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专题3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

2020 年中考真题历史分项汇编 专题 3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考点 1 秦统一中国 1.(2020 舟山)公元前 213 年,丞相李斯提出,要是臣下以古论今,只有陷国家于不利,他更主张凡私人 教学一律禁止,以杜绝“诽谤”。皇帝根据李斯建议采取的措施是( ) A.焚书坑儒 B.统一文字 C.设立太学 D.独尊儒术 【答案】A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 间只准留下有关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其他书都要烧掉;以后再有谈论儒家诗书的都要判处死刑。他又 把暗中批评他的一批儒生,在咸阳活埋。这就是历史上的“焚书坑儒”。A 正确;统一文字有利于文化的交 流与发展,B 排除;汉武帝是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设立太学,C 排除;为实行思想的大一统,汉武帝推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 排除;故选 A。 2.(2020 黔东南)我国自古就有“三皇五帝”的传说,后来皇帝成为了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谓。请问 它的出现与谁有直接关系( ) A.秦始皇嬴政 B.汉高祖刘邦 C.隋文帝杨坚 D.宋太祖赵匡胤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自立为皇帝,谓之“德过三皇,功高五帝”,所以 A 符合题意。答案选 A。 3.(2020 黔西南)西安碑林博物馆有一石碑上刻有“皇帝立国……灭六暴强……壹家天下”等字,该内容 称颂的皇帝是( ) A.周武王 B.齐桓公 C.秦始皇 D.唐太宗 【答案】C 【解析】由材料“皇帝立国…灭六暴强…壹家天下…”可知西安碑林博物馆中石碑上的这段材料反映的是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国的历史。所以该内容称颂的皇帝是秦始皇。故选 C。 4.(2020 嘉兴)公元前 213 年,丞相李斯提出,要是臣下以古论今,只有陷国家于不利,他更主张凡私人 教学一律禁止,以杜绝“诽谤”。皇帝根据李斯建议采取的措施是( ) A.焚书坑儒 B.统一文字 C.设立太学 D.独尊儒术 【答案】A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 间只准留下有关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其他书都要烧掉;以后再有谈论儒家诗书的都要判处死刑。他又 把暗中批评他的一批儒生,在咸阳活埋。这就是历史上的“焚书坑儒”。A 正确;统一文字有利于文化的交 流与发展,B 排除;汉武帝是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设立太学,C 排除;为实行思想的大一统,汉武帝推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 排除;故选 A。 5.(2020 黔南州)公元前 221 年,秦国完成了统一大业。秦统一以后,在全国统一使用的标准货币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公元前 221 年,秦国完成了统一大业。秦统一以后,在全国统一使用的标准货币是圆形方孔半两 钱,故 A 符合题意;BCD 都是战国时期的货币,不符合题意。故选 A。 6.(2020 重庆 A)5 月 18 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某学校历史组在当天推出了以“融合:从春秋到秦汉”为主 题的文物图片线上展览。下列符合该主题的图片有( )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从春秋到秦汉”,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不属于这一时期,①排除;吴王夫差 是春秋时期的诸侯王之一,属于这一时期,②正确;战国铜壶反映了当时的水陆攻战,属于这一时期,③ 正确;秦半两钱反映的是秦朝统一货币,属于这一时期,④正确。故选 D。 7.(2020 广安)秦的统一,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开创此后我国历代王 朝地方行政基本模式的措施是( ) A.用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用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用“三司”代替行中书省 D.用军机处代替议政王大臣会议 【答案】B 【解析】秦朝建立,用郡县制代替分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故 B 符合题意;夏朝建立,用世袭制代替禅 让制,排除 A;明朝在地方治理上,用“三司”代替行中书省,排除 C;清朝雍正帝开始,用军机处架空议 政王大臣会议,排除 D,故选 B。 8.(2020 大庆)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当时通行于全国各地的标准货币是( ) A.刀币 B.圆形方孔半两钱 C.铲形币 D.蚁鼻钱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前 221 年,秦朝统一中国,将圆形方孔半两钱做为标准货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故 B 符合题意;刀币、铲形币、蚁鼻钱均是战国时各诸侯国的货币形式,故 ACD 均不符合题意。故选 B。 9.(2020 资阳)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 ) A.开创“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B.开辟丝绸之路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建立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前 221 年,他统一中国,建立第一个统一的中 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开创了我国大一统的历史传统,这是他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故 D 符合题意;秦始皇施 行焚书坑儒,结束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故 A 不符合题意;汉朝开辟丝绸之路,故 B 不符合题 意;汉武帝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故 C 不符合题意。故选 D。 10.(2020 安徽)据《史记》载:“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这说明( ) A.秦朝法律影响后世 B.法治思想始于秦朝 C.秦朝实行严刑峻法 D.法律助推秦灭六国 【答案】A 【解析】正确解读题干材料。在秦朝统一前,各国有各自的法律,而在商夏时期,法律非常的不完善。在 秦统一后才是一个国家的真正意义上的法律,所以说“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由此可见,秦朝法 律影响后世。故 A 符合题意;法治思想始于秦朝的说法错误,排除 B;秦朝实行严刑峻法在题干材料中不能 体现,排除 C;秦灭六国后建立秦朝,秦始皇明法度,定律令。排除 D。故选 A。 11.(2020 德州)明代才子解缙在一首诗中写道:“石渠南北引湘漓,分水塘深下作堤。若是秦人多二纪, 锦帆直是到天涯。”与该诗有关的史实是( ) A. 大禹治水 B. 兴修都江堰 C. 开凿灵渠 D. 开通大运河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石渠南北引湘漓,分水塘深下作堤。