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1单元《亲近社会》复习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1单元《亲近社会》复习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第1单元《亲近社会》‎ 第1课 成长在社会 ‎§第一节:感受社会变化 ‎1、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政治生活日益扩大。‎ 文化生活:学业进修、技术培训、上网浏览、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等 政治生活: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积极参与本地的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政治生活。‎ ‎★2、改革开放(1978年)、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及取得的原因?‎ ‎⑴总体表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主要看GDP),国家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主要看居民收入增长)。‎ ‎⑵具体表现:“五位一体”(五大建设成就)【补充】‎ ‎①经济建设(物质文明):GDP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位。 ‎ ‎②政治建设(政治文明):全面深化改革、民主法治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不断加强、胜利召开党的十九大。‎ ‎③文化建设(精神文明):(科、教、文、卫、体)神舟十一号、天宫二号、嫦娥三号发射成功;成功举办奥运会等。‎ 注:精神文明主要包括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统称思想文化建设) ‎ ‎④社会建设(社会文明):(解决民生问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实施新农保、新农合等社会保障措施;提高养老金标准等。 ‎ ‎⑤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节能减排(“蓝天保卫战”),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 ‎ ‎⑶(“十二五”以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一系列成就取得的原因:【补充】‎ ‎①坚持党的领导;②坚持改革开放;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④坚持党的基本路线;⑤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⑥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⑦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⑧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⑨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⑩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⑾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考点P24第8题,对未来为什么充满信心?)‎ ‎3、科技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在当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极大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 ‎◇与科技发展、科技创新相关的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4、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分别是?‎ 10‎ ‎⑴到2020年(建党10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⑵到2050年(建国100周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035目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5、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⑴问题与挑战有:人口问题突出、资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扩大等,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 ‎⑵危害: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影响着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也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 ‎6、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第二节:关心社会发展 ‎1、什么是人类社会(含义)?‎ 人类社会是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由各种关系结合在一起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2、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 ‎ ‎ ①个人离不开社会。(强调社会对人的重要性)‎ 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总是离不开社会所提供的种种条件,总要受到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环境的制约。个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独立存在。人的全面发展,是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的。‎ ‎ ②社会离不开个人。(强调人对社会的重要性)‎ 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人们的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等活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3、青少年学生为什么要关心社会?(中学生要不要“关心”国家、社会事务)‎ ‎①对社会、国家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要求青少年学生关心时事。‎ ‎②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③唯有积极主动地亲近社会,才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才能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健康成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青少年关心社会发展(了解信息)的途径有哪些?‎ 途径:上网、听广播、看电视、看报纸等途径,关注国内外时事政治。‎ ‎5、青少年关心社会(关心时事、社会调查、参加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等)有什么意义(收获)?