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复习课件+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复习课件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复习课件+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复习课件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 1---7 课复习课件 1.独立运动与领袖 (1)南美的“解放者”: (2)解放了哥伦比亚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 3 )先后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战争: ( 4 )印度民族大起义中涌现出的女英雄: 玻利瓦尔 玻利瓦尔 圣马丁 圣马丁 章西女王 历史人物 2 .政府首脑 (1)正式采用“沙皇”的称号,强化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2)18世纪初推行改革使俄国成为欧洲军事强国: (3)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实行改革: (4)美国内战期间的总统是: (5)1868年被倒幕派拥立亲政的天皇: 伊凡四世 亚历山大二世 林肯 彼得一世 睦仁天皇 3 、发明家 (1)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2)发明了白炽灯泡、电影机和放映机等: (3)在纽约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火力发电站: (4)1876年,制造出一台煤气内燃机: (5)1883年,研制成汽油内燃机: 法拉第 爱迪生 奥托 爱迪生 戴姆勒 狄塞尔 福特 诺贝尔 本 茨 海厄特 (6)发明了柴油内燃机: (7)19世纪80年代,制造出汽车: (8)1913年,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 (9)发明了现代炸药,研制成无烟炸药: ( 10 )1869年,发明了赛璐珞的制造技术: ( 11 ) 1884 年,发明人造纤维: 夏尔多内 4.科学家 (1)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2)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作者: (3)《物种起源》的作者: ( 4 )提出 进化论的观点: 牛顿 牛顿 达尔文 达尔文 5 .文学家、艺术家 (1)《人间喜剧》系列小说的作者: (2)“俄国革命的镜子”: (3)德国天才作曲家, 代表作 《英雄交响曲》: (4)《夜间的咖啡馆》《向日葵》的作者: 巴尔扎克 列夫·托尔斯泰 贝多芬 梵高 历史事件 (1)对拉美独立运动产生影响的资产阶级革命: (2)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觉醒: (3)大大增强俄国实力,使俄国成为欧洲军事强国: (4)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的改革: (5)推动了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改革: 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 印度民族大起义 彼得一世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 1861 年改革 (6)废除了农奴制度的改革: (7)美国南方奴隶制挑起内战的借口: (8)美国内战爆发的标志: (9)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1861 年改革 1860 年林肯 当选为总统 1861 年南方军队挑起内战 美国内战 ( 10 )维护了美国的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 ( 11 ) 推翻幕府统治的运动: ( 12 )使日本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的改革: ( 13 )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改革: 美国内战 倒幕运动 明治 维新 明治维新 14 、 19世纪 60 年代有利于 美、俄、日三国资本主义发展 的事件 俄国: 1861 年改革 美国:南北战争或内战 日本:明治维新 填写国家 (1)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斗争对象: (2)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斗争对象: (3)19世纪60年代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两国: (4)经过内战,废除了奴隶制度: (5)通过改革强大起来,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葡萄牙、西班牙 英国 俄国 日本 美国 日本 填写科技成果 (1)爱迪生: (2)奥托: (3)戴姆勒: (4)狄塞尔: (5)本茨: 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 煤气内燃机 汽油内燃机 柴油内燃机 汽车 ( 6 )福特: ( 7 )诺贝尔: ( 8 )海厄特: ( 9 )夏尔多内: 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 发明了现代炸药、研制成无烟炸药 发明了赛璐珞的制造技术 发明了人造纤维 填写科技成果 文化名人及成就 (1)牛顿: (2)达尔文: (3)巴尔扎克: (4)列夫 · 托尔斯泰: (5)贝多芬: ( 6 )梵高: 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三大成就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 《人间喜剧》《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英雄交响曲》 《夜间的咖啡馆》《向日葵》 第二次工业革命 开始时间 特 点 重大成就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内燃机的发明 现代化学工业的产生 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 政治: 军事: 经济: 文教: 生活习俗: 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加强沙皇专制权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 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推行文化教育; 提倡西方的礼节服饰与生活方式。 导 火 线 爆发 标志 战争转机 战争结局 内战性质 影 响 美国内战 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 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战争 1862年《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865年 南方投降,北方胜利。 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 废除了奴隶制度,清除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 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条件。 政治方面: 军事方面: 经济方面: 社会生活: 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 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提倡忠君、服从、不怕死的“武士道”精神。 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的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导言: 二战后,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战后初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而社会主义的苏联是这一时期唯一能与之抗衡的国家,美苏两国之间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冷战对峙局面。 二战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调整统治政策,逐步实现经济复苏,并出现了新的变化。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很大成就,也遇到了不少挫折,改革遭到失败。与此同时,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溃。 第五单元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第 16 课 冷战 二 . 冷战的原因: 1. 