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料】部编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 第1课时 教学课件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精品资料】部编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 第1课时 教学课件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 第1课时 课外古诗词诵读 学习目标01 走进作品02 内容展示03 主旨点睛04 诗词赏析05 跟踪监测06 拓展阅读07 1.掌握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 2.诵读并默写诗歌《月夜忆舍弟》《长沙过贾谊宅》,理解诗 词内容,理解主题思想。 3.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目标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 “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 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 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 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 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 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 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作者简介 走近作品 这首诗是公元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 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 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 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寻觅背景 走近作品 月夜忆舍弟 唐代: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内容展示 舍弟:谦称自己的弟弟。 戍鼓:戍楼上的更鼓。戍,驻防。 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边秋: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地,边塞的秋天 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长:一直,老是。 达:到。 况乃:何况是。 未休兵:战争还没有结束。 诗词注释 内容展示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行,秋夜的边塞传来了孤雁哀鸣。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白话译文 内容展示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老是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还没有停止。 白话译文 内容展示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未休兵”则“断 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 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 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真 是感慨万端。稍一触动,千头万绪便一齐从笔底流出,所以把常见的 怀乡思亲的题材写得如此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主旨点睛 首联: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诗一起即突兀不平。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 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路断行人,写出所 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沉重单调的更鼓和 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 更加冷落沉寂。“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 为之阻隔。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诗词赏析 颔联: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颔联点题。 “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 盈,令人顿生寒意。“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 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明明是普 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作者自 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质疑。 诗词赏析 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这是因为它极 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这两句在炼句上 也很见功力,它要说的不过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只是将词 序这么一换,语气便分外矫健有力。所以王得臣说:“子美善于用事及 常语,多离析或倒句,则语健而体峻,意亦深稳。” 读者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杜甫化平凡为神奇的本领。 诗词赏析 颈联: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诗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十分自然。月光常会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 乡之念。诗人今遭逢离乱,又在这清冷的月夜,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 头。在他的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语气也分外沉痛。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 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折肠,感人至深。