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0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中考历史材料问答题复习+团结合作_共对危机+中考复习试卷
部编版中考历史材料 问答题复习+团结合作_共对危机+中考复习试卷 中考历史材料问答题复习附参考答案 1、材料一:陛下„„诸位王公„„决意派遣我前往印度„„命令我不像往常那样,采取陆道东行, 而要西行,直到今日,我们还不能确知以前是否有人这样做过。 ————《哥伦 布第一次航行日记》 材料二:我在 1492 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卡斯提尔,觐见王上, 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第二次出行,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宰赐福, 我在那绵延 600 哩长的小西班牙岛上得告成功;我征服了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 贡。 ————《哥伦布遗嘱》 (1) 材料一中哥伦布为什么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呢? 答:因为他坚信地球是圆的 (2) 请你指出材料二中哥伦布关于地理位置叙述的一处错误,并加于指正。 答:印度大陆是错的。应该是美洲大陆 (3) 从材料二中能否找出反映哥伦布航海活动的目的之所在?请指出来。 答: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征服了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 (4) 印第安人的友好接待,得到了怎样的回报? 答:被迫纳贡,土地被掠夺,遭受驱赶乃至杀戮(言之有理即可) 2、材料一:1.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力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 权力。„„8.国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二:康熙皇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 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1)材料一的内容应该出自哪部文献? 答:《权利法案》 (2)材料一表明谁掌握国家的权力?材料二表明谁掌握国家的权力? 答:材料一:议会;材料二:君主 (3)两则材料反映的几乎是同一时期中英两国的情况,比较这一时期中英两国政治制度有 什么不同? 答:英国是君主立宪制,英国的政治制度有议会和宪法来约束君主的权力;中国是封建君主 专制制度,君主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 3、小明在阅读鲁迅的文章《故乡》时遇到这样一句话:“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那鄙夷的神 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 小明想:“为什么„ 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就要遭到嗤笑呢? (1)你在学习了美国独立战争这段历史后,能给小明解决这个问题吗? 答:因为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就任美国的 第一任总统,开创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先河,在美国人民心目中有崇高地位。 4、材料一: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人权宣言》 材料二:立法权委托给由人民自由选出的„国民议会,行政权委托给国王,司法权委托给人 民按时选出的审判官行使之。 ————《1791 年宪法》 (1)材料一、二体现的政治观点源于什么时期的哪种思想? 答:启蒙时代的启蒙思想。 5、材料一:(拿破仑征俄失败后)人民对于他的穷兵黩武,感到憎厌。在国外,欧洲各国人 民呻吟在武力压迫的桎梏之下,全世界都感到不满。 ————米涅:《法国革命史》 材料二:拿破仑的霸权完全是以武力为基础的。当战争把他所有的军队在西班牙、俄国(1812 年)、德国(1813 年)先后吞噬之后„„拿破仑的帝国崩溃了。————瑟诺博斯:《法国史》 (1)请你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归纳拿破仑失败的原因。 答:国内人民厌倦战争;国外各族人民反抗;长期对外战争致使国力空虚 (2)结合教材内容简要评价一下拿破仑对外战争。 答:战争初期,保卫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具有民族解放战争 的性质。战争后期,具有侵略、争霸的性质,战争给欧洲各国人民包括法国人民带来了深重 的灾难。 (3)有人说他的一生几乎都是在马背上度过的,列举你所知道的与他有关的著名战役。 答:莱比锡战役、滑铁卢战役等等 (4)除了那些战争,他还为法国做了哪些事情? 答: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民法典》《商法典》和《刑法典》。 (5)阅读下列材料:“我有时是狐狸,有时是狮子,进行统治的秘密在于要知道什么时候应 当是前者,什么时候应当是后者。” ————拿破仑 你觉得拿破仑是“狐狸”是典型事例是什么?他是“狮子”的典型事例是什么? 答:“狐狸”:通过雾月政变夺取政权;“狮子”:他的对外战争 6、法国革命被认为是一场真正意义的政治大革命,在这场革命中产生了著名的《人权宣言》, 涌现了许多政治家和风云人物,对法国乃至整个欧洲和世界的历史发展都产生了重大的影 响。阅读图片资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图 A(九上课本 P27 页上幅) 图 B(九上课本 P29 页下幅) (1) 请你介绍图片 A 所反映的内容。 答:1789 年 7 月 14 日,巴黎人民举行起义,攻占了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从此开始。 (2)《人权宣言》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宣扬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 (2) 图片 B 被处死的国王是谁? 答:路易十六 (3) 法国大革命的重要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参见九上课本 P29 页) 7、材料一: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 己的发展过程中要同传统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市场总是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 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共产党宣言》 (1)《共产党宣言》发表于何时?你认为《共产党宣言》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答:1848 年 2 月;作用: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成为世界无产阶 级锐利的思想武器。 (2)材料一中所提出的“传统的所有制关系”指的是什么?应当如何与之决裂? 答:资本主义私有制;通过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3)材料二中这段提到的“蒸汽和机器”引起的革命发生在什么时间?首先在哪个国家开 始? 答:18 世纪中后期;英国 8、观察以下两幅图并回答相关问题: 图 A:明治天皇像 图 B:甲午中日战争时日本联合舰队旗舰“松岛号” (1)日本明治维新在经济和军事方面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参见九一课本 P86 页) (2)试阐释两幅图之间的关系。 答:日本明治维新后,国力日益强盛,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发动了旨在 吞并朝鲜和侵 略中国的战争。 (3)甲午战争爆发于哪一年?结果怎样?结合以上两幅图谈谈你的感想。 答:1894 年;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的惨败告终。“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应当坚持改革开放, 增强国力,才能在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4)联合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产物,它是在哪一次国际会议中决定成立的?日本 要求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反映了日本近年来在外交上力图谋求什么地位? 答:雅尔塔会议。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5)日本法西斯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标志是什么?举例揭露日军侵华暴行。 答: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731 部队“死亡工厂”、华北事变、九一八事 变等等。 (4) 日本要求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遭到亚洲许多国家人民的反对。根据所接 触的材料,谈谈日本政府应持有怎样的态度。 答:A、正视历史;B、以史为鉴,反省战争中犯下的罪行;C、信守和平承诺; D、做一个 负责任的大国;E、与周边地区、国家友好相处 9、材料一:(两幅图略:九上课本P86 页) 图 A:岩仓使团离开日本赴欧洲考察图 B:海军军官向学生介绍战船的知识 材料二:从明治四年到明治六年,岩仓使节团以考察各国的文物制度为使命,巡访了欧美诸 国,参观调查了“„„火车„„诸工作场”和制铁所„„大久归国后即就任了内务卿,积极推进殖 产兴业政策,使节团在西欧产业各部门调查研究的成果开始在日本生根开花。 ————《日 本近代史》 材料三:(明治维新)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纺织工业的模范; 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外 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 1875 到 1876 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 1890 年的 3000 人左右。 ————《资本的年代》 (1) 幕府统治时期,日本实行的是怎样的对外政策? 答:闭关锁国政策 (2) 试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归纳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 答: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殖产兴业,发展近代工业;聘请外国专家,派 人出国考察学习等等 (3)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治维新给日本带来的重要影响。 答:(参见九上课本 P86—87页) 材料四:日本在历史上是一个擅长学习的国家,它发展历程中的两次飞跃都和虚心学习分不 开。 (4) 请问材料中指出的“两次飞跃”分别指的是什么? 答:分别是指“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 (5) 前一次“飞跃”主要模仿的是我国哪个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举例说明该时期的 中国在制度上有哪些创新? 答:隋唐时期。创新有: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等 (6) 第二次“飞跃”的性质是怎样的?请列举这次改革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方面的 措施各一项。 答: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鼓励发展近代工商 业,改变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等。(参见课本,其它也可) 10、材料一:1863 年元月 1 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内,或一州的 指明地区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 材料二:“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 我不期望联 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的确期望它停止分裂。它或者变成一种东西, 或者全部变成另一种东西。 ————林肯 材料三: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将会奋起,实现其立国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不 言而喻:人人生而平等”。„„„„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小儿女将生活在一个不是以皮肤的 颜色,而是以品格的优劣作为评叛标准的国家里。 ————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 梦想》(1963 年) (1)材料一出自哪一文件?该文件是在哪场战争期间颁布的?颁布这一文件的直接目的是 什么? 答:《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目的:为了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黑人 参加到北方军队来,瓦解并战胜南方奴隶主的反叛。 (2)材料二中“房子”指什么?“一半奴役一半自由”分别是指什么? 答:“房子”指:美国。“一半奴役一半自由”分别指南方使用奴隶劳动的种植园经济和北方 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 (3)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说说林肯对美国历史的贡献。 答:(参见九上课本 P81页) (4)材料三反映了美国社会 20 世纪 60 年代存在的什么社会问题? 答:存在种族歧视问题 (5)试就材料三反映的问题谈谈你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 材料四:他出身贫寒,但靠自己的奋斗成为美国总统。他是为白人资本家而战斗的斗士,他 解放了黑人奴隶,他被美人民认为是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6)这位美国总统是谁?答:林肯 (7)“他是为白人资本家而战斗的斗士”指的是什么? 答:当时南北经济制度矛盾尖锐,奴隶制度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内战中,林肯政府废除了黑人奴隶制,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扫除了障碍。 11、美国是世界强国,回顾美国的发展历史回答下列问题:(九上课本) 图 A:(课本 P21 页下幅) 图 B:(课本 P23 页上幅) 图 C:(课本 P79 页) (1)请根据画面中的情景给图 A 写上名称。他们签署的这个文件对美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 响? 答:签署《独立宣言》。作用:宣告了北美 13 个殖民地脱离英国成为独立的国家,鼓舞了北 美殖民地人民的反英斗争。 (2)哪一幅肖像是华盛顿总统?他为美国人民做出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答:B。贡献: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国家和民族独立,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 (3)你知道林肯总统在美国南北战争中颁布了哪些重要的法令?北方取得南北战争的胜利 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答:《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意义:(参见课本P81 页)如: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国家和民族的统一得到维护。 12、材料一:工业革命的主角--蒸汽机,是经验和科学相结合的产物。科学对工业革命的发 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材料二:1870 年以后,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 个组成部分。 (1)两则材料反映的共同问题是什么? 答:科学对工业革命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2)两次工业革命都出现了新能源,促进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把人类带入了 两个新时代。这两个新时代分别是什么? 答:分别是“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 (3)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历史上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这 些事件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答: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等。这些事件反映出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在 世界范围内得以迅速扩展。 13、阅读下列材料: 第一条:缔约国相互承允彼此和平友好,并不得参加目的在于反对它们之中任何一国的同盟 或协定。„„ 第二条: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法国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它两缔约国必 须以它们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以援助。如果德国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法国侵略, 意大利也担负同样的义务。 (1) 这是哪几个国家的盟约?这个集团称为什么? 答:德国、意大利和奥匈帝国。被称为“三国同盟”或“同盟国” (2) 这一同盟的核心国家是哪一国?与之对抗的另一个集团是什么? 答:德国。另一集团是:“三国协约”或“协约国” (3) 这一同盟的性质是什么?引起了怎样的后果? 答:具有争霸性质的帝国主义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和争斗, 造成了国际关系极度紧张,危机频发,最终导致了一战的爆发。 14、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 A:(九下课本 P18 页)华尔街股市危机 图 B:漫画:听到股市崩溃时 (1) 图 A、图 B 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它发生于哪一年? 答: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时间是 1929 年 (2) 这一事件首先从哪国开始?从图片分析,它又是从哪一领域开始的? 答:美国。从金融业开始的。 (3) 这一事件的显著特点是什么? 答:持续时间特别长;涉及范围特别广;破坏性特别大 (4)该国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在该国的应对措施中,你最推崇的是哪项措施?为什么? 答:“罗斯福新政”。(参见课本 P20 页小字部分)我最推崇的是罗斯福新政中的„„,因为„„ 材料二:他就任总统后,一位朋友对他说,如果成功,他将成美国最伟大的总统,名留千古; 如果失败,他就是美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总统。他回答:“如果我失败,我就是美国的末代总 统了。” (5)他是谁?他是在哪一历史背景下说的这番话? 答:富兰克林·罗斯福。背景:经济危机严重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1933 年他就任 后,立即以“新政”救治经济危机。 (6)结合历史知识,你觉得他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答:他成功了。“新政”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 经济生活的先河,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 里程碑。“新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美国暂时度过了危机。 