二战后, 美国 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称霸的欲望十分强烈。美国还认定社会主义国家都具有侵略性。 2. 二战后, 苏联 的西部边界大大地向西推移,还在东欧国家建立起与苏联类似的社会制度。苏联认为美国是苏联潜在的防御对象。 3. 美苏 国家战略的对立 和 社会制度 的巨大差异,使双方的对抗、冲突不断加剧。 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 40 多年间,以 美、苏 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 既非战争又非和平 的 对峙与竞争 状态。 一 . 冷战的含义: 四 . 冷战的表现: 1. 政治上: 1947 年 3 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开始的标志) 影响: 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 正式破裂 ,美苏之间 冷战开始 。 2. 经济上: 推行马歇尔计划 ( 1 )目的: 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 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称霸世界 )。 ( 2 )实质: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也是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又一重要步骤。 3. 德国的分裂 1949 年先后成立了“ 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 。 影响: 使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4 、军事上: 北约与华约的成立 ( 1 ) 北约组织 成立:1949年 ,美、英、法等12个国家在 华盛顿 成立了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 “北约” ,总部设在比利时的 布鲁塞尔 。 四 . 冷战的表现: ( 2 )华约的建立: 1955 年, 苏联同东欧 7个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了 “华沙条约组织” ,简称 “华约” 。华约实际上处在 苏联 的控制之下。 五 . 冷战的结果: 美苏双方互相敌对,进而发展为两大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 两极格局形成 冷战局面形成后, 美苏对抗: 20世纪60年代,发生了 古巴导弹危机 和 美国侵略越南 的战争; 70年代, 苏联入侵阿富汗 ; 80年代, 美国制订“星球大战计划” 。双方的军备竞赛不断升级。 C 1. 美国总统奥巴马 2014 年 4 月的亚洲四国之行,避开中国,再次高调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说到底就是新形势下围堵、遏制中国发展的霸权主义战略。在 60 多年前,美国针对苏联实行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该政策是 ( ) A. 杜鲁门主义 B. 马歇尔计划 C. 冷战政策 D. 绥靖政策 A 2. 二战后,美苏两国逐渐从盟友转变为敌手,美国首先发出对苏遏制与对抗的冷战信号。“冷战”正式展开的重要标志是 ( ) A.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 北约组织建立 D. 华约组织建立 D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主导的世界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 ) A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B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 .“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D 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采取了一项重要的措施,即帮助了处于困境中的欧洲,又刺激了本国经济的发展。这项措施是 ( ) A .罗斯福新政的推行 B .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C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 .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A 5.1947 年 3 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这表明 ( ) A. 美国欲推行霸权主义 B. 美国要无私地援助欧洲 C. 美国要改善与苏联的关系 D. 美国努力维护世界和平 第 17 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自主学习 1 、二战后, 西欧国家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的原因 有: 凭借原有的工业基础和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 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一)欧洲战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 、二战后, 西欧国家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的表现 有: 20世纪 50 年代初,各国的工业生产已经基本恢复到甚至超过了战前水平; 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 持续繁荣 。 1. 西欧走向联合的原因 西欧国家国土面积小,主权国家多;这就使得西欧国家市场狭小,关税壁垒和货币障碍多,这些因素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 (二)欧洲的联合 “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雨果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 …… 欧洲的 联合 是绝对必要的。 ——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 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 经济共同体 ,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 ——— 一位当代西方史学家 ① 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②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促进经济的发展 ( 1 )1967年,成立欧共体 ① 组成: 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 欧洲经济共同体 ,简称 “欧共体” 。 ② 作用: 欧共体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 2 )1993年, 欧洲联盟成立 ① 基础: 大部分西欧国家在 欧共体 的基础上组成。 ② 作用: 欧盟大大加快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2. 西欧走向联合的表现: 欧盟旗帜 欧盟的统一货币 —— 欧元 1993 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组成了 欧洲联盟, 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 欧盟总部布鲁塞尔 想一想:欧洲的联合有什么作用? ①加强了经济合作; ②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③提高了西欧各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④ 大大加快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1. 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原因有哪些? 2. 美国发展的表现: ①二战后,美国 ________, 成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经济发展 _________ 。 ③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以 _______ 和 _________ 为特征的 _____________. 经济繁荣 自主学习 ①积极拓展世界市场, ②应用最新科技成果, ③革新生产技术。 速度放缓 信息化 全球化 (一) . 美国的发展 “新经济” 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二) . 日本的崛起 1. 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原因有哪些? ①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颁布了“和平宪法”。 ②美国扶持日本,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获得了大量军需订单。 ③ 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 大力引进先进技术。 2. 二战后日本崛起的表现有: ① 经济上: 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 ② 政治上: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谋求成为政治大国的欲望日益膨胀。 二战后,西欧国家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有哪些?你觉得哪些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1. 共同点: ① 都得到美国在经济上的援助或扶植; ② 都大力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③ 都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2. 借鉴: ①要善于抓住机遇,注意加强国际间经济交流与合作 ②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大胆创新; ③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争战略 。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1. 开始: 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颁布了 _____________ ,实行老年保险和 ________ , 向无依无靠者提供救济 。 2. 建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_____________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1948年,英国宣布建成___________ 。 3. 发展: 随着 __________ 的推行,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服务、 ______ 、住房、失业保险和教育等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 4. 完善: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日渐完善。 《社会保障法》 失业保险 资本主义国家 “福利国家” 福利政策 养老 5. 社会保障制度的评价 ①积极: 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可以缓和阶级矛盾,创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的社会环境。 ③局限性: 社会保障制度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C 1. “西欧国家感到,美苏两国对西欧都有野心,要提高自身的安全系数,提高西欧国家的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于是西欧国家在 20 世纪 60 年代建立了( ) A .三国同盟 B .轴心国 C .欧洲共同体 D .欧洲联盟 C 2. 各成员国公民有统一的护照,统一的货币,体验到了做真正欧洲人的感觉。这得益于成立了( ) A .欧洲共同体 B .七十七国集团 C .欧洲联盟 D .世界贸易组织 A 3.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以后的近二十年间,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的是( ) A .日本 B .联邦德国 C .意大利 D .俄罗斯 A 4.20 世纪 50﹣70 年代,日本经济保持着 9.6% 的高增长率。这除了日本自身的努力外,还得益于哪一国家的扶持( ) A .美国 B .苏联 C .中国 D .法国 C 5. 美国某总统就职时说:“让我们决心把我们的政府变成如富兰克林 • 罗斯福说的一个‘大胆、持久试验’的地方。”“大胆、持久试验”推动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它最主要的特点是( ) A .重干预、低失业 B .重知识、高速度 C .信息化、全球化 D .市场化、多元化 第 18 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克里姆林宫上空的苏联国旗被降下 1 、成立 “ 经互会 ” ① 1949 年,苏联同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利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建立了 ________________ ,简称 “经互会”。 ② 苏联通过经互会帮助东 欧国家克服了战后经济困难,但也利用经互会将各成员国的经济纳人 _____________ 的轨道。 2 、中苏关系: ① 1949 年,中苏建交; ② 1950 年,中苏缔结了 _____________ 条约,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经济互助委员会 友好同盟互助 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苏联计划经济 1 、背景: 2 、主要内容 / 措施: 3 、结果: 4 、评价 / 影响: ( 1 )经济 ( 2 )政治 ③ 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 ① 发动垦荒运动 ④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批判对斯大林个人崇拜 ② 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 (一)赫鲁晓夫改革 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执政。 失败 有一定成效,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经济政治体制。 (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 1964年勃列日涅夫开始执政。 在经济上推行“新政策”,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 改革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国民经济呈现出畸形发展状态。 失败 1 、背景: 2 、主要内容 措施: 3 、结果: 4 、评价 影响: 三、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一)戈尔巴乔夫改革 1 、背景: 2 、主要内容 措施: ( 1 )经济改革: ( 2 )政治改革: 3 、结果: 4 、评价 影响: 1985 年戈尔巴乔夫上台, 开始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 但总体效果仍然不佳。 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取消苏 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 元化”, 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迅速失控。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趋势也随之加剧。 失败 1. 原因: 2. 表现: (一)东欧剧变 ① 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政治、经济上 都出现严重问题。改革成效不大,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② 西方国家加紧推行 “和平演变” 战略。 ③ 受 戈尔巴乔夫改革 的影响,东欧各国开始实行 政治多元化 。 ① 东欧各国 社会制度 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东欧剧变的实质) ② 在政治上,实行 议会民主制 和 多党制 ; ③ 经济上,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 市场经济 。 1. 原因: ( 1 )根本原因: ( 2 )直接原因: ( 3 )外部原因: 2. 表现: 3. 实质: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二)苏联解体 戈尔巴乔夫改革 ① 1991年8月19日发动政变, 试图挽救苏联失败。 戈尔巴乔夫 辞职,俄罗斯领导人 叶利钦 控制了全局,苏联的分裂进一步加快。 (八一九事件) ② 1991年 底,苏联解体。 