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2020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 ‎1.(2分)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都城从镐京东迁洛邑。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东周时期。东周时期开始于(  )‎ A.公元前七世纪上半期 B.公元前七世纪下半期 ‎ C.公元前八世纪上半期 D.公元前八世纪下半期 ‎2.(2分)假期里,小明和家人去参观一处大型水利工程,亲眼目睹岷江如何分流以及宝瓶口、飞沙堰、鱼嘴等处,身临其境体会了中国先民的智慧。他们参观的这个工程应该是(  )‎ A.大禹治水处 B.都江堰 C.灵渠 D.大运河 ‎3.(2分)如图的文物被称为“始皇诏铜斛”,是著名的“秦量三宝”之。器腹阴刻有“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候,黔首(国黑头中的,指臣民、老百姓)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语承相状、缩,法度量则不查教疑者,皆明查之。”的铭文。关于秦朝,从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A.完成统一 B.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 C.统一度量衡 D.沉重的赋税 ‎4.(2分)如图为中国古代时间轴图,其中阶段②的时代特征是(  )‎ A.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 ‎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 第32页(共32页)‎ C.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的基础 ‎ D.统多民族国家建立与巩固 ‎5.(2分)某中学几个同学负责学校文化长廊的布置,他们选题为“唐朝的中外交往”。请你带他们筛选出材料中不恰当的内容(  )‎ A.文成公主和亲 B.玄奘西游学习佛经 ‎ C.鉴真东渡 D.日本派遣唐使来华学习 ‎6.(2分)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市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城市出现了许多娱乐兼商业的场所“瓦子”,这种热闹的城市生活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A.秦朝咸阳 B.汉朝长安 C.唐朝长安 D.北宋东京 ‎7.(2分)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历朝专制统治不断加强。下面从图1到图2发生变化的朝代是(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8.(2分)曾国藩在日记中写到:“接恭亲王咨文,敬悉蜜舆已出巡热河,(夷)氛逼近京城仅二十里,为之悲泣,不知所以为计。”材料中的“(夷) 氛逼近京城”所指的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2分)从洋务运动实践看,没有被洋务派列为“夷”之“长技”的是西方(  )‎ 第32页(共32页)‎ A.议会制度 B.军事技术 C.机器生产 D.科技教育 ‎10.(2分)中国一位民族资本家说:“我之廉价工人,彼(西方国家)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历史现象可能发生在哪一条约签订后(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1.(2分)某同学在网上查资料时发现如下一段民谣:“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那么此民谣应出自(  )‎ A.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B.义和团运动期间 ‎ C.辛亥革命期间 D.北伐战争期 ‎12.(2分)一位人士为自己写自传时,叙述他在某一时期的身份“既是中国共产党员又是中国国民党员”。此时期他应该参加了(  )‎ A.国民革命 B.土地革命 ‎ C.抗日战争 D.人民解放战争 ‎13.(2分)如图为某同学学习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抗战时,对一次著名会战做的笔记。这次会战应该是(  )‎ 时间:1938年6月﹣10月 兵力:日本40多万,中国约100万 著名战役:江西万家岭战役 意义: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失败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武汉会战 D.长沙会战 ‎14.(2分)1947年的最后一天,蒋介石在日记中写到:“本月忧患最深…各方告急与失败之报,几如雪片飞来,蓐食宵衣,兢兢业业,未敢或懈,自省俯仰无愧,信道益笃,成败利钝,一惟昕天命而已。”造成蒋介石“忧患最深”的主要原因是(  )‎ 第32页(共32页)‎ A.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 B.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取得节节胜利 ‎ C.人民解放军在东北地区发动战略决战 ‎ D.政治协商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决议 ‎15.(2分)1949年中国钢铁产量为15.8万吨,1957年达到535万吨。这成就主要得益于(  )‎ A.推行土地改革政策 B.实施“一五”计划 ‎ C.开展“大跃进”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6.(2分)1972 年,尼克松访问中国期间说:我在北京逗留一个星期,这也是改变历史的一个星期。这里的“改变”是指(  )‎ A.推动了中国重返联合国 B.开启了中美关系正常化 ‎ C.加剧了中日之间的对抗 D.导致西方国家敌视中国 ‎17.(2分)如图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其中③处应填写的是(  )‎ A.罗马共和国 B.罗马帝国 C.西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 ‎18.(2分)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还在于政治权利的获得,富庶城镇的居民要求当地领主允许他们自己管理城市的事务。这里的“政治权利”是指(  )‎ A.城市自治权 B.人身自由权 C.特许经营权 D.男女平等权 ‎19.(2分)在“三角贸易”中,当欧洲殖民者从美洲返航时,他们的船只中满载的是(  )‎ A.美洲土著居民 B.非洲黑人 ‎ 第32页(共32页)‎ C.廉价工业品 D.烟草、金银 ‎20.(2分)如图是九年级某同学记录的关于美国独立战争的笔记,其中错误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1.(2分)“人们已经被革命的巨浪搞得筋疲力尽,认为只有独裁才能维持法国的秩序。”材料说明拿破仑夺取政权(  )‎ A.维护了法国的封建统治 ‎ B.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 C.顺应了法国当时的形势 ‎ D.加速了法国对欧洲的征服 ‎22.(2分)19世纪中期,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农奴境况十分悲惨,暴动频繁。