.(2分)小明家上次查看电能表示数为,本次查看时电能表读数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他家在这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为903kW•h ‎ B.电能表是测量电功率的仪表 ‎ C.若只让一个标有“220V 1000W”的电热水器正常工作10min,则电能表的圆盘转了600转 ‎ D.这个电能表的额定功率为2200W ‎【分析】(1)利用电能表两次示数差求出消耗的电能,注意电能表最后一位是小数;‎ ‎(2)电能表是测量消耗电能的仪表;‎ ‎(3)知道电热水器的额定功率和通电时间,求出只有热水器正常工作10min时消耗的电能W,进一步求出电能表转的圈数。‎ ‎(4)电能表属于测量仪表,不消耗电能,没有额定功率。‎ ‎【解答】解:‎ A、他家在这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W=8633.5kW•h﹣8543.2kW•h=90.3kW•h,故A错误;‎ B、电能表是测量消耗电能的仪表,不是测量电功率的,故B错误;‎ C、3600r/(kW•h)表示电路中每消耗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过3600r,‎ 只让一个标有“220V 1000W”的电热水器正常工作10min,其消耗的电能为W=Pt=lkW×h=kW•h;‎ 则电能表的圆盘转过的圈数:N=kW•h×3600r/(kW•h)=600r,故C正确。‎ D、根据该电能表的铭牌可知,其允许接入用电器的最大功率P=UI=220V×10A=2200W;但电能表属于测量仪表,不消耗电能,没有额定功率,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能表的作用和消耗电能的计算,关键是电能表参数含义的理解与掌握。‎ ‎11.(2分)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开瓶器 B. 核桃夹 ‎ C. 钳子 D. 食品夹 ‎【分析】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解答】解:‎ A、开瓶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A不合题意;‎ B、核桃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B不合题意;‎ C、钳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C不合题意;‎ D、食品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和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但费距离;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但省距离;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既不省距离也不省力 ‎12.(2分)关于家庭电路及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防止因漏电而造成触电事故,微波炉的金属外壳应该与大地相连 ‎ B.使用试电笔时,手指不能接触笔尾金属体,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 C.为了防止触电,必须把用电器的开关接在零线上 ‎ D.家庭电路中,空气开关跳闸一定是因为电路发生了短路 ‎【分析】(1)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 ‎(2)使用试电笔时,手指不能碰到笔尖金属体,但要接触笔尾金属体;‎ ‎(3)在家庭电路中,开关应控制火线;‎ ‎(4)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短路或总功率过大。‎ ‎【解答】解:A、有金属外壳的微波炉应使用三孔插痤,让金属外壳接地可以防止金属外壳带电而发生触电事故。故A正确;‎ B、使用试电笔时,手指不能碰到笔尖金属体,但要接触笔尾金属体,故B错误;‎ C、家庭电路的开关,一定要接在火线上,这样断开开关时,用电器才不会带电,更安全,故C错误;‎ D、空气开关跳闸是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可能是发生了短路,也可能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与家庭电路相关的一些用电注意事项,应结合相关的知识进行判断,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3.(2分)如图所示的充电鞋垫,利用脚跟起落驱动磁性转子旋转,线圈中就会产生电流,从而能给鞋垫上的电池充电。下图中与充电鞋垫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 ‎ B. ‎ C. ‎ D.‎ ‎【分析】(1)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这是电流的磁效应,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电磁起重机等。‎ ‎(2)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如电动机和扬声器等。‎ ‎(3)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进行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有感应电流产生,这是电磁感应,如发电机和动圈式话筒。