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2020年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分)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  )‎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宋代 ‎2.(2分)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 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 ‎ 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 D.南方人口增多 ‎3.(2分)名医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一书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教训,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还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成为本草学集大成之作。这两部著作共同体现了中国中医文化(  )‎ A.传承创新 B.多元一体 C.迫求和谐 D.尊崇民本 ‎4.(2分)有学者指出:鸦片战争中,清朝集结了几十倍于英军的兵力应战,但这些军队分散在几十个沿海重镇,以致每个战场的平均兵力仅与英军作战人数相当。该学者旨在说明影响战争结局的因素是(  )‎ A.人心向背 B.军心士气 C.装备优劣 D.战术应用 ‎5.(2分)康有为评价洋务派的变法是“积习难忘,仍是补漏缝缺之谋,……风雨既至,终必倾坠”:“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己,非变法也”。由此材料可知,康有为(  )‎ A.肯定洋务派学西方技术能富强 ‎ B.否定洋务派开办铁路、矿务等行为 ‎ C.认为只需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 D.主张学习工业文明更要变革政治制度 ‎6.(2分)2020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亲切回信,令全体北大医学人深受鼓舞。北京大学的前身是成立于百日维新期间的(  )‎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商务印书馆 D.北洋西学堂 第26页(共26页)‎ ‎7.(2分)有学者指出:在西方文化的挑战和民族危机的双重压力下,中国的传统文化出现了危机,于是探求伦理思想,从思想改革入手,这就是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该学者认为新文化运动(  )‎ A.积极应对西方挑战实现文化自强 ‎ B.宣传西方民主共和改革国民思想 ‎ C.希望改造传统文化挽救民族危亡 ‎ D.对传统文化存在绝对否定的态度 ‎8.(2分)随着共产党人的成长,逐渐走上成熟的中国共产党,甩掉共产国际的“拐”……1935年的转变与自我调整,这正是这个政党的伟大之处,也是成熟的象征。材料说明(  )‎ A.毛泽东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 ‎ B.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 C.中国共产党由幼年走向成熟 ‎ D.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9.(2分)“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邓小平这一番话总结的是(  )‎ A.闭关自守导致国家落后 ‎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实行赎买政策的意义 ‎10.(2分)2020年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孙家栋、王希季等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向他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并就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加快航天强国建设向广大航天工作者提出殷切期望。下列关于“东方红一号”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它是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B.它成功发射于1964年10月16日 ‎ C.它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 D.它标志着中国从此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11.(2分)2019年8月,国务院发布文件,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从一个“小渔村”,迅速崛起为一座现代化大都市,主要得益于(  )‎ A.经济特区的建立 ‎ 第26页(共26页)‎ B.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行 ‎ C.特别行政区的建立 ‎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12.(2分)法国《世界报》在 2011 年罕见地推出 98 页的“中国世纪特刊”,世界传媒巨头默多克也坦承:一份报纸希望在全球畅销最快捷的办法,就是把中国放在头版。国际舆论的密切关注表明中国(  )‎ A.成功加入世贸组织 B.跻身发达国家行列 ‎ C.国际影响力在扩大 D.注重国际舆论宣传 ‎13.(2分)“博洛尼亚大学处于意大利北部,11世纪时此处过往商旅络绎不绝,商业纠纷时有发生,诉讼案件不断,所以该校一直以法学著称,学校内还形成了“法科大学”;此后该校还经常与市政当局和其他市民接触,成立了市民团体。”这段材料意在强调中世纪的大学(  )‎ A.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 B.得到了封建统治者的支持 ‎ C.推动了市民阶层的出现 ‎ D.具有较大的自治和管理权 ‎14.(2分)2020年1月,以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为首的提告方,就总统特朗普弹劾案与白宫法务长为首的被告方出庭辩论,而主审法官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这体现了美国三权分立的政体特征。这一政体的确立始于(  )‎ A.拿破仑第一帝国的建立 ‎ B.《独立宣言》的发表 ‎ C.美国1787年宪法的颁布 ‎ D.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实行 ‎15.(2分)布克哈克指出:“文化一旦摆脱中世纪空想的桎梏,也不能立刻在没有帮助的情形下找到理解这个物质的和精神的世界的途径。它需要一个向导,并在古代文明的身上找到了这个向导。”这个“向导”是(  )‎ A.资产阶级的文化 B.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 C.无产阶级的文化 D.封建文化 ‎16.(2分)“‎ 第26页(共26页)‎ 对于他来说,道德价值观总是高于物质价值观,而且人类灵魂的进步是印度进步的重要条件。他信奉非暴力和非暴力反抗,并证明理想可以将不同国家的人民团结起来并实现长足的进步。”“他”是(  )‎ A.章西女王 B.赫鲁晓夫 C.甘地 D.玻利瓦尔 ‎17.(2分)照片锁定了瞬间即逝的历史片段,为我们研究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影像资料。若要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可以选择下列哪几幅照片(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8.(2分)“教民农耕,遍尝百草”,被尊奉为华夏族祖先,其陵寝坐落在株洲市____境内(  )‎ A.醴陵市 B.攸县 C.茶陵县 D.炎陵县 ‎19.(2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于漪作为基础教育界的唯一代表被评为“人民教育家”,这是共和国的最高荣誉。在中国近代史上,也有一位教育家声名远播,在教育界被称为“长沙王”,他是(  )‎ A.杨昌济 B.徐特立 C.陈国达 D.刘筠 ‎20.(2分)下列表格中,人物、籍贯和主要历史贡献叙述全部正确的是(  )‎ 选项 人物 籍贯 主要历史贡献或成就 A 黄兴 湖南长沙人 创建兴中会,领导辛亥革命 B 彭德怀 湖南湘潭人 指挥百团大战;担任志愿军总司令抗美援朝 C 曾国藩 湖南株洲人 创建湘军,平定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兴办洋务 D 蔡伦 湖南衡阳人 发明造纸术,制成植物纤维纸 A.A B.B C.C D.D 二、非选择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6分,第23题12分,第24题18分,合计60分)‎ ‎21.