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全程复习专项一图表线类试题课件 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化学全程复习专项一图表线类试题课件 人教版

专项一 图、表、线类试题 类型 一 坐标图像题  1. 高频考点 : (1)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 (2) 物质溶解时溶液的质量或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 (3) 溶液 pH 的变化等。 2. 解题规律 : (1) 正确解读图像信息。 ①识标 : 明确坐标图像中横、纵坐标的含义。 ②明点 : 明确图像中各特殊点表示的意义 : 即起点、终点、转折点、交点的含义等。 ③析线 : 分析曲线的走向 , 并与题给信息建立链接。 (2) 牢记注意事项。 ①对于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的判断 , 应依据质量守恒定律。 ②物质溶解时溶液质量或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的判断 , 应注意是否在一定温度下 , 是否达到饱和。 ③溶液 pH 的变化的判断 , 应明确原物质的酸碱性及其与 pH 的关系。 【 典题训练 】 1. 镁带在耐高温的容器中密封 ( 内含空气 ) 加热 , 在图中 , 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的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    ) 【 解析 】 选 B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由于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 故 B 正确。 2.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 , 二氧化锰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 其中正确的是 ( 纵坐标表示二氧化锰的质量 )(    ) 【 解析 】 选 B 。本题通过图像考查催化剂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由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 , 故应选 B 。 3. 向盛有 10 mL 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加稀盐酸 , 下列图像中能体现溶液的 pH 变化情况的是 (    ) 【 解析 】 选 C 。本题考查酸碱中和反应中溶液 pH 的变化。由题目信息可知 , 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 , 故滴加稀盐酸前溶液的 pH>7, 当向 NaOH 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时 ,pH 会逐渐变小至 pH<7 。 4.(2013 · 宜昌中考 ) 在下列实验中 , 试 管内固体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正确的 是 (    ) A. 给装有木炭和氧化铜粉末的试管加 强热 B. 往装有氧化铜的试管里逐滴加入稀盐酸 C. 试管里装着有剩余 KNO 3 固体的饱和溶液 , 加热试管 D. 往盛有硝酸银溶液的试管里逐滴加入稀盐酸 【 解析 】 选 D 。本题主要结合函数图像考查对物质反应规律的认识。木炭与氧化铜反应前的固体质量不为零 , 且固体质量逐渐减小 ,A 不正确 ; 氧化铜中加入盐酸前固体质量不为零 , 且随着反应的进行 , 固体质量逐渐减小 ,B 不正确 ; 有剩余 KNO 3 固体的饱和溶液加热前固体质量不为零 , 加热后溶解度增大 , 固体减少 ,C 不正确 ; 硝酸银与稀盐酸反应前 , 固体质量为零 , 随着反应的进行 , 固体质量不断增加直至完全反应 ,D 正确。 5. 相同质量的 M 、 N 两种活泼金属 , 分 别与足量质量分数为 8% 的盐酸反应 (M 、 N 在生成物中均为 +2 价 ), 生成 H 2 的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金属的活泼性 N>M B. 两个反应生成 H 2 的体积相等 C. 相对原子质量 N>M D. 两个反应消耗盐酸的质量一定相等 【 解析 】 选 C 。本题考查金属与酸的反应。观察图像可以看出 :M 比 N 产生的氢气质量大 , 在两金属开始反应后 , 相同时间里 ,M 产生的氢气质量比 N 多 , 表明 M 产生氢气的速率比 N 快 , 即 M 与酸反应比 N 剧烈 , 说明 M 比 N 活泼 ; 依据金属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推导出 : 化合价相同的两种等质量金属与相同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 , 相对原子质量小的金属产生氢气的质量大 , 由此可知相对原子质量 N>M 。正确答案为 C 。 6.(2013 · 兰州中考 ) 下列四个图像反映了对应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 , 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 在部分变质的 NaOH 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B.O 2 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曲线 C. 等质量的 Mg 粉和 Fe 粉与足量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D. 硫酸溶液稀释过程中 pH 的变化曲线 【 解析 】 选 B 。本题主要借助函数图像考查对物质反应规律的掌握能力。变质的 NaOH 中含有 Na 2 CO 3 , 加入稀盐酸后先与 NaOH 反应 , 然后再与 Na 2 CO 3 反应生成 CO 2 气体 ,A 图像正确 ;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B 图像不正确 ;Mg 比 Fe 活泼 , 完全反应需要的时间短 , 同质量的 Mg 与 Fe, 完全反应 Mg 产生的氢气质量比 Fe 多 ,C 图像正确 ; 硫酸溶液呈酸性 ,pH 小于 7, 加水稀释溶液的酸性减弱 ,pH 增大 , 但不会大于 7,D 图像正确。 