‎ ‎①有助于我们了解社会,了解世界,拓宽视野,增长知识(知识层面的收获);‎ ‎ ②有助于我们增强关心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感(情感层面的收获);‎ ‎ ③有助于我们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层面的收获)。‎ ‎6、青少年学生应该怎样关心社会?‎ ‎⑴青少年关心社会可以从关心时事政治做起。‎ 10‎ ‎⑵要明确自己作为社会成员和国家公民,对社会、国家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以健康心态亲近社会、融入社会,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服务人民。‎ ‎§第三节:学会亲近社会 ‎1、什么是亲近社会?‎ 就是要有亲近社会的情感和行为,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 ‎2、青少年为什么要亲近社会?(意义、重要性)‎ 唯有积极主动地亲近社会,才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才能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健康成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怎样才能亲近社会?(基本要求)(常考题型:行为类的评析题)‎ ‎ ⑴亲近社会,必须克服对社会的冷漠情绪和“看客”现象,以天下兴亡为己任。‎ ‎ ⑵必须遵守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 ‎ ⑶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复杂的社会现象,善于明辨是非。‎ ‎4、什么是社会公德?‎ ‎ ⑴含义:是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 ‎ ⑵主要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 ⑶重要性:遵守社会公德,是处理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条件,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是公民的个人修养,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对维护公共利益和公民个人利益,对维护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对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四节:自觉服务社会 ‎1、自觉服务社会的基本要求:‎ ‎ ⑴忠于职守,自觉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 ‎ ⑵乐于奉献,乐于为社会、为他人奉献爱心和力量。‎ ‎2、责任有主有次,有轻有重,最重要的是国家责任和社会责任。‎ ‎★3、志愿者活动: 【补充】‎ ‎◇中国志愿者行动标志:‎ ‎⑴我们为什么要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 ‎ 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帮助,美好社会需要大家共同创造;作为社会的一员,每一个人都曾从他人和社会那里获得过帮助,也应该以合适的方式积极回报他人和社会。‎ ‎ ⑵青少年能参加的志愿者活动有:参加义务劳动,照顾老人和儿童,自愿清理社区卫生死角,为灾区捐款捐物等等。‎ ‎ ⑶‎ 10‎ 开展志愿者活动的意义(收获):知识层面;情感层面、能力层面;(补充)有利于展示对他人、集体和社会的爱心,培养我们亲近社会的情感;有利于培养我们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等。‎ ‎ ……‎ ‎ ⑷对志愿者行为的评价:‎ ‎ 是关心社会、亲近社会和服务社会的表现,是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乐于奉献的表现,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表现,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现等等。‎ ‎⑸志愿者应该具备的条件:‎ ‎ 有乐于奉献的精神,不计个人名利得失;能守时守纪,遵守志愿者纪律,服从组织安排;有大局观和团队精神,有包容和团结精神;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能积极主动参与管理、策划和组织工作;有一定技能等等。‎ 第2课 弘扬中华文化 ‎§第一节: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1、文化的重要性?(意义、作用、为什么?)‎ ‎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⑵文化形成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和精神力量,是民族和国家生存的前提条件。‎ ‎ ⑶文化积淀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全部文明成果,是这个民族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 ‎ ⑷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2、汉字的地位、特点、作用分别是什么?‎ ‎ ◆地位: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历史悠久。‎ ‎ ◆特点:它是抽象性与形象性、哲理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例如汉字: 】‎ ‎ ◆作用:汉字是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绝大部分优秀的中华文化都是通过“它”来记载和传播的。‎ ‎ ◎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 ‎3、中华文化的形成、特点?‎ ‎ ◆形成: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共同创造的。‎ ‎ ◆特点: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文化自信的表现)‎ ‎ ◆典型代表:孔子、京剧、武术、故宫、长城、书法、中医药等。 ‎ ‎ ◇淮安的典型文化代表:【补充】‎ ‎ 名胜:周恩来纪念馆、故居,吴承恩故居,韩信故里,镇淮楼,八十二烈士陵园等 名节:淮扬菜美食节,盱眙龙虾节、金湖荷花节等 名人:周恩来、韩信、吴承恩等 名著:《西游记》、《老残游记》等 名曲:淮剧、淮海戏,淮海琴书等 10‎ 名河:京杭大运河、古黄河、淮河、盐河 名湖:洪泽湖 ‎(新)‎ 名菜:淮扬菜 ‎4、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 ‎ 语言文字、科技工艺、文化典籍、传统节日、民族风情、古典建筑、人文景观、哲学思想和道德观念等。‎ 传统节日:除夕:大年三十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清明节:‎4月4日或‎4月5日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新)‎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 ‎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 ‎ 中华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代代相传、历久弥新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国各族人民的生活经验和实践智慧,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和崇高价值追求,蕴含着许多为人类所共同遵循的普遍性的生存智慧。 ‎ ‎6、保护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的建议:(法律依据,课本P22第一段)【补充】‎ ‎ ◆国家(政府):‎ ‎①(立法、执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的行为。