若是秦人多二纪,锦帆直是到天涯”结合所学知 识,灵渠的凿通,沟通了湘江、漓江,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为秦王朝统一岭南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大批 粮草经水路运往岭南,有了充足的物资供应,C 正确;大禹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大禹治水采用疏导的方 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排除 A;都江堰是战国时期,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的都江堰,排 除 B;大运河的开通,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排除 D。故选 C。 12.(2020 青岛)如表是秦朝行政区划表(部分)。该表反映了秦朝(  ) 郡名 建置时代 郡治 陇西郡 昭襄王二十八年置,始皇因之 今甘肃临洮 辽东郡 古燕置,始皇因之 今辽宁辽阳 南海郡 始皇置 今广东广州 A.设立中央政权机构 B.加强了地方权力 C.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D.消除了地域差异[来源:Z_xx_k.Com] 【答案】 【解析】由表格中“辽东郡”、“南海郡”、“陇西郡”等可知秦朝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度。秦朝建立后,为 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 36 郡,郡下设县。郡县制的推行,对我国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故选 C。 13. (2020 广东)湖北云梦出土《睡虎地秦墓竹简》中有一篇《封诊式》,记载了一个乡村里长发现麻风病 疑似患者并向上报告的事例。通过此则材料可以了解秦代(  ) A.休养生息的政策 B.分封制度的推行 C.法律制度的严酷 D.基层管理的状况 【答案】D 【解析】通过题干分析,出土竹简为秦朝时期,而材料描述的是地方乡村里长发展麻风病向上汇报的事情, 这反映的是秦朝地方管理制度,D 符合题意。A 是西汉时期实行休养生息。B 是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C 材 料题干没有涉及法律问题。故选 D。 14. (2020 孝感)如图历史地图能反映出(  ) A.春秋时期大国争霸 B.统一趋势不断增强 C.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D.战争不止社会倒退 【答案】B 【解答】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诸侯国众多,到战国时期诸侯国主要有齐、楚、秦、燕、 赵、魏、韩等,公元前 221 年秦灭六国,完成统一。故地图能反映出统一趋势不断增强。故选 B。 15. (2020 福建)如图所示秦始皇时代标准量器的铭文字体属于(  ) A.小篆 B.楷书 C.行书 D.草书 【答案】A 【答案】秦朝建立后,秦始皇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统一文字促进了各地的文化交流与发展。故秦 始皇时代标准量器的铭文字体属于小篆。故选 A。 16. (2020 广元)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健全纪检监察制度是防止官吏贪污腐化的重要途径。为加强对官员的 监察,秦始皇时期设置了( ) A. 丞相 B. 太尉 C. 御史大夫 D. 县令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秦朝建立后,创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 大权,中央政府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其中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所以为加强对官员的监 察,秦始皇时期设置了御史大夫,C 项符合题意;A 项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排除;B 项太尉管理 军事,排除;D 项是地方行政长官,排除。故选 C。 17. (2020 宜昌)泰朝创立了大-统 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皇帝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在地方上, 进一步废除了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了由中央直接管辖的( ) A. 禅让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答案】B 【解析】秦始皇完成统一后,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辖,废除了分封制,建立了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 郡县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故 B 项正确;禅让制在夏朝之前实行,排除 A 项;科举制是在隋朝创立的, 排除 C 项;行省制是元朝创立的,排除 D 项。故选 B。 18.(2020 北京)如图《全国出土秦计量器主要分布图》可用于研究秦朝(  ) A.铁犁牛耕的推广 B.巩固统一的措施 C.迅速灭亡的原因 D.“推恩令”的实施 【答案】B 【解析】通过地图分析,这是秦朝计量器分布图,可反映出秦朝经济上统一度量衡,B 符合题意。A 主要是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工具革新。C 图片没有体现出秦迅速灭亡。D 西汉时期实行推恩令。故选 B。 19.(2020 深圳)秦统一后,李斯等人制定文字,主要采用古文,力求笔画简洁。制定出的文字是(  ) A.甲骨文 B.金文 C.大篆 D.小篆 【答案】D。 【解答】战国时,七国的文字书写各异。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 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 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秦统一后,李斯等人制定文字,主要采用古文,力求笔画 简洁。制定出的文字是小篆。故选 D。 20.(2020 潍坊)18 年前,38000 多枚秦简在湖南里耶小城出土,“复活”了秦朝历史。其中最能体现“一统 的 之治”的是(  ) A.鼓励耕织、奖励军功 B.设置郡县、征调徭役 C.开垦农田、制作农具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答案】B 【解析】通过题干分析,“秦简”、“秦朝历史”、“一统之治”,可知本题主要考查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根据所学可知,政治上设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半两钱;文化上统一文字 为小篆;军事上派蒙恬北击匈奴,修筑长城;交通上统一车轨和道路的宽窄。A 鼓励耕织、奖励军功,战国 时期秦国商鞅变法,与题意不符。B 设置郡县、征调徭役,地方上实行郡县制,集权到中央,是秦朝加强中 央集权的措施,与题意相符。C 开垦农田、制作农具,秦朝实行暴政,与题意不符。D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的措施,与题意不符。故选 B。 21.(2020 连云港)秦朝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主要是因为推行(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行省制 D. 刺史制度 【答案】B 【解析】秦朝在地方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均由朝廷任免,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故 B 符合题意,排除 A;行省制是元朝首创,排 除 C;刺史制度是汉武帝时期建立,排除 D。故选 B。 22.(2020 聊城)阅读以下有关秦始皇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司马迁《史记》 (1)材料一是关于皇帝制度的描述。依据该材料概述这一制度的特点。 材料二 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 ——陈寿《三国志》 (2)材料二中“罢侯”置守”分别指的是什么? 