为解决此问题,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 A.颁布《人权宣言》 B.制定《1787年宪法》 ‎ C.实行农奴制改革 D.实施文明开化 ‎23.(2分)“俄国苏联崛起的历史可以简单概括为:一次比一次耀眼的崛起腾飞;一次比一次出人意料的失势陨落”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崛起为强大的工业国,主要得益于(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 ‎24.(2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英国、苏联、中国等“世界正义力量团结在一起”,建立起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其标志是(  )‎ 第32页(共32页)‎ A.《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B.《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 C.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D.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25.(2分)如图旗职代表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它的第一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该组织是(  )‎ A.世界贸易组织 B.亚太经合组织 ‎ C.国际联盟 D.联合国 二、非选择题 ‎26.(18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有许多成就,也有其突出的特点。‎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请你在①④⑥处填写相应的内容。‎ 材料二:中外发明创造比较表 第32页(共32页)‎ 年代 科技发明(件)‎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件 百分比 件 百分比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6%‎ ‎﹣﹣《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 ‎(2)依据材料二,概括1500年前后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上的地位的变化。‎ 材料三: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在大一统专制社会中表现为直接满足专制王朝各方面的需要。由于它的极端实用性,一旦现实不提出直接的要求,它就没有了发展的动力。而实用性科学眼光不够远大,为自己设定的发展空间是极小的,除非大一统的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实用型科技就只有停滞不前。‎ ‎﹣﹣摘自吴国盛著《科学的历程》‎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27.(16分)某初中学校历史兴趣小组正在为“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主题板报搜集材料。图1至图6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 第32页(共32页)‎ ‎(1)在上述六幅图片中,我们可以发现哪两位民族英雄?‎ ‎(2)有同学主张按照图1至图6的次序安排展板,你认为这样安排的主要理由是什么?‎ ‎(3)有同学主张把六张图片分成三组安排展板,分别为:‎ 第一组:图1.5‎ 第二组:图2、3‎ 第三组:图4、6‎ 如果这样安排,请帮助设计每组图片的题目。 (要求:用关键词表达,体现每组图片的主题)‎ ‎28.(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战后交战双方签订的主要国际条约与战后国际秩序表 条约 主要内容 国际秩序 第32页(共32页)‎ ‎《凡尔赛条约》‎ 重划①   疆界,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 禁止该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 其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等。‎ 以此两条约和其他一系列条约为基础,形成了②‎ ‎   ‎ ‎《九国公约》‎ 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表格中①的国家名称和②国际秩序名称分别应填什么?‎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指出战后德国出现了什么局面?这反映出当时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 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法国和联邦德国等六国组建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六国又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这三个组织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993年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组成了欧洲联盟,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第32页(共32页)‎ ‎﹣﹣部编世界历史九年级历史 下册 ‎(3)依据材料三,概括二战后德国等西欧国家推动欧洲向什么方向发展?这推动了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什么趋势?‎ 第32页(共32页)‎ ‎2020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2分)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都城从镐京东迁洛邑。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东周时期。东周时期开始于(  )‎ A.公元前七世纪上半期 B.公元前七世纪下半期 ‎ C.公元前八世纪上半期 D.公元前八世纪下半期 ‎【分析】本题考查东周的建立,知道公元前770年属公元前8世纪上半期。‎ ‎【解答】根据公元纪年法可知,一百年一个世纪,十年一个年代,公元前770年应属于公元前8世纪,因为公元前的时间数越小离现在越近,因而公元前770年属公元前8世纪上半期。‎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东周的建立,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2分)假期里,小明和家人去参观一处大型水利工程,亲眼目睹岷江如何分流以及宝瓶口、飞沙堰、鱼嘴等处,身临其境体会了中国先民的智慧。他们参观的这个工程应该是(  )‎ A.大禹治水处 B.都江堰 C.灵渠 D.大运河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都江堰的修建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大型水利工程”“宝瓶口、飞沙堰、鱼嘴”。