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0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习题:23 愚公移山
23 愚公移山 01 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万仞(rèn) 惩(chéng) 无穷匮(kuì) 荷担者(hè) 孀妻(shuāng) 始龀 (chèn) 箕畚 (běn) 魁(kuí)父 陇 (lǒng)断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杂然相许(赞同) (2)惩山北之塞(苦于) (3) 出入之迂也(曲折,绕远) (4)何苦而不平(愁) (5)寒暑易节(交换) (6)如太行、王屋何(把……怎么样) (7)固不可彻(通) (8)虽我之死(即使) 3. 解释下列通假字。 ①始一反焉 “反”通“返”,往返。 ②汝之不惠 “惠”通“慧”,聪明。 ③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通“无”,没有。 ④一厝朔东 “厝”通“措”,放置。 ⑤无陇断焉 “陇”通“垄”,高地。 4.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以残年余力(凭,靠) (1) 河曲智叟亡以应(用来) 焉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2) 始一反焉(语气助词) 年且九十(将近) (3) 且焉置土石(况且) 以君之力(结构助词,的) (4) 虽我之死(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其妻献疑曰(代指愚公) (5) 其如土石何( 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 ) 面山而居(表修饰) (6) 而山不加增(表转折,可是) 5.按要求填空。 (1)《愚公移山》的体裁是寓言,出自《列子》,这则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2)课文中交代愚公移山的原因的句子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交代移山目标的句子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3)表明智叟在与愚公的辩论中甘拜下风的句子是:河曲智叟亡以应。 (4)描写运土石的路途遥远,从而从侧面烘托愚公一家移山之难的句子是: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6.综合性学习。 “愚公移山”的故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学习完《愚公移山》这篇文章后,班上开展了“愚公精神之我见”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现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仔细观察愚公移山的雕塑(见上图),调动你的记忆力,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愚公移山》的主要内容。 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了进出的路,他决定把山移走,另一个“聪明”的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可能,但愚公以“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来反驳他。后来愚公的行为感动了天帝,天帝命大力神的两个儿子搬走了两座山。(意对即可) (2)面对如此壮阔的画面,你心里一定不会那么平静,此时此刻,你最想对愚公说什么?请写在下面。 示例:面对困难,你毫不退缩,说干就干;年近90的你,为什么一定要移山?因为你心里想的是为后人造福。你的勤劳,你的坚韧,是我们后人前进道路上永远的动力。(合理即可) (3)流行歌曲《愚公移山》中这样唱道:“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无路难啊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请谈谈你对愚公“开路”精神的理解。 示例:挖山不止的顽强意志,排除非议的坚定信心。(合理即可) 02 课内精读 阅读“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完成后面的题目。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河阳之北 河:黄河 (2)惩山北之塞 塞:阻塞 (3)达于汉阴 阴: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 (4)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损:削减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他)苦于山的北面交通阻塞,出出进进都要绕远路。 (2)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他们)凿石挖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 9.选文中的愚公是一位怎样的老人? 目光长远、不畏困难、勇于挑战的老人。 10.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从选文中愚公的身上,我们可以汲取哪些精神营养? 敢想敢干(不安于现状);团结合作(广泛依靠群众);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做事不畏艰险。 03 拓展阅读 (一)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二)鲁公治①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②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③不能决,事又寝④。 【注释】 ①治:修建。②颠踬:被东西绊倒。③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④寝:停止。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A.方:方七百里/宋之地方五百里 B.曾:曾不若孀妻弱子/曾益其所不能 C.固:汝心之固/吾义固不杀人 D.亡:河曲智叟亡以应/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解析:A项“方”均为“面积”;B项“曾”分别为连……都……/通“增”;C项“固”分别为顽固/坚决;D项“亡”分别为通“无”/逃跑。) 1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余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损毁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13.“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这一内容可否去掉?说明理由。 不能去掉,这一细节说明愚公移山的行动得到了大家的支持,连小孩都过去帮忙,是人心所向。 14.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愚公和鲁公的性格特点。 愚公抱负远大(或:信念坚定),不畏艰难;鲁公缺乏主见(或: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畏首畏尾;遇难而退)。 附语段(二)参考译文: 鲁公修理菜园,想挖一个池子,他的父亲说:“没有地方放土。”鲁公于是停下来了。有人说:“土可以堆成山。”鲁公认为这个意见不错,想按照他的方法去做。鲁公的妻子说:“你就不怕小孩子被绊倒吗?”鲁公又停下来了。(又)有人说:“修条小路通到园子里,设个栅栏围着它,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鲁公听从了他的话,又想按照这个人的办法做。家里又有阻止他的人,说:“园子修好了,必定要添仆人(打理),(给仆人住的)下房不够了,这很让人担忧啊。”鲁公犹豫不决,(修园这件)事情就又停止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