材料三 三代至秦,浑沌之再辟者也。其创制立法,至今守之以为利,史称其得圣人之威。 ——张居正《杂著》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创制立法”的影响。 【答案】(1)特点: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皇位世袭。 (2)“罢侯”:废除分封制;“置守”:实行郡县制。 (3)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 【解析】(1)秦朝统一后,嬴政采用“皇帝”称号,设立皇帝制度,确立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特点:依据材 料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可得出皇权至上;依据材料“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可知是 皇帝独尊;依据材料“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可知是皇位世袭。 (2)秦朝统一后,在地方上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郡县制下各级官员直接由朝廷,不得世袭。依据材 料二“罢侯”可知是废除分封制;依据材料二中“置守”可知是实行郡县制。 (3)秦朝创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为后世封建社会所沿用。影响:依据材料三“其创制立法,至今守之 以为利”和所学可知,秦朝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 历代王朝所沿用。 考点 2 秦末农民大起义 (暂无) 考点 3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1.(2020 聊城)汉文帝时,在王国的政治架构上“众建诸侯”,王国增至 22 个,王国四百石以上的官吏“皆 朝廷为置,不得自置”。汉文帝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政府收入 B.加强中央集权 C.缓和阶级矛盾 D.反击匈奴袭扰 【答案】B 【解析】古代分封制下,诸侯有在封国内继续分封的权力。材料中汉文帝废除了诸侯自己分封的权力,把 诸侯封国内分封的权力收归至中央。这显然是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故 B 符合题意;材料中属于政治举措, 不能增加财政收入,排除 A;“众建诸侯”会导致中央与地方矛盾的激化,不是缓和阶级矛盾,排除 C;材料 与反击匈奴没有联系,排除 D。故选 B。 考点 4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1.(2020 大庆)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热播后,很多人对汉武帝的文韬武略有了基本了解,其中,为加 强中央集权,他采取削弱诸侯王势力的措施是( ) A.颁布“推恩令” B.设置西域都护 C.设立军机处 D.设立“三司” 【答案】A 【解析】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他采取削弱诸侯王势力的措施是颁布“推恩令” ,分割王国的封地, 从而削弱王国的势力,使王国无力同中央对抗,A 正确;汉宣帝时期设置西域都护管辖包括新疆在内的西域 地区,B 排除;清朝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强化并达到顶峰,C 排除;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在地方废 除行省。设立“三司”,D 排除。故选 A。 2.(2020 黔西南)可从如图提取的历史信息是( ) A.儒学教育兴盛 B.推恩令的实行 C.丝绸之路开通 D.汉军北击匈奴 【答案】A 【解析】由图片“汉代讲经图”可知,这反映了儒学教育兴盛,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家教育,在长安兴办太 学,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五经”。从汉武帝时期开始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故选 A。 3.(2020 成都)西汉时期,汉武帝为打破“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强而合以逆京师”的困局, 采取的措施是( ) A.颁布“推恩令” B.实行盐铁专卖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设置西域都护 【答案】A 【解析】题干“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强而合以逆京师”指的是西汉好玩的事情诸侯王势力强 大,严重威胁中央集权。西汉初年,分封了许多封国,诸侯王势力强大,地方上的豪强地主横征暴敛,导 致社会秩序混乱,严重威胁中央集权。为消除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巩固国家的统治,加强中央集权,汉 武帝接受了主父偃的建议,颁布了“推恩令”,下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诸侯国。 从此诸侯国越分越小,势力越弱,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逐渐消除,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治,中央对 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使西汉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A 符合题意。故选 A。 4.(2020 滨州)《盐铁论》一书中提到,汉武帝时实行币制的彻底改革,集中货市发行权,禁止各地方政府 铸钱,同时把盐铁经营权也收归中央。这些政策最直接的影响是( ) A.有利于保证国家的财政收人 B.成为大一统思想的精神支柱 C.保障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稳定 D.防止诸侯王和豪强地主势力过大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盐铁专卖和中央铸币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A 正确;成为大一统思想的 精神支柱的是儒家思想,B 错误;保障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稳定的重点是社会安定,与题意不符,C 错误;防 止诸侯王和豪强地主势力过大是经济大一统措施的间接结果,不是直接影响。D 错误。故选 A。 5.(2020 德阳)西汉初,贾谊向文帝上《治安策》,“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后来,汉 武帝“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主要措施是( ) A.行推恩令 B.设刺史 C.推察举 D.行郡县 【答案】A 【解析】推恩令是汉武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而颁布的一项重要政令,根据这项政令,诸侯国被越分越小, 势力越来越小。汉武帝“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指多分封诸侯,从而削弱其实力,相关的措施是推恩令,故 A 符合题意;汉武帝设刺史是要加强对地方的监察,排除 B;推察举指实行察举制这种选官制度,行郡县是指 秦朝推行郡县制,排除 CD。故选 A。 6. (2020 菏泽)统一是秦汉时代的主题,思想的统一也势在必然。“思想的统一”在汉代表现为(  ) A.焚书坑儒 B.以法治国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大兴文字狱 【答案】C 【解析】汉朝经过汉初的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武帝雄才大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故选 C。 7.(2020 广元)如图反映的是“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的对比”。