‎ ‎【解答】假期里,小明和家人去参观 第32页(共32页)‎ ‎ 处大型水利工程,采眼目睹根江如何分流以及宝瓶口、飞沙堰、鱼嘴等处,身临其境体会了中国先民的智慧。他们参观的这个工程应该是都江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它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组成,它是一项综合性的(防洪、灌溉)工程,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田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至今仍然发挥着分洪、灌溉和运输的作用。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人民。‎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都江堰的修建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3.(2分)如图的文物被称为“始皇诏铜斛”,是著名的“秦量三宝”之。器腹阴刻有“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候,黔首(国黑头中的,指臣民、老百姓)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语承相状、缩,法度量则不查教疑者,皆明查之。”的铭文。关于秦朝,从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A.完成统一 B.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 C.统一度量衡 D.沉重的赋税 ‎【分析】本题考查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和作用,知道嬴政统一全国,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统一度量衡。‎ ‎【解答】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嬴政灭掉东方六国,统一全国,建立秦朝,为巩固统治,嬴政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统一度量衡。故关于秦朝,从题干不能获取的信息是沉重的赋税。‎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和作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4.(2分)如图为中国古代时间轴图,其中阶段②的时代特征是(  )‎ A.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 ‎ 第32页(共32页)‎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 C.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的基础 ‎ D.统多民族国家建立与巩固 ‎【分析】本题考查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特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出现了魏蜀吴、西晋、东晋、南北朝等割据分裂政权。‎ ‎【解答】阶段②为三国两晋南北进时期,它的特征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出现了魏蜀吴、西晋、东晋、南北朝等割据分裂政权,这期间还出现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政权分立、民族交融是当时的突出特点。‎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全面分析相关时代特征,确定主题。‎ ‎5.(2分)某中学几个同学负责学校文化长廊的布置,他们选题为“唐朝的中外交往”。请你带他们筛选出材料中不恰当的内容(  )‎ A.文成公主和亲 B.玄奘西游学习佛经 ‎ C.鉴真东渡 D.日本派遣唐使来华学习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唐朝的中外交往,注意区分民族交往和对外交往。文成公主入藏属于民族交往。‎ ‎【解答】唐朝时期,同吐蕃的交往密切。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今拉萨)。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明,几次向唐朝求亲。641年,唐太宗在位时,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题目中要求的主题是“唐代的中外交往”,所以A项不符合。‎ 故选:A。‎ ‎【点评】注意审题,理解题意。注意区分民族交往和对外交往。‎ 第32页(共32页)‎ ‎6.(2分)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市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城市出现了许多娱乐兼商业的场所“瓦子”,这种热闹的城市生活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A.秦朝咸阳 B.汉朝长安 C.唐朝长安 D.北宋东京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宋代的社会生活。随着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民俗文化也大放异彩。宋代开始出现的瓦子是当时市民阶层娱乐的重要场所,是宋代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重要标志。节庆活动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解答】由题干“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可知,题干反映的是北宋都城东京商业发达的景象,出现了早市、夜市和草市等,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宋代社会生活的相关知识点。‎ ‎7.(2分)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历朝专制统治不断加强。下面从图1到图2发生变化的朝代是(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朝采取的加强君主专制措施的准确识记。‎ ‎【解答】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明太祖即位后,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主权力,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立朝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全国的军政大权,都集中到了皇帝手里。故答案D。‎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丞相制度的认识。‎ 第32页(共32页)‎ ‎8.(2分)曾国藩在日记中写到:“接恭亲王咨文,敬悉蜜舆已出巡热河,(夷)氛逼近京城仅二十里,为之悲泣,不知所以为计。”材料中的“(夷) 氛逼近京城”所指的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题干关键信息“接恭亲王咨文,敬悉蜜舆已出巡热河,(夷)氛逼近京城仅二十里”。