‎ ‎ ②(宣传)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人们保护名胜古迹和传统文化的意识。‎ ‎ ③(监管)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保护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周边环境。‎ ‎ ④(投入)推动科技创新,加大资金投入,提高保护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的能力等。‎ ‎◆个人(青少年):①(学习)学习有关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的知识,增强保护意识。‎ ‎ ②(宣传)向他人宣传保护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 ③(作斗争)运用法律武器同破坏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的行为作斗争。‎ ‎ ④(建议)就保护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向有关部门献计献策。‎ ‎ ⑤(行动)从自身做起,自觉保护文化遗产。‎ ‎7、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地位、作用?‎ ‎ ◆地位: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 ◆作用:不仅对形成和维护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发展等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世界上有着重要影响,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当代,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仍然能够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解决人类面临的难题提供许多重要启示。‎ ‎§第二节: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10‎ ‎1、文化认同的含义: ‎ 所谓文化认同,就是各民族间文化的相互理解和沟通,彼此互相依赖与尊重。‎ ‎2、中国结:‎ 中国结不仅代表了人们的一种审美情趣,更是 一种民族情感的艺术再现,因而具有深厚的民 族文化渊源和广泛的认同基础。‎ ‎3、为什么要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 ‎⑴只有文化上认同,才会有情感上的共鸣,才能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增强民族团结和促进社会安定。‎ ‎⑵热爱祖国,具有高度的民族自豪感、责任心,源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⑶各族人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能够产生血浓于水的亲情和亲和力,使海内外华人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这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 ‎★4、如何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 ‎⑴要积极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就是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在实践中不断推进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⑵要勇敢地捍卫民族的尊严和祖国的利益。‎ ‎⑶需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 ‎★5、如何对待民族传统文化? ‎ ‎⑴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⑵防止和剔除民族文化中的消极、落后成分,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6、如何对待外来文化?‎ ‎◆外来文化的影响:外来文化大量涌入,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特别是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和行为。‎ ‎◆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对外来文化实行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都是错误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7、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如何推动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如何提升我国的文化自信?)【补充】‎ ‎⑴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注意防止和剔除民族文化中的消极、落后成分,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⑵同时积极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 ‎⑶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建设和发展更加灿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第三节: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0‎ ‎1、什么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含义:一个民族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精神气质和意志品质的集中反映。‎ ‎◆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精神是凝聚各族人民智慧和力量的精神纽带,是激励人们与时俱进、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 ‎★2、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3、中华民族精神在近代有哪些具体体现、特点?‎ ‎◆近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表现。‎ ‎⑴革命战争年代(1921——1949)形成的民族精神主要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 ‎⑵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中(1949——至今)形成的民族精神有: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 ‎◆中华民族精神有什么特点?‎ 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具有鲜明的先进性和时代性。‎ ‎★4、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⑴民族精神根植于本民族的文化之中,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 ‎⑵民族精神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的集中展示,是激励和支撑中国社会不断发展、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强大精神动力。