读图分析统治者采取什么措施解决了图中 反映的社会问题( ) 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休养生息政策 C. “推恩令” D. 把盐铁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专卖 【答案】C 【解析】依据“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图表分析可知,当时地方势力过大,威胁中央,汉武帝采 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颁布推恩令解决地方对中央的威胁。汉武帝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 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这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 越小,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所以 C 项符合题意;A 项是思想方面的措施,排除;B 项是汉初采取的 政策,排除;D 项是经济方面的措施,排除。故选 C。 8. (2020 深圳)4.从现有史料来看,深圳市南头古城一带是汉武帝时期番禺盐官的驻地。由此可印证汉 武帝(  ) A.实施“推恩令” B.实行盐铁专卖 C.铸造五铢钱 D.建立刺史制度 【答案】B 【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为了实现大一统,在经济上,汉武帝将地方的铸币和盐铁经营权 收归中央。据“盐官”及所学知识可知,从现有史料来看,深圳市南头古城一带是汉武帝时期番禺盐官的 驻地,由此可印证汉武帝实行盐铁专卖。选项 B 符合题意。故选 B。 9.(2020 营口)汉武帝批阅奏折时,有时一个奏折所用的竹简需要两人抬进宫。东汉时期,这种不方便现 象得到了改善,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哪一人物的重大贡献(  ) A.张仲景 B.王祯 C.华佗 D.蔡伦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蔡伦改进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等造成便于书写的纸,人称 “蔡侯纸”,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变革。是我国古代影响世界的四大发明之一。中 国的造纸术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加速了世界文明的进程,为人类文化 发展作出了贡献。汉武帝批阅奏折时,有时一个奏折所用的竹简需要两人抬进宫。东汉时期,这种不方便 现象得到了改善,这主要得益于蔡伦的重大贡献。D 符合题意。故选 D。 10.(2020 宜宾)大一统是“特殊的公共权力的集中,构成这种权力的,不仅有武装的人,还有物质和精神 的附属物”。汉武帝为了集中国家“公共权力”,在“精神”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 A.刺史制度 B.远征匈奴 C.独尊儒术 D.盐铁专卖 【答案】C 【解析】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汉武帝在思想文化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故汉武帝在“精神”方面 采取的措施是独尊儒术。故选 C。 11.(2020 重庆 B)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中国历经沧桑,民族认同始终如一,而且越是历经磨难、遭遇坎坷,越是增强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自我 意识和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造成这一鲜明特性的重要因素,是中国历史上历经数千年而不衰的“大一统”思 想的潜移默化。……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下令李斯等人进行文字的整理和统一工作,实现了“书同文”。…… 汉代儒者继承先秦儒家“大一统”思想,重视揭示《春秋》中有关“大一统”的微言大义。董仲舒宣扬“大一统” 为“天地之常经”,汉武帝采纳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在大一统社会政治 环境下,司马迁著的《史记》,不但重视反映大一統政治格局的历史,而且对于汉朝的“海内一统″和国家强 盛給予热情颂扬。……秦汉以后的魏晋南北朝,即使在分裂割据的年代,各个政权的统治者,大都以统一 为己任、以炎黄之后自居。儒家“大一统”思想始终是凝聚民族精神的支柱,使分裂的国家终归于统一。 ——摘编自黄朴民《“大一统”原则规范下的秦汉政治与文化》等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的意思,请在答题 卡对应题号后涂“错误”;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未涉及”。 (1)“大一统”思想增强了人们对中华民族 认同和中华文明的认同。 (2)秦统一文字、汉统一思想等文化现象体现了“大一统”的时代精神。 (3)《史记》文笔优美,在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 (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各政权统治者不再坚持“大一统”思想。 (5)“大一统”思想源远流长,对中国历史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答案】(1)正确;(2)正确;(3)未涉及;(4)错误;(5)正确 【解析】(1)依据所学可知,“大一统”思想增强了人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中华文明的认同。正确。 (2)依据所学可知,秦统一文字、汉统一思想等文化现象体现了“大一统”的时代精神。正确。 (3)《史记》文笔优美,在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未涉及。 (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各政权统治者仍然坚持“大一统”思想。错误。 (5)“大一统”思想源远流长,对中国历史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正确。 12.(2020 年浙江丽水、金华)寻迹文化源,共享文明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作为一个坚定的孔子的信徒……荀子又是诸子中的一个综合者,他批评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但 同时对于庄子的天论,有很多的吸收,因此发展出“天人之分”的学说。 --严文明《中华文明史》(第一卷 ) (1)写出材料一中荀子和庄子所属学派,并根据材料概括战国时期思想发展呈现的特点。 材料二:汉代人将孔子予以理想化,以此成为后代儒教历史的起点。可以说在武帝统治时期,儒教进入了 支持汉王朝政治的时代…… 的 --[日]鹤间和幸《始皇帝的遗产:秦汉帝国》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后代儒教历史的起点”的含义。 材料三: (3)材料三儒学的传播轨迹说明什么?结合孔子学院分布图和所学知识,概述其设立的意义。 【答案】(1)儒家,道家。特点:相互论争和批判,彼此吸收与融合。 (2)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学说逐渐成为正统思想,一直持续 2000 多年。 (3)说明:儒学对亚洲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意义: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有利于促进中外文 化的交流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解析】(1)据材料“作为一个坚定的孔子的信徒……荀子又是诸子中的一个综合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材料一中荀子属于儒家学派,儒家学派的荀子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庄子属于 道家学派,战国时期道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主张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他批评孔子在鲁 国想要恢复西周制度的做法,就是陆地上推船,劳而无功,据材料“他批评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但同时 对于庄子的天论,有很多的吸收”可知,战国时期思想发展呈现的特点是相互论争和批判,彼此吸收与融合。 (2)据材料“汉代人将孔子予以理想化,以此成为后代儒教历史的起点。可以说在武帝统治时期,儒教进 入了支持汉王朝政治的时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 家学说逐渐成为正统思想,一直持续 2000 多年,因而材料二说汉代人将孔子予以理想化,以此成为后代儒 教历史的起点。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儒学的传播轨迹说明儒学对亚洲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结 合孔子学院分布图和所学知识可知,孔子学院的设立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有利于促进中外文化的交 流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考点 5 东汉的兴衰 1.(2020 青岛)“(公元 25 年)九月,赤眉入长安,更始降,旋为赤眉所杀。光武则乘机南下,攻下洛阳, 并定都于此。”后世称“光武”所建的政权为(  ) A.西汉 B.东汉 C.蜀汉 D.后汉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东汉的建立。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公元 25 年,西汉宗室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他就是光武帝。故选 B。 2.(2020 临沂)毛泽东在《后汉书•光武帝纪》批注中称东汉光武帝刘秀是“历史上最有学问,最会用人,最 会打仗的皇帝”。该皇帝曾诏令说:“今边郡盗谷五十斛(hú),罪至于死,开残吏妄杀之路,其蠲(juān) 除此法,同之内郡。”这道诏令所反映的统治措施是(  ) A.释放奴婢,缓和矛盾 B.监督官吏,惩处贪官 C.合并郡县,裁减官员 D.废除酷法,减轻刑罚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东汉光武帝曾诏令说:“今边郡盗谷五十斛(hú),罪至于死,开残吏妄杀之路,其蠲 (juān)除此法,同之内郡。”,可知,光武帝刘秀颁布诏书,以为今边郡盗谷五十斛即定为死罪,是开酷 吏妄杀之路,故宣布废除此法,与内地郡国相同。因此,这道诏令所反映的统治措施是废除酷法,减轻刑 罚,D 符合题意。ABC 均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故选 D。 3.(2020 广东)东汉梁太后之兄梁冀独揽朝政 20 余年。梁冀一门“前后七封候,三皇后,六贵人,二大将 军……其余卿、将、尹、校五十七人”,宗室姻亲充斥朝廷和郡县。这说明当时(  ) A.官僚机构臃肿 B.宦官把持朝政 C.豪强地主横行 D.外戚势力膨胀 【答案】D。 【解析】据题干可知,题干反映了东汉时期外戚势力膨胀。东汉中期以后,由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 能主政,形成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了衰亡。 故选 D。 考点 6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1.(2020 南京) “加强了西城、中亚地区和中原的经济文化联系,使汉文化传播到了西方,西方的文化也 传到了中原。”这得益于( ) A. 丝调之路的开通 B. 孝文帝改革 C. 玄奘西行天竺 D. 郑和下西洋 【答案】A 【解析】分析材料,掌握丝绸之路的影响。根据“加强了西城、中亚地区和中原的经济文化联系,使汉文 化传播到了西方,西方的文化也传到了中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丝绸之路的影响,汉朝 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纷纷东来,他们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经过河西走廊,经 西域,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的大秦(古罗马帝国),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 地,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 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东西方经济与文化的交流,加强了与西域各国、中亚地区和中原的经济文化联系, 使汉文化传播到了西方,西方的文化也传到了中原,A 符合题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B 排除;玄 奘西行天竺促进了中印之间的交流,C 排除;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D 排除。故选择 A。 2.(2020 大庆)陆上丝绸之路是古代连接亚欧的重要商路,对开通此商路功劳巨大的人物是( ) 丝绸之路线路图 A.董仲舒 B.张骞 C.成吉思汗 D.康熙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为陆上丝绸之路开通做出巨大贡献,故 B 符合题意; 董仲舒主张独尊儒术,故 A 不符合题意;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故 C 不符合题意;康熙设立台湾府管理 台湾,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 3.(2020 年河南)“不是张骞通西域,安能佳种自西来?”一支支驼队驮着茶叶、桃、梨、杏去了西域, 又驮着苜蓿、蚕豆、石榴、黄瓜来到中原。材料反应了丝绸之路的开通( ) A.巩固了国家统一 B.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 C.促进了物种交流 D.改变了古代经济结构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说明了丝绸之路加强了中国地区和西域物种尤其是农作物的交流,如茶叶,桃,梨,苜 蓿,蚕豆等。所以正确选项为 C 选项促进了物种交流。A 选项,巩固国家统一与题意无关故排除;B 选项, 材料中没有体现对于西域地区的管理管辖,故 B 选项排除;D 项,古代经济结构为以小农经济为主,新作物 的传入并没有影响小农经济的优势地位,D 选项排除。故选 C。 4.(2020 济宁)如图所示古代商路的起点是( ) A.长安 B.洛阳 C.咸阳 D.敦煌 【答案】A 【解析】依据图片中信息“西汉、大秦……”可知,这是西汉时期开辟的丝绸之路,汉代的丝绸之路从长 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到欧洲,A 符合题意;BC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 5.(2020 南京) “加强了西城、中亚地区和中原的经济文化联系,使汉文化传播到了西方,西方的文化也 传到了中原。”这得益于( ) A. 丝调之路的开通 B. 孝文帝改革 C. 玄奘西行天竺 D. 郑和下西洋 【答案】A 【解析】根据“加强了西城、中亚地区和中原的经济文化联系,使汉文化传播到了西方,西方的文化也传 到了中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丝绸之路的影响,故选择 A。 6. (2020 广元)2013 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与有关国家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 路”,图“一带一路”的战略。纵观历史,西汉时期也有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其起点是( ) A 长安 B. 洛阳 C. 开封 D. 临安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汉朝和西域的交往日益密切。