7.(2013 · 湛江中考 ) 某兴趣小组用 10 g 镁条与溶质质量分数为 49% 的稀硫酸反应 , 测得产生氢气的质量与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 ( 假设镁条中除表面含有氧化镁外 , 没有其他杂质 ) 。 (1) 当稀硫酸的质量为 70 g 时 , 产生的氢气的质量为     g 。 (2) 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当稀硫酸的质量为 10 g 时 , 为什么不产生氢气   。 (3) 计算镁条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 ( 写出计算过程 ) 。 【 解析 】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计算能力。由图像分析可知 : 产生氢气的质量为 0.5 g, 当加入稀硫酸时首先发生的反应是 MgO+H 2 SO 4 ====MgSO 4 +H 2 O, 所以一开始没有氢气产生 , 根据产生氢气的质量计算金属镁的质量 , 根据与氧化镁反应的硫酸的量求出氧化镁的质量 , 进而求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质量。金属镁的质量与氧化镁中镁元素的质量之和即镁条中镁元素的质量 , 再与镁条的总质量之比即得镁条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 答案 : (1)0.5 (2)MgO+H 2 SO 4 ==== MgSO 4 +H 2 O (3) 设参加反应金属镁的质量为 x, Mg+H 2 SO 4 ==== MgSO 4 +H 2 ↑ 24 2 x 0.5 g 24∶2=x∶0.5 g   x=6 g 设参加反应的氧化镁的质量为 y, MgO + H 2 SO 4 ==== MgSO 4 +H 2 O 40 98 y 20 g×49% y=4 g 其中镁元素的质量为 4 g× =2.4 g, 镁的质量分数为 答 : 镁 条中镁的质量分数为 84% 。 类型 二 表格数据分析题  1. 高频考点 : (1) 根据表格中金属的熔点、沸点 ( 或密度 ) 等数据 , 判断合金的形成。 (2) 给出化学反应前后的物质质量的表格数据 , 结合质量守恒定律 , 判断化学反应类型、计算未知数据、判断催化剂等。 (3) 根据表格中多种物质的 pH, 判断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等。 (4) 几种物质反应时 , 以表格形式给出多次或多组物质的质量 , 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等。 2. 解题规律 : (1) 正确解读表格信息 : 表格数据分析题就是将物质的某组数据以表格的形式呈现 , 根据表格中数据提供的信息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 从而解决问题的题型。 其特点是以表格的形式给出有关物理量或化学量之间的关系 , 要求学生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未解答的有关问题 , 目的在于考查和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数据处理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正确解读题目信息 , 对表格数据进行分析 , 筛选出有价值的数据 , 从而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 (2) 牢记注意事项。 ①若是化学反应前后的物质质量的表格分析 , 解题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 , 即根据反应前物质的质量与反应后物质的质量之差 , 确定表格中的未知量 , 然后利用反应前后每种物质的质量变化确定该物质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 , 进而判断反应类型及其他问题。 ②若是多次或多组数据或条件 , 则需通过比较、对比、分析、确定出恰好完全反应的量 ( 即可以用于计算的量 ), 然后依据题意设计解题方案。 【 典题训练 】 1.(2012 · 大连中考 ) 下列食物中 , 酸性最强的是 (    ) A. 苹果    B. 葡萄     C. 牛奶     D. 豆浆 【 解析 】 选 A 。本题主要考查溶液的酸碱性与 pH 的关系 , 酸性 溶液的 pH 小于 7, 酸性越强 ,pH 越小。苹果的 pH 最小 , 故苹果的 酸性最强 , 故选 A 。 食物 苹果 葡萄 牛奶 豆浆 pH 2.9 ~ 3.3 3.5 ~ 4.5 6.3 ~ 6.6 7.4 ~ 7.9 2. 工业生产中常将两种金属在同一容器中加热使其熔合 , 冷凝 后得到具有金属特性的熔合物 —— 合金。试根据下表中所列 的金属的熔点和沸点数据 ( 其他条件均已满足 ), 判断不能制得 合金的是 (    ) A.K-Na 合金 B.K-Fe 合金 C.Na-Al 合金 D.Fe-Cu 合金 金属 Na K Al Cu Fe 熔点 (℃) 97.8 93.6 660 1 083 1 535 沸点 (℃) 883 774 2 467 2 567 2 750 【 解析 】 选 B 。本题考查合金的形成。合金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跟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 在合金中一种金属的熔点应低于另一种金属的沸点才能使两种金属熔合在一起。由表中的各金属的熔点、沸点可知 A 、 C 、 D 组的两种金属均可制得合金 ,B 选项中铁的熔点 (1 535℃) 比钾的沸点 (774℃) 还高 , 所以当铁熔化时 , 钾已经汽化 , 无法熔合 , 因此 B 选项中铁和钾不能制得合金。 3.(2013 · 泰安中考 ) 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 X 、 Y 、 Z 、 Q 四种物 质 ,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 , 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见下 表。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属于 (    ) A. 分解反应 B. 