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8-2020年三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5透镜及其应用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2018-2020年三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5透镜及其应用含解析

1 专题 05 透镜及其应用 一.选择题 1.(2020•徐州)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观察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 ) A.缩小的虚像 B.缩小的实像 C.放大的虚像 D.放大的实像 【答案】B 【解析】人的眼睛相当于凸透镜,物距一般大于二倍焦距,因此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 选项正确。 故选:B。 2.(2020•南通)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 像,若想再模拟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应将( ) A.蜡烛和光屏都远离透镜 B.蜡烛和光屏都靠近透镜 C.蜡烛远离透镜且光屏靠近透镜 D.蜡烛靠近透镜且光屏远离透镜 【答案】C 【解析】由题意和成像规律,可得题中的成像是:u=v=2f。欲再模拟照相机,照相机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即应使物距 u>2f,像距 f<v<2f,故应使蜡烛远离透镜,同时 光屏靠近透镜。 故选:C。 3.(2020•镇江)当蜡烛、透镜甲和光屏放置在图示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现 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将透镜甲更换为透镜乙后,需将光屏向左移动距离 S,方可 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 ) 2 A.透镜甲的焦距为 20cm B.透镜甲的焦距比乙的大 C.第二次所成的像是放大的 D.光屏移动的距离 s<10cm 【答案】B 【解析】A、由图可知,此时的 u=v=2f,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所以 2f=20cm, 则 f=10cm,故 A 错误; B、现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将透镜甲更换为透镜乙后,需将光屏向左移动距离 S, 此时的像距减小,则物距不变的情况下,相当于减小了焦距,所以透镜甲的焦距比乙的 大;故 B 正确; C、替换乙后,此时的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 C 错误; D、由于不知道乙透镜的焦距的大小,所以无法判定光屏移动的距离,故 D 错误。 故选:B。 4.(2020•淮安)将如图甲所示的黑白卡片放在一只未装满水的薄高脚玻璃杯后面,在高脚 杯前方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乙所示,此时装水部分的高脚杯和杯内水的组合相当于一个 (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凸面镜 D.凹面镜 【答案】A 【解析】玻璃杯中有水的这一部分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黑白卡片是左 右颠倒的,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选:A。 5.(2020•泰州)如图是学校测温棚里的红外线测温仪,它既能测温,也能摄像,其镜头相 3 当于凸透镜,它正常工作时所成像的性质是( )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实像 【答案】B 【解析】摄像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利用了当 u>2f 时, 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制成。 故选:B。 6.(2020•苏州)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刚好成清晰的像。透镜不动,将蜡烛移至 40cm 刻度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观察到(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光屏上不能呈现像 【答案】D 【解析】如图,u=50cm﹣20cm=30cm,v=80cm﹣50cm=30cm,此时光屏上出现清晰的 像, u=v=2f=30cm,所以 f= =15cm, 将蜡烛移至 40cm 刻度处,u'=50cm﹣40cm=10cm, 物距小于焦距,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所以光屏上不能呈 现像。 故选:D。 4 7.(2019•常州)如图所示,把眼镜片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调节光屏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撤去眼镜片,像变得模糊,调节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该眼 镜片( ) A.是凹透镜,属近视眼镜 B.是凹透镜、属远视眼镜 C.是凸透镜,属近视眼镜 D.是凸透镜、属远视眼镜 【答案】D 【解析】由题意“撤去眼镜片,像变得模糊,调节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光屏上重新得 到清晰的像”,说明撤去眼镜片后,对光的会聚能力减弱,说明该镜片对光线具有会聚 作用,则该透镜为凸透镜,属于远视眼镜。 故选:D。 8.(2019•徐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开始时烛焰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接着把 物距调整为刚才的一半,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像,此时的像( ) A.是放大的 B.是缩小的 C.是等大的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答案】D 【解析】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开始时烛焰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 距(u>2f),接着把物距调整为刚才的一半,则此时的物距应大于焦距(u′>f); 若此时的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若此时的物距等于二倍焦距 时,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若此时的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的是倒 立、放大的实像; 由此可知,光屏上的像可能是放大的,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等大的,故 D 正确。 5 故选:D。 9.