15、材料一: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 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 材料二:这个伟大的国家将坚持下去,并将获得打捞生和繁荣。因此,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 己的坚定信念,即我们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罗斯福总统就职演说(1933 年) (1)材料一中苏联社会主义的建立得益于哪次革命?新经济政策起到了什么作用?“苏联 的模式”指什么? 答:十月革命。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苏联的模式”是指斯大林模式 (2)材料二中提到的国家当时遇到了什么情况?它是怎样“坚持下去”并获得“新生和繁 荣”的? 答:A: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B:罗斯福实行了“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 导) (3)有人说“罗斯福挽救了资本主义”,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罗斯福实行“新政”,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罗斯福采用国 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经济危机的损失;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和发 展;“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罗斯福新政并不能挽救资 本主义,它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的根源,只是使美国暂时度过了危机。 16、材料一: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 国的工业生产分别下降情况如下表: 美国 英国 德国 法国 日本 46.2% 28.4% 40.6% 16.5 8.4% 材料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 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的应用。 ————罗斯福 材料三:我们要求得到领土和土地(殖民地)来养活我们人民和迁移我国过剩人口„„德意志 „„有权统治全世界„„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夺取土地。 (1)根据材料一回答,在经济危机中受损失最大的是哪两个国家?这次危机的特点是什 么?答:美国和德国。特点:持续时间特别长;涉及范围特别广;破坏性特别大 (2)为挽救危机,美国和德国各采取了什么措施? 答:美国实行了罗斯福新政;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 (3)罗斯福说“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这一目标能否实现?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实行的,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 度,因此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 (4)德国是如何实施“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这一设想的? 答: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侵略欧洲一系列国家。 17、材料一:第二条:缔约国应加强其自由制度„„ 第五条:各缔约国同意对欧洲或北 美之一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因此,缔约国同意如此武装攻 击发生„„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的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 ————《北大西洋公约》 材料二:第四条: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 每一缔约国应„„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 国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 ————《华沙条约》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是哪年签订的条约内容? 答:分别是 1949 年和 1955 年 (2)材料一中的“自由制度”是指什么?假设的“武装攻击”来自何方? 答:“自由制度”是指资本主义制度。来自:苏联 (3)分别写出 6 个北约和华约建立时的成员国。 答:(略:参见九下课本P60页) (4)北约组织总部所在地是?华约组织总部所在地是? 布鲁塞尔; 莫斯科。 (5)你知道这两个组织的相同点及形成这种相同点的根源吗?试着写一写。 答:北约是帝国主义军事政治集团,目的是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华约是以苏联为首的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军事政治集团,目的是反对北约的进攻。 (6)比较两个材料的相同点及标志。 答:相同点:以军事结盟相互对抗,重点在欧洲。标志着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的正式形成。 (7)试着写一写,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和演变对世界格局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答:(见泉州质检) 材料三:1946 年 2 月,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 回一份长过 8000 字的电报,提出一整套“遏制”苏联的理论和政策:总结起来说,我们面 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如何对付这个力量的问题无疑是我国外交所需面临的最巨大的任务。„ „这个问题是我们有能力解决的,并且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 (8)这段材料体现出的主要外交政策是什么? 答:“冷战”政策 (9)美国是怎样推行这种政策的? 答:政治上:提出杜鲁门主义;经济上:通过马歇尔计划,大力援助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军 事上:建立北约。 18、材料一:收割队和征粮队征集的一切粮食,应按下列基础进行分配:首先,自然应分配 必须数量的粮食,以满足当地居民最贫苦阶层对粮食的需求。„„这批粮食的分配,应由省粮 食委员会根据粮食人民委员部的指令执行。 ————《关于收割队和征粮队的法令》(1918 年 8 月 4 日) 材料二: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自己全权处 理,可以用来发送和巩固自己的经济,也可以用来提高个人的消费,用来交换工业品、手工 业品和农产品。允许在地方经济流通范围实行交换。 ————《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 集制的决议》(1921 年 3 月) (1)材料一、二反映的分别是苏俄实行的什么政策? 答:分别是苏俄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材料三:十月革命震撼了 世界。十月革命后,你知道列宁和斯大林是如何领导苏俄和苏俄人民战胜重重困难,进行社 会主义建设的吗?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2)在列宁领导下,苏俄在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上进行了哪些探索? 答:实现了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 (3)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与列宁的探索有何不同? 答:确立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经济建设路线。 (4)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斯大林时期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 答:使苏联由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工业强国。1937 年,苏联工业总 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5)我国是在什么背景下,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结果怎样? 答: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从 1953 年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后全面展开的。它的主要内容是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 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 本建立起来。 (6)苏联和中国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采取了不同的经济政策,从中你得到了哪些训示? 答:各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可以根据各国具体国情不同,走适合自己的道路。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至恭亲王等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第一要务„„不过 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能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 材 料二:19 世纪 70 年代,洋务派又提出“求富”口号,创办一些民用工业,以满足建设军事 工业需要的大量费用。 材料三: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了 1300 万两(白 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进口洋布减少了十五万匹。 (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答:剿发捻,勤远略 (2)从材料三看,洋务运动有什么积极作用? 答:对外国的经济势力扩张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3)从材料一、二、三看,洋务运动从事哪些主要活动?你怎样看待洋务派的“求富“之 路? 答: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但它客观上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过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 路。 20、材料一:某中学高三学生小杨,是个电子计算机爱好者。2006 年春节期间,他 通过互联网,向远在德国的表哥拜年,并在互联网上订购了 2006 年德国世界杯足球赛的门 票,打算在高考结束后去德国现场看球。 材料二:目前,美国的很多商场里都销售中国青 岛生产的海尔电器,美国大型民用飞机的一些重要配件,是在中国的飞机制造厂生产的,欧 洲市场上的很多服装、鞋子都产自中国。 (1)材料一中,为小杨提供便利的设备和技术,是哪次科技革命的重大成果? 答:第三次科技革命。 (2)材料二所描述的现象,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答:经济全球化(或世界经济一体化) (3)材料一中的重大发明同材料二描述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有什么直接关系? 答:现代信息技术密切了世界的联系,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便利条件;科学技术推动了经 济全球化进程。 21、图 A(九上课本P74页上幅) (1)图 A 人物是谁?这场改革的性质如何? 答:亚历山大二世 (2)图 A 人物说:“请你们相信,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都做到了。”这句 话反映了什么问题? 答:改革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地主阶级的利益,是政府与地主勾结对农民进行的大肆掠夺。 (3)对于俄国农奴制改革,你有何认识? 答:(参见指南 P54 页的“影响”) 22、回答下列与辛亥革命相关的问题:(八上课本P42 页“武昌起义后形势图”) (1)中华民国成立的地点是 南京 (2)图中的“◣”标志说明了什么? (3)答:武昌起义得到各省的迅速响应。(或:武昌起义胜利后,仅一个多月时间,全国就 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形成了席卷全国的革命浪潮。) (3)课堂上,老师分发了下面相关的学习辅导材料: 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上的讲话(人民日报 2001 年 10 月) 杜仲平的《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人民日报 2001 年 10 月 9 日) 人民日报社论《发扬辛亥革命精神,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人民日报 2001 年 10 月 10 日) 金冲及《辛亥革命:二十世纪中国第一次巨变》(人民日报 2001 年 10 月 9 日) 请回答:你认为辛亥革命最值得我们纪念的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参见指南P25 页“意义”)„„所以最值得纪念。 23、材料一:清乾隆帝致英王乔治三世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 贷物以通有无。” 材料二:1793 年,英王乔治三世派使团来华,谒见乾隆皇帝,双方互赠 礼物。英国送的礼物有太阳系天体运行仪、航海望远镜、战船模型等;中国回赠的是丝绸、 宣纸、各种工艺品等。、 (1)从材料一乾隆的信中,你能看出清朝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答: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2)清朝奉行的外交政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如何? 答:(参见课本或指南P15 页)„„最终导致落后挨打。 (3)从材料二两份礼单的比较中,你可以看出中英两国发展有哪些差距? 答:英国的礼物反映出英国在天文学、造船与航海技术、光学、武器制造等方面都有很大 发展,在工业化道路上已走得颇远。中国的礼物则表明,中国还停留在传统农业、手工业阶 段。从两份礼单中可看出中英两国发展的巨大差距,说明当时中国已远远落后于世界。 24、某中学拟在今年 5 月 4 日举行“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纪念五四运动演讲会。 (1)如果你作为演讲者,你将收集哪些相关资料? 答:(提示:可从背景、时间、地点、口号、运动中心、运动主力、运动的性质、运动的意 义等方面入手。至少说出三个要点) (2)假如请你作总结演讲,在演讲最后你将如何结合实际总结“五四精神”? 答:五四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是崇尚科学、民主,反对封建、迷信的精神。或五四精神是 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或当代的五四精神是要传承爱国、报国的精神,学 习科学技术,在学习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等等 2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是西方大国中唯一一个不仅没有衰弱,反而更为强大的国家。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指出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写出两个要点即可) 答:(参见指南P68 页) (2)以图 A、图 B 为例,说说美国经济全球化对你生活的影响。 答:美国微软公司开发生产的电脑设备、软件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办公和学习工具。 美国好莱坞的奥斯卡金像奖,好莱坞电影大片深受大家喜爱等等。 (3)美国近现代发展经济的经验,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何启发? 答:要发展教育,培养人才;要发展高新科技,加强科学研究与应用;要引进技术和资金等 等。 26、中国古代曾长期领先于世界,以唐朝为最,唐朝前期出现了治世、盛世的局面①,经济 发展,对外交往活跃②,国内民族融合,文化辉煌③。 (1)“用事实说话”,请你分别用一个史实证明材料中序号代表的观点。 ①唐太宗统治时期,被誉为“贞观之治”;唐玄宗统治时期,史称“开元盛世”等 ②遣唐使、 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 ③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嫁到吐蕃、西北各部首领称唐太宗为“天 可汗”等等 27、材料一:中日友好源远流长。在两千多年交往中,中华民族和日本民族相互学习,相互 借鉴,促进了各自的发展和进步„„众所周知,中日两国人民长达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曾被近 代 50 多年那一段惨痛不幸的历史所阻断。 材料二:今天中日关系取得了巨大的发展。2006 年双边贸易额由邦交正常化时的 11 亿美元,增加到 2073 亿美元,两国友好城市多达 233 对,人员往来超过 480 万人次,中日友好发展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材料三: 2007 年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的标志和标语。其标志是中国、日本的英文打头字母“C”和“J” 组成的心形标识,标语为“心的期待,新的未来”。 请回答问题: (1)列举日本发动哪些侵华战争酿成“近代 50 多年那一段惨痛不幸的历史: 答: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参与八国联军侵华、发动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侵华战争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日关系的发展情况并分析主要原因。 答:发展情况:今天中日关系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主要原因:中日两国人民共同的愿望和努 力;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 (3)试举一例说明古代中日文化密切交流的史实。 答: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先进文化。(或日本多次派遣唐使、留学生学习隋唐先进文化) (4)结合三则材料,请你以“心的期待,新的未来”为主题,为中日学生友好交流提一个 活动建议。 答:组织团队参观学习互访、开展各种联谊活动等等 28、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历史分为几个时期?这种分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答:两个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 29、“改革是强国之路”,回答以下问题: (1)“治世不一道,变国不法古”是谁说的?并谈谈他的改革所产生的最积极的作用。 答:商鞅;秦国通过变法,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的国家,为最终的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 (2)“作为少数民族的首领,他在 5 世纪末进行改革,促进了‘胡汉融合’,顺应北方民族 融合的历史潮流。”请问他是谁? 答:北魏孝文帝 (3)图一(日本手工工场图)、图二(日本教育场景图)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对 日本产生了哪些影响?同一时期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情?结果如何? 答:明治维新。使日本迅速崛起,改革落后的封建制度,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同时, 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唯一能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并最终跻身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 中国:洋务运动(或维新变法);结果:失败。 (4)20 世纪 20 年代的苏俄、30 年代的美国、70 年代末期以后的中国都抓住历史机遇,分 别进行“改革调整”,并取得显著的成效。结合有关史实,谈谈苏俄、美、中的“改革调整” 各指什么? 答: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中国邓小平的改革开放 (5)历史上的这些改革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答:改革能促进社会发展,国家富强,应坚持改革开放;重视教育、科教兴国;改革必须从 本国国情出发;民族团结、民族间相互学习可以促进社会进步,等等 30、回答下列有关台湾的问题: (1)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三国时台湾叫什么?中央政权管辖台湾地区最早的行政机 构是哪一个?历史上曾长期占领台湾的国家有哪两个? 答:夷洲。澎湖巡检司(元朝)。荷兰、日本 (2)“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其依据是邓小平首创的一国两制的基本国策。 (3)简要说说大陆和台湾关系的总趋势。 答:发展两岸关系,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统一是大势所趋,是民心所向 31、1933 年 3 月 4 日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 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结 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材料反映当时的美国遇到了什么情况? 答: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 (2)罗斯福上台后,针对“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采取了什么措施? 答:调整工业,制定了《全国工业复兴法》 (3)你认为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 答: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 (4)新政产生了什么积极效果? 答::罗斯福实行“新政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使美国的经济逐渐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 到改善。 32、材料一:中国某历史学家指出:“本世纪(指 20 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 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 会主义国家。” 材料二:《春天的故事》歌词节选: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个老 人在中国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市„„ 请回答: (1)罗斯福实行新政的背景是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中心措施是对工 业的调整 (2)新政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答:加强宏观调控;兴修大型工程,扩大就业等等 (3)邓小平“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核心政策是改革开放 (4)这位老人“在中国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个“圈”是指在深圳、珠海等地搞经济特区 试点。 (5)请你以“1979 年以来中国的变化”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 ①写出你确定的课题名称。 答:如:改革开放的中国;巨龙的腾飞等 ②研究你确定的这一课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得相关资料? 答:调查或走访;上网查找资料等 ③对于这一课题的研究,你可以提出哪些观点? 答:言之有理即可。如:衣、食、住、行等,说明人民生活显著提高;国家兴修大型工程, 说明生产力迅速发展;港澳回归,说明国家综合实力显著提高。 33、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 我中华„„ 请回答: (1)“五十六族”中的藏族在唐朝时的称谓是什么?请用一具体史实说明它与唐之间的友 好往来。 答:吐蕃。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唐蕃会盟等 (2)“五十六族”中的哪个民族形成于元朝? (3)答:回族 (3)“五十六族”中的维吾尔族主要生活在我国新疆地区。清朝时,中央政权加强了对这 一地区的管辖,请试举两例。 答: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屯田开荒等等 (4)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了怎样的民族制度? 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请用一句话揭示这首歌的主题。 答:言之成理即可。如:各民族平等;中华民族大团结、兴盛;中华文明是各族人民共同创 造的 34、材料一:今年 4 月,温家宝总理乘专机飞抵日本,开始了被称为“融冰之旅“的访问。 温总理指出:从所周知,中日两国人民长达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曾被近代 50 多年那一段惨 痛不幸的历史所阻断„„ ————摘自温总理日本国会演说 材料二:二战后, 日本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推行教育先行战略。20 世纪 50—70 年代,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材料三:2007 年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 的标志和标语:其标志是中国、日本的英文打头字母“C”和“J”组成的心形标识,标语为 “心的期待,新的未来”。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请分别举一例史实说明材料一中温总理对中日关系的高度概括。 答:友好: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先进文化。(或遣唐使来华学习;1972 年中日建交)。侵 略:发动甲午中日战争(或参与八国联军侵华;发动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侵华战争) (2)结合材料二和战后日本成为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你认为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应向日 本学习或借鉴什么? 答: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制定适当经济政策,引进科学技术成就 (3)综合以上材料,请你以“心的期待,新的未来”为主题,为中日学生友好交流提一个 活动建议。 答:组织中日学生参观互访、交流学习、开展各种联谊活动,如:开展中日学生的书法交流、 体育比赛等 中考复习:团结合作 共对危机附参考答案 — — 共同应对面临的危机 热点一:2015 年 8 月 7 日,中国长江中上游地区和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地方领导人 第四次座谈会在成都举行,副省长花建慧代表安徽省政府参会并发言。花建慧在发言时指出, 近年来,安徽充分依托中俄“两河流域”战略合作机制,坚持高位推进、项目带动、多方联 动,与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经贸人文交流合作扎实推进,成效显现。 热点二:2015 年 8 月 17 日—9 月 8 日,由合肥市委宣传部、合肥市文广新局主办,合肥市 图书馆承办,安徽省航空科普协会协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胜 胜利 70 周年”大型展览正式开展。据了解,本次展览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铭记 历史、缅怀先烈”,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图片展和《安徽人民抗日战争》图片展组成, 告诫观众回望历史,以史为鉴,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第二部分是“珍爱和平、开创未 来”,由中国现代尖端武器模型展和中国航空母舰编队模型展组成,昭示军威国威,振奋民 族精神,激发观众爱国精神。 考点 1 近现代国家之间的合作 1.三国协约和三国同盟 背景 (1)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掀起了瓜分殖民地 和势力范围的狂潮。 (2)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根本原 因)。 (3)为了能在竞争中战胜对手,列强之间一直在进行秘密的接触或谈判,试图结成联盟。 组成 (1)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 (2)三国协约:英国、法国和俄国。 性质 两大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 影响 两大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展开了疯狂的扩军备战,国际关系极度紧张,危机频发,最终 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启示 从人类进步的角度来说,人们应该学会通过非军事手段解决国际事务中的争端,学会采取非 暴力的方式达到正义的目的。 2.轴心国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轴 心 形成 二战爆发前,德、意、日法西斯在对内实行恐怖统治的同时,还对外积极进行侵略 国 集 团 扩张,他们相互勾结,在反共的幌子下,形成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影响 战争阴云日益逼近各国人民,最终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性质 侵略性军事政治集团 国 际 反 法 西 斯 联盟 建立 背景 (1)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给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法西斯已 成为全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法西斯主义和反法西斯主义的矛盾成为当时世界 最主要的矛盾。 (2)法西斯国家不断扩大侵略,对英美等国的利益构成巨大威胁。苏德战争爆发后, 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美英立即宣布支持苏联,把消灭希特勒德国作为首要 任务。 (3)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促使遭受法西斯侵略的各国逐渐走向联合。 建立 1942 年 1 月 1 日,美、中、苏、英等 26 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意义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极大地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力 量,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具体 合作 (1)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1943 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场根本转 折的开始,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2)诺曼底登陆:1944 年 6 月 6 日,美英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 第二战场。 (3)雅尔塔会议:为了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解决战后的重大问题,进 一步协调了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行动,加速战胜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步 伐。 (4)攻克柏林:1945 年 4 月,柏林战役,苏军对柏林开始最后攻坚战。 (5)敦促日本投降:1945 年,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枚原子弹;苏联对 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 破裂 1947 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破裂,也标志着 冷战开始。 3.北约和华约 形成 北约 成立 1949 年 5 月,以美国为首的 12 个西方国家代表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 公约》,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 目的 对抗苏联,称霸世界。 实质 美国在欧洲组建的军事政治集团,是西方集体防御体系。 华约 成立 1955 年 5 月,苏联和东欧七国在波兰首都华沙缔结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通称《华沙条约》),成立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 实质 以苏联为首的军事政治联盟。 影响 (1)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 成,从而使美苏间的“冷战”带有明显的军事对抗色彩。 (2)1991 年,华约正式解体,两极对峙局面瓦解,“冷战”结束。 4.欧洲联盟 欧 洲 共 同 体 联合 原因 二战后,欧洲国家为了发展经济,在美苏两集中维护自己的安全和利益, 并在世界事务中发挥重大的作用,走向联合。 过程 (1)1951 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政府 签署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 (2)1952 年,成立国际性的煤钢垄断组织——“欧洲煤钢共同体”,塑造了 未来欧洲共同体的雏形。 (3)1958 年,六国组建“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4)1967 年,以上三个组织合并组成“欧洲共同体”。 (5)20 世纪七八十年代,英国、丹麦、爱尔兰、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六 国相继加入。 性质 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作用 促进了各成员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各成员国的国际地位。 欧洲联盟 时间 1993 年 前身 欧洲共同体 表现 欧盟各国将逐步使用单一货币──欧元(1999 年启用);欧盟成员国内部 人员、资本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成员国公民有统一的欧洲护照,不同国 家的人可以在任何一个成员国工作、学习或居住。另外,还力求在安全和 国家外交等方面步调一致。 性质 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组织 地位 欧盟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作用 (1)政治上:欧盟力 求在外交和国家安全方面步调一致,“用一个声音讲 话”。 (2)经济上:欧盟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3)国际上:提高了欧洲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使之成为世界多极化、多极化 格局中的一个中心。 5.重要国际(地区)组织 联合国 1945 年 10 月,《联合国宪 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成 立。 世界性、综合性 的政府间国际组 织 初期为美国所操纵。后来成为第三世界 国家伸张正义的舞台。 亚太经合 组织 1989 年 11 月,澳大利亚等 6 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 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 首届部长级会议,标志着 亚太经济合作会议的成立 国际经济组织, 亚太地区开展联 合的纽带 加强了亚洲及环太平洋地区的经济文化 交流 世界贸易 组织 1995 年 1 月 1 日,世界贸 易组织成立,总部设在瑞 士日内瓦莱蒙湖畔 全球性的经济组 织,被称为“经 济联合国”。 促进世界范围的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 化通过关税与贸易协定使全世界的关税 水平大幅度下降,极大地促进了世界范 围的贸易自由化。 考点 2 中国近代国共两党之间的合作 国 共 两 党 合 作 近 代 影 响 国 共 关 系 的 因 素 (1)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就有结束对抗走向合 作的可能。 (2)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是国共关系矛盾、斗争直到分裂的根本原因。 (3)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与国际环境的影响。进步的国际政治势力和有利的国际环境 能够促成两党之间的合作;反之,反动的国际政治势力的插手,又会加速两党关系的 破裂。 第 一 次 合 作 背景 (1)孙中山在总结辛亥革命以来的失败教训时,深感依靠军阀从事革命活动 不行。(2)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启发他开始同中国共产党人和苏联接触,并 要求获得帮助和支持。(3)孙中山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时间 1924—1927 年 标志 1924 年 1 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标志着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形成 成果 (1)创建了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政治和军事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 伐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2)开展了北伐战争,消灭了吴佩孚和孙传芳两大军阀,基本结束北洋军阀的 统治 破裂 1927 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蒋介石成立南京国民政府,第一次国共合作全 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 第 二 次 合 作 初 步 形成 西 安 事 变 背景 (1)1935 年 12 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确 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2)在全国抗日浪潮的感召和中国共产党的争取下,国民党将 领张学良、杨虎城出于爱国之情,接受了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的主张。 (3)日本侵略者加进了对中国的侵略步伐,中日民族矛盾已经 上升为主要矛盾。 爆发 1936 年 12 月 12 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临潼华清池实行 “兵谏”,扣押蒋介石 结果 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提出和平解决的主张,并派周恩 来等到西安谈判。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意义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它标志着国共两 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正 式 形成 背 景 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全面侵华战争开始 标 志 1937 年 9 月,国民政府公布了中国提交的国共两党合作宣言,标志着国 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表 现 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中国工农红军和南方八省游 击队改编为了八路军和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 意 义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下,全民族抗战开始,中华民族取得抗日战 争的伟大胜利。 