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 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诗词赏析 尾联: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尾联紧承五、六两句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亲人们四处流散,平 时寄书老是不能送到,更何况战乱频繁还没有停止,生死茫茫当更难逆 料。含蓄蕴藉,一结无限深情。读了这首诗,我们便不难明白杜甫为什 么能够写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那样凝炼警策的 诗句来。深刻的生活体验是艺术创作最深厚的源泉。 诗词赏析 刘长卿(709—789),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 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 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 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 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 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作者简介 走近作品 此诗的内容,与作者的迁谪生涯有关。刘长卿“刚而犯上,两 遭迁谪”。诗当作于诗人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诗人只 身来到长沙贾谊的故居。类似的遭遇,使刘长卿伤今怀古,感 慨万千,而吟咏出这首律诗。 寻觅背景 走近作品 长沙过贾谊宅 唐代: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内容展示 贾谊:西汉文帝时政治家、文学家。后被贬为长沙王太傅,长沙有其 故址。 谪宦:贬官。栖迟:淹留。像鸟儿那样的敛翅歇息,飞不起来。 楚客:流落在楚地的客居,指贾谊。长沙旧属楚地,故有此称。一作 “楚国”。 独:一作“渐”。 汉文:指汉文帝。 摇落处:一作“正摇落”。 诗词注释 内容展示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贾谊被贬在此地居住三年,可悲遭遇千万代令人伤情。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我在秋草中寻觅人迹不在,寒林里空见夕阳缓缓斜倾。 白话译文 内容展示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汉文帝重才恩德尚且淡薄,湘江水无意凭吊有谁知情?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寂寞冷落深山里落叶纷纷,可怜你不知因何天涯飘零? 白话译文 内容展示 这首怀古诗表面上咏的是古人古事,实际上还是着眼于今人今事, 字里行间处处有诗人的自我在,但这些又写得不那么露,而是很 讲究含蓄蕴藉的,诗人善于把自己的身世际遇、悲愁感兴,巧妙 地结合到诗歌的形象中去,于曲折处微露讽世之意,给人以警醒 的感觉。 主旨点睛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三年谪宦”,只落得“万古”留悲,上下句意钩连相生,呼应紧凑,给 人以抑郁沉重的悲凉之感。“此”字,点出了“贾谊宅”。“栖迟”,像 鸟儿那样的敛翅歇息,飞不起来,这种生活本就是惊惶不安的,用以暗喻 贾谊的侘傺失意,是恰切的。“楚客”,流落在楚地的客居,标举贾谊的 身份。一个“悲”字,直贯篇末,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不仅切合 贾谊的一生,也暗寓了刘长卿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 诗词赏析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颔联是围绕题中的“过”字展开描写的。“秋草”,“寒林”,“人 去”,“日斜”,渲染出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色,而在这样的氛围 中,诗人还要去“独寻”,一种景仰向慕、寂寞兴叹的心情,油然而 生。寒林日斜,不仅是眼前所见,也是贾谊当时的实际处境,也正是 李唐王朝危殆形势的写照。 诗词赏析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颈联从贾谊的见疏,隐隐联系到自己。出句要注意一个“有道”,一个 “犹”字。号称“有道”的汉文帝,对贾谊尚且这样薄恩,那么,当时 昏聩无能的唐代宗,对刘长卿当然更谈不上什么恩遇了;刘长卿的一贬 再贬,沉沦坎坷,也就是必然的了。这就是所谓“言外之意”。 诗词赏析 诗人将暗讽的笔触曲折地指向当今皇上,手法是相当高妙的。接着,笔 锋一转,写出了这一联的对句“湘水无情吊岂知”。这也是颇得含蓄之 妙的。湘水无情,流去了多少年光。楚国的屈原哪能知道上百年后,贾 谊会来到湘水之滨吊念自己;西汉的贾谊更想不到近千年后的刘长卿又 会迎着萧瑟的秋风来凭吊自己的遗址。后来者的心曲,恨不起古人于地 下来倾听,当世更没有人能理解。诗人由衷地在寻求知音,那种抑郁无 诉、徒呼负负的心境,刻画得十分动情,十分真切。 诗词赏析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读此尾联的出句,好像刘长卿就站在读者面前。他在宅前徘徊,暮色更 浓了,江山更趋寂静。一阵秋风掠过,黄叶纷纷飘落,在枯草上乱舞。 这幅荒村日暮图,正是刘长卿活动的典型环境。它象征着当时国家的衰 败局势,与第四句的“日斜时”映衬照应,加重了诗篇的时代气息和感 情色彩。“君”,既指代贾谊,也指代刘长卿自己;“怜君”,不仅是 怜人,更是怜己。 诗词赏析 “何事到天涯”,可见二人原本不应放逐到天涯。这里的弦外音是: 我和您都是无罪的呵,为什么要受到这样严厉的惩罚!这是对强加在 他们身上的不合理现实的强烈控诉。读着这故为设问的结尾,仿佛看 到了诗人抑制不住的泪水,听到了诗人一声声伤心哀惋的叹喟。 诗词赏析 1.读诗《月夜忆舍弟》月亮明明普天之下是一样的,但诗人为何 偏偏说“月是故乡明”? 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诗人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 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置疑。这种以幻作真的写法并不使人 觉得于情理不合,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 的浓浓思念。 跟踪检测 2.《长沙过贾谊宅》颌联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试作简析。 颔联通过对“人去后”、“日斜时”的“秋草”、“寒林”等景物的描 写,渲染了长沙贾谊故宅的萧条、冷落、寂寥的氛围,烘托了作者孤独、 寂寞的心境,为下文抒发感慨做铺垫。 跟踪检测 春望 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积累拓展 新年作 唐代: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积累拓展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