‎ ‎【解答】解:利用脚跟起落驱动磁性转子旋转,线圈中就会产生电流,从而能给鞋垫上的电池充电,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 A、如图是奥斯特实验,反映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是电流的磁效应。故A错误。‎ B、如图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进行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有感应电流产生,这是电磁感应,就是发电机的原理。故B正确。‎ C、如图是电磁铁,电磁铁通电后具有磁性吸引小铁钉,是电流的磁效应。故C错误。‎ D、如图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扭转是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是电动机的原理。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原理图重要的区别在于电动机有电源,发电机没有电源。‎ ‎14.(2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2V不变,R=4Ω,虚线框内所有电阻均未知。闭合开关,电流表示数为1A.如果用一个2Ω的定值电阻替换R,虚线框内的电阻均保持不变,则电流表示数将变为(  )‎ A.2A B.1.5A C.1.2A D.0.5A ‎【分析】由欧姆定律变形公式R=可求并联的总电阻,再根据并联电阻的特点可求虚线框内所有电阻的等效电阻,用一个2Ω的定值电阻替换R,虚线框内的电阻均保持不变,再根据并联电阻的特点求出此时并联的总电阻,最后又欧姆定律可求电流。‎ ‎【解答】解:由I=可得,并联的总电阻:‎ R并===2Ω,‎ 虚线框内所有电阻的等效电阻为R′,由并联电路电阻的特点:‎ ‎=+,代入数据,=+,‎ 解得R′=4Ω;‎ 用一个2Ω的定值电阻替换R,虚线框内的电阻均保持不变,此时并联的总电阻R″:‎ ‎=+,代入数据,=+,‎ 解得,R″=Ω,‎ 电流表示数将变为:‎ I′===1.5A,‎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使用,认清电路是关键。‎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2个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不选或有错选的得0分.把正确的答案按要求填入答题卡上相应位置)‎ ‎15.(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是一种晶体,它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和内能都不变 ‎ B.汽油机在压缩冲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 C.“端午佳节,粽叶飘香”,人们闻到粽子的香味是扩散现象 ‎ D.冬天“搓手取暖”和“烤火”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手的内能 ‎【分析】A、晶体在熔化过程继续吸热温度不变,由于要继续吸热所以晶体在熔化过程内能增加;‎ B、汽油机在压缩冲程的时候是活塞对气缸内的汽油与空气的混合物做功;‎ C、粽子飘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引起的;‎ D、改变内能有两种方式:热传递与做功;‎ ‎【解答】解:A、晶体在熔化过程继续吸热温度不变,由于要继续吸热所以晶体在熔化过程内能增加;所以A错。‎ B、汽油机在压缩冲程的时候是活塞对气缸内的汽油与空气的混合物做功,混合物的内能增加,这个过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B正确。‎ C、粽子飘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引起的,所以它是扩散现象;故C正确。‎ D、改变内能有两种方式:热传递与做功。搓手取暖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手的内能,而烤火是热传递的方式增加手的内能;故D错。‎ 故选:BC。‎ ‎【点评】该题涉及晶体熔化、内燃机工作、分子热运动、改变内能方式等多个知识点,但是对所涉及的知识点考查比较简单。‎ ‎16.(3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闭合S2,断开S1、S3,灯L1、L2串联 ‎ B.闭合S1、S3,断开S2,灯L1、L2串联 ‎ C.闭合S2、S3,断开S1,只有灯L1亮 ‎ D.闭合S1、S2,断开S3,只有灯L1亮 ‎【分析】各电路元件首尾顺次连接的连接方式是串联,各电路元件首首相连、尾尾相连的连接方式是并联,分析电路结构,判断灯泡的连接方式。‎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 A、闭合S2,断开S1、S3,L1、L2首尾顺次连接,属于串联,故A正确;‎ B、闭合S1、S3,断开S2,灯L1、L2首首相连、尾尾相连,属于并联,故B错误;‎ C、闭合S2、S3,断开S1,只有灯L1接入电路,灯L2被短路,只有灯L1亮,故C正确;‎ D、闭合S1、S2,断开S3,只有灯L2接入电路,灯L1被短路,只有灯L2亮,故D错误。‎ 故选:AC。‎ ‎【点评】本题考查了灯泡的连接方式,知道串并联的概念、知道串并联的连接方式、分析清楚电路结构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7.(3分)如图是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将相同的木块分别放入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的容器a和b中,待木块静止时,两容器液面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容器盛的是甲液体,b容器盛的是乙液体 ‎ B.