(2019•盐城)小明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利用会聚太阳光法测焦距时,要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太阳光经凸透镜后将会聚在焦 点。所以把白纸(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白纸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 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便为焦点,测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可得凸透镜的焦 距。可见 ABD 错、C 正确。 故选:C。 10.(2019•苏州)将一凸透镜正对太阳,可在距凸透镜 15cm 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现将该凸透镜和蜡烛、光屏安装到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可以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缩小的像 B.仅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一合适的凹透镜,可模拟近视眼的矫正 C.将蜡烛移到 30cm 刻度处,移动光屏可在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 D.将蜡烛移到 40cm 刻度处,移动光屏可在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 【答案】B 6 【解析】根据焦点和焦距的定义,当拿着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距透镜中心 15cm 处得到 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该点到透镜的距离,即焦距为 15cm。 A、从图上看出,物距 u=50.0cm﹣10.0cm=40.0cm。v=85cm﹣50cm=35cm,凸透镜 u> 2f,2f>v>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大于二倍焦距,不会得到清晰的像,故 A 错误; B、由 A 分析可知,像距较大要延迟光线会聚,应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一合适的凹透镜, 可模拟近视眼的矫正,故 B 正确; C、u=v=2f,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由图可知,将蜡烛移到 30cm 刻度处,u=50cm ﹣30cm=20cm≠2f,故移动光屏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故 C 错误; D、将蜡烛移到 40cm 刻度处,u=50cm﹣40cm=10cm,物距满足 u<f,成正立、放大的虚 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故 D 错误。 故选:B。 11.(2018•常州)蝴蝶研究专家章丽晖在茅山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虎风蝶,他 先用相机拍摄了蝴蝶休憩的照片甲,为了拍摄照片乙,应( ) A.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外伸 B.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内缩 C.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外伸 D.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内缩 【答案】A 【解析】据图能看出,甲图的像较小,即此时的像距较小,故物距较大;所以在拍摄照 片甲时,相机镜头到景物的距离大;乙图的像大,故其像距大,物距小,故在拍摄乙图 是,镜头到物体的距离变小,但是照相机到底片的距离即像距变大,即相机适当靠近蝴 蝶,镜头略向外伸,故 A 正确。 7 故选:A。 12.(2018•镇江)烛焰和光屏的中心在凸透镜主光轴上,它们的初位置如图所示,凸透镜的 焦距为 10cm。下列操作不可能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像的是( ) A.仅将蜡烛移至刻度线 M 的左侧某处 B.仅将光屏移至刻度线 P 的右侧某处 C.仅将凸透镜向左移至刻度 N 处 D.将透镜右移 3cm,且光屏移至刻度线 Q 的右侧某处 【答案】C 【解析】A、凸透镜的焦距为 10cm,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等于 15cm,像到光屏的距离也 为 15cm,像距在一倍和 2 倍焦距之间,故要想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动 蜡烛就要移到二倍焦距以外,即将蜡烛移至刻度线 M 的左侧某处,故 A 可能; B、凸透镜的焦距为 10cm,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等于 15cm,在一倍和 2 倍焦距之间,如 果只移动光屏,需要将光屏移至二倍焦距以外,故 B 可能; C、如果只将透镜移到 N 点,此时的物距等于 12cm,蜡烛处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物体成像在二倍焦距以外的位置,此时光屏到透镜间的距离只有 18cm,故不能在光屏上 成清晰的像,故 C 不可能; D、如果将凸透镜右移 3cm,此时物距为 18cm,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则物体 成像在二倍焦距以外的位置,此时光屏移到 Q 点右侧某个位置能成清晰的像,故 D 可能。 故选:C。 13.(2018•淮安)如图所示,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凸透镜焦距为 18cm。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8 A.所成的像是虚像 B.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 C.蜡烛向左移动所成的像变大 D.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答案】B 【解析】 ABD、由图可知,物距 u=50cm﹣20cm=30cm,物距 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其应 用是投影仪,故 AD 错误、B 正确; C、蜡烛向左移动,物距变大,像距变小,所成的像变小,故 C 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 14.(2020•宿迁)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根据测量的数据,绘制了像距 v 随物距 u 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当物距 u=12cm 时,物体通过凸透镜 成倒立、 缩小 的实像,生活中的 照相机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 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 【答案】缩小;照相机 【解析】由图可知,当物距越来越大时,像距始终大于 5cm,由于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 是大于焦距的,所以焦距在 5cm 左右;当物距 u=12cm 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物体通 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应用是照相机。 