‎ ‎【解答】据“接恭亲王咨文,敬悉蜜舆已出巡热河,(夷)氛逼近京城仅二十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夷) 氛逼近京城”所指的事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咸丰皇帝留下他的弟弟恭亲王奕诉与侵略者议和。自己逃往承德避暑山庄。英法联军野蛮地洗劫了天津和北京。并闯入北京西郊的圆明园。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需要准确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史实。‎ ‎9.(2分)从洋务运动实践看,没有被洋务派列为“夷”之“长技”的是西方(  )‎ A.议会制度 B.军事技术 C.机器生产 D.科技教育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的内容。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不要求改革政治制度。‎ ‎【解答】‎ 第32页(共32页)‎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派掀起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兴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培养近代人才,建立新式学堂,如京师同文馆等。由此可见BCD均在洋务运动的学习之列;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其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不要求改革政治制度,没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从洋务运动实践看,没有被洋务派列为“夷”之“长技”的是西方议会制度。‎ 故选:A。‎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能力,注意掌握洋务运动的原因、内容以及意义。‎ ‎10.(2分)中国一位民族资本家说:“我之廉价工人,彼(西方国家)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历史现象可能发生在哪一条约签订后(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分析】此题为材料选择题,通过材料考查中国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的史实。‎ ‎【解答】据题文材料中一位民族资本家的话说的意思是西方国家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丰富资源开工设厂,省却了运费和关税,得到很大便利。根据所学知识,西方国家在中国开工设厂是在《马关条约》之后,选项中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需理解和掌握《马关条约》。‎ ‎11.(2分)某同学在网上查资料时发现如下一段民谣:“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那么此民谣应出自(  )‎ A.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B.义和团运动期间 ‎ C.辛亥革命期间 D.北伐战争期 ‎【分析】本题以一段民谣为依托,考查义和团运动的知识点。‎ ‎【解答】‎ 第32页(共32页)‎ 据“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暂不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谣应出自义和团运动期间。甲午中日战争后,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深入,一些外国教会也猖狂的欺压中国人民。19世纪末,列强的侵略加剧了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使广大的中国人民深受其害。从1898年起,活跃在山东的民间组织义和团,以“扶清灭洋”为口号,掀起了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义和团运动。义和团又称义和拳,义和团运动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帝国主义。‎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义和团运动的背景、性质、经过和结果。‎ ‎12.(2分)一位人士为自己写自传时,叙述他在某一时期的身份“既是中国共产党员又是中国国民党员”。此时期他应该参加了(  )‎ A.国民革命 B.土地革命 ‎ C.抗日战争 D.人民解放战争 ‎【分析】本题考查国民大革命。考查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的方式﹣党内合作。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国民大革命相关知识的掌握。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既是中国共产党员又是中国国民党员”。‎ ‎【解答】依据题干“既是中国共产党员又是中国国民党员”,结合所学可知,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第一次合作,其合作方式是党内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由此可知,此人参加了国民大革命,故A项正确。其余三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需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国民大革命,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说法,选出正确答案。‎ ‎13.(2分)如图为某同学学习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抗战时,对一次著名会战做的笔记。这次会战应该是(  )‎ 时间:1938年6月﹣10月 兵力:日本40多万,中国约100万 著名战役:江西万家岭战役 第32页(共32页)‎ 意义: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失败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武汉会战 D.长沙会战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武汉会战、江西万家岭战役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的抗战。抗战初期,国民政府进行了比较努力的抗战,先后在正面战场发起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一系列大规模的会战。‎ ‎【解答】1938年6月,日军集结40多万兵力进攻武汉。为了保卫大武汉,中国军队共部署100多万人参战。日军在空军、海军的协助下猛烈进攻。中国军队利用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两岸有利地形,构筑工事,逐次抵抗,消耗敌人。在江西万家岭,中国军队集中优势兵力,利用山路崎岖、易守难攻的有利地形,将日军一个师团分割包围,给以重创。