(14分)民族关系在中国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摘编自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第26页(共26页)‎ ‎(1)据材料一概述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材料体现了改革中的哪些措施?(不得照抄原文)‎ 材料二: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与他们真心相待,与他们建立了深厚感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他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关系,既是国君,又是朋友。由此保证了民族关系良性运行。‎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2)阅读材料二,据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成熟办法”。举出唐太宗“贏得了他们的爱戴”的史实。‎ 材料三:从整体来考察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规律,不难看出,既有阶段性的和好,也有阶段性的战争。在和好阶段内,双方都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好局面,尽量采取一些措施以求维持较长时间的和好;在战争阶段内,也有一些谋求和好的活动。‎ ‎﹣﹣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3)分析材料三,举出北宋时期“阶段性的和好”、“阶段性的战争”的事例。‎ 材料四:‎ ‎(4)据材料四概括指出清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两种方式。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22.(16分)2020年春节前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中国大地肆虐,其中湖北省武汉市为重灾区。武汉不愧为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人民。从1月23日封城,至4月8日解禁,再到4月26日实现六个“清零”,武汉在全国上下的鼎力支持下,挺过了难关,战胜了疫魔,再次被载入英雄史册。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第26页(共26页)‎ ‎【材料一】(1911年)经过10月10日一个下午的协商,一批士兵匆忙地订出了当晚的计划,然后坚决地出击。到凌晨,武昌的清政府已被打垮。当天下午,革命派组成湖北的军政府,并大胆地代表全中国宣布成立共和国。这些事件使其他省行动起来,结果在以后的四个月中结束了清朝的统治,成立了中华民国。‎ ‎﹣﹣据费正清、刘广京著《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 ‎【材料二】全民族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抗敌。1938年6月,日军先后集中40多万兵力进攻武汉。为了保卫大武汉,中国军队共100万人参战。中国军队团结一心,浴血奋战,利用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两岸有利地形,构筑工事,消耗敌人。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消灭了日本侵略者的有生力量,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据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武汉长江大桥见证了新中国工业建设的起步。它是新中国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大桥,素有“万里长江第一桥”的美誉。当时新中国刚建立,百废待兴,13000多名建桥工人,300名技术专家,在28名苏联专家的帮助下,艰苦奋斗了两年多,终于实现千百年来在长江上“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伟大梦想。‎ ‎﹣﹣据梅兴无《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建设始末》‎ ‎【材料四】习近平指出,武汉人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武汉不愧为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人民,必将通过打赢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再次被载入史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都为你们而感动、而赞叹!党和人民感谢武汉人民!‎ ‎﹣﹣据人民网《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 ‎(1)哪一事件的爆发使武汉获得“首义之城”的美誉?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事件取得的成果。‎ ‎(2)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武汉会战的影响。‎ ‎(3)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与哪一计划的实施有关?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的历史意义。‎ ‎(4)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的认识。(举两例说明)‎ 第26页(共26页)‎ ‎23.(12分)日本民族善于模仿和借鉴世界各地的先进文化,也正是这种模仿和借鉴助推了日本的快速发展。结合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要求:①自拟标题;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③史实正确;④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24.(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材料二】1770﹣1840年,英国工人每天的劳动生产率平均提高27倍。长期以来,英格兰东南部是英国经济的重心,北部贫穷落后,南威尔士几乎无人居住。工业革命开始后,工业生产逐步向英格兰西北部、南威尔士等地扩展,形成了曼彻斯特等新兴工业城市。英国的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由1760年的25%上升到1851年的50%以上。1760﹣1814年,5万人以上的城市由2个增加到24个。‎ ‎﹣﹣王觉非《近代英国史》‎ ‎【材料三】英、美、德、法四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的比重表(单位:%)‎ 国家/比例/年份 英国 美国 德国 法国 ‎1870‎ ‎31.8‎ ‎23‎ ‎13.2‎ ‎10‎ ‎1913‎ ‎14‎ ‎38‎ ‎16‎ ‎6‎ ‎【材料四】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以1898年美西战争为界标,在此前50年美国集中解决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并且在经济总量上接近头号强国英国;……以二次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取代英国而成为世界霸权国家。‎ ‎﹣﹣《大国崛起》‎ ‎【材料五】美国崛起的成功首先在于它获得了当时世界上最充分的经济要素。……美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20世纪中后期的两次技术革命的主要发源地,这使美国的生产力和企业管理制度处于不间断的创新过程,在核心竞争力上很快超过欧洲并长期保持领先地位。