破 裂 1946 年 6 月,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国共第二次 合作宣告破裂 启示 (1)两党关系决定了中国政局,合作与分裂都对中国革命进程产生重大影响,合则两 利,分则两伤,这是我们从中得到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2)国共双方的矛盾斗争有其必然性,但只要从民族和国家利益出发,就能实现合作, 推动中国革命发展和祖国统一。 (3)合作局面出现,主要是由于中共倡导和推动的结果,分裂内战局面则是由于国民 党坚持一党专、独裁内战方针和国际反动势力干涉中国内政造成的。 (4)国共关系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今天海峡两岸关系,合作两利,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 的必然趋势。 本专题在中考中的具体表现在: (1)近现代国家之间的合作。这一内容命题者会以选择题、列举题、材料解析题等题型考查 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形式、影响等。 (2)近代国共之间的合作。本内容主要涉及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和第二次合作,题型以选择 题和材料题为主,主要考查两次合作的背景、目的、经过以及影响等。 (1)图示法。通过图示,形象再现近现代欧洲国家之间关系的变化。例如二战后,西欧国家 的联合 欧洲联合的过程示意图 (2)比较法。在复习国共两党的两次合作时,可以采用比较法,从两次合作的背景、主要形 式、影响等方面认识到二者的不同之处。 (3)联系法。在复习中国的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时,应该联系国际上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 立,了解到二者的共同之处,从而认识合作应对危机的重要性。 一、单项选择题 1.19 世纪末德国外长说:“我们不愿阻挠任何人,但我们也不容许任何人妨碍我们的道 路。”为壮大自己力量抵抗阻碍者,德国寻求同盟者。以下与当时德国结盟的国家是( ) ①奥匈帝国 ②法国 ③俄国 ④意大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015·东营)下列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理解准确的是( ) A.帝国主义国家间妥协退让的结果 B.帝国主义国家间争霸世界的结果 C.帝国主义国家间合作共赢的结果 D.帝国主义国家间利益分享的结果 3.《联合国家宣言》称:“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 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文中的“三国同盟”是指( ) A.英法俄 B.德奥意 C.德意日 D.美英苏 4.下图是 1942 年的一幅战争宣传海报,题名《绞死希特勒》。图中三只手代表着当时对德 作战的主要三个国家,对此海报发行的理解错误的是( ) A.欧洲战场是消灭德国法西斯主战场 B.苏美英已经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C.苏美英团结战斗欧洲战场即将胜利 D.海报意在鼓舞反法西斯国家的信心 5.下列图片,反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联合斗争的是( ) 油画《五四运动》 ,报道西安事变的报纸 A B 从慕尼黑返回的张伯伦 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C D 6.有这样一幅战地照片:“一名战士正悬站在建筑物柱顶盘的檐口,将一面旗帜插在建筑 物的最高处”。这幅照片成为胜利的象征,标志着纳粹时代的结束。据此,你认为这幅照片 可能描述的是( ) A.莫斯科保卫战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诺曼底登陆战 D.攻克柏林战役 7.(2015·泉州)漫画是一种形象表达历史的方式。下图所示的“太阳”喻指( ) “西边的太阳升起来了” A.欧洲共同体 B.欧洲联盟 C.联合国 D.亚太经合组织 8.(2015·淄博)下列图片反映了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 1947 年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北约的成立 《华沙条约》签 字仪式 A.美国的霸权主义 B.两极格局的形成 C.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D.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9.黄埔军校的校门上有“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的对联,在发生了一个 事件之后,有人将对联中的“请”和“勿”进行了调换,你认为这一事件应是( ) A.誓师北伐 B.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 C.北伐军攻克武昌 D.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10.廖承志认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 促进国共合作抗日局 面出现的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七七事变 D.南京大屠杀 二、材料解析题 11.阅读前面的【热点搜索】,回答问题。 (1)热点一反映了中俄两国现阶段的紧密合作。列举历史上,两国紧密合作的实例 2 例。 (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标志是什么?你认为两国人民赢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共同原 因有哪些? (3)结合热点二,你认为合肥市开展这次纪念展览有何现实意义? 12.(2015·盐城)近年来,中国周边形势日益严峻,军事评论家张召忠在《美国 构建亚洲 “小北约”遏制中国》一文中就这样指出,在战略关注向亚太地区倾斜的情况下,美国通过 在中国周边编织和强化同盟体系,已基本形成对中国的战略封堵,使中国国家安全面临严峻 的潜在挑战和威胁。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决定以此为话题对历史上的国家结盟进行回顾反思, 请你参与探讨相关问题。 主题一 结盟对抗 ,图一 , 图二 (1)图一中对峙的双方是什么性质的集团?它们的对抗最终引发了哪次战争? (2)在图二两种力量交锋的这场战争中,成为转折点的战役是什么? 主题二 合作与发展 , 图三 图四 图五 (3)哪次会议决定成立图三中的国际组织?图四中组织的成立对当今世界格局产生了什么重 大影响?图五中组织的宗旨是什么? 主题三 风险与机遇 “中国崛起而带来的挑战,是美国在 21 世纪前期面临的最重大的挑战之一”“中国已经拥 有战略核武器库,尽管不很多,但足以打到美国本土”“(2015 年后)强大的中国将根据自 己的利益来调整地区力量结构,并不惜冒险与邻国及本地区以外的强国发生冲突。” ——摘自美国国防部《东亚 ——太平 洋地区安全战略报告》 (4)你是否同意材料中提出的中国崛起会对美国产生威胁的观点?试结合本试题引言与上述 材料谈谈你的理由。 热点专题(八) 团结合作 共对危机 1.D 2.B 3.B 4.C 5.D 6.D 7.B 8.B 9.D 10.B 11.(1)1942 年,中苏签订《联 合国家宣言》,加入国际反法西斯联盟;苏联对日宣战等。(2)1945 年 9 月 2 日,日本签署 无条件投降书。共同原因: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人民是战争 胜利的决定性力量。(3)现实意义:有利于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有 利于维护正义与和平;有利于敦促日本切实正视和反省军国主义侵略历史;以诚实态度和实 际行动取信于亚洲受害国人民和国际社会;为维护亚洲的和平乃至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12.(1)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第一次世界大战。 (2)斯大林格勒战役。(3)雅尔塔会议。 有 利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通过市场开放、非歧视性和公平贸易等原则,推动世界贸易的 自由化,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4)观点:不同意。理由: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中 国的崛起不会对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构成威胁,反而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封堵对中 国构成了威胁;美国提出中国威胁论,其实质是为了维护自身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利益。 中考复习试卷附参考答案 学校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 案 1、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现的情节是 A、种植水稻 B、饲养猪狗等家畜 C、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D、使用磨制农具石斧 2、下列关于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名称和建立者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夏朝、禹 B、夏朝、启 C、商朝、汤 D、商朝、武王 3、新学期开始,八(2)班新任历史老师这样向同学们做自我介绍:“我的姓是 战国七雄中最东边的国家的名称,我的字是战国七雄中最北面的国家的名称。” 