化合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物 质 X Y Z Q 反应前的质量 /g 2 2 84 5 反应后的质量 /g 待测 24 0 14 【 解析 】 选 A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反应的类型。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可列等式为 2 g+2 g+84 g+5 g= 待测 + 24 g+0 g+14 g, 得待测 =55 g, 根据反应物反应后质量减少 , 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增加判断 ,Z 为反应物 ,X 、 Y 、 Q 为生成物 , 故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4. 根据表中五种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和溶解性 , 回答下列 问题 : (1) 既能用排水法 , 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 体是      。 (2) 用如图所示盛满水的集气瓶收集 CH 4 , 气体应从      端进入。 空气 NH 3 CH 4 HCl O 2 密度 /g·L -1 1.293 0.771 0.717 1.629 1.43 溶解性 ——    极易溶 难溶 极易溶 难溶 【 解析 】 本题属于信息分析题 , 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给表格信息及确定气体收集方法的因素。 (1) 能用排水法收集说明该气体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 , 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说明该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 所以所给气体中只有氧气符合条件 ;(2)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 由于甲烷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得多 , 所以进入水中气体会聚集在上面 , 所以气体不能从 a 端进入 , 如果从 a 端进入 , 甲烷会上升从 b 端跑掉 , 将收集不到气体 , 所以甲烷必须从 b 端进入。 答案 : (1)O 2   (2)b 5. 测定 H 2 和空气混合气体的爆炸范围实验如下所述。取 10 支大试管 , 依次盛水 90%( 体积分数 ) 、 80% …… 再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H 2 , 而后分别把试管口向下移近火焰 , 实验结果如下 : (1) 混合气体在爆炸范围内时 H 2 的体积分数约为 __________          。 (2) 由上述实验结果评价 “ 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H 2 , 保持试管口向下移近火焰 , 如果只发出轻的 ‘ 噗 ’ 声 , 表示收集的 H 2 已纯净 ” 的说法的真正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解析 】 本题考查爆炸的知识及 H 2 的性质 , 根据表中的数据信息可知 , 混合气体在点燃时发生弱爆炸对应的氢气的体积分数为 70%, 发生强爆炸时氢气的最小体积分数为 10%, 所以混合气体爆炸的范围对应的氢气的体积分数在 10% ~ 70% 之间。由实验结果可以说明 , 检验氢气的纯度时 , 只发出轻的 ‘ 噗 ’ 声 , 表示收集到的气体中氢气的体积分数超过 70%, 并不是纯净的氢气。 答案 : (1)10% ~ 70% (2) 收集到的气体中氢气的体积分数超过 70% 6.(2013 · 莱芜中考 ) 铜镁合金具有优良的导电性 , 常用作飞机 天线等导电材料。欲测定合金的组成 ( 其他元素忽略不计 ), 进 行如下实验 : 取铜合金 20 g 放入烧杯 , 将 280 g 稀硫酸分 4 次加 入烧杯中 , 充分反应后 , 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如下。请计算 : (1) 合金中铜、镁的质量比。 (2) 所加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 写出计算过程 ) 次 数 1 2 3 4 加入稀硫酸质量 /g 70 70 70 70 剩余固体质量 /g 18.2 16.4 14.6 13.2 【 解析 】 本题考查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表格数据可知 , 前 3 次 , 每加入 70 g 稀硫酸 , 固体质量减少 1.8 g, 第 4 次加入 70 g 稀硫酸后 , 固体质量减少 1.4 g, 由此确定第 4 次加入稀硫酸后 , 硫酸过量 , 即第 4 次实验完成后 , 剩余的固体全是铜 , 其质量为 13.2 g, 那么镁的质量为 20 g-13.2 g=6.8 g 。所以铜、镁的质量比为 13.2 g∶6.8 g=33∶17, 根据前 3 次实验可知 , 每加入 20 g 硫酸就反应掉 1.8 g 镁 , 将镁的质量代入化学方程式就可以求出 70 g 稀硫酸中所含硫酸的质量。 答案 : (1)33∶17 (2) 解 : 分析表中数据知 , 与 70 g 稀硫酸完全反应消耗镁的质量 为 1.8 g 。 设与 1.8 g 镁反应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为 x 。 Mg   +   H 2 SO 4 ====MgSO 4 +H 2 ↑ 24 98 1.8 g x x=7.35 g 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 注 : 其他合理解法也可 ) 答 :( 略 ) 类型 三 商标信息题  1. 高频考点 : 随着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联系的不断加强 , 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的试题随之加强 , 其中商标信息题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类题型 , 主要包括“食品商标”“医药商标”“肥料商标”“服装商标”等。其考查方式主要有 : (1) 利用标签中的信息 ( 如化肥、农药、食品、药品或其他一些化学试剂 ), 考查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2) 利用标签中的信息考查物质的性质。 (3) 利用标签中的信息考查化学实验中的危险品的安全标志。 (4) 利用标签中的信息考查有关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计算。 2. 解题规律 : (1) 正确解读商标信息 : 根据题意 , 从商标图示中找到解决问题的依据。 (2) 牢记注意事项。 ①牢记与安全标志有关的几个图标及表示的意义。 ② 分析商标中的有关信息 , 联系所学知识解答。 ③利用标签中的信息考查有关化学式的计算时 , 要根据题目信息结合化学式的计算公式进行解答 , 考查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时 , 要仔细分析标签中所给信息确定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及所给的物理量 , 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求出未知量。 【 典题训练 】 1.(2013· 广东中考 ) 化工厂储运浓硫酸的容器上应贴的标识是 (    ) 【 解析 】 选 A 。本题考查常见标识的意义。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 , 故选 A 。 2. 如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中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 , 认真观察此标签 , 从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 硫酸化学纯 (CR)(500 mL) 品名 : 硫酸 化学式 :H 2 SO 4 相对分子质量 :98 密度 :1.84 g·cm -3 质量分数 :98% A. 硫酸的化学性质 B. 硫酸的物理性质 C. 硫酸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D. 硫酸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 【 解析 】 选 A 。本题考查信息分析能力。由题中商标信息可知 , 该硫酸溶液的密度 ( 即其物理性质 ) 是 1.84 g · cm -3 ; 根据硫酸的化学式 (H 2 SO 4 ) 可以计算出其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及硫酸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 , 但其中没有给出化学性质的信息。 3.(2013 · 广东中考 ) 广东盛产荔枝 , 其部分营养成分如下表。请回答 : 荔枝的部分营养成分 ( 每 100 克中含 ) 糖类 16.60 g  蛋白质 0.90 g 脂肪 0.20 g 维生素 A    2.00μg 维生素 C    41.00μg 钙 2.00 mg  钾 151.00 mg 铁 0.40 mg  硒 0.14μg …… (1) 荔枝含有能提供能量的营养素有       种 , 每 100 g 荔枝中含糖类物质       g 。 (2) 荔枝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 C, 若人体缺乏维生素 C 会患      病。 (3) 图中钙、铁、硒等指的是       ( 填序号 ) 。 A. 原子    B. 分子     C. 单质     D. 元素 【 解析 】 本题考查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 , 主要有水、无机盐、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 (1) 荔枝中含有能提供能量的营养素是糖类、蛋白质、脂肪 ; 每 100 g 中含糖类物质 16.60 g 。 (2) 人体缺乏维生素 C 会患坏血病。 (3) 图中的钙、铁、硒等指的是元素。 答案 : (1) 三  16.60   (2) 坏血  (3)D 4. 如图所示是某氮肥包装标签的部分文字 , 请计算 : (1) 一袋氮肥中 , 含氮元素的质量为多少 ? (2) 该氮肥的纯度 ( 即化肥中硝酸铵的质量分数 ) 为多少 ? 【 解析 】 本题考查利用化学肥料的商标信息 , 进行化学式计算 , 解题的关键是通过商标信息 , 确定出该物质的化学式 , 然后利 用化学式进行计算。 (1) 一袋氮肥含氮元素的质量为 :50 kg×34.3%=17.15 kg (2) 纯 NH 4 NO 3 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一袋该化肥中含 NH 4 NO 3 的质量为 :17.15 kg÷35%=49 kg 化肥中 NH 4 NO 3 的质量分数为 : 答案 : (1)17.15 kg   (2)98% 5.(2012· 怀化中考 ) 未成年人和老年人是需要补钙的主要人群,目前市面上有许多补钙的钙片出售。如图是盖中盖高钙片的部分说明,某课外兴趣小组欲检验说明的真伪,进行了如下实验: 盖中盖高钙片 【 主要原料 】 碳酸钙、维生素 D 。 【 功效成分 】 每片含:钙 500 mg 维生素 D 100 IU 【 用法用量 】 每日 1 片,嚼食。 【 适宜人群 】 需要补钙者。 【 注意事项 】 1. 本品不能代替药物。 2. 不宜超过推荐量或与同类营养素补充剂同时食用。 【 规格 】2.5 g×36 片 ① 取 1 片片剂研碎 ②将其加入足量稀盐酸中 ③完全反应后收集到 0.55 g 二氧化碳 试分析: (1) 未成年人缺钙会得 ________ 。 ( 填序号 ) A. 坏血症 B. 贫血 C. 佝偻病 D. 甲状腺肿大 (2) 通过计算判断此钙片中钙含量与标注是否属实。 ( 假定钙片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 1 g=1 000 mg) 【 解析 】 本题属于信息题 , 通过对题目信息的分析 , 考查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及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1) 未成年人缺钙会得佝偻病。 (2) 向钙片中加入稀盐酸 , 钙片中的碳酸钙会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 根据化学方程式 , 代入二氧化碳的质量可以求出碳酸钙的质量 , 然后用碳酸钙的质量 × 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便可求出钙元素的质量。 