通过两次世界大战,美国获得了对欧洲的巨大债券和战争赔偿,实现了世界范围的财富从欧洲向美洲的转移,从而奠定了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 ‎﹣﹣黄仁伟《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 ‎【材料六】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就组织了以它为首的包括16个国家在内的所谓“联合国军”,介入朝鲜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后,1951年2月1日,美国操纵下的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污蔑中国为“侵略者”的决议。‎ 第26页(共26页)‎ ‎﹣﹣刘建飞《美国霸权失能与世界多极化趋势初现》‎ ‎【材料七】大多数国家认识到:联合国并不会任由美国摆布,美国在战争(伊拉克战争)中遇到的困难都与它未能获得联合国的授权有关……此外,法德俄等反战国家通过阻止战争决议的通过,向美国展示了力量。越来越多的国家会意识到,单个国家虽然无法与美国的单边主义抗衡,但联合国提供了一个多极力量制约超强国家的最佳舞台。‎ ‎﹣﹣刘亚男、吴勇《伊拉克战争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 ‎(1)材料一中英国“新的政治制度”指什么?依据材料一概括该制度对英国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概括工业革命对英国产生的影响。‎ ‎(3)指出材料三中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所占比重发生的变化。分析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 ‎(4)材料四、材料五谈到了美国的崛起。列举两例美国在崛起过程中遇到的重大国内问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崛起”的原因。‎ ‎(5)对比材料六、材料七,分析从战后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在联合国的地位有何变化?这种变化体现了世界格局怎样的发展趋势?‎ 第26页(共26页)‎ ‎2020年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分)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  )‎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宋代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西周分封制的知识点。‎ ‎【解答】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的“封建时代”指的是分封建立诸侯国,即西周时期实行的分封制。‎ 故选:A。‎ ‎【点评】本题以吕思勉先生对古代中国时期的划分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西周分封制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2.(2分)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 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 ‎ 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 D.南方人口增多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江南经济发展原因的准确识记。‎ ‎【解答】解题的关键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联系已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战乱,人口大量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工具,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这是我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人口南迁,也促进了民族融合。B项与题意要求不符;C项是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D项是人口南迁带来的影响。‎ 故选:A。‎ ‎【点评】本题有点模糊性,需要学生认真审题并学会分清事件的原因及表现等。‎ ‎3.(2分)名医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一书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教训,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还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成为本草学集大成之作。这两部著作共同体现了中国中医文化(  )‎ 第26页(共26页)‎ A.传承创新 B.多元一体 C.迫求和谐 D.尊崇民本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的相关史实,关键是结合所学对题目进行分析理解。‎ ‎【解答】东汉末年,张仲景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总结前人经验,历时27年编成的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全书约190万字,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其中374种是新增加的药物。收录药方11000多个,并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东汉名医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一书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还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著成本草学集大成之作。故这两部著作共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创新。‎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的相关史实。‎ ‎4.(2分)有学者指出:鸦片战争中,清朝集结了几十倍于英军的兵力应战,但这些军队分散在几十个沿海重镇,以致每个战场的平均兵力仅与英军作战人数相当。该学者旨在说明影响战争结局的因素是(  )‎ A.人心向背 B.军心士气 C.装备优劣 D.战术应用 ‎【分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 ‎【解答】据材料“鸦片战争中,清朝集结了几十倍于英军的兵力应战,但这些军队分散在几十个沿海重镇,以致每个战场的平均兵力仅与英军作战人数相当”可知,该学者认为清政府的失败的原因是没有能够集中优势兵力打击敌人,兵力过于分散,这说明影响战争结局的因素是战术应用。‎ 故选:D。‎ ‎【点评】注意对材料的解读,掌握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5.(2分)康有为评价洋务派的变法是“积习难忘,仍是补漏缝缺之谋,……风雨既至,终必倾坠”:“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己,非变法也”。由此材料可知,康有为(  )‎ A.肯定洋务派学西方技术能富强 ‎ 第26页(共26页)‎ B.否定洋务派开办铁路、矿务等行为 ‎ C.认为只需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 D.主张学习工业文明更要变革政治制度 ‎【分析】本题以康有为的一段话为切入点,考查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 ‎【解答】由材料“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己,非变法也”可知,康有为主张学习工业文明更要变革政治制度。在其推动下,1898年中国进行了戊戌变法,试图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 故选:D。‎ ‎【点评】注意对材料信息的提取,识记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 ‎6.(2分)2020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亲切回信,令全体北大医学人深受鼓舞。北京大学的前身是成立于百日维新期间的(  )‎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商务印书馆 D.北洋西学堂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京师大学堂的相关史实。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的前身。