请你判断这位老师的名字 A、秦楚 B、齐秦 C、楚韩 D、齐燕 4、商鞅变法中对农业生产起促进作用的措施是 A、编制户口 B、奖励生产 C、奖励军功 D、推行县制 5、下列主张中,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这一思想的是( ) A、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 B、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C、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D、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6、罗贯中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开篇写道:"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 分。"下列哪个朝代的更替能映证"分久必合"的?( ) A、商汤灭夏 B、秦王扫六合 C、刘邦建汉 D、三国鼎立 7、由于有了陈胜吴广的揭竿而起,才引发出燎原大火,最终得以吞噬秦王朝。 他们揭竿而起的根本原因是 A、 前往渔阳戍边的农民因雨误期 B 、陈胜、吴广杀死了押送他们的军官 C、 戍边农民的极力鼓动 D、 秦朝的暴政 8、你如果是汉武帝统治时期的一位丞相,可能会遇到下列哪些事件的发生? ①焚书坑儒 ②书同文,车同轨 ③颁布“推恩令” ④张骞出使西域 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 9、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对匈奴采取攻势,导致这一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汉武帝态度比汉初皇帝强硬 B、汉武帝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C、汉武帝时,“和亲”政策不起作用 D、汉武帝时匈奴势力衰弱 10、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去实地探访古代“丝绸之路”,他们不应该去的 省份是 A、四川 B、陕西 C、甘肃 D、新疆 11、它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学著作,它以“纪”、“传”等体例进行编写, 史料翔实,文笔生动,是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鲁迅先生称其为“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这部史书是 A、《尚书》 B、《春秋》 C、《史记》 D、《资治通鉴》 12、下列搭配,错误的是( ) A、医圣--张仲景 B、画圣—吴道子 C、书圣—顾恺之 D、诗圣—杜甫 13、公元前 60 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藏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 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请你算一算,这一事件距今应是多少年 A、2064 年 B、2065 年 C、2070 年 D、2074 年 14、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刘备称帝 ②赤壁之战 ③孝文帝改革 ④孙权称帝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②①④③ 15、最能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历史特点的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诸侯纷争与社会变革 C、统一国家的建立与发展 D、政权分立与民族大融合 16、历史复习课上,教师请同学们判断具有以下特点的古代书法家应该是 ①东晋人 ②吸取前人书法的精华,独创端秀清新的特色 ③他的代表作是《兰亭序》 ④后人尊称他为“书圣” A、颜真卿 B、欧阳询 C、钟繇 D、王羲之 17、 -战国―西汉―三国-东晋-,框中朝代顺序正确是 A、秦、春秋、西晋、南北朝、东汉 B、春秋、秦、南北朝、西晋、东汉 C、春秋、秦、东汉、西晋、南北朝 D、春秋、秦、东汉、南北朝、西晋 18、在我国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下列朝代属于统一的王朝有 ①秦 ②西汉 ③东汉 ④西晋 ⑤东晋 ⑥北魏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⑥ D、①②③④ 19、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B、江南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 C、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 D、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20、在古代史上提倡使用汉语,穿汉服,用汉姓等措施的一次著名改革是 A、商汤改革 B、管仲改革 C、商鞅变法 D、孝文帝改革 二、非选择题(21 题 15 分,22 题 16 分,23 题 14 分,24 题 15 分,共 60 分) 21、 材料一 秦汉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南方地区 的开发和融合加强,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 材料二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 响不断内迁,大量南下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在黄河流域杂居相处,彼此交往。 他们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方面,相互渗透,取长补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时期“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与 什么历史事件有关?(3 分)在北方边境主要与哪个少数民族战争不断?(2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内迁的各族中哪一民族为革除落后习 俗、吸收汉族先进文化而进行了改革?(2 分)改革的影响如何?(4 分) (3)请你谈谈民族关系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4 分) 22、文化是引领时代前进的旗帜。2011 年 10 月 15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 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大会研究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 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问题。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以其独具风格的 文化魅力打动和影响世界。 (1)他生活在战国时期,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文化名人,其代表作是什 么?(2 分)印刷术的发明为人类社会做出了什么贡献?(3 分) (2)思想的变革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具有思想解放性质 的事件是什么?(2 分) (3)战国时期提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是哪位思想家?(2 分)第一个专 制主义封建王朝为了创立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投制度,政治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4 分) (4)青少年应该为促进文化大发展做贡献,作为中学生应如何待传统文化?(3 分) 23、【从百家争鸣到一枝独秀】 材料一: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没有认识到儒学 的价值,把儒学列为禁绝传播学说之一,公元前 124 年,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 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天下第一庙》 【从封建正统到根基动摇】 材料二:孔子和儒家思想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 “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 “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 李大钊 【从中国走向世界】 材料三:联合国对儒学开始重视,孔子学院在亚、非、欧、 美各大洲广泛建立,国际学术研讨活动频繁举办。许多国家对普及儒学的新举措, 都说明在全球范围内孔子热在升温。 ──《儒学在港澳台和海外的新际遇》 (1)材料一中的秦始皇为“把儒学列为禁绝传播学说之一”采取了什么措施? (2 分)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家学说在汉朝的历史地位。(3 分) (2)材料二对儒家思想持何种态度?(2 分)请说出当时发生在中国的一场思 想解放运动的名称。(3 分) (3)面对材料三中日益升温的“孔子热”、“儒学热”,谈谈我们应该怎样正 确对待儒学(即儒家思想)?(4 分) 24、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 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上》 材料二 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 „„北周政权,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曙光。„„隋朝的统一,建 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之上。 (1)据材料一,归纳“商君”改革的两项措施。(4 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 革是如何为“始皇”“并天下”奠定基础的?(3 分) (2) “从平城到洛阳”后,孝文帝推行的“汉化”政策对民族关系发展有何历 史作用?(3 分) (3)据材料二,隋朝统一的基础是什么?(2 分)比较材料一、二,两次改革 的历史作用有何相同之处? (3 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