答案 : (1)C (2) 解 : 设碳酸钙的质量为 x CaCO 3 +2HCl ==== CaCl 2 +H 2 O+CO 2 ↑ 100 44 x 0.55 g x=1.25 g 钙元素的质量 =1.25 g×40/100=0.5 g=500 mg 所以钙元素的含量与标注相符。 类型 四 溶解度曲线题  1. 高频考点 : 溶解度曲线题是各地中考试题必考的知识点 , 其考查的主要方式有 : (1) 给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 画出该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2) 查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值 , 并计算相应的溶质质量分数。 (3) 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大小。 (4) 确定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 (5) 确定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措施。 (6) 确定可溶性混合物分离的方法。 2. 解题规律 : (1) 明确“两点”“一线”“两面”的含义。 (2) 牢记注意事项。 ①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时 , 必须在相同的温度下 , 否则无法比较。 ②当改变温度比较不同溶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时 , 要明确不同溶质的溶液对应的溶质质量分数值在溶解度曲线中的走势。 【 典题训练 】 1. 如图是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30℃ 时 , 取 100 g 水配成该物质 的饱和溶液 , 当温度升高至 40℃ 时 , 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    ) A.145 g     B.130 g     C.115 g     D.176 g 【 解析 】 选 B 。本题考查考生对溶解度曲线的判断和掌握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明确两点 :(1)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 (2) 饱和溶液的含义。根据溶解度曲线图 , 可判断 30℃ 时 , 该物质的溶解度是 30 g, 所以 100 g 水配成的饱和溶液的质量是 130 g, 当温度升高到 40℃ 时 , 物质的溶解度增大 , 不会有固体 析出 , 所以溶液的质量仍为 130 g 。 2.(2013· 鄂州中考 ) 如图 a 、 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a 、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B. 在 t 2 ℃ 时 ,b 物质的溶解度比 a 物质的溶解度大 C. 在 t 1 ℃ 时 ,a 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 b 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 在 t 2 ℃ 时 , 将 20 g a 物质加入到 100 g 水中 , 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是 a 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 解析 】 选 D 。由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 ,a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 在 t 2 ℃ 时 ,a 物质的溶解度比 b 物质的溶解度大 ; 在 t 1 ℃ 时 ,a 物质与 b 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因此 , 此温度下两者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在 t 2 ℃ 时 ,a 物质的溶解度大于 20 g, 因此将 20 g a 物质加入到 100 g 水中 , 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是 a 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3.(2012· 陕西中考 )20℃ 时 , 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 , 分别加入到盛有 100 g 水的烧杯中 , 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 1, 加热到 50℃ 时现象如图 2,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3, 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 (1) 图 1 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     。 (2) 图 2 中甲、乙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_____ 。 (3) 图 3 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是       ;P 点表示的含义是     。 【 解析 】 本题以溶解度为主题 , 主要考查学生判断溶液是否饱和、比较溶质质量分数、叙述曲线交点的意义。第 (1) 题因为图 1 中甲溶液中有未溶解的晶体 , 所以甲一定是饱和溶液。第 (2) 题因为图 2 中是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溶解到了 100 g 水中 , 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第 (3) 题通过分析图 1 和图 2 可知 , 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 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 , 所以 N 是乙的溶解度曲线 ;P 点是两条曲线的交点 , 表示在对应温度下 ,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答案 : (1) 甲  (2) 相等 (3)N   30℃ 时 ,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4.