‎ ‎【解答】戊戌变法时期(百日维新期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今天北京大学的前身,也是戊戌变法留下的重要成果,它的创办表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京师大学堂的相关史实。‎ ‎7.(2分)有学者指出:在西方文化的挑战和民族危机的双重压力下,中国的传统文化出现了危机,于是探求伦理思想,从思想改革入手,这就是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该学者认为新文化运动(  )‎ A.积极应对西方挑战实现文化自强 ‎ B.宣传西方民主共和改革国民思想 ‎ C.希望改造传统文化挽救民族危亡 ‎ D.对传统文化存在绝对否定的态度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进行的目的的相关史实。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解答】‎ 第26页(共26页)‎ 中华民国建立后,从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受到知识阶层,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欢迎。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新旧思潮发生了激烈冲突。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等,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掀起新文化运动。据“有学者指出:在西方文化的挑战和民族危机的双重压力下,中国的传统文化出现了危机,于是探求伦理思想,从思想改革入手,这就是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可知,该学者认为新文化运动希望改造传统文化挽救民族危亡。‎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 ‎8.(2分)随着共产党人的成长,逐渐走上成熟的中国共产党,甩掉共产国际的“拐”……1935年的转变与自我调整,这正是这个政党的伟大之处,也是成熟的象征。材料说明(  )‎ A.毛泽东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 ‎ B.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 C.中国共产党由幼年走向成熟 ‎ D.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遵义会议的相关史实。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解答】根据题干“1935年的转变与自我调整,这正是这个政党的伟大之处,也是成熟的象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遵义会议的影响。‎ ‎9.(2分)“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邓小平这一番话总结的是(  )‎ A.闭关自守导致国家落后 ‎ 第26页(共26页)‎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实行赎买政策的意义 ‎【分析】本题考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1958年发动的“大跃进”运动,导致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泛滥。‎ ‎【解答】据“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可知,邓小平的这一席话总结的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由于党和人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1958年发动的“大跃进”运动,导致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泛滥。‎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10.(2分)2020年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孙家栋、王希季等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向他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并就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加快航天强国建设向广大航天工作者提出殷切期望。下列关于“东方红一号”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它是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B.它成功发射于1964年10月16日 ‎ C.它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 D.它标志着中国从此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第一颗卫星的发射成功。“东方红一号”卫星,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解答】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方红一号发生于1970年,B符合题意;“东方红一号”卫星,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由此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标志着中国从此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先进国家行列。因此ACD错误。‎ 故选:B。‎ ‎【点评】掌握我国第一颗卫星的发射成功的时间、意义。‎ ‎11.(2分)2019年8月,国务院发布文件,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从一个“小渔村”,迅速崛起为一座现代化大都市,主要得益于(  )‎ 第26页(共26页)‎ A.经济特区的建立 ‎ B.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行 ‎ C.特别行政区的建立 ‎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分析】本题考查经济特区建立的相关知识,深圳是中国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 ‎【解答】深圳从一个“小渔村”,迅速崛起为一座现代化大都市,主要得益于经济特区的建立,1980年,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置四个经济特区。深圳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 故选:A。‎ ‎【点评】注意掌握我国对外开放的步骤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等知识。‎ ‎12.(2分)法国《世界报》在 2011 年罕见地推出 98 页的“中国世纪特刊”,世界传媒巨头默多克也坦承:一份报纸希望在全球畅销最快捷的办法,就是把中国放在头版。国际舆论的密切关注表明中国(  )‎ A.成功加入世贸组织 B.跻身发达国家行列 ‎ C.国际影响力在扩大 D.注重国际舆论宣传 ‎【分析】本题以法国《世界报》在 2011 年罕见地推出 98 页的“中国世纪特刊”为依托,考查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扩大。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据“法国《世界报》在 2011 年罕见地推出 98 页的‘中国世纪特刊’,世界传媒巨头默多克也坦承:一份报纸希望在全球畅销最快捷的办法,就是把中国放在头版。”关键信息“中国世纪特刊”,“把中国放在头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际舆论的密切关注表明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扩大。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扩大的相关知识。‎ ‎13.(2分)“博洛尼亚大学处于意大利北部,11世纪时此处过往商旅络绎不绝,商业纠纷时有发生,诉讼案件不断,所以该校一直以法学著称,学校内还形成了“法科大学”;此后该校还经常与市政当局和其他市民接触,成立了市民团体。”这段材料意在强调中世纪的大学(  )‎ A.