木块在a容器内排开液体的质量较大 ‎ C.a、b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 ‎ D.a、b两容器中木块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 ‎【分析】(1)由图象得出甲、乙的密度关系,根据物体的浮沉情况判断出物体密度与液体a、b的密度关系;最即可判断;‎ ‎(2)由于是同一块木块,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排开液体的重力与木块的重力的关系,然后即可判断排开液体的质量的大小关系;‎ ‎(3)由图可知两容器液面相平,然后根据p=ρ液gh得出容器底受到压强的关系;‎ ‎(4)根据浮力的产生原因得出木块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根据p=即可比较木块下表面的压强。‎ ‎【解答】解:‎ A、由图象可知,体积V相同时,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则根据ρ=可知:ρ甲>ρ乙;‎ 相同木块在a、b中都处于漂浮,则所受浮力F浮a=F浮b=G木,‎ 根据F浮=ρ液gV排可得:ρagV排a=ρbgV排b;‎ 由图可知:V排a<V排b;所以,ρa>ρb;‎ 所以,由此可知:a容器盛的是甲液体,b容器盛的是乙液体;故A正确;‎ B、因F浮a=F浮b,所以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G排a=G排b,则:m排a=m排b,故B错误;‎ C、由于两容器中液面相平,且ρa>ρb,根据p=ρ液gh可知,a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大,故C错误;‎ D、木块在a、b两容器中都处于漂浮,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木块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a下=F浮a,Fb下=F浮b,则Fa下=Fb下;‎ 由于两个木块相同,则底面积相同,根据p=可知:pa下=pb下;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密度公式、物体浮沉条件及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关键能够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判断出液体的密度;难点是知道漂浮时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与浮力相等。‎ ‎18.(3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是定值电阻,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逐渐从a端 滑到b端,电流表示数为I,电压表示数为U,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P,下列能正确反映两个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图象是(  )‎ A. B. ‎ C. D.‎ ‎【分析】由图可知R1、R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判断滑片P从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电表示数情况,由此找到正确图象。‎ ‎【解答】解:‎ 由图可知R1、R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 电压表示数U=U总﹣U1=U总﹣IR1,‎ 由于电源电压U与R1为定值,由于I==,则滑片P从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I不能为零;U随I增大而减小,图象是直线减小,‎ 故A正确,B错误;‎ 总功率P=U总I,由于电源电压U为定值,则P随I增大而增大,‎ 由于I==,则滑片P从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I不能为零;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 ‎【点评】本题考查串联电路特点、欧姆定律和功率公式的应用,正确理解表达式的含义是关键。‎ 三、填空与作图题(本题5个小题其中算19-20题每小题2分,21-23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9.(2分)地球周围存在着磁场,如图所示,请标出地磁场的N极和小磁针静止时的N极。‎ ‎【分析】地球是个大磁铁,地球的N极在地理南极附近,S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小磁针N极指向和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同。‎ ‎【解答】解:地球是个大磁铁,地球的N极在地理南极附近,S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地磁场在的小磁针的N极和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同,地磁场的磁感线都是从地磁北极出发到地磁南极,所以小磁针N极指向如红色的N.如图所示:‎ ‎【点评】地球是个巨大的磁体,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 ‎20.(2分)如图所示,小球被固定在静止的金属框架上,画出小球所受作用力的示意图。‎ ‎【分析】小球所受的重力和弹力力是一对平衡力,作用点都在小球的重心(几何中心)上,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弹力方向竖直向上。