汉朝时,中国的丝和 丝织品从长安出发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欧洲的大秦(罗马),这条沟通 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因此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A 项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 BCD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 A。 7. (2020 宜昌)3.张骞通西城使天山南北地区历史上第一次与中原连为-体,中原与西城乃至更西的广大 地区交通路线逐步开辟,形成了著名的通商要道( ) A. 茶马古道 B. 驰道 C. 丝绸之路 D. 蜀道 【答案】C 【解析】西汉汉武帝时期张骞通西城,形成了著名的通商要道丝绸之路,它以主要运输丝绸到西方而得名,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促进作 用,C 正确;茶马古道是我国历史上内地和边疆地区进行茶马贸易所形成的古代交通路线,分川藏、滇藏两 . 路,A 排除;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下令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B 排除;蜀道是古代由长 安通往蜀地的道路,D 排除。故选 C。 8.(2020 营口) “丝绸之路经济带”赋予古代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代丝绸之路的终点是(  ) A.欧洲 B.中亚 C.长安 D.河西走廊 【答案】A。 【解答】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西汉张骞通西域的基础上,开创了丝绸之路。古代的“丝绸之路”,从西汉 的都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到西亚,再转运欧洲。“丝绸之路”成为横穿欧亚的陆上交 通要道。由此可知古代丝绸之路的终点是欧洲。故选 A。 9.(2020 年新疆节选)依据材料,做出判断。 汉武帝接连派出好几支远征大军去讨伐匈奴。最后迫使匈奴各部落或者归顺,或者逃往沙漠地区。这 时,贸易紧跟在胜利的中国旗帜之后。中国丝织品是各地最为需要的,至少占中国出口商品的 90%。作为 回报,中国也得到了各种物产,如;来自中亚的毛织品和牲畜,来自罗马诸行省的玻璃、珊瑚、珍珠、亚 麻布和黄金,其中黄金占首位。这些货物由商队沿着著名的“丝绸之路”来回运送。“丝绸之路”的主线自中国 西北部的长安(西安)开始,向西经河西走廊至塔里木盆地,分为两道,一条道沿盆地的北部边缘,一条 道沿盆地的南部边缘,绕过盆地。然后西逾帕米尔高原,穿过撒马尔罕,再绕过里海南端,由此继续西进, 至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的罗马边境。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以下表述从材料中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正确”;违背材料表述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错误”;材料中 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未涉及”。 (1)张骞出使西域,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 ) (2)汉武帝大败匈奴后,丝绸之路得以畅通。( ) (3)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交流。( ) (4)丝绸之路到塔里木盆地后分为三道,最终到罗马边境。( ) 【答案】(1)未涉及。 (2)正确。 (3)正确 。 (4)错误。 【解析】(1)材料没有涉及张骞出西域的内容,故本题应填未涉及。 (2)根据材料“汉武帝接连派出好几支远征大军去讨伐匈奴。最后迫使匈奴各部落或者归顺,或者逃往沙 漠地区。这时,贸易紧跟在胜利的中国旗帜之后……”,故汉“武帝大败匈奴后,丝绸之路得以畅通”在材料 中能够得出。故本题应填正确。 (3)根据材料“中国丝织品是各地最为需要的,至少占中国出口商品的 90%。作为回报,中国也得到了各 种物产,”可得出“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交流”在材料中能够得出。故本题应填正确。 (4)根据材料“‘丝绸之路’的主线……至塔里木盆地,分为两道,一条道沿盆地的北部边缘,一条道沿盆地 的南部边缘,绕过盆地。……至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的罗马边境。”可知“丝绸之路到塔里木盆地后分为三道, 最终到罗马边境”违背材料描述的。故本题应填错误。 10.(2020 重庆 A)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中国早期文明的中心地区在黄河流域,而这一历史时期中国中高纬度地区的气候比现在更温暖湿润, 更有利于人类生存和生产,西北丝绸之路的繁荣自然在情理之中。据《山海经》《左传》《吕氏春秋》等记 载,早在先秦时期,内地便与西域地区有了物质交流。 西北丝绸之路正式被官方开通,始于汉代的张骞通西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分遣副使访问了中亚、 南亚等地国家。以后各国使者和商人循此通道出入于中国,形成了一条横亘亚欧大陆东西的交通大通道。 张骞开通西北丝绸之路后,中西商队往来于南北两道,我国的冶铁技术、井渠法传入西域,西方的玻璃、 琉璃、葡萄、苜蓿、石榴、胡桃、胡瓜等传入中国,印度的艺术、佛教、音乐、舞蹈等也传入中国,丝绸 之路一片繁荣。 ——摘编自蓝勇编著《中国历史地理》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述的意思,请在答 题卡对应题号后涂“错误”;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未涉及”。 (1)西北丝绸之路的繁荣与当时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 (2)张骞出使西域前,内地与西域地区没有任何往来。 (3)丝绸之路是一条横亘亚欧大陆东西的交通大通道。 (4)与汉朝同时期的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 (5)丝绸之路不仅是商业通道,还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答案】(1)正确;(2)错误;(3)正确;(4)未涉及;(5)正确 【解析】(1)依据材料中“中国早期文明的中心地区在黄河流域,而这一历史时期中国中高纬度地区的气候 比现在更温暖湿润,更有利于人类生存和生产,西北丝绸之路的繁荣自然在情理之中”可见西北丝绸之路的 繁荣与当时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故说法正确。 (2)依据材料中“早在先秦时期,内地便与西域地区有了物质交流”可知张骞出使西域前,内地与西域地区 已经存在往来。故说法错误。 (3)依据材料中“以后各国使者和商人循此通道出入于中国,形成了一条横亘亚欧大陆东西的交通大通道” 可知丝绸之路是一条横亘亚欧大陆东西的交通大通道。故说法正确。 (4)与汉朝同时期的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符合史实,但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说法未涉及。 (5)依据材料中“张骞开通西北丝绸之路后,中西商队往来于南北两道,我国的冶铁技术、井渠法传入西 域,西方的玻璃、琉璃、葡萄、苜蓿、石榴、胡桃、胡瓜等传入中国,印度的艺术、佛教、音乐、舞蹈等 也传入中国”可知丝绸之路不仅是商业通道,还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故说法正确。 考点 7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1.(2020 重庆 B)文物是考证历史的原始史料。下列图片所示文物,以当时人们日常书写材料为载体的是 ( ) A.秦半两钱 B.居延汉简 C.东汉画像砖 D.龙门石窟北魏石刻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20 世纪,中外学者在我国西北居延等地区发现大量汉代简牍,即“居延汉简”。