日军死伤惨重,基层军官损失殆尽,无法组织有效抵抗,被迫空投两百多名军官加强力量。这次战役,中国军队歼灭日军9000余人。但是,整个战场形势对中国不利。日军从不同方向攻击前进,武汉陷入三面包围之中。为避免损失,中国军队于1938年10月有序撤出武汉。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据题干对著名会战做的笔记,这次会战应该是武汉会战。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武汉会战、江西万家岭战役的相关史实。‎ ‎14.(2分)1947年的最后一天,蒋介石在日记中写到:“本月忧患最深…各方告急与失败之报,几如雪片飞来,蓐食宵衣,兢兢业业,未敢或懈,自省俯仰无愧,信道益笃,成败利钝,一惟昕天命而已。”造成蒋介石“忧患最深”的主要原因是(  )‎ A.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 B.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取得节节胜利 ‎ C.人民解放军在东北地区发动战略决战 ‎ D.政治协商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决议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的内容。‎ 第32页(共32页)‎ ‎【解答】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从材料中“1947年的最后一天”,“各方告急与失败之报”等信息可知,内战中国民党的失败是其“忧患最深”,A项出现于1946年,C项出现于1948年,D项出现于1945年,均排除。B项出现于1947年。‎ 故选:B。‎ ‎【点评】注意结合题干信息识记基础知识。‎ ‎15.(2分)1949年中国钢铁产量为15.8万吨,1957年达到535万吨。这成就主要得益于(  )‎ A.推行土地改革政策 B.实施“一五”计划 ‎ C.开展“大跃进”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分析】本题考查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解答】建国初期,中国工业落后,尤其是重工业,为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实现工业化,1953年党和政府编制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题干信息“1949年中国钢铁产量为15.8万吨,1957年达到535万吨”可知,1957年比1949年钢铁产量迅速增加,正处于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到1957年期间。‎ 故选:B。‎ ‎【点评】本题以第一个五年计划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6.(2分)1972 年,尼克松访问中国期间说:我在北京逗留一个星期,这也是改变历史的一个星期。这里的“改变”是指(  )‎ A.推动了中国重返联合国 B.开启了中美关系正常化 ‎ C.加剧了中日之间的对抗 D.导致西方国家敌视中国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知识的掌握。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解答】‎ 第32页(共32页)‎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对抗结束,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及影响。‎ ‎17.(2分)如图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其中③处应填写的是(  )‎ A.罗马共和国 B.罗马帝国 C.西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 ‎【分析】本题考查了罗马帝国的建立。‎ ‎【解答】根据题干给出的③时间为公元前27年开始可知是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屋大维独揽国家大权,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罗马帝国的建立时间。‎ ‎18.(2分)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还在于政治权利的获得,富庶城镇的居民要求当地领主允许他们自己管理城市的事务。这里的“政治权利”是指(  )‎ A.城市自治权 B.人身自由权 C.特许经营权 D.男女平等权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世纪西欧城市有关知识的认识。‎ ‎【解答】随着城市的发展,出现了城市市民。城市市民为争取自治权展开与封建主的斗争。法国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是一个典型例子。所以题文中的“政治权利”是指城市自治权。‎ 故选:A。‎ 第32页(共32页)‎ ‎【点评】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被恩格斯称为“中世纪的花朵”。‎ ‎19.(2分)在“三角贸易”中,当欧洲殖民者从美洲返航时,他们的船只中满载的是(  )‎ A.美洲土著居民 B.非洲黑人 ‎ C.廉价工业品 D.烟草、金银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三角贸易”的知识点,应把握“三角贸易”的有关知识。‎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在“三角贸易”中,当欧洲殖民者从美洲返航时,他们的船只中满载的是”结合所学知识:在“三角贸易”的归程中,欧洲奴隶贩子满载烟草、金银等回到欧洲。‎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要熟记“三角贸易”的有关内容。‎ ‎20.(2分)如图是九年级某同学记录的关于美国独立战争的笔记,其中错误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独立战争的知识点;掌握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颁布的文献以及战争的影响。‎ ‎【解答】‎ 第32页(共32页)‎ 为了追求民族独立,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北美人民积极准备武装斗争。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宣告了北美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战争的开始。不久,各殖民地代表召集大陆会议,组建大陆军,华盛顿被任命为总司令,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了由杰斐逊执笔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块殖民地脱离英国殖民统治而独立,美利坚合众国﹣﹣美国诞生了,1787年,美国制定了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的国家,实行三权分立,美国的民主共和制确立起来。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拉丁美洲和法国大革命起到了推动作用。对比题干信息可知,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的不是君主立宪制,③说法错误。