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 B.得到了封建统治者的支持 ‎ 第26页(共26页)‎ C.推动了市民阶层的出现 ‎ D.具有较大的自治和管理权 ‎【分析】本题以题干材料为依托,考查中世纪欧洲大学。‎ ‎【解答】据“博洛尼亚大学处于意大利北部,11世纪时此处过往商旅络绎不绝,商业纠纷时有发生,诉讼案件不断,所以该校一直以法学著称,学校内还形成了‘法科大学’;此后该校还经常与市政当局和其他市民接触,成立了市民团体。”关键信息“商业纠纷时有发生,诉讼案件不断,所以该校一直以法学著称,学校内还形成了‘法科大学’”可知,这段材料意在强调中世纪的大学设立“法科大学”是为社会服务,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兴起、特点以及意义。‎ ‎14.(2分)2020年1月,以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为首的提告方,就总统特朗普弹劾案与白宫法务长为首的被告方出庭辩论,而主审法官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这体现了美国三权分立的政体特征。这一政体的确立始于(  )‎ A.拿破仑第一帝国的建立 ‎ B.《独立宣言》的发表 ‎ C.美国1787年宪法的颁布 ‎ D.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实行 ‎【分析】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相互制衡原则 ‎【解答】依据所学,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掌握国家行政权,国会掌握国家立法权;最高法院掌握国家司法权,确立了三权分立,相互制衡原则。可知,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以1787年宪法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5.(2分)布克哈克指出:“文化一旦摆脱中世纪空想的桎梏,也不能立刻在没有帮助的情形下找到理解这个物质的和精神的世界的途径。它需要一个向导,并在古代文明的身上找到了这个向导。”这个“向导”是(  )‎ A.资产阶级的文化 B.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 C.无产阶级的文化 D.封建文化 ‎【分析】‎ 第26页(共26页)‎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相关知识的掌握。从意大利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持续了近三百年。‎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文化摆脱中世纪空想的桎梏”指的是文艺复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时期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反对教会,“在古代文明的身上找到了向导”,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B正确;文艺复兴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但“古代文明”指的是古希腊古罗马文化。A错误;文艺复兴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发展无产阶级的文化、封建文化不符合阶级要求。C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文艺复兴的内容与影响。‎ ‎16.(2分)“对于他来说,道德价值观总是高于物质价值观,而且人类灵魂的进步是印度进步的重要条件。他信奉非暴力和非暴力反抗,并证明理想可以将不同国家的人民团结起来并实现长足的进步。”“他”是(  )‎ A.章西女王 B.赫鲁晓夫 C.甘地 D.玻利瓦尔 ‎【分析】本题考查了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甘地的领导下,印度走上了非暴力不合作的反抗道路。‎ ‎【解答】“对于他来说,道德价值观总是高于物质价值观,而且人类灵魂的进步是印度进步的重要条件。他信奉非暴力和非暴力反抗,并证明理想可以将不同国家的人民团结起来并实现长 足的进步。”“他”是甘地。甘地发动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民众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甘地为防止爆发革命,控制了群众的斗争方式,保证了资产阶级对运动的领导权。‎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甘地领导发动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7.(2分)照片锁定了瞬间即逝的历史片段,为我们研究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影像资料。若要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可以选择下列哪几幅照片(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26页(共26页)‎ ‎【解答】①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的导火线,②激战的凡尔登是一战的转折战役﹣﹣凡尔登战役的场景,①②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BC。‎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注意区别掌握一战和二战中的重大事件。‎ ‎18.(2分)“教民农耕,遍尝百草”,被尊奉为华夏族祖先,其陵寝坐落在株洲市____境内(  )‎ A.醴陵市 B.攸县 C.茶陵县 D.炎陵县 ‎【分析】本题考查了炎帝。炎帝的发明:传说中的炎帝,其部落主要活动于陕西渭河流域。传说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西安半坡、河南仰韶等遗址发现的大量彩陶如尖底瓶、陶罐等,充分证明当时已有较高的制陶技术。传说炎帝还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解答】“教民农耕,遍尝百草”的是神农氏﹣﹣炎帝。炎陵是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的安寝福地。炎陵县,隶属于湖南省株洲市,因“邑有圣陵“﹣﹣﹣炎帝陵,1994年更名为炎陵县。故D符合题意;醴陵市、攸县和茶陵县都不是炎帝陵寝所在地,排除A、B和C。‎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需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炎帝,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说法,选出正确答案。‎ ‎19.(2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于漪作为基础教育界的唯一代表被评为“人民教育家”,这是共和国的最高荣誉。在中国近代史上,也有一位教育家声名远播,在教育界被称为“长沙王”,他是(  )‎ A.杨昌济 B.徐特立 C.陈国达 D.刘筠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陶行知的教育成就。‎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徐特立一生除担任党内重要职务外,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教育了几代人,可谓桃李满天下,在教育界素有“长沙王”之称。选项B正确;杨昌济被称为“板仓先生”,选项A错误;陈国达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学、大地构造学家,选项C错误;刘筠是我国鱼类繁殖和育种专家,选项D错误。‎ 故选:B。‎ 第26页(共26页)‎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相关史实。‎ ‎20.(2分)下列表格中,人物、籍贯和主要历史贡献叙述全部正确的是(  )‎ 选项 人物 籍贯 主要历史贡献或成就 A 黄兴 湖南长沙人 创建兴中会,领导辛亥革命 B 彭德怀 湖南湘潭人 指挥百团大战;担任志愿军总司令抗美援朝 C 曾国藩 湖南株洲人 创建湘军,平定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兴办洋务 D 蔡伦 湖南衡阳人 发明造纸术,制成植物纤维纸 A.A B.B C.C D.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百团大战和抗美援朝的知识点。