对 研究汉朝的文书档案制度、政治制度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由此可知 B 符合题意;ACD 都不是书写材料的载 体,不符合题意。故选 B。 2.(2020 营口)汉武帝批阅奏折时,有时一个奏折所用的竹简需要两人抬进宫。东汉时期,这种不方便现 象得到了改善,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哪一人物的重大贡献(  ) A.张仲景 B.王祯 C.华佗 D.蔡伦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蔡伦改进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等造成便于书写的纸,人 称“蔡侯纸”,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变革。是我国古代影响世界的四大发明之一。 汉武帝批阅奏折时,有时一个奏折所用的竹简需要两人抬进宫。东汉时期,这种不方便现象得到了改善, 这主要得益于蔡伦的重大贡献。D 符合题意。故选 D。 3.(2020 广东)章学诚指出,简牍时代书写载体空间狭小,书写不便,文章普遍短小精炼;纸本时代书写 载体容量扩大,书写便利,文辞多显冗长枝蔓。由此可知,章学诚认为(  ) A.使用简牍成本较高 B.专制统治禁锢思想 C.纸的应用影响文辞 D.纸张促进文化交流 【答案】C 【解析】章学诚指出,简牍时代书写载体空间狭小,书写不便,文章普遍短小精炼;纸本时代书写载体容 量扩大,书写便利,文辞多显冗长枝蔓。由此可知,章学诚认为纸的应用影响文辞,致使文辞多显冗长枝 蔓。故选 C。 4.(2020 河南)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治未病”理论,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活动姿态 创编出“五禽戏”。这反映出他们主张( ) A.预防疾病,强身健体 B.诊断疾病,望闻问切 C.针灸疗法,辨证施治 D.药食同源,用药简易 【答案】A 【解析】材料中的“治未病“指的是还未发生的疾病,主要体现了对于预防疾病的重视,而根据动物姿态 创编的”五禽戏”类似于今天的健身操等强身健体的活动,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 A 选项;B 选项中的望闻问 切主要是指中医诊断疾病的四种方式,与题意无关故排除;C 选项,材料中未曾涉及针灸疗法,C 选项不符 合题意;D 项,药食同源,用药简易主要指病人用药不应该太过复杂,材料中并无此方面的说明,故排除。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A 项。 5.(2020 重庆 A)中国的传统医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开创中医临床理论体系,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巨 大贡献的人物是( ) A.张仲景 B.华佗 C.张角 D.贾思勰 【答案】A 【解析】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开创中医临床理论体系,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巨大贡 献,被称为医圣,A 正确;华佗是东汉末年名医,擅长外科手术,不符合题意,B 排除;张角是东汉末年黄 巾起义的领袖,C 排除;贾思勰是南北朝时期的北朝农学家,著有农书《齐民要术》,D 排除。故选 A。 6.(2020 嘉兴)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下列属于中医药著作的是( ) A.《齐民要术》 B.《天工开物》 C.《黄帝内经》 D.《农政全书》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奠定基础的著作《黄帝内经》。包括《素问》与《灵枢》两部分, 各 9 卷,162 篇,约 14 万字。它不是成于一人之手,而是战国至秦汉医学家集体智慧的结晶,所以 C 项符 合题意;A 项是南北朝时期的农学著作,排除;B 项是明代手工业和农业方面的著作,排除;D 项是明代重 要的农业科学巨著,排除。故选 C。 7.(2020 成都)中国的传统医学历史悠久,名医辈出。东汉末年,为外科手术制成麻醉药,并编创了防病 健体医疗体操的名医是( ) A.张仲景 B.华佗 C.孙思邈 D.李时珍 【答案】B 【解析】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不仅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而且能实施外科手术。他发明了“麻沸 散”,让病人和酒服下,失去知觉,然后进行各种手术。华佗还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活动姿 态,创造出了“五禽戏”,帮助人们强健身体。选项 B 符合题意。故选 B。 8.(2020 济宁)东汉末年,因疫病流行而立志"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终于撰成《伤寒杂病论》的医学家 是( ) A.扁鹘 B.张仲景 C.华佗 D.李时珍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医学家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该书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B 符合题意;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著名医生,A 不符合题意;华佗发明“麻沸散”,编制了“五禽戏”,C 不符合题意;明朝药物学家李时珍的著作是《本草纲目》,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 9.(2020 遵义)2020 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传统的中医学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中医临床理论体 系的开创者是( ) A.华佗 B.扁鹊 C.张仲景 D.李时珍 【答案】C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 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医圣”。故选 C。 10.(2020 青岛)如图为五禽戏动作图。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五禽戏起到了康复医疗、防疫袪病、增强 免疫力的效果。编创五禽戏的名医是(  ) A.张仲景 B.华佗 C.贾思勰 D.祖冲之 【答案】B 【解析】东汉医学家华佗擅长外科手术,为减轻病人疼痛,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 的创举;还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活动姿态,编了一套医学体操,叫做“五禽戏”,能强身健 体。故选 B。 11.(2020 荆门)2020 年中国在抗疫期间,治疗新冠肺炎采取了预防与治疗相结合、中西医相结合的方法。 在我国汉代中医学就有“治未病”的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者是(  ) A.张仲景 B.扁鹊 C.华佗 D.李时珍 【答案】A 【解析】东汉末年,张仲景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提出了“治未病”理论,全面阐 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据题干关键信息“治未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这一理论的提出者是张仲景。A 符合题意。故选 A。 12.(2020 长沙)自古以来,在防治瘟疫方面中医有着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东汉末年时出现的一部将理论研 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医学著作是( ) A. 《伤寒杂病论》 B. 《齐民要术》 C. 《千金方》 D. 