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能力,注意掌握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和历史影响,注意美国内战基础知识的把握。‎ ‎21.(2分)“人们已经被革命的巨浪搞得筋疲力尽,认为只有独裁才能维持法国的秩序。”材料说明拿破仑夺取政权(  )‎ A.维护了法国的封建统治 ‎ B.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 C.顺应了法国当时的形势 ‎ D.加速了法国对欧洲的征服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拿破仑夺取政权的相关史实。识读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拿破仑时期,颁布了《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拿破仑还多次打败反法同盟,控制欧洲大片地区,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具有革命和侵略扩张的双重性,既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维护了法国资产阶级利益,又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又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 ‎【解答】据“人们已经被革命的巨浪搞得筋疲力尽,认为只有独裁才能维持法国的秩序。”可知,材料说明拿破仑夺取政权顺应了法国当时的形势。1799年,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政权,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这些适应了资产阶级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建立了资产阶级军事专政。‎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法国大革命的相关史实。‎ ‎22.(2分)19世纪中期,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农奴境况十分悲惨,暴动频繁。为解决此问题,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 第32页(共32页)‎ A.颁布《人权宣言》 B.制定《1787年宪法》 ‎ C.实行农奴制改革 D.实施文明开化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亚历山大二世实行的农奴制改革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出现了严重危机,农奴暴动此起彼伏,严重威胁着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为摆脱农奴制危机,沙皇被迫进行了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中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资金,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重大的转折点。故19世纪中期,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农奴境况十分悲惨,暴动频繁。为解决此问题,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实行农奴制改革。‎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相关史实。‎ ‎23.(2分)“俄国苏联崛起的历史可以简单概括为:一次比一次耀眼的崛起腾飞;一次比一次出人意料的失势陨落”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崛起为强大的工业国,主要得益于(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 ‎【分析】本题以“俄国苏联崛起的历史可以简单概括为:一次比一次耀眼的崛起腾飞;一次比一次出人意料的失势陨落”为依托,考查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 ‎【解答】“俄国苏联崛起的历史可以简单概括为:一次比一次耀眼的崛起腾飞;一次比一次出人意料的失势陨落”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崛起为强大的工业国,主要得益于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1924年列宁逝世后,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努力奋斗。1928~1937年,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先后完成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这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工业总产值跃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大加强。‎ 第32页(共32页)‎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相关知识。‎ ‎24.(2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英国、苏联、中国等“世界正义力量团结在一起”,建立起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其标志是(  )‎ A.《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B.《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 C.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D.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影响。‎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美、英、苏等国家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逐渐走向联合。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保证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最终形成。‎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二战的胜利是全世界人民的胜利,它胜利的最重要因素是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学习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分析它在二战中的地位,有助于理解二战的性质和全世界人民团结的重要性,认识正义的力量只有加强联合,才能有效地战胜邪恶势力。‎ ‎25.(2分)如图旗职代表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它的第一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该组织是(  )‎ A.