‎ ‎【解答】解:小球A固定在静止的支架上,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支架对它向上的弹力作用,并且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重力从重心竖直向下画,标出符号G,弹力从重心竖直向上画,标出符号F,注意所画的线段长度要相等。如图所示:‎ ‎【点评】作力的示意图,要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是平衡力的长度要相等。‎ ‎21.(4分)如图所示的玻璃管中装有水,一个体积为1×10﹣4m3‎ 的方木块下端被轻绳系住,固定在容器下部,木块的重力为0.6N,ρ水=1.0×103kg/m3,当木块静止时,绳子的拉力为 0.4 N,剪断轻绳后,木块从开始上浮到刚要露出水面的过程中,浮力所做的功为 ‎ 0.15 J.(各部分长度如图)‎ ‎【分析】(1)已知木块浸没在水中,由F浮=ρgV排可求得浮力,再利用F拉+G=F浮可求得绳子的拉力;‎ ‎(2)木块从开始上浮到刚要露出水面的过程中,浮力所做的功W=F浮h。‎ ‎【解答】解:木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F浮=ρgV排=1.0×103kg/m3×10N/kg×1×10﹣4m3=1N。‎ 绳子的拉力F=F浮﹣G=1N﹣0.6N=0.4N,‎ 剪断轻绳后,木块上浮,木块从开始上浮到刚要露出水面的过程中,上升高度h=0.15m,‎ 则浮力所做的功W=F浮h=1N×0.15m=0.15J。‎ 故答案为:0.4;0.15。‎ ‎【点评】此题考查功的计算和浮力的大小计算,明确木块从开始上浮到刚要露出水面的过程中,上升高度h=0.15m是解答最后一问的关键。‎ ‎22.(4分)如图所示,R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a端逐渐滑动到b端,发现V1表示数从2V变化到6V,而V2表示数从4V变化到0,则电流表示数从0.2A变化到 0.6 A,R= 10 Ω。‎ ‎【分析】R为定值电阻,R′‎ 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a端逐渐滑动到b端,V1表示数从2V变化到6V,此时R′接入电路为0,可得电源电压;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a端时,电流表示数从0.2A,关键欧姆定律可求定值电阻R的大小,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动到b端时,由欧姆定律可求电流。‎ ‎【解答】解:R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a端逐渐滑动到b端,电压表V1测量电阻R的电压,V1表示数从2V变化到6V,此时R′接入电路为0,R此时两端电压即为电源电压,可得电源电压:U=6V,‎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a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2A,电压为2V,‎ 由I=可得,R===10Ω。‎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动到b端时,R′接入电路为0,电路电阻为R,此时电流:‎ I′===0.6A;‎ 故答案为:0.6;1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串联电路的特点及欧姆定律的应用,关键是分析电路的变化。‎ ‎23.(4分)如图是一位摄影爱好者用频闪摄影技术拍摄的一张照片,清晰地记录了网球被击出后某一段的运动轨迹,已知此次摄影的闪光频率 ‎(每秒钟得到影像的次数)为100赫兹,网球的直径约为6cm。现将一条刻度尺放在照片上来估测网球的运动速度。由图可知,网球从A位置运动到B位置所用的时间是 0.04 s,网球在AB段运动的平均速度约为 20 m/s。‎ ‎【分析】根据摄影的闪光频率结合图示得出网球从A位置运动到B位置所用的时间和小球从A位置运动到B位置实际通过的路程,然后利用速度公式计算速度。‎ ‎【解答】解:‎ 根据题意可得,网球从A位置运动到B位置所用的时间:t=s=0.04s,‎ 由图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照片中一个网球占据刻度尺的3个小格,即照片中网球的直径为0.30cm,‎ 照片中网球从A位置运动到B位置通过的路程为4.00cm,‎ 已知网球的实际直径约为6cm,设网球实际通过的路程为s,‎ 由比例关系可得:=,‎ 解得s=80.00cm=0.8m,‎ 则网球在AB段运动的平均速度:v===20m/s。‎ 故答案为:0.04;20。‎ ‎【点评】本题速度的计算、同时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计算出AB段运动的实际路程是解答此题关键。‎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4个小题其中第24~25题每小题4分,第26~27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24.(4分)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刚利用了两个相同的木块和一块海绵,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物理学研究方法也运用于以下 C (选填“A“、“B”或“C”)实验中。‎ A.用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B.当电压一定时,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C.