重点掌握彭德怀的事迹。‎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彭德怀是湖南湘潭人,抗日战争期间成功指挥百团大战,建国之初为了保家卫国,担任志愿军总司令抗美援朝。B正确;创建兴中会的是孙中山,A错误;曾国藩是湖南长沙府湘乡县,C错误;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不是发明造纸术。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灵活掌握彭德怀的事迹。‎ 二、非选择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6分,第23题12分,第24题18分,合计60分)‎ ‎21.(14分)民族关系在中国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摘编自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1)据材料一概述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材料体现了改革中的哪些措施?(不得照抄原文)‎ 材料二: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与他们真心相待,与他们建立了深厚感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他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关系,既是国君,又是朋友。由此保证了民族关系良性运行。‎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2)阅读材料二,据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成熟办法”。举出唐太宗“贏得了他们的爱戴”的史实。‎ 第26页(共26页)‎ 材料三:从整体来考察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规律,不难看出,既有阶段性的和好,也有阶段性的战争。在和好阶段内,双方都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好局面,尽量采取一些措施以求维持较长时间的和好;在战争阶段内,也有一些谋求和好的活动。‎ ‎﹣﹣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3)分析材料三,举出北宋时期“阶段性的和好”、“阶段性的战争”的事例。‎ 材料四:‎ ‎(4)据材料四概括指出清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两种方式。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分析】本题以“民族关系在中国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切入点,考查了孝文帝改革、唐朝、宋朝、清朝民族关系,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1)据材料一“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可知,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是为学习中原的先进文化。材料体现了改革中的迁都洛阳、说汉话的措施。‎ ‎(2)据材料二“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与他们真心相待,与他们建立了深厚感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他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关系,既是国君,又是朋友。由此保证了民族关系良性运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成熟办法”是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贏得了他们的爱戴”被称为“天可汗”。‎ ‎(3)根据材料“‎ 第26页(共26页)‎ 从整体来考察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规律,不难看出,既有阶段性的和好,也有阶段性的战争。在和好阶段内,双方都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好局面,尽量采取一些措施以求维持较长时间的和好;在战争阶段内,也有一些谋求和好的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举出北宋时期“阶段性的和好”指的是北宋与辽的澶渊之盟;与西夏的议和。“阶段性的战争”的事例北宋与辽和西夏的战争。‎ ‎(4)据材料四“1690年,在沙俄的支持下,噶尔丹哥找借口进攻内蒙古,并扬言要联合沙俄攻打北京。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康熙皇帝御驾亲征,双方在乌兰布通展开激战,清军击溃噶尔丹的“驼城”大败叛军。”指出清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两种方式为册封和平叛。我国古代的民族关系有战有和,但民族融合是主流。‎ 故答案为:‎ ‎(1)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是为学习中原的先进文化。材料体现了改革中的迁都洛阳、说汉话的措施。‎ ‎(2)“成熟办法”是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天可汗”。‎ ‎(3)“阶段性的和好”指的是北宋与辽的澶渊之盟;与西夏的议和。“阶段性的战争”的事例北宋与辽和西夏的战争。‎ ‎(4)两种方式:册封和平叛。启示:我国古代的民族关系有战有和,但民族融合是主流。‎ ‎【点评】考查了孝文帝改革、唐朝、宋朝、清朝民族关系,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22.(16分)2020年春节前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中国大地肆虐,其中湖北省武汉市为重灾区。武汉不愧为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人民。从1月23日封城,至4月8日解禁,再到4月26日实现六个“清零”,武汉在全国上下的鼎力支持下,挺过了难关,战胜了疫魔,再次被载入英雄史册。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1年)经过10月10日一个下午的协商,一批士兵匆忙地订出了当晚的计划,然后坚决地出击。到凌晨,武昌的清政府已被打垮。当天下午,革命派组成湖北的军政府,并大胆地代表全中国宣布成立共和国。这些事件使其他省行动起来,结果在以后的四个月中结束了清朝的统治,成立了中华民国。‎ ‎﹣﹣据费正清、刘广京著《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 ‎【材料二】全民族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抗敌。1938年6月,日军先后集中40多万兵力进攻武汉。为了保卫大武汉,中国军队共100万人参战。中国军队团结一心,浴血奋战,利用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两岸有利地形,构筑工事,消耗敌人。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消灭了日本侵略者的有生力量,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第26页(共26页)‎ ‎﹣﹣据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武汉长江大桥见证了新中国工业建设的起步。它是新中国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大桥,素有“万里长江第一桥”的美誉。当时新中国刚建立,百废待兴,13000多名建桥工人,300名技术专家,在28名苏联专家的帮助下,艰苦奋斗了两年多,终于实现千百年来在长江上“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伟大梦想。‎ ‎﹣﹣据梅兴无《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建设始末》‎ ‎【材料四】习近平指出,武汉人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武汉不愧为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人民,必将通过打赢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再次被载入史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都为你们而感动、而赞叹!