世界贸易组织 B.亚太经合组织 ‎ 第32页(共32页)‎ C.国际联盟 D.联合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联合国的相关史实。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一起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解答】1945年4月,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举行“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6月签署了《联合国宪章》,当年10月24日,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宪章》规定的联合国宗旨第一项是:“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并为此目的:采取有效集体办法,以防止且消除对于和平之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并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之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题干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和应用能力。理解并识记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联合国的相关史实。‎ 二、非选择题 ‎26.(18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有许多成就,也有其突出的特点。‎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请你在①④⑥处填写相应的内容。‎ 材料二:中外发明创造比较表 第32页(共32页)‎ 年代 科技发明(件)‎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件 百分比 件 百分比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6%‎ ‎﹣﹣《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 ‎(2)依据材料二,概括1500年前后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上的地位的变化。‎ 材料三: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在大一统专制社会中表现为直接满足专制王朝各方面的需要。由于它的极端实用性,一旦现实不提出直接的要求,它就没有了发展的动力。而实用性科学眼光不够远大,为自己设定的发展空间是极小的,除非大一统的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实用型科技就只有停滞不前。‎ ‎﹣﹣摘自吴国盛著《科学的历程》‎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分析】本题以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有许多成就为切入点,以三则材料为依托,综合考查蔡伦改进造纸术采用的原料,祖冲之、宋应星的成就,1500年前后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上的地位的变化,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题目设计注重基础性,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作答。‎ 第32页(共32页)‎ ‎【解答】(1)据材料一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候,宦官蔡伦总结西汉以来的经验,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渔网做原料造纸,改进了造纸术。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逐渐普遍使用。为了纪念蔡伦的功绩,后人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①是造纸术;祖冲之设计制造指南车,运用刘徽的方法,在世界上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约1000年。④是祖冲之;明朝科学家宋应星编写的《天工开物》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收录了农业、手工业、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⑥是天工开物。‎ ‎(2)据材料二“中外发明创造比较表”关键信息“公元1﹣400年:62%”“公元401﹣1000年:71%”“公元1001﹣1500年:57%”“公元1501﹣1840年:4%”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00年前后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上的地位的变化是由长期领先到停滞落后。‎ ‎(3)据材料三“由于它的极端实用性,一旦现实不提出直接的要求,它就没有了发展的动力”可知,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实用性;据材料三“实用性科学眼光不够远大,为自己设定的发展空间是极小的,除非大一统的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实用型科技就只有停滞不前”可知,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发展空间小。‎ 故答案为:‎ ‎(1)①造纸术;④祖冲之;⑥天工开物。‎ ‎(2)由长期领先到停滞落后。‎ ‎(3)实用性;发展空间小。‎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把握蔡伦改进造纸术采用的原料,祖冲之、宋应星的成就,1500年前后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上的地位的变化,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的相关知识。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27.(16分)某初中学校历史兴趣小组正在为“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主题板报搜集材料。图1至图6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 第32页(共32页)‎ ‎(1)在上述六幅图片中,我们可以发现哪两位民族英雄?‎ ‎(2)有同学主张按照图1至图6的次序安排展板,你认为这样安排的主要理由是什么?‎ ‎(3)有同学主张把六张图片分成三组安排展板,分别为:‎ 第一组:图1.5‎ 第二组:图2、3‎ 第三组:图4、6‎ 如果这样安排,请帮助设计每组图片的题目。 (要求:用关键词表达,体现每组图片的主题)‎ ‎【分析】本题以六则图片材料为依托,综合考查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列强入侵和中国人民抗争的史实以及影响,题目设计注重基础性,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作答。