用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比较电磁铁磁性的强弱 ‎(2)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得出:当压力一定时, 受力面积 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对比甲、丁两图,小刚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你认为他的观点 错误 (选填“正确”或“错误”),并说明理由: 没有控制受力面积相同 。‎ ‎【分析】(1)本实验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采用了转换法;逐一分析每个选项,找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2)(3)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实验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即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应控制受力面积的大小不变,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时应控制压力的大小不变。据此分析回答。‎ ‎【解答】解:(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物理学研究方法叫转换法:‎ A.用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采用了等效替代法;‎ B.当电压一定时,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C.用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比较电磁铁磁性的强弱,采用了转换法,选C;‎ ‎(2)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得出: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要控制受力面积相同,因甲、丁两图中受力面积不同,即没有控制受力面积相同,故他的观点错误。‎ 故答案为:(1)C;(2)受力面积;(3)错误;没有控制受力面积相同。‎ ‎【点评】本题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主要考查控制变量法及转换法的应用,体现了对过程和方法的考查。‎ ‎25.(4分)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将铁球用细绳悬于O点,小车置于O点正下方水平面上静止。实验时,分别在水平面上铺毛巾、棉布、玻璃板。‎ ‎(1)每次都要让铁球从图中A点由静止释放,是为了使小车在水平面开始运动时具有相同的 速度 。‎ ‎(2)下面是记录实验情况的表格,请将(a)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实验序号 水平部分的材料 ‎(a) 小车受阻力的情况 ‎ 小车在水平面运动的距离 ‎①‎ 毛巾 ‎②‎ 棉布 ‎③‎ 玻璃板 ‎(3)由实验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由此推理得出: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被撞击后的小车将作 匀速 (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直线运动。‎ ‎(4)如果用此装置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换用不同质量的铁球每次从图中A点由静止释放,通过观察小车在水平面运动的距离,来探究物体的动能与 质量 的关系。‎ ‎【分析】(1)实验中要求小车从同斜面的一点滑下,是为了保证小车到达水平面时有相同的速度;‎ ‎(2)应用控制变量法,根据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与小车滑行距离的关系得出实验结论;‎ ‎(3)小车在水平面上的初速度相等,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滑行的距离越远;根据实验事实,进行合理的推理,得出相关的结论;‎ ‎(4)掌握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和质量有关,要探究动能和速度的关系,需保持质量相同,要探究动能和质量的关系,需保持速度相等。‎ ‎【解答】解:‎ ‎(1)实验时,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目地是为了让小球每次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都相同;‎ ‎(2)由实验可知,在小车初速度一定时,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滑行距离越大;因此记录表格中需要添加(a)小车受阻力的情况;‎ ‎(3)由实验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速度变化越慢,小车滑行距离越远,由此可以合理推理:如果小车不受力,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得牛顿第一定律不是由实验直接得出的;‎ ‎(4)换用不同质量的铁球每次从图中A点由静止释放,通过观察小车在水平面运动的距离,质量大的将小车撞击的更远,这表明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物体动能越大。‎ 故答案为:(1)速度;(2)小车受阻力的情况;(3)匀速;(4)质量。‎ ‎【点评】本题考查理想实验的内容,应明白理想实验的意义:以一定的事实为基础,为合理的外推猜想得到一定的结论。