党和人民感谢武汉人民!‎ ‎﹣﹣据人民网《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 ‎(1)哪一事件的爆发使武汉获得“首义之城”的美誉?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事件取得的成果。‎ ‎(2)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武汉会战的影响。‎ ‎(3)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与哪一计划的实施有关?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的历史意义。‎ ‎(4)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的认识。(举两例说明)‎ ‎【分析】本题以“武汉”为切入点考查与武汉相关的历史事件。掌握辛亥革命,七七事变,武汉会战,一五计划等史实的影响。‎ ‎【解答】(1)事件:根据“(1911年)经过10月10日一个下午的协商,一批士兵匆忙地订出了当晚的计划,然后坚决地出击”可得出是辛亥革命中的武昌起义。成果:根据“当天下午,革命派组成湖北的军政府,并大胆地代表全中国宣布成立共和国。这些事件使其他省行动起来,结果在以后的四个月中结束了清朝的统治,成立了中华民国。”可得出成立了湖北军政府;结束了清朝的统治;成立了中华民国。‎ ‎(2)标志:根据所学可得出其标志是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影响:根据“消灭了日本侵略者的有生力量,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可得出消灭了日本侵略者的有生力量;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是正面战场的组成部分,为全民族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第26页(共26页)‎ ‎(3)计划:根据所学可得出是一五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意义:根据所学可从见证了我国工业化(新中国工业建设)的起步、是新中国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大桥、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促进了武汉的经济发展等方面概括 ‎(4)认识:根据“武汉人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武汉不愧为英雄的城市”可分析得出武汉人民在辛亥革命中率先举起反清义旗,体现了“敢为天下先”的英雄气概;武汉人民浴血奋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发扬了爱国主义的伟大精神;武汉人民艰苦奋斗,谱写了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伟大赞歌;武汉人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牺牲小我成全大我,彰显了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等方面。‎ 故答案为:‎ ‎(1)事件:武昌起义(辛亥革命)。成果:成立了湖北军政府;结束了清朝的统治;成立了中华民国。‎ ‎(2)标志: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影响:消灭了日本侵略者的有生力量;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是正面战场的组成部分,为全民族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3)计划:一五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意义:见证了我国工业化(新中国工业建设)的起步;是新中国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大桥;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实现了千百年来在长江上“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伟大梦想);促进了武汉的经济发展。(任意三点)‎ ‎(4)认识:武汉人民在辛亥革命中率先举起反清义旗,体现了“敢为天下先”的英雄气概;武汉人民浴血奋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发扬了爱国主义的伟大精神;武汉人民艰苦奋斗,谱写了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伟大赞歌;武汉人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牺牲小我成全大我,彰显了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任意两例,史论结合)‎ ‎【点评】本题考查辛亥革命,七七事变,武汉会战,一五计划等史实的影响。熟记基础知识。‎ ‎23.(12分)日本民族善于模仿和借鉴世界各地的先进文化,也正是这种模仿和借鉴助推了日本的快速发展。结合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要求:①自拟标题;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③史实正确;④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分析】‎ 第26页(共26页)‎ 本题主要考查了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相关知识,注意两个事件之间的联系,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日本民族善于模仿和借鉴世界各地的先进文化,也正是这种模仿和借鉴助推了日本的快速发展”。‎ ‎【解答】根据材料主干信息“模仿和借鉴助推了日本的快速发展”可以提取出标题:日本虚心向先进文化学习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日本学习效仿唐朝先进文化进行的大化改新使日本进化为中央集权封建国家。近代时期,日本以西方为榜样进行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两次学习先进文化都推动了日本的社会转型。‎ 故答案为:‎ 标题:日本虚心向先进文化学习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发展进步。‎ ‎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孝德天皇即位后,从646年开始,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这就是日本“汉化”的过程。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使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这就是日本“欧化””的过程。‎ 日本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虚心学习先进文化,积极进行社会改革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原动力。(或:日本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要虚心求教,与时俱进,唯有如此,国家才能不断发展强大。)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相关知识,注意两个事件之间的联系,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24.(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材料二】1770﹣1840年,英国工人每天的劳动生产率平均提高27倍。长期以来,英格兰东南部是英国经济的重心,北部贫穷落后,南威尔士几乎无人居住。工业革命开始后,工业生产逐步向英格兰西北部、南威尔士等地扩展,形成了曼彻斯特等新兴工业城市。英国的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由1760年的25%上升到1851年的50%以上。1760﹣1814年,5万人以上的城市由2个增加到24个。