戈尔巴乔夫 勃列日涅夫 赫鲁晓夫 “ 乱 ” “ 僵 ” “ 垮 ”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 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 戈尔巴乔夫改革 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史 理论 空想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实践 一国实践: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多国实践: 欧亚社会主义国家建立 挫折: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发展: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巨大 第一次伟大尝试: 巴黎公社 1 . 经济建设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2 .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3 .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4. 加强执政党的建设, 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 说一说: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 启示 ? 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认识: 1.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 社会主义发展的严重挫折,是斯大林模式的失败,而非社会主义的失败。 2. 反映了社会主义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其中必然充满着艰巨、复杂和曲折。 C 1. 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最先提出改革的苏共领导人是( ) A .列宁 B .普京 C .赫鲁晓夫 D .戈尔巴乔夫 D 2.2003 年俄罗斯科学院某院士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耶稣,悲壮地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 ) A .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 B .苏联政局动荡 C .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 D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B 3. “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面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一位苏联杂志主编这样讽刺戈尔巴乔夫。他摆弄的这个国家的最终结局是( ) A .经济日益强大 B .国家走向解体 C .社会政局安定 D .各种矛盾缓和 C 4. “这些事情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更多的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 …… 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材料中的“这些事情”指的是( ) A .冷战开始 B .苏联解体 C .东欧剧变 D .经济危机 第 19 课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二战后,亚非新独立的国家都面临巩固独立、发展经济的共同问题。 一、万隆会议 自主学习 1. 背景: 2. 召开: _______ 年4月 (时间) ,在印度尼西亚的 _____ (地点) , _____________ 国家 (与会国家) 的代表举行了 _________________ (特点) ,也就是万隆会议。 3. 会议内容: 4. 万隆精神: 5. 影响: 1955 万隆 亚洲、非洲 通过了 和平相处 、 友好合作 的十项原则 ① 提高了 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 ② 鼓舞了 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③ 发展中国家 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了国际舞台。 第一次亚非会议 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精神 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 1 ) . 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 ) . 中国代表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逐渐推行开来。 6. 中国参加万隆会议的贡献或影响: 二、“非洲年” —— 非洲民族解放运动 1. 开始: 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首先在 ______ 展开。 ① 1951 年底, _________ 宣布独立。 ② 1952 年,在 _________ 的领导下, _____ 爆发革命,推翻了 ____ 扶持的封建王朝。 1953 年,成立了 ____ 共和国 。 ③ 1962 年, ____________ 人民推翻了 ______ 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 2. 高潮: ______ 年 ,非洲有 ___ 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被称为 ___________ 。 3. 结束: _____ 年, __________ 独立, 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 _________ 的枷锁。 纳赛尔 北非 利比亚 纳赛尔 埃及 埃及 阿尔及利亚 法国 英国 1960 17 “非洲年” 纳米比亚 1990 殖民主义 三、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 古巴独立: 1959 年, 古巴 人民在 __________ 等人的领导下,推翻 美国 扶植的独裁政权,建立革命政府,走上 __________ 发展道路。 2. 巴拿马收回运河: _______ 年底,巴拿马收回了 ______ 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卡斯特罗 社会主义 1999 巴拿马 合作探究 亚非拉许多国家和地区至今仍然贫穷落后,历史根源在哪里?你认为要改变它们的命运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历史根源: 长期的殖民侵略和掠夺。 措施: 努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 改变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 加强同亚非拉国家的团结与合作等。 学习本课,你有什么感悟? 国家独立、统一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政治前提,要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统一、主权完整。 D 1 .二战后,亚非拉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和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高涨。帝国主义在非洲 500 多年殖民体系最终崩溃的标志是( ) A .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 B .埃及宣布独立 C .古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D .纳米比亚独立 B 2. 他出生于古巴奥尔金省比兰镇,是古巴共和国、古巴共产党和古巴革命武装力量的主要缔造者,被誉为“古巴国父”,以下哪项是他所做的伟大贡献( ) A .领导印度实现独立 B .推翻美国傀儡政权 C .使埃及实现独立 D .领导了匈牙利改革 D 3. 伯纳德 • 戴迪的诗“非洲,擦干你的眼泪 …… 从狂风暴雨中走出。”非洲完成“从狂风暴雨中走出”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埃及独立 B .“非洲独立年” C .利比亚独立 D .纳米比亚独立 D 4. 二战后,亚非拉地区掀起了实现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浪潮。下列历史事件能够佐证上述观点的有( ) ①萨拉热窝事件 ②埃及独立 ③纳米比亚独立 ④“非洲独立年” ⑤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⑤ C .①②③⑤ D .②③④⑤ B 5.2018 年 5 月 26 日,西非国家布基纳法索 26 日正式与中国恢复外交关系。布基纳法索原来是法国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非洲独立浪潮影响下赢得了国家独立,是“非洲独立年”获得独立的 17 个国家之一。据此判断布基纳法索独立于( ) A . 1956 年 B . 1960 年 C . 1990 年 D . 1994 年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