故答案为:缩小;照相机。 15.(2020•无锡)用焦距为 10cm 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组装并调整 实验器材时。应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 主光轴 上;找像时,要前后多移 9 动几次光屏,找出成最 清晰的 像时光屏的位置;当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置于 光具座上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呈现烛焰的倒立、 放大 的实像。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实验前先固定凸透镜,再移动蜡烛和光屏使它们靠近凸透镜,再点燃蜡烛,调 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这样像才能成在 光屏的中央; 找像时,要前后多移动几次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最清晰的像为止; 当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置于光具座上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小 于像距,光屏上会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答案为:主光轴;清晰的;放大。 16.(2020•连云港)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如表是小华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 组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次数 物距 u/cm 像距 v/cm 成像性质 1 30 15 倒立缩小实像 2 20 20 倒立等大实像 3 15 倒立放大实像 (1)此凸透镜的焦距为 10 cm。 (2)第 3 次实验中像距为 30 cm,判断依据是: 光折射时,光路可逆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1)由表中第 2 次实验的数据,物距等于像距,物像等大,可知,此时 u=2f =20cm。则 f=10cm。即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10cm。 (2)比较 1、3 实验数据可知,第 1 次实验的像距等于第 3 次实验的物距,因此第 3 次 10 实验的像距等于第 1 次实验的物距,即表格中像距数据为 30.判断的依据是:光折射时, 光路可逆。 故答案为:(1)10;(2)30;光折射时,光路可逆。 17.(2020•扬州)同学们课间在走廊上眺望远方。此时晶状体变 薄 (填“厚”或“薄”), 晶状体的 焦距 发生变化,远处的景物在视网膜上成倒立、 缩小 的实像。有些同 学看不清远处的景物,可以佩戴 凹 透镜制作的眼镜矫正视力。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同学们观看远方时,此时晶状体变薄,晶状体的焦距发生变化,晶状体把光线 会聚到视网膜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有些同学看不清远处的景物,是因为晶状体的厚度变大,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需要 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利用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把光线的会聚点移到视网膜上,呈现一 个清晰的像。 故答案为:薄;焦距;缩小;凹。 18.(2019•镇江)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应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在凸透镜的 主 光轴 上;图中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它应是倒立、 缩小 的实像,此成像特点与 照 相机 (选填“投影仪”或“照相机”)的相同;为模拟近视眼,可将凸透镜向 左 移 动少许。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实验时应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 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同一高度,应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像才能成在光屏的中央位置。 (2)由图可知,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蜡烛到凸透镜距离大于光屏到凸透镜距离, 11 即物体距大于像距,所以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 制成的。 (3)近视眼是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故将凸透镜向左移动少许,可模拟近视眼。 故答案为:主光轴;缩小;照相机;左。 19.(2019•盐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像会出现在 光屏的 上 方,为使像回到光屏中央,合理的操作是 将凸透镜向下移动 或 光屏 向上移动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蜡烛变短了,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根据过光心不 改变方向,凸透镜向下移动,或光屏向上移动,蜡烛向上移动都可以使像呈在光屏的中 央。 故答案为:上;将凸透镜向下移动;光屏向上移动。 20.(2019•泰州)如图,用铁丝围成一个内径约 4mm 的圆环,在清水中浸一下后取出,布满 圆环的水膜犹如透镜,用这个水膜透镜贴近课本上的字,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像,此像 为 虚像 (实像/虚像);透过水膜透镜看远处的楼房,楼房倒立缩小了,这种成像情 况与 照相机 (照相机/幻灯机)成像原理相同;轻轻甩去一些水(保持水膜完好), 透过水膜透镜看远处的楼房成正立缩小的像,此时水膜透镜相当于 凹透镜 (凸透镜/ 凹透镜)。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这个水膜透镜贴近课本上的字,字在这个水膜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 大的虚像; 透过水膜透镜看远处的楼房,此时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应用是照相机; 用凹透镜看远处物体能成正立缩小的像,因此透过水膜透镜看远处的楼房成正立缩小的 像,说明此时水膜透镜相当于凹透镜。 12 故答案为:虚像;照相机;凹透镜。 21.