‎ ‎【解答】‎ 第32页(共32页)‎ ‎(1)仔细观察六幅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英雄有林则徐、邓世昌。1839年,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1894年9月,甲午中日战争期间的黄海大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为保护旗舰,指挥舰艇冲锋向前。面对强敌,邓世昌沉着应战,在舰身中弹过多,弹药也将用尽的情况下,他下令开足马力,朝日舰撞去,但不幸被敌舰炮火击中,致远舰沉没。‎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1虎门销烟在1839年;图2《南京条约》签订于1842年;图3圆明园遗址是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留下的;图4轮船招商局创立于1873年;图5黄海大战在1894年;图6《时务报》创办于1896年。题干图片是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的。‎ ‎(3)据上述分析可知,第一组:图1.5可以是以反抗侵略、抵御外侮为主题;第二组:图2、3可以是以反抗侵略、抵御外侮为主题;第三组:图4、6可以是以探索救国道路为主题为主题。‎ 故答案为:‎ ‎(1)民族英雄:林则徐、邓世昌。‎ ‎(2)理由: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 ‎(3)主题:第一组:抗争。(以反抗侵略、抵御外侮为主题的关键词皆可)第二组:屈辱。(以列强侵华为主题的关键词皆可)第三组:探索。(以探索救国道路为主题的关键词皆可)‎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把握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列强入侵和中国人民抗争的相关知识。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28.(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战后交战双方签订的主要国际条约与战后国际秩序表 条约 主要内容 国际秩序 ‎《凡尔赛条约》‎ 重划① 德国 疆界,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 以此两条约和其他一系列条约为基础,形成了②‎ 第32页(共32页)‎ 禁止该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 其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等。‎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 ‎《九国公约》‎ 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表格中①的国家名称和②国际秩序名称分别应填什么?‎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指出战后德国出现了什么局面?这反映出当时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 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法国和联邦德国等六国组建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六国又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这三个组织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993年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组成了欧洲联盟,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部编世界历史九年级历史 下册 第32页(共32页)‎ ‎(3)依据材料三,概括二战后德国等西欧国家推动欧洲向什么方向发展?这推动了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什么趋势?‎ ‎【分析】本题以三则材料为依托,综合考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题目设计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和开放性,对学生答题能力要求较高。‎ ‎【解答】(1)据题干框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1月到6月,一战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在巴黎召开的和平会议,英法美操纵了会议,会议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处置战败后的德国,会议签订了对德的《凡尔赛条约》,《凡尔赛条约》重划德国疆界,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禁止该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其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等。 以此两条约和其他一系列条约为基础,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后德国出现了德国分裂;这反映出当时的两极格局。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联邦德国”或“西德”。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民主德国”或“东德”。从此,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德国等西欧国家推动欧洲向欧洲联合的方向发展;这推动了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多极化。二战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展开对峙,形成了两极格局。美苏争霸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西欧国家为了在冷战中寻求自身安全,走上了一体化的发展道路。1993年成立的欧盟,在国际舞台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推动了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故答案为:‎ ‎(1)①德国;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局面:德国分裂;格局:两极格局。‎ ‎(3)方向:欧洲联合;趋势:多极化。‎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二十世纪政治格局三次变动的相关知识。‎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第32页(共32页)‎ 日期:2020/9/6 10:29:02;用户:张海燕;邮箱:lishi0014@xyh.com;学号:30475252‎ 第32页(共32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