理想实验是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基础,要注意理解!‎ ‎26.(8分)小明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探究a、b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在两个相同的烧瓶内分别接入电阻丝,装入质量相等的a、b两种液体,并分别插入温度计。‎ ‎(1)实验中选用的两根电阻丝的阻值应 相同 (选填“相同”或“不同”)。‎ ‎(2)实验中,用 A (选填“A”或“B”)间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通过比较 B (选填“A”或“B”)来判断液体吸热能力的强弱;‎ A.通电时间B.温度计示数的变化量 ‎(3)下表是某次的实验数据,液体a加热后的温度如图所示,请将温度计示数填入相应表格中。‎ 物理量 质量(克)‎ 加热前温度(℃)‎ 加热时间(min)‎ 加热后温度(℃)‎ 物质 液体a ‎150‎ ‎20‎ ‎10‎ 液体b ‎150‎ ‎20‎ ‎10‎ ‎35‎ 分析可知, b (选填“a”或“b”)液体的吸热能力较强。‎ ‎(4)设质量为m的a液体中电阻丝的阻值为R,测出其电流为I,通电一段时间t后,温度计的示数变化量为△t,若不计热量损失,则a液体的比热容为  (用所给出的物理量写出比热容的表达式),用该表达式计算出的比热容会比实际值 偏大 (选填“偏大”或“偏小”)。‎ ‎(5)如果在两烧瓶中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煤油,并接入两根阻值不同的电阻丝,就可用这个装置来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 电阻 的关系。‎ ‎【分析】(1)(2)(3)我们使用相同加热器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多少,这种方法叫转化法。‎ 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方法:‎ 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即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温度的变化,温度变化小的吸热能力强;为控制吸热相同,结合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和焦耳定律Q=I2Rt分析;‎ ‎(4)根据焦耳定律求出电阻丝产生的热量得出液体吸收的热量;根据c=求出液体的比热容;根据实际上放出的热量不能完全被液体吸收分析;‎ ‎(5)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通过的电流、导体的电阻和通电时间有关,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两个因素不变,结合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分析。‎ ‎【解答】‎ 解:(1)甲中两电阻丝串联,通过的电流相同,通电时间相同,为控制吸热相同,根据Q=I2Rt 实验中选用的两根电阻丝的阻值应不同;‎ ‎(2)根据转换法,实验中,用通电时间间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选A;‎ 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方法,通过比较温度计示数的变化量来判断液体吸热能力的强弱;选B;‎ ‎(3)图乙中温度计分度值为1°C,示数为48°C;如下表所示:‎ 质量(克)‎ 加热前温度(℃)‎ 加热时间(min)‎ 加热后温度(℃)‎ 液体a ‎150‎ ‎20‎ ‎10‎ ‎48‎ 液体b ‎150‎ ‎20‎ ‎10‎ ‎35‎ 由表中数据,加热相同时间,b升温小,故b液体的吸热能力较强;‎ ‎(4)设质量为m的a液体中电阻丝的阻值为R,测出其电流为I,通电一段时间t后,若不计热量损失,液体吸热为:‎ Q=I2Rt,则a液体的比热容为:‎ c==,实际上放出的热量不能完全被液体吸收,即分子变小,用该表达式计算出的比热容会比实际值偏大;‎ ‎(5)如果在两烧瓶中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煤油,并接入两根阻值不同的电阻丝,通过的电流相同,通电时间相同,就可用这个装置来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故答案为:(1)相同;(2)A;B;(3)如上表;b;(4);偏大;(5)电阻。‎ ‎【点评】本题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考查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的应用和比较吸热能力的方法,同时也考查了焦耳定律,为热学中两个重要实验。‎ ‎27.(8分)某实验小组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测量注射器内导电液体的阻值Rx,其中A1表所用的量程为0~3A,A2表所用的量程为0﹣0.6A,定值电阻R=20Ω,电源是电压可调的学生电源。‎ ‎(1)根据图甲的实物电路在图丙中的虚线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必须标明R、Rx、A1,A2)‎ ‎(2)如果A1表示数为I1、A2表示数为I2,则Rx=  。(用I1、I2和R表示)‎ ‎(3)改变电源电压,将每次实验中A1表的示数I1和A2表的示数I2描在I1﹣I2图象上,连接这些点得到如图乙中实线a,由图可知,Rx= 100 Ω。‎ ‎(4)若该实验小组还是用同样的液体做这个实验,但只做了一项改变,导致I1﹣I2的关系变成如图乙中实线b所示,则这项改变可能是 AD (改变后注射器中没有气泡)。‎ A.增加液体的体积 B.减少液体的体积 C.