(2018•扬州)某手机拍照镜头可看作凸透镜,其拍照的原理是:当被拍摄的物体离凸透 镜距离 大于 (大于/等于/小于)2f 时,成倒立的 缩小 的实像。当手机离被拍摄 的物体很近时,物体所成实像的像距将变 大 ,从手机中看到的像变模糊,为了仍能 拍摄出清晰的像,我们可以自制手机微距镜头,即在手机镜头前加一 凸 (凸/凹)透 镜,使近距被拍摄的物体清晰成像。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照相机成像,成倒立缩小实像,物距大于二倍焦距;物距变小像距变大,为能 拍摄出清晰的像,应减小像距,物距变大,应装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可以使光线会聚, 提前会聚。 故答案为:大于;缩小;大;凸。 22.(2018•盐城)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图中凸透镜的焦距为 12.0 cm.实 验中,小明移动蜡烛,观察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缩小的像,此像是 实 (实/虚)像。继 续移动蜡烛发现,在光屏上可以成放大的像,说明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像的性质与 物距 有关。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屏上呈现出最亮的光斑,这便是凸透镜的焦点,透镜到光斑的距离为 62.0cm﹣ 50.0cm=12.0cm。则此凸透镜的焦距约是 12cm。实验中,小明移动蜡烛,观察到光屏上 呈现清晰缩小的像,此像是实像;继续移动蜡烛发现,在光屏上可以成放大的像,说明 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像的性质与物距有关。 故答案为:12.0;实;物距。 三.作图题 23.(2020•扬州)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3 如图,作出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从焦点发出的光线经 过凸透镜后会平行于主光轴,据此作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24.(2020•泰州)如图所示,完成图中光路。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经过凹透镜光心的入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延长线过凹透镜虚焦点的入射光线, 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 25.(2019•镇江)图中,F 和 O 分别为凸透镜的焦点和光心,请将两条光线的光路图补充完 整。 14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 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据此 完成光路图,如图所示: 26.(2019•徐州)如图所示,一束光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入射,请画出相应的折射光线。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焦点。由此可画出 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 27.(2019•扬州)如图,请完成光线通过凸透镜的光路图。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过二倍焦距处的入射光线的折 射光线通过凸透镜另一侧二倍焦距处,如图所示: 故答案如图: 15 28.(2019•南京)完成图中的光路。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29.(2018•常州)透镜左侧有一点光源 S 发出两条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在右侧的出射光线如 图所示,请在图中通过光路作图标出点光源 S 的位置。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过另一侧的焦点,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发 生改变,据此画出两条入射光线,两条入射光线的交点,即为点光源 S 的位置,如图所 示: 30.(2018•连云港)按照题目要求作图或作答:如图所示,请画出这束光线经过凹透镜后的 折射光线。 16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所以该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 线过焦点。连接入射光线一侧的焦点和折射点,并延长两点的连线,标出光线的方向。 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 31.(2020•盐城)小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1)将平行光 正对 凸透镜,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 甲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10.0 cm; (2)将点燃的蜡烛、光屏放在凸透镜的两侧,调节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 于凸透镜的 主光轴 上,这样做目的是使像呈现在 光屏的中央 ; (3)将蜡烛移动到图乙所示位置,需向 右 侧移动光屏,直至在光屏上找到 清晰 的 倒立、缩小的实像。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 (1)由图甲可知,将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焦距是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凸透镜的焦距为:f=60.0cm﹣50.0cm=10.0cm; 17 (2)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实验前需要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3)由图乙可知,u=50.0cm﹣20.0cm=30.0cm>2f,所以 2f>v>f,即像在光具座的 60cm 到 70cm 刻度处之间,所以应将光屏向右移动,直至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倒立、缩小 的实像。 故答案为:(1)正对;10.0;(2)主光轴;光屏的中央;(3)右;清晰。 32.(2019•南通)小华用同一个凸透镜进行如下探究。 (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调节凸透镜下方白纸的位置,直至白纸上出现一最小最亮的光 斑,实验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则该透镜的焦距为 10.0 cm.将发光小灯泡、凸透镜和 光屏如图乙放置,光屏上呈现一个圆形光斑,若将光屏向右移动,光斑大小将 不变 。 (2)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移去小灯泡,将点燃的蜡烛放置于光具座的 15cm 刻度处,将光屏向 右 移动一段合适的距离,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倒立、 放大 的实像;小华发现屏上的像时而清晰时而模糊,请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 蜡 焰在晃动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1)由图甲可知,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即为凸透镜的焦点处,焦点 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10cm,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10.0cm; 由图乙可知,发光小灯泡在凸透镜焦点位置,经凸透镜折射后形成平行光线,将光屏向 右移动,光斑大小不变; (2)将点燃的蜡烛放置于光具座的 15cm 刻度处,物距 u=30.0cm﹣15.0cm=15.0cm,满 足:2f>u>f 条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光屏应向右移动; 光屏上的像时而清晰时而模糊,说明像距在不断变化,是由物距变化引起的,原因是蜡 烛的火焰在不断晃动。 18 故答案为:(1)10.0;不变;(2)右;放大;蜡焰在晃动。 33.(2019•淮安)如图所示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 10cm。 (1)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环境应该 较暗 (选填“较亮”或“较暗”)一些。 (2)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 主光轴 上。 (3)如图所示,当蜡烛距离凸透镜 40cm 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找到一个清晰的倒 立、 缩小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日常生活中 照相机 (选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4)将图中的凸透镜换成焦距为 30cm 的凸透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在光 具座上移动光屏,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找到某一位置,使像清晰的呈现 在光屏上,理由是 像距过大,超出了光具座给提供的长度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 (1)为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实验环境应该比较暗,这样成的蜡烛的像更加清晰; (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必须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且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这样像才能成在光屏的中央。 (3)如图所示,当蜡烛距离凸透镜 40cm 时,物距大于 2f,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找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 的。 (4)将图中的凸透镜换成焦距为 30cm 的凸透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物距 处于 f 和 2f 之间,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 2f,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不能 找到某一位置,使像清晰的呈现在光屏上,理由是像距过大,超出了光具座给提供的长 度。 19 故答案为:(1)较暗;(2)主光轴;(3)缩小;照相机;(4)不能;像距过大,超出了 光具座给提供的长度。 34.(2019•无锡)小明和小红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小明将一把木质刻度尺的一端支于水平地面上, 观察尺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不断调节刻度尺,使其在地面上的影子 最短 ,这时尺 的方向就与太阳光的方向平行。小明保持尺不动,小红将光屏 A 和凸透镜 L 按照图甲所 示的方式均垂直于刻度尺摆放,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 距为 10.0 cm。 (2)将此凸透镜、点燃的蜡烛、光屏置于光具座上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呈现烛 焰的倒立、 缩小 的实像;保持图乙中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移到光具座 上 35 cm 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1)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可知,物体的影子最短时,刻度尺与光线平行; 小明保持尺不动,小红将光屏 A 和凸透镜 L 按照图甲所示的方式均垂直于刻度尺摆放, 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f=10.0cm﹣0=10.0cm; (2)由图知,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蜡烛到凸透镜距离大于光屏到凸透镜距离,即 物距大于像距,所以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 的; 由图乙知,当蜡烛在刻度尺的 20cm 处,v=15cm,u=50cm﹣20cm=30cm,根据折射中光 路可逆可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当 u=15cm 时,即凸透镜移动至 35cm 刻度线处, 20 在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故答案为:(1)最短;10.0;(2)缩小;35。 35.(2019•宿迁)实验室常用蜡烛完成乙图光学实验: (1)图甲为小孔成像示意图,该现象可以用 光的直线传播 来解释。 (2)图乙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若蜡烛 A 到玻璃板距离为 10cm,则蜡烛的 像 B 与蜡烛 A 之间的距离为 20 cm;若在像和玻璃板之间放置一个不透明的挡板,从 蜡烛 A 一侧观察玻璃板, 能 (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所成的像。 (3)图丙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处于图示位置时, 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右移动到 35cm 刻度线处,此 时可将光屏向 右 (选填“左”或“右”)移动适当距离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倒立、 放 大 的实像;若不移动光屏,可在烛焰和透镜之间放置一个适当的 凸 透镜(选填“凸” 或“凹”)也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1)图甲为小孔成像示意图,该现象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 (2)图乙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若蜡烛 A 到玻璃板距离为 10m,根据平面 镜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蜡烛 A 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也是 10cm,则蜡烛的像 B 与蜡 烛 A 之间的距离为 10cm+10cm=20cm;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是不能成在光屏上的,故用不透明的挡板在玻璃板后面挡 住蜡烛 B,在蜡烛 A 一侧观察,玻璃板后将仍能观察到蜡烛 A 的像。 (3)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20cm 时,光屏上呈现一个倒立等大的像,则 2f=20cm,所 以 f=10cm; 因焦距为 10cm,当蜡烛位于 35cm 刻度线处,物距为 50cm﹣35cm=15cm,大于一倍焦距 21 小于二倍焦距,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 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使烛焰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根据光路可逆,此时物距在一倍 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像距大于二倍焦距,故此时可将光屏向右移动适当距离能再次得 到清晰的倒立、放大实像; 不移动光屏,可在烛焰和透镜之间放置一个适当的凸透镜,提前会聚,也能在光屏上得 到一个清晰的像,故应放置一个凸透镜; 故答案为:(1)光的直线传播;(2)20;能;(3)右;放大;凸。 36.(2019•扬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使发光体F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最简便的操作是: 使发光体“F”、 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 (2)如图所示,发光体 F 在光屏上成倒立、 缩小 的清晰实像, 照相机 就是这一 原理的应用。 (3)接着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在不移动发光体 F 和凸透 镜位置的情况下,为使光屏上再次呈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远离 (靠近/远离)凸透 镜方向移动。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1)使发光体 F 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最简便的操作是:使发 光体“F”、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如图所示,物距大于像距,发光体 F 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照相机就 是这一原理的应用。 (3)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当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后,由于对光线 的发散作用,延迟了光线的会聚,像将远离凸透镜,应将光屏向远离移动; 故答案为:(1)使发光体“F”、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2)缩小;照相 22 机;(3)远离。 37.(2019•南京)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图甲中一束平行光射 向凸透镜,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未画出)。 (1)图乙中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未画出),则该像是倒立、 放大 的实 像。 (2)若在图乙中将凸透镜移到 55cm 刻度线处,则将光屏移动到 75 cm 刻度线处,可 以再次看到清晰的像。 (3)若在图乙中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近视眼镜的镜片,则将光屏向 右 (选填“左” 或“右”,下同)移动才能再次看到清晰的像。 (4)若在图乙中用塑料吸管对准 A 点沿垂直于纸面方向持续用力吹气,发现光屏上“烛 焰尖部”变模糊,则将光屏向 左 移动,“烛焰尖部”又会变清晰。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1)由图知,光斑即焦点处,所以焦距 f=60cm﹣50cm=10cm;当蜡烛、凸透镜 位于图乙中刻度对应的位置时,物距为 50cm﹣35cm=15cm,大于 1 倍焦距小于 2 倍焦距, 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在图乙中将凸透镜移到 55cm 刻度线处,物距为 u=55cm﹣35cm=20cm,u=2f,成 倒立、等大的实像。像成在二倍焦距的位置,v=75cm﹣55cm=20cm,光屏在 75cm 的位 置,所以光屏向左移动。 (3)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放在凸透镜前时,使光线发散,像呈现在光屏的后方, 像距增大,在光屏上要得到清晰的像,光屏要远离凸透镜,即要将光屏向右移动才能在 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4)在图乙中用塑料吸管对准 A 点沿垂直于纸面方向持续用力吹气,A 点气体流速大, 23 流体大的位置压强小,火焰向左移动,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将光屏向左移动,“烛焰 尖部”又会变清晰。 故答案为:(1)放大;(2)75;(3)右;(4)左。 38.(2018•常州)小明用光具座、F 光源、凸透镜、光屏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如图甲所示,将光源放在 30cm 刻度处时,移动光屏可得倒立、等大的清晰像,此 时光屏在 70 cm 刻度处,凸透镜的焦距是 10 cm; (2)把光源向左移至 20cm 刻度处时,将光屏向 左 (左/右)调节,可得 倒立 (倒 立/正立) 缩小 (缩小/放大)的清晰像; (3)把光源放在 45cm 刻度处时,移去光屏,人眼通过透镜看到的像是图乙中的 C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1)当烛焰放在 30 厘米刻度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根据凸透 镜成像规律可知,u=50cm﹣30cm=20cm=2f,所以 f=10cm,此时光屏在 50cm+20cm= 70cm 刻度处,。 (2)把光源向左移至 20cm 刻度处时,此时的物距为 50cm﹣20cm=30cm,根据凸透镜成 像规律可知,u>2f,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实像,此时 2f>v>f,即 光屏应向左移动; (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 45cm 刻度处,物距 u=50cm﹣45cm =5cm,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侧。