《本草纲目》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医学家张仲景在东汉末年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将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相结 合。A 正确;《齐民要术》是农学著作,不合题意,B 错误;《千金方》是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的作品,C 错 误;《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写成的药物学巨著。D 错误。综上故选 A。 13.(2020 福建)东汉名医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的活动姿态,创编了“五禽戏”。这表明他重视(  ) A.辨症施治 B.生态保护 C.养生保健 D.药典编撰 【答案】C 【解析】东汉名医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活动姿态,编了一套医学体操,这套体操叫做“五 禽戏”,用以预防疾病,强身健体。这表明华佗重视养生保健。故选 C。 14.(2020 连云港)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一-部医书,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这部医书是( ) A. 《伤寒杂病论》 B. 《千金方》 C. 《唐本草》 D. 《本草纲目》 【答案】A 【解析】东汉张仲景撰写了《伤寒杂病论》,成为医学史上的不朽传世之作,故选 A;《千金方》是唐代孙 思邈的著作,排除 B;《唐本草》是唐政府组织编撰的药物学著作,排除 C;《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的 著作,排除 D。故选 A。 15.(2020 资阳)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的作者是( ) A.司马懿 B.司马迁 C.司马炎 D.司马昭 【答案】B 【解析】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AC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 16.(2020 潍坊)“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与此相符的著作是(  ) A.《史记》 B.《毛诗笺》 C.《三礼注》 D.《齐民要术》 【答案】A 【解析】根据“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与此相符的著作是《史记》。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黄 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是后世编写史书的范例。史料翔实,文笔生动,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 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A 符合题意。故选 A。 17.(2020 青岛)青岛市某学校组织了“精读一本书”活动。为感悟秦汉历史,学校可以组织学生阅读(  ) A. B. C. D. 【答案】B 【解析】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著有《史记》。《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 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 3000 年的史事。《论语》是春秋时期的著作,《大唐西域记》是唐朝玄奘的著作,《红 楼梦》是清朝曹雪芹的著作,故 AC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 【单元综合】 1.(2020 湘潭)历史学家黄仁宇将秦汉时期称为中国的“第一帝国时代"。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汉文帝认为农业是立国之本, 时常提醒百官劝课农桑。他曾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即租率减 为三十税一。这样,农业得到较大发展,粮价大幅降低。汉初来一石值五千钱,文景时降到一石仅值数十 钱至十余钱。 ——高中教材 《中国古代史》选修 材料三 孝武(汉武帝)穷奢极欲……外事四夷.....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 ——《资治通鉴》 材料四 (1)秦完成统一大业是在何时? 比较材料中秦汉疆城图,指出西汉开始对哪一地区进行了有效管辖? (2)材料二反映了西汉的哪盛世局面?对西汉历史发展有何影响? (3)材料三认为汉武帝“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请从政治、经济、思想和民族关系方面任选两个角度进行 说明。 (4)请写出材料四中《史记》的体例以及医圣的代表著作。 (5)根据以上材料归纳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 【答案】(1)公元前 221 年;新疆 (2)文景之治;文景之治稳定了政局,发展了经济,蓄养了强大的国力,为汉武帝的大一统奠定了物质基 础。 (3)汉武帝与秦始皇在政治上,都加强了中央集权。汉武帝通过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秦始皇废除分封制, 实行郡县制,使地方直接受控于中央;在经济上,二者都统一了货币。秦始皇发行了秦半两,汉武帝则发 行了五铢钱;在思想上,二者都实行了文化专措施,秦始皇实行了焚书坑儒,汉武帝则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 在民族关系上,秦汉都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 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四者任选其二即可) (4)纪传体通史;《伤寒杂病论》 (5)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发展 【解析】(1)第一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 221 年,秦灭掉了齐国,最终完全了全国的统一。第二 问:对比秦汉地图可知,西汉在新疆地区设立了西域都护,标志新疆地区第一次纳入了中央管辖中。 (2)第一问:根据“汉文帝……农业得到较大发展,粮价大幅降低”可知,材料描述的是西汉的文景之治。第 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景之治稳定了政局,发展了经济,蓄养了强大的国力,为汉武帝的大一统奠 定了物质基础。 (3)材料认为汉武帝“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是指汉武帝与秦始皇的统治有许多共同之处,根据所学知识 可知,汉承秦制,进一步巩固了统一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在政治上,都加强了中央集权。汉 武帝通过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使地方直接受控于中央;在经济上,二 者都统一了货币。秦始皇发行了秦半两,汉武帝则发行了五铢钱;在思想上,二者都实行了文化专措施, 秦始皇实行了焚书坑儒,汉武帝则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在民族关系上,秦汉都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 即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四者任选其二即可) (4)第一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医圣 指的是东汉名医张仲景。张仲景的代表作是《伤寒杂病论》。 (5)根据所学知识,秦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时期,因此这一时期的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建立和初步发展。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