将注射器中的液体全部倒入横截面积更大的注射器 D.将注射器中的液体全部倒入横截面积更小的注射器 ‎【分析】(1)根据实物画出电路图;‎ ‎(2)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得出通过R的电流,由欧姆定律求出电源电压,由欧姆定律求了RX;‎ ‎(3)由图a知,I1=3A、I2=0.5A,将已知量代入待测电阻表达式即可;‎ ‎(4)由图知,通过R的电流变小了,因电源电压不变,由欧姆定律,确定R变大;‎ 类比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分析回答。‎ ‎【解答】解:(1)根据实物画出电路图,如下所示:‎ 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通过R的电流为:‎ IR=I1﹣I2,由欧姆定律,电源电压为:‎ U=(I1﹣I2)R,由欧姆定律,RX==﹣﹣﹣﹣﹣﹣①;‎ ‎(3)由图a知,I1=3A、I2=0.5A,将已知量代入①得:‎ RX====100Ω;‎ ‎(4)若该实验小组还是用同样的液体做这个实验,但只做了一项改变,导致I1﹣I2的关系变成如图乙中实线b所示,由图知,通过R的电流变小了,因电源电压不变,由欧姆定律,R变大了;‎ A.若增加液体的体积,横截面积不变,则液柱变长了,类比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电阻变大了;符合题意;‎ B.减少液体的体积,电阻变小了;不符合题意;‎ C.将注射器中的液体全部倒入横截面积更大的注射器,横截面积变大了,根据体积公式液体长度变短了,类比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故电阻变小,不符合题意;‎ D.将注射器中的液体全部倒入横截面积更小的注射器,横截面积变小了,液体长度变大,类比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故电阻变大,符合题意。‎ 故选AD。‎ 故答案为:(1)如上所示;(2);(3)100;(4)AD。‎ ‎【点评】本题测量注射器内导电液体的阻值Rx,考查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并联电路的规律及欧姆定律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类比法的运用。‎ 五、综合题(本题3个小题其中第28题4分,第29题6分,第30题10分,共20分)‎ ‎28.(4分)2019年5月1日,位于衡阳市境内衡山县花果山玻璃桥正式对外开放,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假日休闲好去处、桥面由若干块透明玻璃铺设而成造型简洁美观。‎ ‎(1)设桥面上每块玻璃长4.5m,宽3m,厚2cm,质量为675kg,求这种玻璃的密度。‎ ‎(2)设某游客的质量为60kg,他每只鞋底与桥面的接触面积约200cm2,求他双脚站立在水平桥面时对桥面的压强。(g=10N/kg)‎ ‎【分析】(1)知道玻璃的长宽厚可以求出体积,知道质量和体积求出密度。‎ ‎(2)知道质量求出重力求出压力,知道一只脚的接触面积,求出站立时两只脚的面积,知道面积和压力求出压强。‎ ‎【解答】解:(1)玻璃的体积:V=abh=4.5m×3m×0.02m=0.27m3‎ 玻璃的密度:ρ===2.5×103kg/m3‎ ‎(2)游客的重力:G=m'g=60kg×10N/kg=600N 游客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游客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600N 游客站立时的受力面积:S=2×200cm2=400cm2=4×10﹣2m2‎ 游客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p===1.5×104Pa 答:(1)玻璃的密度是2.5×103kg/m3。‎ ‎(2)游客双脚站立在水平桥面时对桥面的压强是1.5×104Pa。‎ ‎【点评】本题注意受力面积,人走路时是一只脚着地,站立时是两只脚着地,对于受力面积一定要注意给定的面积是总的受力面积还是部分的面积。‎ ‎29.(6分)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压U=12V保持不变,电阻R3=8Ω,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为8V.求:‎ ‎(1)电流表的示数。‎ ‎(2)R1与R2阻值之和。‎ ‎(3)根据已知条件,你还能求出什么物理量?并求出该物理量的值。‎ ‎【分析】(1)电阻R1、R2、R3串联,电压表测量电阻R1、R2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得R3的电压,由欧姆定律可求电流表的大小;‎ ‎(2)已知R1、R2的电压和电流,由欧姆定律可求R1、R2电阻之和;‎ ‎(3)根据已知条件,可求电路的总功率、电路总电阻、R3的功率等。‎ ‎【解答】解:(1)电阻R1、R2、R3串联,电压表测量电阻R1、R2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R3的电压:‎ U3=U﹣U12=12V﹣8V=4V,‎ 电流表的示数:I====0.5A;‎ ‎(2)R1与R2阻值之和:‎ R1+R2===16Ω;‎ ‎(3)电路的总功率:‎ P=UI=12V×0.5A=6W;‎ 电路总电阻:‎ R总=R1+R2+R3=16Ω+8Ω=24Ω,‎ R3的功率:‎ P3===2W。‎ 答:(1)电流表的示数是0.5A;‎ ‎(2)R1与R2阻值之和是16Ω。‎ ‎(3)根据已知条件,电路的总功率是6W、电路总电阻是24Ω、R3的功率是2W。‎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欧姆定律、电功率的应用,常见题目。‎ ‎30.