‎ ‎﹣﹣王觉非《近代英国史》‎ 第26页(共26页)‎ ‎【材料三】英、美、德、法四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的比重表(单位:%)‎ 国家/比例/年份 英国 美国 德国 法国 ‎1870‎ ‎31.8‎ ‎23‎ ‎13.2‎ ‎10‎ ‎1913‎ ‎14‎ ‎38‎ ‎16‎ ‎6‎ ‎【材料四】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以1898年美西战争为界标,在此前50年美国集中解决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并且在经济总量上接近头号强国英国;……以二次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取代英国而成为世界霸权国家。‎ ‎﹣﹣《大国崛起》‎ ‎【材料五】美国崛起的成功首先在于它获得了当时世界上最充分的经济要素。……美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20世纪中后期的两次技术革命的主要发源地,这使美国的生产力和企业管理制度处于不间断的创新过程,在核心竞争力上很快超过欧洲并长期保持领先地位。通过两次世界大战,美国获得了对欧洲的巨大债券和战争赔偿,实现了世界范围的财富从欧洲向美洲的转移,从而奠定了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 ‎﹣﹣黄仁伟《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 ‎【材料六】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就组织了以它为首的包括16个国家在内的所谓“联合国军”,介入朝鲜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后,1951年2月1日,美国操纵下的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污蔑中国为“侵略者”的决议。‎ ‎﹣﹣刘建飞《美国霸权失能与世界多极化趋势初现》‎ ‎【材料七】大多数国家认识到:联合国并不会任由美国摆布,美国在战争(伊拉克战争)中遇到的困难都与它未能获得联合国的授权有关……此外,法德俄等反战国家通过阻止战争决议的通过,向美国展示了力量。越来越多的国家会意识到,单个国家虽然无法与美国的单边主义抗衡,但联合国提供了一个多极力量制约超强国家的最佳舞台。‎ ‎﹣﹣刘亚男、吴勇《伊拉克战争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 ‎(1)材料一中英国“新的政治制度”指什么?依据材料一概括该制度对英国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概括工业革命对英国产生的影响。‎ ‎(3)指出材料三中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所占比重发生的变化。分析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 ‎(4)材料四、材料五谈到了美国的崛起。列举两例美国在崛起过程中遇到的重大国内问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崛起”的原因。‎ 第26页(共26页)‎ ‎(5)对比材料六、材料七,分析从战后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在联合国的地位有何变化?这种变化体现了世界格局怎样的发展趋势?‎ ‎【分析】本题以七则材料为依托,综合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以及影响、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意义、美国崛起的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在联合国的地位以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知识点,题目设计注重基础性,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作答。‎ ‎【解答】(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光荣革命”后英国通过《权利法案》逐渐建立起来君主立宪制。根据“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实现现代化。”可知,通过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使英国营造出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推动英国现代化建立。‎ ‎(2)根据“英国工人每天的劳动生产率平均提高27倍”可知,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促进了生产效率提高。根据“工业革命开始后,工业生产逐步向英格兰西北部、南威尔士等地扩展,形成了曼彻斯特等新兴工业城市。”可知,工业革命促进了落后地区工业的发展。根据“英国的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由1760年的25%上升到1851年的50%以上”可知,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发展。综上所述,工业革命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落后地区工业的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3)分析数据可知,经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工业生产后来居上占到38%,德国也有所上升。英国、法国工业生产比重下降明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为了争夺殖民地,帝国主义国家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在南北战争之前面临南北经济模式不同导致的南北分裂问题。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遭遇世界性经济危机。根据“美国是两次技术革命的主要发源地,……通过两次世界大战,……从而奠定了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概括可知,美国崛起的主要原因是美国是两次技术革命的主要发源地;美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获得了对欧洲的巨大债券和战争赔偿。‎ ‎(5)从“以美国为首”转变为“不会任由美国摆布”,由战后初期美国主导联合国,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在联合国的主导地位受到限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种变化体现了世界格局正在向多极化发展。‎ 故答案为:‎ ‎(1)君主立宪制;营造宽松、自由、开放的环境;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2)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落后地区工业的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第26页(共26页)‎ ‎(3)美、德两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的比重分别超过英、法两国。希望重新瓜分世界,导致了一战的爆发。(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 ‎(4)南北分裂问题(或内战、南北战争),经济危机问题。美国是两次技术革命的主要发源地;美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获得了对欧洲的巨大债券和战争赔偿。‎ ‎(5)由战后初期美国主导联合国,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在联合国的主导地位受到限制。多极化趋势。‎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把握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以及影响、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意义、美国崛起的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在联合国的地位以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相关知识。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0/9/30 6:59:23;用户:张海燕;邮箱:lishi0014@xyh.com;学号:30475252‎ 第26页(共26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