‎ ‎⑶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客观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5、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我们要适应时代要求,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把对祖国、对人民深深地爱,把个人的远大理想和抱负,化做励志图强、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为构建民族精神大厦添砖加瓦。‎ ‎【补充】具体的做法有:①(学习)认真阅读优秀历史文化读物,学习了解民族精神;‎ ‎ ②(宣传)积极参与宣传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 ‎③(行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体验和实践民族精神;‎ ‎④(作斗争)同违背民族精神的思想和行为作斗争。‎ ‎⑤(建议)向有关部门提合理化建议。‎ ‎【十九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⑴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10‎ ‎⑵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⑶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标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7、青少年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补充】‎ ‎ ⑴爱国:关心时事;积极参加升国旗仪式;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等。‎ ‎ ⑵敬业:刻苦学习,按时完成各学科作业;积极做好日常值日工作等。‎ ‎ ⑶诚信:信守诺言、一诺千金;拒绝考试作弊、欺瞒家长老师等。‎ ‎ ⑷友善:乐于助人、乐于奉献;尊重和帮助他人,学会宽容理解等。‎ ‎8、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凝聚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3课 笑对生活 ‎§第一节:人生难免有挫折 ‎ ‎§第三节:战胜挫折 开拓进取 ‎1、挫折的含义?成因?‎ ‎◆含义:是人们在从事某种活动、追求某个目标时遇到的障碍或干扰。‎ ‎◆成因:产生挫折的原因有主观因素(个人生理和心理因素)和客观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2、挫折具有普遍性:人生难免有挫折,挫折的存在具有普遍性。‎ ‎3、挫折对人的影响:‎ 挫折是把双刃剑,对人有双重影响。挫折对不同的人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或者会个人打击,带来损失和痛苦;或者给人以一种教育和磨练,使人奋起和成熟。‎ ‎4、如何战胜挫折?‎ ‎⑴我们要以乐观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并以正确的方法克服困难,战胜挫折。‎ ‎⑵通过反挫训练提高耐挫力。‎ ‎⑶克服困难和挫折,需要开拓进取,勇于创新。‎ ‎★5、创新的重要性(重要意义)?‎ ‎ ◆对个人: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可以发掘我们的创造潜能,造就有用人才;可以激发我们攀登人生高峰的热情,督促我们珍惜时间、珍惜生命。勇于创新是我们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必由之路。‎ ‎ ◆对国家: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全社会、全民族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十九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10‎ ‎★6、与创新的相关政策、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补充】‎ ‎★7、关于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建议:【补充】‎ ‎◆国家(政府):①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形成良好的创新机制。‎ ‎②大力宣传创新,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 ‎③加大对教育、科技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投入。‎ ‎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素质教育等等。‎ ◆ 个人(青少年):(或者:青少年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①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②积极参加小发明、小创造等活动。‎ ‎③勇于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 ‎④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⑤广泛阅读,拓宽视野,提高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等等。‎ ‎◆学校:①开齐开足各门课程,实施素质教育。‎ ‎②培养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能力。‎ ‎③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 ‎④开展小发明、小制作等活动,奖励学生的创新成果等等。‎ ‎§第二节:勤奋学习 善于学习 ‎★1、学习的重要性?‎ ‎⑴学习是人类的基本活动,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 ‎ ⑵学习能使自己得到发展。‎ ‎ ⑶读书学习是对社会、对自己的一种责任,是一种必须履行的义务。‎ ‎ ⑷现代社会,学习已经成为生存的一种方式。‎ ‎ ⑸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 ‎2、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 ⑴读书学习是对社会、对自己的一种责任,是一种必须履行的义务。‎ ‎ ⑵自信心非常重要,相信自己经过努力一定会有进步,一定能成功。‎ ‎ ⑶学习兴趣对学习成功很有价值,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讲究学习方法。‎ ‎ ⑷树立终身学习观念,适应社会不断变化发展的新要求。‎ ‎3、正确对待学习压力:‎ ‎ ⑴学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要求的活动,不可能没有压力。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关键是如何正确地对待学习压力。‎ ‎ ⑵适度的学习压力,有利于保持学习兴奋状态,提高学习效率;过重的学习压力,会造成过度紧张、焦虑,降低学习效率,甚至影响身心健康。‎ 10‎ ‎4、影响考试焦虑的因素有哪些?‎ ‎ 主要有能力水平、抱负水平、竞争水平、考试失败经历、心理生理状态等。‎ ‎5、如何克服考试焦虑?‎ ‎ ⑴要把握好焦虑的度,过度考试焦虑会带来许多不利影响。‎ ‎ ⑵克服考试焦虑,关键是要对症下药。根据自己的身心特点和学习基础等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地调控方法。通过一定训练,使考试焦虑维持在适度的水平。‎ 10‎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