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 现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 ( 底部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 ) 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 , 再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 (1)10℃ 时 , 乙物质的溶解度是      。 (2)30℃ 时 ,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 _________   。 (3) 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后 , 试管中固体质量增加的是    ( 选 A 或 B), 除了加浓硫酸外 , 还可以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填一种物质名称 ), 也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 解析 】 本题考查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及物质溶解时的热现象。 (1) 由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可知 :10℃ 时 , 乙物质的溶解度是 20 g; (2) 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 ,30℃ 时甲的溶解度在乙的上方 , 故 30℃ 时 ,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甲 > 乙 ; (3) 由题意可知 : 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后 , 溶液温度升高 , 试管中固 体质量增加 , 说明了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 由溶解 度随温度的变化可知 , 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 所 以试管中固体质量增加的是 B 。由于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热量 , 所以 , 除了加浓硫酸外 , 还可以加氧化钙 , 也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答案 : (1)20 g   (2) 甲 > 乙  (3)B  氧化钙 5.(2012 · 山西中考 ) 某实验室欲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 KNO 3 溶液 , 现实验室只有含少量 NaCl 的 KNO 3 固体药品。 (1) 查阅 KNO 3 和 NaCl 的溶解度曲线 , 如图。从图中可得到的一条信息是    。 ( 合理即可 ) 50℃ 时 , 将 85.5 g 固体药品溶于 100 g 水中 , 得到的是 KNO 3 的      ( 填“饱和”或“不饱和” ) 溶液。将 KNO 3 提纯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2) 小明用提纯后的 KNO 3 固体配制 1 00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 5% 的 KNO 3 溶液 , 其操作步骤是 : 计算 、 、   、装瓶贴标签。经检测 , 小明所配溶液中 KNO 3 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 其原因可能是      。 ① KNO 3 固体仍然不纯 ②溶解前 , 烧杯中有少量水 ③量取水时 , 俯视读数 ④装瓶时 , 有少量溶液洒出 (3) 小红提出 , 也可用一定量 20℃ 时 31.6% 的 KNO 3 溶液稀释配制 5% 的溶液 , 你认为是否可行    ( 填“行”或“不行” ) 。 【 解析 】 本题主要考查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硝酸钾溶液有关问题。 (1) 从图中得到的信息 :20℃, 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31.6 g( 合理即可 ) 。 50℃ 时 , 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85.5 g, 将 85.5 g 固体药品溶于 100 g 水中 , 得到的是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因为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并且变化趋势很大 , 因此将硝酸钾提纯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2) 配制溶液的步骤 : 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①硝酸钾固体不纯 , 硝酸钾质量少了 , 导致硝酸钾溶质质量分数偏小。②溶解前 , 烧杯中有少量的水 , 那么溶剂质量变大 , 导致硝酸钾溶质质量分数偏小。③量取水时 , 俯视读数 , 量取的水少了 , 导致硝酸钾溶质质量分数偏大。④装瓶时 , 有少量溶液洒出 , 硝酸钾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3)20℃ 时 , 硝酸钾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31.6 g/(31.6 g+100 g)×100%≈24.01%, 所以 20℃ 时没有 31.6% 的硝酸钾溶液。因此不行。 答案 : (1)20℃, 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31.6 g( 合理即可 ) 不饱和 降温结晶 (2) 称量 溶解 ①、② (3) 不行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