(10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电源电压U=10V保持不变,R2=12Ω,导电性能良好的金属弹簧和金属指针P的电阻和重力均不计,金属块A的重力G1=10N.R1是一根水平放置的料细均匀、总长L=1m的金属棒,其电阻随长度均匀变化,总电阻为8Ω,两端都被固定在绝缘支架上,它对指针P无压力,且接触良好。绝缘板B重G2=20N,当它从金属块A和地面间被抽出时,它的上下表面分别与A和地面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为f1和f2,且均为接触面间压力的0.2倍。当P置于金属棒左端a点时弹簧恰好处于原长。‎ ‎(1)当P置于金属棒的左端a点时,电流表的示数I1为多少?‎ ‎(2)用水平拉力F将B从A与地面之间匀速抽出,当金属块保持静止时求弹簧拉力F1、和水平拉力F的大小。‎ ‎(3)用水平向右的拉力拉动金属块A,使指针P逐渐从最左端a点向右移动,直至运动到b点,试求出电流表的示数I和指针P移动的距离x之间的关系式,并完成﹣x的图象。‎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1)当P置于金属棒的左端a点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 ‎(2)用水平拉力F将B从A与地面之间匀速抽出,当金属块保持静止时,根据f1=0.2G1求出金属块A下表面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金属块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受到水平向左弹簧拉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金属块A下表面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和A对B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二力大小相等,根据f2=0.2(G1+G2)求出绝缘板B受到地面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对B受力分析可知,受到水平向左A对B的摩擦力和地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根据物体平衡时合力为零求出水平拉力F的大小;‎ ‎(3)R1是一根水平放置的料细均匀、总长L=1m的金属棒,其电阻随长度均匀变化,总电阻为8Ω,据此表示出指针P移动的距离为x时R1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表示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然后求出x的值为0、0.2m、0.4m、0.6m、0.8m、1m时电路中的电流,然后得出的值,利用描点法做出﹣x的图象。‎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1)当P置于金属棒的左端a点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 I1===0.5A;‎ ‎(2)用水平拉力F将B从A与地面之间匀速抽出,当金属块保持静止时,‎ 金属块A下表面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f1=0.2G1=0.2×10N=2N,‎ 因金属块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受到水平向左弹簧拉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所以,弹簧拉力F1=f1=2N;‎ 因金属块A下表面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和A对B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所以,A对B水平向左的摩擦力f1′=f1=2N,‎ 绝缘板B受到地面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f2=0.2(G1+G2)=0.2×(10N+20N)=6N,‎ 对B受力分析可知,受到水平向左A对B的摩擦力和地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 所以,由物体平衡时合力为零可得:‎ F=f1′+f2=2N+6N=8N;‎ ‎(3)因R1是一根水平放置的料细均匀、总长L=1m的金属棒,其电阻随长度均匀变化,总电阻为8Ω,‎ 所以,指针P移动的距离为x时,R1接入电路中的电阻:‎ R1′=R1=×8Ω=8Ω﹣8xΩ/m,‎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 I===,‎ 当x=0时,I==0.5A,=2A﹣1,‎ 当x=0.2m时,I==,=1.84A﹣1,‎ 当x=0.4m时,I==,=1.68A﹣1,‎ 当x=0.6m时,I==,=1.52A﹣1,‎ 当x=0.8m时,I==,=1.36A﹣1,‎ 当x=1m时,I==,=1.2A﹣1,‎ 利用描点法作图,﹣x的图象如下所示:‎ 答:(1)当P置于金属棒的左端a点时,电流表的示数I1为0.5A;‎ ‎(2)弹簧拉力F1大小为2N,水平拉力F的大小为8N;‎ ‎(3)电流表的示数I和指针P移动的距离x之间的关系式为I=,其﹣x的图象如上图所示。‎ ‎【点评】本题是一道力学和电学的综合题,涉及到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以及二力平衡条件、相互作用力的特点等综合应用,知识点较多,综合性强,难度较大。‎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19/6/27 15:44:48;用户:初中校园号;邮箱:wjwl@xyh.com;学号:24424282‎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