所以应该在光屏一侧透 过透镜观察像,故 C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70;10;(2)左;倒立;缩小;(3)C。 39.(2018•苏州)学过透镜知识后,小明实验小组在光学实验室(暗室)想对学过的知识进 24 行深入研究,可用的器材有:光源 S(视为点光源)、圆形凸透镜(直径为 D)、光具座、 光屏(足够大)。经讨论他们决定先从測凸透镜的焦距开始。 (1)在光屏中央画一个与凸透镜直径相同的圆,找出圆心 O′。 (2)将光源、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节它们的高度,使光源、凸透镜光心和 圆 心 O′ 在同一水平直线上。 (3)固定凸透镜的位置,将光源从紧贴凸透镜的位置缓慢向外移动,直到光屏上的光斑 与所画圆完全重合 ,就可以从光具座上读出凸透镜的焦距,此时各器材在光具座上的 位置如图甲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20.0 cm。 (4)为了验证测出的焦距值是否准确,小明提出可以左右移动光屏,若光屏上的光斑大 小不变,则测出的焦距准确。若向右移动光屏,光斑变大,说明本次测出的凸透镜的焦 距比真实值 小 。 (5)在移动光屏的过程中,小明发现在光屏上光斑外侧还有一个暗环,他猜想可能是凸 透镜的边框造成的,于是他拆除边框直接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进行实验验证,发 现暗环仍然存在。你认为暗环是如何形成的? 透镜外侧沿直线传播的光与经透镜折射 的光在屏上形成无光区 。若光源 S 在左焦点上,光屏在右焦点处,如图乙所示,请你 25 算出此时暗环的面积等于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 (2)在实验之前,为了保证物像完整的成在光屏上,因此像要尽量的成在光屏的中间, 只有光源、凸透镜光心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才符合要求,而 O'正好在光屏的中 央,因此使光源、凸透镜光心和圆心 O'在同一水平直线上。 (3)因为圆圈和凸透镜是等大的,所以当光斑和圆圈重合时说明折射光线是平行的,这 时光源刚好在焦点上,因此应该是直到光屏上的光斑与所画圆完全重合;凸透镜的焦距 是:f=50cm﹣30cm=20cm; (4)若光屏上的光斑大小不变,说明折射光线是平行;如果测出的凸透镜的焦距比真实 值大,那么向右移动光屏,光斑会减小;如果测出的凸透镜的焦距比真实值小,那么向 右移动光屏,光斑会增大; 所以本次测出的凸透镜的焦距比真实值小; (5)透镜边缘以外的光线沿直线传播,以内的光线会发生偏转,二者之间会形成一个没 有光线的黑色区域,这就是暗环,因此暗环形成的原因是:透镜外侧沿直线传播的光与 经透镜折射的光在屏上形成无光区; 如下图所示, 图中凸透镜正好相当于大三角形的中位线, 26 那么:圆环大圆的直径就是 2D,半径是 D; 小圆的直径就是 D,半径就是 D; 那么暗环的面积为:πD2﹣π 。 故答案为:(2)圆心 O';(3)与所画圆完全重合;20.0;(4)小;(5)透镜外侧沿直线 传播的光与经透镜折射的光在屏上形成无光区; 。 40.(2018•徐州)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组装调整实验器材时,要使烛焰和 光屏 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2)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20cm,若烛焰在凸透镜前 30cm 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 侧得到一个 A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3)接下来,保持烛焰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换一个焦距小一些的凸透镜,则所成像的 大小比刚才的像 小 。 (4)如果要估测题(3)中凸透镜的焦距,可以让烛焰距离凸透镜 足够远 ,此时像 距就近似等于焦距。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1)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使凸透镜、光屏、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 度处; (2)由题意可知凸透镜焦距 f=20cm,物距 u=30cm,满足 f<u<2f,因此成倒立放大 的实像,故选 A; (3)换用一个焦距略小一些的凸透镜进行实验,物距相对增大,则物远像近像小; (4)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因此如果要估测题(3)中凸透镜的焦距,可以 27 让烛焰距离凸透镜足够远,此时像距就近似等于焦距。 故答案为: (1)光屏;(2)A;(3)小;(4)足够远。 41.(2018•无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调节光具座上依次排列的蜡烛、凸 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当物距为 20cm 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 得到一个等大、倒立的实像 (1)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10 cm。 (2)当物距为 30cm 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 缩小 、倒立的实像,在放 大镜、照相机、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照相机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1)当物距为 20cm 时,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倒立的像,所以 20cm=2f,则 f =10cm。 (2)若物距为 30cm,则大于 2f,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应用是照相机。 故答案为:(1)10;(2)缩小;照相机。 42.(2018•泰州)某兴趣小组利用图示装置来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整元件,使 LED 灯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在 凸透镜主光 轴上 。小明将各元件调整到如图位置时,小组成员在光屏上都能观察到清晰的像,这 个像一定是 缩小 的(放大/等大/缩小),此时光屏上发生了 漫 反射。 (2)当 LED 灯向左移动时,要在光屏上再次获得清晰的像,只需将光屏向 左 (左/ 右)方向适当移动,或者在凸透镜前放置一个合适的 近视 眼镜。 (3)小华在用同样的器材进行实验时,发现光屏上出现的像只有中间清晰,两侧却较模 糊,小明只对凸透镜进行了调整,就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他的调整是 C 。 A.左右适当移动凸透镜 B.上下适当移动凸透镜 C.适当扭转凸透镜 D.更换焦距合适的凸透镜 28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1)LED 灯通电后后,调节 LED 灯、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位于同一高度 凸透镜主光轴上,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央位置;此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小组成员在光屏上都能观察到清晰的像,此时光屏上发生了漫反射; (2)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说明凸透镜成实像,当 LED 灯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 物距增大,像距减小,需将光屏向左靠近凸透镜; 因为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当 LED 灯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物距增大,像距减 小,在凸透镜前放置一个合适的凹透镜(近视眼镜)将光线发散,再经过凸透镜折射, 成清晰的像; (3)发现光屏上出现的像只有中间清晰,两侧较模糊,说明中间部分的物距此时正好在 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两侧部分的物距大于或小于中间部分的物距,故适当扭转凸透镜, 使凸透镜与光屏平行,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故选 C。 故答案为:(1)凸透镜主光轴上;缩小;漫;(2)左;近视;(3)C。 43.(2018•南京)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 10cm,蜡烛、透镜和 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 (1)图中光屏上呈一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 等大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 小”)的实像 (2)图中固定蜡烛位置不变,将透镜移到 60cm 刻度线处,要在光屏上再次看到清晰的 像,应将光屏向 右 (选填“左”或“右”)移动 (3)图中固定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 45cm 刻度线处,移动光屏 不能 (选填“能” 或“不能”,下同)承接到像,把光屏放在蜡烛的左侧,移动光屏 不能 承接到像。 29 (4)图中将一个眼镜片放在透镜和烛焰之间,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左移动, 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该眼镜片是 远视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的镜 片。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1)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等于像距,都等于 20cm,所以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u=2f,则焦距 f=10cm; (2)将透镜移到 60cm 刻度线处,此时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即光屏 距离凸透镜的距离在 10cm﹣20cm 之间,故应将光屏向右移动; (3)图中固定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 45cm 刻度线处,此时的物距为 5cm,小于焦距,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呈在光屏上; (4)图中将一个眼镜片放在透镜和烛焰之间,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左移动, 说明像距变小,即凸透镜的会聚能力变强,故放置的是凸透镜;凸透镜能矫正远视眼。 故答案为:(1)等大;(2)右;(3)不能;不能;(4)远视。 五.解答题 44.(2020•淮安)画出图乙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焦点,由此可以确定 该条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45.(2020•南京)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30 (1)调整实验器材高度时,蜡烛 需要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 (2)他用同一凸透镜做了两次实验,如图甲、乙所示,光屏上均有清晰的像(未画出), 其中成缩小像的是图 甲 。 (3)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C (填字母)。 A.5cm B.8cm C.10cm D.15cm (4)在图乙中将一镜片放在烛焰和透镜之间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左移动, 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则所加镜片可以矫正图 丁 (选填“丙”或“丁”)的视 力缺陷。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1)进行凸透镜成像实验时,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像才能 呈在光屏的中央位置,所以需要点燃蜡烛后再调节实验器材高度。 (2)凸透镜成实像时,甲图,物距大于像距,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乙图,物距 小于像距,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甲图,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当 u>2f,2f>v>f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u=50cm﹣20cm=30cm,30cm>2f, v=65cm﹣50cm=15cm,2f>15cm>f, 31 解得,15cm>f>7.5cm ① 乙图,2f>u>f,v>2f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u=50cm﹣32cm=18cm,2f>18cm>f, v=73cm﹣50cm=23cm,23cm>2f, 解得,11.5cm>f>9cm ② 由①②得,11.5cm>f>9cm, 所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10cm,故选 C。 (4)丙图,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是近视眼,需要凹透镜矫正。 丁图,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是远视眼,需要凸透镜矫正。 在图乙中将一镜片放在烛焰和透镜之间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左移动,光 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说明所放的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是矫正远视眼的凸透镜, 故选丁图。 故答案为:(1)需要;(2)甲;(3)C;(4)丁。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